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观察和讨论,学生会整理简单的数据。
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并会填写。
教学重点:
数据在工农业生产及科技工作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投影片、学习用品(多种)、米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场景,进入角色
1.先看我们学校的男、女生人数及全校各年级人数的统计表。(投影出示)
2.动手计算各段(指低、中、高三段)的学生总数,算出后填人表内。
3.进行小组比赛,算出全校的学生总人数。 (每个小组以2人为代表,到黑板上写出总人数。不事先指定,由学生自发上来书写答案,快而对者为优胜者)。
二、自学例1,指名解释
1.仔细观察画面的意图并设问:
(1)画面所呈示的事由是什么?
(2)为什么要用“正”字来记数?
(3)“正”字的数据转换用的乘法口诀是哪几句?
2.依照要求,填人数据。
(1)看仔细,填正确,把数字填上去以前应当先再次看一遍数据是否正确。
(2)先请中等学生说出最多、最少的车属哪类车。
(3)平均每分钟开过多少辆?
三、设计活动,选出队长
1.教师布置去林场帮助植树,分男、女生两个队;要选出男生和女生中各2名队长。(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在教室里当场投票) 男生面向黑板(讲台)由一名培训过的'学生唱票。 女生背朝黑板(讲台)由一名培训过的学生唱票。 其余同学都作记录。
2.选出的学生向全班同学表示决心,其余同学拍手表示祝贺。并且教师在最后予以小结。类似这样的选法,要求每位学生都能掌握。
四、课内练习,独立完成
1.做第“练一练”中的第一题。
(1)先明事,再理数。 试问有几种学习用品?
(2)先检查,再填数。
2.补充本小组学生的身高、体重表。 (以小小组为宜)
五、回顾,小结
本节课的内容,实际上是从生活中引人的好方法,必须掌握。
《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经历课堂数学活动过程,了解统计的基本知识、技能与思想,初步理解和掌握统计中的收集和处理数据的一些方法、策略。
2、通过学生对整个统计活动的参与、体验,建立符号感,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预测推断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3、采用学生合作、交流思维的学习方式,在交流、欣赏中初步形成评价的意识。初步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的过程。
2、 根据统计表会分析一些生活现象。
教学准备:课件 统计表若干份 图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统计现场听课老师的人数。(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初步接触统计表
出示一张本班学生第三单元成绩统计表
师:能看懂吗?来,说说看?你看到了什么?
重点介绍表格:
表格的上面有这样一行字,它是向我们介绍了整个表格的内容,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是表头。
表格里面分了几行,第一行是……第二行是……
那么象这样的表格我们把它叫做统计表。(板书:统计表)
师:制作这样的表格有什么作用呢?学了今天的知识,我们就会明白了。
2、进行简单地数据统计
同学们真能干,从这张表上看出了这么多。今天我们上课的现场,来了好多的听课老师,他们也为你们的表现而高兴。那你能帮老师数一数今天一共来了多少位男老师和多少位女老师吗?
学生数,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过程,有结果了吗?谁来说说。
请你把收集到的数据填在这张表格里。
反馈,谁来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这张统计表。
看着这张表格,你可以知道什么?
(如果学生一时答不出,教师就要适当地追问:男老师多呢还是女老师多)
当学生说到合计时,就要追问什么叫合计
活动二:统计喜欢吃的物品的人数。(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一)谈话引入:
今天是5月22日了,下礼拜我们的同学就将迎来自己的节日,(六一儿童节)。如果我们在那天要开个联欢会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吗?
谁来说说?哦,还可以吃东西了,真好!说说看,你最想吃什么?老师这里就有四样物品,贴在黑板上。
1、引导学生调查喜欢物品的人数
①、现在,我们听课的老师很想知道咱们四(1)班的同学最喜欢吃的是什么?
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学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方法。
②、老师组织学生用想出的方法实际进行调查
操作:请四个学生手举图片站在过道的中间,按大组来,请第一组的小朋友静、齐、快地站在自己喜欢物品的那边,然后是第二、三、四三组同学依次上来。
请其他小组的小朋友数人数,数一个下去一个,数好后把请举图片的同学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并在下面写上数。
2、根据调查结果完成统计表
师:刚才我们经过调查、统计收集到了一些相关的数据,那么接下来咱们该干什么了?
