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设计15篇(优秀)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21 12:57:2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15篇(优秀)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15篇(优秀)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经验,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单元的篇课文。本单元主要体现注视,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之美。“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这个例子既承担了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因此是个很好的蓝本。

  2、文本简析:

  因此,研究这篇文章不仅要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研究的手法,更要让学生仔细品味语言,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有很强的猎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认识,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探究热情。并且,初一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雅观、代价观的时期,但他们的观赏能力还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上几点主要是从学生的现有水平、研究惯和能力上去认识归纳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2、进程与方法:

  3、情绪态度与代价观:

  【重点难点】

  1、针对单元重点和教材内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2、针对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心理层次,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难点是:

  【教学方法】

  1.教法:

  教法

  诵读法

  依据

  是一种欣赏教学法,优美的散文需要阅读,不仅可以锻炼朗诵能力之美,从而获得语感的训练。

  对话教学法它能充分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用此法可开导学生思维,培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其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打造动态情境教学法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协调开展,尽量给学的多种感知觉器官,增强教学效果。

  2、学法:

  学法

  预法

  依据

  初步了解文本,破除与文本的陌生感,可有效地进入文章的研究化的理解,有助于问题思考意识的养成。评点阅读法在阅读过程中,圈圈点点,心有所感,笔墨追录。在主动的思维研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合作讨论探究法训练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励学论与争辩的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课时安排】

  一课时(45分钟)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进程】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3分钟)

  (一)课前预

  1、掌握本文字词,熟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对有疑惑的地方做好记号。

  2、使用藏书楼、收集等资源,认识并熟悉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二)情境导入

  二、窥一斑而知全豹(12分钟)

  整体感知全文,挑选枢纽信息,思考以下问题。

  三、奇文探究共赏析(22分钟)

  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内容,并且采用“小组擂台积分榜”进行评价。

  (一)研读入境品语言

  展示例句,让学生运用遐设法主意,交换法,咀嚼品味作者细致而准确的写作手法。

  (二)赏读入心悟情思

  让学生“读其所喜,品其所爱”,重视诵读能力,并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惯,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这也是我的教法和学法指导。学生边读边评边议,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并作好评价的引导。

  (三)涵咏入理勇质疑

  这个环节安排在这里是为了给学生讨论交流提供一个缓冲的空间,让学生质疑,这个疑问可以是预课文时留下的,也可以是在讨论交流中产生的。产生的疑问可由学生互相解答,然后再由教师进行补充。四、XXX总是情(8分钟)

  (一)拓展迁徙

  欣赏一段视频,走出语文的范本,走向课改中倡导的“大语文”境界。

  (二)课堂总结

  打破按部就班的教师总结,改由学生总结。这不仅是对学生研究成果的检验,而且这种生成性的信息反馈更加准确有效,可以使得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和完善。

  (三)作业布置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2

  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早在1982年就提出了“三为主”的教学原则,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这一观点的提出,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但课堂教学如此,就是在写作及其批改活动中,也同样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应打破作文评改是教师专利的传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进关系,使作文评改日益向学生自主、自能操作的模式发展,让学生主动参与,提倡自批、互批等形式,创造良好的作文氛围,使学生的作文水平能够真正得到提高。

  经过不断的学习、摸索、实践,我认为互动式作文评改方式能够较为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具体方法如下:

  一、教师主导,营造互动批改的氛围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在作文批改中要重视这个“教”的作用: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引导、示范、鼓励、点拨,使学生先有所依靠,最终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这种主导作用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一)总体把握:在学生完成习作之后,教师首先要对他们的写作情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教师在评判这些文章时,要走出成人角色的评判误区,尽可能地站在孩子的视平线上去品评、去发现,去让学生通过写作表现率真、张扬个性。鼓励学生写生活、写真情实感,让自己的.作品保持个性,让学生学会自我发现、自我欣赏、自我提高。

  (二)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互改时,教师应注意激发兴趣,调动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用古今中外文学大家修改文章的典型事例来进行引导,使他们认识到“好文章三分靠写,七分靠改”的道理,真正意识到修改作文的确能提高写作水平。这样学生才会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批改活动之中。

  (三)明确要求:在写作前提出作文的十项要求,以指导学生写作以及评改作文:一、格式是否正确;二、卷面是否整洁;三、错别字几个;四、病句有几处;五、标点有几处明显错误,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六、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七、看文章的选材:这条批语提三点要求:①是否围绕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实际。③是否具有典型性;八、看文章的结构:就结构而言,也要写清三点批语: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②过渡是否自然。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九、看表达方式: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十、看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是否形象生动。这十项标准是常规性要求。

  (四)教师示范:学生开始修改作文时,往往不得要领,不知如何改。此时教师要进行示范批改:将具有典范性的作文,用多媒体投出来,结合写作要求对学生予以点拨,使其明白如何评价一篇作文?怎样发现作品优点?熟悉各种修改要领:改什么、怎么改、为什么这样改。

  (五)操作指导:包括批改步骤的确定;各种批改符号的介绍运用;批改过程对学生的巡视指导、排疑解难;如何写批语;共性问题的归纳与分析;过程的组织控制;课后对学生批改过的作文的再度浏览批阅等。

  二、学生主体,实施互动式批改

  在教师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做好了一系列的铺垫后,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作文评改以及写作能力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一)自批自改:让学生自主评改作文可以使学生通过自我实践、自我反馈,发现并解决其中的问题,这样既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二)小组互动式评改:《课标》在“教学建议”及“评价建议”中指出:要引导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因此,在学生学会了自改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的互评互改。具体操作如下:

  1.教师指导。教师先从学生习作中选出极富代表性的文章一到两篇,投影或事先抄在黑板上,或提前印刷发给学生,指导学生对这篇文章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从文章的立意、结构、语言、情感、文面等各个方面进行评改,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删、增、调、换等修改符号的使用和学会做旁批。

  2.分组批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与作文评改的几方面相对应,组内有几位同学,便批改几篇作文,每位同学批改一方面。这样,每篇作文被批改达六七遍,优点与不足也就完全显露出来了。同时,批改者通过批改,提高了对文章的鉴赏能力,再与自己的作文相比较,也明白了自己写作的优劣得失。各类学生皆得其所,写作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3.互推佳作。这也是“互动”时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意义在于:互改成果,推出范文。那些写作水平一直比较高的同学,当然应鼓励其“冒尖”;那些小组内一直无缘入“围”的同学,更应予以“关爱”,鼓励其“出墙”。

  4.教师点评。教师应在学生批改的基础上,参考学生的批语,再次批改。教师的批语应尊重学生的观点,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不宜对学生的作文内容和批语做较大的改动,以防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在互评互改中,学生地位平等,心理不受威胁,无拘无束,学生此时既是“教师”又是读者,角色不断变换,在评改中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学会合作,思维活跃,集思广益,促进“集体创造力”的发展。因为他们能创造性的审视、评价他人的习作,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并使这种思维活动达到激发状态,增强信心,体验成功。

  总之,以上方法都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但为老师减了负,还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地提高了作文教学效果。夸美纽斯说得好:“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脚步。”让我们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求实探索,为有效提升学生作文水平而努力!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审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的育人目标”。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接受知识。本文将对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进行研究,以期达到实施语文课创新教学的目的。

  一、语文创新教学研究的途径

  1、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

  2、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4

  教师设计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成功的教学设计方案中凝聚着教师个人的经验、智慧和风格。在教学设计中,要创新教学设计方案,在已有的丰富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积极汲取和吸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成果,使得教学设计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即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创新教学设计对于我们刚起步的教师而言,可以简单理解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那该如何进行创新教学设计呢?

