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11 13:58:5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人教版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音乐下册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版音乐下册教学设计

人教版音乐下册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1、认识螃蟹。

  2、歌曲《螃蟹歌》。

  3、模仿和创编螃蟹活动的动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软件、钢琴、活螃蟹。

  教学重、难点:

  1、准确地唱好歌曲《螃蟹歌》。

  2、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螃蟹歌》,体验乐曲诙谐活泼的情绪,学习运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歌曲,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将歌曲扩展进行开平民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律动:学生在歌曲“小毛驴”音乐声中走进教室,边走边拍手,小跳步,找位置站好,跟随音乐律动。

  2、师生互相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唱一唱关于动物的歌曲。

  师:小朋友们,你们会唱关于动物的歌曲吗?

  生:略。

  师:想一想,你们都会唱一些什么样的动物歌?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老师弹琴,引导学生唱出多首学过的动物歌)

  生:略。(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边拍手边念唱)《两只老虎、唐老伯、小兔乖乖》

  师:那你们会不会唱关于螃蟹的歌?

  生:略(可以思考,可以回答没有)

  2、介绍螃蟹。

  师:你知道螃蟹生长在什么地方吗?

  生:海边。

  师:你听到了多少关于螃蟹的介绍?

  生:讨论。(可以讲吃螃蟹、有毛蟹、膏蟹、花蟹、河蟹等)

  师:先别急,我给小朋友一首关于螃蟹的儿歌。(出示螃蟹图片)

  3、念儿哥。

  小螃蟹、小螃蟹,八只脚,扛着钳刀横着跑,眼睛竖起四处瞧,嘴巴还在吹口哨,吹什么?听不到,只见满嘴白泡泡。

  4、模仿螃蟹走路。(学生自己先模仿)

  师:哎,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已经耐不住性子了,两只脚都已经象螃蟹一样行走了。

  5、观察活螃蟹走路。

  师:来,我们看看真的螃蟹是怎样走路的?(出示螃蟹)

  生:(学生仔细观察后再次模仿,请个别上台表演)

  6、画螃蟹(分小组比赛,派一位代表上黑板画,画出千姿百态的螃蟹来,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评价,奖励表现出色的)

  师:你们学螃蟹走路这么聪明,要是让你们画螃蟹,可以吗?(在音乐停止时要画出一只螃蟹)

  7、小结。

  师:螃蟹喜欢生长在有水的地方,在我们周围的江边、河边就有螃蟹的兄弟姐妹,它们的队伍庞大,生存的本领很强,因为它们有一对大夹子,因此人们写了一首关于螃蟹的歌,下面我们来听一首四川民歌《螃蟹歌》。

  三、学习新歌

  1、初听《螃蟹歌》

  师:你听了四川民歌后有什么感觉?你能把听到的有趣的.词不哼唱一下吗?

  生:(尝试,模仿)

  师:小结(多媒体出示)

  歌guo只zi脚jiao个guo壳kuo

  (1)教师示范。

  (2)学生模仿。

  2、听歌曲。

  (1)跟音乐哼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的歌词是富有四川地方方言的特点,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告诉大家吧!(指名回答)

  小结:讲的是一班可爱的小朋友到海边捉螃蟹,因为贪玩,最后被螃蟹的大钳子夹住了大脚指的故事。

  (2)讨论

  师:我们听了这首歌觉得很有趣,那么你哼了以后觉得情绪如何?

  生:集体讨论,教师引导。

  得出结论:活泼、风趣。

  师:同学们真聪明!好,我们就用这种活泼、风趣的声音来学唱这首歌曲。

  3、学唱歌曲(出示多媒体)

  (1)跟琴声轻声唱第一至三段(体现情绪)

  (2)跟着范唱音乐唱。(咬字准确)

  (3)跟伴奏自己唱。(音准,唱准确)

  (4)分角色唱:分组接唱

  4、全班随着音乐边唱边律动。(学走路,或吹气泡)

  师:请小朋友站起来,我们一起来轻松一下,边唱边跳,可以是学螃蟹走路的神气模样,可以是螃蟹吹气泡,看看哪个小朋友学得最象!

  5、介绍开平民歌

  师:同学们用四川方言来学唱这首歌,唱得真好听,哎!那你们知不知道用我们开平方言来演唱也会很好听?

  生:(表示很好奇,轻声讨论)

  师:其实,我们开平是全国有名的“中国曲艺之乡”。譬如“小卖鸡”、“大卖鸡”等等歌曲,都享有盛名。下面就让同学们扮演一段由我们开平一位小朋友参加全国曲艺大赛的精彩片段。由于他表现出色,为开平争得荣誉,获得全国金奖,请看……(多媒体播放片段)

  师:欣赏完了,有没有注意到他唱的语言是用……(拉长语气,引导学生集体回答)

  师:好,既然他唱得这么好听,我们也来尝试一下用开平方言来演唱《螃蟹歌》的第一段,有这个信心吗?

  生:齐答“有”。

  6、开平方言演唱歌曲

  (1)出示第一段歌词,齐用开平方言朗读歌词。

  (2)自由试唱,教师从旁指导。

  (3)集体浓度演唱。

  (4)指名个别演唱。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演唱得很认真,就请其中的一位来表演一下!(指名表演)

  师:你唱得真好听!(奖励),老师奖你一个小小的礼物。

  7、小结: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棒!我们既认识了螃蟹,又学唱了四川童谣《螃蟹歌》,还懂得了运用开平方言来演唱歌曲,这节课我们就上到此,我们下节课再见!

