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部编语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31 10:49:0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部编语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部编语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部编语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1

  21.杨氏之子

  创新教案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 “诣、禽”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梁、诣、禽”3个会写字。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猜测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5.初步接触文言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6.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7.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过程:

  一、简介文言文,导题解题。

  1.简介文言文。

  (1)指名背诵《自相矛盾》。

  (2)教师简介文言文:

  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2.导入课题。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节选自《世说新语》的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杨氏之子)。学生齐读课题。

  (2)理解题目: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杨”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的意思是——的。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3.教师介绍《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作者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卷帙门类亦有不同。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初读感受。

  (1)自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指名读。相机评价。重点指导朗读:“孔指以示儿曰” “为设果” “儿应声答曰”(两个多音字:为、应)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理解:家禽)

  2.指导学生读准节奏。

  (1)学生试读。

  (2)教师范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学生练读。

  (4)比赛朗读: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

  (5)教师评议并小结:读文言文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来,这样才有古文的韵味。

  3.再指名读,齐读。指导学生读得有滋有味,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三、探究交流,理解意思。

  (一)理解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1.“甚”是什么意思?(很,非常。)“惠”是什么意思?(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2.再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杨氏子的年龄只有九岁,比大家还要小,但是很聪明。)3.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的意思。(梁国有一个姓杨的孩子才九岁,非常聪明。)

  4.你觉得这段话中的哪个字用得好?(“甚”字用得好。一个“甚”字将杨氏子的聪慧表现得淋漓尽致。)

  5.指导朗读,不仅读出了杨氏子的聪明,还要读出内心对杨氏子的喜爱。

  (二)研读“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1.谈话过渡:课文中除了杨氏子,还有一个人。你知道是谁吗?(孔君平)你知道孔君平是谁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孔子第26代后人,晋朝人,孔坦(285-335),字君平,居会稽。任世子文学,后补为太子舍人,迁尚书郎,任吴郡太守,后迁尚书,疾笃未任。累迁廷尉(掌管刑法),所以也称孔廷尉。晋元帝年间,建议申明贡举之制,崇修学校。死赠光禄勋,谥“简”。

  2.孔君平来干什么呀?(孔君平来拜见杨氏子的父亲。)

  3.孔君平见到杨氏子的父亲了吗?(没有。“父不在”)

  4.孔君平发现杨氏子的父亲不在,他是怎么做的?(就把杨氏子叫了出来。)

  5.从孔君平的做法中你了解了什么?(孔君平经常来杨家玩,彼此比较熟悉。)

  6.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的意思吗?(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7.指导朗读。

  (三)研读“为设果,果有杨梅。”

  1.“设”是什么意思?(摆放,摆设。)

  2.“为设果”谁为谁设果?(杨氏子为孔君平摆出水果。)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上一句讲了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所以应该是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

  3.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4.从这句话中,你还可以读出什么?(杨氏子热情招待客人,他是个懂礼貌的孩子。)

  5.指导朗读:读出杨氏子的热情好客,读出对杨氏子的赞美之情。

  (四)品读“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谈话过渡:

  师:一个热情好客的杨氏子不由让孔君平心生喜爱之情。现在又见“果有杨梅”,于是——

  生: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师:儿应声答曰——

  生: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读一读,了解他们之间在说些什么呢?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的意思?(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3.体会语言的巧妙。

  (1)理解孔君平的话.

  ①你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音了吗?(学生各抒己见。)

  ②孔君平为什么单单指着杨梅说,不说其它水果呢?(孔君平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说杨梅是杨家的.孩子。)

  ③教师小结:孔君平是要诱导杨氏子 ——杨梅和杨氏子是一家人。

  ④谈话过渡:杨氏子是怎么回应孔君平的?(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理解杨氏子的回答.

  ①自由读一读。想想杨氏子的言下之意是什么呢?(如果说杨梅是我杨家的果,那么孔雀就是您孔家的鸟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么杨梅又怎么会是我家的果呢?)

