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盯、治、怪”4个左窄右宽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样子,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3.学习课文第一、四自然段,思考葫芦的变化,初步体会植物生长过程中枝、叶、果实等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观赏葫芦,引入新课
1.出示葫芦图片或实物:板书“葫芦”,念好轻声。
2.了解葫芦自古以来的功用、葫芦文化。
(课件出示相关葫芦制品、葫芦工艺品图片。)
3.教师范读课文,请学生猜故事名字。
4.教师补充板书课题,学生读好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初步了解葫芦,感受人们对葫芦的喜爱。
二、初读正音,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动笔圈圈本课生字,同桌合作互读,归类识字。
3.教师和学生合作串读课文,相机正音,反馈评价。
随文识字:“藤”是后鼻音,借助插图,了解藤的特点,由“葫芦藤”拓展生活中常见的丝瓜藤、南瓜藤等帮助识记汉字。“哇、蚜、盯、慢”都是左形右声的生字,可以在初读中随文识记。
三、图文对照,梳理因果
1.学习第一自然段第一至三句。
(1)学习课文第一句: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
思考:句子中“一棵葫芦”和课题中的“葫芦”意思一样吗?
(2)结合观察第一幅插图,联系上下文,明白“一棵葫芦”是包含:葫芦藤、葫芦叶、葫芦花、小葫芦。
(3)感受葫芦的生长顺序:
①思考:这棵葫芦长得怎么样呢?
动笔画出短语:(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
②用“△”标出一连串的动词。
③利用查字典,选义项的.方式,理解“谢”在文中的意思。
(教师相机板书:种了葫芦;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小花;挂了小葫芦。)
(4)指导朗读,规范学生语言。
①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②借助以下关键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的种植经验,尝试有序表达。
出示词语:种了、长满了、开出了、花谢以后、挂了。
设计意图:
探究葫芦所代表的意思不同,帮助学生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通过学习“细长的葫芦藤”等短语,积累语言,初步感受课文把内容写得清楚、具体的方法。
2.学习第一自然段第四至五句,感受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1)指导有感情朗读句子: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满意之情。
(2)关注种葫芦人的行为,抓住关键词“每天、看几次”,指导重音朗读,体会种葫芦人内心的喜爱与渴望。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导语:可是,没过几天,原本长得这么好的葫芦却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棵葫芦怎么了?
(2)自由读,同桌交流。
(3)比较发现,感受表达的生动。
出示句子:
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都落了。
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4)指导重音朗读,抓住“更、慢慢地、一个一个”,感受蚜虫、叶子、小葫芦三者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
体会用词的准确性,理解小葫芦逐步变化、逐步掉落的过程。
四、书写指导,练习写字
学写汉字“棵、盯、治、怪”。
(1)学生看范字,归纳“左窄右宽”的结构特点。
(2)教师提醒“棵、怪”中的穿插笔画位置。
(3)学生书写、组词。
(4)反馈交流。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11个生字,会写“谢、想、言、邻”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对比插图,联系上下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
1.创设情境,玩葫芦游戏。
(1)填上合适的词语。
(2)选择几个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几句话。
2.复习第一、四自然段。思考课后题: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
设计意图:
在教学中,不能孤立地教学生字,让学生机械识记生字是很吃力的。这个环节既可以穿插在读词语和说短语的过程中,还可以拓展到具体语境中去,这样既能理解,又帮助学生运用。
二、着眼“葫芦”,探究联系。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学生思考:那个人看到叶子上的蚜虫,心里怎么想?
指导朗读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感叹句可以反映出他对蚜虫不屑一顾的态度。
(2)请学生观察插图中人物的神情、动作。思考:“盯”能不能换成“看”?体会种葫芦人眼里只有小葫芦。
(3)理解“自言自语”的意思,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
(4)抓住反复的语言“快长啊,快长啊!”,指导学生读出种葫芦人自言自语的语气和热切期待葫芦快快长大的心情。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语:邻居看到了葫芦叶子上的蚜虫时是怎么说的?用横线画出邻居说的话。
(2)指导重音朗读“别光盯着、快治一治吧”,从中体会邻居急切的态度。
(3)思考:种葫芦的人为什么奇怪?他是怎么想的?用波浪线画出那个人说的话。
(4)朗读一组句子: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5)出示课后第二题,比较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同桌讨论交流。
相同之处:这两组句子,上下两句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不同之处:第一组第一句是感叹句,第二组第一句是反问句;每组中上一句所表达的语气比下一句更强烈些。
三、比较变化,发现寓意
1.两幅插图做比较,进行发现学习。
(1)那个人的表情、动作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叶子是绿绿的,一是叶子是枯黄的,有的叶子有小孔。
(3)葫芦所在位置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在发现不同点的过程,帮助梳理蚜虫、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教师随机板书:蚜虫—叶子—小葫芦。)
2.总结寓意。
3.拓展续写练习。
设计意图:
读图也是阅读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精读的方法,可以图文结合地研读,从而更加有理有据地进行表达。
四、书写指导
1.出示:“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范写,点明三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之间的穿插。评价反馈。
2.出示:“言”和“邻”,提醒“言”第一个长横与中间两个短横是等距的;注意“邻”右耳旁适当写得大一些,使得左右匀称,学生自行练习并组词。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葫、芦、藤、哇、盯、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叹句的语气。
3、学写“挂、哇、每、慢”这四个字。
教学重点: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教学难点:体会感叹句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图画--葫芦,这是什么?葫芦可以入药,能治病。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芦: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想一想怎么记?
3、范读课文。认真听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把树叶里的生字读正确,并想一想该怎么记。
2、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3、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说话:
1、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四、学习课文第一节
1、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人的葫芦园去看看吧!自由读课文第一节,思考:葫芦一开始长得好吗?你从那里看出来?(细长的葫芦藤“藤”藤字怎么记:这长长的顺着竹竿爬上去的就是葫芦藤。点雪白的葫芦花绿色的葫芦叶可爱小葫芦)你知道可爱的小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吗?你能用先……再……最后……来说一说吗?绿色的葫芦叶和可爱的葫芦有关系吗?看课件葫芦的叶、果的关系。葫芦根葫芦茎和葫芦叶向小葫芦输送养分小葫芦渐渐长大了。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这么可爱,他从心底里发出感叹。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记“哇”字这是什么句?应该怎么读。谁来试一试。
2、细长的葫芦藤绿色的葫芦叶雪白的葫芦花可爱小葫芦你喜欢这棵葫芦吗?我也好喜欢这棵葫芦我要用的朗读来告诉它。范读。你想试试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练习:细长的()雪白的()可爱的()
3、讨论:那个人喜欢葫芦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在课文中划一划找一找。
(1)“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每天都”“几次”说明什么?你能用每天说一句话吗?
