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02 10:01:5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1

  感受自然

  本组教材以感受大自然为主题,教材中取了四篇课文,同步阅读教材选取了九篇。它们都是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童趣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仔细观察、展开丰富想象表达感受的方法;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通练笔等形式积累语言。

  设计理念:

  1.在分享同步阅读教材成果、开拓视野、发展思维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2.品味优美语言,体会作者细心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主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重点: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熏陶情感、发展思维。

  分享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

  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

  《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索溪峪的“野”》 2.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同步阅读教材:

  《倾听鸟语》《和树谈心》《落叶》《密西西比河风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

  1.出示插图,引出主题──感受自然。

  师: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是不是似曾相识?还记得它们吗?(师出示四幅图片,生说出课题名称) 师:这四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描写的是──— 生:大自然。

  师:对,在上周的学习中,我们走进了神奇美丽的大自然,领略了它的风姿,感受了它无穷的魅力,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有声有色、今天,我们用画知识树的方法一起再次走进这个美丽的世界。(出示课件)这是知识树,也是一棵大自然之树,相信通过我们精彩示,会让这棵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二、主题回顾

  师:从这四篇课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山中访友》一文中,山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清风鸟儿都是我们的朋友,走进山中,我们会感到无比的亲切、舒服,就一位久违的老朋友,特别亲密。

  师:是啊,大自然就如我们亲密无间的朋友。(板书:亲密无间。)

  生:读了《山雨》,我仿佛欣赏到了一场山雨音乐会,“叮咚──叮咚──”余音袅袅,韵味无穷。 师:说得真好!山雨的确是韵味无穷。(板书:韵味无穷)

  生:我走进了草虫的村落,这里真是一个神奇有趣的世界,它们勇敢、勤勉、热情,让作者流连忘返。

  师:这真是一个别样的情趣盎然的世界!(板书:情趣盎然)

  生:《索溪峪的“野”》给我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里山野、水野、物野、人野,犹如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 师:是啊,来到野性十足的索溪峪,连人也变野了。(板书:野性十足)

  设计意图:从简短的交流中回顾第一单元课文的主题,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阅读概览

  师:(过渡):孩子们真会读书!从四篇课文中感悟到了大自然的亲密、韵味、情趣和野性。在同步阅读教材中,也选编了九篇以主题的文章,我们重点阅读了四篇(课件出示四篇文章题目)。前几天,老师已经让同学们认真阅读,并且填写了《同步阅读卡》你们的阅读方法吗?

  引导生总结出:阅读──思考──勾画──批注──填写阅读卡

  师:能把课内的读书方法延伸到课外,同学们真能干!接下来结合你们的阅读卡,说说你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它主要写什么?(引板书)

  2.《和树谈心》:倾心交流──大树是大地的守护神,只要用心交流,就能和树谈心,感受到心灵的宁静。

  3.《落叶》:有情有意──无论在北疆或南国,无论在深秋或初春,落叶翩然而下,为新叶的萌发奠基,无怨无悔。

  4.《密西西比河风光》:旖旎壮观──东西两岸风光绮丽,动物们给优美的景色带来生气。 我们如醉如痴。

  设计意图:在同步阅读材料的资料交流中让孩子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炼主题。

  四、片断分享与精彩赏析

  1.《倾听鸟语》:悠扬动听──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只要有鸟儿的地方,都能听见它们婉转动听的歌唱,鸟语是世间最美的语言

  师小结:同学们读得认真,说得精彩!大自然真神奇啊,我们置身其中,欣赏了鸟儿的歌唱,大树的语言,落叶的情意,河水的壮

  师:(过渡)这四篇文章,一定有一些优美的地方让你欣赏,或是有一些疑问让你困惑,让我们交流交流吧!在汇报之前,请你先篇文章的什么地方。(写景的文章一般文笔优美,因此应结合有感情的朗读重点体会,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优美的境界)

  1.《倾听鸟语》:

  (1)问题:为什么说“鸟语是世间最美的语言”?(生结合文中描写各抒己见) (2)生分享精彩片段,谈自己的感受:

  预设:

  我太向往乡村生活了!你看,乡下到处是树,到处是鸟,黄鹂、布谷鸟、云雀、??聚集在一起举办着“音乐会”,真热闹!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音乐会的盛况吧!(指导朗读,表现场面的热闹和鸟儿的欢畅。)

  ②读了第三自然段,我心里真难受:“梧桐树被砍了,清脆如洗的鸟声成了记忆里的一个遥远的梦,只能偶尔看见几只鸟儿惊恐地上空飞过。”从“惊恐”这个词语中我体会到了鸟儿的孤单、无助和害怕。城市的环境遭到了破坏,鸟儿们失去了美好的家园,真啊!

  (3)对比朗读:

  师:孩子,你真会读书!从“惊恐”二字能设身处地体会到鸟儿的心情,感悟到鸟儿的心声。它们为什么惊恐? 生交流,预设:

  ①、梧桐树被砍了,鸟儿们无家可归了。

  ②、城市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鸟儿很害怕。

  ③、有些人要捕鸟,鸟儿的生命经常会受到威胁。??

  师:请孩子们读读第三自然段,读出鸟儿们前后不同的境遇和心情来。(开始的欢快热闹,后来的害怕悲伤。) (4)情景交流:

  如果你是其中一只鸟儿,你会对人们说些什么呢? 生展开想象,交流──

  我多么怀念在乡村的日子呀,和伙伴们朝夕相处,无忧无虑?? 人类呀,我们希望能与你们和平共处??

  我们只要有一处小小的栖身之地就满足了??

  师小结:是呀,我们多么希望无论在乡村或城市,都能看到鸟儿展翅飞翔,都能听到鸟儿的欢唱,因为──鸟语是世间最美的语言

  2.《和树谈心》

  (1)问题:我们真的能和树谈心吗?文中的人物是怎么和树谈心的? 生交流,预设;

  ①、牧羊人几十年置身于荒无人烟的地方,坚持不懈地植树,把树看做自己的亲人,和树默默地谈心,得到了心灵的宁静。真是太②、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把树比作自己的爸爸,他背靠着树干,就像靠在爸爸的怀里,和爸爸说着心里话,向爸爸诉说着自己的思人感动!

  ③、人们在孩子诞生、青年结婚、亲人不幸的时候,用种树的方式来纪念良辰吉日或寄托哀思,让树来倾听它们的心声。

  (2)情景体验:

  师:孩子们,现在老师就是一棵树,愿意倾听你们的心声,你的快乐、烦恼、都可以向我诉说,现在拿起你的笔,把你的悄悄话写师总结:只要用心、用情,我们就能和树谈心,与它分享我们的酸甜苦辣,成为知心的'朋友。 3.《落叶》

  (1)问题:《落叶》一文给我们描绘了北国和南国不同的叶落情景,你喜欢哪一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生交流,预设:

  我喜欢北国“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观景象。开始是金蝴蝶般的

  几片,紧接着便是沙沙哗哗的金红的阵雨,然后就如铺出一片金红的地毡,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 师:说得真好!请男孩子用朗读来给我们呈现这副金秋落叶图吧!

  ②我喜欢万木争荣的春天里,新叶在歌唱,老叶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从树上飘然而下的情景。没有悲戚,没有寞落,化作玉露琼着新叶的生长,默默无闻却又有情深意长!

  师:你从字里行间里读出了落叶的精神和品质,真会读书!那请女孩子用朗读来赞美无私奉献的落叶吧! (2)拓展延伸:“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叶也有情啊!看到它,你想到了谁? 生交流:教师、警察叔叔、清洁工阿姨、边防军战士??

  4.《密西西比河风光》:

  问题:师:全文共四个自然段,你发现没有,每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总──分”结构的段落,分别描写了西岸──东岸──动物──河这边的不同景象。 师:分析得真好!你对哪一部分最感兴趣?和我们交流交流吧!

  生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师小结:密西西比河旖旎的风光和神秘的气息让我们向往,真希望有机会亲身去欣赏欣赏。

  5.总结写法:

  师:孩子们学得真不错。我们再回头看看这八篇文章,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把一个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呢?(再浏引导学生总结出作者的写作特色:1.细致入微的观察;2.丰富奇特的想象;3.生动细腻的描写;4.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设计意图:在孩子自主交流和思维的碰撞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五、主题拓展

  师:通过刚才的阅读和交流,我们进一步感悟了大自然,这是一个绚丽多姿、生机盎然的世界。如果是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的美丽与神奇呢?

  生自由交流。(根据交流板书关键词语) 预设:

  生:1.我希望有马良一样的神笔,描画出美丽的自然景色。 2.我要写一首诗来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 3.我要用歌声来赞美美丽的大自然。

  4.我要拍摄出一幅幅精美的相片,记录下一个个精彩瞬间??

  师小结:是啊,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用心感受,就能发现大自然的美;在你的眼前,就能展现出一片童话般美好的天地。请看知识

  已经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了!老师把我们今天精彩的阅读交流成果汇成了一首小诗,把它送给自己,送给我我们美丽神奇的大自致大自然

  你是一首歌在耳边响起

  鸟语动听,山雨余韵 躺在你温暖的怀抱 是如此温馨与甜蜜

  你是一副画让我们留意 和树谈心,河水旖旎 驻足欣赏你的美丽 是这样不忍离去 你是一个朋友让人回忆 草虫啁啾,落叶有意 眷恋着你神秘的气息 品味人生的真谛

  设计意图:让孩子走出文本,唤醒内心深处的情感,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2

  1.阅读《别让任何人偷走你的梦》

  2.阅读《十个成功励志小故事》

  1.在小故事中感受折射出的大道理、受到熏陶,怀揣梦想,调整心态,走向成功。

  2.认识群文阅读,以此提高阅读效率,提升阅读兴趣。

  一、谈话导入:

  1.谁知道我们国家现任的主席是谁?他提出了一个什么愿景?我们先来读一则关于“梦想“的小故事。

  二、示范阅读《别让任何人偷走你的梦》

  1.自由阅读。思考:文中主人公是谁?他有一个什么梦想?老师怎样评价?最终结果呢?

  2.读完这篇短文,你想说点什么?

  3.小结:坚持+奋斗 梦想成真!

  阅读《十个成功励志小故事》

  1.要求:阅读《十个成功励志小故事》,然后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或最能触动自己心灵的几个小故事再次细细品味,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提要求:交流前,说清楚自己喜欢的是第几个小故事,题目是什么,再说喜欢或触动心灵的理由。

  2.交流《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感受1:磨练召唤成功的力量。

  引导:环境对人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置之死地而后生”

  《五枚金币》 感受2: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泽地。

  引导:鼓励的重要,成功需要信心去战胜困难、挫折

  《扫阳光》感受3:把封闭的心门敞开,成功的阳光就能驱散失败的阴暗。

  引导:想起艾青的《太阳的话》“打开你们的窗子吧,打开你们的板门吧,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一只蜘蛛和三个人》感受4: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引导: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态观察的结果也迥然不同:第1人:失败;第2人:变通;第3人:坚强

  四、——阅读励志书籍《小故事大道理》

  小结:不同的故事,不同的道理,“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小故事,往往能折射出大道理,发现人性的光辉、生命的意义以及生活的乐趣。希望今天的阅读能让同学们有所启发,多阅读,在阅读中提升阅读兴趣,得到阅读快乐。

  同样十句立志名言送给大家: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 快乐不是因为得到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我走得很慢!但我从不后退!!! 人生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

  想要逃避总有借口,想要成功总有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出路!