  8、师生互道再见,学生自由走出课室。(放音乐)

人教版音乐下册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采山》是一首活泼、轻快的少儿歌曲。歌词形象地描绘了乡村孩子在雨中采山的形象,歌中描述了小朋友在蒙蒙细雨中去采山的愉快的心情,表现了小朋友光着小脚丫采山灵巧的身影,灵活的手指,采来蘑菇、木耳、野果、山菜丰收的喜悦香甜在心中的感受,连梦中都需要笑出声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采山这种愉快的劳动乐趣,能随乐进行身势律动。

  2、能准确掌握重难句的节奏型,并能利用节奏更好地学习歌曲。

  3、能认真倾听和学唱歌曲,能完整、准确、连贯地演唱完歌曲。

  4、能在演唱的同时加上身势动作的律动来配合表演歌曲。

  5、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使孩子懂得了劳动的意义,激发学生做一个爱劳动的孩子。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欢快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歌曲中十六分音符和休止符的掌握和运用。

  2、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的态度和情绪的把控。

  教具准备:

  多媒体、钢琴、图片、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手提竹篮干什么去?

  2、让歌曲告诉你,播放《采山》音乐,学生聆听。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减轻师生的心理压力,形成一种轻松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调动情绪,带着愉快的情绪开始音乐课。同时,初步感知歌曲。

二、初步感受、表现歌曲。

  (一)感知歌曲

  1、播放音乐,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采山。

  2、再听音乐,学生体会歌曲情绪。

  3、老师有哪些收获?(播放《采山》)学生回答。

  4、老师采了这么多东西,心情怎么样啊?你们用表情和肢体告诉老师好吗?(播放《采山》)

  设计意图:让学生视听结合,体会歌曲情绪。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反复聆听和感知歌曲。

  5、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句?唱一唱好吗?生唱,师及时给予表扬。(二)学唱歌曲

  1、节奏训练

  (1)_____|___0 _____0|_____0

  (2)将节奏连起来读一读拍一拍。

  采呀采蘑菇0|采呀采木耳0|采来山菜|嫩又鲜0||

  花呀花满篮0|果呀果满篮0|彩裙飘飘|也带甜0||

  设计意图:进行节奏训练,为后面的十六分音符打基础,从而降低歌曲的难度。

  2、歌词教学

  (1)师教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2)齐读歌词。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两种方式,使学生加深对歌词的理解,更于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为学生学唱歌曲打下基础。

  3、唱歌教学

  (1)跟音乐哼鸣,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

  (2)用“噜”随音乐唱,加强发声练习。

  (3)用“啦”随音乐唱,进一步加强发声练习。

  (4)放慢速度,跟琴轻唱歌曲。

  设计意图:学生跟琴轻唱、自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5)跟歌声旋律轻声感受。

  (6)师生接龙,并对学生所学进行指导纠正。

  (三)处理歌曲

  (1)画旋律线,引导学生准确完整演唱全歌。

  (2)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并演唱。

  (四)拓展与升华

  1、师问生答。歌中小朋友帮妈妈采山,你们放心后帮妈妈干什么呢?(扫地板、洗衣服等)我们把它编到歌曲中试唱

  2、我们把它编到歌曲中试唱。(背着书包回家走,小小脚丫跑得欢,扫呀扫地板、洗呀洗衣服、我帮妈妈做家务,等着妈妈回家来,妈妈脸上笑哈哈。)

  设计意图:充分给予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更好地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三、小结

  同学们表演得真棒!通过你们的表演老师能感受到采山的快乐和这种劳动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所以我们平时在生活中热爱劳动,要主动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自立、懂事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好吗?(随音乐走出教室)

人教版音乐下册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欣赏萨克斯独奏《回家》,感受乐曲的款款深情和旋律的悠扬柔婉,以及萨克斯管所独具的荡气回肠的声音效果对音乐氛围的营造与烘托。

  2、认识吹管乐器萨克斯,了解它的形状和音色特点。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悠扬柔婉的情绪特点,认识吹管乐器萨克斯,了解它的外形和音色特点。

  教学难点:

  体验萨克斯管所特有的音色效果对音乐氛围的营造与烘托,以及对“家”的主题的深化。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复习歌曲《故乡的小路》(巩固两声部旋律和表现歌曲情绪)

  2、导入:走在故乡的小路上让我想起我的家,家:原本是住所,是可以供人遮风挡雨的地方。家是我们停泊的港湾,家,是温暖的地方,因为那里,有自己最爱的——亲人。

  师:今天我们来进入第五单元的学习《温馨的`家》,听一首乐曲,它的名称——《回家》

  3、初听:演奏乐器——萨克斯管

  4、了解萨克斯管,课件+ppt

  5、了解了萨克斯管,我们再回到乐曲《回家》:首先通过五线谱来视唱旋律(用lu哼唱,唱好旋律中的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和连音线旋律)分小组或男女生演唱旋律,熟悉旋律,其次可以用唱名谱视唱旋律,从而加强对音准的练习和指导,再次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范唱

  6、复听:?乐曲有几个主题,各主题不同的情绪

  师:第一主题(旋律平稳、舒展,带有少许忧伤,表达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第二主题(节奏紧凑,十六分音符的加入使得乐曲显得更加激动,表达作者回家见到亲人的喜悦之情)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乐曲所要表达的情绪,进一步理解乐曲的内涵

  7、再听:ppt视频(感受萨克斯所带来的音乐效果)

  回家问候父母,长辈、亲人,送去祝福,感受家的温暖。

人教版音乐下册教学设计4

  一、中国功夫

  1、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项目,它博大精深,主要以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那么有谁知道中国的武术有很多个门派,有很多的招式,咱们学校就有一个武功较好的教练,培养很多会武的学生是不是?都谁是会武的?给我们大家表演一下吧。有请.....

  3、武术不但可以强身健体,它还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一种中华武术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中华武术的歌曲好吗?