(2)“他盯着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的赛过大南瓜才好呢!”指导看图,认识“盯”,理解“盯”(像这样眼睛都不眨的看叫盯)、“自言自语”的意思;你看这里一下子用了两个感叹号。说明这个人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找一样东西代替葫芦演一演这个种葫芦的人从这里你看出了什么?
4、看着这么可爱的小葫芦都落了师:小葫芦挂在藤上,风一吹,小葫芦轻轻地摇动起来,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5.师:多么可爱的小葫芦!怪不得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那个人就从床上爬起来去看他的'(小葫芦)
中午,刚准备吃饭,又想起他的小葫芦,于是他又跑去看(小葫芦
傍晚,太阳都落山了,他还是忍不住去看他的(小葫芦)......他就是
这样(每天都要去看几次)真是越看越喜欢!
6.可爱的小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你会给句子排排队吗?
过渡:那种葫芦的人每天每次去看的时候,最大的希望是什么呢?引出—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种葫芦的人正美滋滋的看着它呢。那么他的愿望实现了吗?看课件咦长得好好的葫芦怎么都落了呢?
可结果呢?齐读最后一段
五、学习最后一段
望着一个个落下的葫芦,那个人的心情怎样?对照课文插图(可惜!伤心!难受。)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怎么会这样呢?下节课我们帮他找找原因。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要求:
1.观察图画、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培养观察、理解能力。
2.结合自然课所学知识,理解重点词句,懂得本课所讲道理,知道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3.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在语言环境中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突出说话、写话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懂得道理。
2.运用识字方法自学生字,培养独立识字能力。
3.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思路:
这篇看图学文由四幅图和四段文组成,课文的第一、二、三、四段都分别与第一、二、三幅图相对应。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从图入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指导观察图画要对照相应的课文。
2.图文对照,分段理解课文内容。注意引导学生划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加深理解。
3.通过讨论总结,突破课文难点。
教学准备:
抽拉投影片、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
四课时。(说话写话训练占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出示小葫芦实物)这是一个小葫芦,这头圆,这头长,多可爱啊!喜欢吗?有个人也很喜欢葫芦,他种了一棵葫芦,常对别人说:“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
二、指导看图。
1.看书上四幅图: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指出)怎么知道?(三幅图上都有他)他就是题目上的哪个词?(我)
2.逐图说“我”在干什么。
三、初读。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哪段讲哪幅图的意思?
2.指名轮读,评议。
四、图文结合,理解第一自然段。
1.图上这个人是什么时候的人,从哪知道?(衣著及“从前”这个词)“从前”是什么意思?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后第一题第一问。
(1)葫芦开始长得怎样?(画、读句子)(出示投影)一架葫芦,叶不多。
(2)这是那个人种的葫芦吗?(不是,因为书上说“长满了绿叶,而这棵葫芦叶子不多,也没有雪白的小花和葫芦)
(3)(覆盖一投影片上去)是这棵葫芦吗?(对)“花谢”的“谢”是什么意思?(板书:绿叶、开花、葫芦)
(4)(抽拉投影片,使“我”出现在投影上)种葫芦的人看了心情怎样?从哪两句知道?(板书“可爱”)读出高兴语气。
3.小结:这自然段讲什么?
第二课时
一、读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二、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葫芦开始长得好,后来有什么变化?
1.(答上问)(老师在投影片的叶片上点上黄点)蚜虫是怎样的虫?哪课学过?(在《庄稼的好朋友》学过)
2.那个人怎样想,怎样说?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用换一个说法的`方法理解这句话。(有几个虫子不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要紧!)
(2)观察书上图2,那个人的表情怎样?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读出这样语气。
3.这自然段讲什么?后来又怎样了呢?
三、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邻居让他治虫,他是怎么说的?
1.指名两人分角色读,评议(重音盯、快、奇怪,及奇怪的语气是否读出来)。
2.“叶子上的虫还用治?”用换说法的方法说说你的理解。(叶子上的虫是不用治的)这句与上面哪句有联系?
3.看图,那个人表情怎样(满不在乎)读出语气。
4.这一自然段讲什么?
四、结果怎样?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1.回答(演示:抽拉投影:小葫芦落了)(板书:黄、落)
2.读到这里,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可惜)指导读出婉惜的语气。
五、总结课文
1.老师不明白,葫芦叶子上生了虫子,虫子吸了叶子上的汁,和葫芦有什么关系呢?它怎么会掉呢?请学生回答。(在回答过程中教师提示自然课所学关于植物的知识)
2.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画出表示事物联系的线段)。(板书:造养料、不能造养料)
六、作业:自学“葫、每、言”
第三课时
一、读课文思考: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1.在口答的基础上写下来。
2.指名读所写的,评议、修改。
二、学习生字
1.读生字词卡片。
2.检查所写自学的三个生字,订正时从写得对不对,写得好不好两方面看。
3.重点指导字教学:
线上,第一丿在竖中线上起笔。书空,学生写字。
(2)教“谢”,同上。
4.课堂自学“芦、治、慢、变”
(1)学生自读、说记字方法,按田字格写字。
(2)汇报。注意不同识字方法的运用。
5.利用生字,进行语言训练。
三、完成课后二、三题,做完读一读,自改。
四、总结:
学完这课,我们懂得了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是有联系的,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才能把事情做好。学习这课,我们用了换一种说法和联系上文的办法来理解句子,在后面的课文学习时,大家还可以用这个方法。
五、作业:
读《自读课本》第15课《长不大的红杉树》,把课后题的答案在课文中画出来。
附:板书设计
(陈明锦)
第四课时(说话写话训练)
一、指导学生分析理解说话写话要求。
要求中共有四句话,边读边理解:第一、二句话指明了这次说话写话的范围和主要内容。范围:《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内容:找出课文中哪个地方能说明种葫芦的人有错误。第三句要求先说一说,然后用笔写在纸上。
二、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二、三段的内容和讲读课中的理解,说一说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1.复习课文二、三段,明确要点。
(1)他不懂得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
(2)葫芦叶子已经长虫了,邻居劝他治虫,他不听,因为他要的是葫芦,不是叶子。
2.指导学生抓住要点,先一句句说,然后连成一段连贯完整的话。
(1)通过提问,揭示要点,指名回答。
(2)归纳要点,连起来说一说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注意说的语气。(同桌说,分组说,指名说)
(3)教师及时点拨,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病。
三、指导学生把说过的话写下来。
1.提出书写要求:格式正确,语句连贯,字迹工整。
2.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所写的内容,师生评议。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4课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课文讲的是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置之不理,邻居好心劝告他也不听,后来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结果小葫芦都落光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有密切联系,要联系的看问题。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同学,有一定的识字积累和阅读体验,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但要明白叶子和葫芦的关系,其中蕴含什么道理有一定困难,所以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读懂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过程与方法: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重点:
1.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反问句,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方法:
多种方式朗读,引导学生质疑,注重联系实际,注重鼓励评价。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葫芦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生字词语趣味读。
2.课题葫芦大声读。
【设计意图】:趣味读生字,可以在复习知识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学习课文品读感悟
1.初读课文,正音指导。
2.边听边想,概括故事。
从前,有个人种了,后来叶上长了,他不治,最后。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在朗读中了解内容,走进课文。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一)看图比较,找出不同
1.火眼金睛找不同,引导学生看图比较不同。
2.请同学回答,可从表情、叶子,葫芦上比较。
这两幅图为什么会不同呢?让我们赶紧去课文里找找答案吧!
