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5篇(荐)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15 08:16:2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5篇(荐)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5篇(荐)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理清文章的思路。

  3、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解决课文中的生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的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看云识天气》

  二、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目标。

  2、听读课文,思考:

  ①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②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什么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

  请你设计一种表格来完成,看谁设计的好。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上述题目。

  三、重点研究

  1、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吗?

  学生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明确:

  文章先说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第1段概述,先用“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一句总说,然后描绘了万千姿态的云。第2段是3、4、5段的“纲”,后面三段就是遵循这个“纲”展开的。第六段开始写“云的光彩同天气的关系”,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在文章内部,作者也是按照一定的思路来介绍的。如第三段,把“薄云”分成“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并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特点及和天气的关系。

  2、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但语言生动,对云的描摹也细致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有何好处?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你能否仿照课文中的例子写几个句子?

  ①学生在课文中画出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句子。

  ②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特点,并仿照课文造句。

  四、小结

  本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层次清晰,很有条理,关键在于作者选取了合理的说明顺序。另外,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这得益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方法。除此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五、拓展延伸

  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云的谚语、成语、俗语、诗词几2文章片断等。

  六、留心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写一则观察日记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语和成语,了解故事大意,理解成语故事包含的道理;

  2.过程方法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通过看注释和借鉴以往学习经验的方法自主学懂这篇小古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充满睿智之光的我国古代成语故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小古文的兴趣。

  重点难点:

  积累文言词语和成语,了解故事大意,理解成语故事包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成语入手,重点词导入

  1.成语是源自我国古代的一种语言形式。有些成语看起来只有简简单单四个字,成语里面却包含着有趣的故事。你已经知道哪些包含着故事的成语?

  生:交流。

  师:看老师工工整整在黑板上写一个成语(板书:塞翁失马)谁能读?关于这个成语的信息,你已经了解多少?

  预设生的回答:

  (1)说故事的字面意思。

  (2)说故事的大致意思。

  (3)随机了解翁的意思。请你告诉大家,你还认识哪些翁?(老翁、渔翁、

  家翁)我们这儿是塞翁,意思就是——住在边塞的老人。塞翁失马的意思就是——住在边塞的老人走失了一匹马。

  2.《塞翁失马》这个成语故事我们都已经预习了,是不是?下面我们来听写这个成语故事中的几个词语,谁愿意到上面来写?其他同学拿起笔写在纸上。写的时候,尽量写得大一点,端正清楚一点。

  听写:此何遽不为福?福。

  此何遽不为祸?祸。

  福、祸这两个字比较难写,它们的偏旁都是示字旁。下面我们再来听写两个词语,谁愿意上来?

  听写:塞上叟失马,人皆吊之。吊。

  其马将胡骏马而至。皆贺之。贺。

  3.吊在现代文中是什么意思?在这篇小古文中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相机板书学习方法)真不错,下面注意看,老师在祸与福之间画了一条绿线,知道老师为什么要画这一条线吗?下面再注意看,老师又在祸与吊、福与贺之间各画了一条红线。想想,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先别着急,我们打开课本,先听王老师把课文读一遍,一边听一边可以琢磨:祸与吊、福与贺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好,把书拿起来。(老师范读这篇小古文。)

  二、围绕“祸福”,了解大意

  1.把书放下,谁听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来了?

  塞翁遇到了祸事,人们纷纷去安慰他,遇到福事,人们纷纷去祝贺他。

  2.那塞翁遇到了什么祸事,人们纷纷去安慰他;他又遇到了什么福事,人们纷纷去祝贺他呢?请大家自己来读读课文,然后来交流交流。

  (1)塞翁走失了一匹马,这是他遇到的祸事。你从哪一句话看出来?(读第一句话)塞上叟失马,人皆吊之的意思就是边塞上的老人走失了一匹马,邻居朋友都去安慰他。你是怎么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的?(看注释,借鉴以前学过的知识)塞翁遇到的祸事就是——用这句话中两个字来说就是:失马。塞翁走失了一匹马,邻居朋友都替他感到怎么样?可惜、惋惜、难过。带着这种语气读这句话。

  (2)塞翁的儿子骑马摔断了腿,这是塞翁遇到的'第二件祸事。请你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读一读,并用看注释、借鉴以前学过的知识的方法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好是多音字,读hào,意思是喜欢,折也是多音字,折髀就是摔断了大腿骨。家富马良,其子好骑,坠而折髀,人皆吊之的意思是塞翁家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腿,邻居朋友都来安慰塞翁。请你用这句话中的两个字来说说塞翁儿子遇到的祸事——折髀。如果你是塞翁的邻居朋友,看到塞翁的儿子摔断了腿,跛了脚,你会觉怎么样?(会替塞翁感到伤心、难过)带着这种心情读这句话。

  (3)塞翁走失的马回来了,还带回来一匹外族人的好马,运气真好,这是塞翁遇到的福事。请你也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读一读,并说说意思,指名学生读这句话,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走失的马回来了,还带回来一匹好马,邻居朋友替塞翁感到高兴)塞翁遇到的福事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得马。

  (4)塞外民族大举入侵,边塞地区的青壮年男子都被征去当兵打仗去了,当兵的人十有_都战死了,惟独塞翁的儿子因为跛脚的缘故没有去当兵打仗,和年老的父亲一起保全了性命。读句子,读出庆幸的语气。说说意思,用这句话中的两个字说出塞翁遇到的第二件福事——相保。(交流学习塞翁遇到的祸事、福事的过程中,学习顺序可根据学生的交流前后调换。)

  3.对于塞翁的邻居朋友们来说,失马、儿子折髀是两件祸事,所以要去好好安慰塞翁,而得马、父子相保是两件福事,值得好好庆贺。那么,塞翁又是怎么看待这些祸事福事的呢?(找出三个反问句,理解意思,读出反问的语气,读出塞翁沉着冷静,处变不惊的样子。)

  4.师生对读,把其他人的惋惜、难过、伤心、患得患失与塞翁的沉着冷静、处变不惊用朗读进行对比,同时读出停顿,读出韵味。

  5.读得真不错!那你能把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用古文讲给大家听吗?先用古文讲,再用现代文讲(要求有语气、有表情并加上动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过程方法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通过看注释和借鉴以往学习经验的方

  法自主学懂这篇小古文;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充满睿智之光的我国古代成语故事,提高学生的

  人文素养,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小古文的兴趣。

  重点难点:

  了解充满睿智之光的我国古代成语故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小古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感受意蕴,品味特质。

  1.我们从塞翁看待祸事、福事的态度中得到什么启示呢?老师在福祸间划上箭头,想一想这两个箭头表示什么意思?预设学生可能回答:

  (1)事物发展变化着的。

  (2)福祸是会转换的,祸福相依,我们遇到福事不能高兴得得意忘形,遇到祸事不能

  悲观失望,垂头丧气。

  (3)祸事能变成福事,福事能变成祸事,世界上任何事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转化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如果胡人居住的地方没有马,祸事就不能变成福事;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欢骑马,福事也就不会变成祸事;如果胡人不大举入侵,塞翁之子跛脚也就不会变成福事。)

  (4)应该采取积极行动让事物尽可能地表现出积极的意义。

  2.是呀,塞翁失马这个故事就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祸事能变成福事,福事能

  变成祸事,世界上任何事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这个故事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渐渐浓缩成一句成语,那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遇见这样的福事和祸事,我们要积极面对,让事情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谁来说一说:

  (1)邻居家的阿姨下岗了,开始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好象天都快塌下来了一样。后来,阿姨调整好心态,自己创业,创办了一家绣花厂,经济效益非常好。这真是()。

  (2)这次期中考试,明明考得很差,他垂头丧气,悲观失望。我安慰明明说:()。

  四、巩固拓展,迁移阅读

  1.把这个成语故事用古文、现代文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

  2.挑教材中自己喜欢的另外成语故事进行阅读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3

  教学过程:

  一、背诵课文指名背诵课文,学生点评。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检查上节课作业的落实情况,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品读课文,读活形象师:

  鲁迅曾评价《聊斋志异》是“用传奇之法,而以志怪”。在蒲松龄的笔下,鬼怪动物不仅有各自的特点,还有人的心理、人的情感,甚是奇异。本文中,作者是怎样写狼的呢?1.读活“狼”形象(1)自由朗读课文,用横线勾画描写“两狼”的词句,理解其特点,然后填写表格。

  方法提示:

  ①找出描写两狼的词句,用横线勾画,读一读。

  ②品析词句,揣摩狼的心理,把握狼的特点。

  (生自由交流)预设课件出示:

  词句描写角度心理特点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动作紧跟其后,伺机吃人凶残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动作穷追不舍,不甘罢休贪婪、凶残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动作、神态有所顾忌,审时度势;

  威慑屠户,放弃抵抗凶残、狡诈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动作、神态分工合作,配合默契;

  麻痹屠户,放松警惕狡诈、阴险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动作诱敌包抄,前后夹击凶残、狡诈、阴险(2)两只狼“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眈眈相向—默契配合”,它们懂得谋划,不断变换伎俩。在文中,作者用哪个字评价了狼?预设黠。

  2.读活“屠户”形象

  (1)既然两只狼如此狡诈,为什么最终还是失败了呢?齐读课文,用波浪线勾画描写屠户的词句,运用分析“狼”的方法,理解屠户的形象,填写表格。

  方法提示:

  ①找出描写屠户的词句,用波浪线勾画,读一读。

  ②品析词句,揣摩屠户的心理,理解屠户的特点。

  预设课件出示:

  词句描写角度心理特点屠惧,投以骨复投之心理、动作紧张害怕,迁就、侥幸怯懦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心理恐惧至极,认清狼性,面临生死抉择怯懦顾野有麦场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动作情急之下,认清地势,放下幻想,绝地反击勇敢机智沉着冷静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动作不为迷惑,抓准时机,出其不意,直击要害沉着冷静勇猛果断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动作保持警惕,小心谨慎细心谨慎机智冷静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动作、心理恍然大悟机智勇敢果断能干(2)小组交流。

  师:请同学们用“文中___________(句)运用了__________描写,写出了屠户________________(在具体情况下的具体心理),表现了屠户的_________________(特点)”的句式说说自己对屠户形象的理解。

  预设示例:文中“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运用了动作描写,写出了屠户在发现狼似乎在打盹时不为迷惑,抓住时机,直击要害,表现了屠户的沉着冷静、勇猛果断。

  (3)生齐读,读出抑扬顿挫,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

  师小结:面对危险,害怕是人的本能反应,但屠户在经历了从“害怕退让—认清形势—放下幻想,决心斗争”的一番心理挣扎后,及时地举刀反抗,使两狼毙命,实属智勇之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以圈点勾画的方法细读课文,通过品读句子分析屠户和狼的形象,为后面进一步深入理解文章主题做铺垫。

  三、精读课文,读透哲理

  思考屠户胜利原因我们在赞叹屠户的勇气与智慧时,不免深思:屠户是如何取得胜利的呢?(生讨论交流)预设

  (1)丢掉幻想,树立了与狼搏斗的思想。

  (2)观察环境,占据有利地势。

  (3)抓住有利时机,果断出击。

  (4)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警惕,除恶务尽。

  2.探究作者写作意图蒲松龄身处官场黑暗、民不聊生的时代,把这件事写进《聊斋志异》,他的写作意图是什么?预设告诉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屈服妥协,不能抱有幻想,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3.联系现实谈做法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是只有好人善意,也会遭遇坏人恶霸。阅读下面的材料后,结合本文说说在类似情形下的正确做法。

  课件出示:

  曾在某快递公司工作的张昆鹏曾多次给付某送过快递,他发现付某经常独自在家。

  当他再次来到付某的暂住地时,以送快递为名敲开付某家门,持刀抢劫付某。张昆鹏将付某推进屋里按倒在床上,并用绳子将付某的手脚捆住。

  就在张昆鹏翻箱倒柜找钱时,付某呼救。张昆鹏见状,用枕头捂住付某的嘴,又卡住其颈部,导致付某死亡。

  (生讨论交流)预设

  (1)努力克制恐慌,保持冷静、清醒,明确歹徒的行凶目的。

  (2)要确保自身生命安全,不要过分在意财物的损失。

  (3)观察周围环境,选择有利的方法。如:室内呼救不像公共场合呼叫有震慑歹徒的作用,相反可能激起歹徒杀人灭口之心。可以与歹徒平心静气聊一聊,先稳定歹徒情绪,再想办法。

  (4)应记下歹徒的体貌特征和其他明显的个人信息,确保自身安全后立即报警。

  师小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危险。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而应该积极动脑,充分利用有利的条件,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摆脱困境。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深刻理解文章主旨。分析屠户取得胜利的原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以真实案例作为载体,让学生获取文章的现实意义。

  四、拓展延伸

  1.拓展阅读师:在《狼三则》之一和二中,不管是愚蠢的狼,还是狡诈的狼,都难逃灭亡的命运。我们再来读另一则故事,看看读完后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1)阅读《牧竖捕狼》,结合注释和译文,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

  牧竖捕狼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②。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③,意甚仓皇④。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⑤;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⑥。其一竖又在彼树致⑦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⑧彼,跑⑨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⑩,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注释:①牧竖:牧童。竖,小孩。②谋分捉之: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③入穴失子:进到窝里,发现两只小狼丢了。④意甚仓皇:神情非常惊慌。⑤嗥(háo):狼叫。⑥号(háo)且爬抓:一边大声吼叫,一边抓挠树身。⑦致:招引。⑧趋:向,到。⑨跑(páo):同“刨”,兽用前爪刨地。⑩口无停声,足无停趾:嘴里不停地嗥叫,脚不停地奔跑。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译文:有两个放牧的孩子走进一座山里,到了一个狼洞前面,发现洞里有两只小狼。他们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然后分别爬上一棵树,两树相距约有几十步远。不久,大狼回来了,进洞一看,小狼不见了,立即显出焦急的样子。这时,一个小孩在树上扭小狼的爪子、耳朵,故意让它嗥叫,大狼听到声音抬头一看,就发疯地直奔到树下,一边嗥叫一边抓树想爬上去。另外一个小孩又在另一棵树上弄得小狼叫得厉害,大狼停下嗥叫,四下观望,才发现了那棵树上的小狼;

  于是丢下这里,奔到那棵树下,像刚才一样一边嗥叫一边抓树想爬上去。这时先头那棵树上的小狼又叫,大狼又转身奔回来。(大狼)口中不停地嗥叫,脚下不停地奔跑,往返几十次以后,奔跑速度渐渐慢下来,叫声也渐渐小了,最后奄奄一息地趴在地上,久久不动。小孩下树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

  讨论: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预设赞同屠户的做法。因为屠户面对的是吃人的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

  不赞同牧竖的做法。因为大狼身上体现了伟大的母爱;

  牧竖“杀狼”的.行为是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师小结

  :大家一致反对牧竖的残忍行径,因为我们知道:人与动物之间不是敌对关系,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生命,爱护每一个生命。

  2.分析狼的传统形象下面是一些与狼有关的成语,你能再列举出几个来吗?从这些成语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样的?你如何看待狼的这种传统形象?课件出示:

  狼狈为奸狼奔豕突如狼似虎狼心狗肺狼子野心鬼哭狼嚎引狼入室狼吞虎咽3.探究狼的新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狼被赋予了新的形象。请看下面的材料,说说新时代的狼性是怎样的。

  课件出示:

  材料一:狼,生性残忍而机警,极善奔跑,耐力很好,能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奔跑20千米。最大本领是利用群体的力量捕杀比它们大得多的食草动物。狼的智商高度发达,可以通过气味、叫声、肢体动作进行沟通。每个狼群中都有一定的等级制,每个成员都很明确自己的身份,因此很少有仇恨和打架的行为。相反,在围捕猎物和共同抚幼方面,还表现出一种友爱与合作的精神。

  材料二:很多企业以狼作为形象代言,著名品牌有“七匹狼”“与狼共舞”。影视剧中特种兵多以狼命名,如战狼、西北狼、独狼……预设狼性——勇敢、坚忍、聪明、机敏、野性,具有团队精神,懂得协作,敢于挑战,积极进取,勇于开拓。

  结束语:

  本文的狼不仅贪婪、凶残、狡诈,还具有人的心机、智谋、心理,形象活灵活现,如在眼前。作者借助这一奇异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可是当我们走出中国传统文学,用辩证的态度看待狼时,发现了其新的文化内涵。这也有利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本环节旨在对全文进行总结与延伸。课外阅读既增加了对《聊斋志异》作品的了解,也是对文言知识的巩固与运用。课外写作,实现读写结合,深化理解。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借用各种材料,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狼和狼文化,正确认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五、布置作业1.课后阅读《狼三则》之三。

  2.完成教材P107课后习题第五题。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根据其特点,遵循教材编排原则和单元目标,结合七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设计中,既注重文言知识的学习积累,又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在文言知识教授的过程中,由文言词句的翻译到释词方法和句式的归纳,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理解文章主旨时,逐层深入地读懂故事内容、主旨,并学以致用。

  在“读活形象”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运用语言品析和填写表格的方法,理解屠户和狼的特点,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达、准确概括的能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另外,课内外对比阅读的设置,引导学生辩证地理解狼文化,正确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这些均是对课文文言知识、内涵的进一步拓展。

  资料链接:《聊斋志异》介绍《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多数小说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含蓄地反映了蒲松龄生活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其中也熔铸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认识。

  蒲松龄在《聊斋自志》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

  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在这部小说集中,作者寄托了他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深沉孤愤。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是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总的艺术追求,也是这部短篇小说集最突出的思想特色。

  《聊斋志异》的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从题材内容来看,作品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类,是反映社会,揭露和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残害人民罪行的作品,如《促织》《红玉》《梅女》等;

  第二类,是反对封建婚姻,批判封建礼教,歌颂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和争取自由幸福的斗争的作品,如《婴宁》《青凤》《阿绣》等;

  第三类,是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腐败和种种弊端的作品,如《叶生》《于去恶》《考弊司》等;

  第四类,是歌颂被压迫人民反抗、斗争精神的作品,如《商三官》《席方平》等;

  第五类,是总结生活中的经验教训,教育人要诚实、乐于助人、吃苦耐劳、知过能改等,带有道德训诫意义的作品,如《种梨》《画皮》《狼》等。

  《狼三则》故事简介《狼三则》都是写屠户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狼都被杀死了,作者借此肯定杀狼是正义行为。三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从不同侧面阐发了主题思想。

  素养提升:如何理解文言虚词?古人有言:“之乎者也矣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说的是只要掌握文言文常用虚词的用法和规律,就能够掌握初步的文言文写作技能。虚词,泛指没有实际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如本文中的“之”“而”“以”等,都是虚词。

  如何理解文言虚词呢?

