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

时间:2024-01-08 12:26:2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知识、情感)

  2、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能力)

  3、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情感)

  4、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能力+情感)

  教学重难点把握:

  重点:品味赏析语言。

  难点:理解文中“年轻人”的矛盾心理;领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过程:

  【了解】

  1、创设情景,激发动机:

  (1)学生汇报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

  提示: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2)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

  (3)看了这段录象,你们最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

  提示:在十九世纪的这场大火中,圆明园所有的辉煌所有的骄傲来不及哀鸣一下,就被吞没了。他的身体被分成零碎的一点一点,运到了外国的博物馆。

  (4)现在的圆明园废墟常年沉睡着,它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眼里,就有一种现实指向。指向什么?

  提示:我们如果来到圆明园前摄影留念,我们可否像平时照相一样,摆个造型,伸个“V”型。

  明确: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口,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设计意图:

  A、设情景,铺设情感场。通过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强烈振动,迅速投入到与课文内容相应的一种激昂悲愤的情绪中。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

  B、设问题情景。质疑问难,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教师帮助梳理,最后确定为本课堂的三大学习主题,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以学定教,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C、“我们如果来到圆明园前摄影留念,我们可否像平时照相一样,摆个造型,伸个‘V’型”,这是上课的小噱头,深题浅问,化难为易。)

  2、有一位作家,出生于书香门第,深受中外文化的熏陶,有良好的文化素养的,她的父亲是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她就是女作家宗璞。她的文风素以典雅著称于文坛,作者自言:“我自己在写作时遵循两个字,一曰‘诚’,二曰‘雅’。”《废墟的召唤》是作者写于1979年的散文力作,充分体现了她的真挚情感和语言美感。她凭吊这片废墟的时候有着自己的特有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

  (设计意图: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而“知人论世”,从而更好地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体味文章表现出的深刻的社会思考。)

  【理解】

  1、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设计问题:

  (1)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冬日,心情沉重。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①“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

  明确: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所以说历史凝固了。

  ②“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提示1:楚辞的代表人物是屈原,他的《离骚》写尽了文人墨客的忧国忧民情怀。我们至今还在吟诵他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提示2:“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截的、倒置的金字塔。悄立“塔”下,觉得人是这样渺小,天地是这样广阔,历史是这样悠久——路旁的大石龟仍然无表情地蹲伏着。本该竖立在它背上的石碑躺倒在土坡旁。它也许很想驮着这碑,尽自己的责任罢。风在路后另一侧的小树林中呼啸,忽高忽低,如泣如诉,仿佛从废墟上飘来了“留――留――”的声音。“

  明确: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无愧于人“小得多的概念”。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

  ③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后文却说“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这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前文说的是改造历史,后文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是经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设计问题,循序渐进,理清文章脉络,首先使学生初步了解作者对废墟的态度。)

  2、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1、和年轻人有哪些对话?理解这些对话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明确:①――“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身旁的年轻人在自言自语。

  ――“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呵。”

  ②“匹夫有责。”年轻人是敏锐的,他清楚的说出我嗫嚅着的话。“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允许每一个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介于冷和苦之间。

  我突然理直气壮起来:“那怎样,不就是内容么?”

  他不答,我也停了说话,且看那瞬息万变的落照。

  ③“他不是画家”。年轻人评论道:“他只是爱这景色——”

  “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年轻人忽然微笑说,那笑容仍然介于冷和苦之间。

  明确:先以“匹夫有责”作答,又以“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来推诿,继而前后两次露出了“介于冷和苦之间”的笑容,从语言到神态无不反映出“年轻人”既有责任意识又存疑虑情绪的矛盾心理。

  中国刚刚经历过浩劫之后,从1978年起步入改革开放阶段时面临着重重困难。

  【领悟】

  题目中的《废墟的召唤》的“召唤”具体指的什么内容?学生讨论:

  提示:生命的短暂、自然的永恒,历史的沧桑,总会令人不禁唏嘘感叹。但是,除了感叹,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提示:如果没有忧国忧民、心系天下众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你的感叹就只能是一种浅薄和虚华。

  明确:号召人们继续奋斗,以改造历史。“内容”就是指方法和环境。与年轻人的对话更说明了人们在探索未来的道路上寻找希望,做出努力,尽每一个“我”的责任。

  “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反证了“诚”、“雅”之特征。

  【品味】

  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问题设计:

  1、落日赏析:

  提示:凭吊是在冬日午后,文章多次提及冬日。请画出有关冬日的景句。

  明确:①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

  (斜阳的“无力”与心情的`沉重吻合。)

  ②右侧在夏天是一带荷塘,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

  ③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④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那娇红中又透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的摸得着的寒意。

  ⑤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远山凹处,红日正沉,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是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⑥我们仍然看落照。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由落照、远山联想到生机勃勃的紫藤萝,浓墨重彩,意境浓重,情感激动。)

  2、“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的意思,我们已经明了,体现了怎样的语言特点?能否再举几个例子?