  二、歌曲新授

  1、刚才在播放音乐的时候,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会唱这首歌曲。那么老师提问一个问题:这首歌曲分几段呢?(4段)

  有哪一段与众不同呢?(第3段)为什么呢?(第3段是说的,不是唱的)

  哦,第3段不是“唱”歌而是“说”歌,这就是一种新的演唱形式──说唱,我们一起来把第3段读一遍好吗?

  2、教师与学生一起按节奏朗读第三段歌词,中间不停顿。

  师:刚才大家读的时候啊,老师觉得少了一点气势,我们先来看看这段歌词都说了些什么好吗?

  师:大家看其中提到棍、刀、剑,这都说的什么啊?(武术中的器械。)

  师:歌词中提到的“内练一口气”“豪气冲云天”呢?(练武之人的豪气、正气)

  师:好,我们就再来朗读一次,要读出其中的气势哦!

  3、教师带领学生再次朗读歌词。

  师:老师看到在歌曲中有两处歌词是一样的,同学们发现了吗?(是第1段和第2段)

  师:有什么不同呢?(速度不同,节奏也不一样)

  师:对,第1段速度较慢,应该怎么演唱呢?(要唱得有气势)

  师:第2段速度较快,应该怎么演唱呢?(要唱得有力量,有活力)

  4、教师介绍歌曲节奏的变化与旋律的压缩使音乐的情绪发生变化。(歌谱图片)

  学生视唱两段不同的`曲谱,打节奏。唱曲谱后再唱歌词。

  师:最后一段中,“东方一条龙”指的是我们的伟大祖国;“儿女似英雄”说的是我们炎黄子孙都是英雄;“天高地远八面风”,说的是我们祖国幅员辽阔;“中华有神功”,说的便是我们祖国的武术了。现在我们再来完整听一遍歌曲,大家可以在心里默唱,张嘴不发声。(放音乐)

  师: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来演唱了,那么,我们一起来随伴奏演唱歌曲好吗?注意听好音乐,唱出歌曲的气势。

  放伴奏,学生演唱全曲。

  三、感受与表现

  师:老师听到大家唱得热血沸腾了,我想大家也想来表演一下吧?同学们可以自己选择几个喜欢的动作模仿。(分小组设计动作)

  师:哪个小组设计好了动作到前面来给大家表演一下?

  学生表演,找出好的一组全班模仿,并完整表演。

  师:听过音乐以后,有哪一句是你最不能忘的呢?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师生交流。

  四、小结:我国的武术精神还需要传承,把它发扬光大,在我校大放异彩。

人教版音乐下册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欣赏课《嘎达梅林》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六年级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中的一课。《嘎达梅林》是一首短调蒙古族民歌,具有叙事性的特点,歌颂了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带领牧民起义,反抗王爷的英雄事迹。歌曲的旋律采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声羽调式作基础,用上下句单乐段结构的曲式写成。两个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上句的旋律起伏宽广,情绪激昂。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变化重复,旋律低沉。总起来看,歌曲的节奏舒展从容、稳健有力,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既表现了广大群众对英雄崇敬爱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是根据这首蒙古民歌改编的,马头琴独特的音色,增添了内蒙古草原气息,使嘎达梅林的音乐形象更加悲壮。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的活动能力增强。对音乐的欣赏和整体感受有了一定的提高,能够了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音乐特点和风俗人情。

  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生活习惯。了解蒙古族乐器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韵味。

  2、感受乐曲情绪,了解蒙古族短调音乐的特点,并能随音乐参与表现。

  3、通过欣赏及演唱《嘎达梅林》,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认识马头琴及其音色,了解蒙古族短调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蒙古族短调音乐的特点。

  教具

  录音机、课件、手鼓、口风琴。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分配

  情景引入

  教师引导学生参观内蒙古大草原,感受蒙古族人民的风土人情。

  大屏幕展示:草原风情图片。

  讲述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直观教学创设和谐宽松课堂氛围。

  新授课

  (一)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阶段目标: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感受乐曲悲壮的情绪。

  1、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传统乐器,因在琴杆的'顶上雕着一个精致的马头而得名,它是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乐器。

  出示马头琴的图片。

  认识马头琴。

  使学生对马头琴有初步了解。

  2、现在我们认识了马头琴,就让我们一起感受马头琴的独特音色吧!

  马头琴的发音柔和浑厚,音色宽阔低沉,使我们感到音乐具有草原的气息。

  播放乐曲。

  感受马头琴音色。

  使学生对马头琴的音色有一定认识。

  (二)欣赏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阶段目标:初步感受歌曲悲壮的情绪,并能演唱歌曲。

  1、欣赏歌曲《嘎达梅林》。听一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深情、悲壮、豪情。)

  播放歌曲《嘎达梅林》。

  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2、讲述《嘎达梅林》的含义和历史背景故事。

  xxxx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勾结军阀强行开垦土地。嘎达梅林代表人民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不仅控告无效,他反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壮烈牺牲。

  讲述《嘎达梅林》这一真实故事。

  聆听民族英雄的伟大事迹。

  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之情。

  3、分析歌曲风格特点辨别是短调民歌还是长调民歌?