  (1)语境推断法。要分析虚词,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即依据虚词所在的上下文进行判断。如“以刀劈狼首”的“以”是“用”,“可以为师矣”的“以”是“凭借”的意思。

  (2)语法推断法。即依据虚词在句中所起的语法功能去判断。虚词在句中只能表语气或起辅助作用。通过分析句子及虚词的辅助作用有时也能推知虚词的用法。如“亦毙之”的“之”在动词的后面作宾语,代指“正在打洞的那只狼”。“君子之行”的“之”在两个名词之间,就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久之,目似瞑”中的“之”在表示时间的状语后面,只能是起补充音节的作用,没有实义。

  (3)位置推断法。即依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判断其意思。同一虚词,放在不同的位置,其意义、用法也会发生变化。如,“夫”在句首(“夫君子之行”),表示将要发表议论;

  用在句中(“岱宗夫如何”),只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用在句尾(“逝者如斯夫”),表示感叹。

  (4)语气推断法。“盖以诱敌”中的“盖”表示推测语气,是“大概,原来是”的意思。

  (5)句式推断法。一些文言虚词,常和某些词语固定搭配表达某种特定的意思,构成特殊句式。若能抓住这些句式,也能快速掌握虚词的用法与规律。如,“其如土石何”中,“如……何”这个句式意为“把……怎么样”,“其”用在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6)词语推断法。利用成语或学过的词语等进行推断。如“喜形于(在)色、无济于(对)事”等。

  疑难探究:怎样理解文章主旨?本文的主旨就是最后一段中作者的议论。狼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最初处于主导地位,伺机吃掉屠户;

  屠户利用有利地形“弛担持刀”,狼又主动“诱敌”进攻,屠户则处于被动地位,可是最终奋起自卫,先后杀死两狼。这就表现了人的智慧与力量,说明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屈服妥协,不能抱有幻想,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4

  复习目标

  1、识记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和作者作品。

  2. 掌握整体感悟文章内容的方法。

  3、品味文章的语言。

  4. 积累文言词汇。

  复习重点

  1、积累文中的重点词汇,识记文中的重点语句和重要的文学常识。

  2、理清文章脉络。

  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掌握重点文言词汇的含义及用法。

  5、口语交际:

  (1)我爱我家。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复习过程

  一、基础积累(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到黑板板演)

  1、按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丫chà(  ) 寂mò(  ) 憔cuì(  ) sù(  )杀

  荡yàng(  ) sè(  )缩 sā(  )谎 水波lín lín (   )(   )

  真题演练

  (1)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 qiáo cuì( )模样。

  (2)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 nüè shā( )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

  (3)那里有金色的油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shuǐ bō línlín ( )的'鱼塘。

  (4)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 yīn bì( )?

  (5)这样 kǔ xīn gū yì( )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2、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

  攲斜(   ) 嫌恶(   ) 祷告(   ) 荫蔽(   )

  傲然(   ) 笑柄(   ) 宽恕(   ) 惊惶(   )

  3、理解默写

  (1)《钱塘湖春行》中写作者徜徉于西湖,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的句子(直抒胸臆的句子)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点明主旨的句子)(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乡之情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天净沙秋思》中以萧索凄凉之景衬托游子内心之悲苦,其中最为典型的两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和古道西风瘦马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月抒怀,表达对即将远去的友人关切、担忧之情的句子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景写哀,衬托作者听到友人被贬迁的消息后的伤感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4、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三个词语和用一种修辞写一段人物描写的话。

  苦心孤诣、惊惶、寒战、信服、匿笑、宽恕。

  一、知识回顾

  1、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方法指导:⑴简要概括全文内容。这类题答题模式是“人+事”,有助于表现人物形象的特殊时间、特殊场合、特殊背景也要加上去。

  ⑵分点概括事件。做这类题要注意,一要找“准”找“全”,不要错漏;二要语言简洁,有的还有字数规定;三要叙述主语尽量一致,多用动宾短语。

  1、《风筝》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 ),后来我知道自己( ),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 ),表达了我的愧疚和悲凉心情。

  2、文章围绕羚羊木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几个词语简要概括。

  2、景物描写及作用

  方法指导:有点明时令、渲染气氛、衬托人物的作用

  1、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写月亮冷冷的有什么作用?

  2、“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

  此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三、品味语言,美点寻踪

  景物美:自然美、生命美

  人物美:朴实美、平凡美

  情更美:庄重美、和谐美

  请找出本单元你认为写的美的句子进行评析。

  四、写法归纳,学以致用

  “以小见大”的写法

  所谓 “小”,就是故事、细节、情节(一家人互敬互爱的细节)

  所谓“大”,就是指思想情感、立意、主旨(亲情之歌、伦理之歌、生命之歌)

  故事层面:亲情。

  寓意层面:使命感。

  哲理层面:生生不息。

  五、文言文复习:《短文两则》

  (一)内容复习

  《咏雪》描写了人物群像,侧重表现了谢道韫的文采。

  《陈太丘与友期》主要描写了元方,侧重表现了元方的懂礼识仪,聪明刚正

  (二)字词过关

  1、通假字尊君在不 “不”通”否”

  2、古今异义

  (1)陈太丘与友期 古:约定

  今:日期

  (2)太丘舍去 古:去,离开

  今:前去,前往

  (3)下车引之 古:拉

  今:引用

  (4)元方入门不顾 古:回头看

  今:照顾或顾客

  3、句子翻译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3)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而不顾。

  (5)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6)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七、口语交际:我爱我家

  1、家是时刻装在我们心中的一方圣土,是我们梦中常飞去的那个温馨的港湾。有很多唱给家的歌,请写出几首你熟悉的与家有关的歌曲名称。

  2、都说父爱如山,请借此机会表达一下自己对父亲的爱吧。编辑一条短信问候一下父亲,表达自己的祝福和心声。

  3、或许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一件物品。轻拂它的尘土,会让我们想起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今天,我们就围绕“我家的一件珍品”敞开心扉,畅谈心声吧。

  4、元旦,你想送给父亲或母亲一张贺卡,你会在贺卡上写下什么祝福语呢?请写下来。(50字以内)

  5、请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字数不超过15字。

  近日出台的《新老年法》拟将“孩子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这一新规还未正式出炉就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著名撰稿人司马平邦在第一视频《坐视天下》栏目谈到:“新法的操作性有待商榷,国家应更注重从社会福利保障方面对老人给予关注。”

  八、阅读理解《父子应是忘年交》

  详见配套练习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5

  一、导入

  父亲是一本书,细读这本书,会发现很多难忘的瞬间:也许是一个微笑,也许是一个眼神,又也许是那不断增多的白发和皱纹。而在作家朱自清心里,父亲最让他刻骨铭心的却是一个背影。1925年,他写下了《背影》一文,这篇仅有1140字的文章,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背影》,体会它究竟动人在何处。

  二、预习反馈

  差(chāi)使 狼藉(jí) 簌簌(sù) 赋(fù)闲 踌躇(chóu chú)

  迂(yū) 蹒跚(pán shān) 拭(shì) 颓唐(tuí) 举箸(zhù)

  三、题目切入,聚焦“背影”形象

  师:我们常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请大家读题目,当你初次看到题目时,有什么疑问呢?或者有什么想知道的呢?

  问题1:(1)这是谁的背影?——父亲

  (2)这个背影是在怎样的场景中留下的?——父亲送我去车站

  (3)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个背影的?——第6段

  问题2(概括训练):第一次轻声朗读第6段,概括内容,分析层次;

  内容:父亲费力穿过铁道给“我”买橘子。

  层次:(1)父亲提议给“我”买橘子;

  (2)父亲的外貌描写——为下文写父亲动作的不容易和努力做铺垫

  (3)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

  (4)父亲把橘子全给“我”,叮嘱的话语——关怀备至;

  (5)父亲离去的背影。

  问题3(写法分析外貌、动作):第二次轻声朗读第6段,关注背影,分析写法;

  (1)外貌描写

  布帽、布马褂、布棉袍,表现了父亲的家庭败落、生活困苦的境遇

  (2)攀爬月台的背影:

  6个动词:(蹒跚)走、(慢慢)探、穿、(两手)攀、(两脚)缩、(向左、微)倾——(特写镜头:攀爬的起始动作,回忆《飞天凌空》特写镜头之准备、起跳、落水的细致镜头)

  父亲这一系列动作有何特点(刻画出怎样的父亲形象)?

  抓住相关修饰语:(蹒跚)走、(慢慢)探、穿、(两手)攀、(两脚)缩、(向左、微)倾

  用文中的两个词语加以概括:“不容易”“努力”——深沉无言的`爱

  (3)离去的背影:

  问题4):第三次轻声朗读,留心眼泪,体会感情。

  从父亲的两处背影和“我”的两次流泪中,你体会出了怎样的父子之情?