  明确:简约含蓄。

  ①我与年轻人的对话

  ②主题的表达并非直接说明,而是借对废墟的描写、回忆、联想而逐渐明朗。

  (由实写到虚写)

  归纳:宗璞写东西从不随意,一篇2000字的散文《废墟的召唤》竟写了两个礼拜,去了三趟冬日圆明园,可谓字斟句酌惜墨如金。

  【迁移与拓展】

  1、辩论:除了圆明园外,世上还有哪些废墟?你觉得世上的废墟有没有必要都修复起来?或者要留下部分供人凭吊?那其衡量的标准又该如何呢?

  提示1:

  复建派:重现圆明园辉煌,不但可以让游客感受古代建筑风采,而且建筑与废墟对比所产生的震撼力,远比单纯的废墟强烈得多。

  保留派:坚决反对重修圆明园,更有人强调“一草一木都不能动”,认为废墟悲凉的沧桑感本身就是对侵略行径的无声控诉,是最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重修一座辉煌的皇家园林所无法比拟的。

  提示2:

  巴尔扎克说:“一场大的屈辱可以变成大的动力。”

  余秋雨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

  2、选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或余秋雨的《废墟》。

  幻灯片:耻辱的历史、凭吊和思考、矛盾中挣扎、废墟的召唤、字斟又句酌、迁移与拓展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有关历史背景,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确切含义。

  2、品味赏析课文笔法的简约含蓄,文字的凝重优美。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3、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

  1、从修辞的角度分析题目,把握文题寓意。

  2、结合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提示法、情绪调动法

  教学设备 多媒体设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废墟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在你的脑海中,有哪些废墟的映像?

  911世贸大楼的废墟;唐山大地震的废墟;太平洋海啸造成的废墟;拆迁时造成的废墟等等。(图片展示)

  二、圆明园概况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建于明朝。1709年,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祯(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周围连绵10公里,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宏伟的宫殿,有轻巧玲珑的楼阁亭台;有 “买卖街”,有 “山庄”;有风景名胜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三、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了解这段历史

  历史上,火烧圆明园有两次。

  第一次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守园大臣文丰投

  福海自尽。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万寿山、玉泉山、香山,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1、举世闻名的圆明园被外国列强掠夺焚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个贫穷落后、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只能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凌辱、被掠夺的地位,即落后、软弱就要挨打。

  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目的是什么?

  只要有自然,有生命,就有对自然的感悟,就有生命和生命的对话,宗璞由眼前的废墟想到了耻辱的历史,那大水法、观水法,那路旁的石龟,那方外观的白石乃至整个废墟都是中华民族屈辱史的见证,听到废墟“留—留—”的风声,作者深有感触,“国家 兴亡,匹夫 有责”的历史责任感油然而生!因此写下了此文。

  四、作者介绍

  宗璞,女,散文家、小说家。1928年7月生于北京,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著作有中篇小说《三生石》、童话集《风庐童话》、《宗璞散文选集》等。其中《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得中国作家协会首届优秀儿童文学奖。宗璞出生于书香门第,深受中外文化的熏陶,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她的散文明朗而有含蓄,流畅而有余韵,于细腻之中,注意细节。

  本文创作于1979年岁末,时值党的改革开放的号召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五、新课学习

  (一)课前预习情况检查

  1、生字词

  妲(dá)己 褒姒(sì) 窈窕(yǎo)(tiǎo) 扑朔(shu) 远瀛(yíng)观(guàn) 甲胄(zhu) 雕镂(lu) 停滞(zhì)

  驮(tu)着 充塞(s) 碣(ji)石 嗫(ni)嚅(rú) 迤逦(yǐ lǐ) 黛(dài)青色 窸窣(xī sū) 蘸(zhàn)着

  2、词语解释

  奇耻大辱:难以想象的极大的耻辱。

  若无其事:就像没有那么一回事一样。形容遇事镇定,不动声色;也形容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慷慨激昂:形容说话时满怀正气、情绪、语调激动昂扬。

  嗫嚅:形容想说话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

  瞬息万变:形容短时间内就发生很多变化。

  迤逦:曲折连绵。

  (二)解题

  题目中的“废墟”指的是什么?“废墟”召唤的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

  “废墟”——圆明园遗址;

  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

  修辞——拟人;

  原因——召唤全社会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之中。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11—19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0、21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散文主要写自己冬日漫游圆明园遗址,先写眼前的所见,表达作者对历史的凭吊;然后借对风声的描绘引出聆听到废墟的召唤,即由实景实写到虚景虚写。最后又由废墟的召唤而引发深沉的思考,阐释改变废墟这一疑固历史所应承担的责任,从而点明主题。

  全文的思路:引子--凭吊――召唤――思考

  (四)景物描写:作者怎样描写废墟?

