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23 14:36:5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合集】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合集】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①通过“读读认认”,认识“肩、臂、瞠”等7个字。

  ②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③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④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⑤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课前准备

  ①学生课外搜集形声字并制成字卡,准备一两个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②教师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回顾学习,反思所得

  ①教师引导:本组课文已学完,你们一定从中得到不少启发,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②学生交流对观察的认识。(交流时要多加引导和肯定)

  畅谈观察,指导交流

  ①教师启发:这段时间,同学们玩了什么,观察了什么,有什么发现吗?现在交流一下我们中的发现,好吗?

  ②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时要重在引导学生打开思路,设法让大家都来说,涉及范围尽可能广些。

  ③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提出问题或意见。

  开展竞赛,评选最佳

  ①组织开展观察发现的竞讲比赛,教师提出比赛要求:

  a.看谁的仪态大方、声音响亮。

  b.看谁的观察过程说得清楚、明白。

  c.看谁的发现更有价值。

  ②各组推荐一人上台参加竞赛。

  ③师生共同评议。可设“仪态奖”、“观察奖”、“发现奖”等奖项。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2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记叙了我国明朝将领戚继光为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组建军队,英勇抗击倭寇的故事。文章故事情节集中,内容简单,没有艰涩难懂的词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设计理念】

  抓住重点难点,做到长文短教,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注意积累词句。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戚继光的英勇,有智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收集、交流有关戚继光的故事,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戚继光被称为民族英雄的原因。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检查预习效果

  1、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戚继光的故事,说说戚继光是个怎样的人。

  2、指名认读生字(词),交流认字的.方法。

  3、指名读课文,教师及时指导,尽量做到:不读错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读破句。

  4、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什么?

  二、自读探究,交流学习所得

  1、默读思考:

  (1)戚继光为什么要组建、训练“戚家军”?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戚继光作战英勇,很有智谋?

  (2)为什么说戚继光是一位民族英雄?

  2、组织交流、讨论,体会戚继光的爱国、英勇、智慧:

  (1)从戚继光组建、训练“戚家军”的过程引导学生感受戚继光为国担忧,为百姓为民族安康着想的民族精神。

  (2)通过戚继光英勇作战,表现戚继光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

  (3)让学生复述戚继光用智谋与敌人作战的两次战例,明白戚继光是一个善于观察,用心思考,有勇有谋的将领。

  3、速读课文,画出概括写戚继光“作战英勇,很有智谋”的句子,看看这句话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

  三、感情朗读,情感升华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继续收集、交流有关抗击倭寇的历史故事,进一步增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抄写、积累本课的好词,如:闻风丧胆、身先士卒。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3

  内容简析:

  这是一组儿童诗,由《天和海》《海上的风》和《大海睡了》三首组成。三首诗都是写大海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手法描写了大海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大海的喜爱之情。这组诗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易读易诵。

  设计理念:

  通过朗读,品味诗中语言的优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借助音像资料,让学生对大海的特点有更深入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大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纹、潮”等8个生字,会写“纹、映”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诗,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深入理解全诗,了解大海的特点。

  4、在学习中感受大海的美,激发对大海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了解大海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大海的热爱及赞美之情。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关于大海的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科时:

  3课时。

  教学设计:

  一、初读感知

  1多媒体播放不同情景下海浪的声音,让学生说这是什么声音,并表达自己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然后,师指名学生介绍大海的样子,并由此引出课题(板书:大海的歌)

  2、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一起跟着作者到海边走

  好吗?

  (揭示课题,板书:大海的歌)

  3、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配乐朗读课文。

  4、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思考从本课三首诗中,各了解到了大海的哪些特点。

  5、小组讨论。

  6、指名回答,随机指导。

  《天和海》写了大海神奇的蓝色。《海上的风》写微风吹动大海时荡起的无数浪花;大海还能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吹狂风时,大海会掀起滔天的巨浪,发出巨大的吼声。《大海睡了》写了深夜里,倒映着月亮和星星的大海平静极了。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不同情景下海浪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导读疏理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认识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只要能很好地记住生字,就给予肯定。

  4、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波纹映照熟睡仰头翻滚

  奔腾琴师奏出渔帆玉镜

  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

  6、沉入文本,还原词语,从而理解词3.重点指导书写:“仰”字中间没有横,?“琴”字下方没有“点,翻、滚、腾、睡”笔画多应写紧凑点。

  7、小组汇报,教师点拨:“文”与“纹”、“朝”与“潮”、“镜”与“境”的对比、区分。

  8、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教师板书:滚(注意右边的间架结构:上、中、下三部分长短、宽窄进行画线比较。)

  9、指名朗读每首诗,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0、齐读全诗。

  设计意图:重视写字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三、细读质疑

  1、细读课文

  (1)自由读最喜欢的那首诗,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2)在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下打上重点号,仔细体会,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词语或句子。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与同学交流解决,不能解决的可以提问。

  2、课件出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1)大海有什么特点?

  (2)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受?

  (3)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别人帮助解决?

  3、根据喜欢的不同内容自愿组合,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

  4、小组汇报、感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习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感受读书。

  四、精读解惑

  1、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自由朗读。

  (同学们,人是有喜怒哀乐的,当你高兴的时候,说话的语气是欢快的`;当你生气、愤怒的时候,说话的语气却是恶狠狠的、可怕的,对吗?其实,大海也有喜怒哀乐,你相信吗?只要你用心读读课文,细心体会一下,它就会告诉你了。)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自由朗读。

  3、说说自己在朗读中想象到什么,体会到什么,尝试用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

  4、小组互读,相互评议。

  5、全班归纳,教师随机指导反复朗读。

  (读《天和海》时读出欢快的语调,第一小节四个“蓝色”要重读,读出作者对大海神奇的蓝色的喜欢;第三小节要读出惊讶的语气,读出作者梦幻般的联想。读《海上的风》时第一小节应读出轻柔欢乐的语调,第四小节则语调激烈高昂,读出大海磅礴的气势。读《大海睡了》时应用缓慢、轻柔的语气,读出大海的宁静。)

  6、配乐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在使学生通过反复地朗读,并通过细致地指导朗读,使学生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从而启发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美丽与奇妙。

  五、品读感悟

  1、再次品读诗《海上的风》。

  2、大海不仅有蓝蓝的海水、金色的沙滩、美丽的贝壳、欢快飞翔的海鸥,海底还有许多丰富的资源,正等待着同学们学好本领,去探索,去发掘呢!(边播放大海景物的录像边总结。)

  设计意图:增进学生对大海的了解,以丰富学生的形象积累,为形象和情感的升华奠定基础。

  六、广读积累

  1、仿照《海上的风》写一节诗。

  2、学生展示成果,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读书的基础上仿写,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时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天和海--美丽

  大海的歌海上的风--热烈

  大海睡了--宁静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应会读字:镶、嵌、蕨、褐、嘟、噜,掌握多音字:担、曲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重点段及表达顺序:

  重点段是第2、3、5自然段。分别从泉水绿、深、清、有冒不完的水泡等方面进行描写。

  (2)体会方法:仔细读每段的开头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

  生:课前尝试自学

  读熟课文,标画出易读错的生字,阅读课后的资料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谈话导入

  1素有一城山色半城湖之称的济南,是有名的泉城,那里有一眼泉幽深清澈,绿如翡翠,清似琼浆,常年流水淙淙,似琵琶乐声不断,这是珍珠泉。

  2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济南,亲临珍珠泉,伸出手来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二、课前尝试检测:

  1.小组内交流难认、难读的生字,先自行解决,解决不了的由组长记录下来汇报,共同解决。

  2.认读词语:“镶嵌、黑里透红、一嘟噜、干涸”订正。

  3.检查读课文: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价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三、围绕尝试题,小组交流,

  1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 2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四、讨论交流,研读文本

  (一)研读重点:第三自然段

  1一读

  泡泡有趣

  a从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

  实验小学:谭燕

  a都读读,在这句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b你感受到的是什么?(有趣)

  c水泡怎么就会扑哧一笑呢?

  是水泡绽开的声音,把水泡当作人来写这句叫拟人句,能更好的表现水泡活泼可爱,读读吧!

  a为什么说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而不说射下呢?(有密密的树叶遮挡着,有些光线被遮住了,有些光线穿过缝隙照到地上,所以用筛下一束束金光。)

  b多有趣啊!读好这个字:筛

  a水面和潭底怎么样?(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是什么在交错着?

  b这句写出了泡泡的什么特点?(颜色多五光十色)都有什么样的?除了这些还有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省略号)

  c你感受到了泡泡怎么样?读出来。

  d这一自然段给我们介绍了珍珠泉的泡泡不仅有趣而且漂亮,如果让你给这一段分层次的话,你准备怎样分?自己在书上有/表示出来。

  2二读,将体会到的美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三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将这种美表达出来 。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并抓住自己的所看、所听和联想进行表达的写作方法。

  (二)研读次重点

  珍珠泉有哪些特点?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1) 水美

  a你觉得那是一潭怎样的水?(概括:绿)

  绿: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谁把谁给给染过了?真的吗?(比喻句)为什么要这样比喻?(突出绿)

  b这么绿的.水,你可以说它绿的像什么?(绿如翡翠、碧玉)绿如翡翠一个比喻句使我们对泉水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读出来吧!

  c这么绿的一潭水它的周围又是怎样的?

  d那潭水绿如翡翠,它还是一潭怎样的水?(概括:清 深)

  清 深:水是那样深,又是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

  都读读,你的脑海仿佛出现了怎样的一幅图画?多美啊!谁能融入自己的感受把这句话读好。

  2生感情朗读。

  (三)情感升华。

  1.珍珠泉确实很美!每当作者来到珍珠泉边,看到这样绿、这样深、这样清的水,还有那

  2.学到这你知道珍珠泉名字的由来吗?(泉水青绿,如晶莹的珍珠;水泡闪亮,如彩色的珍珠。

  3.面对美丽的珍珠泉,作者吴然充满了无限的遐想,谁来把第5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4 从这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爱家乡 爱珍珠泉)读出对珍珠泉,对家乡的爱吧!