(二)前后对照,提出问题
1.一起认识可爱的小葫芦。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葫芦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学生交流,课件突出: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3)这是一棵怎样的葫芦?它可爱在哪些地方呢?
这棵可爱的葫芦最后长成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2.小葫芦的掉落。
(1)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葫芦都落了?
(2)齐读课文,体会感情。
(三)探究问题,朗读感悟
1.知道什么原因了吗?
(1)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治。
(2)邻居劝他,他也不治。
2.他看见了蚜虫,心里怎么想的?又怎么说的呢?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思考意思,练习句式。
(2)蚜虫这么厉害,可那个种葫芦的人根本没把蚜虫放在心上。看见叶子上的一些蚜虫,“那个人”又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3.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种葫芦的人眼里只有小葫芦,根本不管叶子上的蚜虫。可有一天还有谁看见了?(邻居)邻居看见之后,他们进行了怎样的对话?
(1)同桌分角色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他们的想法。
(2)学习句子,指导学生体会意思。
①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想一想邻居为什么这样说。)
②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他为什么会觉得奇怪呢?
③学习反问句: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④句式迁移,练说反问句。
(4)同学们认为他想得对不对?叶子上的虫到底要不要治呢?
小结:叶子和葫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种葫芦的人只想要葫芦,却没想到叶子对葫芦的重要作用。叶子绿,葫芦就长得好;叶子黄了,葫芦就会落下来。
(5)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在多种方式的朗读,葫芦实物的呈现,联系生活的讲解,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明白道理,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蚜虫,叶子和葫芦的关系。
四、总结全文交流收获
1.种葫芦的人那么喜欢小葫芦,可他的小葫芦却都落了,你们猜,他看着这些落了的葫芦,他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他会说些什么呢?
2.学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说,老师引导学生懂得“要多听听别人的劝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我们不能孤立的看问题”的道理。
【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引导下,带领学生学会自己总结课文,说一说所学所获,锻炼总结概括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想一想,如果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结果会怎样?请大家编一个小故事。可以在我们的看图写话本上画一画,写一写。
【设计意图】:续写故事,是对课文的一个巩固,更是更高一层次的运用,通过想象用自己的双手绘出写出一个新的故事,学生的兴趣大,乐写会写。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1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中混入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评价任务: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读准字音,正确书写生字“棵、谢”等生字。
2.通过教师范读,学生仿读、齐读、指读等形式,结合插图,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范读、指名读朗读的形式,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实物激趣
1、出示实物。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
预设:葫芦
2、注意:葫芦的“芦”单独成字读第二声,但和“葫”组词时念轻声,齐读三遍。
3、葫芦有很多作用,可以做成葫芦丝当乐器,可是做成工艺品,甚至可以拿来下药。怪不得有个人大喊:_____________。
预设:我要的`是葫芦。(板书)齐读课题
4、这个人不仅只是喊出要葫芦,他还真种了一棵葫芦呢?那他种成功了吗?有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葫芦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
二、复习回顾引入学文
师:首先,老师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加拼音读、去拼音读、开火车读:葫芦、瓜藤、蚜虫、盯着、比赛、邻居、奇怪、慢慢地、自言自语、治病、每天。
师:生字词同学们掌握的都很不错。我们还要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回忆一下: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解内容学习表达
师:这棵葫芦开始时长什么样子?(停顿)我们来看第一自然段。谁愿意来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勾出相关的句子。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师:一颗葫芦有这么多部分,有(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
我们一起来把这棵葫芦种起来吧。
我们种好了一棵葫芦,也结出了像老师手中这样的小葫芦。所以那个人赞叹说-----(出示句子: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生齐读。
我们再来赞叹赞叹!男生读、女生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你们对于葫芦的喜爱
师:看到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会做些什么?
所以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出示“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特别是哪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那个人很喜欢葫芦?
生:“每天”“看几次”
师:这足以说明他喜欢葫芦。所以我们再把第一自然段完整地读一读,读出葫芦的可爱以及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仿度、齐读、指读等形式,结合插图,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评价目标二)
师:同学们,这个人他眼里只盯着葫芦,一心只盼着葫芦快长大。可是,我们再看看后来,葫芦怎么了?
生:“一个一个都落了。”
师:是啊,原本长得那么好的小葫芦,为什么“一个一个都落了”呢?
生:有蚜虫
师:种葫芦的人和邻居都看到了蚜虫,他们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自由读2-3自然段找一找答案,把相关的句子用横线勾画下来。
生:“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师:什么意思?读出他对虫子的满不在乎来
生:“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师:从“盯着”这个词,我们体会到什么?
生:这个人的眼中只有葫芦。
师:所以他才说“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我们盯着大屏幕观察“盯”字,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读准字音,正确书写生字“棵、谢”等生字。评价目标一)
现在你就是那个人,他是怎么自言自语的?谁来读读这句话?
生:朗读“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多找几名)
师:邻居看到蚜虫又是什么反应?