  这首歌曲上句的旋律起伏宽广,情绪激昂。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变化重复,旋律低沉。结构短小、节奏规整,装饰音较少。

  总结短调民歌特点。

  分析歌曲风格特点。

  让学生分析短调民歌特点。

  4、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唱歌曲。(视唱旋律,填词演唱)

  带领学生视唱,演唱歌曲。

  学唱歌曲。

  让学生学会歌曲。

  5、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这首歌曲,但情绪还不够准确。同学们在演唱时要注意歌曲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

  指导学生演唱情绪。

  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

  使学生更好掌握演唱情绪。

  拓展

  (三)不同形式表现歌曲的音乐风格。

  讲解蒙古舞族舞蹈动作特点。

  (大雁舞,驯马舞)

  随音乐完整做动作并演唱歌曲。

  讲解蒙古舞族舞蹈动作特点。加入手鼓。

  学生随音乐学动作。

  不同艺术形式带来的音乐感受,拓展学生鉴赏能力。

  小结

  本节课。我们走进了蒙古,认识了马头琴,欣赏了短调歌曲《嘎达梅林》,《嘎达梅林》是一首英雄的赞歌。让我们记住英雄,歌颂英雄,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唱响这优美动人的颂歌。

  教学设想

  在这节课中,不但让学生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还让学生学习了民歌《嘎达梅林》,使学生对歌曲的情绪有更深入的了解,也使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

  1、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欣赏马头琴独奏,使学生初步了解马头琴。

  3、讲述《嘎达梅林》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之情。

  4、分析短调音乐的特点,舞蹈参与歌曲的音乐表现,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蒙古族音乐特点及处理方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们欣赏了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还学唱了民歌《嘎达梅林》,了解到马头琴独特的音色和草原英雄嘎达梅林的故事,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歌曲悲壮的情绪,还让学生对蒙古族歌曲的音乐特点有了初步感受。在欣赏马头琴独奏之余还让学生用不同形式参与歌曲的音乐表现,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之情。

人教版音乐下册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古琴曲《梅花三弄》,使学生能够对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女子十二乐坊演奏曲目《阿拉木汗》

  2、思考问题:

  其中涉及到哪些熟悉的中华民族乐器?

  初步感受民族乐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音乐知识:

  1、认识古老的弹拨乐器——古琴(出示图片)

  2、介绍: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以上的历史了。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一般厚约二寸。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三、欣赏《梅花三弄》

  1、听赏全曲。

  2、简介: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梅花三弄》乐曲主题表现梅花,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

  3、再次听赏,分析乐曲。

  全曲共有十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前六段,主要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即以“三弄”为核心的部分;第二部分包括后四段,音乐的发展侧重于此。全曲通过这样两个部分并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梅花在静与动两种状态中的优美形象。

  4、分段细听。

  乐曲第一小段是全曲的引子,音调亲切优美,音色浑厚明亮,节奏平稳舒缓,与后面的跌宕起伏形成生动鲜明的对比。

  一弄,静夜明月之下的梅花,一朵朵,一瓣瓣,晶莹剔透,仿佛是对梅花的赞颂。随后,节奏的变化使旋律富于推动力,似乎梅花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动起来。

  二弄,风雪鼓荡,梅花飘遥,初显傲雪身姿。

  三弄,风吹雪压,梅自傲立……这段优美流畅的曲调在这部分三次循环出现,它形象地表现了梅花恬静端庄、晶莹剔透的神态,而这一主题旋律的三次出现,都是用清澈透明的泛音弹奏。我国古琴以拥有众多的泛音而著称,十三个琴徽是泛音所在的标志,七根弦上则相应有九十一个泛音,其中包括对称重复的泛音在内。这段曲调在不同徽位上的演奏,其泛音色彩也有着微妙的变化,有着非常细腻的音乐意境。

  曲调的三次出现,类似古代诗词的`反复吟咏,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乐曲的第二部分开辟了另一种境界。它运用一系列的快节奏,表现出风雪交攻的气氛,用富于动态的画面,来衬托梅花傲然挺立的形象。

  以乐曲第七段的部分曲调为例:

  这段曲调在节奏的变化上与泛音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旋律大起大落,弹奏上采用的滚拂手法,使音乐表现出一种风雪交加的意境,更突出地刻画了梅花迎风斗雪的坚毅形象。同时,将全曲推向了高潮。乐曲的尾声在轻松自如的气氛中进行,音调平稳,仿佛在经历了风荡雪压的考验之后,一切重又归于平静,梅花依然将它清幽的芳香散溢于人间。

  5、完整欣赏全曲。

  6、用此曲作为音乐背景的衬托,朗诵一首歌颂梅花的诗词。

人教版音乐下册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歌曲的唱游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协同表演的能力;通过唱和动两者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音乐和动作的协调能力、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二:通过歌曲的学唱,复习巩固“mi、sol、la”三音的手号和音准。

  教学目标三:通过歌曲的唱游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身体。

  学情分析

  是一首活力十足的唱游歌曲。春天正是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时节,本首歌寓音乐教学于游戏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游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还锻炼了身体。让学生从游戏中学会歌唱,在歌唱中玩得愉快。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歌曲的学唱和巩固“mi、sol、la”三音。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协同表演的能力。

  教学准备与地点

  教学准备:录音放映机、毽子、奖品等。

  教学地点:

  体育场。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1、听音乐《踢毽子》进入体育场。

  2、老师:同学们,你们听到这首音乐,会想到什么游戏?

  同学们:踢毽子。

  3、老师:同学们真聪明,那我们就学唱歌曲《踢毽子》,并进行踢毽子比赛。

  二、教学分析。

  1、赏与介绍毽子。请学生带个毽子进体育场,是自己做的,师生互相欣赏。询问学生是否喜欢踢毽子,并介绍毽子的构造和来历。

  2、踢毽子。在歌曲《踢毽子》的背景音乐声中进行一场踢毽子游戏,看谁的毽子飞得高,谁踢的个数多,谁踢的花样新。

  3、唱歌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踢毽子》。

  (1)、听录音范唱。音乐完后,老师问: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 学生:应该用欢快、喜悦的情绪唱。