  四、写法运用,二次尝试。

  同学们,作者为什么能把家乡的泉水写得如此之美,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爱,对泉水、

  对家乡深深的爱。你们也一定深爱着自己的家乡,只要大家留心观察,就能发现许多像珍珠

  泉那样美丽又令人难忘的地方,也动笔写一写。”。

  板书设计:

  珍珠泉

  绿清深冒不完的水泡

  爱自然、爱家乡

  限时检测题: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5

  深圳市葵涌中学 郭逢春

  导语:

  人生一路,处处关情。亲情、友情、爱情,无不让生命充满感动与绚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的关爱;“山会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是友情的牵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恋情的思念。每一个生命都走不出情感的射程,是那些情感,让人们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珍惜属于自己的分分秒秒。珍视情感,让生命多些感动与回味。

  时光在飞快地流逝,我们眼前的一切无不如白驹过隙,成为往事。我们要珍惜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当水石相搏,一滴水珠亲吻我的脸庞,当微风过处,树叶的那一丝微微的颤动飘入眼帘……我的心中无不升腾起一股柔情,那是对万物的景仰和对生命的热爱。

  ……

  扬起生命之帆,让涛声为伴奏,扯缆绳作琴弦,掬劲风当号角,奏一曲超越时空的乐声,礁石间,狂浪里,让我们张开双臂,用沸腾的流着热血的心,拥抱博爱———紧紧地———一生无悔!

  主题:

  心中有爱

  目的:

  1、用善良、博爱丰盈我们的心灵。

  2、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习惯。

  3、拓展阅读视野,培养敏锐的阅读嗅觉。

  (主题、情感、哲理、语言、人生观、价值观)

  过程:

  一、课前学习

  1、自己上图书馆或互联网查找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了解其人其文。然后用一个形容词把下面的半命题补充完整,准备一份200字左右的发言稿。

  《 的列夫托尔斯泰》

  2、熟悉《七颗钻石》,思考课后“探究练习二”。

  这个长句表达了作者希望 的美好愿望。

  3、以“心中有爱”为题,带着这个主题(视角)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阅读,小组收集相关文章,选出公认的最好最美的一篇,写150字左右的点评,推荐给全班同学。

  二、课堂学习(发言、展示、探究)

  1、走近托尔斯泰

  2、课文探究

  ①最让你感动的情节是什么?

  ②是什么让这罐子变得这么神奇呢?

  女孩→母亲(孝心)

  女孩→小狗(善心)

  母亲→女孩(母爱)

  女孩→陌生人(爱心)

  ③思考课后“探究练习二”。

  3、美文荐读

  要求:

  ①千字左右。

  ②文章的质量标准可参照“导语”部分,要求优美、流畅、有人生感悟。

  ③声音要清晰洪亮,语气连贯,语速适宜,读出感情。

  ④点评首先明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哪一种用得比较多。然后围绕立意、情感、语言、结构等方面来写。

  4、结语 (歌曲欣赏)

  《爱的奉献》

  这是心的呼唤

  这是爱的奉献

  这是人间的春风

  这是生命的源泉

  再没有心的沙漠

  再没有爱的荒原

  死神也望而却步

  幸福之花处处开遍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三、课后学习

  1、以“心中有爱”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有创意的、有血有肉的、能够表达你的美好心灵的课外作文。

  2、参照下列阅读方式与步骤,阅读《金蔷薇》、《你的生命被照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音读

  阅读方式 视读 阅读习惯

  抄读

  阅读步骤

  附:

  【资料一】

  金 蔷 薇

  康巴乌斯托夫斯基

  记不起来了,这段关于一个巴黎清洁工约翰沙梅的故事是怎样得来的。沙梅是靠打扫区里几家手工艺作坊维持生活的。沙梅住在城郊的一间草房里。本来可以把这个郊区大加描绘一番,以使读者离开故事的本题。不过,也许值得提一笔:直到现在巴黎城郊仍然还留存着一些古老的碉堡。在这个故事发生的时候,这些碉堡还被金银花和山楂子等杂草所覆盖着,一些野鸟就在这里造了巢。

  沙梅的草房便在靠北面一个堡垒的脚下,与洋铁匠、鞋匠、捡烟头的和乞丐们的破房子为邻。

  要是莫泊桑曾经对这些草棚住户的生活发生过兴趣的话,那他或许会再写出几篇出色的短篇小说来。说不定,它们还会在他的永恒的光荣上添上新的桂冠呢。------可惜除了暗探以外,谁也没来瞻望过这些地方。就是那些暗探,也仅仅在搜索贼赃的时候才会光临。

  邻居们管沙梅叫“啄木鸟”,从这里,可以想象得出他是瘦瘦的,鼻子尖尖的,帽子底下总是翘出一绺头发,好像一簇鸟雀的冠毛。

  以前,沙梅也过过好日子。在墨西哥战争的时候,他在“小拿破仑”军团里当过兵。沙梅福星高照。他在维拉克鲁斯得了很重的热病。于是这个害病的兵,没上过一次阵,就给遗送回国了。团长借这个便,把他的女儿苏珊娜,一个8岁的女孩子,托付沙梅带回法兰西去。

  团长是个鳏夫,所以到哪儿都不得不把自己的女儿带在身边。但是这一次,他决定和女儿分手,把她送到在里昂的妹妹家里去。墨西哥的气候会夺去欧洲孩子的生命。况且混乱的------游击战,造成了许多难以预料的危险。

  在沙梅的归途上,大西洋蒸散着暑气。小姑娘终日沉默着。甚至看着从油腻腻的海水里飞跃出来的鱼儿,都没有一点笑容。

  沙梅照顾苏珊娜无微不至。当然他也明白,她期望他的不仅是照顾,而且还要温柔。可是他,一个殖民军团的大兵,能想得出什么温柔来呢?他有什么办法使她快活呢?掷骰子吗?或者唱些兵营里粗野的小调吗?

  但总不能老是这样沉默下去。沙梅越来越频繁地感到小姑娘用困惑的目光望着他。最后他决定把自己一生的经历片片断断地讲给她听,把英吉利海峡沿岸一个渔村的极琐碎的小事情都回想了起来:那里的流沙、落潮后的水洼、有一口破钟的小礼拜堂、给邻居们医治胃病的他的母亲。

  ------在这些回忆里,沙梅找不出任何能使苏珊娜快活的有趣的东西。但是叫他奇怪的是,小姑娘却贪婪地倾听着这些故事,甚至常常逼他反来复去地讲,在一些新的小事情上追根问底。

  沙梅竭力回想,想出了这些详情细节,最后,简直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是否真正有过这些事情了。这已经不是回忆,而是回忆的淡薄的影子。这些影子好像一小片薄雾似的`随即消散了。的确,沙梅从来也没想到他还要来重新回想他一生

  中这一段多余的时期。

  有一次,他朦胧地想起一朵金蔷薇的故事来。在一家老渔妇的屋子里,在十字像架上,插着一朵做工粗糙、色泽晦暗的全蔷薇;不知道是他看见过这朵金蔷薇呢,还是从旁人那儿 听到过这朵蔷薇的故事。不,说不定,他有一次甚至亲眼看见过这朵蔷薇,并且还记得它怎样闪烁发光,虽然窗------外并没有阳光,而且在海峡上空咆哮着惨厉的风暴。沙梅越来越清楚地想起了这朵蔷薇的光辉——低矮的天花板下面的几点明亮的火光。

  全村的人都很奇怪:为什么这位老太婆没有卖掉这个宝贝。要是卖掉它,她可以得到很大一笔钱。只有沙梅的母亲一个人肯定说卖掉这朵金蔷薇是有罪的,因为这是当她,这位老太婆,还是一个好笑的小姑娘、在奥捷伦一家沙丁鱼罐头工厂做工的时候,她的情人祝她 “幸福”送给她的。

  “这样的金蔷薇在世界上不多,”沙梅的母亲说,“可是谁家要有它,就一定有福。不只是这家人,就是谁碰一碰这朵蔷薇都有福。”

  沙梅当时还是个孩子,他焦急地等着老太婆有一天会幸福起来。但根本连一星幸福的模样也看不出来。老太婆的房子不断为狂风所摇撼,而且在晚上屋子里连灯火也没有了。------沙梅就这样离开了村子,没等看到老太婆的命运有什么好转。只过了1年,在哈佛耳,一个相识的邮船上的火夫告诉他,老太婆的儿子忽然从巴黎来了。他是一个画家,满腮胡子,是一个快乐的、古里古怪的人物。从那个时候起,老太婆的茅舍已经跟以前大不相同了。里面充满了生气,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据说,画家们东抹一笔西抹一笔可能赚大钱呢。

  有一次,沙梅坐在甲板上,拿他的铁梳子给苏珊娜梳理她那被风吹乱了的头发,她向他说:“约翰,有没有人会给我一朵金蔷薇?”