  一、设计教学环境,给学生轻松愉快的氛围

  学生是有情感的,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发挥,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起来。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思维才能够产生共鸣,师生之间的动静搭配才能恰到好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学生的静心聆听与主动思维才能处于同步发展之中。严谨的课堂上不乏欢歌笑语,紧张的学习中也有活泼互动,课堂上的民主气氛是促进学生创新思想成长的阳光和雨露。

  带着师生民主的教学理念,设计一段创新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活跃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如学习诗歌《渔歌子》,我事先叫学生准备好画笔、颜料。正课开始后,我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比赛画画,请根据诗歌《渔歌子》内容,画一幅画,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学生一听,可来劲了,勾描的勾描,涂彩的涂彩,忙得不亦乐乎,整个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青少年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经常动手,可以刺激他们的思维发展,提高智力水平。

  二、设计教学手段,给学生积极创新的欲望

  教法灵活,引导学生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师能灵活地运用教学机制,在教学中敢于提出种种“假设”,敢于“冒险”,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自然而然地就会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有一次,我在上《五人墓碑记》起始课时,拿了一架托盘天平走进教室,学生大惑不解,语文老师又要搞什么新花样?上课一开始,我在天平两端各放上一张白纸,天平保持平衡。接着,我问学生,如果在左边纸条上写上周顺昌等五人的名字,在右边纸条上写上众多凡夫俗子或高爵显位却贪生怕死者,天平仍能保持平衡吗?

  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就有效地启发学生研究课文,学生不仅很快掌握了教学内容,而且从教师这一富有创新意识的教法中领悟到许多有益的成分,萌发了创新的种子。

  三、设计教学流程,给学生大胆质疑的时机

  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行为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学生的质疑水平是在老师的鼓励中不断提高的.。“你要提倡什么,就赞美什么”“好孩子是夸奖出来的”。

  在学《〈论语〉十则》时,同学们因解释“何有于我哉?”而争论了起来。有的说:“它是孔子的自谦之辞,意思是‘哪一样是我能做的到呢?’”有的说:“其意是孔子说,哪一样我做不到呢?是说孔子全都做到了。”两种解释截然不同,我鼓励学生去查阅完资料后,大家再共同探讨。令人欣喜的是有一位同学查阅各种资料后,专门写出了一篇题为《“何有于我哉”之论》的小论文。

  这充分说明了学生中蕴藏着何等可贵的潜力,而我们的教学缺少的就是对学生质疑水平的鼓励和珍爱。有了学生大胆质疑的课堂,将会是高质量的课堂,充满活力的课堂,它能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观察力、想象力,联想和顿悟等各种能力,尤其是创新和求异的能力。此处,它还会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会变得越来越善于提问,勇于提问,创造性地提问;而且,学生不但会质疑,还会独立解决问题,尤其是会在诸多问题中发现它们联系,寻找到新的突破口。

  四、设计教学方式,给学生亲身实践的空间

  课堂上教师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有利于实践、体验的环境,还要关注实践的结果,但不要很在乎学生最后“作品”“成果”“汇报内容”的质量高低,更重要的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们要及时了解学生在开展研究活动时将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帮助,需要怎样的指点……针对这些来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探索和创新,而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结论,更不能将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已有经验强加给学生。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这节课我们将换一种方式来学习课文。大家有兴趣吗?是什么方式呢?在这之前,大家有没有尝试过“编演课本剧”,自己当编剧、导演、主演呢?(没有,那今天我们就牛刀初试;有过,那今天我们再一展才华。)

  ……

  请同学们注意,刚才老师写出的这个场景,只是老师结合课文内容编写的一个例子,同学们可以借鉴它,但更需要大家去创新,在编写中要结合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写出我们自己的个性风采来。

  在语文课堂实践中,解放了学生的头脑、眼睛、嘴巴,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孩子们在自由、自主的环境中学习、创新,让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健康成长。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5

  整体来说,这节课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原因主要是流程设计缺少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板块是割裂的,文本解读难以到位。我不由想到了“主问题”这个关键词,应该说,上述板块式教学能简化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条理清晰,只不过,互不相连的问题不能称之为“主问题”。余映潮老师提出,在阅读教学中要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提问或问题,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更集中、更深入的思考。这是针对课堂上的随意连问,简单追问和习惯性碎问而言的。“主问题”指的是阅读教学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提问或问题。阅读教学中设计“主问题”,我们的课堂才精彩纷呈,活力四射。那么,如何设计“主问题”呢?

  一、深入解读文本,优化主问题设计

  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高度,教师只有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从而收获到课堂教学的美丽风景。

  主问题设计需要教者精细阅读课文和精心思考教学。阅读教学要“潜心会本文”(叶圣陶语),于永正老师也说: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没法。教师要依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揣摩解读文本的每一个细节,预想学生阅读文本时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从而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进行主问题设计可从如下方面入手:扣住课题,因为标题能概括中心,往往是内容的浓缩,情感的出发点;找准文眼,品味、体悟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感悟作者的情感;根据文章结构,任何文体都有一定的行文思路,教学时若能抓住作者思路自能悟出深意;联系文章背景,有助于深入地解读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我从标题入手设计了如下问题:

  1.我的叔叔于勒是什么样的人,请做于勒的简历;

  2.对叔叔于勒应持什么态度?我们一家对叔叔于勒是什么态度?

  3.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揣摩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变化的语句,说说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这样的设计改变了传统教学一律从小说三要素入手,概括情节,分析人物、明确环境描写作用的不变教法,设计有递进性,由浅入深,问题之间有逻辑性,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揣摩教学目标,优化主问题设计

  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必须讲求教学效率,所以,每一堂课必须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面面俱到式的教学,只能导致教学目标不明,课堂教学没有重点。

  一位老师这样设计教学铁凝的`《生命与和平相爱》。设定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分析文章所描写的戴维这一人物形象,探究其具有优秀才能的根源,从而了解犹太民族珍惜生命,祈祷和平的感情及犹太民族重视文化教育,重视培养生存能力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了这样几个主问题:

  1.犹太民族中的优秀青年戴维是怎样的形象呢?请捕捉有价值信息为戴维设计一份全面、别致的小档案,档案中必须包含评语这一项。

  2.如此优秀的犹太青年,其优秀才能形成的根源是什么呢?请阅读课文,并结合对犹太民族的了解,探究其中的原因。

  3.有人认为,本文题目“生命与和平相爱”可以换成“个人——家庭——民族”,也有人认为不能换,因为这三者之间相距甚远。你认为呢?请结合课文内容,具体阐述理由。

  这几个教学问题,目标指向非常明确,第一问解决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而设计小档案及评语的形式,比形象分析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第二问探究“优秀才能形成的根源“,旨在揭示戴维这一形象背后蕴含的社会意义,引导学生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民族精神等方面分析,从而达成“了解犹太民族珍惜生命,祈祷和平”这一目标;第三问解决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通过设置对矛盾问题的选择回答,巧妙地把教学引向深入。

