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周国平的语录合集66条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周国平的语录66条

时间:2024-02-16 12:53:06 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关周国平的语录合集66条

  第二,即使可以选择,想与不想,究竟哪一种情形算幸福,也要看用什么标准衡量。用约翰·穆勒的话说,一头满足的猪和一个不满足的人,究竟谁活得更快乐,答案是不该只由满足的猪来决定的。如果你从来不想那些人生的大问题,你诚然避免了想这类问题的人的痛苦,但你也领略不到想这类问题的人的快乐了。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周国平的语录66条,供各位参考。

有关周国平的语录合集66条

1、所以,一个不把自己的理想、思考、感悟体现为某种社会价值的人,无论他内心多么真诚,也不能说他有事业。

2、舆论很清楚它的敌人是思想,但它从来不正面与思想交锋。

3、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的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

4、老子主张"守静笃",任世间万物在那里一齐运动,我只是静观其往复,如此便能成为万物运动的主人。这叫"静为躁君"。

5、孩子长于天赋、好奇心、直觉,人长于阅历、知识、理性,因为天赋是阅历的父亲,好奇心是知识的父亲,直觉是理性的父亲,所以孩子是大人的父亲。

6、在任何专制体制下,都必定盛行严酷的道德法庭,其职责便是以德的名义把人性当做罪恶来审判。事实上,用这样的尺度衡量,每个人都是有罪的,至少都是潜在的罪人。可是,也许正因为如此,道德审判反而更能够激起疯狂的热情。

7、一个人预先置身于墓中,从死出发来回顾自己的一生,他就会具备一种根本的诚实,因为这时他面对的是自己和上帝。人只有在面对他人时才需要掩饰或撒谎,自欺者所面对的也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自己在他人面前扮演的角色。

8、成功是一个社会概念,一个直接面对上帝和自己的人是不会太看重它的。

9、怎样的环境算最好?生长是人的能力的自由发展,可称之为内在的自由,最好的环境就是为之提供外在的自由。外在自由有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自由,包括言论自由、学术自由等,另一是自由时间。这里单说后一方面。

10、但是,我的心受到了触动。当着这么多大人的面,这个初中生鼓起了多大的勇气,才敢为情窦初开的同龄人辩护。

11、这在人人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有的精神之花得到了充足的精神营养,长开不败,终于结出了果实,有的却只是昙花一现,因为营养不良而早早枯萎了。一旦不同时也是精神之花,欲望也就不再是花朵,只成了一堆烂泥。

12、如果根本的正义感受到触犯,他战斗起来必是义无反顾的。

13、活得真诚、独特、潇洒,这样活当然很美。不过,首先要活得自在,才谈得上这些。如果你太关注自己活的样子,总是活给别人看,或者哪怕是活给自己看,那么,你愈是表演得真诚、独特、潇洒,你实际上却活得愈是做作、平庸、拘谨。

14、也许,只有当我们扮演某个角色露出破绽时,我们才得以一窥自己的真实面目。

15、当然,这里所说的工作不同于仅仅作为职业的工作,人们通常把它称作创造或自我实现。但是,就人性而言,这个意义上的工作原是属于一切人的。人人都有天赋的心智能力,区别在于是否得到了充分运用和发展。

16、一个人只是为谋生或赚钱而从事的活动都属于劳作,而他出于自己的真兴趣和真性情从事的活动则都属于创造。劳作仅能带来外在的利益,唯创造才能获得心灵的快乐。但外在的利益是一种很实在的诱惑,往往会诱使人们无休止地劳作,竟至于一辈子体会不到创造的乐趣。

17、我心中想:这么一想,痛苦也就解除了。接着又想:完美也失去了。

18、有邂逅才有人生魅力。有时候,不必更多,不知来自何方的脉脉含情的一瞥,就足以驱散岁月的阴云,重新唤起我们对幸福的信心。

19、敏感与迟钝殊途同归。前者对人生看得太透,后者对人生看得太浅,两者得出相同的结论:人生没有意思。

20、这两种意义上的"自我"都不是每个人一出生就拥有的,而是在人生过程中不断选择和创造的结果。正因为此,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成为怎样的人负责。