  (2)、读歌词,师读上句,生读下句。

  (3)、跟录音学唱,用听唱法学习歌曲,让学生能听出一二小节是由“mi、sol、la”三音组成的,请学生打手号跟音乐唱一唱。

  (4)、全班分三组,进行对接唱游比赛(边唱边踢毽子),看那一组做得好。

  4、进行踢毽子比赛和歌唱比赛。

  (1)、踢毽子比赛。歌曲声中进行踢毽子比赛:两人一组,一人踢毽子,一人当裁判为其数个数,时间以歌曲的长短为限。最后老师当裁判长,看看谁能登上“班级踢毽子比赛”冠军的宝座。

  (2)、歌唱比赛。以今天所学的歌曲《踢毽子》为比赛曲目,看谁唱的好,决出冠军。

  5、结束。

  最后,老师把学生排成广播操队列,播放音乐,让学生边唱歌边踢毽子,在音乐中结束这一节课。

  三、小结。

  这节课中,我们不仅学会了唱《踢毽子》,还学会了踢毽子,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身体。通过唱和动两者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音乐和动作的协调能力、表现能力。

人教版音乐下册教学设计8

  指导思想:

  理论依据:

  教材分析:理发师是一首热情、欢快而又不乏幽默的澳大利亚民歌。采用D大调2/4拍单乐段结构。旋律采用上行级进、乐句模进、八度大跳、同音反复等发展手法,并将三次模拟理发师理发的时发出的声音“咔嚓”、“沙沙”声,生动的描绘了理发师认真、快速、愉快地忙碌着的形象,反映了劳动时的快乐以及成功之后的喜悦。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感受和体验,歌曲欢快、充满活力的情绪,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热情。

  2.知识目标:能够准确模仿理发时咔嚓、沙沙的声音。

  3技能目标:让学生表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情趣,丰富其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用欢快、热情的情绪演唱歌曲,用创造性的表演来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模拟剪头发时的象声词汇的发音及情绪的表现

  教学过程:

  听音乐进教室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呢,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你们看看这是哪里?

  生:理发店

  师:好,那你们都去过理发店吧,我跟你们说啊这是位澳大利亚老爷爷开的店老爷爷呀干了一辈子了就要退休了于是老爷爷想从你们当中选出一些最优秀的小理发师老爷爷呢有一双特别灵巧的手,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他那双灵巧的手是用来做什么的。

  师:你们都听出来了吗?老爷爷用他的.双手干什么呢?(生回答)

  师:是的,老爷爷帮客人理发。那你们听到理发时剪刀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

  生:咔嚓咔嚓。

  师:是的那是剪刀的声音

  ①屏幕出现:咔嚓,咔嚓

  ②板书:X XX XX XX X‖

  ③屏幕出现:5 35 33 13 1‖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那除了剪刀,理发还用其他工具吗?师用上面的节奏问,生用旋律的形式回答。

  理发店的喷雾声呀,生:沙沙沙沙

  师:同学们,你们想和老爷爷一同庆祝吗?那下面我们一同开动小飞机吧。(播放飞机声)

  师:我们到达目的地了,哎,你们听,有人在唱歌呢。(播放《理发师》的动画。

  师:理发店的生意挺好的,你们看,老爷爷朝我们这边走过来了。

  爷:小朋友们,非常欢迎你们到我这儿来做客,我是一位快乐的理发师,希望小朋友能和我一起演唱《理发师》这首歌曲。

  2.歌曲教学

  ①出示课题

  师:同学们,老爷爷的要求并不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会这首澳大利亚歌曲《理发师》(出示歌谱,先听听范唱吧,播放音乐)

  ②师:大家刚才听到演唱歌曲是用怎样的情绪呢?(生回答)

  ③师:在学歌曲之前,老师要和同学们做一个游戏,比比谁记得最快。(把学生分四组,每一组记一句歌词,老师读歌词,学生认真听。

  ④大家用小组接龙的方法把歌词朗读。

  ⑤师范唱,学生听完用“啦”随钢琴模唱。

  ⑥下面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合作,我唱一句,你们接下一句(先学生唱“咔嚓”和“沙沙”部分,其余老师唱,第二次反之)

  ⑦师生合唱。

  3.认识打击乐器

  师:同学们,我们唱得太好听了,老师这儿有两位朋友也想加入我们的队伍,你们欢迎吗?(生回答,出示乐器)

  ①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沙锤:

  木鱼:

  ②播放音乐,让学生为歌曲伴奏。

  4.歌表演

  师:老爷爷工作这么勤劳,顾客一定很多,让我们一齐来帮助老爷爷吧:怎么帮呢?我们听听他的建议吧(出示要求:1、请分小组进行歌表演活动。2、每组表演的形式可以不同,如:A、用打击乐器模仿理发工具的声音伴奏并演唱。B、改编歌词并演唱,C、边演唱边表演。师扮演理发师生扮演顾客(播放录音做示范)

  下面谁想来当理发师,看看我们班的小朋友的小手能不能干,为客人设计出漂亮的发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创编,多媒体反复播放歌曲,教师巡回指导,请学生上台表演做自己想做的动作)

  ★设计意图:呼应了前面的节奏训练,通过自创歌表演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及与人合作能力,同时也起到了巩固歌曲的目的。

  老师小结:看到大家工作得这么认真.理发店的老爷爷非常高兴,他夸奖我们“理发店的小伙计呀真不容易,小小年纪工作认真值得表扬,唉,长大快成材,勤奋工作乐观又开朗。

人教版音乐下册教学设计9

  一.教学内容

  学唱《红蜻蜓》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日本儿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作,根据日本诗人三本露风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歌曲为三四拍,共八小节,短小精炼。曲调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具有梦幻般的意境。1924年歌曲问世后,不仅在日本广为传唱,还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等各种形式,流传到其他国家,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歌曲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旋律上行,第二乐句以下行作为呼应。歌曲中设置了较多的力度记号,力度变化细腻、频繁,但基本上都与旋律的起伏结合紧密。第二声部的哼鸣,烘托了宁静而深远的气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2.技能目标: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乐于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表现音乐,认识渐强渐弱记号、换气记号,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三段歌词。