  “什么都可能,”沙梅回答说。“絮姬*,你总也会碰见一个怪人送你一朵的。我们那 一连有一个瘦瘦的士兵。他可太走运了。他在战场上捡到半口坏了的金假牙。拿这个我们整连人都喝了个够。这还是在安南战争的时期呢。醉醺醺的炮手为了寻开心,放了一炮,炮弹------落到一座死火山的喷火口上,就在那里爆炸了,不料火山也开始喷烟爆发起来。鬼晓得这座火山叫什么来着!仿佛叫克拉卡塔卡。爆发得可真够瞧的!毁了40个老乡。想想看,就 因为这么半口旧的金假牙,死了这许多人!后来才晓得这个金假牙原来是我们上校丢掉的。

  当然,这件事情暗中了结了:军团的威信高于一切罗。不过那一次我们可真喝了个痛快。”

  “这是在什么地方?”絮姬怀疑地问。

  “我不是告诉你了——在安南。在印度支那。在那个地方,海洋冒着火,就和地狱一 般,而水母却像芭蕾舞女的镶花边的小裙子。而且那个地方,那种潮湿劲儿呀,一夜工夫,我们的靴子里就长出了蘑菇!若是我撒谎,就把我吊死!”

  以前,沙梅听过很多当兵的说谎活,但是他自己从来没说过。并不是因为他不会说谎,只不过是没有这种需要。而现在他认为使苏珊娜快活是他的神圣的职务。

  ------沙梅把小姑娘带到了里昂,当面把她交给了一位绉着黄嘴唇的高个子妇人——苏珊娜的姑母。这位老妇人满身缀着黑玻璃珠子,好像马戏班子里的一条蛇。

  小姑娘一看见她,就紧紧地挨着沙梅,抓住了他的褪了色的军大衣。 “不要紧!”沙梅低声地说,轻轻地推了一下苏珊娜的肩膀。“我们当兵的也不挑拣连里的长官。忍着吧,絮姬,女战士!”

  沙梅走了。他好几次回头张望这幢寂寞的屋子的窗户,连风都不来吹动这里的窗幔。在窄狭的街道上,能听见小店里的倥偬的时钟报时声。在沙梅的军用背囊里,藏着絮姬的纪念品,她辫子上的一条蓝色的揉皱了的发带。鬼知道为什么,这条发带有那么一股幽香,好像在紫罗兰的篮子里放了很久似的。

  墨西哥的热病摧毁了沙梅的健康。军队也没给他什么军衔,就把他遣散了。以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兵身份,去过老百姓的生活了。多少年在同样贫困中过去了。沙梅尝试过各种卑微的职业。最后,成了一个巴黎的清洁工。从那时起,灰尘和污水的气味总没离开过他。甚至从塞纳河飘过来的微风中,从街心花园中衣衫整洁的老太婆们兜售的含露的花束里,他都嗅到了这种气味。

  日子溶成为黄色的沉滓。但是有的时候在沙梅的心灵里,在这些沉滓中,浮现出一片轻飘的蔷薇色的云——苏珊娜的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曾有一股春天的清新气息,也仿佛在紫罗兰的篮子里放了很久似的。

  苏珊娜,她在哪儿呢?她怎么了?他知道她现在已经是一个成年的姑娘了,而她父亲已屋经负伤死了。

  沙梅总想要到里昂去看看苏珊娜。但每次他都延期了,直到最后他明白已经错过了时------机,苏珊娜完全把他忘记了。

  每逢他想起了他们临别时的情景,他总骂自己是笨猪。本来应该亲亲小姑娘,而他却把她往凶女人那边一推说:“忍着吧,苏珊娜,女战士!”

  大家都知道清洁工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工作。这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因为由紧张但并不是常常有益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总是在一天的末尾才积聚起来,其次是巴黎人的视觉和嗅觉是不许冒犯的。夜阑人静的时候,除了老鼠而外,差不多没有人会看到清洁工的工作。

  沙梅已惯于夜间的工作,甚至爱上了一天里的这个时辰。尤其是当曙光懒洋洋地冲破巴黎上空的时候。塞纳河上弥漫着朝雾,但它从来也没越出过桥栏。

  有一次,在这样雾蒙蒙的黎明里,沙梅由荣誉军人桥上经过,看见了一个年轻的女人, ------穿着淡紫色镶黑花边的外衫。她站在栏杆旁边,凝望着塞纳河。沙梅停下了步子,脱下了尘封的帽子说道:“夫人,这个时候,塞纳河的河水是非常凉的。还是让我送您回家去吧。”

  “我现在没有家了,”女人很快地回答说,同时朝着沙梅转过脸来。 帽子从沙梅的手里掉下来了。

  “絮姬!”他绝望而兴奋地说。“絮姬,女战士!我的小姑娘!我到底看到你了!你恐怕忘记我了吧。我是约翰埃尔奈斯特沙梅,第27殖民军的战士,是我把你带到里昂那位讨厌的姑母家里去的。你变得多么漂亮了啊!你的头发梳得多好呀!可我这个勤务兵一点也不会梳!”

  “约翰!”这个女人突然尖叫一声,扑到沙梅身上,抱住了他的脖子,放声大哭。“约------翰,您还和那个时候一样善良。我全都记得!”

  “咦,说傻话!”沙梅喃喃地说,“我的善良对谁有什么好处?你怎么了,我的孩子?”

  沙梅把苏珊娜拉到自己身旁,做了在里昂没敢做的事--抚着、吻着她那华丽的头发。但他马上又退到一边,生怕苏珊娜闻到他衣服上的鼠臊味。但苏珊娜挨在他的肩上更紧了。

  “你怎么了,小姑娘?”沙梅不知所措地又重复了一遍。

  苏珊娜没回答。她已经止不住痛哭。沙梅明白了,暂时什么也不要问她。

  “我,”他急急忙忙地说道,“在碉堡那边有一个住的地方。离这里有些儿路。屋子里,当然,全是空的,什么也没有。然而可以烧烧水,在床上睡觉。你在那儿可以洗洗脸休息休息。总之,随你愿意住多久。”

  ------苏珊娜在沙梅那里住了5天。这5天巴黎的上空升起了一个不平凡的太阳。所有的建筑物,甚至最古旧、煤熏黑了的,每座花园,甚至沙梅的小巢,都像珠宝似的在这个太阳的照耀下灿烂发光。

  谁没体味过因浓睡着的年轻女人的隐约可闻的气息而感到的激动,那他就不懂得什么叫温柔。她的双唇,比湿润的花瓣更鲜艳,她的睫毛因缀着夜来的眼泪而晶莹。

  是的,苏珊娜所发生的一切,不出沙梅所料。她的情人,一个年轻的演员,变了心。但苏珊娜住在沙梅这里的5天时间,已经足够使他们重归于好了。

  沙梅也参与了这件事。他不得不把苏珊娜的信送给这位演员,同时,当他想要塞给沙梅几个苏作茶钱的时候,他又不得不教训了这个懒洋洋的花花公子要懂得礼貌。

  不久,这个演员便坐着马车接苏珊娜来了。而且一切都应有尽有:花束、亲吻、含泪的------笑、悔恨和不大自然的轻松愉快。

  当年轻的人们临走的时候,苏珊娜是那样匆忙,她跳上了马车,连和沙梅道别都忘记了。但她马上觉察出来,红了脸,负疚地向他伸出手来。

  “你既然照你的兴趣选择了生活,”沙梅最后对她埋怨地说,“那就祝你幸福。”

  “我还什么都不知道。”苏珊娜回答说,突然眼眶里闪着泪光。

  “你别激动,我的小娃娃,”年轻的演员不满意地拉长声音说,同时又重复道,“我的 迷人的小娃娃。”

  “假如有人送给我一朵金蔷薇就好了!”苏珊娜叹息说。“那便一定会幸福的。我记得你在船上讲的故事,约翰。”

  “谁知道呢!”沙梅回答说,“可是不管怎样,送给你金蔷薇的不会是这位先生。请原------谅,我是个当兵的。我不喜欢这种绣花枕。”年轻人互相看了一眼。演员耸了耸肩膀。马车向前开动了。

  通常,沙梅把一天从手工艺作坊扫出来的垃圾统统扔掉。但是在这次跟苏珊娜相遇之后,他便不再把那从首饰作坊扫出来的垃圾扔掉了。他开始把这里的尘土悄悄地收到一起,装到口袋里,带到他的草房里来。邻居们认为这个清洁工“疯了”。很少有人知道,在这种尘土里有一些金屑,因为首饰匠们工作的时候,总要锉掉少许金子的。