21、我不相信生活环境的变化能彻底改变一个人,改变的只是外部形态,核心部分是难变的。

22、你悠然独行,不慌不忙,因为你走在自己的路上,它仅仅属于你,没有人同你争。

23、人是自然之子,生命遵循自然之道。人类必须在自然的怀抱中生息,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春华秋实、生儿育女永远是生命的基本内核。你从喧闹的职场里出来,走在街上,看天际的云和树影,回到家里,坐下来和妻子儿女一起吃晚饭,这时候你重新成为一个生命。

24、生命是宇宙间的奇迹,它的来源神秘莫测。是进化的产物,还是上帝的创造?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你的心去感受这奇迹。于是,你便会懂得欣赏大自然中的生命现象,用它们的千姿百态丰富你的心胸。于是,你便会善待一切生命,从每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到一头羚羊,一只昆虫,一棵树,从心底里产生万物同源的亲近感。于是,你便会怀有一种敬畏之心,敬畏生命,也敬畏创造生命的造物主,不管人们把它称作神还是大自然。

25、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互相吸引。我设想,在一个绝对荒芜、没有生命的星球上,一个活人即使看见一只苍蝇,或一只老虎,也会发生亲切之感的。

26、智慧有点儿像是谦虚,不过这是站在很高的高度才具备的一种谦虚。打个比方说,智慧的人就好像站在神的地位上来看人类包括他自己,看到了人类的局限性。他一方面也是一个具有这种局限性的普通人,另一方面却又能够居高临下地俯视这局限性,也就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它。

27、一个人的道德素质也是更多地取决于人生智慧而非意识形态。所以,在不同的意识形态集团中,都有君子和小人。

28、在海边,有人弄潮,有人嬉水,有人拾贝壳,有人聚在一起高谈阔论,而我不妨找一个安静的角落独自坐着。是的,一个角落——在无边无际的大海边,哪里找不到这样一个角落呢——但我看到的却是整个大海,也许比那些热闹地聚玩的人看得更加完整。

29、在商场里,有的人总是朝人多的地方挤,去抢购大家都在买的东西,结果买了许多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还为没有买到另外许多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而痛苦。那些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的人,就生活在同样可悲的境况中。

30、相反,倘若并不觉得有非做不可的事情,心静如止水,光阴也就停住了。永恒是一种从容的心境。

31、我们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

32、命运的打击因心灵的收获而得到了补偿。

33、尽管世上有过无数片叶子,还会有无数片叶子,尽管一切叶子都终将凋落,我仍然要抽出自己的新芽。

34、世间无非两种人最自信,无所不知者和一无所知者。

35、我承认认识自己也许是徒劳之举,但同时我也相信,一个人倘若从来不想认识自己,从来不肯从事一切无望的精神追求,那么,工作决不会使他成为完人,而只会使他成为庸人。

36、人生永远既是道路,又是家。我现在的想法是,这两方面的意识都是必要的,缺一不可。只是道路,就活得太累。只是家,就活得太盲目。我们必须把人生当做家,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休息。我们也必须知道人生是道路,让自己的心灵有超越的追求。

37、我真的感觉好孩子是宠不坏的。你越爱他,他发展得越好。溺爱和爱就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溺爱就是给他创造特别丰厚的物质环境,要什么给什么,觉得这样就是爱孩子了,但是精神上没有办法,不和他聊天,每天没有在一起欢声笑语。只要精神上有关怀,怎么爱都行,爱不坏的。