  父对子:无所不至的关爱 子对父:百感交集、复杂的情意

  这一段中的事件是全文的中心事件——父亲买橘。作者层次分明,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地描写了父亲的背影。那布帽、布马褂、布棉袍,表现了父亲的家庭败落、生活困苦的境遇;那蹒跚的步态,那探身、攀手、缩脚、倾身等动作,形象地描绘了父亲的费劲吃力;那叮嘱的话语,表现了父亲的关怀备至;那流泪,又流泪的叙述,表现着作者内心非常复杂的情意。总之,这一段都表现了父亲真挚的爱,处处表现了作者的感动之情。

  师:原本我可以去完成的事情父亲却亲自做,原本年轻人轻而易举能完成的事情,父亲却如此艰难还装出一副轻松的样子不让我担心,“不容易”地活着,“努力”地爱着,这便是“我”的父亲(板书这两个关键词)。

  四、深入(开掘)“背影”内涵

  问题:文章还提到哪些他的“不容易的活”和“努力的爱”呢?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1.在任务驱动下,通过朗读、演读,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2.在朗读和编制剧本提纲的活动中受到人物孝顺老人、勇于担责、善解人意等美好人性的感染。

  3.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部分剧本提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在任务驱动下,通过朗读、演读,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2. 在朗读和编制剧本提纲的活动中受到人物孝顺老人、勇于担责、善解人意等美好人性的感染。

  教学难点:

  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明确任务

  1.学生观看央视公益广告《老人更需要儿女的陪伴》《别让等待成为遗憾》谈感受,明确公益广告就是要向社会发出呼吁或者号召,引导社会风气。

  2.关爱老人是当今的热点,社区要开展“关爱老人”宣传日,希望咱们学校能够帮忙策划些形式新颖、宣传效果好的节目,助力社区活动。受公益广告的启发,老师想请同学们帮社区做个公益广告剧本,拍成视频放到社区网站,效果应该不错。刚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散步》就是这一类的'文章,同学们帮老师看看这个素材有没有改编的价值。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多种方式朗读,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任务一:确定文本的使用价值。

  1.朗读,说出文章写了什么事,重点是什么。

  2.在文中圈画或标注散步前后,“我”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及原因,发掘出文章蕴含的值得宣传的品质、情感、精神等。

  5.全班交流,确定主题并填写。

  预设:

  交流第一阶段,基本能够说出“亲情”“孝顺”,但说不出“责任”“生命”。

  交流第二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六段,体会“我”的心理,学生会关注到“责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谁的责任,什么责任,“我”对这份责任的态度。学生会顺利体会到中年人主动担当的责任意识。也可以顺便解决“就是整个世界”的理解

  预设主题:孝顺;尊老爱幼;亲情;中年人的责任与担当;家庭和睦。

  任务二:确定片名。

  1.带着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全班有感情朗读全文,酝酿一个别致的片名。

  2.交流自己拟的名字并陈述理由。

  预设

  问题预设:学生可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教师要提示,可以从内容、主旨的角度拟。可能还是打不开思路,进一步提示学生从事件要素(人物、时间、地点、环境、事件的关键环节,事件的波折等)的角度展开,注意贴近主题。

  从内容角度拟的剧名:

  《背》:这个故事的重点是“背”,同时“背”容易让人联想到责任。

  《一家人》:其实这就是一个一家人怎样和睦相处的故事,“一家人”温馨美好,体现着亲情。

  《三代》:故事讲的是“爱”在三代人之间流淌的动人故事,揭示的是人类生命轮回中独有人性光辉。

  《初春的田野上》:这是故事的地点,但是却被作者渲染出了象征的意味,象征生命的美好与蓬勃,象征亲情的美好,象征和谐家庭的幸福。

  从主旨角度拟的剧名:

  《孝顺》《尊老爱幼》《和睦》《责任》《亲情》《生命》等。

  任务三:撰写人物说明。

  1.列出人物,按照人物分角色表演读,走进人物内心,把握人物思想性格特点。

  预设问题:学生可定会提出妻子没有语言怎么办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体会,是不是没有语言就没有态度,学生会发现妻子懂得维护丈夫的面子,在分歧面前贤惠明理。

  对于一些学生,母亲的善解人意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立足分歧造成矛盾的角度想想母亲为什么改变主意,立足于不让儿子觉得歉疚不安,也为了不让儿子非要坚持走大路而闹得大家不高兴的角度,思考为什么母亲要说“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我”:有鲜明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爱自己的儿子,但知道更应该孝顺时日不多的母亲。

  母亲:慈爱、善解人意。

  妻子:贤惠。

  儿子:活泼可爱,聪慧懂事。

  剧本提纲:

  【设计意图】以任务带动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对文章主题的把握。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完成剧本提纲。

  2.上网观看央视公益广告《妈妈的谎言》《洗脚》《筷子的故事》,注意从中受到启发,为继续修改剧本准备。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7

  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3)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2. 学情分析

  春天是学生熟悉而喜爱的季节,他们都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这篇文章语言优美且通俗易懂;节奏明快,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七年级的学生,揣摩和品味语言的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语言;学生的写景能力也有待提高,学习课文时还应借鉴作者写作景物的方法技巧,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

  3. 教材分析

  《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从教材的编写意图来看,它属于四季美景的审美板块。从单元前言来看,是这单元的教学重点,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二是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这篇散文是朱自清先生的名作,他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带给人以无限希望,字里行间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新、美、力”,把握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4.培养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评价任务:

  1. 说出写景句子的妙处。

  2. 用一段文字来描绘春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的散文,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做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要求以情带声,随课文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朗润(lǎng) 钻出(zuān) 嫩绿(nèn)

  眨眼(zhǎ) 酝酿(yùn niàng) 鸟巢(cháo)

  宛转(wǎn) 蓑衣(suō) 抖擞(sǒu)

  涨水(zhǎng) 应和(hè)

  涨红(zhàng) 和平(hé)

  宝藏(zàng) 和牌(hú)

  黄晕(yùn) 和药(huò)

  头晕(yūn)和泥(huó)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1)明亮滋润。(朗润)

  (2)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文中比喻姿态优美。(花枝招展)

  (3)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呼朋引伴)

  (4)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酝酿)

  3.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你我》,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散文代表作有《绿》《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4.背景链接

  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使他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能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本文写于1933年7月,作者写此文时,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早春野景”使他的梦的世界走向了一个开阔、蓬勃的境地,突出地展示了他要在春天的引领下“上前去”的人生信念。《春》描写并讴歌了一个蓬勃的春天,对春天进行了田园牧歌式的抒情,它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寻找文章的画面美,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主要围绕“春”写了哪些内容?请理清文章的思路。【交流点拨】课文围绕“春”写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第1-3段)盼春,第二部分(第4-7段)绘春,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

  2.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交流点拨】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

  (二)深层探究

  1.朗读课文,说说文中描绘的五幅春景图分别美在哪里?【交流点拨】示例:(1)春草图: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令人见之则精神振奋。

  (2)春花图:这是一幅百花争艳的画面,色彩明丽。

  (3)春风图:这是一幅轻柔温暖的画面。

  (4)春雨图:这是一幅绵长、细密、轻柔的画面。

  (5)迎春图:这是一幅令人精神抖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画面。

  2.作者在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感情?请用一句话概括自己读《春》时的感受。【交流点拨】(1)作者在文中主要表达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惜春之意和热爱自然、赞美春天的爱春之情。

  (2)我觉得《春》像一首赞美诗。我觉得《春》像一幅山水画。我觉得《春》像一阕田园牧歌式的词。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在《春》一文中,朱自清先生为我们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幅春天的图画。请你也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性地、补白式地描绘春山、春水、春日。(任选一种)【交流】生甲:我为春山写了一首诗:“刺骨的寒气已被东风吹去,迎来的是一片五彩缤纷的美丽。那可爱的花儿争着展示自己,给翠绿的山们披上了一件花衣。啊,亲爱的山儿!你们被打扮得如仙女一般有魅力。啊,美丽的山儿!你们手拉手又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生乙:我选春水。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呵,河流醒来了!它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奏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

  生丙:我选春日。春姑娘来了。清晨,太阳在鸡鸣的催促声中,慵懒地伸伸胳膊,微笑着射出第一缕光辉。红红的光束射过来,像年轻的母亲的手,温柔地抚摸着你。太阳刚刚升上山头,被鲜红的朝霞掩映着,阳光从云缝里照射下来,像无数条巨龙喷吐着金色的瀑布。远处巍峨的群山,在阳光映照下,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显得格外美丽。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带领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揣摩词句含义,品读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思路,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导读导议。

  2.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班级读、评、讲、议。

  3.课文解读和情境营造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自身对祖国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2.理清思路,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

  教学难点:

  品读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

  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4.让学生查找作者的一些经历、创作,加强对作者和作品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语:老舍在《济南的秋天》里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了西湖,秋和冬全给了济南。”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冻的画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济南的冬天》,看大自然赐给了济南什么样绝美的景致,竟那样令作者心醉神迷,写出这样的评价。

  课件展示图片和板书标题、作者。

  【设计意图】带着疑问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感知学习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读书,并设计相关问题:

  1.师生同读: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多音字、形似字。

  教师出示整理好的本课生字词和易读错的词语。

  2.生生自读讨论:作者如何概括赞誉济南的,济南冬天的总特征是什么?

  3.分组讨论:围绕着总特点是如何安排文章结构的?