  沙梅决定把首饰作坊的尘土里的金子筛出来,然后把这些金子铸成一块小金锭,用这块金锭,为了使苏珊娜幸福,打成一朵小小的金蔷薇。说不定像母亲跟他说过的,它可以使许多普通的人幸福。谁知道呢!他决定在这朵金蔷薇没做成之前,不和苏珊娜见面。

  这件事沙梅对谁也没说过。他怕当局和警察。狗腿子们什么事想不到呢。他们会说他是------小偷,把他关到牢里去,没收他的金子。怎么说也罢,金子本来是别人的。

  沙梅在没入伍之前,曾经在村子里给教区神甫当过雇工,所以他懂得怎样筛簸谷子。这些知识现在用得着了。他想起了怎样簸谷子,沉甸甸的谷粒怎样落到地上,而轻的尘土怎样随风远扬。沙梅做了一个小筛机,每天深夜,他就在院子里把首饰作坊的尘土簸来簸去。在没有看到凹糟里隐约闪现出来的金色粉末之前,他总是焦灼不安。

  不少日月逝去了,金屑已经积到可以铸成一小块金锭。但沙梅还迟迟不敢把它送给制首饰匠去打成蔷薇。他并不是没有钱——要是把这块金锭的三分之一作手工费,任何一个首饰匠都会收下这件活计,而且会很满意的。

  ------问题并不在这里。跟苏珊娜见面的时辰一无比一天近了。但从某一个时候起,沙梅却开始惧怕这个日子。他想把那久已赶到心灵深处去了的全部温柔,只献给她,只献给絮姬。可是谁需要一个形容憔悴的怪物的温柔呢!沙梅早就看出来,所有碰上他的人,唯一的愿望便是赶快离开他,赶快忘记他那张干瘪的灰色的脸,松弛的皮肤和刺人的目光。在他的草房里有一片破镜子。偶尔沙梅也照一下,但他总是发出痛苦的骂声,立刻把它扔到一边去。最好还是不看自己——这个蠢笨的、拖着两条风湿的腿蹒跚着的丑东西。

  当蔷薇终于作成了的时候,沙梅才听说絮姬在一年前,已经从巴黎到美国去了,人家说,这一去永不再回来了。连一个能够把她的住址告诉沙梅的人都没有。在最初的一刹那,沙梅甚至感到了轻松。但随后他那指望跟苏珊娜温柔而轻快地相见的------全部希望,不知怎么变成了一片锈铁。这片刺人的碎片,梗在沙梅的胸中,在心的旁边。于是他祷告上帝,让这块锈铁快点刺进这颗羸弱的心里去,让它永远停止跳动。

  沙梅不再去打扫作坊了。他在自己的草房里躺了好几天,面对着墙。他沉默着,只有一次,脸上露出一点笑容,他立刻拿旧上衣的一只袖子把自己的眼睛捂住了。但谁也没看见。

  邻居们甚至都没到沙梅这里来——家家都有操心事。守望着沙梅的只有那个上了年纪的首饰匠一个人,就是他,用金锭打成了一朵非常精致的蔷薇,花的旁边,在一条细枝上,还有一个小小的、尖尖的花蕾。首饰匠常常来看沙梅,但没给他带过药来。他认为这是无益的。果然,沙梅在一次首饰匠来探望他的时候,悄悄地死去了。首饰匠抬起了清洁工的头,从灰色的枕头下,拿出来用蓝色的揉皱了的发带包着的金蔷薇,然后掩上嘎吱作响的门扉, ------ 不慌不忙地走了。发带上有一股老鼠的气味。

  晚秋时节。晚风和闪烁的灯火,摇曳着苍茫的暮色。首饰匠想起了沙梅的面孔在死后是怎样改变了。它变得严峻而静穆。首饰匠甚至觉得这张面孔的痛楚是非常好看的。 “生所未赐予的而死却给补偿了。”好转这种无聊念头的首饰匠想到这里,便粗浊地叹息了一声。

  首饰匠很快就把这朵金蔷薇卖给了一位不修边幅的文学家;依首饰匠看来,这位文学家并不是那么富裕,有资格买这样贵重的东西。显然,首饰匠给这位文学家叙述的金蔷薇的历史,在这次交易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感谢这位年老的文学家,多亏他的杂记,有些人才知道从前第27殖民军的兵士约翰埃尔奈斯特沙梅一生中的这段悲惨的经历。

  ------顺便提一提,这位老文学家在他的杂记中这样写道:

  “每一个刹那,每一个偶然投来的字眼和流盼,每一个深邃的或者戏谑的思想,人类心灵的每一个细微的跳动,同样,还有白杨的飞絮,或映在静夜水塘中的一点星光——都是金粉的微粒。

  “我们,文学工作者,用几十年的时间来寻觅它们——这些无数的细沙,不知不觉地给 自己收集着,熔成合金,然后再用这种合金来锻成自己的金蔷薇——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或长诗。

  “沙梅的金蔷薇我觉得有几分像我们的创作活动。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花过劳力去探索过,是怎样从这些珍贵的尘土中,产生出移山倒海般的文学的洪流来的。

  “但是,恰如这个老清洁工的金蔷薇是为了预祝苏珊娜幸福而做的一样,我们的作品是为了预祝大地的美丽,为幸福、欢乐、自由而战斗的号召,人类心胸的开阔以及理智的力量------战胜黑暗,如同永世不没的太阳一般光辉灿烂。”

  注:*.苏珊娜的昵称。

  苏:法国的辅币,20苏为1法郎。

  【资料二】

  你的生命被照亮

  余杰

  在帕乌斯托夫斯基短篇小说集《烟雨霏霏的黎明》中,最让我动情的是两个音乐家与普通人之间发生的故事。一个生命可以温暖另一个生命,一个生命可以照亮另一个生命,这才是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最大的区别。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2、能根据自己的发现积极表达想法,用礼貌的语言提出正面合理的解决方法,提高公民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自己的发现积极表达想法并用礼貌的语言提出正面合理的解决方法;

  难点:能将发现和想法写清楚。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单元习作的学习。上节课我们聊了身边的“小事”,有温暖的小事,也有不文明的行为,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关注生活,特别是生活中需要改进的问题,来写一写自己的想法,汇集我们的智慧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观看视频,想一想:你在哪里也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呢?你怎么看待这些事情?

  (视频内容:女子下楼玩手机,不慎踩空摔倒;骑车玩手机酿车祸;开车玩手机出车祸;男子玩手机掉入水池;家长玩手机,孩子丢失浑然不知;)

  二、事例引导,指导写法

  (一)同学们都观察到了身边的“低头族”现象,当我们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时,可以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正如这位小朋友,当他观察到“低头族”现象时,他经过一番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了。

  请大家翻开书98页,请同学来读一读。

  r我发现爱玩手机的人特别多。上个月我们去给爷爷祝寿,聚会的时候大家都在各自看手机,很少一起聊天。我爸爸下班回家之后,也一直玩手机,我叫他他都不理我。

  过于沉迷手机会影响与别人的交往,我们不应该总是玩手机,应该用更多的时间关心身边的人。

  同学们,这个事例写了什么内容呢?你可以这样表达:小作者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我们要是想写某个想法,也可以像这样开门见山,直接先写观察到的某种现象或问题,然后再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二)出示书上另一个片段:

  r最近我一直在想,我们班能不能开辟一个植物角呢?我们可以在植物角养花种草,或是种花生、种豆子,还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更换不同的植物。我们可以轮流照看它们,给它们浇水、施肥。这样既可以使班里的同学了解不同植物的特点,还可以使大家亲近自然,为教室增添大自然的气息。

  例文片段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想法?是怎么写的呢?请你开动脑筋思考哦!

  预设1、例文片段提出了开辟植物角的想法,还给出了植物角运作的建议,并且点出了开辟植物角的好处,把想法写得很清楚。

  预设2、我还发现第一句是用问句的形式提出想法的,体现了商量的语气,显得委婉,让人更容易接受。

  (三)引导学生比较两个事例的不同,归纳并小结方法。

  这两则例文片段讲的事例,都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第一则讲的是不良现象,是已经发生的事情;第二则是想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建议,是还未发生的事情。总结两个例文片段的写法——(出示课件)

  (1)开门见山,直接写发现的现象,或是提出自己的.想法。

  (2)要用事例来描述现象。关于自己的想法,要写出一些理由。

  (3)如果有改进的建议或解决办法,也可以写下来。

  (4)把现象和自己的想法写清楚,用词准确,叙述有条理。

  三、畅谈想法,初列提纲

  (一)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或问题也引起了你的关注呢?你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呢?