师: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生:有几个虫子不可怕。(多找几名说)
师:同学们看,这两组句子有什么异同,小组讨论
师:对了,第一句的语气更强烈,所以我们要读出这种语气,自己试着读出每组句子不同的语气来。展示
师: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说说你的发现
师:此时,看到小葫芦都落了,种葫芦的人是什么心情?
生:伤心、难过、后悔。
师:那他会想些什么?
生:我真应该听邻居的劝告。
生:看到叶子上有蚜虫,我真应该快点治一治。
师:带着这种心情再来读一读最后一段。
师:小葫芦为什么都落了呢?
师:是啊,植物的果实和叶子是有联系的。当叶子被蚜虫吸食了汁液枯死,葫芦得不到营养,就慢慢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毕竟一个葫芦只是一颗葫芦上的一部分。
师:学习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们知道了果实和叶子之间是有联系的。
生:以后再遇到问题应该多听听别人说的话。
师:是的。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我们要想得到好的果实,就应该呵护好植物生长的每一个环节,不要等问题严重了再后悔。
(通过范读、指名读朗读的形式,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评价目标三)
作业:
“种葫芦的人第二年春天又种了一棵葫芦......”根据想象,自己编写故事。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个寓言故事,共有四个自然段,主要讲一个种葫芦的人,一心只想得到葫芦,却不管叶子上长的蚜虫,结果蚜虫把叶子吃光了,刚长出来的小葫芦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葫芦不管叶子,最后葫芦也长不成。
教学目标:
1、认识“葫、芦、藤、哇、盯、邻”等六个生字,会写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教学难点
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学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它是——小葫芦(生答)(课件:葫芦动画跳出)
2、它叫——葫芦(生答)(课件.逐渐呈现葫芦两个字)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板题:我要的是葫芦)
4、齐读“我要的是葫芦”;小声读“我要的是葫芦”;边读边想,不出声地读“我要的是葫芦”。你想到些什么问题?
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答案藏在课文里。我们赶快打开书,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以标准朗读方式带领同学问熟读课文,并对课文中的每个字发音标准。(课件播放课文的朗诵视频,有趣的视屏可以提高同学们学习的兴趣)
2、调皮的汉字宝宝摘掉了拼音小帽,着急地跑出来和大家交朋友。仔细看看哪些生字容易读错,请能干的小老师提个醒。
3、课件展示葫芦藤哇盯邻
师:老师也给大家提个醒儿,“葫芦”的“芦”单独念lu,组成词念轻声。
三、教学本课生字
1、课件出示重点生字,以田字格形式呈现,读准字音。指导认清难字的字形,以及每个字的笔顺、笔画并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动手书写。先让课件动画进行演示书写顺序,再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2、
4.试着听写本课生字词。订正后,重点练自己写错的字。
四、创设情境,研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孩子们,让我们带着生字词,走进课文,走进葫芦园!(课件:葫芦图)配乐声中学生观察葫芦生长过程。
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喜欢吗?你特别喜欢哪一句?
自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听出来了,你有点喜欢小葫芦。有更喜欢小葫芦的吗?生再读。
师:哪些词语你特别喜爱?
老师还欣赏一个词“挂”。每次读到“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我仿佛看见挂在藤上的小葫芦随风摆动,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课件:挂)
3、来,我们把心中的喜爱读出来。(配乐朗读)
4、比我们更喜爱葫芦的人是——(种葫芦的人)。你从哪句体会到?那个种葫芦的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越看越喜欢。
师:看一次?生:看几次。
师:对,强调看几次。生再读。
5、如果你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你盯着小葫芦会说什么?
6、你还想怎样表达你对小葫芦的喜爱?
7、让我们带着心中的喜爱再美美地读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
让葫芦在我们脑海里生根、开花、结果。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听出来了同学们太喜欢小葫芦了。——可是告诉你们一个不幸的`消息:那些可爱的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课件:小葫芦变黄,落了)你有什么感受?
2、来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
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3、是呀,看着小葫芦一天天变黄,落掉,我们怎能不难过呢!来,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课件出示)
(三)、学习第
二、三自然段。
1、我们学到这儿,你的脑海里一定出现了几个问号,你有什么问题?(课件:)
板书:葫芦图|?
2、孩子们,不光是我们关心这个问题,有一个“葫芦剧团”听到这个消息也很关心这个问题。你看,剧团寄来了一封信。(课件出示:招聘启示
为了解开“葫芦落掉”之谜,我们决定表演课本剧《我要的是葫芦》。招聘演员两名:“小糊涂”——种葫芦的人;“小机灵”——邻居。谁愿意?
招聘要求:
1、会读:认真读读课本
2、3自然段,用“——”勾出“小糊涂”所想所说的句子;用“~”勾出“小机灵”所说的话,好好读一读。
2、会说:同桌分角色认真练习“小糊涂”和“小机灵”的对话。一边读一边想象和体会。
3、会演:分角色表演,表演时注意人物的动作、表情、注意说话的语气。
欢迎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
4、为了当上演员,我们一起努力吧!
5、准备好了吗?我是“葫芦剧团”的团长,选拔演员现在开始。
(1)第一关:生自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勾出。
(2)看看你勾对了吗?师引读。
(课件):“小糊涂”有几只虫子怕什么?
“我的小葫芦,你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小机灵”“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治吧!”
“小糊涂”“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师:恭喜大家通过了第一关。
(3)第二关:谁会说
同桌分角色练习对话。到底练得如何,我来检查一下:
请“小糊涂”站起来。“小机灵”座端正。
A组:有几只虫子怕什么?
师:一天,“小糊涂”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而可爱的小葫芦还好好地挂在葫芦藤上,心想——(生读):
师:对,叶子上的虫,又不是小葫芦上的虫,我才不在乎,他心想:哼——(生读):有几只虫子怕什么?
B组:“我的小葫芦,你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师:他根本就没把叶子上的蚜虫放在心上,而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能演出来吗?
师:看一会儿,是“盯”吗?,此时你的眼里只有——(小葫芦)(有这么大声地对自己说话的吗?)
师:真盼望小葫芦能长得更快些,更大些——“我的小葫芦,你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D“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治吧!”
师:在“小糊涂”的热切期盼中,蚜虫越来越多,叶子慢慢变黄,热心的“小机灵”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治吧!”