生:制作统计表。
学生自制,教师巡视辅导。(收集几张)
依次用投影出示,重点反馈一张,请学生上来向大家介绍
3、根据统计表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你你从这张表上,看到我们班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如果班主任朱老师看到了这张统计表,她又会怎么想呢?
活动三:统计校门口1分钟的车流辆。(实践应用,巩固深化)
1、通过两次探究,统计出各类车辆的数目
①经历第一次统计
师:我们校门前每天车来车往的可真热闹,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小统计员,数一数
1分钟里面都有哪些车经过,又有多少辆呢?行吗?数时请你在心里默默地数。
准备好了吗?开始了。
方案一:
当学生说来不及数时,教师可以把课件停下来了。
师:为什么来不及数啊?
学生讨论。(估计有说速度太快了,车子类型太多了,一个人不够数……)
方案二:
学生1、2、3、4、……一辆辆地数了一遍。
有结果了吗?说给大家听听。
那卡车有几辆,轿车有几辆?客车摩托车又是多少辆呢?
学生出来的答案肯定不一样,这时教师就追问:
为什么看到的是同一个画面,出来的结果却是不一样呢?
学生:刚才没有分类数,一个人来不及数等。
②小组合作,探讨方法。
有人说一个人不够数,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小组合作)。
那么在数之前你们四人总要讨论一下如何去数对吧。
小组探讨统计方法。
反馈: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讨论的。
在说到记录时,教师追问:你们打算怎样去记录呢?
在学生的回答中,估计有学生会说用正字记录,教师就问:你们看见过用正字来统计吗?谁来介绍一下是怎样的,使学生明白用正字统计的优越性,教师可以问一下:等会你打算用什么来进行记录呢?(问2、3个人)
如果没有出来车子的类型时,教师就追问: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你刚才都看到了哪些车子?
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对怎样正确统计出各种车辆的数目纷纷献计献策,综合大家的意见,和郭老师的想法,我给大家出了一个合作提示:
出示:以4人为一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白纸上记录车型。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那下面我们就用合作的方法,再来收集一次数据吧,准备好了吗?开始。
③小组合作,经历第二次的统计
2、完成统计表
师:根据刚才统计出的数据,请你把它填在统计表中。(教师巡视,选取几张统计表)
这张是某某小组的统计表,我们请他们小组的成员上来为我们介绍一下好吗?
师:谁是组长?你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的分工情况和统计结果。其中渗透“正”字 统计的优越性。
3、读统计表
刚才我们只不过是统计了一分钟里的车流量,一共是……,那如果10分钟呢?(300辆), 60分钟呢?(1800辆,哇……)你们这个哇是什么意思啊?
(车子好多,有点不安全)
师:是啊,我们学校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走出校门面对的就是新桥北路,每天南来北往的车子是数不胜数。看着这张表格,你想对我们在座的同学和老师说点什么吗?
活动四:联系实际读图,并提出期望。
师: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作到安全两字,我们才能够正常地开展学习活动。那么度过了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后,我们又将迎来每学期一次的……
再次出示课前所看的单元成绩统计表。加上平均分
师:学了今天的'这节课,再次看到这张统计表,我想你肯定又有话要对我们大家说吧?