  找出文中对废墟进行描写的基础句子,比较一下这些描写有什么不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出怎样的景,就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

  1、第一段:“冬日的斜阳古希腊罗马时代”P8

  作者运用了一种近乎凄怆的笔调,着重渲染荒凉衰败的景象:斜阳无力,田地干皱,断石残碑,枯荷衰草,寂寂寥寥,凄凄切切。作者描绘了一幅清冷凄凉的画面,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总领全文。

  2、第九段: “空中一阵鸦噪摸得着的寒意”P9

  这段景物描写,在情调和色彩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虽然也有低沉的修饰语,但已增加亮色词,感情由追忆昔日的沉郁转向眼前为祖国变化而激动的高昂情调,描绘出一幅天色山色图。

  3、第十四段:“迤逦行来,已到水边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P10

  这段写景是前段写景的继续,依然是天色山色图,透过落日下变化的天色山色的黄昏景色,显示出细腻的手法、“雅”的风格,活像一首赞美黄昏的颂词。高昂的情调表现出对改革开放的信心,作者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也寄托了她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4、第十九段:“通红的火球消失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P10

  紧承上文的黄昏景色描写,宗璞运用三个比喻,描写了太阳下山之后的景色,富有诗情画意,令人陶醉。作者笔调由冷暗阴沉转为浓墨重彩。用“铺天的霞锦”象征着百废俱兴、重新腾飞的祖国前程。用漫天的紫藤萝之美,来表达她的美好希望和赞美。用“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呼唤每一个人都要在民族振兴之际做出自己的贡献。

  (五)情感体悟,直抒胸臆

  找出文中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并分析。

  1、面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张然凝望。(第4段)

  2、我忽然醒悟了。它是在召唤。(第7段)

  3、“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啊。”(第11段)

  4、为了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第21段)

  这些句子就是召唤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在时代大变革之际,积极投身变革,为民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热情。

  (六)名句品味,熟知修辞

  为了更好地描写废墟,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找出文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比喻

  (1)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第2段)

  作用:连用4个比喻,把圆明园的遗迹比喻成荒野的海洋,建筑遗迹是海洋中的一列船只,丛生的荒草是海藻,杂陈的乱石是泡沫。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这一带建筑遗址的荒凉景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紫藤萝花瓣啊。(第19段)

  作用:运用3个比喻,写出晚霞映照下的景色,如醇香的美酒一般使人沉醉,又如奇幻的梦境一样朦胧,美妙。

  2、拟人

  (1)远瀛观的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第2段)

  (2)但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第2段)

  作用: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这永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其中蕴含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3)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我忽然醒悟了。它是在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第7段)

  作用: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不仅表现了作者内心时不我待的情怀,而且是在召唤人们尽“每一个我”的责任,号召人们投身到改革开放的大潮,读来耐人思索。

  本文语言典雅、凝练、含蓄、精辟,主要通过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而实现。

  六、总结

  本文通过对圆明园荒芜景象的描写,在凭吊历史的同时,抒发了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号召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中去。

  七、 拓展延伸(图片展示)

  1、你觉得圆明园的废墟有没有必要都修复起来?或者要留下部分供人凭吊?

  复建派:重现圆明园辉煌,不但可以让游客感受古代建筑风采,而且建筑与废墟对比所产生的震撼力,远比单纯的废墟强烈得多。

  保留派:坚决反对重修圆明园,更有人强调“一草一木都不能动”,认为废墟悲凉的沧桑感本身就是对侵略行径的无声控诉,是最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重修一座辉煌的皇家园林所无法比拟的。

  巴尔扎克说:“一场大的屈辱可以变成大的动力。”

  余秋雨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

  2、除了圆明园外,世上还有哪些废墟?

  八、课后作业

  景物描写:校园一角。(要表现出自己的心情)

  要求:不少于200字(作业本)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宗璞《废墟的召唤》课文原文10-10

宗璞《废墟的召唤》课文原文[精华]10-10

九年级语文下册《废墟的召唤》课文10-18

歌曲《田野在召唤》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10-18

九年级下册第3课《废墟的召唤》教案08-31

诚信——时代的召唤07-26

理想——心灵的召唤07-03

废墟居民07-08

废墟与鲜花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