  这几个问题成了支撑此课的骨架,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到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把握,逐渐达成教学目标。

  三、考虑学生学情,优化主问题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说:“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战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所以在课堂问题设计上应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学定“问”。

  有位老师为《天上的街市》这样设计课堂问题: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诗人描绘出的“天上的街市”;诗人是通过怎样的写法创造出这样美好的境界的?你能分清哪些是诗人的联想,哪些又是他的想象吗?课堂至此晦涩不畅,气氛沉闷。

  究其原因,在于问题设计背离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状况。初中生兴趣广泛,思想活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课堂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但概念定义下的内容理解,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意义不大。更何况 “联想”、“想象”的手法是本单元学习目标,直问哪些诗句运用了联想,哪些诗句运用了想象,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难于理解。

  根据学生的学情,相同的内容,不同的问法,效果可能就会大大不同。我们不妨这样设计《天上的街市》:

  1.诗人描绘的“天上的街市”是个怎样的世界,请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2.诗人描绘出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民间故事中的有什么不同?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请圈出体会。

  3.诗人为什么要对民间故事作这么大的改动?他的用意是什么?这种写法叫什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论语》和孔子,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

  2、 理解前五则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 感受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感受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由《论语》和孔子直接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二、诵读感知

  1、 学生范读,读毕师生评点,明确文言文的朗诵要求

  2、 教师范读

  3、 学生齐读

  三、研读分析

  1、“学而时习”章

  (1)“学”指的`是孔门弟子要学的功课——诗、书、礼、乐等,学这些科目,只懂道理行吗?

  不行,还要“时习之”,“习”是实践,是练习,《〈论语〉十则》简案,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论语〉十则》简案》。拖得太久也不行,还要经常、按时练习。这里的“学”与“习”有什么区别?

  好比游泳,先学道理,然后下水,等到学会了,会有什么感觉?(说,高兴,同“悦”)

  (2)“朋”就是朋友,有朋友从远方来,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呢?(自由作答,适当引导与学习联系起来)

  孔子有门徒三千,来自全国各地,来的时间也不一样,有早的有晚的,孔子这句话是对门徒说的,有什么用意?

  (3)“君子”指的什么人?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配称作君子?

  (4)这段话都用了“不亦……乎”的句式,翻译时要译做“不也……吗”

  (5)这一则谈的是什么问题?

  2、“吾日三省”章

  (1)这段话是谁说的?“曾子”是什么人?

  (2)曾子说,他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讲了三件事,同学们能把三句话翻译一下吗?(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3)学生翻译,教师纠正问题

  (4)讲述“曾子杀彘”的典故,问,这个故事大致能照应哪句话?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7

  一、借助范文,巧用仿写,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和写作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推动力,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往往具有主动性、自觉性,并能乐此不疲。”从培养兴趣入手,是克服初一学生“写作难”的关键。以笔者拙见:培养这个兴趣,我们可以从仿写入手,通过仿写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

  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模仿别人的句子和文章,它降低了学生表达的难度,又通过实例的借鉴,让学生学习了语言的表达和写作的技巧。如果你问初一的学生“生活是什么?”如此抽象的问题,对初一学生来说思维常常是受到限制的,如果你给他一个模仿的范例,“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生活是一条崎岖的路”,那么学生便也能写出“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盘莫测的棋,生活是一场出色的戏;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曲心灵的歌,生活是一扇未知的门;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列远行的车,生活是一杯自酿的酒。”这类形象生动又含义丰富的语句,表达他们自己对生活独特的理解。而这些语句的诞生也让学生发现了自己的语言表达的潜力,增强了写作的信心:原来我也能写出这样的佳句。

  仿写借助于可循的“章”,仿写激活了学生的潜在记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检和语言经验,从而让他们体会到了表达的快乐。当学生仿写出诸如“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丛林的小花,你何必与大树比高低呢?你自有你的芬芳;溪边的小草,你何必与繁花比艳丽呢?你自有你的坚韧”时,他们便明白了什么是独到的思想,什么是文采兼备的语句,特别是当教师以无比欣赏的.眼光注视他们时,他们怎能不产生出一种表达的激情和写作的欲望呢?兴趣来自于积极的尝试和尝试后成功的喜悦,就如海伦·凯勒说过:“当一个人感觉到高飞的冲动时,他将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

  二、找准切入点,从仿句、仿片段入手,夯实语言表达的技能基础

  在初一作文教学中,笔者也曾洋洋洒洒地向学生大谈什么结构、立意、修辞、过渡等等一大堆所谓的写作技巧,可他们却听得云里雾里,无从入手,尤其是他们的词汇掌握还不丰富,语言运用还不那么自如,他们听后则更害怕作文,觉得作文“高不可攀”。他们需要一种借鉴,一种可以效仿的东西作为自己写作的支持。从这种意义上说,模仿也是一种需要。如中国传统的书法,都是从摹仿开始的,临碑临帖是初学者的必经之路。同理,我以为仿写在较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意识地锤炼语言,展现文采提高写作能力等方面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句子是语言构成的最基本单位,它具有意境美、节奏美、音韵美等特点。因此,要夯实语言表达的技能基础,可以先从仿句开始。教师要精心选择有训练价值的句子,指导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先找到对句子的感觉,体验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从而提升表达的技巧。仿句训练时教师可以先从介绍知识点、欣赏优美句式开始,而后强化仿写训练。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不必说……也不必说……单说……”是值得学生仿写的一个经典句式,通过这种句式的仿写,使学生知道有些句式它既能够使你的表述详略得当,又能使说话范围逐渐缩小,引出描写对象或议论话题,言简意明又重点突出。

  片段是以语段形式出现的,内容单一,篇幅短小,几句话、几十字、上百字,都适合训练学生语言运用和表达的能力。教师如给予及时的指导,学生往往也易于掌握,可以真正解决写什么,如何写的问题。还是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在教学“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这一片段时,作者抓住了连贯的动作,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将冬天捕鸟的过程写得清楚明白,令人怀念,而我们的学生来自渔村,对捕鱼捉虾身有体会,借助这一语段进行仿写,让学生仔细回味捕鱼捉虾的过程,揣摩怎样用词才能把这一过程—真实生动地再现出来,学生经过思考及动词的锤炼也能把捕鱼和捉虾的过程写得具体生动又趣味盎然。

  当然在具体的仿写指导和练习中,除了可以仿写句式、片段外,还可以指导学生仿写文章的开头结尾,仿写过渡照应、抒情联想等。引导学生把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巧妙的转变为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并鼓励他们力求有变化有创新。仿得多了,也就掌握多了,熟悉多了,学生便会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从中所悟出的规律,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夸美纽斯说过:“好的教学必须能够促使学生学得快些,学得愉快些,学得透彻些。”这说的也许就是仿写所带来的功效吧。