课后反思:
整堂课上下来,觉得对于创设生活情境,感知统计这一环节的教学,自己觉得上的还是比较成功的。本课教学从课始的听课人数的统计,到本班学生最喜欢吃的物品的统计,直至校门口车流量统计中的所有资料,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统计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校门口车流量统计这一环节,由于学生有切身的感受,我们学校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一出校门面对的就是新桥北路,每天南来北往的车辆是数不胜数。因此,当我请学生谈谈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看到了什么时,学生的表现非常积极,回答也是分外精彩。有人说,从这张统计表中,我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好多同学的家里都有私家车了;有的说,现在科技是越来越发达了,车子是越造越漂亮了;有的外地生说,这里的生活条件比我们那里好多了,我们那里根本没有这么多的汽车;有的说,既然有这么多的汽车在我们校门口开来开去的,那我们上下学的时候就更加要注意安全了,特别是老师,有些开汽车的,就更加要注意安全了;还有的学生甚至说,从这张统计表中,使她感悟到了只要做个有心人,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的影子……多么感人、多么好的回答啊,我想这一切都源于我所选的教学内容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有紧密联系的,这样就特别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在课的最后,当再次出示本班学生的第三单元数学成绩统计表时,学生的感触是颇多啊。他们根据成绩统计表,联系本班实际,对下一阶段的学习提出了要求,对于统计表中,成绩处在后面的学生也提出了希望,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每个人都争取进步,使我们班的成绩更上一层楼。
当然不够好的地方也存在着不少。比如上课时,对于学生的回答,还是缺乏评价性的语言,或者说自己的评价方式还是比较老套,评价语言还是比较单一、贫乏。上课时,自我感觉还是不够大气,当学生的回答每在教案预设里时,自己就显得比较急噪,不能摆脱原教案的束缚。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在这方面还要有待提高。
《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调查,收集并整理有关数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进一步认识相形统计图,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并用图表示。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能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进一步体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适当的词语表达出来。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及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
收集整理数据并运用数据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根据小兰调查全班同学最爱吃蔬菜情况,填写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填写统计图(难点:冬瓜) 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向同学们提出什么建议?
2.汇报统计小组成员课外书统计情况 根据调查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二、猜一猜
1.袋子里有10个 黑棋子,任意摸出1个,肯定是( )色的?
2.袋子里有10个 黑棋子,1个白棋子,任意摸出1个,摸到( )色的棋子可能性大。
3.袋子里有10个 黑棋子,10个白棋子,任意摸出1个,结果怎样?
三、课堂总结
谈谈今天学习到了什么?
《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通过体验统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1.初步体验统计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统计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感受统计的必要
1.昨天我们聊到了一件事,就是六一那天我们去哪举行入队仪式,都可以选择去哪来的?(课件出示)
2.你昨天选择的是哪?还记得吗?
3.可是,我们班只能去一个地方,你想让我选择哪?她让我去海洋馆?你们同意吗?你想让选择哪?听她的,行吗?
4.想去哪的人都有,到底选择去哪呢?(板书内容)
你有什么好办法?
举手,什么意思?(2)投票,什么意思?
5.你们的办法虽然不一样,但是我听明白一件事,就是看看喜欢去哪的人多,(板书内容)就去哪?
6.那要想知道去哪的人多,我们就要先看看每个地方有多少人喜欢去?
二、体验统计过程
(一)整理数据
1.老师昨天把同学们选择的地方都打在了表格里。(出示表格)
你能一眼看出每个地方的有多少人喜欢吗?
2.那怎么办呢?
(1)数一数:怎么数?分类数一数,这个办法我们倒是用过,可以试试!
还有其它办法吗?
(2)分四类:什么意思,说明白点?谁再说说!
我来重复一遍,看看是你说的意思吗?
(3)这个办法,我们还真是很少用,今天我们就来体验一下?
1.请你们拿出1号题卡。我读一个,你们就在相应的位置,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记录一个。
师生共同经历分类整理的过程。
2.汇报数据:
(1)快数一数,每个地方有多少人喜欢去?
(2)谁来汇报?有跟她数据不一样的吗?
监控:A数据正确。
B数据不正确
总数不对,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快速判断出谁错了?(算总数)
他的总数和咱们班人数没对上,她一定错了。
他的是不是就一定对了呢?咱们班有这么多人呢,借助别人的结果检验自己的,这个办法不错。
总数都对:你有什么办法,能够判断出谁错了?咱们班有这么多人呢,大家互相借鉴一下,借助别人的,反思自己的',会学习。我们看看电脑给我们的正确答案是什么?(电脑出示答案)
1.刚才同学们通过分类记录数据,知道了每个地方有多少人喜欢去?你们这么快就完成了任务,我特想知道你们刚才都是用什么来记录的?
(1)你用什么记录的?为什么选择画对钩?
(2)你为什么选择画正字?