  教师引导学生:说清楚文章结构脉络。

  赞誉了“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的气候特点的词语是“温晴”。

  第一部分(1段)总写济南冬天的天气特点。

  第二部分(2~6段)具体描绘济南冬天的美景。

  【设计意图】营造情境和引导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好的诗文当以朗读为主,尤其是写景、抒情散文的朗读,师生读,生生读,在朗读中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朗读文本中理解、解决问题。

  (三)内容探究

  教师出示设计好的问题,引导小组内、班级内讨论。

  1.文章开头,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2.感知作者的情感,互相交流预习中查找到的资料。

  3.第二部分具体抓住了济南冬天的哪些自然景象来描写,各突出了什么特点。

  师生共同总结如下:

  1.把济南和北平、伦敦、热带地方进行了对比的方法:北平的寒,济南的暖;伦敦的暗,济南的明;热带的热,济南的温;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2.教师点拨: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誉为人民艺术家。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其中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作者之所以用北平、伦敦、热带地方来对比,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老舍25岁以前生活在北京,1924年去英国,生活了6年,回国途中在新加坡生活了半年,所以领教过北京风、伦敦雾、热带毒日头的厉害,一回国便到山东齐鲁大学任教,定居济南。在济南温晴宜人的冬季里,老舍感到惊异陶醉,不仅发自肺腑的抒情道:“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从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作文时一定要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要有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感染人。

  3.全文抓住了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写“响晴”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几个画面: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济南冬天的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更清晰地把握文章的内容,抓住重点,培养学生相互交流查找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学会运用精练的词语来概括景物的特点。

  (四)语言运用与品味

  1.教师导入并设计问题,请学生展示朗读,带着同学们再品析课文,思考问题。

  语言是情感思想的载体。细细地品味语言,才能更好领会文章的内容。要善于抓住关键句子,再细细体会句中词语的意味。

  (1)文中描绘了山、水、城、雪等多幅画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我认为 是最精彩传神的词语或句子,它妙在 。

  2.教师在全班讨论的基础上总结。

  (1)语言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生动贴切。

  举例: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个句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四面环山的地形特点,同时,将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可爱、慈善,生动而巧妙地突出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重点分析:被风儿吹动;害了羞。

  (2)词语选用上十分讲究。

  举例: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调谐,有一字传神之效。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设计意图】1.通过品味语言,培养阅读分析能力,了解品赏语言的角度。2.通过评析语言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在思考和感悟文章的过程中,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深刻领悟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

  (五)活动学习

  教师布置围绕下列问题展开活动。(根据课堂实际选择合适的活动)

  1.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仿照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进行仿写。

  2.说说自己家乡冬天的特征,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

  3.《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实现课内外迁移,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实现能力迁移和情感内化。

  (六)布置作业

  1.摘录比喻、拟人句,体会表达效果。

  2.小写作《校园的冬天》,400字左右,恰当地使用修辞方法。

  【设计意图】1.让学生感受语言表达效果。2.课堂知识的学以致用。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2、理解句意,领悟寓言所讲的道理。

  重点难点

  在理解故事内容和寓意的基础上,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设疑猜谜:

  稀奇古怪两只船,没有桨来没有帆;白天载人四处走,夜晚横卧在床前。(打一物)(鞋子)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有关古代鞋子的故事:《郑人买履》。

  2、请学生起来介绍作者的相关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指名朗读课文。指导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读《郑人买履》时,要读出郑人“忘持度”的懊恼之情和回答别人时的执迷不悟的神气,另外别人问话应表现出疑惑之情。

  2、师生评价,正字正音。

  3、学生自读,画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4、试着翻译课文,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找出疑难问题

  三、合作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重点词语解释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及反

  市罢

  遂不得履

  何不试之以足

  宁信度

  无自信也

  2、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而置之其坐(2)反归取之

  3、一词多义

  度(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之(1)而置之其坐

  (2)至之市

  (3)何不试之以足

  而(1)而置之其坐

  (2)而忘操之

  4、特殊句式

  郑人有欲买履者定语后置结构

  何不试之以足倒装句

  五、疏通文义

  理解句意

  讲故事

  事情的起因,欲买履,度其足

  事情的经过:至之市——已得履忘持度——反归取之

  事情的结果:市罢,遂不得履

  六、分析课文

  A最能体现郑人思想性格的句子在哪里?并反复朗读。

  B运用哪些描写方法表现郑人特点?试各举典型一例作答。你怎样看待郑人?

  C这则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今天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讽刺那些做事不注意从实际出发,教条主义的人。)(告诉我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现成的`东西,而要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免出现不应该的失误。)

  七、兴趣作业:

  1、课文翻译一遍;背诵寓言。

  2、如果你是卖鞋的人,你会对这个郑国人说些什么呢?

  《郑人买履》课堂练习

  姓名班级

  1、重点词语解释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及反

  市罢

  遂不得履

  何不试之以足

  宁信度

  无自信也

  2、通假字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而置之其坐(2)反归取之

  3、一词多义

  度(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之(1)而置之其坐

  (2)至之市

  (3)何不试之以足

  而(1)而置之其坐

  (2)而忘操之

  4、特殊句式

  郑人有欲买履者定语后置结构

  何不试之以足倒装句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设计

  一、

  1、导入新课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往往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惆怅的。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

  2、教师配乐范读

  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重音、及停顿。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问题组: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二、

  1、想象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画。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3、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写得好在哪里?

  学生讨论明确这三个问题。

  三、

  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写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净、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四、

  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

  五、布置作业

  1、写自己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2、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1

  一、教学分析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其文体与本单元的另两篇讲读课文《秋天的怀念》及《散步》不一致。这是一篇散文诗,应作为诗歌来上。而诗歌的特点,《毛诗序》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钟嵘《诗品序》中则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天地的阴阳之气摧动了万物,而这万物的变化就感动了你内心的性情,表现出来就形成了诗)。简言之,就是自然感动了诗人,诗人去描绘自己内心映照下的自然。具体到《金色花》,那就是孩子对母亲的爱是如何在金色花中体现出来。

  这首散文诗也有着与其它两篇课文相似的地方,就是文中的亲情都有着缺憾。史铁生是在母亲去世后才真正明白了母亲的牺牲,从而决定改变自己的生命来报答母亲;莫怀戚是感觉到了母亲陪同自己的时日已短才决定委屈儿子。同样,在文中,孩子在大半时间内都躲藏起来,但他的爱却没有消退过。学习前两篇文章,有助于学生迅速把握文本的主题。要理解本文的独特之处,还应当了解泰戈尔有些悲凉的人生经历。他自少年时代起,母亲、五嫂、妻子、次女等挚爱的亲人逐一离世,这对他的情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无论他经历过多大的痛苦,但这份爱不会消失,这就构成了这篇文章乃至《新月集》最核心的主题。同时,泰戈尔特殊的文化背景也让这首散文诗有了更加深厚的内涵。母亲的沐浴、阅读《罗摩衍那》以及到牛棚里去,乃至金色花自身,都有着宗教的神圣色彩。因此,这种爱同样也超越了母子之爱,有了博爱的情怀。

  教学这篇文章,主要让学生围绕两个问题展现自学——“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我会在妈妈________时,__________”,“孩子如何体现对母亲的爱”。接着再补充泰戈尔的生平、文化背景,让学生能够深入体会诗中的文化内涵及情怀。不过,我始终以泰戈尔的一首诗贯穿教学中,以便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你离我有多远呢,果实呀?”“我是藏在你的心里呢,花呀”。通过对这首诗的品读,去理解文本、理解泰戈尔。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文本,体会文本中表现出的母子之爱。

  2、结合补充材料,体会文本中蕴含的伟大情怀。

  三、教学设计:

  1、导入:

  本文选自《新月集》,它的意思就是把儿童比作新月,其主题是赞颂童真及母爱。但作为东方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泰戈尔笔下的童真与母爱又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比较阅读①

  请大家先读读这首选自他的《飞鸟集》的短诗:“你离我有多远呢,果实呀?”“我是藏在你的心里呢,花呀。”

  大家读懂了吗?

  提示:花与果永远不可能相见,但什么将它们联系在一起?

  2、自读活动1把握内容

  文中的孩子也自己的母亲分离的,请大家填写表格: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我会在妈妈_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

  寻找“我” 躲在一边

  沐浴后 散发香气

  读《罗摩衍那》 投下影子

  到牛棚 回到妈妈身边

  提示:

  在上面的活动中,哪些是对孩子活动的总写?

  虽然“我”在妈妈寻找时调皮地躲起来,但“我”离开妈妈了吗?