  三、加强课外阅读,借助阅读由简单的模仿向复杂模仿突破

  心理学家认为:简单的模仿是本能,复杂的模仿包括对模仿对象的感知和理解,这些认识和理解是理性的。它既需要训练者有语言模仿的功力,又需要模仿者有独特的审美趣味。在模仿过程中接受思想的锤炼,折射创造性思维火花。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8

  一、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良好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时期,对于这个时期的学生,我们教师要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变化,师生之间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促进老师与学生的互相沟通,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轻松学习,创造一个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从而能够更加地发挥自己潜在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初中英语时,兴趣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十分钟老师与学生之间开展交流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段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运用多种现代化技术的教学模式,以做游戏、风趣幽默地讲英文故事、唱英文歌曲,播放英文电影片段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教师要将教学的整个环节围绕着学生的兴趣来进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一个充满快乐的课堂环境下,学习到更多英语知识,从而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正确合理地设计教学场景,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可引导和启发学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多样化地为学生设计教学,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做到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充实课堂教学,在教学设计中正确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文知识,更能使课本上老师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容更加清晰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对知识能够一目了然。

  例如,在讲解“This is my sister”一课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前表述一下自己的家庭成员的称谓,学会用特殊的疑问句来询问家人和介绍家人。老师通过制作PPT用图片的形式来介绍家庭成员的特征,对于一些难点的单词用颜色鲜艳的字体来标注,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学会简单地进行家庭成员的介绍,能够指认出人物关系,并且能够进行熟练掌握。老师要求学生之间展开互相对话练习,互换角色分别练习。通过介绍,了解到学生的家庭成员。老师也可以通过录音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合上课本聚精会神地去听,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印象,从而能够更好地去练习口语和对话。

  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选取一些比较励志的英文歌曲和英文电影片段让学生来欣赏,运用简短的片段让学生之间互相对话,分配角色,激发学生运用电影中人物的角色来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在培养学生英语水平的同时增加学生的英语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的英语课堂内容。使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和活跃性,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好初中英语就要从学习方法入手,教师在培养学生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因此教师要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采用优生帮学困生的互动交流方法,指导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初中时期的学生比较贪玩,控制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采用设置悬疑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课下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初中英语是整个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需要学量的英语词汇,这也是学习中的难点,在对词汇背诵的过程中要将记忆单词变为长期的记忆,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词语进行相互比较,相互对比,通过反复的复习,这对记忆单词有着很大的帮助。当然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促进优质教学课堂的合理构建。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在课堂上将问题解决并且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课后巩固课堂知识内容,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来查阅资料,网络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库,促进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快速找到自己所要的答案,教师要提倡学生健康上网学习,促进学生更快、更新颖、更全面地学习。

  初中英语不单是为了成绩而学习,而是全方面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创新和谐的教学环境,不断地探究和摸索,正确合理地使用教学方法,实现我们英语课堂的优质教学,使英语教学充满活力。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9

  初中语文国培反思与展望初中语文国培反思与展望

  通过北京大学中小学教师培训平台长时间的培训,感慨良多,受益匪浅。

  一、提高了思想,净化了心灵

  通过这次培训,我看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看到了新课程改革美好的前景。因而提高了思想,心灵也得到净化。受考评制度的影响,我平时的语文教学也存在功利性,一切为了分数,一切为了考学,成绩不理想时闹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培养,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听了各位教授的课后,我开始重新思考语文教学的意义,从长远考虑,老师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现在,更是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能培育高分低能的人。功利如浮云,不能为了外在的物质,影响了学生的前途。

  二、提高了能力,内化了知识

  通过这次培训,对学生我注重了对他们语文学科兴趣的培养。课堂上,将问题分层设置,调度好不同水平的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敢说,能说,会说。让学生参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明白语文就是生活,生活也是语文,语文无处不在的道理。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通过学习,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开阔了眼界,拓宽了视野。可我知道,仅仅学到知识还远远不够,不能当两只脚的书橱,应该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学有所有,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这样才能在不断的学习中进步,取得更大的成就。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努力将这次培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第一线,在实践中创造出独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

  三、注重了情感,碰撞了心灵

  通过这次培训,我开始重视情感投入。我明白没有爱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以前我以为,只要学识渊博,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让学生心生佩服,学生自然会效仿,会努力学习。可是这次学习却让我改变了以前的看法。现在,我开始有意识的关注学生,询问他们的生活,在意他们的情绪,和他们做朋友,拉近彼此的距离,让自己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近自己,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何愁达不到师生同心,黄土变金的教学效果。心灵的碰撞产生的火花,是世上最美的教育。

  四、注重了内修,加强了读书

  要想教好语文,自己必须先学好语文。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要以“读书”为先,多读书,有才情,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人说外修修身,内修修心。我会注重自己的内修,汲取中外经典名著的营养,滋养自己的心灵。摒弃世俗名利的引诱,为学生做好为人师的榜

  样。让学生也多阅读,提高语文文学素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与实践结合,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五、本次培训按照远程研讨与课程资源等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在学科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引领下,积极展开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实现了教师与课程专家的面对面交流,既利于课程专家的专业引领,更利于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培训主体的作用,将理论指导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通过专家与教师的互动交流,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次培训为我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帮我更新了教育理念。对于“后进生“的认识,我以前有所误区,听了教授的报告后,改进了我之前的认识。后进生的形成有三个原因: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差、家庭教育差。前两者不是差的原因,而是差的结果,他们都是可以通过教师的努力而改变的。所以从某个意义上讲没有绝对的差生。

  六、此次培训让我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为我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我认识了许多仰慕的专家,还接触了许多优秀的同行,他们中有全国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有经常在语文教育教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的老师。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更被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所感动。此次培训锻炼了我的意志品质。我平时的语文教学任务繁重,很少有机会到处参加培训。而有些培训是搞形式主义,没有实质性作用。这次培训我认真听讲座,写心得体会,写教学设计与反思,作业按时按质完成,撰写日志、总结、论文,参与研修论坛等,让我感觉到了学习的充实与快乐。培训让我认识到了语文和生活的关系,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培训学习,为我的语文教学奠定了实战基础,我会学习老师们的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让我的语文教学锦上添花。此次培训大大拓宽了我的视野。通过这次培训,我发现了自身视野之局限,犹如井底之蛙。我随即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孩子固守陈旧僵化的理念,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完整的社会人,不仅仅是接受知识,还需要我们了解学生成长需求,创造各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条件。培训使我更进一步地明白了走进新课程的教师也不再是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而更多扮演“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研究者”、“开发者”、“协作者”、“参与者”、“学习者”等多元角色。为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活动,我们教师应自觉成为教学的研究者、终生的学习者、教学实践的反思者。