师:是呀,快治治吧,再不治就来不及了。再真诚地劝劝他:——“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治吧!”师:“小糊涂”一听,心中顿时冒出两个大问号——“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师:是呀,老兄,是叶子上生了虫子关葫芦什么事,你真是太奇怪了——“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师:同学们,读懂了吗?解决课题上的?(课件)
“小糊涂”要的是葫芦,不要(),因为他认为()。
“小机灵”认为:要葫芦,就要()因为他认为()
板书:小葫芦图叶子图
E我会演:
抽同学上台表演。
师:好,《我要的是葫芦》课本剧表演现在开始,
(1)学生自我介绍:我是种葫芦的专业户——名叫“小糊涂”;
生表演。(两组表演)
(2)老师戴葫芦叶的头饰采访“小糊涂”
师小结。
五、想象拓展。
“小糊涂”听了同学们的劝告,已经不糊涂了。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小故事,讲给在坐的老师,同学听,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葫芦图
只要葫芦
葫芦叶图
不管叶子
做事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会认读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生字:葫芦谢哇慢
会写生字:哇谢慢
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自制道具、葫芦一个
教学流程
一、课前互动::师:孩子们好,我们又见面了,老师在这里要送给你们一份小礼物(葫芦娃歌曲视频播放,师生互动,在教师带动下边拍手边唱歌)
二、歌曲导入,揭示课题
师:刚才那首儿童歌曲你们听清楚了哪些词语?(抽生答)
生:葫芦
师:瞧!这就是葫芦,你们喜欢吗?(教师拿出葫芦道具)
生:喜欢
师:谁来和它打打招呼,亲切地叫叫它的名字。(抽生答“葫芦”)
师:你们看“芦”字单独的时候念二声,和葫在一起了就念轻声了,要读得又轻又短“葫芦”(教师示范),我们一起来和它打打招呼(齐说“葫芦”)。我们现在就把葫芦送到课题里去(手指黑板,学生齐读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要去学葫芦里发生的故事。先看学习目标(课件展示)(1)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抽生说目标)。
师:这个葫芦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三、初读感知
师:想知道故事的话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出示课件:自主学习环节)。
师:(1)听老师朗读课文,你们标出自然段。(2)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新认识的生字宝宝。(教师读自主学习内容)孩子们开始吧。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理解第一自然段内容)
师:谁来告诉老师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抽生答)
生:4个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看,新认识的生字宝宝来跟我们打招呼了(出示课件),哇!有好多音节都是(轻声,学生齐回答)。注意带轻声的词语,要读得又
轻又短。谁来当当小老师?(抽生当小老师,跟着读两遍)
师:小老师真厉害,掌声送给他。(再开火车读、摘掉拼音再齐读)
师:看看这幅图片,图上都挂了些什么?小组内快速地读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合作探究环节)
师:哪一组先来,什么样的葫芦藤?(抽组回答所有的填空)
师:你们喜欢这些长长的词语吗?(喜欢)一起来读一读。
师:有谁喜欢葫芦藤的?(我喜欢)请你把这个词语美美地读一读,(抽生读)你们觉得他读出葫芦藤又细又长了吗?(没有),那请你再来试一试(这里如果读得不好教师范读,如果读好了进行表扬),还有谁能像刚才他那样读一次?好,请你来。(抽生读)我们一起来读,“细长的葫芦藤”预备起。
师:看,葫芦藤不仅又细又长,还弯弯(曲曲,学生回答),这又细又长弯弯曲曲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
师:你们喜欢绿叶吗?(喜欢)。我们把这个词语读好了,绿叶就长出来了。谁来读?(抽生读,边读教师边贴绿叶)。
师:我们女孩子来试一试“长满了绿叶”起。
师:哇!女孩子读得真好,看!绿叶真的长出来了,男孩子来PK一下。
师:绿叶又长出来了,现在绿叶长满了吗?(没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雪白的小花真美啊!(教师边说边画花)我们像刚才那样把这个词一起读一读。
师:我们把这些长长的词语送到课文里面去(课件展示),你们喜欢这句话吗?(喜欢),谁带着喜爱之情读一下?(抽生读)还有吗?
(抽生)谁再来PK一下?(抽生,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示范纠正)。我们一起来读(教师先示范起个音)
2、(理解“挂”)师:现在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了(边说边贴葫芦)注意观察(出示课件图片)葫芦的'柄很长,从藤上垂下来,像挂在上面一样,孩子们一起来做一做挂的动作(学生伸手跟老师一起做),好玩吗?(好玩)。
3、(学习“哇”)师:我们在第一自然段中还有哪个字和挂字很像呢?(抽生答“哇”)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你们看出老师对小葫芦是怎样的?(抽生答“喜欢”)那去掉这个字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一起来读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
师:谁来说说你的感受,(抽生说感受“没那么喜欢了”)师:是啊,去掉“哇”字就没那么喜欢了,我们带上“哇”字一起来夸一夸小葫芦吧。(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师:除了夸夸小葫芦你还能像这样夸夸这些葫芦藤、小花、绿叶吗?(抽生答)
师:读什么?(出示“哇”字)(抽生说)。
师:孩子们想想你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个字的呢?(抽生说加一加的方法,一个口两个土加起来的)
师:还有什么方法呢?(换一换)还有哪些字换偏旁可以变成这个字?(抽生说)
师:老师把这些长得很像的字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教师带着学生读,边拍手边读)
师:是不是一下子就把这些字给记住了呢?(是)
师:我们现在来玩一个打气球的小游戏,看看你们谁是神枪手。(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起来抢读)
师:看来孩子们个个都是神枪手,掌声送给自己。
4、(学习并书写“谢”)师:葫芦是什么时候挂上去的?(花谢以后)。孩子们看看这个“谢”字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课件)会读吗?(学生齐读)
5、师:这个字是我们生活当中经常用到的字,想一想我们在什么时候能用到这个字呢?(抽生说)老师在这节课也要用上这个字(边说边走向学生)。
6、师:我谢谢你,因为这节课你听得非常认真。我谢谢你,因为这节课你发言很积极。我谢谢你,因为这节课你很守纪律。我谢谢下面的各位老师,因为你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边说边向听课的老师鞠躬),孩子们,把掌声送给下面的老师。(学生鼓掌)师:那你们在生活当中最想感谢谁,因为什么?像刚才老师这样说一说。(抽几个学生说)
7、师:孩子们说得真好,看来你们都是懂得感恩,有礼貌的好孩子。师:注意观察这个字的关键笔画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谁来提醒下大家。(抽生说)
8、师:哇,这个字的笔画好多好多哇,要写好这个字可不容易,把你们的金手指伸出来跟着老师一起写,言字旁要写得窄窄的,中间“身”字也要写得窄窄的,第三横要写在横中线上,右边的“寸”字还要写得窄窄的。像这样笔画很多的字都要写得窄而紧凑,上下左右距离要留得合适。好了,孩子们,现在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看看你们谁是小小书法家,把笔轻轻地拿出来,安安静静地写两个在书上。(放背景音乐)注意写字的姿势。(教师巡视并提醒写字的姿势),(写完后学生互评再教师展评)。孩子们,都会写这个字了吗?(会)
我们把刚才学的生字宝宝送入第一自然段,谁来读一读,把你对小葫芦的喜爱读出来。(抽生读第一自然段,读得不好的教师带着读)
师:老师也喜欢小葫芦,也来读一读。(教师范读)