  3、自读活动2体会亲情

  当孩子与母亲玩耍时,他如何表现对母亲的爱?(小组讨论,老师提示,让学生归纳细节中的描写并发言,学生再朗读相关段落)

  提示:

  1、母亲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肯定时刻都有花相伴,那么“我”在散发香气时,就在这花中。说明“我”的爱什么样?(无处不在)

  2、母亲在读《罗摩衍那》时,“我”为什么知道她读到了哪里?(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母亲)

  3、为什么回到母亲身边时就要求她讲故事?(与母亲撒娇,分离得太久,渴望得到母亲的爱)

  比较阅读②:

  再读上面《飞鸟集》的诗篇,你发现,永远不能相见的花与果之间有什么相联系?(爱与期盼)

  4、自读活动2体会情怀(结合补充材料,思考内涵并朗读)

  既然有着如此深沉的爱,为什么要分离呢?我给大家补充泰戈尔的一张年表:

  补充材料①:

  1861年,泰戈尔诞生

  1875年,母亲沙罗达去世。

  1884年,五嫂自杀,诗人承受了巨大哀伤。

  1902年,妻子病逝,写哀悼诗。

  1903年,次女病死。

  泰戈尔还是个少年时,母亲就去世了。当时的他直到从火葬场回来,才意识到母亲永远不会回来了。后来,与他年龄相仿的五嫂就成为了他心中的母亲、姐姐甚至暗暗爱慕的对象,但五嫂后来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在家中自尽。泰戈尔的`妻子因为文化水平较低,因此从没有在他的心中引起重视,两人生育了几个子女,却缺少感情的交流,泰戈尔也从没有在作品中提及妻子。可是,当妻子猝然离世时,他才发现了妻子的珍贵,第二年他的爱女也去世了。

  从这些材料中,我们大家发现他的人生充满了悲剧。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些悲剧而沉沦。大家细读文本,在文中金色花在哪些地方出现?(母亲沐浴回来的道路上、书房外、牛棚上,几乎无处不在)从中我们体会到什么?(虽然他与母亲、与自己所爱的人早早永离,但在他的心中,这种爱是无处不在的)

  补充材料②

  泰戈尔是印度人,这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印度人心中,神明无处不在。他们一日一浴,因为他们相信恒河水是神圣的银河水经过大神的头颅流下的,在其中沐浴直至死亡就能最终与神明相融。《罗摩衍那》是他们最喜欢阅读的史诗,他们相信死前念诵“罗摩”的名字就能让身体解脱。牛棚在印度家庭中很常见,因为他们认为牛是大神的坐骑,被称为“圣牛”,他们将牛当作神明的化身来照料。而金色花是印度的圣树,因此它的色彩也被认为具有神圣的色彩。

  请大家思考一下,诗人笔下的情感还仅仅只是母子之间的亲情吗?(神圣的博爱)

  比较阅读③

  再读《飞鸟集》中的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什么样的爱?(学生自由回答)

  教后记:

  比较阅读是自读课文的一项重要学习方法,但如何使用比较阅读需要重视。我在教学中,将《飞鸟集》中的那首小诗贯穿其中,学生们从开始的似懂非懂到最后的逐渐体会,也情不自禁地融入到了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当然,我在教学中,也引用了《秋天的怀念》及《散步》中那些带有无奈的情感,学生感觉到了这篇看似只是童话的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内涵。

  教学本文,其实主题很容易把握,但如何让学生看到主题在文中的体现并最终能读出主题的深刻内涵是关键。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大体上认识到了这一点,我觉得这样的设计还是有作用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②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③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像,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三、课前准备

  教师可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进一步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为学习本课做准备。

  四、教学内容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学习这首诗,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来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

  五、教学设计

  1、精心导入

  ①可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用大屏幕展放有关化石的图片,并配以音乐、旁白解说,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②也可用音乐导入:《木鱼石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诉说善良……讲述美好……”同学们听了歌曲,也会想像到,精美的石头怎么会唱歌呢?它怎样讲述着善良和美好呢?有诗歌写道:“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石头真的能向我们讲述神奇的故事吗?让我们共同研读一首科学抒情诗《化石吟》。

  2、出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3、感知内容

  在听读前,检查预习练习:读一读,写一写。

  (过渡)《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本诗前后呼应,节奏鲜明,音乐性强,易于诵读,在诵读中能体会诗人的感情。请听老师范读。(配乐范读课文)

  有感知才有思考,请同学们跟读课文(跟教师朗读一次)。好诗不厌百回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

  [问题组](大屏幕投影出示):

  a.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b.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c.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学生可在自由诵读中思考,然后讨论,讨论时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a.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b.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c.诗歌分为三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学生讨论,教师明确后,可以再次指导朗读,为进一步理解诗歌做铺垫。

  4、研读赏析

  ①教师导学:对文章的大体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了解,还应学会细致研究好的章节、词语,以便把握文章的主旨。

  ②自主探究

  (大屏幕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问题组:研读3?6节,思考下列问题。

  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b.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c.“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d.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此时可以出示一组图片,也可以利用课本的图片。)

  e.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以上内容在朗读后由四人小组讨论。每组讨论一个题,e题每组都要讨论。发言时可以展开小组竞赛,比比哪个小组思考的最深刻,最有启迪意义。

  学生发言可以畅所欲言。假如学生希望教师指点或总结时,教师可做指示:文中的思绪引向远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之所以是“一本珍贵的密码”,是因为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其余的内容,只要想像合理,赏析到位即可。

  ③学法指导

  好诗阅读有节奏,反复吟诵感悟深,重点词句细品味,联想想像悟中心。

  简单的内容归结、板书:

  发问想像??遐思飞跃??回答呼应

  神奇景色??人类伟大??赞美科学

  ④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继续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从小积累的一些生物知识,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注意将语文知识和自然知识结合。如:“沉睡千年的石头说了话”能说些什么呢?除课文之外,还能想像些什么?

  a.质疑交流

  研读文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或有哪些疑问?教师与学生可以相互质疑,形成参与式讨论。

  b.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录像或图片,介绍某种古生物。

  学生也可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做口头介绍。

  5、延伸作业

  参观或查阅资料后,写一点感想,题目可定为《远古的遐思-------读(观)××有感》

  6、信息反馈: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

  作者通过回忆的方式,将零零碎碎的细节串联起来,写出了自己在瘫痪时,怀着博大无私之爱的母亲是怎样细心、耐心、小心、忍辱负重地照顾自己,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愧疚和怀念之情。文章的语言朴素、真切,却又意味深远,寄悲观于从容,蓄智慧于认真的人生思考之中。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本文的主题并不难,但是如何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震撼,从而激发感恩情怀呢?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呢?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在教学中,应以反复朗读为基本立足点,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读出感悟、读出体会,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真切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体味人物内心情感,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并以此点燃学生情感,引发学生真情,促进学生主动探求,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重音和停连的朗读技巧,把握朗读时感情基调的变化。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复杂情感,理解文中母爱的内涵。

  3.领悟文中“好好儿活”的内涵,珍惜生命,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1.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母亲为什么总是要“我”去看花,进而理解生命的意义。感受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怀念、忏悔、自责。

  2.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坚强成长的品质。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2.初步理解文中母爱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烛光里的妈妈》)

  师:母爱是一首唱不完的歌,自古以来,无数人吟诵、赞颂它。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孟郊就曾写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样的诗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谢。今天,我们将学习当代文坛上一位非常特殊的作家——史铁生的文章《秋天的怀念》,来看看他对母亲有着怎样复杂的情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音乐的旋律中受到感染,在关注细节中加深对母爱内涵的思考,得到情感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识作者

  结合教材以及相关资料,了解关于作者的相关知识。(生自主学习并讨论交流)

  师补充:史铁生是我国当代文坛一位非常特殊的作家——他21岁时就双腿瘫痪,又长期患病,但他一直与病魔抗争。在他特殊的人生旅途中,是他的母亲给予他“好好儿活”的动力,给予他爱的温暖,对自己的母亲,史铁生一直怀有一种特别的怀念。

  2.明背景

  借助相关资料,了解课文写作背景。师:看课件上史铁生说的一段话,你感受到他怎样的情感呢?

  课件出示:

  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预设

  对母亲的怀念、思念之情;对母亲的忏悔、懊悔之情;对母亲的自责、内疚之情;在成长中完全理解了母亲的情感……

  师:正如作者所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因此当母亲离他而去后,怀念伴随他终生,所以作者选取了母亲离开人世的那个秋天的故事来抒写复杂的怀念之情。

  3.理脉络

  朗读课文,自主完成下列任务。

  (1)圈出文中的生字词。

  (2)为本文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每部分的意思。

  预设

  课件出示:

  第一部分(第1、2段):“我”双腿瘫痪后,重病的母亲安慰“我”。

  第二部分(第3—6段):母亲在准备推“我”去北海看菊花前,因病离开了人世。

  第三部分(第7段):又一年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我们”明白了母亲的心意,决心“好好儿活”。

  设计意图在识作者、明背景的基础上初步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调,学生在听读中受到感染,引发思考;通过梳理叙事要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层次结构。

  三、朗读悟情

  1.指导朗读

  (1)请四名同学分别朗读第1—2段、第3—4段、第5—6段、第7段。

  (2)根据下面的朗读三级目标,评一评四个学生的朗读达到了哪个目标层级。

  (以学定教,结合评价指导,重点指导几个儿化音,比如“咱娘儿俩”“好好儿活”)

  课件出示:

  朗读的三级目标:①正确;②流利;③有感情

  (3)方法指导。

  师:正确、流利是朗读的基本要求,更高的要求是要有感情。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不断打磨朗读技巧。注意将上一个单元学习的外部技巧(主要是对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的把握)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巩固,本单元重在练习内部技巧,学会把握“情景再现”与“感情基调”。

  2.教师范读

  学生听朗读并思考:本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预设

  深沉含蓄。

  3.给例子,学方法

  生齐读第1段,师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

  (1)重读的词语:突然、砸碎、猛地、摔。(再现“我”暴怒无常的情景)