  情境图片:垃圾随地乱扔,不分类投放;横穿马路,不走斑马线;公交站台的橱窗上贴满了小广告;公共场合有人在“禁止吸烟”的指示牌下抽烟……

  (二)明确习作要求:

  (三)动笔列提纲:

  1、我们可以通过列提纲的方式帮助我们理清写作的思路,出示课件:

  ①开头:可以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写现象或想法。

  ②中间:详细介绍自己发现的现象或同学列举的问题,可以介绍清楚是什么现象或问题,你有什么评价或建议,为什么会这样评价或建议,还可以再谈谈自己的实际行动等。

  ③结尾: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2、小组分享提纲初稿;

  3、展示学生提纲,学生点评。

  4、出示提纲范例。

  作业布置

  根据提纲完成习作,并在小组内交流,根据建议修改习作。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7

  一、导课

  1、今天我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些神话故事的片段,知道故事名字的就把它喊出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盘古开天地、牛郎织女(抓住孩子喜欢故事的心理,激起孩子的学习的兴趣。)牛郎织女在农历七月七日相会,这天就叫做七夕。七夕的怎么来的呢?让我们看一下动画(出示视频)。

  2、七夕是现代人和古代人都很重视的节日,很多人为七夕写下了很多名篇,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的一篇古诗《乞巧》。书写课题。

  二、读中识字

  1、你们在书写课题时有没有想过怎么记住这个“乞”字呢?

  生:气去一横、吃去掉口。师:乞是求人的意思,求人呢就少了一口气,而且求人呢要弯下腰表示尊敬,所以它的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让我们再来写写这个字。(抓住孩子的求知欲,进行趣味引导)

  2、“乞”是第几声?“巧”呢?在一起要怎么读?

  3、乞巧是受古诗,是唐代诗人林杰写的,林杰七岁就能写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首诗。请同学们打到课本122页,自由的读诗。

  4、随缘起来读读?

  刚才的同学读得不错,因为他们找到了诗的节奏。(及时表扬能使孩子增加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这首诗是七言诗,让我们根据它的.节奏一起来读读。

  5、你们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注意到有两个同音字?是哪两个字啊?生:宵,霄。我们怎么才能记住这两个字呢?生:相互讨论,发表意见。

  6、你们知道吗以前宵篆文的写法是…宝盖头像所房子,以前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要回家睡觉,所以“宵”指的是晚上。“霄”是雨字头,雨从哪里落下来?生:天上师:所以“霄“就指天空的意思。(趣味识字,抓住孩子们的喜欢听的东西来讲)

  三、精读诗句,进行理解

  1、现在同学们再来读读这首诗,读的时候想想都看到了什么?(根据孩子说的出示四句诗)

  2、同学们想不想看看当时的碧霄?出示图片

  在农历七月七日这天,仰望星空牛郎和织女通过鹊桥来相会。用诗中的两句说是: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3、想想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生:各所己见,并带着不同的感受读读。

  4、牛郎和织女在天上相会,地上的人们又在做什么?生:家家乞巧王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用自己的话说说——乞巧

  5、人们在乞巧,向谁乞巧?——织女(加以介绍,出示云锦的图片,进而引出乞巧节)。

  6、人们乞巧时时怎样的场景呢?——家家乞巧望秋月

  通过这句记感觉到乞巧的人多吗?从哪里能看出来?——家家

  7、他们可能会在哪乞巧呢?生:各所己见师:在每一个能看到织女星的地方都可以对月乞巧。

  8、乞巧的同时人们还做了什么?——穿尽红丝几万条。真的有几万条吗?这里用了什么手法?——夸张。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在一首古诗里也用到了夸张的手法是?

  9、通过“穿尽红丝几万条这句诗中你还能从哪个字中看出穿了很多汗你红线?生:尽

  10、一个“尽”寄托了人们多少美好的心愿,这美好的心愿就让我们化作对诗的朗诵来体现吧!有谁能带着美好的愿望读读这两句?

  11、当时人们都在乞求,他们当时都在乞求什么呢?当时民间有首乞求诗,让我们看一下。读读

  12、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七月七日,拿出笔写下自己的心愿吧!

  我乞:

  13、通过学习我相信同学们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认识,现在让我们再来朗诵下这首诗,听好老师的提示

  在星月如钩的夜空下人们:

  在茫茫银河上喜鹊搭桥让:

  让爱聪明的少女昂起头:

  为了那美好的心愿人们:

  14、现在同学们能背过这首诗吗?

  15、一个美丽的传说成就了我们优美的诗篇,孩子们只要你们热爱生活,热爱民族文化,你们也能成为充满神奇的人。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样子的,懂得遇事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情节简单,对话较多。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自学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老人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推理的过程;

  2、能用因果倒装句式正确地把老人的推理过程说出来。

  3、培养学生用心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猜谜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脊背突起像山峰,沙漠之舟能载重。风沙干旱都不怕,戈壁滩上是英雄。你知道它是谁吗?

  2、看图

  师:是啊,它就是骆驼。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有着“沙漠之舟”美誉的骆驼们。(出示图片,认识:双峰骆驼的特点——背上有两个驼峰,体毛很长,褐色,头顶有簇毛;单峰骆驼的特点——背上只有一个驼峰,体毛较短,很高大)骆驼对沙漠中的人们这么重要,如果在沙漠中行走的.人不小心走失了骆驼,那该有多糟糕啊!可有个商人偏偏遇到了这事,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么找骆驼的。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阿拉伯故事《找骆驼》(板书:找骆驼,齐读课题)

  二、自读自悟

  师:让我们先来读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在读之前,老师给你们一个自学提纲,它能帮助你们带着问题进行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

  1:快速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2:划出本课的生字词.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2、理解词义

  跛:腿脚有毛病,走路身体不平衡;

  驮:背;

  愤愤:很生气的样子;

  不紧不慢:不急也不慢,不慌不忙的样子;究竟:毕竟、到底;

  至于:课文中指另外再提到一件事。

  3、齐读词语

  4、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词语的意思明白了,那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找骆驼》这个故事讲了商人(走失)一只骆驼,向老人(打听),经老人(指点),终于(找到)骆驼的事。

  四、合作探究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还可以根据课前导读来自学,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前面的导读部分,在导读中你有什么发现?a、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

  b、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

  2、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默读课文。

  3、小组合作探究师:把你的思考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也听听别的同学有什么发现。

  4、小组汇报归纳,学习重点段

  师:同学们讨论得非常认真。好,谁来说说,商人走失的骆驼是什么样子的?

  5、学生回答。

  6、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

  7、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

  8、指名回答

  (1)填一填,说一说:

  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

  因为老人看见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

  我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我想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

  因为老人看见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因为老人看见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

  9、指导朗读

  10、商人找到骆驼了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从“果然”理解老人的判断准确无误

  从“果然”这个词你可以体会到什么?(老人的判断非常准确)

  五、教师小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2、你想对老人和商人说什么?

  3、师总结:是啊!我们遇到问题,要学会多观察,多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六、游戏

  接下来让我们来做个游戏,看看同学能否做个生活的有心人。七总结

  师: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明白了:要学会多观察,多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板书设计

  左脚有点跛-----右边深、左边浅左驮蜜、右驮米-------左有蜜、右有米缺了一颗牙--------树叶留下牙印

  留心生活善于观察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9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三、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庆龄的故事。

  四、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1)、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用时,板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板书课题,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2)、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3)、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4)、课本剧表演。

  (5)、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0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及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2、指导学生学会生字新词。能用“陆续”、“继续”、“连续”各说一句话。

  3、引导学生理解,并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深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预习课文,收集有关白求恩的资料。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清楚课文的重点。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课文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白求恩

  1、引导学生解题:(1)什么是“手术台”?什么是“阵地”?(2)“手术台就是阵地”是什么意思?

  2、简介: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我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4月间到达延安,不久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二、质疑激趣,初读课文

  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1)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2)在什么情况下,为病人做手术的地方当作阵地?(3)怎样坚守这块阵地?

  2、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注意读准生字字音,画出本课的生字词,画出自然段序号。)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指名让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结合前面所提的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A、知人物:写的是把手术台当作阵地的白求恩大夫的感人事迹。

  B、知情节:抗日战争时期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大夫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把手术台当作阵地,记我地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69个小时。

  C、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注意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区分形近和同音字。

  三、理清顺序,找出重点

  1、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白求恩为伤员做手术的内容?(2、3、4节)

  2、再读第一小节并思考:主要写了哪些内容?(齐会战斗打响了,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战斗的形势。)

  3、出声自读第5自然段并思考:这一小节讲的是什么?(齐会战斗胜利了,白求恩在手术台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

  4、文章的重点部分是哪几个自然段?(2、3、4)为什么?(因为第1自然段是“战斗打响”、第5自然段是“战斗结束”。而2、3、4自然段内容是具体地介绍了白求恩在环境气氛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始终以手术台为阵地,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的情况。)按“战斗打响”、“激烈进行”、“战斗结束”的顺叙叙述的。这就是事情的发展顺序。

  四、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抓环境描写,创课堂情境

  白求恩是医生,手术台是他为病人做手术的地方。为什么他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呢?让我们带着问题细读课文,走近齐会战斗,看一看当时的环境,白求恩又是怎样工作的。

  1、打开课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战火中,白求恩大夫给伤员做手术的小庙周围的环境气氛的句子,并标画出来。

  2、指名读有关句子,想一想这三次环境和气氛的描写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通过比较让学生从中体会,白求恩是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坚守阵地,不顾疲劳地给伤员做手术。)

  二、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指名读课文,思考:在形势危急的情况下,白求恩怎样给伤员做手术?