  ②对比理解,感悟巧妙。

  孔雀是君家禽。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比较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第一句生硬,没有礼貌;第二句委婉回应了对方的问话,又不失应有的礼貌。)

  ③理解“应声答曰”。

  a.这么巧妙的回答,杨氏子一定思考了很长时间吧?(理解:应声答曰:不假思索,几乎想都没想。)

  b.那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思维敏捷、机智,说话有礼貌。)

  4.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对话的巧妙,在朗读中表现出杨氏子的机智敏捷,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杨氏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赞“聪惠”。

  1.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会是什么样的神情?他又会做什么?想什么?说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说一说,也可以写下来。

  2.学生独立思考、书写。

  3.小组交流。

  4.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暗想:我原本是想借杨梅和姓杨的字一样,来考考这个孩子是不是真的非常聪明,没想到,他居然拿孔雀和我的姓来反问,回答得又是那样婉转,真是了不得!于是他笑着说:“耳闻杨氏之子甚聪慧,今日一谈,果然名不虚传哪!真是可喜可贺!”

  五、熟读成诵。

  1.谈话过渡:课文中,刘义庆用了短短的五句话留给我们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把一个聪慧、礼貌的杨氏子展现在我们面前。老师觉得,像这们的文章,我们应该把它给背诵下来。

  2.学生自由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师生评议。

  4.小组同学比赛背诵,男女生比赛背诵、小组间比赛背诵。

部编语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课文《杨氏之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0课。课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户人家中的一个九岁男孩的故事。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没有接触过文言文,这是第一次,一般会觉得很难读,很难懂,如果引导不慎,就会让学生厌恶文言文了。针对学生这种实际情况,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感悟,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尽量让学生产生这样的认识:学习文言文真有趣!为他们以后的方言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家离”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体会人物机智。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

  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解读课题,迁移运用。

  1.出示几句孔子名言,学生自由学习。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生的几句名言与我们平时学习的现代语言不一样,你们发现了吗?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第10课,读一读,这几句话是否与课文有相似之处呢?(学生讨论)

  师归纳:像这样的语言就听“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听“文言文”,也听古文。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学宝库中的一笔巨大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来学习一节文言文。(板书:10杨氏之子)

  2.解释课题

  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生读说意思,师归纳)

  3.这是古人说话的方式,请同学们也试着用这种方式来介绍自己。(生用文言介绍自己)

  (设计意图:1,复习导入法既能复习旧知识,更为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曾经学过文言文,使他们对文言文没有惧怕的心理,并且能容易使学生进入角色。2,让学生试着用文言介绍自己是让生初步感受文言特点,且对古文中的“氏”迁移运用)

  二.初读课文(读懂字词,读懂停顿,读通古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读通课文。(放声自由读课文,争取把文章读通顺)

  2,检查读通情况,着重强调以下字的读音。

  惠曰禽诣乃应

  3,引导学生读懂停顿。

  a,指名朗读b,交流讨论c,归纳节奏d,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朗读去感受文言的特点,以读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

  三,合作学习,理解意思

  1,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和搜集的资料理解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哪些地方不懂,做上标记。

  2,小组合作学习。

  3,全体交流解决难点。

  4,知道每个句子的意思后再连起来试着说说课文的意思。

  (设计意图:合作学习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能使学生更快地更容易理解课文的意思)

  四,质疑问难,背诵课文

  1,默读课文,说说意思,还有那些疑难。

  2,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找出问题,以达到熟悉课文的目的)

  板书设计1

  10杨氏之子

  惠曰禽诣乃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想象情境,有感情地朗读。

  2,朗读课文,就就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以复习的形式,进一步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深层对话,体悟“言外之意”,品味精妙之处

  1,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1)师生对话,理解字面之意:杨梅是你们家的水果。

  “此”——这个(杨梅)“果”——水果

  “君家果”——你家的水果

  (得出“此是君家果”的意思)

  (2)品读对话,体味“言外之意”。

  此是君家果——你和杨梅同姓,乃一家人

  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感悟对答之巧。

  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不假思索地答道:“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引读第一句:多么聪明的孩子,所以文章的开头这样写道: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学生齐读第一句,随机解释“惠”同“慧”,通假用法。

  (2)品读“未闻”之妙。

  君家——夫子家杨梅是君家果——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提示“未闻”不讲解

  学生对比着读:

  孔雀是夫子家禽。(语气说话硬邦邦的。)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语气比较婉转,听起来比较有礼貌。)

  a,指导学生带着不同的语气,读出意味。

  b,再造情境,迁移运用“未闻”。

  师:杨氏子,(手指自己)在下柳君平。(手指杨梅)此是君家果。

  生:未闻柳树是夫子家树。

  师:果然聪明!接着又来了个姓梅的。(手指杨梅)此是君家果。

  生:未闻梅花是夫子家花。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以白话和文言对比着学习既能让生易了解课文内容,又能进一步认清什么是文言文,更能品味出文言之精妙。)