  (2)轻读:悄悄地躲、偷偷地听、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再现母亲揪心与小心翼翼的情景)

  (3)通过节奏感的变化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文段“望着望着……(缓)我会……(急)”与“听着听着……(缓)我会……(急)”;对话时母亲劝说的话(缓),朗读“我”痛苦时的语言、动作的词语时一气呵成(急),面对“我”的暴躁绝望的言行时,母亲的行动、话语(急)。

  (4)用“我”和母亲的对话语气、语调的强烈反差表现人物:母亲的语言轻柔,重读“总”(表现母亲的苦心);“我”的语言急促,重读“狠命”“捶打”“可恨”“喊”(突出我的绝望痛苦);面对绝望痛苦的儿子,母亲的三个连续动作“扑”“抓”“忍”要快读(突出母亲的苦痛),而一句“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应停连,读出伤痛和乞求(表现母亲的坚忍、心痛)。

  师小结:第1段应抓住重点词句,注意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的把握,再现情景,读出感情,读出“我”与母亲对话时的暴躁绝望和母亲的慈爱、包容和坚忍。

  4.选段落,用方法

  (1)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根据前面学到的方法边读边揣摩其他段落。

  (2)全班交流朗读心得,明确全文感情的变化。

  预设

  第2段:写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语气陡然低沉,应读出“我”内心的沉重与愧疚。

  第3段:写母亲央求“我”去看菊花,母亲因“我”的答应而喜出望外,语气略有点轻松愉快。

  第4段:独句成段,母亲骤然离去,又陡然低沉,要读得缓慢、沉重,表现“我”的愧疚、悲痛之情。

  第5、6段:写母亲临终前对“我”和妹妹的牵挂,要读得沉重、痛心,强调“我”与母亲天人永隔的巨大悲痛和深深的自责。

  第7段:写又一年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要读得沉着、淡定,而且在读之前要停顿较长时间,拉开回忆的时空,突出“我们”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决心要好好地活下去。

  师小结:文章记叙了身患重病的母亲精心照顾下肢瘫痪的儿子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深沉忧伤的,叙述的语气平静内敛,但情感在行文中是起伏变化的。朗读时要揣摩语气、语调,读出人物感情的变化。

  设计意图本环节将朗读技巧的指导、课文的理解感知和学生的朗读体验有机结合,突出朗读教学与情感教育之间的联系。朗读让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的欲望。同时引导学生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布置作业

  课后用删减比较法品读下面的句子,看看删减几个“悄悄地”后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课件出示:

  (1)读下面的话,比较用“悄悄地”和去掉“悄悄地”有什么不一样。

  原句:“……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调整后:“……母亲就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她比我还敏感。她又出去了。”

  (2)同一个“悄悄地”表达了母亲不同的情感。然而,这复杂的情感又有共同的东西,是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删减比较的方法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内心感受,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分析细节描写和关键词语,感受作者对母亲的复杂情感。

  2.在品读中了解本文的抒情特色,懂得感恩,珍惜生命。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交流展示

  师指名学生展示作业成果并点评。

  预设

  (1)三个“悄悄地”的细节,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细心”“耐心”和“小心”,更让人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和“苦口婆心”,使得母亲的形象在细微之处变得感人。删去后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2)共同的东西是母亲的爱。

  二、研读课文,理解母爱

  师:读过课文后,我们知道文中的母亲是一个直到临终前还牵挂自己的孩子的人,这种伟大的母爱令人动容。文中有哪些细节体现了母爱呢?文中的母亲具体是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思考一下。

  1.自读课文,理解母爱

  圈点出文中体现母爱的词句,并用“文中的母亲是一个________的人,这体现在________”的句式说说自己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预设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理解:文中的母亲是个细心的人,这体现在三个“悄悄地”的细节,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细心”“耐心”和“小心”,更是让人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和“苦口婆心”。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理解:文中的母亲是个坚强的人,这体现在她面对“我”痛苦地捶打自己的腿绝望地喊时,忍住哭声劝“我”。“扑”“抓”两个动词形象地再现了母亲的痛心焦急。

  (3)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理解:文中的母亲是个慈爱的人,这体现在她深深理解儿子的痛苦,能够包容儿子的暴怒,她想方设法宽慰儿子,多次央求儿子出去散散心,到北海看菊花,盼望儿子早日走出内心的绝望。

  (4)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理解:文中的母亲是个乐观慈爱的人,这体现在她兴奋的动作语言中表现出的喜出望外。

  (5)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理解:文中的母亲是个敏感细心的人,这体现在她“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等细节描写中。

  2.理解词句含义

  “好好儿活”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这两处“好好儿活”的含义与作用是什么?

  预设

  第1段中母亲说“好好儿活”表现出母亲对子女的鼓励与爱,告诫儿子对生活中的艰苦要有坚强积极的态度。第7段中我说“要好好儿活”表现出儿女对母亲的无限思念之情,告诉读者儿女已经读懂了母亲的一言一行。

  作用:从表象看,前者是母亲劝慰我的话,后者是我感悟后重复母亲的话。从结构上看,首尾呼应,结构严谨。从内容上看,前者是母亲劝慰我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不放弃生活,坚强地活着;后者是我读懂母亲此话的含义,勇敢地面对苦难生活,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与感激。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加深对母亲形象的理解。

  三、拓展思考,感悟母爱

  师:曾经,儿子理解不了母亲,秋天过去了,儿子终于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了。大家回顾一下母亲临终前未说完的话,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补充母亲未说完的话。

  课件出示: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小组讨论后自由回答)

  预设

  在一起要好好活,活得坚强,活出尊严。

  1.拓展阅读

  阅读下列选段,自由谈谈后来的史铁生是如何理解“好好儿活”的。

  课件出示:

  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预设

  后来的史铁生认为,母亲的“好好儿活”,就是教给儿子坚强地面对有缺憾的生命,不向命运低头。

  师补充:由于身体原因,史铁生经常发高烧,有好几次昏迷,但他依然平静淡然地看待这一切,依然坚守着“好好儿活”。残疾的是身体,健康的是精神,所以推荐课后读一读他的几本书——《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务虚笔记》。

  2.诵读结尾,理解主题

  再次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对于史铁生的“好好儿活”,你的感受是什么?有什么启发?

  预设

  感受:是佩服,是敬重,也是敬仰——他活出了境界,活出了生命的高贵。我在报纸上看到史铁生和世界长跑冠军刘易斯的合影,身体衰弱的史铁生虽然连站也站不起来,但他的灵魂却在无羁地奔跑着,跑得跟刘易斯一样快,甚至比刘易斯还快。

  启发: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有缺憾有痛苦,史铁生在无法弥补的身体缺憾中依然能找到生命的价值,我们也应该对生活、对克服困难抱有信心,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

  结束语:如果你在本文中读出了属于你的思考,当你面对困境时,一定能想起老师和你讨论的这个话题,想起史铁生,想起他的这篇《秋天的怀念》给你带来的启示。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对细节的研读感悟中,在补句训练中,在相关文字的延伸阅读中,深刻领悟“好好儿活”的内涵,突出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及思维能力,深化学生对母爱丰富内涵的理解和对生命的珍惜。

  四、布置作业

  (1)《妈妈,我想对您说》

  (2)《史铁生,我想对您说》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有助于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写作能力。而写作训练与阅读有机结合,凸显了素养提升的途径。作业的设计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

  教学反思

  朗读是本单元、本课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语感,提升学生素养。因此,本课教学设计将朗读感悟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品味思考,从对内容的理解,到对情感的逐步深入领悟,到联系现实思考,逐层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有层次地将朗读技巧的训练、对课文的理解感知和学生的朗读体验有机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看似平静的叙述中饱含的深情,突出了朗读教学与情感教育之间的联系。

  第1课时在朗读技巧的指导中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第2课时则围绕母亲的让儿子“好好儿活”,采用细节分析、品味重点词语、想象写句等方法,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想象体验,帮助学生细细品味母爱的深刻内涵——不仅有无私的关爱,更有生命的启迪与人生的责任。通过细细品味作者的悔责之情和对生命的感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突出教学重点。

  素养提升

  如何在指导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其审美能力及审美情趣都需要通过培养语感来获得。语言文字固有的音韵美、意境美,文章的结构美,都需要通过有指导、有要求的反复吟诵来感受,使学生能够品尝“文中味”,悟出“文外意”。

  本文的朗读语气不容易把握,因此要从四个方面突破。一是在语句的朗读中揣摩合适的语气,如“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和“‘你要是愿意,就明天?’”这两个句子在朗读时语气、语调、语速完全不一样,应在这种不一样中揣摩母亲的内心世界,读出母亲对残疾儿子的用心与爱心。二是在阅读训练中,如删减三个“悄悄地”的训练,在删减关键词进行比较朗读中体会感情。三是在全文的朗读中把握感情基调,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深沉忧伤的,叙述的语气平静而内敛,朗读时要用丰富细腻的语气读出深沉的感情。四是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呈现一张一弛的波澜变化,富有节奏感,与作者内心的情感状态达到了和谐一致,如第一段对话中“我”的绝望与暴躁(语调上升),母亲的隐忍与劝慰(语气轻缓、谨慎);第三段对话中,母亲的喜出望外、絮絮叨叨(语速快、充满喜悦),说到敏感字词,突然停止的低沉。如“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体会“再也”所表达的无比痛苦和遗恨终生的感情,然后反复朗读。

  疑难探究

  文中三次写到“看花”,有什么作用?

