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2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28 08:05:4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经典)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2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经典)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2篇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

  《在金色的海滩上》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阅读课文。文章通过记叙一位小姑娘在海滩上为一位画家看守衣服和画夹而谢绝回报的事,赞扬了小姑娘守信负责、乐于助人的纯朴的美好心灵。针对课文特点及学生实际,我抓住课文中的重点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达到多方位训练的目的。

  一、由图导入,创设情境。

  课文有一幅太阳刚刚冒出海面的海上美景插图,可抓住这幅图来营造一个美的情境。上课伊始,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海边吗?谁来给大家描述一下自己所见到的海边景色呢?没去过的同学也别叹气,今天,老师特意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海上日出图,你们看――(出示幻灯图片)这近处的沙滩、海水,远处的礁石、泡沫,天上的海鸟、朝霞……你们能将这幅图有顺序地描述给老师听吗?

  这样,学生在欣赏与练说中感受到了美,愉快地进入了课文的学习过程。

  二、由境入文,抓重点句。

  1、揭题并思考:在这么美的海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总体把握课文。

  2、抓重点句。课文是通过小姑娘的一言一行来表现她的美好心灵的,因此可让学生将表现小姑娘美好心灵的对话画下来,说说为什么这几句对话令人感动。这是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因为根据小姑娘的三句对话可将全文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层层递进,展现了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我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负责守信)

  “……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高尚纯洁)

  “叔叔,你的贝壳掉了!”(诚实美好)

  教师围绕这三句对话,以重点词设问,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句、段中寻找依据,并展开讨论,从而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以读代讲,突破难点。

  寓情于景,寓情于事是本文写法的一个特点,而领会课题尤其是“金色”一词的含义,是本文的一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以读代讲,即对重点句段进行感情朗读训练,不失为好办法。换言之,让学生找出描写海景美和小姑娘外貌美的句子,细细品味,逐层想想:作者为何要这样写?小姑娘究竟美在何处?这“金色”单单是指海滩吗?然后,教师边启发边引导学生朗读。如此“以读代讲”,会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步入小姑娘那金色的内心世界,尽情感受甚于“景美”的“心美”。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2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古诗是唐朝伟大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诗,诗中从西部边疆的自然风光写起,以守边疆将士的豪迈气概结尾,情景交融。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重点难点】

  重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

  难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

  1、背诵学过的古诗,漫谈学习古诗的方法。

  2、揭示课题,板书:《从军行》《塞下曲》

  3、简介作者。

  二、初读古诗,引入意境

  1、教师范读,激发热情。

  2、自读,扫清障碍:

  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指名读,注意读出停顿。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找出重点字词,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

  2、借助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两首古诗的理解。

  3、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

  四、认认写写,正确识字

  1、交流记住生字的好办法,准确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书写。

  五、布置作业:熟读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读古诗,理解个别字词的意思。

  2、分别说说两首古诗所描写的内容。

  二、细读古诗,感悟意境

  (一)学习《从军行》

  1、出示课文挂图,教师感情朗读。

  2、出示问题,引导读、悟: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中你有什么感受?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戍边将士的什么精神?

  3、指名读,体会诗情:假如你是作者王昌龄,你该怎样读才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4、指导背诵。

  (二)学习《塞下曲》

  1、指名读,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夜、平明)

  2、自读思考:

  (1)结合插图,说说在“夜”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结合诗句想象:“平明”来到现场,将士们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心里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想?

  3、汇报交流,师相机把学生的理解、感悟引向深入。

  4、诵读古诗,体会边塞将军勇敢机智、武艺高强、具有神力的威武形象。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2、收集赞美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的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04-02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05-05

小学语文下册《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通用02-10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05-01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05-06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翠鸟》教学设计10-13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1篇)04-02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0篇)05-05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1篇04-02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教学设计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