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列传》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李将军列传》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11 12:12:0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李将军列传》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将军列传》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将军列传》教学设计

《李将军列传》教学设计1

  [课前]

  李广很独特。一,与韩信比,作战都很神勇,但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而李广飞将军则是善射,更突出自己个人的勇猛;同是出悲剧,项王更突出其个人主观因素,而李广则重写外在原因,司马迁更有一番同病相怜的苦滋味。前些人物是时势造就时英雄,而唯李广难封,生不逢时。

  除了重点的字词句掌握,提高自读文言的能力外,还想在引导的过程中,引《〈史记〉菁华录》(清姚荣田选评)的精彩点评,以促进学生的思考。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总结积累文本中出现的文言知识点。

  2、通过文本的研读,认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述史优秀传统;

  3、通过文本的研读,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文学艺术特色。

  4、通过文本的研读,深入探讨李广悲剧的根源。

  教学重点:同上1、3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吾乃飞将军李广也

  一、导入

  由成语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出处《藤王阁序》起:(回忆背诵下文)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李广家族:

  1、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刺秦五未得,致使秦发兵攻燕。秦将李信追太子丹,燕王斩太子丹头献秦。(见第一段)

  2、李广死后第二年,从弟李蔡因罪自杀。

  3、幼子李敢随霍去病征战,功高,怀恨其父李广之死而击伤卫青。后被霍去病射杀。武帝辩称:鹿触杀之。

  4、李陵,李广孙子。服匈奴。

  二、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读之。

  2、字词句:

   (1)故(1)老家。故槐里。(2)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史记·项羽本纪》(3)特指旧法、旧典、成例。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庄子·天运》(4)旧的事物。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5)原来的,旧时的。轩东故尝为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6)衰老。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7)仍然,还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8)前任的。故李将军。(第四段)

  被动句首虏,为流中郎

  虏(敌人)、秩(俸禄)、折关(破关)

  3、本段注意两点:

  一,广家世世受射贯穿全文始终。(《水浒》中不是有小李广花荣吗?)

  二,文帝之叹惜,如何分析?

  (《菁华录》云:非谓高帝时尚武而今偃武修文也。文帝时匈奴无岁不扰,岂得不倚重名将?帝意正以广气跅(tuo4)驰,大有黥、彭、樊、灌之风,当肇造区宇之时,大者王,小者侯,取之如探策矣。今天下已定,虽勒兵陷阵,要必束之于薄书文法之中,鳃鳃纪律,良非广之所堪也。故叹惜之。此实文帝有鉴别人才之处,广之一生数奇,早为决矣。

  三、学习第二段上郡之战

  1、找学生读,然后请学生自述故事经过。

  波澜起伏,扣人心弦若此:

  突出三个字:略、胆、暇

  乃归

  纵马卧

  射杀白马将

  止,下马解鞍

  前

  数千骑;大恐

  自射杀彼三人

  从百骑往驰

  其骑杀且尽

  图略(发不上来)

  2、字词句:

  勒、纵、陈、所、虏、即(表示假设)、用、护(有白马将出护其兵)、从(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走(1)逃跑。中贵人走广(2)往。奔向某地。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唐· 杜牧《阿房宫赋》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使动用法(1)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2)用坚其意。

  四、学习第三段雁门之战

  1、学生读之,注意读得一张一弛,读出情境。

  2、字词句:

  络详暂腾

  注意读音(1)骁xiao1 (2)骠piao4,骠勇(骁勇);骠壮(刚烈健壮);骠骏(刚烈骏逸);骠悍(勇猛) ;骠骑 piàoqí

  致(1)送。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史记·李将军列传》(2)招引,招致。致天下之士。汉· 贾谊《过秦论》(3)求取,获得。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致,弄到、取得,这里指买到。动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4)表达。听妇前致词。唐· 杜甫《石壕吏》(5)放置。致之死地而后生(兵家用语。将军队置于绝境,则将士必为求生而殊死战斗)

  因(1)趁势。因推堕儿(2)于是。因引而入塞。

  下(1)递送。汉下广吏;下话(犹言传话)。(2)歇宿。徐孺下 陈蕃之榻。 王勃《滕王阁序》

  当判决罪人,断狱。如:吏当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再如:臣知欺大王罪当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请结合本段说明飞将军是什么意思。

  实慑于其一人之勇,非叹服其御众之能也。

  五、课下整理课堂所学,并能熟读课文。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疆场之外的李将军

  一、导入:

  学生不打开课本,说说《李将军列传》所在的专题名称(不虚美,不隐恶)

  李将军的恶体现在哪儿呢?