  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便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

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3

  一、单元教学导语

  第一单元主题为“青春激扬”,共设置了3课,每课的篇目数量不同,实行群文教学。《沁园春8226;长沙》这首词单篇构成第一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四首中外现代诗组成第二课,其中《峨》与《致》这两首为自读课文;两篇小说《百合花》《哦,香雪》组成第三课。按文体来看,第一单元就是由诗歌和小说组成的。

  按课文内容来看,《沁园春8226;长沙》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郭沫若诗集《女神》中的代表作,表达“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红烛》是闻一多同名诗集的序诗,赞美了红烛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具有当时的时代新意。《峨日朵雪峰之侧》创作于1962年,诗人受到时代、社会等因素影响后创作了这首蕴含谦卑而强劲生命力量的诗作。《致云雀》是英国诗人雪莱的抒情诗代表作,热情赞颂了象征欢乐、光明、美丽的云雀。《百合花》写战争年代一名革命军人的牺牲,《哦,香雪》写改革开放初期山村少女对现代生活的向往。本单元的诗歌、小说所表现的不同青春情怀,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学习落脚点在学生对标各时代不同的青春情怀后,产生了对当下青春文化的理解,对自己青春人生的认识,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人生理想的确立。

  本单元承担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本单元的设计主题是“时代浪潮下的青春抒情”,围绕“青春”“时代”“抒情”“文体”“手法”这些关键词来设计教学。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诗歌的心境,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丰富自我的青春情怀。

  2.勾勒诗歌抒情主人公形象,解读意象具体内涵,学习基本朗诵技巧,尝试以吟诵理解与表达诗歌的青春情怀。

  3.品读多样化的抒情方式及语言风格,鉴赏效果的差异,理解诗歌风格的影响因素。

  4、把握小说叙述和描写的特点。体会小说细节描写的魅力;理解人物形象的共生共长性,感受动人的青春之美。

  5.赏析严肃主题宏大叙事下的女性表达,品味诗化小说的语言,体会小说的理解文学表达的个性化与多样性。

  6.细品本单元作品情感的动人之处,思考“青春的价值”;运用意象和抒情方式,写一首青春之诗。

  三、单元情境与任务

  情境及任务一:学校决定为高一新生设计出版一册名为《青春宣言》的诗歌小集,选编同学们写的诗歌和教材中的部分诗歌。请你参与诗集的设计与编写,完成相应读写任务。

  情境及任务二:电影《百合花》上映已近40年,青年电影制片厂决定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重拍《百合花》,现在要做相关的拍摄和宣传工作。

  说明:本单元以情境及任务一为主,情境及任务二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诗化小说中的“诗意元素”,思考青春价值,这是为继续完成任务一“写一首青春之诗”做准备,算是任务一的子任务。

  四、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教学设计共五课:

  课前:检阅资料,填写表格及写导读小语

  第一课:绘与思——抒情形象的感知与揣摩(2课时)

  第二课:含与露——诗心诗性下的抒情方式(2课时)

  第三课:个与群——小说的形象塑造及细节描写(2课时)

  第四课:细与美——宏大叙事的诗化表达(2课时)

  第五课:读与写——原创入册与测评(2课时)

  课前:时代、青春与诗

  【活动1】查阅资料,填写表格创作年份,创作年龄,诗人经历,抒情主人公观察点,创作原因,创作心境。

  【活动2】写导读

  给首先入选的五首诗歌编写一段导读小语。导读小语可包括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诗人当时的经历等。

  第一课:

  绘与思——抒情形象的感知与揣摩

  任务一

  为诗集制作书签,里面包含人像和物象画。

  【活动1】绘人逆志

  若要根据诗歌文本为其各配一幅人物画,请你任选其一,用几句话描述画中的人物特征,并附上绘制意图。提示:人物特征可包括年龄气质、神态外貌、行为动作等。

  1.教师分享《沁园春8226;长沙》示例,供学生参考:

  个体画:一位英姿勃勃的年轻革命家,微蹙眉头,背着双手,在小岛上卓然独立,远眺湘江波涛。

  群像画:十七八岁的少年同学三五成群,几位伫立江畔谈天,或手势飞扬,或击节赞叹。几位在江中凫水,或俯首奋力前游,或仰头开怀大笑。

  绘制意图:展现一代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中,乘风破浪,激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立誓振兴中华的革命青年形象。

  2.学生分享作品。同学之间相互点评,共同优化创作意图与画面内容的表述。言之有理即可。下例供参考: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个体画:一个约莫二三十岁的青年巨人,浓眉大眼,有着异于常人的魁梧身形,迈开双脚立于地球边上,仰首吹奏着号角。

  创作意图:展现一位代表激情与力量的新青年,激情澎湃地吹响着摧毁一切旧思想、旧文化、旧事物的号角,吹响着催生一切新思想、新文化、新事物的号角。

  《红烛》

  个体画:一位瘦削而挺拔的青年,眉头紧蹙,眼含深思,抿着嘴角,向前方张开怀抱,

  创作意图:抒情主人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有着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想象是通过红烛的意象展现出来的。

  3.探讨与延伸:

  (1)比较二诗人物画的描述文字,前者与诗歌文本有更为直接固定的联系,后者的处理则相对更为自由,师生探讨原因。

  预设:更相比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尽管《红烛》情感充沛,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不那么显露,而是与红烛的形象相融合。

  (2)引入闻一多“三美”理论,为学生介绍其中的“绘画美”——形象、画面与色彩。除了形象之外,画面与色彩更在诗歌意境的塑造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活动2】绘象晓情

  每一个鲜活的人物离不开具体的多彩的画面,为了更加鲜明地突出抒情主人公的情思。请紧贴诗歌文本,为你的人物画添加3个或以上其他元素,填写下表完成你的构思。

  在学生作品的分享过程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鉴赏诗歌“绘画美”背后的艺术特色:或以对比突出特征,或借衬托渲染画面。画面和情绪是不可分割的,色彩的对比暗示了情绪的对比,色彩的.反复渲染推动了情绪的生发。拓展材料:闻一多先生《色彩》。

  【活动3】绘己明心

  若要为独属于自己的青春构思一首抒情诗,你会如何设定自己在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将选择哪些意象作为你的衬托?参考活动1、2的成果,或立足于现实生活,或立足于理想未来,设定独属于自己的青春画像。

  【活动4】共绘诗集

  小组内部共同分享活动1、2、3的成果。组内每位同学以其为创作素材,任选两首诗歌,为其中一首绘制插画页,为另一首打造一枚小书签。

  第二课:

  含与露——诗心诗性下的抒情方式

  任务二

  学习诗歌诵读,为朗诵自己的诗做准备。

  魏泰在《临汉隐居诗话》中说:“诗者述事以寄情,事贵详,情贵隐,及乎感会于心,则情见于词,此所以入人深也。如将盛气直述,更无余味,则感人也浅,乌能使其不知手舞足蹈;又况厚人伦,美教化,动天地,感鬼神乎?”魏泰的说法,你赞同吗?情感的表达,含蓄与直露,孰优孰劣,抑或本无优劣之分?本次任务将着重探究诗歌表达含蓄与直露的相关话题。

  【活动1】缘情明技

  从自己喜欢的角度出发,在任务一学习的基础上,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三首诗歌的情感变化及其表达技巧。

  【《沁园春8226;长沙》 示例】

  【《红烛》 示例】

  【活动2】明技析理

  1. 改一改——请试着让《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一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些。

  【诗歌修改示例】

  白云空中怒涌,

  壮丽的北冰洋晴景。

  太平洋提起力量要把地球推倒。

  滚滚洪涛,不断的毁坏、创造、努力。

  力的绘画、舞蹈、音乐、诗歌、律吕。

  2.想一想——诗歌哪些表达的改动让能诗歌的情感的呈现更加含蓄。

  【词语、句式、修辞、标点等】

  3.析一析——朗读修改前后的诗歌,赏析两首诗歌表达效果的差异,品味原诗歌抒情“惠特曼式”抒情的特色。

  【诗歌抒情特色示例】

  (1)运用叠词“啊啊”,直抒胸臆,抒写对“力”的赞叹,增强艺术感染力。运用了“无数”“无限”等具有夸张特性的词语,让情感的抒发更加力度和广度。

  (2)句式自由,节奏鲜明。不受束缚的自由句式,具有极为鲜明、强烈的节奏感。长短句式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自由、奔放没有约束。

  (3)叹号的使用,使得情感的抒发更具力度。

  (4)运用排比的句式,反映了“五四”时期人民那种奋起直追、高扬个性、改变国家现状的强烈愿望,具有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运用“力哟!力哟!"这一反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力”的呼唤,也就是对新思想、新文化、新事物的呼唤。用三个“不断”,形容巨人力量之大,无坚不摧,新思想、新文化、新事物正以排山倒海之力摧枯拉朽,摧毁着旧思想、旧文化、旧事物。

  4.比一比——诗歌《红烛》与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表达的含蓄与直露在意象、表现手法、思维方式、给人留下的主体印象和感受等方面的呈现。

  (1)“红烛”这一意象本身所具有的古典含蓄之美,而白云、太平洋、洪涛等阔达的意象更便于情感的外放。

  (2)《红烛》中诗人用隐喻的笔法、反问的方式描写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显得含蓄深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反复、排比等手法便于情感的喷薄而出。

  (3)《红烛》中呈现的冷静思索,自我否定、顿悟求索的思维特性更容易以含蓄的方式传达,而激扬、呼告的方式更适合直露的表达。

  (4)深沉、克制、坚毅的主体印象让情感表达更为含蓄,宏伟、强力、壮丽、炽热的主体印象更契合直接表达情感的方式。

  5.探一探——请查阅相关资料谈谈诗人的生活经历、个性特质、时代原因、创作主张等对抒情方式选择的影响。

  郭沫若:

  时代原因:

  “五四”时期所提倡的人的解放,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实现对自我的解放、对个性的解放, 这才是真正彻底的人的解放。真正彻底的 “自我解放 ”就首先必须在思想意识上彻底破除一切世俗的规范和禁忌, 让自我意志能处在一个十分自由的状态和空间, 即无拘无束, 任情任性的全新境界。郭沫若的创作遵从自我内心的最真实的感受,对新诗的执着,对祖国情感的执着。

  个人气质:

  ①在我的脑子里,郭老永远是精神饱满、生气勃勃、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战士、诗人和雄辩家,智慧、才能、气魄、热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我同郭老接触多年,印象最深的是他非常真诚,他谈话、写文章没有半点虚假。——巴金(作家、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②郭老热情坦白,待我们似亲切的父兄;他博学多才,思想纵横驰骋,他是我们尊敬的老师;而他又那样的正义凛然,挺身在前,他又是我们景仰的革命者。……他是博大精深的学者,如科学、史学、考古……他的成就是世界瞩目的。在科学上他是冷静的,在文学上他是热烈的。—— 曹禺(剧作家,1988年任中国文联执行主席)

  大家眼中的郭沫若豪情满怀、正义热烈。如此气质的诗人也较易选择热烈直接抒情的方式。

  留学经历:

  1913年到日本留学,到他 1919 年创作《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时,他已经应该是一个成熟的青年了。但他多年处身于日本国, 并没有直接地感受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热潮,而天生的浪漫气质和想象才能使他的诗歌恰合了时代的潮流,发前人与时人之所未发而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闻一多

  生活经历:

  于郭沫若不同,生于1899年的闻一多,1913年虽然进入了美国化的清华学校读书求学,应该说在这所留美的预备学校接受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但他毕竟还是在国内,思想上倾向于中国的文化,情感上更一度陶醉于中国文化。

  个人特质:

  闻一多没有郭沫若那样的狂放,而更趋于内敛,自我精神多往文化的深厚处发展,少年时就被誉之为“东方老憨”。所以《红烛》不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雄壮激越和气势磅礴,但比《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要深沉厚重和凝炼曲折,热情有余但浪漫不足。

  诗歌创作追求:

  闻一多主张“理性节制情感”,主张的“三美”原则,绘画美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即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和画面感),要讲究音节和韵律美。要有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这样的创作主张更适合含蓄的抒情方式。

  【活动3】理明情诵

  “含”与“露”的灵动交错,为诗歌吟诵构筑了缤纷底色。《吕氏春秋》曾言“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音成于外而化乎内”,看似个性化的朗诵离不开对诗歌情感基调的把握。情感基调明确,而吟诵之技巧亦有共性处。请根据示例,制作朗诵脚本,真情朗诵。

  1.学习朗诵符号的具体作用。

  ∕ 短暂停顿。

  ∥ 较长时间的停顿,换气。

  字(着重号) 表示重音,读的时候饱满有力。

  字(波浪线) 表示轻声,读的时候声音放慢、放低。

  < 渐强读的时候声音逐渐增大、增强。

  > 渐弱读的时候声音逐渐变小、减弱。

  ⌒ 连音,读的时候要连贯而迅速。

  ↗ 上扬音,表示由低平转为高昂。

  ↘ 下沉音,表示由高昂转为低平。

  — 尾音拉长。

  2.可参考老师提供的朗诵脚本,动情地朗诵《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朗诵脚本(参考)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3. 可参考《沁园春·长沙》的朗诵脚本的形式,另选择本单元一首打动你们的诗篇,当堂小组合作讨论,为其量身打造一份朗诵脚本,加入诗集。通过合诵或独诵的形式当堂演绎,注意情感的节制与放纵。课后请录制音频,并收集其他诗歌你欣赏的名家朗诵,打包上传网盘,将音频分享地址附注在诗集中。

  第三课:

  个与群——小说形象塑造及细节描写

  任务三

  忠于原著的电影《百合花》重拍制作已经基本结束,导演组正为上映做预热工作。他们打算剪辑电影预告片,设计电影海报,并为它们设计标语。

  【课前】

  【活动1】概述小说情节

  情节是我们了解、分析小说的基础,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述小说故事的全貌。

  1946年中秋,我,一个文工团的女兵被临时分派到前沿包扎所帮忙,一个小通讯员负责护送我。一路上,通过赶路、闲聊,我对他的认识不断更新。到达包扎所后,我主动请缨去向老百姓借被子,邀请他帮忙。在一个结婚刚三天的新媳妇那里,他借被子遭遇失败,在我的劝说、帮忙之下,新媳妇把结婚用的新的百合花被子借给了我们。后来,小通讯员与我告别,回归前线部队,新媳妇到包扎所来帮忙。在前线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包扎所里送来了一位特殊的重伤员——那个小通讯员,他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我和新媳妇悲痛万分,新媳妇为他擦拭了身体,缝补了衣服破洞,献出了自己的新被子,并亲自为这位青年人盖上。

  【活动2】全文镜头分割

  下发表格,合作完成。

  综合考虑地点和情节,把全文镜头分割如下:

  ( 1-3 )分派任务——( 4-7 )一路“竞走”——(8-23)对面闲聊

  (24-25)主动请缨——(26-29)劝说返回——(30-33)借到被子

  (34-39)想还被子——(40-41)通讯员告别——(42)新媳妇到来

  (43-45)思念家乡——(46-48)发起总攻——(49-50)照顾伤员

  (51-57)通讯员牺牲

  【课堂教学】

  【活动1】推荐镜头

  忠于原著的电影《百合花》重拍制作已经基本结束,导演组正为上映做预热工作。他们打算剪辑电影预告片,请作为原著爱好者的你向导演组推荐1个(或者1组)人物镜头(细节)入片,并阐述理由。

  要求:根据课前全文镜头分割,小组展开合作探究,小组长负责汇总意见,并推荐一人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体会小说细节描写在推动小说情节发展和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分析概括小说人物形象。)

  几组贯串的细节:

  两次写通讯员枪筒里插的树枝和野花

  两次写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

  三次写新媳妇的印有百合花的被子

  四次写衣服上被门钩撕破的衣洞

  新媳妇前后两次分别为伤员和小通讯员擦拭身体的不同反应

  这些细节不仅推动作品情节的发展,而且使人物个性鲜明,血肉丰满。

  人物形象概括:(学生不一定全部提到,不求全面)

  小通讯员:憨厚腼腆,单纯质朴而又内心温暖,关心他人;身处战争的硝烟之中,而又热爱生活,充满朝气;理想信念纯粹,不畏牺牲奉献

  新媳妇:俊俏娴静,善良纯真,内心通透,深明大义,关切他人

  “我”:青春文艺,向往美好,观察细致,感情细腻,积极热情,关心他人

  文艺评论家李准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

  生动的细节描写,造就了形象鲜明、各具特色的一群美好的青年形象,这样的镜头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攫住观众的心灵。

  【活动2】海报C位之争

  导演组还要设计一张电影海报,但是为“小通讯员”“新媳妇”“我”三个人物谁应该占据海报的C位而争论不下,请作为原著爱好者的你来发表意见。

  要求:小组展开合作探究,小组长负责汇总意见,并推荐一人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理解小说人物的共生共长性,以及对小说主题探究的深化。学生更多的应该会提小通讯员或者新媳妇,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和带领学生去体会“我”在小说中的特质和作用。分析过程中可以与《哦,香雪》的人物关系进行对比。)

  小通讯员:质朴、青春、美好,在残酷的战火中,为挽救战友而勇于牺牲自我,是小说着重塑造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青年英雄。

  新媳妇:与小通讯员有很多相似之处,质朴、青春、美好,深明大义,支持革命,深化主题,生动体现了“军民鱼水深情”。

  “我”:“我”是小说中唯一一个贯串全文,并且着墨最多的人物,“我”不仅是故事的叙述者、见证者,也是故事的参与者。“我”有感情细腻、向往美好、积极热情、关心他人等美好的青春特点,“我”与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互相影响,共生美好,是作品主题的共生者。小说通过三个美好鲜活的青年形象,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也赞美了战火硝烟中同志之间、军民之间纯洁美好的感情。

  “我”对小通讯员的影响:

  当我站起来要走的时候,我看见他摘了帽子,偷偷地在用毛巾拭汗。

  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的走了。

  我叫他带我去看看。但他执拗地低着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我走近他,低声地把群众影响的话对他说了。他听了,果然就松松爽爽地带我走了。

  “我们不了解情况,把人家结婚被子也借来了,多不合适呀!……”我忍不住想给他开个玩笑,便故作严肃地说:“是呀!也许她为了这条被子,在做姑娘时,不知起早熬夜,多干了多少零活,才积起了做被子的钱,或许她曾为了这条花被,睡不着觉呢。可是还有人骂她死封建。……”

  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

  “已经借来了,再送回去,倒叫她多心。”我看他那副认真、为难的样子,又好笑,又觉得可爱。不知怎么的,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呼呼的小同乡。

  他听我这么说,也似乎有理,考虑了一下,便下了决心似的说:“好,算了。用了给她好好洗洗。”他决定以后,就把我抱着的被子,统统抓过去,左一条、右一条的披挂在自己肩上,大踏步地走了。

  “我”对新媳妇的影响:

  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那些妇女又羞又怕,就是放不开手来,大家都要抢着去烧锅,特别是那新媳妇。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了。

  思考:如果导演组重拍《哦,香雪》,他们设计海报时有类似的苦恼吗?

  没有。小说《哦,香雪》主人公毫无争议,一定是香雪,其他人物都是香雪的衬托对象。

  而在《百合花》中,“小通讯员”“新媳妇”“我”三个人物互相温暖,共生共长,共同闪耀着青春美好的人性,成为人们在艰难、黑暗时期度过困难的精神力量,所以三个青年都是主角没有主次之分。

  【活动3】征集标语

  导演组公开为预告片和海报征集一句标语,请你积极投稿。

  要求:标语要从小说人物、情节、主题等角度概括作品,推荐电影。

  (设计意图:提炼提升理解,小结评价课堂。)

  《百合花》,一首飘扬在战火硝烟中的青春协奏曲。

  《百合花》,一张战争年代的青春合照。

  ……

  【课后作业】

  自读《哦,香雪》,通过分析细节描写,赏析小说人物,体悟小说主题,感受不同年代的青春之美。

  第四课:

  细与美——宏大叙事的诗化表达

  任务四

  重拍经典电影《百合花》进行中,为让观众了解故事背景,请在片头拟写一段旁白,同时为取得煽情效果,请选取适合做抒情性长镜头的语言片段拟写一段电影脚本。

  学习资源:《百合花》《哦,香雪》原声电影片段及文本、《“叙事介入”与电影旁白》(朱岩)、《论电影艺术语言——旁白的作用》秦勉、《<百合花>——女性视角下对人性与革命战争的独特理解》(邸青青)。

  【活动1】写片头旁白

  重拍经典电影《百合花》,为了让观众了解故事背景,导演组请你为《百合花》写一段旁白,置于片头。

  教学环节:

  ①写一写。请学生拟写旁白并展示点评,明确电影旁白的作用。

  明确一:电影旁白的作用

  交待故事背景

  表达人物内心情感

  确定叙述故事风格

  明确二:旁白拟写的评价标准

  与原作贴合的程度层级ABCD

  语言的表现力层级ABCD

  ②分一分。请学生根据叙述人称的不同为旁白分类。

  明确:

  类型1:以作者的第三人称视角叙述

  类型2:以剧中人物的第一人称视角叙述

  ③比一比。请学生比较两种不同叙述视角的优劣。

  明确:

  以作者的第三人称视角叙述:偏客观,有利于展现故事全貌。

  以剧中人物的第一人称视角叙述:偏主观,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

  ④想一想。你觉得《百合花》更适合哪种叙述视角的旁白?《哦,香雪》呢?

  明确:

  更适合第三人称:更有利于对故事背景的讲述,更加客观,具有整体性。

  更适合第一人称:更有利于对人物形象的描 绘,原作文本就是第一人称。

  ⑤辩一辩。你觉得电影旁白的视角选择是否需要与文本叙述视角一致?

  明确:第三人称旁白更灵活,无论原文是何种人称,都可以用第三人称旁白;而第一人称旁白具有局限性,只能用于原文是第一人称的作品。

  ⑥挖一挖。为什么第一人称会具有局限性?