  3.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五.教学难点

  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三段歌词。

  六.教学准备:

  钢琴,电子琴,媒体课件等

  七.教学过程

  1、组织课堂

  2、情境创设

  导入:同学们,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这节音乐课,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动听的音乐。(播放《森林狂想曲》片断)

  师:你听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各种动物的叫声。

  生:我仿佛走进了一片田野。……

  师:说的真好,这鸟歌虫鸣的田间生活也是我向往的童年生活。小时候,我常常有机会到田间去劳动玩耍,这种经历让我难以忘怀……走,我带你们去体验体验!(课件播放)

  师动情介绍:这是我童年的乐土。看!报春的燕子斜着身子在空中掠过,各色花儿竞相开放,在阳光照耀下是这样娇艳,五彩斑斓的花蝴蝶炫耀着它们艳丽的双翼,在姹紫嫣红中翩翩起舞,还有那穿着绿衣服的蚱蜢,有你们熟悉的蜻蜓……午后,跨上小篮,约上小伙伴来到桑园采摘那满树的桑果,真是一大乐事!伴随着大雁的飞行,田野里已一片金黄,微风拂过,稻穗不时发出“沙沙”声,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满园的橘子、柿子,象一盏盏小灯笼,串串葡萄晶莹透亮……仔细听,这里有青蛙的合唱,有蝈蝈的音乐会,有时运气好的话还能在田里遇上几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呢!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诗一般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童年的美好的意境中,牢牢抓住学生兴趣。]

  3.歌曲教学

  过渡:童年生活快乐而难忘,听!晚风中有传来了一阵优美的旋律--

  (1)、初听《红蜻蜓》伴奏

  问题:它描写了什么?给了你怎么样的感受?

  (2)、读歌词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作者到底想表现什么?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歌词。

  (3)、范唱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走进作者的`美好童年,听我来唱一唱。(师钢琴伴奏并范唱)

  问题:你觉得作者的童年生活美好吗?它适合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

  生回答。

  (4)、学唱

  A.跟琴唱第一段,认识换气记号

  师:老师要考考你们,这么一大段歌词,你觉得在那里换气比较合适?怎样来换?

  [设计意图:把问题抛给学生,同时把自主权交给他们,让他们去思考体验,找到换气的地方并找到解决的方法。]

  B.跟琴唱第一段,认一认渐强渐弱记号

  师:请大家再来唱一唱第一段,并跟我划一划旋律线。

  问题:这样的旋律线像什么?(生回答)

  师:大家能不能根据旋律的高低唱出强弱变化呢?

  C.自学第二段、第三段齐唱全曲

  师:给你们半分钟时间,请你练唱一下第二段歌词。

  师:能马上把第三段歌词唱一唱吗?

  D.对比体验快速演唱

  师:由于这首歌曲的广泛传唱,如今它已有许多版本,让我们来唱一唱这个速度的版本,给你们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播放快速伴奏)

  问题:它的什么变了?所以情绪变得怎样了?

  E、二声部合唱

  过渡:这首歌曲的旋律出自一位日本作曲家山田耕作,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只小小的红蜻蜓,因此想到了自己美好的童年生活。想来听一听用日语演唱的这首歌吗?

  (1)、欣赏日语演唱的合唱曲《红蜻蜓》

  问题:它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对比合唱与齐唱--合唱比齐唱效果更丰富、饱满、有变化

  (2)、出示合唱谱,教师范唱

  师:仔细听一听,老师弹的是哪个声部?唱的是哪个声部?(教师钢琴伴奏第一声部,范唱第二声部)

  (3)、学唱二声部:用“lu”跟琴哼唱二声部

  (4)、小合作

  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演唱不同声部,体会合唱效果。→交换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两声部歌曲的合唱学习,体验二声部合唱歌曲所表现的和声效果,学习合唱知识,练习二声部合唱技能。]

  (5).表现歌曲:为每一段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比如:齐唱+领唱+合唱)

  4.小结:

  师:唱得真棒!一节课真是太短暂了,我们的童年也是一去不复返。愿大家走进大自然,让美好的记忆永远珍藏在我们心中!

  播放FLASH《晚霞中的红蜻蜓》,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人教版音乐下册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感受歌曲里一家三口唱歌的快乐,能随音乐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节奏。

  教学重难点:

  1、能由浅入深地认识歌曲的结构,通过感观和体验,认识到乐曲的特点。

  2、享受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的乐趣,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和成功。

  教学准备:

  1、已熟悉碰铃、串铃和哨子三种乐器的使用方法。

  2、每人各一套乐器(碰铃、串铃、哨子)。

  教学过程:

一、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

  1、入室完整地欣赏歌曲。

  导入语:今天梁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听?听完后你要告诉我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这首歌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小结:原来这是一首蒙古族的问答歌。

  3、演示课件,第二遍完整欣赏歌曲。

  提出要求:“这次我们来听听蒙语版的歌曲,请你们听听歌曲里共有几段?到底是不是有问有答的?每一段是谁问谁答的?”

  4、小结:三段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自由讲述,老师作总结)

二、分段欣赏歌曲,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不同的演唱。

  1、欣赏第一段,用不同的.动作为歌曲伴奏。

  “现在我们来欣赏第一段,请用不同的动作为不同角色伴奏,但注意要一拍一拍来打节奏。”

  2、能做出代表动作的学生示范。(大家学着做)

  3、激发学生做出女儿和爸爸同时出现的动作。

  “女儿来了(拍手),爸爸来了(跺脚),那么女儿爸爸一起来的时候怎么办呢?”

  4、欣赏第二段,创编不同角色的动作。

  “第二段又是谁问谁答的呢?那么妈妈声音可以用什么动作来伴奏呢?”