  二、学生读第四段斩杀霸陵尉

  1、字词句:

  屏(1)退避;隐退。侯生乃屏人间语。《史记·魏公子列传》(2)摈弃;除去,去掉[某人、某物]。同摒。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

  何乃(何况)、止广宿亭下(扣留)

  2、与韩信相比,如何?

  广琐琐处亦不为之讳,见其心胸狭隘。

  三、学习第六段

  学习方式:完全自读。

  学习方法指导:(1)结合文段右边的小字,读之。(2)背诵卢纶的《塞下曲》

  四、学习第七段

  1、自学本段。注意字词句的.理解,一些重点词语的整理。

  测试(PPT):

  1、学者讷竟急

  竟(1)广竟射杀之。(2)专以射为戏,竟死;(3)竟漂数十日。

  翻译:(1)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2)用此,其将兵数困辱。

  五、欣赏《百家讲坛之李广难封(下)》(约15分钟)

  六、课下作业:自读漠北决战(第8-10段)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漠北决战,悲咽可涕

  一、导入:

  以成语飞将数奇导入。(古人迷信,以偶数为吉利,奇数为不吉利。比喻能人而遭遇不佳。再如(课内素材整理):

  1、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2、游于江潭的屈原《渔父》

  3、《季氏将伐颛臾》见季路、冉有。他生活在社会、政治大动乱的年代,他竭尽全力改革世界。他周游各地,还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必谈。虽然他的一切努力都是枉费,可是他从不气馁。他明知道他不会成功,仍然继续努力。

  4、《登高》之杜甫。风急天高

  5、《虞美人》之李煜。

  6、《声声慢》之李清照。

  7、《滕王阁序》之王勃。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

  8、《指南录后序》之文天祥,《品质》、《京口北固亭怀古》、《祝福》

  二、学习第8、9两段(漠北决战)

  1、请学生大声读之。完后,其他学生评。

  2、学生质疑,教师引导释疑。

  预设:

  骠骑的读音、虏、少、屯行、结发、诣如谢或(通惑)、 醪曲折无(无论)

  听(1)允许。大将军不听。愿陛下矜愍(mǐn)愚诚,听臣微志。(2)治理,管理或执行事务。听政。

  责(1)责备。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史记·项羽本纪》(2)责令,要求。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史记·李将军列传》

  刀笔之吏:古时用笔在竹简上写字,写错了,用刀刮去从重写。指撰写公文或状词的人。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在古代,人们又往往特将讼师幕僚称作刀笔吏,顾名思义就是谓其深谙法律之规则,文笔犀利,用笔如刀。刀笔吏如刀之笔的操纵,往往使许多案件乾坤陡转,或无中生有,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刀笔吏的刀笔之功不仅在于其文笔之犀利,更是在于其对于事情的理解、解析有过人之处。

  3、李将军遇到哪些非难?

  (1)卫青令广(前将军)并于右将军;(2)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不让其当单于。(3)卫青欲使敖为俱当单于。(4)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5)大将军使长史持***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6)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4、李广的做法有哪些?

  (1)数自请行(2)广自请曰(3)固自辞于大将军(4)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5)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余怒犹勃勃,不出一语,妙);(6)广曰自上簿。(7)引刀自刭。

  5、分析太史公的感情。

  极力摹写淋漓,悲咽可涕

  (1)李广难封;(2)同病相怜;(3)李陵乃李广之孙,家世不平至此。

  三、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

  2、两个知识:(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重要句子翻译:(1)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2)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四、课下作业:

  《世纪金榜》相应练习

《李将军列传》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认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述史优秀传统;

  2、感悟《史记》不仅写出了历史的真实,也富有文学的诗意;

  3、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特色。

  学习过程:

  《李将军列传》是《史记》中久享盛誉的名作。作者以赞颂的激情、错综变化的笔法,多层次地描绘了李广传奇的、悲剧的一生,塑造出古代英雄的高大形象,卓立千古,彪炳万世。《太史公自序》云:“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向之,作《李将军列传》。”本篇列传围绕着精于骑射,勇敢作战;热爱士卒,不贪钱财;为人简易,号令不繁三个特点,刻画了李广这样一个作者理想的一代名将的英雄形象,而对李广的坎坷一生,尤其是对他以及他整个家庭的悲剧结局,表现了无限的惋惜与同情,对汉代皇帝用人制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同时,作者在李广坎坷悲惨的一生际遇中,也寄寓了自己的满腔悲愤与辛酸。