  明确:第一人称往往身在其中,随着故事的推进而发展,其所知道的非常有限,约等于读者所知道的内容,而第三人称往往属于“全知者”,站在上帝的角度俯瞰整个故事。因此如果原文已经是全知的上帝视角了,那么旁白还是有限视角的话,就失去了旁白交待故事背景的意义了。

  小结:

  第一人称叙述往往是有限视角,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距离,留给读者想象空间,如《百合花》;第三人称叙述往往是全知视角,客观灵活,拉开与读者距离,有利于展现人物群像,如《哦,香雪》。有限视角与全知视角是现代小说与古典小说的分野。

  【活动2】写抒情镜头拍摄脚本

  重拍经典电影《百合花》,导演组需要拍摄一组抒情性的特写镜头,请从原文中找到适合做抒情性长镜头的语言片段,拟写一段拍摄脚本。

  教学环节:

  ①找一找。请学生圈画《百合花》中适合拍摄抒情性特写镜头的语言片段

  明确:

  1.第3、第10段的清新细腻的景物描写

  2.枪筒上的野菊花

  3.中秋节夜晚的回忆

  4.新媳妇捧着百合花被子眼中晶莹

  ②读一读。请学生读一读所找到的句子,读出细腻,读出优美,教师点评。

  ③写一写。请学生结合圈画的文字,仿照示例,写一段视频拍摄脚本。

  ④评一评。学生互评拍摄脚本。

  评价角度:1.与原作语言及人物的贴合程度 2.特写镜头的抒情性及感染力程度

  ⑤论一论。探讨细腻的抒情性特写镜头是否会破坏战争语境的严肃性。

  明确:

  《百合花》是一部战争题材的作品,与当时的主流倾向相反,作者没有描绘炮火纷飞的场景,没有塑造高大威武的英雄形象,而是流连于战场的边际,通过清新细腻的细节描写,谱出了一曲“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在普遍追求严肃、宏大的文学叙述风格的年代,这样的作品就像一缕清风,谱写出那个年代的人情美于人性美。

  ⑥联一联。比较《百合花》和《哦,香雪》在叙事视角选择上的共性——在解放战争和改革开放等宏大主题背景下的诗化表达。

  明确:

  《百合花》的诗化表达:

  1.弱化战争背景,专注情感描写

  2.以女性体验为本位,疏离主流叙事倾向

  3.用细腻化的细节描写,弘扬人性的美好

  《哦,香雪》的诗化表达:

  1.回避重大社会矛盾,切入女性人物的情感世界

  2.通过诗情画意的语言,塑造青春之美

  3.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刻画淳朴的心灵

  小结:

  茹志鹃在《百合花》上的创作成就,不只是在其小说语言的优美上,更重要的是她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抒情桎梏,不再着眼于叱咤风云的、形象高大的英雄人物,而是开始在作品中以女性视角去关注革命战争大背景下的普通群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人物内心情感,发掘普通人物对战争的独特理解及独特情感体验。以特有的诗化的表达,轻轻拨动读者的心弦。

  在文学的艺术长廊里,从来就没有约定俗成的固步自封,我们更期待多样化及个性化的表达出现在文学的视野中,也期待同学们能以更加广阔宽容的眼光去看待文学作品,去理解和挖掘作品背后内在的美学价值!

  【学习评价】

  1.旁白拟写的评价层级。

  2.拍摄脚本的完成质量。

  第五课:

  读与写——原创入册与测评

  任务五

  思考“青春的价值”,写一首青春之诗,汇编诗集。

  【课前】

  1.学生已完成两篇小说、五首诗歌的学习。

  2.调查问卷:

  ①本单元诗歌、小说学习的困惑;

  ②如果让你写首诗,你存在哪些困难呢?

  《尚书8226;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随着“志”的含义扩大,往往情志并提,情成为文学作品表达的重心。按文学体裁来分,文学作品分为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诗歌是表达抒情的最典型文体。

  【活动1】体验青春

  1.如果有机会实地体验一种青春情怀或它的一瞬,你选择本单元哪首诗歌?为什么?

  2.诗中哪些词句最能承载这种情怀或情绪?

  《沁园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壮丽景象、激情语词

  《红烛》:烧、泪流。殉道者形象。

  ……

  设计说明:

  ①知人论世:适时补充相关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每一种情怀或情绪有它产生的原因,动人的感情与时代背景密不可分。也源于诗歌内部语境。

  ②核心之象:一首诗总有最突出的一些象:物件、动作、细节……学生的生活、阅读体验不同决定了他们的感知差异。本环节,让他们按着自己的“感知特点”确定表达情感最有力的“象”,为最后的写作环节做铺垫。

  小结:

  触动不同人心弦的“深情”具有哪些特质呢?情感渗透性强,意象凸显(超常、反常、陌生感……)

  【活动2】叩问青春

  1.本单元的诗歌、小说都具有强烈的抒情气息,这一股股情思主要源于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你如果要寻找一位青春导师,最认可本单元的哪一位抒情主人公?请说说原因。

  2.本单元作品所抒发的青春情怀是否有触动你的地方?请从你最有感触的一点出发,与同学就“青春的价值”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小结:

  抒情主人公所抒发的情思引人共鸣。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它必须真切动人,而优质的诗歌,其情感能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产生心灵的回响。华兹华斯说“诗起于经过在沉静中回味来的情绪”。抒情者的情感特征是诗歌创作的动力之源,是诗歌的美学魅力所在,是一首诗区别于另一首诗的本质特征。正是诗歌的情感,让诗歌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

  【活动3】选择抒情手段

  “修辞立其诚。真诚是作文,也是做人最起码的条件和基本的要求。”——叶嘉莹《说诗讲稿》

  真诚,是情感总人心弦的本质,是果实的内核。

  过渡:然而,许多时候,许多人,其情真,其意切,但表情达意时却索然无味。情感在抒发时遇到了什么障碍呢?

  1.出示课前调查结果表格+柱状图。

  2.选择本单元1-2首诗歌,结合第3页、第7页的“学习提示”进行赏读讨论:这些不同时代的经典诗作在充分传达“情感”上给我们哪些启发?

  【要求】

  ①明确该诗情感基调。圈划该诗在“学习提示”中的关键词。

  ②针对关键词,提问1-2个“如何有效传情达意”的问题。

  ③研读、讨论,解决问题。

  范例:《沁园春》

  ①抒发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表达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关键词:意象、意境、炼字选词

  ②提问:本诗的意象如何做到活泼灵动?如何达到已经的丰盈深邃?如何学习本诗选词炼字的精妙?

  ③小组讨论解决。如意象的活泼灵动,是因为选择的意象多“动态”,又有大背景与小物象的组合,物态又多求极致。契合毛泽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抒情意图。

  预设:以解决“传情的障碍”这个问题为指向,学生按照阅读提示重新深入诗歌,大致会从选材构思、选词用字、修辞、意象等路径进入找到对个人有启发的写诗方法。

  抒情手段与艺术技巧:抒情手段、意象、意境、用典、构思、修辞(拟人、比喻、借代、夸张、)、表达方式(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小结:

  影响文学作品“抒情”效果

  ①抒情主人公

  ②情感体验

  ③抒情手段

  【活动4】那就写首诗

  请以《哦,香雪》为题,写一首短诗。选择小说某个富有抒情味的片段,融入你的体验与思考,10行以内。

  【要求】

  ①确立抒情主人公及形象、特色(你、香 雪、台儿沟、列车……)

  ②确定抒情基调/情思

  ③选取传情达意的“象”

  ④运用抒情手段

  【活动5】为我写诗

  请为独属于自己的青春写一首抒情诗,或立足于现实生活,或立足于理想未来,抒发你的青春情怀。

  【要求】

  ①确立抒情主人公及形象、特色

  ②确定抒情基调/情思

  ③选取传情达意的“象”

  ④运用抒情手段

  【活动6】测评

  1.写完诗歌后,组内成员交换阅读,使用“写作评价表”评价彼此的诗。

  评价量表项目:

  2.全班交流:朗诵优秀诗歌

  【活动7】入册

  各小组推荐2-3首所写的诗歌入诗集。

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

  1.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主题整合单元,以群文拓展主题,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运用实践的阅读能力。

  2.以“知识树”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单元的学习内容及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学内容】

  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10册第五组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

  2.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第10册第五组课文:《田忌赛马》、《火烧赤壁》、《汴京城杨志卖刀》、《齐天大圣》、《宝黛相会》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古典名著魅力,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

  2.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学习古典名著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3.分享同步阅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课外阅读。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阅读浏览表

  【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历史的天空》(片断)

  2.师: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可是,当我们阅读一本本古典名著时,在我们眼前,又会飞扬起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中国古典名著之旅,在文字的性灵中,去咀嚼、去感悟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

  (设计说明:通过音乐和教师的谈话,把学生的注意引向本节课主题,营造一个古色古香的氛围)

  二、主题回顾

  1.课件出示人物图片,学生说出人物姓名,该人物出自哪篇课文,节选自哪部名著?

  21

  蔺相如-《将相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诸葛亮-《草船借箭》-《三国演义》 武松-《景阳冈》-《水浒传》 石猴-《猴王出世》-《西游记》

  2.哪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师随机完善知识树内容。

  (设计说明:通过本环节回顾课本知识,并以“知识树”的形式进行归纳概括。)

  三、阅读概览(主要是对同步阅读课本课文的检阅,使用好阅读浏览表)

  1.交流“阅读浏览表”1、2、3项内容。

  同步阅读教材中,本单元编排了5篇课文,谁能说说文章的题目,以及选自哪一部名著。

  2.小组交流“阅读浏览表”第4、8项内容。

  五篇课文讲述了五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你最喜欢哪个故事?能简单地向同学做个介绍吗?也可以在小组讨论一下自己的疑惑之处。

  题目作者选自名著主要内容主要人物人物特点精彩句段问题 3.全班交流,师随机完善知识树。

  (设计说明:通过本环节,初步整理课外阅读材料,并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为后面的片断分享和精彩赏析作准备。)

  四、片断分享(主要汇报、分享对文本感性趣的体验)

  生汇报“阅读浏览表“5、6、7”项内容。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选取探究点,进行深度及广度上的拓展。

  古典名著之所以是经典,除了故事跌宕起伏,让人意犹未尽外,栩栩如生的人物也是关键。,现在让我们继续将目光定格故事中的精彩句段,在这些句段的品读中走近人物。

  预设一:《火烧赤壁》

  在《草船借箭》中,我们知道曹操非常多疑,他又如何轻易相信黄盖向他投降呢? 其实,火烧赤壁之所以成功,还经历了“群英会蒋干中计”(反间计)、“献密计黄盖受刑”(苦肉计)、“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七星坛诸葛祭风”等一系列曲折离奇的故事。有句歇后语叫“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是说的他们的苦肉计。小说中有这样的描写——“众官扶起黄盖,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扶归本寨,昏绝几次。动问之人,无不下泪”。从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黄盖?

  预设二:《汴京城杨志卖刀》

  1.作者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写牛二呢?(写牛二是为了衬托杨志的英雄侠义)

  22

  2.作者怎样写出了一个破落户泼皮形象? ⑴牛二的外貌——粗丑 ⑵牛二的绰号——没毛大虫 ⑶牛二的语言——蛮不讲理 ⑷牛二的行为——欺蛮霸道

  对这样一个破落户泼皮,杨志先是一让再让,最后忍无可忍,为民除害。由此,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杨志?(英雄侠义)

  预设三:〈齐天大圣〉

  1.“齐天大圣”是什么意思?孙悟空为什么让玉帝封他这个称号? (说明悟空神通广大,敢于反抗权威。)

  2.孙悟空与巨灵神和哪吒的两场打斗有什么不同?从这两场打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悟空?(智勇双全)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自主交流的.基础上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要善于观察分析学情,找到学生的疑难处入手,巧设探究点,切不可机械地按预设内容进行。)

  五、精彩赏析

  刚才我们用经典镜头走近名著人物。名著的魅力除了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有语言的精美、准确。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这一段语言文字上,看你能有什么收获。

  课件出示:归坐细看时,真是与众不同: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似娇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

  1.哪一句写得最生动?读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黛玉?做批注。 2.在语言的结构上,你发现曹雪芹用了哪些语言的密码?