  2、指名回答后出示句子: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

  体会“镇定”的意思,了解“仍然镇定”是在讲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仍然镇定地给伤员做手术?

  3、小结:“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在这种危险的环境中,白求恩仍然镇定地为伤员做手术,敏捷地从伤员腹腔里取出弹片。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口述描写当时环境的句子,创设课堂情境。

  1、自读课文并思考:在形势更加危急,卫生部长传达师长让白求恩撤离的决定时,白求恩是怎么?怎么做的?

  2、出示句子: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1)讨论什么是“沉思”?白求恩此时沉思什么?

  (2)白求恩沉思后是怎样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3)白求恩为什么“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3、指名读白求恩说的话,出示重点句:

  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1)讨论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

  共四句话。第1句说感谢师长的关心;第2句肯定地说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第3句说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第4句说“我”不是客人,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必优待“我”、照顾“我”。

  (2)理解第二句话,判断句子意思:A手术台就是打仗的阵地。B抢救伤员就是打仗。C可以看出白求恩把抢救伤员当作打仗,把手术台比作打仗的阵地。

  (3)理解第四句话“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引导学生弄清楚:白求恩大夫是不是八路军战士?他不是八路军的战士,但为什么说自己是“八路军战士,不是“客人”?(表达了白求恩把自己当作一名中国的八路军战士,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是一名对工作极端热忱的共产主义战士。)

  4、小结: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不顾部长的恳求,坚决不离开手术台,就像一名八路军战士坚决不离开自己的'阵地一样,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5、感情朗读,读出白求恩临危不惧的坚定语气,从中体会白求恩同志以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和对工作的极端热忱。

  四、学习课文第四小节

  1、创设情境,学生自读并思考:这时的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个人批画后,分析重点词语。

  2、集体讨论:这里的“仍然”一词意思是说明白求恩做手术从未间断。“争分夺秒”一词是说情况越来越危急,白求恩一心只想着加快手术的速度,尽可能地在短时间里抢救更多的伤员。进一步体现了他把伤员看得比自己更重要,突出了白求恩坚守阵地的精神。说明了白求恩对自己的工作极端负责任的优秀品质。

  3、小结: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眼看要危及到白求恩的生命,在这严峻的环境形势下,他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丝毫不顾及自己。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学习课文第五小节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句子,理解句意。

  理解“连续”。把“连续”换成“陆续”、“继续”行不行,为什么?

  说说你从这句话中明白了什么?

  六、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对“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的理解

  (在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在离火线不远的小庙里为伤员做手术,在环境越来越危险,气氛越来越紧张,师卫生部长紧急地催促下,白求恩仍然镇静地为伤员做手术,丝毫不顾及个人的安危,他把自己的手术台当作了战士打仗的阵地,一直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工作了69个小时。三天三夜不下手术台,把手术台当作了阵地。)

  七、课后作业

  抄写词语,练习用“陆续”“继续”“连续”各说一句话,并让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30手术台就是阵地形势紧急小庙被烟雾淹没仍然镇定、敏捷敌机吼叫手术台就是阵地更加危急是八路军战士,不对工作极端负责炮弹爆炸是客人、继续对同志极端热忱布帘烧着十分危急火苗扑来仍然、争分夺秒助手扑灭连续工作69个小时伤员转移

  第三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出示课文插图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内容的炮弹爆炸等越来越紧张的场面的录音,学生同步朗读。[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内化。]

  二、归纳全文,读懂课文

  1、出示课后第二题填空,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句子补充完整。

  (1)当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时,________________。

  (2)当炮弹不断地周围爆炸时,_________________。

  (3)当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时,_________________。

  2、出示插图投影,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白求恩同志在越来越险恶的环境下是怎样连续工作69个小时的?(中上等学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体地说说白求恩当时抢救伤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3、结合上面2、3题思考:这些有关环境的描写说明了什么?(清楚地告诉我们,白求恩大夫在战火纷飞的危急时刻临危不惧,忠于职守,充分表现出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和对同志极端热忱。)

  4、环境和气氛的三次变化的描写与突出思想品质有什么关系?(意在衬托白求恩大夫思想品质的高尚,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感人。)

  5、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三、造句练习

  1、在课文中找出有“陆续”“继续”“连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2、用这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与同桌交流。

  四、总结扩展

  你学了这课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纸的发明经过。

  4.知道纸是怎么发明的,知道外国人懂得造纸术比中国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过程与方法

  1.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预习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把握文章大意,理清纸的发明的过程。

  3.引导学生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纸是怎么发明的,知道外国人懂得造纸术比中国迟一千多年,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清纸的发明过程。

  教学难点

  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和身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远古时代没有纸。商朝时,人们将字刻在龟甲、兽骨之上,这就是最早的古文。周朝时,人们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为原料造纸。从此,纸的产量大增。唐朝时,造纸术开始外传朝鲜、日本和阿拉伯、欧洲等地。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借助工具书,熟悉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的读音和意义。

  (1)确定生字部首,学习部首字法。

  (2)以“豪”字为例讲解部首查字法,学生跟着做。

  要点:部首目录→部首几画(部首)→检字表→部首→数除部首外几画→找到相应字的页码→字典正文。

  (3)口头归纳:查上不查下,查左不查右,半包围查外面,独体字查起笔。

  2.对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伟”左窄右宽,右边的“韦”第三画是横折钩。

  “册”左右疏密宜均匀,“册”的第一、三画是竖撇。

  “存“的第一笔和第三笔要写得稍短点。

  易错提示:

  “社”的部首为“礻”而不是“衤”。

  3.多音字。

  累léi:累赘lěi:积累lèi:劳累

  鲜xiān:鲜明xiǎn:鲜为人知

  4.理解下列词语。

  创造:发明、制造了前所未有的事物。

  (例句: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铸刻:在金属上刻、铸文字。

  (例句: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

  携带:随身带着。

  (例句:图书馆禁止携带宠物进入。)

  蚕茧:蚕吐丝结成的壳,椭圆形,蚕在里面变成蛹。

  (例句:蚕茧是织造丝绸的原材料。)

  篾席:竹篾编的席子。

  (例句:夏天躺在篾席上很凉爽。)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讲述了纸的发明过程。

  2.在发明纸的过程中,先民们都做出了哪些尝试?

  明确:将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或者青铜器上--刻在竹片和木片上--将文字写在帛上--麻纸的出现--蔡伦改进造纸术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部首查字法,并且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同学们可以在课后,试着去查找我国四大发明的故事。在下一堂课的'学习中,我们将重点讲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手术伟大录入手册保存

  约会经验阿姨欧洲社会

  2.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在掌握了部首查字法的基础上,对课文中的生字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这一节课上,我们将深入学习课本内容,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在纸发明以前,人们是用什么记录文字的?

  2.我国最早的纸是什么做成的?

  明确:是用麻做成的。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是麻纸比较粗糙,不好书写。

  3.蔡伦对西汉时期的麻纸,进行了怎样的改造?

  明确:蔡伦吸收长期积累的经验,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4.为什么蔡伦改进的纸能够被流传下来?

  明确:蔡伦改进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5.课外拓展。

  (1)蔡侯纸:蔡伦曾被封为“龙亭侯”,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2)四大发明: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悟?

  明确:读了这篇课文,我了解了纸的发明过程。在纸的发明创造中,我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明确:通过对纸的发明过程的描写,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纸的发明

  纸发明以前——甲骨、青铜

  西汉时期——麻纸出现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

  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促进文化的发展

  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2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ABB式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认读生字,发现汉字与偏旁部首的关系。

  4.熟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5.培养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

  1.重点:习作。

  2.难点: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快乐,产生对大自然、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大自然的图画。(教师)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习作:这儿真美)

  一、游戏导入。

  1.在习作之前,请同学们先说说自己搜集的关于写景的词语。

  2.比一比谁搜集的词句最多,引导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回顾积累的词句。

  二、明确要求。

  1.小组交流。

  请学生展示图画,将自己身边的美景讲给小组同学听。

  2.集体交流。

  (1)指名上台描绘文中的图,及时进行评价与指导。

  引导学生看课件出示的图,按照一定的顺序描绘。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随机板书: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2)再请一名同学讲述,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明白描写果园时不仅可以写景,还可以写人,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讲述。

  (3)教师抓住学生的发言,在习作的内容上继续给予指导。(例如,描写果园的文章里还可以写果园里的事情以及秋天的果园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3.学生习作。

  学生根据要求,结合老师的提示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习作讲评)

  一、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佳作展示:

  迷人的秋色

  秋天多么迷人啊!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不过最美的当数田野和果园。

  秋天,田野里的稻子熟了,远远望去,像铺了一地金子。沉甸甸的稻穗低着头,弯着腰,像是在向人们招手,高粱也熟了,火红的一片,直伸向远方,像是给大地镶了一层花边;大豆荚咧开了嘴,露出圆圆的金灿灿的大豆,更像是一个喜气洋洋的豆娃娃……这边菜畦里,番茄红、茄子紫、冬瓜绿,嫩生生、水灵灵的.……地里,辛勤的农民一边擦着汗,一边笑眯眯地望着眼前的景象,仿佛在说:又是一个丰收的秋天啊!