9、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把书轻轻地捧起来。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朗读最后一段)师:孩子们读得真棒,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这葫芦挂在藤上十分可爱,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越看越喜欢。可是没过多久,孩子们,你们发现了什么?一起来读最后一段,我们再一次轻轻地把书捧起来。(齐读最后一段)(老师课件展示,读课件上的话)。
2、(学习“慢”字)课件展示,学生齐回答“慢”。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慢慢地做哪些事情呢?看哪个小组说得多。(抽生说)师:是啊,很多事情我们都得慢慢地做、慢慢地来。看,你们在慢慢地长大,老师在慢慢地(学生回答)。
师:课后,我们慢慢地把今天学的生字慢慢地写两个好吗。(好)师:小葫芦也慢慢地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邻居小孩编了一首歌来笑话他呢,把你们双手拿出来跟着老师一起唱。
3、孩子们唱得真好,看来这个故事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我们下节课再来读。
教学反思(裴兴学校田娇):
《我要的是葫芦》是西师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则寓言故事。我今天上的是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从整个教学流程来看,设计是比较完整的,但从孩子们课堂的表现看,我的教学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以下是自己的教后反思: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结合本课的特点,从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段的不同为切入口,以朗读为主,培养孩子的朗读能力,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使学生在不同的阅读实践中自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丰富语言的积累。
在教生字的时候,孩子能运用自己已有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记忆字形,教师省了很多的字形分析和讲解。抓住了低段孩子的心理,在识字过程中设计了打气球游戏和读儿歌的环节。只是在写字过程中还未能留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讲解得还不够详细评价得还不够到位。
在教学中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及时充分的肯定学生,教学反馈应变能力,教师的组织语言,对一节课的把控能力还有待于提高。这几点,我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磨练,多听课,多学习其他老师好的做法。
在这次卓越课堂的活动比赛中,我得到了锻炼和学习的机会,我深感上好一堂课有多不容易。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关注每一个孩子,虚心向别人请教,多进行课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会认“葫﹑芦﹑藤”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抓住事件的前因后果,理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来
理解课文,从而受到思想教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具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教学挂图。
3、课文朗读录音带。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本课: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学习了生字新词。下面,老师想检查一下你们是否记住了上节课所学的生字。
2、我们开火车读,好吗?(出示生字词卡片)
葫芦自言自语挂在慢慢地奇怪好哇盯着瓜藤
3、真棒!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我们先来看看两幅图,仔细观察有什么不一样?(指名说)
5、小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我们把书打开,快速地读一读课文,去找找答案吧!
二.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着第一幅图,他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书中是怎么说的。
2、哪两句话是描写葫芦的生长过程的?请同学们边读边用铅笔画出来。
3、谁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4、这么讨人喜欢的小葫芦多好哇!谁再来读一读?板书:长满了绿叶
5、可爱的小葫芦
6、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可爱的小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可以看着板书,用上“先……然后”。
7、说得真好!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谁会用“可爱”说一句话?
8、看着这可爱的小葫芦,种葫芦的人真是太喜欢了,所以他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每天”什么意思?谁能用“每天”说一句话。
(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说一句完整的话。)
过渡:那么种葫芦的人最后得到这些可爱的小葫芦了吗?你从哪一个自然段看出来的?
(二)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谁来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我们一起读读这个自然段好吗?(板书:变黄都落了)
过渡:那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一个一个都落了?请同学们读读第二和第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和第三自然段
1、当叶子上岗出现一些蚜虫的时候,种葫芦的人看到了是怎么想的?找找书上的有关语句,读一读。
2、谁来读读你找到的语句?
3、大家来看黑板上的这两句话:(出示小黑板)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谁来读一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吗?意思一样吗?
小结:这两句话在表达上意思是一样的。老师认为带“!”的感叹句更能表现出种葫芦的人对蚜虫满不在乎的态度。
跟老师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这个教学环节不强调学生表达的跟老师总结的一个样,只要能体会出两句话的不同,读出不同的语气来就可以了。)
4、种葫芦的人不在乎叶子上有虫,只在乎葫芦,他怎么说的?
“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谁能读出这样的语气?
读得真不错!我们一起读这句话好吗?
5、当叶子上爬满了蚜虫,邻居让他治虫时,那个种葫芦的人是怎么说的?谁来说一说?
6、大家看黑板,(出示小黑板):{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谁来读一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意思一样吗?
小结:这两句话意思一样,老师认为带“?”的`反问句表达的情感要强烈些,更好一些。
7、让我们在一起来读读这四句话,注意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8、种葫芦的人真是太糊涂了!这时他的邻居看见了很替他着急,就来劝他。我们来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好吗?
9、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感觉到了什么?
10、从邻居劝告那个人的过程中,想一想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同位互相讨论一下。
11、谁来说给大家听?(边总结边板书:生了蚜虫——不用治不听劝——虫更多了)
三.再读课文。
1、下面请同学们拿起书,边听录音边小声跟着读一遍课文,好吗?
2、齐读课文。
3、学到这儿,你想对种葫芦的人说些什么呢?
4、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
四.拓展活动:
1、那个种葫芦的人见到葫芦变黄落下,心里十分难过,他后悔当初不听邻居的劝告。第二年,他又种下了一棵葫芦,他会怎么做呢?