  七、通过培训更新观念。

  以往的语文课堂完全是程式化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听讲、记忆、回答题目是学生的

  任务,老师只需在规定的时间内讲授完规定的教学内容,一切教学活动都在老师预设的框架内展开,学天生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在听专家讲座与交换中使我明白了,若想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必须教师要在课前做充分的预备工作,把课堂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形预设出来,把每个细节,没个环节都要设计的周到,才不至于在课上浪费大量的无必要时间,比我们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效果要好很多,课堂气氛也能活跃起来,学生更爱学了,爱好有了,效力固然就高了。此次培训与以往的教师培训不同,不单单在理论上有根据、在实践中有实例,而且又能从实践中回到理论,找到焦点,进行操纵。我知道了语文教学要从学生学习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进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展开;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培养学生的利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学习进程,增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新视角新理念新思惟,正在更新着已成定势的旧的教育教学观念。在先进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势必取得丰富成果。

  八、在以后的教学中展开有效的课堂教学。

  教学行为的转变。对每位教师都要面临的备课和上课任务,在这次培训中我也有了进一步的熟悉。在平常工作中面对庞大的班级学生数,面对堆积如山的要批改的作业,再加上那末些个落后生,教师已忙得不可开交,谈何天天仔细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平常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内心来讲实在让人堪忧。我们应理论结合实际,在平常工作中根据本身工作量在学期初为自己制定好工作目标,如细致备多少节课,进行多少节课堂教学研究等。简而言之,就是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研究,保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做到充分利用。可谓:量不在多,贵在精。我想这样一种教学行为的转变,才能真正意义上应用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才能让学生取得更为有效的教学。教研方法的更新。一直以来,校公然课的展开一直是我们进行教学教研的重要方法。几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展现,不但让我对如何课堂改革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也让我熟悉到在平常教学教研中思想和方法的转变需求。我们应与时俱进,在展开学校公然教学评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有选择性地加强课后反思和相互评课的实践练习,更为深入地做好教研方法的更新,也为我们展开更有效的教学打好基础。

  九、从培训中得到了深入的反思。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面对以推动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时,真怀疑凭自己这点学识能否自若地驾驭新课程的教学,能否真正自觉地把新课程的理念渗透到实实在在的教学进程中,能否顶住考试和成绩为唯一衡量标准的主流观念的冲击。我问自己:你浏览了多少本中外经典著作?你能背诵出多少篇首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优美诗文?你能出口成章、提笔成篇吗?你的知识面能应付得了信息如此畅通的今天的学生的海阔天空的提问吗?你有扎实雄

  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广博的文化常识吗?面对一篇陌生的文章,你能快速读完并正确掌控主旨、思路和特点吗?你能以高雅不俗的气质和睿智幽默的谈吐征服自己的学生吗?面对这些题目,我不由酡颜心跳,忐忑不安。的确,我欠缺太多太多的适应新课改的学养和能力啊,不学习、不读书、不研究,就赶不上新课改的步伐,要落伍要淘汰啊!开卷有益,充电要紧啊!

  十、通过此次培训展望未来

  通过此次培训,我心里也产生了很多的困惑,在提倡课改的今天,我们是否是都预备好了来迎接新课改呢?以分数成绩升学率为标准的教育大环境能否发生实质性改变?教育部分评价学校,校长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高校录取新生,社会衡量人才??这一系列的标准能否完全发生改变?学校能否给语文教师提供充足的读书时间和宽松的工作环境?我们希冀这一切发生可喜的变化,我们都来迎接新课改,适应新课改,实践新课改,收获新课改吧!

  最后,经过此次培训,我熟悉到每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经过学习,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不断的提升。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之花才会开得更加灿烂。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和能力。另外,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新的技术,以书为载体,活到老学到老,以爱的渗透为激活点,抓住学生的心灵,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学的路还很长,我会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勤练业务,为教育事业的发展竭尽全力。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口头作文的定义以及口头作文的训练功能。

  2.技能目标:了解并掌握口头作文的一些技巧,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口头作文的训练,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人间真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了解并掌握口头作文的技巧。

  三、教具:

  一幅漫画《砸缸手续批下来了》多媒体课件歌曲《父亲》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师述:从古至今,有多少仁人志士因为出色的口才而成就了一番伟业:春秋战国时期,晏子出使楚国,凭着生花妙口免受人格的侮辱,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蔺相如仅靠一张嘴完璧归赵,渑池立功;杨利伟靠着过硬的专业技术和良好的口才成为我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难怪有人说口才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武器。如何练就出色的口才呢?口头作文训练就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口头作文的定义

  首先是中心明确,有内容、有条理、有文彩的文章。口头作文是借助声音和表情等手段来表情达意的。我们往往重视书面作文的训练,而忽视口头作文的练习,可如果我们说话前言不搭后语,想到哪说到哪,能写出好文章吗?叶圣陶老先生说:“我手写我口”,因而书面作文是口头作文的加工形式,口头作文的训练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三)口头作文的要求

  ①审准题目,明确主题;

  ②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③吐词清晰,语言流畅;

  ④仪态端庄,表情大方。

  (四)训练1看图作文

  多媒体展示第一幅漫画《砸缸手续批下来了》,和学生一起欣赏并进行指导。

  a.观察画面上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请学生说说漫画的内容。

  b.再请学生仔细观察,想像一下掉在瓦缸中的孩子会有何反映,高高举着石头的孩子会怎么想,拿着批条的那个人会有什么举动?

  c.分析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或合理化建议。

  采用互动的方式,学生讲,学生和老师听。学生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得到及时的交流。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学生在口头表达中出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的更正,学生可以在与学生交流,与老师交流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口头作文。

  d.总结欣赏漫画的方法:

  ①要仔细观察漫画,弄清画面的含义,抓住画面的主体。

  ②要根据画面内容,进行合理想象,使画面“动”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小故事。

  ③判断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或者合理化建议。

  e.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分组讨论并组内口头作文,然后指名到台前口头作文,师生点评。

  (五)命题作文

  1.命题式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一样,形式有全命题、半命题、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无论是怎样的命题形式,我们口头作文的材料都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我们作文的源头活水,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何愁不能文思泉涌?

  2.播放歌曲《父亲》:

  ①学生边听歌曲边看画面,听完后让学生说说画面中有哪些细节令自己感动。

  ②以“父亲”为话题,请学生从自己身边寻找最令自己感动的细节,自己拟题,进行口头作文。老师可以作示范,如:《有爸爸陪伴的日子》、《爱在不言中》、《温馨的一刻》、《那一幕,我难以忘怀

  ③学生准备3分钟,然后指名进行口头作文。

  ④师生点评。可从审题、材料、构思、中心、语言、表情等几个方面来点评。五、反思口头作文的训练1、基本功的训练方法。

  (1)正音、辨字。

  平时遇到不懂的字要查字典,切忌“有边读边,没边读上下”,如:如火如荼(tú)不能读成茶(chá),刘禅(shàn)不读(chán)。一些汉字当姓氏的时候,有不同的`读法,这也要注意,如朴要读成(piáo)不读(bǔ)。所以平时读书看报的时候要做个有心人,遇到不懂的要查字典,平时做一些积累。字正归音:语速说下去,可以训练吐字的清晰度、气息和声音的稳定性,锻炼口腔肌肉的灵活性。

  (2)节奏控制

  I、恰当地停顿: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过:“恰如其分地停顿能产生非凡的效果,这是语言本身难以达到的。”好的停顿确有很强的表情、表义的功能,常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而且不恰当的停顿还能引起误解。