  田野里丰收在望,果园里更是热闹非凡。你瞧,果树上,黄澄澄的梨、金灿灿的桔子、红彤彤的柿子挂满了枝头。农民伯伯正满怀喜悦,或是踩在树上,或是站在凳子上,采摘着浸透了他们辛勤汗水的果实。箩筐里、菜篮子里、农用车上,都堆满了各种水果。他们想趁着这大好季节,把他们的劳动果实送到城市里,让城里的人也和他们一起品尝这丰收的果实,一起分享这丰收的喜悦!

  啊!我爱秋天,更爱这迷人的秋色!

  习作评析:作文向我们展现了两个地方的场景:丰收的田野、热闹的果园。语言生动、具体、想象丰富。可见,只有用心观察,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2.全班同学听后进行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二、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评议。

  1.是否扣住“秋”。

  2.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把内容写清楚。

  3.用词、造句是否妥帖、顺畅。

  三、讲评习作。

  1.同桌之间互读互改。

  2.要求:

  (1)看看句子是否通顺。

  (2)查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对错。

  (3)词语运用的是否恰当。

  (4)有没有表达出真情实感。

  3.同学之间互相修改后,再读给小组内同学听,让同学们评一评。

  4.集体评析,各小组推荐一篇佳作,全班交流评议。

  四、修改誊写。

  1.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2.誊抄作文。

  五、小结延伸。

  教师:同学们,习作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表达形式,选择真实的事例,抒发真实的感情,将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课后请大家把自己的习作给家长念一念,改一改。

  第三课时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想想是否也有同感。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后感受。

  3.在本单元的课文中找出这样的段落,读一读,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教师总结:以后我们在习作的时候,也可以学着这样写,抓住一句话,围绕一个意思写,这样可以写得更具体,更生动。

  二、识字加油站。

  1.结合图读一读这些词,注意加点的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2.学生读后交流:第一行的加点字,都是“虫”字旁,第二行的加点字都是“鱼”字旁。

  3.说说“虫”字旁和“鱼”字旁的字都与什么有关。

  4.你还能再写出带有“虫”字旁和“鱼”字旁的字吗?

  三、词句段运用。

  1.出示词语,请大家自由读一读。

  ①读了这些词语,你的眼前会浮现怎样的画面?请选择一两个词语说句子。

  ②学生小组内交流。

  ③指名说句子。

  2.课件出示语句,请同学们试着说一段话。要求围绕这个意思来说。

  ①同学们看到句子后,小组内互相交流。

  ②指名汇报“车站的人可真多……”

  ③学生听后评价,也可进行补充。

  ④再试着用“我喜欢夏天的夜晚……”说一段话。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古诗《早发白帝城》。师范读。

  2.请同学们读第1、2句,说一说诗人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云,那里有多远,需要多少时间?

  3.学生读后交流。

  4.再读第3、4句,说一说沿路诗人听到了什么?体会行船之情,以及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5.指导朗读。

  6.比赛背诵。看谁背得又对又快。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3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十九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理解“燕子专列”的意义,树立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关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程序:

  一 导入:

  1师板书课题;生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2 师提出问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生可能提出:“专列”是什么意思?“燕子专列”又是什么意思?)

  二 认读生字

  1 师用课件出示生字和词语。

  2 生看大屏幕。先读字再读词语,指名领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开火车读。

  三 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 师提出要求:同学们生字学的'真好,我们把课文自己大声的读一编,老师要求同学们把字音读正确,做到不丢字,不多字,把课文读流利。(生自读课文)(师巡视)

  2 师: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 师:你从什么地方看出人们非常关爱燕子?

  生关注第三段。找出关键的句子和词语。师指导学生从“立即、冒、顶、四处”这些词语感受到人们行动迅速,不怕严寒到处找燕子的情景。

  4 师:你能体会到瑞士人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吗?(生自由发言)(师请学生读一读)

  5 师:为什么把燕子装上火车运往南方呢?(生学习第一自然段)

  6 师:是谁决定用火车把燕子运往南方呢?(生学习第二自然段)师指导学生从政府决定中体会到对燕子的重视和关爱。

  7 生分段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组织两组,然后齐读。

  四 扩展训练

  1 师:那一列充满爱心的燕子专列启动了,让我们为燕子送行吧,此时此刻你想对燕子说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 师总结:老师想对燕子说:“亲爱的燕子,愿你永远的翱翔在蔚蓝的天空,愿你的明天更美好。(师出示燕子在空中飞的课件)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4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学习重点:

  理解指导鹿对自己的脚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态度。

  三、学习难点:

  读懂课文,体会故事所寄寓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茂密的丛林中,住着许多动物,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动物朋友。(课件)它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明确学习要求:

  1、学生默读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2、学生说学习要求。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课件)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开火车,一人一句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汇报交流。(贴图)

  (四)、品读课文,体会探究。

  1、指导学生读书方法:边读边想。用这个方法解决问题(课件出示):

  鹿遇到狮子之前,对自己的脚和腿的态度是怎样的?

  鹿遇到狮子之后,对自己的脚和腿的态度又是怎样的?

  2、学生汇报鹿遇到狮子之前,对自己的脚和腿的态度是怎样的。相机课文1至4自然段,(课件)指导朗读,读出对角的赞美、喜爱,对腿的抱怨。(板书:精美别致太细难看)

  3、学生汇报鹿遇到狮子之后,对自己的脚和腿的态度又是怎样的。课文第7自然段,(课件出示:两只美丽的鹿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学生齐读鹿说的话。(板书:差点送命狮口逃生)

  4、比较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引入5、6自然段。(课件出示内容)

  学生自由地读5、6自然段。

  a、读后你知道了什么?(鹿靠有力的腿从狮口逃生,而美丽的鹿角却挂在树枝上险些丧命。)

  b、同学们,你们看过凶猛的野兽追赶猎物时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吗?那对于弱者来说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走进森林深处去体验。(老师范读五、六自然段)

  c、听了老师范读,你感受到了什么?(惊险)

  d、你们想试一试吗?想一想老师刚才的朗读,再结合自己的理解琢磨一下。

  e、放音乐配读。

  f、你们读得真好!如果你们就是那只刚刚脱险的鹿,你想说什么?

  (五)、领悟寓意,升华主题。

  1、读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你能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吗?(课件)

  2、学生交流汇报。

  (六)、前后联系,延伸拓展。

  1、(课件出示)分析、比较《陶罐和铁罐》与《狮子和鹿》这两篇课文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学生交流汇报。(板书:要全面地看待事物)

  3、小结:我们学了课文之后,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全新的看待自己,全面地看待事物,能从不同的环境去了解事物。

  (七)、品读、赏析、积累。

  1、学生选择课文中感兴趣的部分再读一读。

  2、交流。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5

  设计思路:

  《空气在哪里》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写小猴子和空气玩捉迷藏的游戏,介绍了空气的作用及特点。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趣味性强。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设计中,首先用猜谜游戏引入,激发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据题质疑,带着问题自由、充分地朗读课文,读后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在教学设计中,抓住关键要素,创建学习平台,让学生自学自悟,互帮互助地了解“空气在哪里,它又有什么作用?”通过学习卡的填写,概括了空气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发挥学生想象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学会本文语言描写的方法。

  3.会认“隐、计、胎、墨、瓶、捏、旺”等字。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自主学习、探究,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空气在我们身边的各个地方,植物、动物都离不开空气。

  课前准备:

  1.多媒体。

  2.学习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展示第三屏)猜谜语。

  [(二)看来同学们都是猜谜小能手!那你们知道空气在哪里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空气在哪里》。导入课题。]

  (三)据题质疑。

  1.课题本身就是一个问句,围绕课题,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2.师生梳理:

  (1)题目中的问题是谁提出来的?他找到答案了吗?

  (2)空气有什么作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轻声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相检查。

  [3.教师以多种形式抽查生字读音。

  4.整体感知:题目中的问题是谁提出来的?他找到答案了吗?]

  5. 在四人小组中说:读了课文,自己知道了什么?

  三、熟读课文,合作探究

  (一)(展示第四屏)读一读问题。

  (二)自学感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文中做好笔记。

  (三)交流汇报,完成学习卡。

  1(展示第五屏步骤一)。

  2. 四人小组交流。

  3. 小组分工合作填写学习卡。

  4.小组展示学习卡。

  5. (展示第五屏步骤二)。

  6. 完善自己小组的学习卡。

  7.分组朗读学习卡两部分内容。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问句的语气和小猴子的心情。

  四、拓展思维

  你还发现空气在哪里?各有什么作用?

  (展示第六屏)

  1.齐读问题。

  2.同桌说一说。

  3.指名汇报。

  4。(展示第七屏)师适时提出:空气到底在哪里呢?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一)学习了本课,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1.向同桌谈谈自己的看法。

  2.指名汇报。

  3.师生评议,明确:空气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世界上任何生命都离不开空气等。

  (二)既然任何生命都离不开空气,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或减少空气污染呢?