  一、情节结构

  全文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始到“故弗从”),写李广在文帝、景帝时期的生平际遇,重点记述他为上郡太守时的一段经历。

  李广是西汉抗击匈奴战争时期涌现出来的著名将领,也是千百年来人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之一。这一部分首先介绍李广是名将之后,出身于“世世受射”的家庭,从小练就一身高强的射技。汉文帝时,从军击匈奴,因“杀首虏多”,提为汉中郎。汉景帝时为上郡太守时,发生“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李广解鞍惑胡骑”一事,表现李广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超人胆略。

  第二部分(从“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到“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写汉武帝对匈奴作战以来,李广为边将的一系列活动,重点记述他出雁门击匈奴和为右北平太守的经历,赞扬了他关心士卒、宽缓简易的名将风度。

  这一部分突出写了李广娴熟、高超的射技。如受伤被俘后夺马逃脱途中“射杀追骑”;居蓝田南山中“射猎”;打猎中,“射石”,“射虎”,“射猛兽”;平时,“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一直到死。作者在着力描写这些精彩片段中加以渲染、烘托,如“广暂腾”,飞身跳上胡儿马,匈奴号称“飞将军”,“虎腾伤广”,“射阔狭以饮”,生动地展示了这位名将的丰采。同时,也写了他屡遭不顺,如“当斩,赎为庶人”,“家居数岁”,“将兵数困辱”,暗含了他悲剧性的人生。这一部分还详细写了李广治军简易,体恤士卒,是颇受官兵爱戴的将领。他在战斗中身先士卒,生活中先人后己,尤其是与士卒同甘共苦,所以士兵都甘愿在他麾下。然而,就是这样战功卓著、备受士卒爱戴的名将,却一生坎坷,终身未得封爵。不得不令人同情和慨叹。尽管作者对李广多是赞扬,但在这一部分中还如实写了他的缺点,李广家居时,曾被霸陵尉拘留,等到李广被召为右北平太守时,“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说明了他的心胸狭窄、公报私仇的缺点。

  第三部分(从“后二岁”到“当死,赎为庶人”),写李广晚年为前将军,跟随卫青攻打匈奴,最后被倾轧逼迫而死的经过。

  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出兵攻打匈奴,李广多次请求参战,汉武帝先是“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说明李广出战就不顺。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他本为前将军,卫青却要他出东道,又是不顺。而东道回远,失道被责,更是不顺。接二连三的不顺,卫青又逼其对簿,李广最终悲愤自刎。造成李广悲剧结局的根本原因是汉武帝嫌他命运不好,不敢重用,贵戚们也借机对他进行排挤。李广的悲剧是人为的悲剧,暴露出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摧残,也寄寓了作者深深的同情。所以,明代茅坤说:“李将军于汉,为最名将,而卒无功,故太史公极力摹写淋漓,悲咽可涕。”(《史记钞》)

  第四部分(从“太史公曰”到文末),是作者的论赞,表达了对李广的无限景仰。

  “李将军列传赞”用叙述和比喻评赞李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用孔子的话赞扬李广为人能以身作则,强调正人先正己的重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古代广为流传的谚语高度评价李广的品格,赞美他诚实朴直,事事以身先行,因而赢得了士兵和百姓的崇敬,“至今犹忆李将军”。

  二、主人物形象

  李广是司马迁笔下一个具有卓越才干和优秀品质的一代名将形象。

  作为作者心目中的一个理想人物,李广有如下优点:其一,射技高超,打仗勇敢。文中通过李广的追击射雕者、射白马将,尤其是通过中石没镞,突出地表现了李广这位名将的英武风姿。文中还通过他追射雕者遭遇匈奴大队时的勇敢沉着,表现了李广有勇有谋的名将品质。其二,仁爱士卒,不贪钱财。他“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在战场上,每遇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这是极为难得的优秀品德。与霍去病那种“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见《卫将军骠骑列传》),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三,为人简易,号令不繁。李广“讷口少言”,“宽缓不苛”,所以士兵们都愿意跟随他打仗,乐于为他效力。生前他受到士卒爱戴;死后,受到天下人的志哀。李广的“为人简易”,绝不是循规蹈矩、只知照章行事的呆板做法;而是不喜欢当时儒生的繁文缛节,讨厌酷吏们的舞文弄法,不愿意“对刀笔之吏”。他的“为人简易”,与他所欣赏的道家人士的“清静无为”是互为表里的。

