人教版高二上册第二单元近体诗六首同步练习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二上册第二单元近体诗同步练习

时间:2021-02-28 17:13:30 高二上册 我要投稿

人教版高二上册第二单元近体诗六首同步练习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选出下列注音错误最少的一项(    )

  A.天暝(míng) 浣女(wǎn)沙渚(zhǔ) 鲛人 (jiǎo)

  B.伯仲(zhòng)锦瑟(jǐng)淮水(huái)鹧鸪(zè)

  C.祠堂(sì)   丞相(chén)琴弦(xuán)霜鬓(bìn)

  D.惘然(wǎng) 开济(jì)  潦倒(liǎo)松柏(bǎ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 )

  A.斑白   芳草萋萋   泪满衣禁   飘泊不定

  B.羁旅   三顾茅庐   碧草连天   济世安民

  C.苍海   穷困僚倒   出师未捷   鱼舟竞发

  D.抱复   壮志未稠   千载难缝   金戈铁马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

  A.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因势构筑巧思妙想,真可谓鬼斧神工,令人叹服。

  B.他购买cai票,连续两次中奖,真是左右逢源。

  C.妻子初见他时大吃一惊,只见他满目疮痍,真没想到他的皮肤病竟如此严重。

  D.他是个饱学之士,为人谦和,气度不凡,真是个附庸风雅的谦谦君子。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相比之下,有些地方的“事实”就不那么实了。_____有些事情看起来规模宏大,_____由于脱离了现实,财力不堪重负,弄得劳民伤财,群众_____没有受益,_____加重了负担。总之,把事办实办好,摆正眼前与长远利益关系,还要求领导摆正“低处”和“高处”之间的关系。

  A.虽然  但是  不但  反而   B.虽然  甚至  固然  因而

  C.尽管  但是  固然  因而   D.尽管  甚至  不但  反而

  5.关于诗歌的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 )

  A.一般将唐以前创作的诗称为古诗,也叫古体诗或古风。唐以后的诗一般叫律诗,格律诗,或近体诗。

  B.律诗每句平仄都有严格规定:凡偶数句都要压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C.古诗没有严格的平仄,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篇幅一般较长,容量较大。

  D.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各体兼善,但尤精七古七绝,杜甫称赞他的诗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A.那天早晨,阴云低垂,十里长街站满了数万名送行的人群。

  B.这个商店按经济规律办事,从市场需要出发,不断扩大商品。

  C.有的单位问题成堆,且老是解决不了,这主要是领导班子没有正确行使权利。

  D.不关心群众的痛痒,不给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7.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     )

  (1)班固不足与“中国史学之父”司马迁比高挈大,然而,

  后继者往往能为前人拾遗补缺,甚或完善前人所创事物,立不可磨灭之功。《汉书》之与《史记》,正是如此。

  (2)云霞的海上,何等的明媚;风雨的海上,何等的阴沉。假如有位海的女神,她一定是。

  ①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③冷若冰霜、艳如桃李          ④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选出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开济(开创扶助)    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

  B.瑟(一种弦乐器)    伯仲(兄弟,引为不相上下)

  C.故国(旧的国家)    频烦(犹“频繁”,连续多次)

  D.淮水(秦淮河)      塞上长城(喻能守边的将领)

  9.与例句中划线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子:艰难苦恨繁霜鬓

  A.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B.应是绿肥红瘦

  C.春风又绿江南岸        D.乌鹊南飞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国破山河在     山围故国周遭在

  B.出师未捷身先死   镜中衰鬓已先斑

  C.映阶碧草自春色   塞上长城空自许

  D.楼船夜雪瓜洲渡   夜深还过女墙来

  11.下列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   )

  A.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B.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2.对《山居秋暝》的赏析错误的一项(   )

  A.首联点题,除了山、晚、秋外,还写了题目中没有,但对全诗意境有重要作用的“雨”。

  B.颔联两句一动一静,一光一声,前句呈现于听觉,后句诉之于视觉。

  C.颈联写了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场景,使傍晚的山村充满了活力。

  D.尾联抒情,借用典故,把自己留恋山村的心情含蓄表达出来。

  13.对下列古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    )

  A.“无边落水萧萧下”(《登高》),写出了冬季的万物萧条,令人感到凄清悲凉。

  B.“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这句颂扬诸葛亮对刘备、刘禅父子两代的耿耿忠心。

  C.“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两句借庄周化蝶和望帝化杜鹃为比,意在说明往事如梦幻,远大抱负和美好理想化为云烟。

  D.“潮打空城寂寞回”,这句以拟人的手法写潮,更衬托出城池的荒芜。

  14.对《石头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A.首句写石头城险要的形势,“故国”指石头城,暗示出对历史人事的评价:六朝统治者利用地形来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可谓煞费心机。

  B.次句写景象的冷落荒凉,“寂寞”二字,移情于物,写得潮水好像有知,也衬托出了石头城的无限凄凉冷落。

  C.后两句中的“淮水”指秦淮河,“女墙”指高墙,“旧时月”“还过女墙”强调了自然永存的`主题,因为它永存,所以便成为人世兴衰的见证。

  D.后两句在艺术上借鉴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诗句,只是含义更加深远浑厚。

  15.下列诗词文集归类正确的一组(   )