  三,熟读成诵。

  1,师:这么聪慧又懂事的'孩子,你们喜欢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出喜欢的感受,读出古文的韵味。(请几名学生读文,配乐)

  2,师:学到这里,你能试着把这个故事背诵下来吗?一起背一背,不能背诵的看着书朗读。

  (设计意图:此教学过程是对学生学习的检验。)

  四,拓展

  将课文改写成白话文

  五、总结

  板书设计

  10杨氏之子

  拜见其父

  孔君平杨氏之子

  巧妙回答

  甚聪慧

  教学反思

  此课是学生第一正规学习文言文,与往常的文言名句的学习大不相同,文言名句只要弄清其意既可,而文言课文就不能只停留在其意了解或理解,要一步一步,从易到难,从其文意到其文外之意,要在思想上认识,理解,感悟文言之精妙。所以在教学中从文言名句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进入正题文言学习。

  在学习结束时,安排“拓展”——把课文写成白话文,是对生对课文学习的检验。后来批改学生改写的白话文,发现确实有部分学生的改文不错,其中有几篇很有特色,既有白话之现代气息,又不失文言之韵味,实为上乘之作,陈薇同学的习作尤为突出,令我大开眼界,没想到小学五年级学生竟有如此之学识。

部编语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3

  一、学习目标

  1.能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词。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3.能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

  4、背诵课文。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

  课标依据: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学情分析:对于文言文,学生第一次接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唤起学生读文言文的兴趣。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本课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学习新课。

  我们每天都要用语言和别人交流。精炼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的与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有这么一个故事,大家想听吗?(梁国杨家有个孩子,才九岁,很聪明。孔君平去拜见杨家孩子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就把孩子叫出来。杨家孩子为他摆设了果品,果品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家孩子马上回答:“从来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2、同学们,你对故事中的两个人说的话有什么感受?(风趣、幽默……)

  二、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指名学生读。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本课主要内容。

  三、检查读文,初步感知。

  1、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倾听,听清字音,注意停顿。

  2、听范读后自由练读。

  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还有哪些字、词不认识或那个句子读不好,及时找同桌帮助。

  3、出示本课生字词语(每组的四号同学领读)

  杨氏(shì)之子诣(yì)其父应(yìng)声答曰

  甚(shèn)聪惠(huì)为(wèi)设果夫子家禽(qín)

  4、去掉拼音读(每组的三号同学读)

  5、检查指导读书。

  课件出示,每组四号同学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其他同学仔细听,及时纠正。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6、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7、小组内练习朗读课文,并互相评价。

  8、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梁”、“甚”、“惠”三个字。

  四、出示自学提示:

  1.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差别,有什么不同。

  2.边默读课文,边看注释,小组内说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

  五、出示展示任务:

  1.默读课文,结合注释说一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

  2、小组汇报: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用怎样的语气?

  3.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结合文中语句谈体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2.能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

  3、背诵课文。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言文《杨氏之子》,——生齐读课题。

  二、复习

  (1)复习要求认读的词语,听写易错词语。

  梁国优惠飞禽

  (2)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出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指名读)

  学习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2.能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

  3、背诵课文。

  四、学生交流展示。

  1、出示展示任务:

  1.默读课文,结合注释说一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

  2.小组汇报: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用怎样的语气?

  3.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结合文中语句谈体会。

  2、准备。

  下面请各小组准备一下本组要展示的任务。组长组织并安排好发言人。

  学生5分钟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

  (1).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差别,有什么不同。

  (2)、小组汇报: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用怎样的语气?

  (3).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国,有一户姓的人家,家里有个岁的儿子。他非常。有一天,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给端出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是您家的鸟。”

  六、指导背诵文言文。

  七、布置作业

  1、小练笔:把《杨氏之子》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2、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3、阅读《世说新语》故事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月下尝戏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译文:

  徐孺子九岁时,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

  里什么也没有,会更加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

  好比人的眼睛里有瞳人,如果没有这个,一定看不见。”

【部编语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部编语文《杨氏之子》教学设计3篇05-03

部编语文《杨氏之子》优秀教学设计模板(精选10篇)06-22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06-24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07-15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06-03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07-14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实用】10-03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荐)08-25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优秀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