  1.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评议。

  六、布置作业

  《语文百花园三》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重视综合知识的整合与运用,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去探求新知,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议、练、说、评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乐中学到知识,学到方法。

  教学内容:语文园地三所有内容,包括: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能说会道、笔下生辉五项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运用中区别同音字。

  2.积累ABB式的重叠词。

  3.学会进行句型转换,即“把字句”与“被字句”的相互转换。

  4.丰富语言积累:有关学习方面的名人名言。

  5.通过学习阅读材料是学生受到启发:要从小养成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6.学会向老师请假或请别人帮助请假,并会写请假条。

  教学重难点:阅读有关请假条的内容,分析 向老师请假的方法,习作时,将分析探究到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运用中区别同音字。

  2.积累ABB式的重叠词。

  3.学会进行句型转换,即“把字句”与“被字句”的相互转换。

  4.丰富语言积累:有关学习方面的名人名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第三单元的学习接近尾声了,在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从中认识到要想有新的发现,就要像科学家那样,细观察,勤思考。多动手,与此同时,我们还收获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这节课我们来整理近一段时间的语文知识,运用我们的语文能力去大显身手一番!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百花园三”(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用简洁的语言回顾单元重点,导引出本节课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语文学习的目的,就是实际运用。]

  二、 语海畅游

  你认为汉字有趣吗?举例说说。(捕捉信息,进入同音字区别的学习)

  1.打开书看看“汉字真有趣”,先读一读,然后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2.你认为怎样才能将同音字用准确。(先组词,再造句,在具体的语境中区别字义,达到准确运用。)

  3.用“须”和“需”扩词、造句,再次说说这两个字的字义区别。

  4.举例说说,还有那些像这样有趣的汉字,并进行区别。

  (如:静和净,领和岭等等)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自主探究出同音字的区别方法,再运用方法去拓展练习,学生不仅获得了“鱼”,也会去运用“渔”去捕获更多的“鱼”。]

  三、照样子写词语

  1.自由读例子,说说自己发现了词语的什么特点。

  (都是ABB式的表示颜色的词语)

  2.结合语言习惯,照样子完成练习:

  3.红( ) 黄( ) 黑( ) 白( )

  4.交流,评改。

  [5. 引导质疑:现在问题出现了,描述颜色时,“红”“黄”“黑”“白”就能说清楚,为什么要写成“ABB”式呢?

  (使色彩更浓了,使表达更生动,更形象。)]

  6.小组合作:看来,“ABB”式的词语真的好神奇呢。那我们多多积累些吧。比一比,那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想出来的词语数量多,正确率高。

  7. 汇报展示。

  小结:这么多的叠词陪伴我们,我们今后在说或者写的过程中多该自信呀!

  [设计意图:此环节,不仅让学生练习了叠词的正确组成,同时又润物细无声地插入了“ABB”式形容词的修辞特征及功能,激发了学生积累和积极运用的兴趣。]

  四、句型转换

  词语没有难倒我们,加大难度,来检验你们的能量!

  1.指名读例,再齐读,感悟“把字句”的结构特点。

  2.读读学习伙伴的话。

  3.动手完成练习。

  4.交流答案,说说做题的过程或做后的感想。

  5.课堂练习:

  (1)我读懂了这篇课文。

  (2)大家一起努力,终于找到了失踪好几天的小狗贝贝。

  (3)指名出题,同桌答。

  [设计意图:“把字句”由“把”字短语接动词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式,小学生不必说这些术语,但结合生活经验在潜意识里其实就是这么个意思。让学生说说做题的过程或做后的感想正是做题方法的总结。]

  五、积少成多

  出题的同学自信满满,答题的同学胸有成竹,可见知识与本领的积累是我们制胜的法宝!下面我们就再来积累一些名人名言吧。

  1.自由多读几遍。找出名言的共同点。

  2.指名读,纠正不恰当的读法。

  3.齐读。

  [4.小组讨论句子的意思,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5.交流。

  6.读读背背。

  7.背出自己已经积累过的.读书方面的名言,也可自己写一句。

  [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状态,主动地进行探索与发现,多角度和多样化地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

  六、总结:一节课中,同学们充分调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完成了四项练习,轻松自如,还收获了一些方法,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一天比一天有进步!

  板书设计:

  ● 形近字 ● ●读书的名言:

  需 静 领 红 红彤彤 其义自见(xiàn)

  须 净 岭 黑 黑洞洞 懊悔(huǐ)

  ●走马灯吸引住了茅以升。

  走马灯把茅以升吸引住了。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阅读材料是学生受到启发:要从小养成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2、学会向老师请假或请别人帮助请假时,要把请假的原因说清楚,说话要有礼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有关读书的名言。

  [2.过渡:的确,“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同样,读一篇好,也会有收获。一起走进“阅读平台”。]

  二、阅读平台

  1.自由读故事。

  2.指名读,思考:一次偶然的发现后,科普希是怎样做的?他这样做取得了什么成就?画出相关的句子。

  3.讨论交流。

  [4.拓展:说说自己平时观察事物有哪些独特的发现。]

  5.小结:看来,养成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的确是受益终身,让我们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去发现奥秘,享受其中的乐趣。

  [设计意图:加强自主练习,凸显阅读训练重点,注意读与说的结合,着眼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三、谈话导入:同学们,如果你生病了,或有什么重要的事,不能去上学,你准备怎样向老师请假?是打电话请假,还是请爸爸、妈妈或者邻居小伙伴帮你请假?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如何请假。

  1.明确要求:

  (1) 自由读要求,归纳要点。

  (2)交流要点:(学生在向老师请假或请别人帮助请假时,要把原因说清楚,说话要有礼貌。

  2.向老师请假

  [(1)想一想,如果是打电话向老师请假,应该怎么把原因说清楚,要用到那些礼貌用语?

  (2)假如老师同意或不同意,又该怎么说?

  (谢谢老师 再次讲清楚请假的必要性,有礼貌)

  (3)两人小组合作练习。]

  (4)指名表演,集体评议。

  3.委托他人向老师请假

  [(1)如果请爸爸、妈妈或邻居小伙伴向老师请假,你认为该怎么说?

  (向对方说明意图 说清请假的原因 有礼貌)

  (2)强调: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要说明自己想要干什么,礼貌用语有所不同。)

  (3)练习后指名向全班表演,集体评议。]

  4.总结:看来无论自己请,还是请他人代请,都得注意:一是把请假的原因说清楚,二是说话要有礼貌。我们评价的时候也是针对这两点去评,估计同学们今后有事,一定会把请假这件事完成得很出色!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感受到语文学习是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同时着重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课后作业:

  1、 搜集一些名人小时候的故事读一读,想一想。

  2、 与家人或伙伴表演请假的全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个望远镜 请 假

  利普希 说明原因,有礼貌

  {认真观察} (说明意图)

  { 勤于思考}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本上的请假条,明白请假条要写的内容、格式以及表达时要有礼貌。

  [2.自己试着写请假条,用书面形式表达自己要请假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又掌握了一种语言技巧——口头请假。这节课呢,我们就从中选取一种,讲话语变成文字。让我们的信息传递更为多样化,从而以不变应万变。

  二、思考交流:

  打开书,读题目要求和李晓芳同学的请假条,心中归纳一下,请假条应该怎么写。用自己清楚地记号标注。

  [交流所得:

  1.应写清楚请假的原因,请多长时间的假;

  2.注意请假条的格式,包括称呼、落款、日期以及正文的格式;

  3.要讲礼貌,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小结: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要点一个也没逃脱,下面的请假条一定不成问题!]

  三、自主探究:

  1.出示自学提示:

  (1)请假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请假的时限为多长更合理?

  (3)请假条的格式要注意些什么?

  (4)列举可用的礼貌用语。

  2.学后交流,集体评议总结。

  3.小结:大家的生活经验可真丰富,你们的大脑像一个容量极大地储存器,列举的内容包罗万象呢,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哪!佩服你们!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请假条的写法,自己静心思考更为有效。学生对要求的自我分析,归纳的过程是其理解和内化的过程,加之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经验也不少,通过教师的肯定、鼓励性的语言,学生体会到自豪感,成就感。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四、实践内化:

  1.小组合作完成:回忆自己近期的一次请假,或自设一个请假的原因,根据当时的情况,口头表达请假条的内容。

  2.推荐小组代表上台口述,集体评议。

  [3.动手写一张请假条。

  4.同桌互评,可请老师帮助解疑。]

  5.认真修改。

  五、课后作业:

  试着写一张请假条吧。

  板书设计:

  请假条

  (称呼):

  (请假的原因,请假的时限)

  姓名

  [教学反思]

  百花园中通过词句的练习,了解同音字的不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寻找同音字,并能区分不同;初步理解了叠词的特点,积累了词汇;能够把陈述句改为“把”字句,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提高了表达能力。通过 朗读、理解并背诵关于名人读书的名言,懂得了读书的重要。 学生在独立阅读《第一个望远镜》中,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激发了学生观察、思考的兴趣。 通过练习请假和学习写请假条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学设计12-06

三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精选】05-17

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04-02

三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05-17

[经典]三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05-17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07-20

《语文活动》教学设计02-21

语文《咕咚》教学设计02-16

语文教学设计[精选]07-04

语文《劝学》教学设计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