  II、说话的节奏:说话时如果节奏过于松散缓慢,听者的注意容易涣散;如果节奏过快,像连珠炮一样咄咄逼人,又使人产生逆反心理,而且表达的内容、语境的不同,节奏也应该不同。一般来说,浅显的文字快于艰深;描述快于阐述;议论快于抒情;激烈快于轻松;欢愉快于忧伤;活泼快于持重。平时可选取一些短文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根据表达情感的不同,选取不同的节奏进行朗读。

  (3)声气传情

  不同的发声方式,不同的气息状态,可以形成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4)体态语言

  人的表情身姿态势传递着一定的信息,能有效辅助有声语言,包括表情、动作和眼神。平时看影视时可适当地模仿一些演员的手势与表情。不同的神态透露出不同的情感。也可自己选择一些文章,边朗读边设计一些手势、动作。

  2、思维能力的训练

  A、思维反应的敏捷性训练:逼问快答,100秒限时答问:请同学设计一组常识性或“脑筋急转弯”的问题,然后向你快速提问,你作快速流畅的回答,看在100秒钟内能回答出多少问题。例题略(可参考中央台《幸运五十二》的做法)

  B、思维的生动性训练:人的头脑是潜力很大的记忆仓库,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储存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但当表达迫切地要用到它时,它却总是躲躲闪闪不“蹦”出来,或者姗姗来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表达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那么就应该对头脑里“库存”的语言材料经常地翻翻新,叙叙旧,免得忘了。

  I、语词荟萃训练:近义词描摹:说“冷”偏不说“冷”。就是说到“冷”时,偏不出现“冷”这个字,而用其他的同义、近义的词或短语去描摹。

  例:说“冷”不说“冷”。

  冬天的早晨,北风打着尖厉的口哨,夹着寒气凉飕飕地扑面而来。北风吹在脸上,像针刺,像刀割。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个不停,玉屑似的雪末儿飘在脸上,凉冰冰的。

  还有成语接龙,词语接龙。俗语、谚语接龙等等。

  II、速喻明理:人们常常用打比方的方法,把抽象的、枯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善于打比方,是一种语言的智慧。可常做这方面的训练,

  C、思维拓展训练:

  I、突破惯性训练:人们的惯性思维认为“砖头”是用来造房子的。请你用1分钟说出“砖头”的其他10种用途。人们认为老鼠是害人精,偷吃粮食,损坏衣物。请以“老鼠的贡献”为题说一段话。

  II、反向思辨,并作独白式的讲述:如三个和尚没水喝错,三个和尚有水喝。讲述:三个和尚肯定有水喝,没水喝是“大锅饭”造成的。只要注意劳动调配,明确分工,奖优罚劣,建立岗位责任制,有的挑,有的抬,有的找水源,有的烧水,不仅有质量很好的水喝,而且生活会大大改善。

  良药苦口“良药”应当“甜口”;忠言逆耳“忠言”应当“顺耳”;眼见为实“眼见”未必“为实”。

  3、综合能力训练:经常性地开展一些语文活动,就是对同学们的口头作文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讲故事比赛、演讲、辩论、情景剧或课本剧、小记者的访问、语文知识竞赛、竞选答辩、就职讲话等等,都是一次综合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娱乐中得到发展。

  4、同学们的收获就是我的快乐,练口才的六字“秘诀”:多读、多背、多讲。大家只要掌握了这六字“秘诀”,我相信你们人人会拥有伶俐的口齿,精彩的表达。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11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的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就成了新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这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与能力,使学生养成创新的意识和实践的能力,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教学设计应由师生双方共同制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忽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做法;要强调语文教学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目标,强调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尤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师应针对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每堂课的教育目标,提倡学生参与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的制定,尽量鼓励学生参与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的设计。这样将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反馈和评价,从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目的性。

  二、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为了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的真正落实,新课改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为学生活动留有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新课程标准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更有个性。研究表明,人具有与生具来的探究愿望和渴望获得知识的好奇心、求知欲,具有获得新体验的需求和获得被人认可与欣赏的需要以及承担责任的心理需求。而这些需求的满足,必须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恰当的方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切实可行的能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实行探究性教学。在这里,采取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体会到探究学习的过程,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精心的设计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展开探究学习,这不仅使学生获得有关的语文知识和经验,而且使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的喜悦,并深刻认识到知识就在身边,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因此,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使学生真正体会并感受到身边的语文物质和所发生的语文变化,感受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学习氧化还原的有关知识时,可让学生观察自己家中使用了哪些金属用具,观察使用的铁锅在刷完后的第二天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含有油性的用具用清水不好刷,加上清洗剂就很容易刷洗干净?从而使学生体会并感受到语文无处不在、学语文对日常生活非常有用,原来自己也可以应用语文知识来解释甚至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功感、成就感,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因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四、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学习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各地、各学校的办学条件各不相同,不可能每所学校都拥有丰富的书籍、杂志和实验设备、网络等教学资源。但是,各个学校都有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感的人力资源和可供挖掘的社会学习资源。初中语文教师应把适当的时间放在为学生选择并提供大量的本地经济实用、切实可行且富有实效的学习资源上,那就能为学生提供一种新的有实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可以自己选择的最能满足自己学习需要的课程资源。例如,当学习与水有关的知识时,可以到当地环保部门查阅有关水资源和水污染的有关资料和数据,以培养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以及学会与人沟通的能力。同时,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有关实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和废弃物品制成简易的实验器材,或者替代实验用的语文药品。例如,用鸡蛋壳代替碳酸钙、用鲜花或者紫萝卜一类的蔬菜等制作酸碱指示剂、利用废弃的饮料瓶或者药瓶用做反应器具等。这样既可以解决实验器材、药品的短缺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节约意识、环保观念,一举多得。

  五、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坚持的几个原则1.坚持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课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是判断一节课好坏的主要标准之一。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多种教学目标的落实,让新课改素质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有所转变,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有效。

  1.坚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观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要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以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时间及学习任务的落实,从而把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统一起来。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设计课题教学时应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主动体验、主动感知和主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应及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以促使学生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真正落实。

  2.坚持教学资源的多元化

  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资源、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努力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尤其应重视语文实验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等辅助教学手段,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继续开展。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12

  一、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内涵

  课堂教学本身是一种活动,但我们所说的活动化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有很大的区别。它是一种在动态和变化的教育情境中进行的教育活动,它力求使语文学习的结构和组织形式活动化,开发学习资源,将要学习的内容通过活动来实施和完成,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和形成各项语文能力。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愿望组织学生参加活动,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去经历、体验、感受、领悟、总结,形成个体的系统知识和能力素质。在“教师、教材、学生”三者关系上,摒弃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思路,强调课堂教学必须切切实实地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为主,学生是确实的“学”和“做”,而非单纯的“受教”。在活动内容上,应根据教材和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设计学生听、说、读、写、看的活动;在课堂教学方法上,教师应以组织、指导、调控学生活动为主;在活动方式上,要根据目标力求丰富多彩与多种多样;在活动范围上,要以全体学生的活动取代一问一答或少数尖子生的活动;在教学效果上,不仅要看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还要注重学生是否主动、积极而有兴趣地参与和活动质量的高低。