  5、同样方法欣赏第三段。

  6、边看课件,完整地拍打身体的节拍演奏这首歌曲。

三、选择乐器进行节奏乐演奏。

  1、乐器与歌曲的角色配对。

  2、提出演奏要求:“愿意帮助谁就选择对应的乐器,但是音乐没开始,我们的小乐器需要先休息的哦。”

  3、看指挥,学生进行分角色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引导学生每人使用三种乐器为歌曲伴奏,感受演奏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1、提出演奏方法和要求:边看图谱边操控乐器。

  2、初步尝试看图谱演奏歌曲。

  3、指出需要注意和演奏得不够好的地方。

  4、再次进行演奏。

五、结束部分:

  小结:刚才的游戏好玩吗?今天你们都表现得非常棒,有许多同学的反映相当的敏捷,表扬。那我们把这么好玩的游戏表演给其他同学看好吗?(离开活动室)

人教版音乐下册教学设计11

  一、学科学期教学目标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上学期已学过一些儿歌,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很多。从整体水平来看,这些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行为习惯方面进步较大,学习目的性也有所增强,个别学生的音乐学习习惯有所改进。每个班都有一些表现非常棒的学生,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但还存在着个别学生不能自律,因此在教学中还是要加强常规教学,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这学期对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采用了新教材,增加了学生唱的和欣赏的内容。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进行模仿。

  聆听儿歌、童谣、进行曲和舞曲,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2)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3)能够完整地背唱所学过的歌曲,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能够随着音乐自由发挥想象力,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表演。

  感受生活中的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五、教学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学水平。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用轻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3.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4.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音乐下册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理发师》。

  2、认识沙球并能用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多种演奏方法。

  3、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

  教学内容:

  1、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2、表演《理发师》。

  教学重点:有表情的进行歌唱与表演。

  教学难点:为歌曲创编动作并表演。

  教学准备:录音机、钢琴、沙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猜谜语导入。

  1、“两棵树,十个杈,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

  师提问:你对“手”的知识知道多少呢?请你说说你的手在学习生活中为你做了哪些事情,顺便将它比划给大家瞧瞧。

  学生说,表演做事情的样子(拿东西、吃饭、画画、弹钢琴、举手发言......)

  2、播放《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聆听:他们的小手还能做什么?(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从活动中注意到平时忽略的东西,手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认识到手的重要性)

  三、学习歌曲,体验情感。(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故事引入歌曲:同过前面小朋友的表演,我们知道了手的用处很多,今天教室里来了一位澳大利亚的老爷爷,他的手很灵巧,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双手还可以做什么?(理发)

  1聆听歌曲范唱。

  第一遍

  师:这位老爷爷的双手能干什么?

  2、再次聆听

  提问:理发店的`老爷爷是怎样理发的?

  理发店的老爷爷用了什么理发工具?

  它们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请学生模仿一下)

  师:谁想成为像老爷爷这著名的理发师,就来和老师一起学这首歌曲吧!

  3、第三遍聆听学生看着图形谱,心里轻轻唱。

  师:现在我们听琴按节奏读歌词。(两遍之后分角色读,学生扮演理发师手中道具的声音,老师当理发师再角色互换。)

  师:能把这首歌连起来吗?

  生:跟着老师的琴声将歌曲连起来唱一遍。(发现学生演唱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模唱的方法解决难点。)

  师:原来劳动是快乐的事情,那你们觉得理发店的老爷爷快乐不快乐?

  理发店老爷爷一定很乐意为所有人理发,让每一个人变的又干净又整洁,不再邋遢,所以他的劳动也是愉快的。那演唱这首歌时,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心情去唱呢?(高兴、喜悦)

  带着高兴的心情再来演唱一次。

  四、演一演。

  师扮演理发师生扮演顾客(播放录音做示范)

  下面谁想来当理发师,看看我们班的小朋友的小手能不能干,为客人设计出漂亮的发型。(请学生上台表演做自己想做的动作)

  1、分组讨论扮演的角色,选择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与老师一起再一次合着录音边唱边表演。

  2、适当评价加以鼓励。

  五、小结。

  今天著名的理发师老爷爷看了小朋友们的表演非常高兴,他认为你们都有潜力成为著名的理发师,希望你们用灵巧的双手将你们身边的人装扮的更美丽。

人教版音乐下册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1、讲音乐故事,欣赏古琴曲《流水》。

  2、学习歌曲《阳关三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能复述“知音”的故事。

  2、了解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内涵,认识古琴的音色。

  3、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过程:

  (一)讲音乐故事

  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

  2、请学生讲故事,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词。如:伯牙、子期、古琴、高山、流水等。教师适当补充。(如果学生不了解,由教师讲故事。)

  3、问:同学们,知音的故事对你有什么触动?

  学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间的友情,这为下面学唱歌曲《阳关三叠》做了铺垫。学生的答案也可能涉及到音乐沟通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作用,也可能涉及到古琴音色塑造自然现象的造型功能,等等,都应予以鼓励。

  4、听古琴曲《流水》

  这项教学内容也可以先安排听古琴曲《流水》,后讲故事。也可以由教师在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声中讲故事,然后摘要其中的某些片段加以欣赏。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自主领会音乐的'文化内涵和意境。

  (二)唱歌

  1、可以安排学生先欣赏歌曲《阳关三叠》;也可以先安排学生朗诵诗句,教师弹奏作为背景音乐。

  2、让学生跟随录音学唱。

  3、请学生分析歌曲在调式、节奏、音程等方面的特点。比如,歌曲前面部分较为平缓,音与音之间多为邻音,节奏上先长后短等。应注意使学生总结出这些特点对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