  第一次写“看花”是春天,母亲提议去北海看花,想让“我”在盛开的春花中感受生命的美好,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第二次写“看花”是秋天,母亲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她想在所剩不多的日子里陪“我”去看看象征生命力的菊花,渴望“我”从绝望中走出来;第三次写“看花”是在秋天,“我”和妹妹去看花,实现了母亲临终的愿望。菊花象征作者对生命的渴望与眷恋。作者之所以浓墨重彩地写菊花,恰恰是对母亲生前那句“好好儿活”的深情解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三次看花,串起了人物的情感轨迹,让我们体会到“看花”已不仅仅是看菊花,而是象征着母亲的人生信念:无论命运怎样,人生如何,都要活得坚韧,活出尊严,活出生命的价值。“好好儿活”——是对瘫痪儿子与未成年女儿的深深期待,这里的母爱也不仅仅是生活中的关心爱护,更是母亲博大的胸怀和人生信念。

  文化素养

  菊与人文精神

  1.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屈原《九歌·礼魂》(殉道者的信仰)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中国文人的傲骨)

  3.至死不变英气多,举头南山高嵯峨。——郑思肖《菊花歌》(正气凛然的民族精神)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回归自然、物我两忘的情怀)

  5.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对失意人生的有情关怀)

  6.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蓬勃生命力的象征)

  延伸阅读

  史铁生文章的节选片段

  1.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我与地坛》)

  2.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病隙碎笔》)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 ,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 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在诗中蕴含的感情。

  2.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学习,有了一定的语文根基。他们已经初 步具备了通过阅读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也有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他们可以发挥主体作用,在平时的课堂中已养成“敢想、敢说、敢写、敢评、敢合作、乐探究”的 习惯。本课的教学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注重课内外延伸,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搜 集与整理。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让学生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设计 (设计者: )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出示大森林中各种鸟儿的画面和叫声)

  你听到了什么?

  从催人播种的布谷鸟那里,我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报喜的喜鹊那里,我明白了人逢喜事精神爽;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现在我们就和作者一起走进鸟的世界,倾听鸟语,感受鸟的悲喜。

  二、浏览课文,清清楚楚鸟类别

  1.哪一句话点明了作者对鸟的感情和态度?

  提示:开篇“我爱鸟”点明了作者对鸟的“爱”。一个“爱”字,表明了他对鸟的态度和情感,也构成了 整篇文章的基本线索:文章就是围绕着“爱”的情感来展 开的,其字里行间正饱含着“作者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的透辟洞察”。

  2.作者笔下分别描述了哪几类鸟?

  提示:笼中的鸟、四川野外的鸟、文学作品中的鸟、寒风中枝头的鸟、现实中的鸟。

  三、合作探究,明明白白作者心

  1.对于笔下不同的鸟,作者流露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提示:对那“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地蜷伏着不动”的“胳膊上架着的鹰”、那“常年地关在栅栏里”的“笼子里的鸟”,作者是哀怜的。作者所爱的,是当年在四川所听到和看到的自然形态的鸟。对把自己的主观意念强加于自然界的鸟类 ,作者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不能容忍,所以偏要揭示其真相,还其真 实的面目,恢复其自然之本质。对寒风中枝头的鸟,作者寄寓了同情。

  2.作者最喜欢的.是什么鸟?作者通过这类鸟寄寓了什么思想感情?

  提示:作者喜爱的是当年在四川所听到和看到的自然形态的鸟。表达自己对自由自在、潇洒自信的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喜爱。

  3.在开头和结尾都写到“笼中的鸟”,这对 于表达文章中心有什么作用?

  提示:通过对比,抒写自己对那种自由自在、潇洒自信的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喜爱。

  总结:《鸟》这则散文。作者的 “爱” 鸟,“爱”的是鸟的自然形态,而“悲”鸟的失去自由自在,这已经超越了鸟本身。作者甚至对违背自然形态的关于鸟的典故产生质疑,更显示出作者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情伪的透辟洞察。尤其是由“悲”鸟到“ 悲”人的人生体味,更给了人们深深的启迪。

  四、迁移写作,表达爱鸟之情

  出示教学目标:学习作者的写法,写一种鸟,表达爱鸟之情。

  本文写了很多种的鸟, 作者都能抓住它们独特的地方进行描写,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仔细观察一种你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或叫声。要求语言准确、通顺。

  结束语:

  我们生活在鸟语花香的世界中,鸟儿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人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儿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平添了很多的情趣。今天学了这节课,让我们以后共同谱一曲人与鸟和睦相处的赞歌!

  【板书设计】

  鸟

  我爱鸟笼中鸟:蜷伏 无法高飞——苦闷四川鸟清脆嘹亮——交响乐凄绝哀楚——哀 乐形体动作——俊俏轻灵喜悦枝头鸟——孤苦伶仃现 状挤在檐下、寒鸦鼓噪鸱枭怪叫、囚在笼里悲苦对无拘无束生活向往对囚笼般的现实不满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5

  复习目标

  1、识记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和作者作品。

  2、 学习运用所学的文学知识解答问题和写作文。

  3、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4、 积累文言文知识,会背诵默写《论语》。

  复习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积累现代文及文言文中的四字词语和成语;理解文中重点语句和重要的文学常识。

  2.感知文意,体会重点词句的深刻含意及作用。

  3.准确理解文章的主旨。

  4.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5.掌握重点文言词汇的意义及用法。

  6.口语交际:漫游语文世界。

  复习过程

  一、基础积累(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到黑板板演)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当母鸟第一次生了几颗líng lóng tī tòu ( ) ,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

  (2)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被 róu lìn ( ) 的波兰。

  (3)当他 cù rán cháng shì ( ) 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4)每天夜晚,她都来到林中草地,或是 w ú yōu wú lǜ ( ) 地 xī xì ( ) 。

  (5)理想是肥皂,xǐ zhuó( ) 你的自私心。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xī(  )戏

  jiǎo(  )洁

  慷kǎi(  )

  行qǐ(  )

  问心无kuì(  )

  获益fěi(  )浅

  专心zhì(  )志

  nì(  )来顺受

  3.补全下面的四字词语。

  (  )处逢生

  碌碌(  )生

  海天相(  )

  具体而(  )

  繁弦(  )管

  多(  )多彩

  得失之(  )

  异国(  )乡

  4.背诵默写。

  (1)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

  (2)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4)请写出三个出自《论语》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任选其中三个词语并至少运用一种修辞写一段话(顺序可变):

  不可磨灭、玲珑剔透、硕果累累、回味无穷、多姿多彩

  二、回顾文章写作技巧

  (一)象征

  象征手法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形式,借助某一种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作者借行道树的内心独白赞美了什么?行道树的形象象征了什么形象?

  (二)比喻

  理想是一种看不见也摸不到的东西,本诗中作者是用什么形象来表达理想的意义的?这样是一种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详略安排

  作者写了好多第一次,作者是如何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四)对比

  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作者写原始森林的用意是什么?

  三、理解词句的含义

  方法指导:体会重点句子的.含意,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其次要注意句子与上下文的联系,再次要从刻画人物性格,体现人物感情、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等方面着手分析。

  1、 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能换成“挂”吗)

  2、秋日风情画(能换成“风景”吗?)

  3、第2自然段中说“这无疑是一种堕落”,“堕落”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4、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5、为什么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和“快乐”是否矛盾?

  6、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四、文言文复习《论语》

  (一)内容理解

  1、本文主要讲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

  2、本文中出现的成语有:温故而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字词过关:一词多义

  日:吾日三省吾身。( )能张目对日( )

  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知之为知之…… 仁以为己任。

  项为之强。 为之怡然称快。

  以丛草为林……。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

  死而后已。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人不知而不愠。为人谋而不忠乎……

  学而不思则罔……任重而道远。

  3、句子翻译

  (1)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而殆。

  (5)士不可以不弘毅。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五、口语交际:漫游语文世界

  1.某处草坪要立一块告示牌,告诫人们不能踩踏草坪,下列各条你认为最好的一项是(  )

  A.践踏草坪是不文明的行为!

  B.禁止践踏草坪,违者罚款!

  C.小草微微笑,走路请绕道。

  D.小草纤弱的身体怎能经受你粗暴的践踏?

  2.赏析下面的广告语。

  绽放水般滋润,挥洒钻石亮彩,美来自内心,美来自美宝莲。

  欣赏: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美宝莲唇膏_____________的特点,深入了消费者的心里,从而起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3.请为你家即将开业的网上花店、书店命名。(要求形象生动)

  花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校响应教育局“营造书香校园”的号召,准备于下周一启动“图书漂流活动。假如你参与了这次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阅读下面的“相关链接”,然后说说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说出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让“图书漂流”活动能正常、持久地进行下去,请你为“图书漂流标签”设计一句温馨提示语

  六、拓展阅读

  阅读理解《圣徒》

  详见配套练习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上册教学设计05-03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05-15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教学设计03-03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教学设计04-14

七年级上册语文《狼》教学设计12-12

(精华)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05-15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设计04-10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5篇05-07

七年级语文上册《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02-18

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