  (作者用了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闲静时”对“行动处”;“似”对“如”;“娇花照水”对“弱柳扶风”。这一组句子写出了林黛玉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娇花”和“弱柳”则写出了黛玉的柔弱美、病态美。)

  3.这样的语言还有很多很多,找到这样的描写,读一读,背一背。

  (设计说明:对第三学段学生来说,不仅要关注文章写了什么,更要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引导孩子细细品味名著中语言文字的魅力,能促进孩子对书籍而不是电视剧的兴趣)

  六、主题拓展

  (主要与生活联系、延伸;推荐相关主题的名著;能引起学生对该组主题产生主动的阅读兴趣的活动设计等)。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画面展现几部名著中的图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善于谋略的孙膑,精忠报国的黄盖,反抗权威、智勇双全的悟空,柔弱善感、秀外慧中的林黛玉。在我国古典名著中,这样精彩的人、精彩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

  2.生制定名著阅读计划。

  同学们,每一个画面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阅读名著,能增益智慧,提升素养。今天,我们只是初步感受了中国古典名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你对哪部名著感兴趣?你最想阅读关于哪方面的内容?请写一个简单的阅读计划吧。

  3.结束语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孩子们,这节课,只是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的一个起点,希望你们能按照自己的阅读计划,坚持沐浴在古典名著的甘泉里,把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设计说明:在恢宏的乐曲中结束课堂,给人余音绕梁的感觉。随音乐出现的名著图片,能进一步激起孩子阅读名著的愿望。)

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5

  “动物世界”教学设计

  本组的专题是“动物”,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种动物,这样的整体安排,让孩子们走进动物世界,了解动物的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从而增强爱护动物的责任意识。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运用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课文内容,在相互交流中加深理解,明晰作者的表达方法,在不断运用中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教学内容】

  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课文《白鹅》、《白公鹅》、《猫》、《母鸡》。

  2.《麻雀》、《鸬鹚》、《天鹅》。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笔下动物的特点,进一步领会不同作者的表达方法,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

  2.在阅读中受到不同情感的感染与熏陶,深化对动物的认识。

  【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2.师: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动物,动物的'可爱与调皮常常能让我们心情愉悦,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世界,再次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板书题目

  二、主题回顾

  1、 同学们,从第四组的课文中,你都了解了动物的哪些特点?《白鹅》高傲;《白公鹅》派头十足;《猫》古怪、可爱; 《母鸡》慈爱;

  三、交流阅读记录卡

  1、(出示课件)过渡:这节课我们用画知识树的方法,进一步认识更多作家笔下的动物。昨天老师要求同学们重点阅读了三篇并填写好《同步阅读卡片》,请同学拿出记录卡,我们一起来交流大家的阅读情况,看看大家对这些动物的认识是怎样的?

  2、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麻雀》:勇敢、慈爱

  《鸬鹚》:守纪

  《天鹅》:美丽

  四、片段分享与精彩赏析

  过渡:每个人的阅读感受是不一样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最喜欢哪些句子?为什么?

  1、《麻雀》一文中,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提示:可以从修辞方法上来回答。

  回答句式:我喜欢____,因为它使用 ____修辞方法,写出了____.

  2、《鸬鹚》一文中,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3、《天鹅》一文中,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出示课件)全班齐读

  五、主题拓展

  1、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它都具有什么特点呢?

  回答句式:我喜欢____,因为它____.(指名说)

  2、师小结

  动物是如此的可爱、美丽、慈爱,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增强爱护动物的责任意识,让我们的世界处处充满爱。

  六、好书推荐:

  1、《再被狐狸骗一次》

  2、《鸟奴》

  七、作业

  设计两条保护动物的宣传标语。

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6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学习目标:品悟辛弃疾的英雄情怀。

  学习课时: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通过填表格方式,梳理三首词

  到1203年,64岁的辛弃疾被执掌大权的韩侂胄所起用。这之前,辛弃疾被迫退居江西乡间已有十多年了。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侂胄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1204年,辛弃疾被任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并把辛弃疾调离了镇江《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读词上下阕,很容易体会出辛弃疾悲愤之情。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写于1176年,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了,在江西担任刑法狱讼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一天,辛弃疾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愁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一个“愁”字,刻画出辛弃疾当时的心情。

  《青玉案元夕》,作者写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或二年(1175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洞察形势的辛弃疾,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这首词,描绘了元宵佳节的一片繁华热闹景色;也点出作者所寻“那人”在灯火阑珊处。

  前两首词风格豪放,作者抒写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感情,并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进行无情揭露和批判。而《青玉案元夕》呢?作者到底在抒发怎样的情感?

  (二)探究:“那人”是谁?

  生1:作者的意中人。她是一位高贵的女性。她与众不同、非同一般。她躲开了狂欢极乐的人群,独自一人在灯火稀疏的冷僻处,有一点孤独,又自甘寂寞,不同流俗。

  生2:女人在元宵夜晚,不都出门看花灯凑热闹嘛。为什么躲到“灯火阑珊处”?是情人,很难说通。我认为是作者自己,是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又不肯与苟安者同流合污的自我写照。

  生3:我认为是作者的理想和抱负,冷清孤寂,难以难实现的收复失地的凌云壮志。

  生4:也有可能是作者一直寻寻觅觅的知音。知音难觅,知音总是不同凡俗、自甘寂寞,那个不在“蛾儿雪柳”之众、却独立在灯火阑珊处。国难当头,朝廷只顾偷安,人们也都“笑语盈盈”,有谁在为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忧虑?作者在寻觅着志同道合的`知音。所幸,作者寻到了。

  师:“那人”还可能指什么?(看见没有人回答,继续提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此句作为做学问、成大事的第三种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此第二境也。

  王国维从《青玉案元夕》词联想到了做学问的境界,把这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即经过艰苦奋斗,目标终于达到。

  生5:老师,还可以指一种“灵感”。当我们苦苦思考一道数学题时,突然来了灵感,得到了正解。(生笑)

  师:很好,无论灵感说,还是王国维境界说,都是对原词的拓展,赋予原词以一种哲理。当然,辛弃疾无论是路过造口郁孤台、登临北固亭,还是眼见元宵节的花千树,难以忘却的总是自己的理想抱负。这让我们不仅为辛弃疾的爱国情怀而感慨万千,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三)拓展阅读

  播放《学习强国》视频:《浅斟低唱亦英雄》

  此视频,选自《中华经典资源库》,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诸葛忆兵讲解。

  诸葛教授从辛弃疾的艳情词入手,对比此类词南宋与北宋的不同,并阐释《青玉案元夕》中辛弃疾的别有寄托,即另一类的英雄怀抱。

  先是讲解内容,指出“那人”不是实写,而是虚写,用了比兴寄托和虚构象征的手法,意在阐明“那人”寄托作者的感情,是英雄怀抱的另类表达。诸葛教授深入拓展:比照辛弃疾的另外一首艳词《祝英台近晚春》,比照南宋的姜夔,周邦彦等爱国词人;追溯到屈原《离骚》,屈原曾以“臣妾”自比;引用清人周济的评价“北宋人无寄托,南宋人有寄托”。

  以《青玉案元夕》为例,通过对“那人”一句的解读,得出结论:宋词艳情词,到了南宋有变化,到了辛弃疾这样的英雄这儿也发生变化。

  布置作业:

  背过《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和《青玉案元夕》,再品悟辛弃疾的英雄情怀。

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7

  阅读目的:让孩子们通过阅读关于狼的故事,来了解狼的多面性,更进一步认识动物的多

  面性,打破童话故事中狼凶恶的唯一面貌!阅读材料:《小绿狼》 《狼狼》 《狼大叔的红焖鸡》 《笨狼路路》 《一只好狼的故事》推荐故事:《狼王梦》阅读活动:

  一、了解群文阅读

  二、群文阅读指导

  (一)学习《小绿狼》

  孩子们,你们见过狼吗?喜欢狼吗?觉得狼应该是什么样的?(相机出示狼的图片)看来孩子们对狼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狼的故事,想和孩子们一起分享分享,你们愿意去看看吗? 1、先请孩子们自己阅读第一篇。(阅读绘本故事)

  2、孩子们,故事读完了,你喜欢这个故事吗?在这个故事里你认识了谁?你喜欢它吗?它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你觉得它是一只怎样的狼? 3、小结:我认识了一只(

  )的.狼。(据孩子们的回答相机作出小结)

  (二)阅读学习《狼狼》 《狼大叔的红焖鸡》 《笨狼路路》和《一只好狼的故事》 1、老师认识的狼有很多很多,现在也请孩子们去认识认识,看看你能了解几只狼,能不能和它们成为朋友呢?

  2、请孩子们自行阅读后面几篇故事。

  3、你认识它们了吗?它们都是怎样的?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你们对它们有什么评价呢?

  4、集体交流:谁能来说一说你认识了谁?了解了谁? 5、小结:

  (三)群文阅读小结 (四)阅读活动延安伸

  孩子们,关于狼的故事其实还有很多,每一只狼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试试去读读《狼王梦》吧,或许你还有更多的发现呢!读了之后欢迎再来和我交流哦!

  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看上去容易,实则很困难,因为每个人都会从其他人的反应中来定位自己。你的长相、性格、语言等方面和其他人不一样,就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当然重要,但有时又是自负的同义词;相信自己,又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其实也是认识自我的重要方面。

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8

  “阅读教学除了单篇精讲之外,还有哪些教学形态?”“单篇精读不是阅读教学唯一的课程形态,要积极开拓新的阅读教学形态。”在读这篇文章前,我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一直在苛求如何把单篇精读教学打磨精致。所谓“单篇精读”类阅读教学,是指围绕一篇选文进行精讲细读,反复琢磨,充分开掘选文的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全息性的语文教学价值。他虽然有有利的一面:教学内容选择个性化,重视教材的文本研读,高度艺术化的教学设计,综合展示语文综合素养,积淀了行之有效的精读教学方法,长于培养语感能力等等,但有很大的局限性:

  (1)阅读教学技术化倾向、肥胖症 。

  (2)遮蔽学生真实的阅读情形。

  (3)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阅读素养(尤其是高级阅读能力)。

  (4)无法满足学生精神世界的需求。导致现在的学生得了三种病:贫血(缺少真情和激情)、缺钙(缺乏远大的理想和顽强意志)、脑膜炎(跟着感觉走,懒于理性思考)。得病的重要原因就是不读书啊!

  “群文阅读”就是在课堂教学的单位时间内,呈现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围绕同一个议题展开的探究性阅读教学。理想的阅读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多种阅读形态:单篇 (课文)阅读 、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的显著特征是:同一个议题、多个文本、探索性教学。群文阅读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1.让师生回归生活世界的“阅读”状态。2.改变阅读教学的痼疾。单位时间内,“群文阅读”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自己去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3.发挥阅读策略指导的优势。“群文阅读”可以依凭“多文本”优势,充分发挥实用阅读策略 :“速读”、“比较”、“统整”…4 “群文”更容易促进学生的.自由探究。

  而现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仍然以识记为主,缺少理解、质疑和发现。是在为老师自己的阅读而教,为教参而阅读 ,为考试而教阅读。在传统课堂阅读中,阅读者的阅读行为又过多地受到教师的干预与评价,缺乏独立地位。

  实施群文阅读的“先做减法后做加法”也值得深思。把教育的目标放得更长远些。教育改革不要以增加师生的负担为代价。减什么?减去繁琐的课文分析;减去课堂上大量的无谓的朗读;减去枯燥无益的语文作业;减去似是而非的语文知识;减去对课文人文内涵的过度挖掘……加什么?加入不同角度切入的群文(一篇课文带出群文、自助策划群文阅读课程)加入真实生活中的阅读策略,加入更加灵活有效的教学活动……需要减去的东西恰恰是我们竭力追求的,需要加入的恰恰是我们忽视的啊!