小结:我们在学习百以内数的认识时,学习了5个5个的数,它把这个知识用到了今天的学习中,真有想法。
画正字记录的方法数起来确实比较方便,今后,你们也可以试着用用这种方法。
(二)描述数据
1.刚才我们一起合作,找到了这样一组数据。
(1)其实为了区分地点和数据我们一般可以画上线(课件演示:把边线画出来)可以加上边线。
区分每个地方,还要竖着画出线。
这一列代表什么?这一列呢?这样就是一个统计表了。
(2)看着这个统计表,你都能读懂什么?
(3)从这个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喜欢去哪的人最多吗?(手势)
喜欢去哪的人最多呀?我们应该选择去哪?
好,我们班就选择去游乐场了。
2.但是有个问题我们必须要考虑:如果六一那天游乐场设备检修,我们选择去哪也比较合理?说说你的想法?
喜欢去游乐场的人最多是我们的首先选择去游乐场,万一出现问题,我们还可以选择人数第二多的,去海洋馆。
3.研究统计图
统计里还有一种表达数据的方式,能让我们一眼看出谁最多,谁第二多,想看看吗?
(1)直接出示条形统计图,你能一眼看出谁最多,谁第二多吗?怎么看出来的?
(2)看这个图,你还能读懂什么?(频数范围、表示的人数、横向表示的地点)
(3)每个地方有多少人喜欢去,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4)(添加辅助虚线)看来左边的数还真有用,它能一下子让我们看出每个地方有多少人喜欢去。
这么方便的表达数据的方式,叫统计图。
(三)分析数据
1.读懂数据:体会统计图表各自的优越性。
这些数据我们既可以用统计表表示出来,也可以用统计图表示出来,下面我们就看统计图和统计表,来回答几个问题,看谁反应快。
(1)喜欢去哪的人最少?你看的哪?怎么一下子就说出来了?喜欢去哪的人第二少?看的哪?
嗯,统计图挺好的!
(2)喜欢去天安门和喜欢动物园的一共有多少人?这回你看哪算的?怎么又看统计表了?
统计表也挺好的。
(3)他俩到底谁好呢?
小结:看来统计图和统计表各有各的好处,要解决的问题不同,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很重要。
总结:结合选择去哪举行入队仪式这件事,我们收集整理了数据,用统计图和统计表表达了数据,而且通过分析数据决定选择去游乐场,这个过程就是在进行统计。(板书课题:统计)
(四)巩固练习
1.我们班的问题处理完了,咱们看看一班同学的情况。(展示统计表)
为了让一班的张老师也能一眼看出他们班的情况,帮他们把这些数据在统计图里表达出来,会吗?(拿出2号题卡,自己根据这些数据涂色。)
2.反馈学生的统计图,提出意见。
(1)出示正确的。这个同学涂的对吗?
(2)出示错误的:先出示数据不对的:有问题吗?你想提醒我们点什么?
再出示没对齐的:有问题吗?你又想提醒大家点什么?(如果有改正的,直接出示,提醒:虽然他错了,但我仍然想表扬它,因为它非常有反思能力,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出示不太好看的,他也对齐了,数据也对了,你想对她提点建议吗?
(3)怎么画才能又对、又快、又好呢?
小结:对齐、对准数据和地点,做出标记钩边线。再涂色,就能涂得对、快、好。(边说、边展示涂色方法)
3.来,现在我们给一班老师点建议,他们班应该选择去哪?
小结:通过统计,我们班和一班都确定了要去的地方,你们可以把这种方法和其它班交流交流,让他们也尽快确定要去的地方。
三、拓展延伸
1.选择去哪入队,我们用到了统计的方法,想想:我们还可以统计什么,为什么统计这个?
(1)统计班里同学们的视力(2)喜欢吃什么蔬菜(3)每天下午都谁参加课外班
2.不仅是这些,老师也收集到了一些信息:(展示图片)
总结:看来真是这样,统计在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用统计的方法来研究问题,用数据来说话,可以使问题解决得更加合理。
【《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6-08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6-06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6-11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5-04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6-24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6-24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7-25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6-18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