  4、教师辅导学生学会这首歌。全班集体演唱。

  5、可以让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吹竖笛为其他同学的演唱伴奏,并为下节课的音乐情景剧做铺垫。

  6、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让学生相互评判在歌曲意境、词曲准确性上的得与失。

  总结并布置下节课的内容。

人教版音乐下册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米老鼠进行曲》,培养学生演唱和演奏的能力,感受快乐的情绪并表现出来。

  2、认识和学习两种反复记号。

  3、使学生掌握电子琴演奏姿势和演奏技巧。

  4、通过创编歌词,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创编歌词。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若干动画片VCD。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导入新课:

  1、 节奏游戏。(律动)

  要求:

  a.学生边感受音乐,边说节奏(探戈、摇滚、迪斯科、桑巴)。

  b.由两位同学上台领舞。

  2、 播放若干动画片片断。(《猫和老鼠》、《聪明的'一休》、《大力水手》、《米老鼠和唐老鸭》

  3、 老师说小时候喜欢的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

  以此引出课题《米老鼠和唐老鸭》

  三、新课教学:

  1、听录音《米老鼠进行曲》

  要求:和学生一起感受音乐,边用身体打节奏。

  2、识谱:

  (1)做个小游戏--找朋友

  要求:主动出击,放音乐。

  (2)抽学生表演

  (3)齐唱:①唱谱 ②学唱歌词

  3、练习弹奏:

  (1)说弹奏姿势(身体放轻松、手腕放放平、手指保持弯曲)

  (2)学生自由练习

  要求:老师从旁指导。

  (3)齐奏:①边唱谱边齐奏 ②选择音色齐奏 ③唱词齐奏

  四、游戏巩固练习:

  形式:小组活动

  要求:主题、内容记录在音乐小本子上,老师共同参与。

  1、小组进行编排

  2、抽小组上台表演

  五、创编歌词:

  要求:

  1、凭借想象,动手创作歌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2、以备下节课小组活动。

  六、结束课时。

人教版音乐下册教学设计15

  课题

  第六单元藏猫猫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唱一组游戏歌曲,进一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技能目标

  通过创编歌词和为歌曲创编表演动作,培养学生的创编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为故事选配合适的音乐,正确感受音乐的情绪

  重点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藏猫猫》《数蛤蟆》《蝴蝶花》。

  难点

  听辨《数蛤蟆》中旋律和节奏相同的乐句。

  课前准备

  录音机电子琴音乐挂图

  教学过程与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请几位同学做一个藏猫猫的游戏。

  2、教师范唱,请同学评价。

  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4、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1)第1~4小节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2)第5~8小姐用连贯的声音演唱。

  (3)唱好第12小节的八分休止符。

  (4)第14小节的道白不仅要唱准节拍,还应带有惊喜的语气。

  (5)结束局要唱准一拍,不要拖。

  5、启发学生创编动作并表演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范唱,请学生评价。

  2、师分句教唱歌曲。

  3、师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并涂上相应的颜色。

  4、教师启发学生创编歌词。

  5、把学生创编的'歌词演唱一遍。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藏猫猫》《数蛤蟆》。

  2、导入新课:请同学说一说蝴蝶,继而引出要学习歌曲的题目。

  3、范唱。教师范唱是尽量把舒缓和活泼的乐句演唱的对比鲜明一些。唱完后学生进行评价。

  4、按节奏朗读歌词。

  5、学生跟教师模唱歌曲。

  6、教师弹奏旋律,学生唱词。

  (1)教师启发学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第1~8小节。

  (2)用连贯的声音演唱第9~16小节。

  (3)“呦”字用高位置说出。

  (4)教师带领学生分别为歌曲中活泼和舒缓的乐句涂上不同的颜色。

  (5)请学生自己创编动作进行个表演。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讲述塞纳尔的梦。

  2、顽症欣赏《玩具并进行曲》,感受雄壮的音乐情绪。

  3、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1)引导学生想象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2)随音乐走步。

  (3)用打击乐器为第一部分主题伴奏。

  4、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感受乐曲活泼的情绪。也可向学生介绍,由于加入了短笛、木琴、小钟琴等乐器,使乐曲显得更加活泼。

  5、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分辨这部分音乐与第一部分是否相同?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结尾是下滑音部分的音乐,好像是玩具兵惊慌得跑回箱子里的情景。

  6、安静的完整欣赏全曲。引导学生仔细听辨第一部分的旋律。听到时可举手表示,或用动作表示。

  7、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感受音乐情绪,在第三部分时可随音乐旋律律动表演。

  2、听《糖果仙子舞曲》,比较这首乐曲的情绪与《玩具兵进行曲》有什么不同?

  3、介绍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故事。

  4、在次欣赏音乐,引导学生分辨其中钢片琴的音色,并介绍柴科夫斯基选用钢片琴的经过。

  5、现在,老师在给同学们讲一个童话故事《爱丽斯漫游仙境》。请同学们想一想,用那一首乐曲配乐更合适?

  6、还能用其他的音乐配吗?

  7、现在请同学们位老师播放音乐,老师朗读《爱丽斯漫游仙境》,部分同学可随音乐表演。

  8、小结

  要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藏猫猫》。

  找出歌曲中旋律、节奏相同的乐句。

  感受《玩具兵进行曲》雄壮而又活泼的情绪。

  为童话故事《爱丽斯曼有仙境》选配合适的音乐。感受《糖果仙子舞曲》优美的情绪。

【音乐下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03-12

音乐教学设计范文06-04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06-11

《喜爱音乐的白鲸》教学设计06-30

音乐课教学设计01-23

音乐教学设计榕树爷爷05-13

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编花篮》教学设计03-23

语文古诗下册《所见》教学设计03-27

语文下册《小青蛙》教学设计10-13

语文下册《蜘蛛开店》教学设计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