  ①《剑南诗稿》  ②《送元二使安西》

  ③《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④《李义山诗集》

  ⑤《秋浦歌》   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⑦《关山月》   ⑧《书愤》

  ⑨《鸟鸣涧》   ⑩《行路难》

  A.王维:②⑤⑨    B.陆游:①⑦⑧

  C.李商隐:③④⑩   D.杜甫:③⑥⑧

  16.下列文学常识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

  A.王维,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名篇有五绝《鸟鸣涧》、七绝《送元二使安西》、五律《观猎》和《山居秋暝》。

  B.杜甫的诗反映了唐由盛转衰的过程,被称为“诗史”,杜甫被称为“诗圣”,“三吏”“三别”是他的著名作品。

  C.刘禹锡,唐代文学家,有《刘梦得文集》。《陋室铭》《竹枝词》《柳枝词》等组诗都是他的作品。

  D.李商隐,晚唐诗人,与同一时代的杜牧被合称为“小李杜”。李商隐主要作品有《无题》《隋宫》《贾生》《夜雨寄北》《锦瑟》等。

  [能力检测]

  二、诗歌鉴赏

  (一)阅读诗歌《蜀相》,完成17~18题。

  17.对《蜀相》这首诗中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

  A.“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

  B.“映阶”,映照着台阶。“好音”,爱好音乐。

  C.“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多次登门拜访的事。“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

  D.“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英雄”这里是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1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A.前一句是自问,后一句是自答。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写的表达方式。

  B.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C.叙事兼抒情,情真意切,很有感人的力量,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之情和他对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D.这首诗是一首记游兼咏史的佳作,但思想十分消极,表现出一种因请缨无路、报国无门而欲出世隐居的悲观情调。

  (二)阅读诗歌《书愤》,完成19~20题。

  19.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

  A.诗题中的“书”是书写的意思,“书愤”即抒发内心的愤郁之情。

  B.“中原北望气如山”意谓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定如山。

  C.“空自许”意指作者不认为自己是能捍卫国家安全的人物。

  D.“出师”指诸葛亮的《出师表》。

  2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全诗共分两层,前四句是回顾往事,表现青壮年时期的抗敌豪情和战斗经历;后四句写不能被重用的悲愤和壮心不已的豪情。

  B.第二联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字句里充满了战斗的豪情,又含有激愤和辛酸。

  C.“千载谁堪伯仲间”,既称赞诸葛亮无人可及,又表现了渴望效法诸葛亮干一番“北定中原”的大业的愿望。

  D.全诗感情沉郁,气韵雄厚,与李白诗风相近。

  三、按要求默写。

  21.王维《山居秋暝》中用静动结合的手法展现山村旖旎风光的句子:

  22.杜甫《登高》中哪一诗句展现了八层悲秋之意境:

  23.杜甫《蜀相》中借景抒情的名句:

  24.刘禹锡《石头城》中与张若虚“今月曾经照古人”一句有相同意境的诗句:

  [迁移训练]

  四、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25—30题。

  过五原胡儿饮马原

  李 益

  绿扬着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而今分流汉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25.首联“旧是胡儿饮马泉”一句,隐含着诗人对怎样的历史变迁的感慨?(2分)

  26.“何人情剑白云天”——诗人希望能够有威镇边塞的将领,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慨叹?(3分)

  27.请就这首诗的情感基调谈谈你的看法。(4分)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28.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2分)

  29.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4分)

  30.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五、语言应用。

  31.下面这段文字中若干句子有的语序不当,请找出来进行调整,使语意连贯合理,可适当删加个别字词。(6分)

  ①安史之乱是唐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界标。②经历了这场巨大的社会动荡的诗人们,少数人,较乱前更为清醒,而大多则由一意追求自适其适的浪漫生活,转为意志消沉。③杜甫,就是这少数人中的杰出代表。④他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而忠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即使在大局极端危急的情况下,也从来没有失去信心。⑤在我国诗坛上,杜诗的教育作用、借鉴作用、美感作用和认识作用都是他人难以企及的。⑥这就是后人尊之为诗圣,将其作品尊为诗史的理由。

  28.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

  29.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30.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伤迟暮,自叹身世。(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安史之乱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界标,也是唐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经历了这场巨大的社会动荡的诗人们,大多由一意追求自适其适的浪漫生活,转为意志消沉。而另外少数人,则较乱前更为清醒。杜甫,就是这少数人中的杰出代表。他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而忠实地反映现实生活。而其“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的高妙艺术手段,又足以充分地将这种高贵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在我国诗坛上,杜诗的认识作用、借鉴作用、教育作用和美感作用都是难以企及的。这就是后人尊之为诗圣,将其作品尊为诗史的理由。

【高二上册第二单元近体诗同步练习】相关文章:

人教版高二上册第二单元琵琶行同步练习09-23

人教版高二上册第二单元词七首同步练习09-22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第二单元练习题04-15

高二语文上册《老人与海》同步练习附答案03-08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作文12-15

高二上册《蜀道难》同步练习题03-08

高二语文《雷雨》同步练习及答案04-01

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练习题08-29

近体诗高二语文教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