  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的活动原则

  1、目标性与丰富性相结合的原则

  课堂活动以完成教学目标为目的,通过活动,须让学生有所得,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为调节课堂气氛而活动。在注重活动目标的同时,要注意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与形式的多样性,满堂问、满堂读、满堂练都是与活动化相悖离的。例如,教学《水调歌头》,要让学生体会到苏轼屡遭排挤,一再被贬的苦闷和虽一生坎坷却能乐观面对的旷达胸襟,笔者首先安排学生阅读了余秋雨的《坡突围》,了解了坡坎坷人生中的一段屈辱历程。然后,在反复朗诵全词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写作背景与作者的人生经历交流心得,最后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在教师未做任何讲解与提示的前提下,有一组同学依据词前小序的提示,从“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中读出了诗人对亲人的怀念;据“丙辰中秋”与“起舞弄清影”等句读出了在这万家团聚的中秋佳节,诗人独自饮酒正是为排解内心孤寂、抑郁的情怀……这些活动的设计使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自己读,自己领会,自己演练,然后小组、全班同学互相交流切磋,最终巧妙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2、自主性与合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活动中,首先强调自主活动,在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再进行充分的合作。教师要改变观念,大胆放手,尽量让学生组织活动。例如,笔者设计的“课前三分钟创新解读”就由学生自己组织,效果很好。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检查预习,激发兴趣,调节情绪,活动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内容要与教学目标有关。一年多来,学生创造了许多新颖的形式,大大地丰富了课堂的内容,使每节课都有一个良好的情绪开端,如成语故事、新词例说、名言解读、诗词赏析、改诗改词、名人轶事、作品推介、我的故事、奇谈妙论……这些内容都需要学生课外通过语文学习去获得,所以不但有利于课堂教学,也促进了课外活动。

  3、全体性与全面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课堂活动是少数人的活动,尤其是有限的几个尖子生的活动现象,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尽管提出很多问题,但由于学生在智力水平上的差异无法使所有学生全参与进来,一些同学只能成为看客。课堂教学一方面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为目的,另一方面四人小组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在独立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共同活动,互帮互学,那些即使暂不能独立行走的学生,可以由其它成员扶着走。在《土地的誓言》教学的“欣赏与评价”中,有同学就对结尾“我必须看见一个更好看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提出了异议:为什么是“用泪水”而不是“用鲜血”洗去“污秽和耻辱”?笔者把问题留给了全体同学,由各小组长组织讨论哪个用词更恰当,为什么。经过一番争论最终达成共识:文中所说的“泪水”是见到家乡解放后的喜悦、激动的泪水,而不是家乡惨遭践踏与蹂躏时痛苦的泪。这就更能体现出作者必胜的信念。而“鲜血”只能表明愿为故乡奋战到死的决心,却没能预见到奋战的结果,未免不够自信,较为悲观。

  4、课后作业与课堂教学相一致的原则

  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让学生在作业的实践活动中,获取生动,活泼,完美的发展,它给学生的是动力而不是压力,是活力而不是束缚。如果作业缺乏活动性,就会削减课堂教学活动性的效果。为此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要将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顺延,补充和拓展,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再学习,再研究的欲望,使语文学习走向深入。

  (1)、教师要尽可能利用教材间的内部联系,让学生比较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譬如让学生将《伤仲永》和《送东阳马生序》进行比较阅读,从中探讨“后天教育与主观努力对命运的决定作用”的问题。让学生把《喂――出来》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连在一起,分析同一题材不同文体风格特点。《春》和《济南的冬天》同是写景抒情散文,让学生在比较中分析研究出散文写景色特点和技法。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13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初一的学生一进入新的学校,往往是充满美好的憧憬与向往的,但也不排除对语文学习的误解。我们教师在与学生接触时,如果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点燃其求知的火种,激发其求知的兴趣,带着他们顺利跨入求知殿堂的大门,就能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上第一堂初中语文课应注意些什么呢?我采用了这样三招来开始初中语文的教学之旅:

  第一招、以生动的开场白吸引学生

  第一次和学生接触,的确是非常关键的。老师的这一个亮相要是博得了满堂彩,下面的教学就会顺畅些,圆满些,要是讲砸了,当然还有弥补的机会,但是,实际弥补起来却是很困难的。打个不很恰当的'比方,就像年轻人找对象,第一次见面没有给人留下好印象,十有七八要散伙。因此,第一堂课的开场白一定得精心设计,让其能达到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我曾引用了这样一段开场白作为初中语文学习的导入语:

  语文是什么?是一笔好字,是庞中华;是一张铁嘴,是晏婴;是秦汉明月,是先秦诸子;是历史的见证,是司马迁;是壮美的山河,是李白;是对百姓的同情,是杜甫;是爱国的情怀,是岳飞;是开阔的胸怀,是苏轼;是田园的闲逸,是陶渊明;是对社会的解剖,是曹雪芹——是灿烂的中华文化。

  多读胸中有本,多写笔下生花。读得多才能写得好,写是读的运用,读是写的基础。写真事、描真景、抒真情,写下丰富多彩的生活,写出生活的丰富多彩;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努力使文章情文并茂。

  爱好语文吧,同学们!他能使你腹满诗书,出口成章;他能使你洞察历史,志存高远;他能使你心灵纯洁,感情丰富;他能使你聪明智慧,善思善辩;他能使你文思如泉,笔下生彩。

  这样的开场白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语文兴趣呢?等到看学生的日记时,我心中就有底了。学生史志雯写道:老师的几句开场白就让我更加喜欢上了语文,爱上了那绝妙的语言文字,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语文。赵飞写道:过去我一点也不喜欢语文,所以我的语文成绩不好,今天的语文课才上了几分钟,我就喜欢上了语文。

  第二招、以亲切的形象感染学生

  因为是第一节课,学生对老师还不熟悉,会充满好奇感神秘感,所以老师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力争有一个漂亮的出彩的亮相,让学生敬佩你、喜爱你、亲近你。我注意了这样三点来塑造自己的形象:

  第一:先入为主夸自己。介绍自己的姓名、求学从教的经历,适当放大自己的优点。这是最吸引学生的,有助于学生了解老师的过去,促进师生友谊的建立,让学生在你的介绍里去感受到智慧之美、拼搏之美、进取之美,让学生以“师“为荣。这就为“爱师”奠定了基础。

  第二:挥洒自如展形象。先把自己修饰一下,做到容光焕发,情绪饱满,突出自己儒雅亲切的形象。讲课时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做到吐字清晰、声音洪亮。书写时既精心设计板书内容,又着意展示书法的艺术。课堂上,保持微笑,多些幽默,语气温和,鼓励学生参与,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

  第三:真心实意爱学生。教师爱学生,应当向像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出于真心和真情。我时而送学生一个赞许的目光,时而给学生一个轻轻的抚摸,或是递上几句真诚的赞美,或是传达一些殷切的期勉,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把我的爱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因爱而产生亲近老师、学好语文的动力。