  但实事求是地说,李广还是有缺点的,如杀霸陵尉。司马迁尽管用一唱三叹的情感在写李广,但仍然高度尊重客观史实;他不仅没有用这种情感去捏造历史,甚至也没有用这种情感去掩盖李广的弱点、缺点。读了他写的《李将军列传》,虽然感到李将军能冲锋陷阵,令敌生畏,但并没有感到他有统帅三军之才和百战大功。由此看出司马迁感情上的爱憎与史实的叙述是极有分寸的。这种爱不虚美,恶不毁功的“实录”精神在《李将军列传》中尤为突出。当然,在感情上司马迁的确是同情李广的,但他只是把这种感情抒发在对李广不公平的遭遇上:痛其立功不得封侯,惜其有才不得施展,悲其年老受辱于刀笔之吏。司马迁的.这种同情是有道理的,李广最后跟随卫青攻打匈奴一仗中,本来是“前将军”,但由于汉武帝的迷信,怕因李广的运气不好,带累整个战局,卫青则出于个人私心,想让他的朋友公孙敖打前锋,以便有机会立功封侯,所以就改让他出东道。出东道又恰好迷失路途,贻误战机。事后追究责任,李广无法忍受这种气恼,揽起全部罪责,愤怒地自杀了。这个过程也恰恰暴露了汉武帝及其宠幸们迫害李广的事实,充分说明司马迁的“实录”历史是不虚美、不隐恶的。

  李广形象的典型意义及其悲剧的深层原因

  我们根据《史记》所述可以看出李广这样一位个性极强的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历史上不乏与之命运相似的人物,其悲剧的形成既有来自汉朝统治者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李广自身的性格缺陷,最根本的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对人的个性的遏制与残杀。

  1、汉王朝用人唯私、排挤迫害有才能的人的用人政策,是李广悲剧形成的直接、客观的原因。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徒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

  俗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汉武帝既用之,又阴使卫青掣肘,在人员调配上明显看出偏私,李广性情刚烈、脾气太大,忍不住恶气,受不了这来自内部的诸多压力,可叹李广没有老将黄盖的运气,黄盖遇明主可以愿打愿挨,李广未遇明主,又不愿打愿挨,终至无可收拾。

  2、李广自身的性格缺陷是造成其悲剧的重要的主观原因

  透过“太史公叙广得意处”我们还可以看到李广本人的另一面,应该说李广在性格上是有缺陷的,我们这里所说的“性格缺陷”,不是指人格心理学上说的那种典型的变态人格,而是指人的社会属性,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人,每天所要处理最多的就是与他人的关系,尤其是专制集权的汉武帝时代,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与权贵的关系、甚至是与皇上的关系,显得比其他任何时候都重要,这对于“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的李广来说应当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研究一下李广在这方面的表现,不难看出其悲剧的发生并非偶然:

  (1)不善言辞(“讷口少言”)、个性太强(“引刀自刭”)、性情冲动(如“杀霸陵尉”)。

  李广的“讷口少言”与霍去病的“少言不泄”绝不相同。李广不但平时少言,关键时刻更加无话,不但无话,还有脾气,又倔又横,直如一乡下老农(“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古往今来,喜欢这样下属的上司不会很多。霍去病平时也不爱说话,可是当“天子为治第、令膘骑视之。”时,人家却冒出一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于是乎“由此上益重爱之”(《卫将军骠骑列传》)。真是“夫人不言,言必有中。”会说话和不会说话直有天壤之别,同样的少言,这时就有了质的分别。

  言少脾气倔,受不得半点委屈,这在家人面前,或许能得到谅解与宽容。到了外面,就是在普通的上司那里也要倒霉的,而况李广面对的是专制的君王,所以虽是战功卓著,最终得不到好的结果,竟至“引刀自刭”。

  霸陵尉罪不至死,而倔人不管这些,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任何顾忌,做事过于冲动。对于这件事别人会怎么想?会不会传到皇上那里?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前程?李广没有考虑过。事实上这件事对李广也是有影响的,司马迁写这一段,恐怕也有所暗示,因为我们从传中看不出司马迁的彰表之意。