2、出示小黑板:(笔头练习)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下了一棵葫芦。过了些日子,()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的叶子,开出了很多()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好多()的小葫芦。有一天,他发现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这时,他想起(),赶快()。后来,小葫芦慢慢(),一个个都长得()。
3、小结:在邻居的帮助下,种葫芦的人明白了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了事物之间是相互有联系的,改变了过去只盯着葫芦,不管蚜虫的做法,最终种出了他想要的葫芦。其实我们生活中也一样,当你有了小错误,别人提醒你时,你应当虚心倾听,及时改正,否则也会像种葫芦的人那样后悔莫及。
板书设计:
14、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挂图1
长满了绿叶—————生了蚜虫——————虫更多了
|↗↓
|不用治↗↓
教学挂图2
雪白的小花不听劝↗↓
|↓
|↓
可爱的小葫芦——————————————变黄都落了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9
【设计理念】
教材是教学的平台,更好的利用这个平台需要我们对教材作适当的组合、拓展或延伸。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教学、教师、学生三者和谐的统一起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学习目标】
1、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言、每、治”等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件,看图说话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葫芦”。(了解葫芦的茎、藤、叶、花、果,认识生字“葫芦”。)
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提问:这个“我”是谁啊?他得到了葫芦吗?
二、学习生字,感知课文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认识生字,能把生字读准,并能组成词语。
巩固生字认识。读一读: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
朗读课文试回答:
1、葫芦长的怎么样啊?后来有什么变化?
2、那个人得到了葫芦了吗?
三、首尾对比朗读感悟
1、引导朗读理解第一段。
2、用一用量词: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葫芦。
花谢后,葫芦藤上挂了几()小葫芦。
3、比较句子:
“葫芦藤上长满了叶子,开出了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葫芦。”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引导学生感受第二句话把葫芦的形状、颜色和果实的大小写得更具体,更仔细。
4、朗读体验:
指导朗读第4、5句,从“每天”“好几次”几个次要中感受那个种葫芦人急切希望葫芦快快长大的心情。
5、设疑导出第4段:
那个人那么喜欢小葫芦,希望它快快长大,而结果呢?看图片设疑:为什么没过几天,那可爱的小葫芦会慢慢变黄落了呢?
四、感悟体会,深究原因
1、导读课文2、3段。(当叶子上爬满了一些蚜虫时,那个人怎么想?怎么说的?)
2、指导学生读好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的内心,进行语言转换训练。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体会那个人说“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时,心里怎么想的?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小葫芦变黄落了的原因。
(设计意图:课文第2、3段是课文的重难点。我通过问题的设置导出课文,凸现重点。通过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提高了学生语言的感知能力,突破了课文的'难点,情感的体验。)
五、设置情景,拓展语言思维
那个种葫芦的人见到了葫芦变黄落下,心里十分难过,他后悔当初不听邻居的劝告。第二年,他又种下几棵葫芦,以后他会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新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借以巩固学习成果,拓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练习设计: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说明那个古代人()。通过这课文的学习,我懂得了()。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抓住文中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个葫芦。
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生字:葫、芦,我们一起把这两个生字来读一读。指名拼读,并连起来读词语,注意轻声。
2、老师讲述:古时候,有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这棵葫
芦慢慢地长大,最后长得怎样了呢?
3、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听老师读课文。
2、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字看看带拼音的小树叶。
(2)会读了就和同桌一起学学生字。
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指名分段读课文。
(1)仔细听同学读课文。
(2)评一评:这个同学是不是把字音都读准确了。(师生一起评)
4、交流:你刚刚通过自己读课文,知道了课文写了什么呢?
三、朗读感悟课文1、4段。
1、看谁先读懂课文
(1)同学们刚刚说了,那棵葫芦藤上先长满了绿叶。
(2)葫芦后来长得怎么样呢?
(3)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这两幅图。
2、细读品味:
(1)插图:仔细观察,这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2)请你找出课文中和这两幅图对应的段落,是哪两段?
3、朗读交流第一段:自由读一读第一段,选你读得最好一句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①第二句:他种的葫芦怎么样?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葫芦怎么可爱呀?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喜欢吗?那我们该怎样读呢?自由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用笔画出关键词。
②读一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从哪些词语看出来?你能把那个人爱葫芦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③说话:看图上这么可爱的葫芦,请同学们想象一下,长大了会是怎么样的'?指名说说
④齐读这一段课文。
4、朗读交流第四段:
(1)是的,这是一株长得非常好的葫芦,以后会长得那么好,可结果,看了图,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多可惜的葫芦啊!你能来读一读这一段话吗?指名读,齐读。
(2)我们刚刚一起读了第一段和第四段,再对比这两幅图,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5、过渡:是啊,同学们,葫芦长得那么可爱,后来为什么一个一个地落了呢?我们下一起来找找答案。
6、这么美的小葫芦,最后变成什么样子了呢?请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些句子。齐读最后一段。出示图:多可惜呀!
7、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小朋友读课文2、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答案。学生自由说。
8、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四、学习生字:
1、卡片读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的?(怪、慢、哇、挂)
2、给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书写生字
五、课堂扩展
1、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2、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续编故事)并把第二年他又种的葫芦画下来。看谁想得好,画得好。
3、学了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4、请小朋友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已的爸爸妈妈听!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1
一、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看图学文,这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共有四个自然段,简短精悍。讲一个人种葫芦,眼睛只盯着葫芦,不听邻居的劝告,不去管理叶子上的蚜虫,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葫芦慢慢变黄,最后葫芦都落了,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
二、学情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故事性强,考虑到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识水平,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情景创设法,以“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一问题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等教学方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看出来。
三、教学目标:
1、借助图片、动作、字源等多种方法会认“葫、芦、藤”等11个生字,会写“棵、盯”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圈画关键词,利用思维导图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通过图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在对比朗读中感受形容词的生动具体,初步感受葫芦的生机与可爱。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对比朗读中感受形容词的好处。
难点:通过圈划关键词、学看流程图明白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葫芦的生机与可爱。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思维导图。
六、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板块一:看图猜词,激趣导入
1、看图猜词: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玩个看图猜词的游戏,必须要与草字头有关。(出示“荷花”“蘑菇”“葡萄”“菠萝”等图片)
2、复习“草字头”:与草本植物有关,为后文做铺垫。
3、出示葫芦图片,学习“葫芦”读音。
(1)在词语葫芦中“芦”要读轻声,请生读。(词卡,开火车)
(2)单独读“芦”第二声,学生拼读,拓展“芦苇”“芦荟”。
4、揭题
(1)直接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葫芦有关,一起齐读课题:我要的是葫芦。(板书)
(2)指导读课题:的字后面停顿,“的”要读得又轻又短。
板块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学习活动一:
(1)读: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2)想:边读边想那个人最后得到葫芦了吗?