38、纷纷扰扰,全是身外事。我能够站在一定的距离外来看待我的遭遇了。我是我,遭遇是遭遇。惊浪拍岸,卷起千堆雪。可是岸仍然是岸,它淡然观望着变幻不定地海洋。

39、当我在田野徘徊,那些花朵、小草、树木、河流之所以能给我慰藉,是因为我隐约预感到,我可能会和另一颗同样爱他们的灵魂相遇。

40、人是一种讲究实际的植物,忙着给自己浇水、施肥、结果实,但常常忘了开花。

41、假如某人暗中对你做了坏事,你最好佯装不知。否则,只会增加他对你的敌意。他因为推测到你会恨他而愈恨你了。

42、每人都是一个神,然后才有奥林匹斯神界的欢聚。

43、一个灵魂已经觉醒的人,你不会再嘲笑和伤害别人,因为你知道,其实别人只是附在另一躯体上的最敏感的你。

44、即使两人相爱,他们的灵魂也无法同行。世间最动人的爱仅是一颗独行的灵魂与另一颗独行的灵魂之间最深切的呼唤和应答。

45、天才之缺乏自知之明,恰如庸人一样,不过其性质相反。庸人不知自己之短,天才却不知自己之长。德拉克罗瓦在创作他的传世名画之时,还在考虑他是否做一个诗人更合适些。

46、在精神领域的追求中,不必说世俗的成功,社会和历史所承认的成功,即便是精神追求本身的成功,也不是主要的目标。在这里,目标即寓于过程之中,对精神价值的追求本身成了生存方式,这种追求愈执著,就愈是超越于所谓成败。一个默默无闻的贤哲也许更是贤哲,一个身败名裂的圣徒也许更是圣徒。

47、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不厌烦自己是一个起码要求。一个连自己也不爱的人,我敢断定他对于别人也是不会有多少价值的,他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社会交往。他跑到别人那里去,对于别人只是一个打扰,一种侵犯。

48、对于文人来说,许多时候,读书和写作也只是一种消遣或一种事务,比起斗鸡走狗之辈,诚然有雅俗之别,但逃避自我的实质则为一。

49、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50、真正的悟者能够从看破红尘获得一种眼光和智慧,使他身在红尘却不被红尘所惑,入世仍保持着超脱的心境。

51、爱本质上是一种给予,而爱的幸福就在这给予之中。许多贤哲都指出,给予比得到更幸福。

52、利益常借信仰之名交战。

53、魂的相知来说,最重要的是两颗灵魂本身的丰富以及由此产生的互相吸引,而决非彼此的熟稔乃至明察秋毫。

54、纵然苦难已经临头,我已经身陷悲剧,我也无意奢谈净化,自许崇高。

55、好处常借信奉之名交战。

56、我们终于欣然发现,与时光一起消失的不仅是我们的童年和青春,而且是由当年的人、树木、屋宇、街道、天空组成的一个完全的世界,其中也包括我们当年的爱和发愁,感觉和心情,我们当年的整个心灵世界。

57、读了很多书,当你考试之后,还能在生活中留下来的,能让你养成智力活动的快乐,这就是真正的教育。好的学习,就是兴趣,加上主动安排学习。

58、一个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他没有机会向人讲述,他就绝不会感到快乐。人终究离不开同类的。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绝非真正的快乐。

59、我们为什么会渴望爱?我们心中为什么会有爱?我的回答是:因为我们都是孤儿。

60、尽管人的智慧有其局限,爱智慧却并不因此就属于徒劳。智慧的果实似乎是否定性的:理论上我知道我一无所知。

61、聪明人嘲笑幸福是一个梦,傻瓜到梦中去找幸福,两者都不承认现实中有幸福。看来,一个人要获得实在的幸福,就必须既不太聪明,也不太傻。人们把这种介于聪明和傻之间的状态叫作生活的智慧。

62、不妨把灵魂定义为普遍性的精神在个体的人身上的存在,或超越性的精神在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存在。一个人无论怎样超凡脱俗,总是要过日常生活的,而日常生活又总是平凡的。所以,灵魂的在场未必表现为隐居修道之类的极端形式,在绝大多数情形下,恰恰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追求和精神享受。

63、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互相吸引。我设想,在一个绝对荒芜,没有生命的星球上,一个活人即使看见一只苍蝇,或一只老虎,也会产生亲切之感的。

64、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是最近的,也是最远的。孤独者必不合时宜。然而,一切都可以成为时髦,包括孤独。

65、经典著作就是你初读的时候就觉得像是重读的书,经典著作就是你重读时好像初读一样的书。

66、我们不是英雄。做英雄是轻松的,因为他有净化和升华,做英雄又是沉重的,因为他要演戏。我们只是忍受着人间寻常苦难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