  (2)胸无城府、没有政治见解。如“梁王授印”一节,从汉景帝对李广的态度可以折射出李广在政治上的幼稚,在专制制度下,不具备见风使舵的变态性格,纵有千般能耐,不仅于事无补,反会引火烧身。

  (3)自负其能,不计后果,好凭一时之勇,逞一时之威(如传中所记李广因中贵人而射杀匈奴射雕者及以百骑御匈奴千骑等事)。

  李广形象对后世有广泛的影响

  李广本人由于其勇而无当、不畏权贵、简单易从的作风、仁爱士卒的品德,在当时及后世都有广泛的影响,成为历代文学作品歌颂的对象,长久以来一直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喜爱和无限景仰。

  《李将军列传》对汉以后文学作品有深刻的影响,人们曾用许多种文学体裁表现李广的事迹。

  在唐诗中,人们常常拿李广的事迹作题材来歌咏,表达诗人对李广的怀念、对战争的反思及体认。如陈子昂、王昌龄、王维、高适、李白、杜甫、卢纶、李商隐等,都有涉及李广事迹的诗作。“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王维《老将行》,慨叹李广之不遇。)“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怀念爱护士卒的李将军),时至今日,我们还经常吟咏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怀念李广事迹的名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深切的怀念之情,跃然纸上。而沈彬的《塞下三首》之三:“月冷榆关过雁行,将军寒笛老思乡。贰师骨恨千夫壮,李广魂飞一剑长。戍角就沙催落日,阴云分碛护飞霜。谁知汉武轻中国,闲夺天山草木荒。”却写出了边塞征戍使将军老难归乡的命运:贰师将军李广利正因为有千夫不抵的壮勇才埋骨异域、死而有憾;李广将军正因为剑艺高强而丧生剑下,意思说两人的天赋的壮勇命定他们要成为战争的牺牲品,这虽是将军老难归乡的愤激之情,却恰恰揭示了人已沦为战争工具的可悲命运。对李广的悲剧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认识和发挥。

  历代小说中,尤其是武侠类小说,更是随处可以见到李将军武艺高强、豪迈、洒脱的影子。《三国演义》关羽温酒斩华雄、赵云长坂坡救主等。《水浒》中的“小李广”花荣甚至直接以李广为绰号,直到现代金庸、古龙等人的武侠小说中的艺术形象身上都能找到李将军的身影。

  三、艺术手法

  (1)抓住主要特点,突出人物形象。

  文中抓住李广最突出的特点,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着力加以描写,使人物形象极为鲜明。如,作者用精细的笔触,绘声绘色地写下了三个完整、生动的战斗故事。这三个战斗故事分别从三个不同的侧面表现了李广的超人的胆略和勇猛善战的精神。第一个是追捕射雕人,突然遇敌,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他从容自若,指挥战士佯装“诱骑”,使敌方上当受骗,终于化险为夷,安全回师。表现出他的临危不惧和沉着机智;第二个故事是受伤被俘,在押送途中,他乘敌不备,飞身夺马,且战且逃,最后脱险而归。表现出他的善抓时机,勇脱困境;第三个故事是被十倍于己的左贤王军队包围,他率领全军将士浴血奋战,即使伤亡过半,仍鼓舞士气,沉着应敌,一直到援军赶来,迫使敌人解围而去。表现出他身先士卒,顽强坚定。

  这三则故事表现了李广作为一个将军在临敌应对、指挥战斗上的超绝的军事才能和他坚定勇猛的个人品质,但远没有表现出李广的全部性格特征,李广的高尚的品格和高洁的人格,主要还是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来的。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是《史记》人物形象刻画的又一重要特色。《史记》中的细节描写,真实、生动、活泼、形象,具有极强的表现能力。我们来看《李将军列传》中的几个细节描写:第一个是: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这个细节表现出李广力大勇猛,为后文写李广年老犹请兵作战提拱了可能;更射之不能复入,也表现出李广在面临危急情况时能发挥出更大的潜力;李广射虎,即表现出他有恃勇无畏的英勇豪气,又表现出他为乡邻除害的英雄侠义,为李广死后,“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埋下伏笔。第二细节: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这个细节的描写,活生生刻画出一个平易近人,惜兵如子,而又忠厚老实的将军形象,正因为李广平素对士兵关怀备至,所以后来被左贤王十倍于己的军队包围时,将士才会舍生忘死地和他一起浴血杀敌,虽死伤过半却仍能坚持到底。