  第三招、以明确的目标引领学生

  第一节课不宜照本宣科,抓着课本就讲。这会让学生因好奇心不能满足而索然寡味,感受不到新学期新老师新知识的新鲜劲,所以我安排了这样的内容:

  首先,讲清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强调语文学习是其他各科学习的基础,要想学好其他各科知识,就必须学好语文,我引用了原上海复旦大学校长、数学家苏步青教授的一句话:“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的话,我建议第一堂先考语文,然后再判其他卷子。”许多同学事后谈论:“我还真不知道语文这样重要,看来是要花些工夫好好学习。”

  其次,树立语文学习的榜样,我从小升初考试中选出语文成绩在前三名的,让他们谈谈学习语文的方法。被点名的同学异常兴奋,他们从知识点的积累谈到作文的训练,从课内的学习谈到课外的阅读,口若悬河,喜形于色(当然这是事先通知准备)的。他们扎实的知识基础、丰富的知识阅历、刻苦的求学态度是那样的可信可学,同学们听得入神,都能认识到:态度决定一切,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学好语文。

  最后,授以语文学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授学习方法是必要的,我强调了语文学习的重点:仔细听、大胆说、广泛读、勤奋写。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学习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现身说法,传授了一些窍门和绝招,让学生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学、怎么做,怎么配合老师的工作。针对时下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我抄了一首语文学习歌诀给学生:

  练好语文基本功,优秀诗文勤记诵。

  报纸杂志常翻阅,买书看书做书虫。

  语文笔记贵坚持,课外练笔不放松。

  生活处处皆学问,他山之石把玉攻。

  基础知识早复习,课本学习贯始终。

  总之,初中语文的第一堂课,应以激发学习兴趣为起点,用亲切的师表形象、精湛的教学艺术、真诚的关爱态度感染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这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重要一步,对以后的语文教学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解决文中的关键词句,以及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解决基本问题;

  2.学生通过自主研读和小组合作探究法,学会概括桃花源的自然美景和淳朴民风;

  3.学生通过分析桃花源的描写语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对和平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当时军阀混战、赋役繁重的黑暗社会的不满与批判。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自主研读和小组合作探究法,学会概括桃花源的自然美景和淳朴民风。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分析桃花源的描写语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对和平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当时军阀混战、赋役繁重的黑暗社会的不满与批判。

  三、教学过程

  (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在行程中突然迷路的经历呢?正在你没有前进之路时,突然发现三两处美景,顿时豁然开朗、柳暗花明,你又是怎样的心情呢?今天,就请大家跟随老师一起走进渔人的行程,跟随陶渊明进入虚幻的世外桃源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文章,解决字词、作者以及写作背景等基本问题:解决文中出现的“俨然”“叹惋”“垂髫”等字词含义;穿插作者以及写作背景:陶渊明,字元亮,名潜,谥“靖节”。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等作品。颇有壮志、博学能文,性情豪放,偏爱田园生活。他所处于东晋社会 动荡时期,军阀混战,人民痛苦不堪。诗人不甘此种社会现状,也无法改变,只能用创作来抒怀。

  2.学生通读文章,掌握文章大意:文章借渔人行踪,将现实和理想联结在一起。作者通过对桃花源这一理想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生活。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以及对当时的现实生活的不满。

  (三)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1.桃花源是旷世美景,更是世外桃源,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明确:①自然风光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等体现优美的自然美景和纯粹无暇的世外花源;②人文社会之美:“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等体现出热情好客和淳朴的民风。在如此之世外美景中,令人充满无限向往和沉醉。此外,还可酌情答“朦胧的意境”之美等。

  2.桃花源总是令很多人赞不绝口,不同人有什么态度和做法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

  明确:①渔人——甚异,欲穷其林——好奇,惊奇以及想要一探究竟;②太守——遣人随其往却不复得路——向往,急切之情,无功而返;③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期望。正是由于:当时社会,百姓居无定所,朝野动荡不安,人们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与无奈,充满了对虚幻世界的向往与期盼。

  3.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重点是要体现怎样的意旨呢?

  明确:“桃花源”是不存在的,是虚构出来的图景。主要是为了反衬社会现实的黑暗和不堪,寄托自己对于和平、安稳和淳朴的'社会生活的向往。陶渊明心怀大志,想要“救济苍生”,但是,政治黑暗,相互倾轧,赋役繁重,一腔热血无处施展、壮志难酬,加之其性格耿介、清正廉明,不愿攀附权贵。因此,自我与现实之间产生极大的隔阂和矛盾,这才想要一个脱离人间的世外桃源。体现了作者——对和平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当时军阀混战、赋役繁重的黑暗社会的不满与批判。

  (四)拓展延伸,触类旁通

  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文章,你们会采用哪个呢?是“世外桃源”,世外桃源指的是与世隔绝、不受战乱危害的美好世界,更是我们向往的精神家园或者美好愿望。

  (五)师生总结,布置作业

  通过板书总结本次课程:请同学们跟随老师捋顺板书内容。课下作业布置: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中渔人从发现桃花源,到进入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的行程。

  四、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15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好的课堂导入语可以为课堂增光添彩,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眼球,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非常关键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设计导入语,在适合学生学习和教学环境的双重条件下实现丰富、灵活、生动地导入教学。

  一、借由讲故事,导入教学内容

  初中生喜欢听故事,可以借由故事导入,使学生迅速融入课堂教学当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些课文就非常适合使用这样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教师要充分阅读研究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编出或引用适合教学氛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教学《最后一课》,这篇课文以记叙为主,却给人留下深远的思考,非常适合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教学导入。上课伊始,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人们总是望着蔚蓝的天空,好奇天空上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他们决定从地上建造一座很长很长的天梯,直通天空,建造的人很多,建造的'进度也很快,马上就能伸手摸到天空了。住在天上的上帝发现这件事之后很着急,他不想让平凡的人类上天来打扰他,因此,他想了一个办法,让所有建造天梯的人都不能互相交流,让他们说不同地方的语言,这样一来,他们就不能互相交流,也不能了解对方在说什么,最后这个天梯就不能完工。这个故事就告诉大家,语言有着很强大的力量,每一种语言就拥有一种民族精神,而这个强大的民族精神在课文当中也一再描述。当自己的民族被打压,不能使用、学习自己民族的语言时,人们是多么的气愤。

  借由这个故事,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大致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产生强烈的兴趣,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创设课文情境,导入教学内容

  形象的描述为整堂课的教学添加几分生动,更加突出课堂导入的作用。苏教版的初中语文课文都是经典之作,教师应把课文知识包含在导入语中,把握课文内容的重点,紧紧扣住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仿佛置身其中,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就可以充分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导入语的设计。在课堂开始,教师就可以这样说:“同学们,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拥有各自独特的魅力,那么在我们的家乡,大家最喜欢什么季节呢理由是什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讲济南的冬天。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到底有怎样的魅力呢今天大家就跟我一起,走进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吧!”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经典教学设计03-28

初中语文雪教学设计03-17

初中语文优秀的教学设计05-15

初中语文特色教学设计04-28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03-31

初中语文《背影》教学设计09-25

初中语文春酒的教学设计04-10

初中语文背影教学设计05-09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02-17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