  群文阅读要求“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这意味着:教师不能讲太多话,不能提太多问题,要发展“让学”,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教师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不能有太多苛求,起承转合、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高潮迭起……过于精致细腻、转换频繁的课堂间接地侵占孩子自读自悟、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的时间。 教师不可能这么深、这么细、这么透地讲析文章。微言大义、字斟句酌、咀来嚼去……这是内容分析式阅读的典型特征。这是老师阅读感受完全取代孩子的阅读感受。老师不能够做的事不正是我们目前所热衷的大力推崇的么?“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否也该换成“有一千个读者,也只有一个哈姆雷特”了?

  群文阅读还要求,教师不能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一定要学会放弃。教师不能将“朗读”或“有感情地朗读”无限放大,必须根据读物的不同性质,更多地尝试略读 、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必须更多地尝试生活化阅读。

  群文阅读的出现,以其灵动性赋予了普通一线 教师“编者”的身份 ,让其拥有了“选择”的自由与责任。因此,“群文阅读”更是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课堂上,如果要让学生读“一群”文章,就意味着教师要去读更多的文章,因为只有精神丰盈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朝向“丰盈”的精神。为此,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阅读积累!做一个爱阅读的人!转变阅读观念,改变阅读方法,明确阅读目的!“群文阅读”教学,让学生更加自主、更加愉悦、更加生活化地去阅读、去理解、去质疑、去发现,真正达到提升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效果!群文阅读教学势在必行!

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9

  学习目标:

  1、了解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2、用说明文的知识解读说明文

  3、能写作简单的说明文

  学习重点和难点:

  用说明文的知识解读说明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你所知道的表达方式提问,引出说明文这种文体。

  二、讲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包括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的分类、说明对象,说

  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等。

  三、快速浏览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牧鹅散记》《大自然的语言》《长河落日扁》,根据前面所讲的有关说明文的知识,解读这几篇文章。

  1、这几篇说明文的.类别分别是什么?除《牧鹅散记》是事物说明文外,其余三篇文章都是阐述事理的说明文。

  2、说明对象

  《你一定会听见的》的说明对象是声音,《牧鹅散记》的说明对象是鹅,《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对象是物候或物候现象,《长河落日扁》的说明对象是落日。

  3、说明顺序

  明确这几篇文章的说明顺序

  4、说明方法

  从这几篇文章中分别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找出例句。

  5、说明文语言

  这几篇文章哪些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并找出例句,分析其作用。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选作一题)

  1、仿照《母鹅散记》写一篇介绍动物生活习性的小短文。

  2、仿照《你一定会听见的》前三段的写法,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描绘出你心中的声音。

  教学后记:

  由于初次进行群文阅读,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不太习惯,所以上起来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学生学习起来效果也不是很好,今后还需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10

  本组的专题是“神话传说”,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神话。这样的整体安排,让孩子们走进神奇的神话世界,体会神话故事的情趣盎然与奇妙,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感受神话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内容】

  1.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

  2.同步群文阅读《后羿射日》、《神笔马良》、《女娲造人》

  【教学目标】

  1. 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神话的神奇,古人丰富的想象力。

  2.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习神话故事,概括故事内容。

  3. 引导学生阅读神话故事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在神话描写的美好情景中熏陶情感,发展思维。

  2.理解神话内容,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2.师: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神话故事,它那动人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让我们感受真、善、美,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神话世界,去感受神话的魅力吧!

  板书题目 神奇的神话世界

  二、主题回顾

  1、 同学们,从第四组的课文中,你分别感受到了什么? 《盘古开天地》无私奉献、勇于开拓、坚持不懈、顶天立地《精卫填海》坚强不屈、锲而不舍《普罗米修斯》勇敢、极富同情心、坚持正义、不畏强权《女娲补天》勇敢、善良、甘于奉献。

  2、学了这些课文,我们对神话有所了解,那么什么是神话,它有哪些特点呢?(出示课件)

  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不能正确的解释而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故事。故事充满奇妙的想象和幻想,非常有趣,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能力。

  三、学习粗读,了解大体内容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更多的神话故事,一起去认识那些故事里的神仙英雄!

  (一)师介绍粗浅阅读法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篇神话故事,假如让你在几分钟内读完它们,你觉得难不难?(很难)那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读呢?(读好的片段、或读好的一两篇……)

  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见解,很不错!老师这里有一些快速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难题。一起来看看(PPT展示粗读)

  2. 什么是粗读呢?(板书粗读)(指名回答)(这位同学有自己的想法,很不错!)

  师介绍粗读:所谓粗读,是指用极快的速度阅读一篇文章,对文章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粗略地阅读一篇文章(PPT展示粗读的方法):在有限时间内、不逗留、不倒退、用“指针”(指名回答:这些方法都是什么意思呢?) 在有限时间内:很短时间

  不逗留:不停留,一直往下读

  不倒退:不倒回去读

  用“指针”:用手指指着文字,带动眼睛来读

  (二)生运用粗浅阅读法,在规定时间内自读神话故事:《后羿射日》、《神笔马良》、《女娲造人》。

  这些方法你们都学会了吗?(学会了!)那老师可要来考考大家了!现在请同学们用最快的时间读完这三个故事(PPT出示《神笔马良》《女娲造人》 《后羿射日》),注意,用上老师说的这些方法,开始。(师巡视,指导)

  (三)读书检测

  文章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后羿射日》:十个太阳一起出现在人间,农作物枯死,水源干枯,后羿为了天下的百姓,就射下了9个,最后只剩下一个太阳。

  《神笔马良》:马良酷爱画画,得到神笔后,帮助百姓以及如何惩治官员。

  《女娲造人》:女娲之前用泥土创造人类,后来用藤条挥洒的办法更快的创造了人类,还让人们自己繁衍后代

  (四)通过粗读,我们大致了解了这几篇神话的情节。通过粗读,我们认识了故事中人物,他们分别是谁呀?(生答:后羿、马良、女娲)他们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引导:神奇)

  四、运用精读,感悟神话特点

  (一)小组合作:精读一篇神话故事,找出故事中人物的神奇之处,练读并感悟神奇。

  要想感受这些神话的神奇,感受这些神人的神奇,我们就不能只是简单粗略地读,而是要细细地品读。因此,老师要教给大家第二种读书方法——精读(PPT出示精读)。

  什么是精读呢?(板书精读)(指名回答)精读,就是与粗读相反的读书方法。它指的是深入钻研文章的`内容,以求对文章内容有全面透彻的理解。

  现在,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篇进行精读,细细地品读故事中人物的神奇之处。

  (二)汇报交流,感悟神奇

  1.《后羿射日》

  (1)为什么射日?

  “大地被太阳烤的发了白,庄稼晒枯了,河水蒸干了,人们只好躲进山洞,一步也不敢迈出来。”“十个太阳在天空中走来走去,地上的森林、房屋烤得快要着了火。”后羿是天上的一位勇士,他看到人们在烈日下苦苦煎熬,非常难过。

  师过渡:无论我们怎么劝,太阳们仍旧在空中得意的玩耍着,就连人们的首领尧恳求太阳们离开,对于顽劣的太阳们也是无济于事的。这时候,英雄后羿出现了,他看到人们在烈日下苦苦煎熬非常难过。一心想把太阳们射下来。

  (2)、你从“难过”一词体会出了什么?(后羿关心百姓、一心为民除害、心地善良、)

  (3)、他是怎么射日的?

  如:“立刻”,说明后羿射日的急切心情和射箭速度之快。” “应声、又快又准、一个个”突出表现后羿射箭技术高超。

  师:“嗖——嗖——”,转眼间,九个太阳被射下,为了让太阳继续给人间带来光明和温暖,尧阻止了后羿射掉最后一个太阳,这样,大地恢复了正常。

  (4)大地恢复了正常是什么样子?

  (有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河流,茂密的森林,鲜艳的花草…….”)

  (5)后羿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关心百姓 一心为民除害

  心地善良 箭术高超。

  2.《神笔马良》

  (1).马良用神笔画了什么? 为什么要画? 一只公鸡 得到笔,高兴 一头耕牛 帮助老农拉犁 一扇门 和穷人逃走 一匹快马 骑马跑远 水车 帮助人们灌溉 大海,金山,大船,风 惩罚大官

  (2)马良怎样用神笔惩罚大官的?

  马良假装给大官画画,先画(大海),然后画(金山),接着画(大船),最后画(风),用妙计惩罚了贪婪的大官。

  (3)从马良所做的这些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善良正直 不为强权 乐于助人

  3.《女娲造人》:

  (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2)女娲用什么造人?黄泥

  (3)女娲是怎样造人的?先用黄泥揉成团造人

  (4)怎样造更多的人?用藤条在泥潭里一挥,溅落的泥点就成了人

  (5)怎样才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

  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

  (6)女娲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我们要学习她什么精神?

  是一个勤劳、智慧、仁爱、伟大的女神形象,要学习她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

  五、拓展阅读,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粗读与精读两种读书方法,欣赏了三篇神奇的神话故事,认识了具有超能力的神人。其实,在中国,神话故事的历史十分悠久,每一个故事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神话人物。

  在这里,老师向大家推荐几本神话故事书(PPT出示:中国神话故事、古代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故事),它们可以满足你对神话故事的无穷幻想,希望同学多看神话、多读神话,相信你一定可以感受到神话的美丽与神奇!下课!

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11

  课题

  笋芽儿

  学科

  语文

  设计者

  寇微

  课型

  群文阅读

  课时

  1课时

  三维目标

  1、读准字音,了解文章大意,学习文章的拟人化手法。

  2、运用自渎自悟的方式读懂文章,学习写法。

  3、体会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重点、难点

  体会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

  运用四个锦囊独立阅读另外两篇文章。

  核心问题

  笋芽儿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

  这篇文章写法上的特点是什么?

  生活链接

  介绍竹子和竹笋。

  策略与方法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大家这段时间学到了很多新词汇和句子,让我们继续从文字中感受春天的气息。今天,老师将向大家介绍一种春天里常见的美食——竹笋。请猜猜这个谜语的答案是什么?

  今天我们要一起分享的是竹笋,这篇文章来自于语文园地一的“我爱阅读”板块(请看黑板上的题目),大家一起读出题目时要注意将“儿化音”正确发音。

  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一、请大家高声朗读课文,正确发音,理解单词的含义。如遇到困难,请点击第一个提示,寻找帮助。(可以自由阅读)

  汇报:开火车读一遍。说说有没有用锦囊解决问题的?