  (2)用克制、含蓄的叙事笔法,表达深沉、强烈的爱憎感情和自己的主观认识。

  全文没有雕琢的词语,也少有激昂慷慨的议论。但在那看似平淡的叙事之中,却蕴藏极大的感染力和作者独有的评价。如,在“匈奴大入萧关”时,汉文帝可惜李广的生不“遇时”,很有意味,引用其语也包孕对汉文帝时期用人制度的委婉批评。在文章结尾李广“引刀自刭”后,写道:“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这里没有议论,没有抒情,而作者对李广的赞扬、同情,以至悲愤和辛酸,都蕴含于叙述之中。

  (3)用对比烘托方法揭示人物命运,丰富人物的形象。

  全文在处处写李将军事迹的同时,也记录了他所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比。作者在步步深化和丰富李广这个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将李广的悲剧命运逐步推向了高潮。为了使李广形象富有立体感,文中引用汉文帝的赞叹:“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又引用匈奴人所赋予的“飞将军”称号,从侧面烘托来表现李广的才干。

  (4)语言通俗,极富文采。

  通俗是《史记》的语言特点之一。本文“太史公曰”就引用当时流行的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赞扬李广,说明他的厚重木讷般的忠实心肠感动了天下人。含义深刻,用语贴切,富有生活气息。又如,文中的遣词造句,句式灵活而多变。句子可以长到七八个字,也可短到三两个字,甚至一个字。写李广与匈奴的遭遇战,因寡不敌众,全军震恐。这时李广镇定自若,号令全军向匈奴军逼近,以示壮胆。“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十六个字,分为四句,其中两个一字句,每个有如千钧之重。两个“前”字,意义不一。第一个“前”字,写口令,概括了李广如雷霆之声的命令,表示只有勇往直前,才能在气势上压倒敌军,争取死里求生。第二个“前”字写进行,表示全军整齐前进的豪壮气势。一个“止”字,显示全军岿然不动的意志。十六个字,长短四句话,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汉军视死如归、一往无前的精神,勾画了一场两军交兵的大场面,真是精妙。

《李将军列传》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感悟《史记》不仅写出了历史的真实,也富有文学的诗意;

  2、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特色。

  3、理解司马迁在李广身上寄寓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走近李将军

  《太史公自序》云:“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向之,作《李将军列传》。”

  作者司马迁以赞颂的激情、错综变化的笔法,多层次地描绘了李广传奇的、悲剧的一生,塑造出古代英雄的`高大形象,卓立千古,彪炳万世。

  二、唐人咏李广

  1、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2、军城早秋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3、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

  5、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王维《老将行》

  6、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维《滕王阁序》

  三、课前热身操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1)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

  (2)吏当广所失亡多()

  (3)辄分其麾下()

  (4)广讷口少言()

  (5)以为李广老,数奇()

  (6)意甚愠怒而就部(

  (7)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

  8)遂引刀自刭()

  (9)悛悛如鄙人()

  (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再试找文中其他通假字。

  (1)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同

  (2)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同

  (3)行十余里,广详死同

  (4)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同

  3、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词。

  (1)广家世世受射

  (2)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

  (3)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4)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5)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

  (6)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

  (7)专以射为戏,竟死

  (8)广数自请行

  (9)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

  (10)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11)南绝幕,遇前将军、

  (12)使长史持糒醪遗广

  (13)因问广、食其失道状

  (14)遂引刀自刭

  (15)其李将军之谓也

  (16)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四、课堂进行时

  1、整体感知课文(概括各部分内容)

  (1)第一部分(从开始到“故弗从”)

  (2)第二部分(从“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到“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3)第三部分(从“后二岁”到“当死,赎为庶人”)

  (4)第四部分(从“太史公曰”到文末)

  2、主人公形象(用三个八字句概括李广优点,并举例证明之)

  3、课堂讨论

  对李广的悲剧,历来有“李广数奇”之说,即认为这是他命中注定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4、深入理解

  司马迁在李广身上寄寓了什么感情?作为一个史官,是否应该在写史过程中倾注情感;从本文可以看出司马迁什么修史精神?结合本文,联系《太史公自序》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史记》的认识。

【《李将军列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李将军列传》文言知识总结03-20

李将军列传文言文翻译01-13

《史记》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03-21

刷子李教学设计07-09

《刷子李》教学设计07-08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精选19篇)09-16

《李将军列传》读后感(通用12篇)04-15

《刷子李》教学设计[必备]07-08

《李将军列传》的读后感范文(通用13篇)08-03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