  二、读懂每个字词只是理解文章的开端,我们还需要深入阅读和品味文章。那么,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请大家再次阅读文章,并从中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感性地朗读一遍。

  生默读,画句子,练读。

  汇报:竹子是怎样从笋芽儿长成一株健壮的植物的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找到了一个描述这个过程的句子:“笋芽萌发后,母体竹株就会为它输送养分和水分,让它不断生长,最终变成一株高大、茂密的竹子。”这个句子让我们感到惊奇和敬畏。竹子是如此的顽强,能够从一粒小小的笋芽儿长成一片茂盛的竹林。它们依靠母体竹株提供的养分和水分,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这种自然界的力量真是令人惊叹。

  1、她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看看四周仍然一片漆黑,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啊?”

  体会“撒娇”,结合生活实际体会。

  过渡:文中都有谁在叫醒笋芽儿?在帮助笋芽儿长大?

  2、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

  这句话写出了笋芽儿的动作,大家想象一下,笋芽儿在向上钻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当( )时,笋芽儿还是一个劲儿地向上钻。

  可能:虫子把笋芽的衣服咬破了,石头把笋芽儿的头顶痛了,树根、草根把她缠疼了……这些让我们感受到了笋芽儿的什么精神呢?学生思考并作答。(勇敢、坚强、刻苦、很努力、不怕困难)板书:奋发向上

  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这句话。(齐读)

  还有其他语句要交流的吗?

  3、她站在山冈上,自豪地喊着:“我长大啦!”(读出自豪,读出付出努力后的喜悦)

  三、我喜欢这篇文章,作者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让我觉得读起来更生动有趣。尤其是描述海浪像“张牙舞爪的巨兽”,让我感受到了海浪的威力和力量。拟人化手法不仅能够让文本更加丰富生动,还能够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通过将抽象的事物描绘成具体的形象,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和亲和力。对于童话作品来说,拟人化手法甚至是必须的,因为它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中各种角色的心理和行为。而对于写景状物的文章,拟人化手法也常被用来把物写活,让读者更加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我打开了第三个锦囊,发现拟人化手法还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态度。通过把事物赋予人的性格、行为和情感,作者能够更加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他们的意图和感受。

  应用拓展——读写结合

  回顾刚才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过程,第一次读,我们读准字音,理解了词意(出示一读),第二步我们结合问题了解了内容,体会了情感(出示二品),最后我们悟出了作者的写法,这是老师要送给大家的第四个锦囊(出示),请大家齐读。

  大家拿出拓展阅读题单,选择一篇或两篇文章进行阅读。我们采用小组合作阅读的方式,共同探讨文章中的主题和思想,并汇报给整个团队分享。让我们开始阅读吧!

  总结:听了大家的汇报,我很高兴看到大家已经掌握了一些阅读技巧。希望大家能够经常运用这四个宝贵的技巧,多读书,读好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还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让我们一起努力,享受阅读的乐趣吧!

  板书设计——思维构建

  锦囊四:读懂文章的方法

  一读:读准字音,理解词意;

  二品:了解大意,体会情感;

  三悟:学习写法,积累运用。

  语文园地一

  我爱阅读

  春雨

  雷公公笋芽儿奋发向上

  太阳

  竹子妈妈

  拟人化手法

  反思

  自我反思——优化提升

  本节课采用猜谜语的形式,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通过“锦囊”这个形式,向学生传授阅读文章的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同时,老师以小组合作、读书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品读课文中描写生动形象的拟人句,让学生感受到“拟人化”描写方法的好处。本节课还通过一篇带多篇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运用四个锦囊,自读了两篇文章,提高了学生的独立阅读水平。

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12

  通过一组童谣的比较阅读,让学生了解童谣中多样的生活内容,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对童谣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在一组童谣的比较阅读中,让学生了解童谣中多样的生活内容,并对童谣产生兴趣。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老师可羡慕你们了,花儿一样的年纪,无忧无虑,看着你们的样子不由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小时候,我最喜欢倚在奶奶身边听奶奶念童谣:“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台。”设计意图:教师充满趣味的诵读及歌谣内容的诙谐迅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

  2、你喜欢这首童谣吗?为什么?

  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几首像这样好听又好玩的童谣,请你们打开书册,看看都有哪些童谣吧?(《问答歌》《贴鼻子》《十二月菜》) ☆

  二、趣读童谣,感知内容

  (一)自由认读,读准字音,句子读流利

  1、那就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几首童谣,如果有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多读几遍,一定要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流利。

  设计意图:正确流利地认读是开始感知内容、体会情感的基础。

  (二)指导朗读,感知内容,体会乐趣1《问答歌》

  (1)谁愿意读一读第一首童谣《问答歌》?请一名学生读童谣,注意字音正确。

  孩子们,你知道童谣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吗?

  原来,两个小朋友初次见面,他们在一问一答中知道了对方的名字。 (2)你平时是怎样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呢?谁来试着读一读“你姓啥?”

  请2-3名同学试读,引导学生读出相交朋友时欣喜、急切、询问的语气。男生女生配合读完整首童谣。

  设计意图: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引导学生感知童谣的内容,体会问答的语气及节奏,自然流畅地读出童谣。2《贴鼻子》

  2、谁愿意读一读第二首童谣《贴鼻子》?请一名学生读童谣,注意字音的正确。

  (1)这首童谣是写什么呢?为什么要排好队?为什么不能说话?

  引导学生逐步感知这首童谣讲了“贴鼻子”这个游戏的规则和过程。请3名学生到台上做游戏。

  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在具体环境中运用语言。预设: “他们没有排好队,你怎么提醒他?”

  “你们读的太着急了,贴鼻子的同学是蒙着眼睛的,你们怎么读呢?”

  “在游戏中,他刚才不小心撞到了黑板上。把这个游戏中的意外情况加入到童谣中,会更有意思。”

  “哈哈,鼻子贴到了哪里呀?”

  “你们真聪明,立刻改了最后一句。哈哈,鼻子贴到脸外面。”

  “根据我们的游戏过程,这首童谣也有了变化,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新的《贴鼻子》吧!”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通过读童谣了解游戏规则及方法,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感悟,将读懂的文字与真正的游戏配合起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把握童谣的节奏,同时再次体会童谣带来的乐趣。后面的即兴创编也是让孩子感受童谣与他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童谣是源自生活的3《十二月菜》

  (1)谁愿意读一读第三首童谣《十二月菜》。 ( 2)这首童谣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3)这些蔬菜在它生长的时间里长得怎么样?你能找到描写的词语吗?(刚发绿、长得好、嫩青青、红彤彤、甜又香、脆生生、家家有、水灵灵)认真读读这些词,写了蔬菜的哪些方面?(颜色、长势、口感、外形、多)

  师:这首童谣是怎样写了蔬菜生长的时间?(从一月到十二月有规律的写) (4)这些蔬菜这么好,你喜欢吗?你想怎样读出来?

  老师引导学生用比较简单地读童谣和拍手有节奏地读童谣两种方式。设计意图:这是一首关于科学小知识的童谣,首先让学生读童谣学知识,再让他们感受词句,积累语言,最后拍手诵读,感知童谣的清脆节奏和朗朗上口的韵律。

  三、比较阅读,寻找异同

  (一)感知童谣的趣味性与生活化特点。

  (1)我们一起读了这么多的童谣,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预设:

  1.童谣读起来不像平时读到的课文,有点像唱歌,但是又跟唱歌不一样,可以打着节奏读,很好玩儿,充满乐趣。设计意图:这样的谈话是为了让孩子们感知到童谣就像是没有乐谱的歌谣,它可以有节奏地唱,可以有节奏地说,因此很好玩。 2.童谣里写的都是我们生活中的事。 《问答歌》属于交往性的童谣,《贴鼻子》属于游戏性童谣,《十二月菜》属于生活常识性的童谣。

  3你想把自己的事编进童谣吗?你想把什么编进去呢?(喜欢看的书,喜欢玩的游戏、天气、动物……)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让学生明白童谣大都源自生活,很多都是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情,感知童谣的丰富内容,更体会到自己生活的丰富多彩。)

  (二)体会歌谣具体内容的差别及表达方式的差别。那你有没有发现这三首童谣不一样的地方呢? 1表达方式不一样。

  《问答歌》使用一问一答的方式。

  “你愿意用童谣的方式交朋友吗?现在你想问问谁?” “除了问朋友的姓,你还想问什么?”(问名字,问住址,问喜欢读什么书,问喜欢玩什么……)请大家跟身边的同学一问一答尝试编出属于自己的童谣,看看哪个小组的童谣最有趣。设计意图:让学生大胆模仿创编,体会童谣的生活化特点,同时对童谣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 2具体内容不同。 (1)《贴鼻子》写了游戏的开始、过程和结果。

  “你有喜欢的游戏吗?想想是几个人玩?规则是什么?怎么一步一步地玩?结果是什么?试着编个歌谣吧!”例如:(2)《十二月菜》是有规律的,从一月按顺序写到了十二月,写了蔬菜的颜色、味道、长势。 “你还见过这样有规律的童谣吗?” (出示《拍手歌》)

  “我知道,现在同学们的生活非常丰富,除了每天上课学习,课下还学习唱歌、跳舞、弹琴、吹笛子等等。你每天的生活也可以这样来说一说。”(星期一……星期二……)设计意图:每一次创编都会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童谣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会不断激发他们对童谣浓厚的兴趣.☆

  四、总结拓展

  孩子们,好玩的童谣很多很多,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说着童谣认识新朋友,说着童谣做游戏,说着童谣增长知识,我们的生活有多丰富,童谣就会有多么好玩儿。亲爱的孩子们,让我们在课后继续寻找好玩的童谣,继续我们幸福的生活吧。

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13

  文本解读:

  本组的专题是“中外童话”,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篇童话进行学习,并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而同步教材的拓展性阅读也安排了八篇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童话,而在此次的群文阅读中,根据学生实际以及童话的不同特点,安排了《鹿树》、《最棒的还是我自己》、《小青石》这三篇风格迥异、揭示的中心各不相同的作品。《鹿树》是要我们感受一份温馨的关爱;《最棒的还是我自己》是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出除了感受童话的乐趣之外要学会树立自信;《小青石》一文让孩子们通过阅读和小青石一样感悟人生的真谛是平凡也是一种快乐,只要我们做的事对别人有意义。同时让孩子们再次走进那奇妙的童话世界,去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在童话的世界里尽情地徜徉、幻想……从而更喜欢童话这种文学体裁。

  设计理念:

  本节课属于童话阅读的进一步拓展阅读指导课,这种课型就是根据学生的基础与阅读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原来的一节课只读一篇文章,甚至是两节课学习一篇文章的精读到一节课进行多篇的阅读,并通过进一步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读书能力和习惯。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对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及故事中人物的认识,交流读书的方法,师生一起总结阅读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进行阅读。

  (1)在童话故事的阅读活动中,让学生学会从课题质疑、猜故事入手从而激起孩子阅读童话的热情,从而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2)让学生在童话推荐活动中了解更多有趣的童话故事,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阅读童话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3)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童话,掌握读懂童话人物和道理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多篇纸质打印的童话故事。

  3。学生《阅读记录表》。

  教学目标:

  1.复习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课文《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童话故事内容及通话特点。

  2.指导阅读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鹿树》、《最棒的还是我自己》、《小青石》童话故事,了解童话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组图片(出示课件本组课文中的插图)看看你们能不能一看就说出这篇文章的题目?

  2、这些童话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你发现这些故事的共同特点了吗?(学生回答童话所表达的道理,并归纳童话的特点。)

  3、童话这么有趣,你能写一篇童话吗?(教师归纳:只要赋予你身边的事物生命、思想并展开幻想,你也能写出有趣的童话。)

  4、我们用“从课题进入”的方法来再一次走进童话。(出示课件童话故事题目)相信通过同学们的阅读和交流,会进一步了解和喜爱童话!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课文《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童话故事内容及童话特点和写作要求,激发学生阅读童话兴趣。

  二、师生共读阅读童话

  (一)、从童话故事的题目,你以为这些童话可能写谁和谁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展开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

  “课题进入法”可以从各个方面调动思维想象能力,学生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童话特点、童话写作方法,针对课题进行幻想童话故事内容。如果学生所幻想的童话故事和要阅读的童话故事相同,则阅读就达到了要求。反之学生又多掌握一个童话故事。

  (二)、教师下发阅读材料、学生《阅读记录表》,强调阅读注意事项,提出要求。

  1、了解童话故事内容,对比和自己之前想象的童话故事是否相同。

  2、读了这些童话故事,你想说什么,有哪些收获?

  3、学生阅读,并填写《阅读记录表》。

  (三)、检查学生阅读情况

  1、现在请大家和同桌相互交流一下,看看你们的阅读体会是不是一样的。

  2、教师收集三篇《阅读记录表》投影到屏幕上,学生自由发表和这几位同学不同的见解。

  3.这几篇童话里你最喜欢哪一篇,说说主要内容?(生交流,师引导)。

  《鹿树》──温馨关爱(一只奔跑的鹿,为什么会变成一棵会跑会跳会唱歌的树呢?)──美好的向往。

  《最棒的还是我自己》──充满自信(从小木偶变成橡皮泥小人、陶瓷小人、水晶小人和变回自己的经历中,你想说什么?)──拟人化描写。

  《小青石》——服务他人(两块被山水冲到岸滩的小石头,有着不同的理想,他们各自的理想是什么呢?后来,小青石的理想有什么变化?)——树立理想。

  设计意图

  学生利用教师在教学中教给的阅读方法和学生《阅读记录表》要求,阅读童话。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四)、片断分享、精彩赏析

  孩子们,读了这三篇童话,老师相信肯定有一些地方打动了你们的心,能谈一谈或者讲一讲,然后告诉大家为什么吗?(提个小小的要求,在汇报之前,请你先说,说是哪篇文章的什么地方。)

  1、《最棒的还是我自己》

  “最棒的还是我自己,”小木偶对自己说,“因为我不怕摔,不怕晒,我还能游泳。”针对这句话你想说什么?

  2、《小青石》

  “一年又一年,不知过了多少年,不知有多少万人踏过这块小青石。有时候是布鞋在它上面跳过,有时候是草鞋在它上面跑过,有时候是皮鞋在它上面走过,有时候是赤脚在它上面踩过。小青石看见了许多许多人的脚,它觉得非常快乐。”它为什么觉得非常快乐?

  3、《鹿树》

  (1)、树根说:“鹿小弟,我原一是一棵树。树被伐走了,只剩下根留在这里。可是,树给一只小鸟许过愿,答应它明年春天一了,鹿树上做窝下蛋孵娃娃。可是,树没有了……”树根非常伤心,他天天为了小鸟担心,担心什么呢?自己,(补白)

  (2)、一只奔跑的鹿为什么会变成一棵会跑会跳会唱歌的树?(引导学生探究,鹿的美好愿望,美好的心灵)

  设计意图

  体会意义,加深印象

  (五)、学生总结所得,学生推荐童话。

  板书设计:

  童话特点

  拟人化描写 《最棒的还是我自己》——————充满自信

  丰富的想象 《小青石》———————感悟人生

  美好的向往 《鹿树》——————温馨关爱

  设计意图

  板书的设计重在简洁、明了。了解通话特点的同时知道童话蕴含的道理。

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14

  群文阅读

  —— 冒险小说里的“生存”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学习了两篇冒险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两篇文章都是作品节选,讲述了主人公在面对困境时怎样克服困难,怎样战胜困难的故事。本次群文阅读以生存为主题,培养学生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面对困境时的执着和顽强生存的信念,他们都有那些生存技能,运用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养成正确阅读的好习惯,认真思考的学习态度。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举一反三教学法为主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重点: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主人公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群文阅读,养成阅读习惯。

  教学内容:

  《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蓝色的海豚岛》《神秘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播放视频《鲁滨孙漂流记》片段,引出主题──冒险小说。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片段,说说冒险小说的特点;

  2.集体交流特点;

  3.教师小结:明确冒险小说的问题特征。

  冒险小说特点:

  三、精读品悟

  (一)、举一反三:先以《鲁滨孙漂流记》为例,进行讲解; 阅读问题:1.为什么有些人存活下来?

  2.幸存的人有什么改变?

  3.有没有存活技巧,有哪些技巧呢?

  4.独自一人比有人为伴更危险吗?

  5.在任何状况下,有什么至关重要的生存建议?

  6.人们面临生死存亡之际都想些什么?有什么感觉?

  (二)、学生读其他三篇。

  (提示:阅读的方法:精读、略读)

  (三)、汇报交流。

  (以展示朗读、展示交流的方式进行)

  四、拓展升华

  1.总结课堂收获。

  2.学到了哪些生存技能。

  生存技能:

  3.假设情境:①假如你被困荒岛;

  ②假如你被困沙漠;

  ③假如你

  被困森林。

  五、课堂总结

  虽然文中的主人公他们的冒险经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已经很少见了,但是他们面对困难时的这种坚韧不拔的新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老师不建议大家去冒险,但如果有一天当我们身处困境时,我们要有一个冷静的头脑和一颗执着的心。

  六、课后作业

  课后阅读整本小说。

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15

  【设计理念】

  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运用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课文内容,在相互交流中加深理解,明晰故事情节和人物细节刻画之间的重要关系,在不断运用中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能够通过速读简单理解文章中角色的情绪,从语文学习来看,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选文分析】

  本次以“读出角色的情绪”为主题的文章出自--群文阅读新语文读本(四年级下),共安排五篇文章,分别如下:

  《放寒假喽》郑春华

  《成绩单》【法】勒内.戈西尼 《“大白兔”糖纸》殷健灵 《妹妹跌倒了》王淑芬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明】吴承恩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以前所学的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的文章,来体会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的细节之间有重要的关系。 2、能够抓住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3、通过通读文章,概括出表现人物情绪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的细节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议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角色”是什么意思吗?(幻灯片1) 生:故事中的人物或主角。 生:电视剧中的人物。

  师:书籍或电视剧中的人物就是“角色”。

  师:同学们知道角色是什么了,我还想问问同学们“情绪又是什么呢?”

  生1:发生好的事情就会感到快乐。 生2:发生不好的事情就会感到悲伤。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那看在同学们这么积极的回答老师问题的份上我们做一个游戏好吗? 生:好

  师:同学们想不想做游戏? 生:想(伴有兴奋的情绪体验) 师:那大家高不高兴?

  生:高兴。(伴有激动的情绪体验)

  师:好了,我们的游戏结束了。(伴有惊讶、疑问等情绪体验) 生:啊!什么呀!(伴有讨厌、反感的情绪体验) 师:游戏就是“我问你答”呀! 生:哎!(伴有失望的情绪体验)

  师:好啦!其实是老师小小的调皮了一下,和同学们开了一个玩笑啦!真正的游戏其实是“演员我最大”(伴有高兴的情绪体验)

  (幻灯片2)

  师:“演员我最大”游戏规则:老师说出具体情境,同学们根据老师讲述的情境做出相应的'情绪反应。 如:

  情景一、中了五百万的大奖(哇哦!!!!!); 情境二、今天的家庭作业是抄写今天考试的试卷(哎); 情景三、今天学校的厕所都不能使用(什么???????); 情境四、今天没有家庭作业(耶耶耶!!!)

  师:看来同学们都玩得非常的开心,大家刚才在老师和你们开的一个小玩笑里以及在游戏中所产生的各种心情就叫做情绪。高兴、快乐、激动、悲伤、焦虑、烦躁等等都叫做情绪。大家明白了吗? (幻灯片3)

  生:明白了(学生亲身体验到情绪,通过玩笑、游戏使得隐形的情绪变得具有真实性,学生更容易理解)

  本环节设计意图:在师生互动环节过程中,间接的引导学生体验各种情绪的产生,能直接的感受到情绪的真实存在性。通过情绪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性。 二、学习五篇文章

  师:非常好,接下来进入今天的群文阅读天堂,一起来看看我们的主题是“读出角色的情绪”(幻灯片4) 生:读出角色的情绪

  师:同学们请打开群文阅读课本第2页,一起来看看本次群文阅读主

  题下的文章一共有五篇(幻灯片5),同学们速读以下文章,建议大家采取小组学习的方法,每一位同学负责一篇文章,最后综合大家的意见,讨论交流一下。(在速读前讲清楚速读要求、速读纪律。在学生速读时教师在教室巡回指导。本次速读采用小组学习法) 本环节设计意图:意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合作中体验团体的重要性。

  速读要求(幻灯片6):用笔勾出文章中描写人物情绪的句子,在便条纸上写出描写人物情绪的词语。

  师:同学们的速读时间已经结束了,我们一起来完成刚才提出的要求。 还记得刚才的提出的要求吗? 生:记得

  师:回忆一下,是什么呢?

  生:在阅读时用笔勾画出文章中描写人物情绪的句子或词语。 师:真棒,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文章中对人物情绪的刻画,找一找文章的作者在文中都是怎么样来描写人物的情绪的。当然这些刻画包括语言、动作、神态上的。请同学们找一找,回忆一下。 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幻灯片7)

  勾出的表现人物情绪反应的句子,并说说能够形容此处人物情绪的词语。

  1、马鸣加得意地说:“本学生马鸣加,明天起放寒假啦!” 情绪分析:兴奋、期待、愉快、高兴、快乐、激动………

  2、下课铃响了以后,我们都没像平时那样一窝蜂似的挤出校门,而是磨磨蹭蹭、心事重重地往外走,谁也不说话。

  情绪分析:沮丧、郁闷、害怕、担心、不知所措、紧张……… 问题二:(幻灯片8)

  这几篇文章中最强烈的情绪是什么?用自己写下的词语概括,并说一说故事中的哪些事情引起了这些情绪。

  兴奋(文一);沮丧(文二);激动、满足(文三);委屈(文五)……… 问题三:(幻灯片9)

  如果故事中的人物没有那样的情绪反应,他们会说什么样的话?会做什么样的事?故事情节又会怎样发展?如果你在同样情况下,会不会有相同的情绪反应?你又会怎样处理?

  例如:文章二中科豆拿到成绩单后他的情绪反应是( ),如果他没有( ),他会说( ),又会做( )。如果你在遇到和科豆同样情况下,会不会有相同的情绪反应?你又会怎样处理? 问题四:(幻灯片10)

  将刚才总结的所有词语分成几大类,并说一说每组词语所表达情绪的共同点。

  喜:兴奋、期待、愉快、高兴、快乐、激动、感动、满足 怒:愤怒、气恼

  哀:沮丧、郁闷、伤心、委屈、失望 惧:害怕、担心、不知所措、紧张 问题五:(幻灯片11)

【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03-18

《情暖人间》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7-13

群文阅读激发阅读兴趣04-10

中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等奖12-26

群文阅读心得体会03-09

群文阅读的心得体会07-22

群文阅读心得体会(荐)12-12

群文阅读心得体会(优)01-31

群文阅读心得体会[汇总2篇]02-07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设计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