1、读好生字词:这篇课文的生字宝宝也迫不及待地想和我们见面呢,我们快跟他们打声招呼吧!(课件出示)
第一组:
葫芦藤
蚜虫
盯着
慢慢地
第二组:
花谢
比赛
感到
奇怪
(1)自由读,读给同桌听。
(2)每一组请小老师读:认为自己最能干的同学,请来当当小老师带大家一起读,其他同学跟读一遍。
(3)思考发现:第一组标红的生字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都是形声字。(左边偏旁表义,右边声旁表音)
2、深入学习形声字“藤”和“盯”
(1)藤:借助图片指认,拓展“西瓜藤”和“葡萄藤”。
(2)盯:借助动作演示理解“盯”:集中注意力看。
3、借助字源学习生字“谢”和“赛”
(1)谢:字源演变,根据字典解释理解“花谢”含义。
(2)赛:字源演变,通过与形近字“寒”对比、识记。
4、摘葫芦游戏。
板块三:再读课文,厘清故事内容
1、询问:那个人最后得到葫芦了吗?
2、指名读最后一段。
3、方法指导——圈出关键词:引导学生圈出“没过多久”“小葫芦”“都落了”,组合在一起就是故事的结果。
学习活动二:
(1)圈:听课文朗读,同桌合作圈出关键词句理清主要内容,完成板书。
(2)说:根据板书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交流反馈,板贴黑板,形成故事的流程图(鱼骨图)。
5、借助黑板板贴,学生自由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板块四:精读课文,体会葫芦的生长过程
1、引出“种葫芦”片段:这个人可太想要这个葫芦了。为了这个葫芦,做了很多很多事情,你看(出示第一段),他为了得到葫芦干了什么呢?自由朗读,去寻找答案。
2、指导“棵”:“一棵葫芦”指的是“葫芦苗”。
3、出示课文插图,询问:这棵葫芦苗发生了什么变化?
(1)出示词条:细长的葫芦藤、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指导短语的朗读:“的”读得轻短,“长满了”读得长一点。)
(2)出示长句,指导朗读。
(3)继续观察图片变化,指导朗读:花谢了、几个小葫芦。(图文对照,朗读短句)
4、根据词条,感受葫芦生长顺序。
5、对比朗读,感受差异(形容词让句子更加具体生动):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2)葫芦藤上长了绿叶,开出几朵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6、怪不得那个人说: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指名读——齐读)
7、完成《作业本》P49第三题第一列。
8、思考: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他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块五: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棵”“盯”,引导学生“一看结构,二看高低,三看关键笔画”(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等);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写;
4、展示评价(星级):
(1)坐姿端正得1星;
(2)书写正确得1星;
(3)书写美观不用橡皮擦得1星。
5、学生修改。
作业:画一画葫芦生长图,并和爸爸妈妈介绍一下葫芦的样子。
八、板书设计:
14、
我要的是葫芦
细长的葫芦藤
长满了绿叶
雪白的小花
花谢了
几个小葫芦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2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本课有四幅图,分别有四段话与之对应:第一幅图画的是葫芦藤上长满绿叶,还结了几个小葫芦。种葫芦的人站在葫芦架前,看着可爱的小葫芦非常高兴。第二幅图画的是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不在乎,眼睛只盯着葫芦。第三幅图画的是邻居劝他治虫,种葫芦的人不听劝告,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第四幅图画的是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二、学生分析
本教案的教学对象是边远山区小学低年级段学生。社会教育氛围不浓,学校教育也还处在基本语文知识传授与接收阶段,学生语文素养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差距较大。受家庭教育影响,一部分学生能顺利读通课文,能初步知晓课文所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但有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读文,对于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葫芦的果实与叶子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就更是不言而喻了。教学中可结合学生已有的拼音基础,进行朗读教学,使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并通过设置教学情境,以朗读为导向,让学生在朗读中不断感受、了解植物的叶子与它的果实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会认“葫、芦”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过程与方法:①采用变序教学法,引导学生由事物的结果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原因。②分角色朗读突破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突破方法:变序教学法
(2)难点:朗读课文,体会不同句式的语气。突破方法: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教具
一个葫芦的剪纸模具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初步读课文,感知整体
(1)教具导入课文,重点指导“葫芦”的读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通读课文,纠正学生朗读课文情况。指名学生读课文的方法检测学生读课文的情况。
2.再读课文,学习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了课文让我们现在去葫芦园看看吧,小葫芦是怎么样的,种葫芦的人心情又是怎么样的呢?)观察第一副画
①他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好:绿叶、花、葫芦(可爱)(板书)②小葫芦是可爱吗?你来读读小葫芦的可爱吧!
③可爱的小葫芦是怎样长出来的?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指导学生朗读)
④看着这么可爱的小葫芦,种葫芦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呢?(种葫芦的人多么希望能收获呀,可是后来小葫芦怎么样了呢,找找答案在哪个自然段)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⑤种葫芦的人得到了葫芦吗?(出示小黑板补画,同时用小葫芦作为奖励。板书:变黄——落了)
⑥你能读出你此时的心情吗?
⑦葫芦都落了,你有什么想法?(指名学生读课文)
(2)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①带着“葫芦为什么会落”的疑问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②指名回答小葫芦都落了的原因。(叶子上都长了蚜虫)你能把边个部分读给小朋友们听听吗?
③你觉得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么读,(老师指导学生赛读)特别是下面几个句子:A、“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B、“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④(突出重点)学了课文后你想表扬还是批评种葫芦的人呢?同桌相互说一说吧板书(突破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3.有感情读课文,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突破难点:体会感叹句、反问句与成熟句的不同语气。课文后的习题:师生互读
①“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②“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七、小结(情感教育)做事情应该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知错就改。
扩展延伸:讲一讲这个故事。
八、作业
略
九、板书
14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绿叶)葫芦(可爱)
(变黄)(葫芦)落了
不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听劝告
十、教学反思
教学这篇课文,我们在把握语文基本训练的同时,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通过“教”的方式引到学生“学”的方式,多读多思,尊重学生个性的理解和感悟,通过情景的创设、朗读的体验,对话的交流,了解事物之间有其内存密切的。教学的难点在于,以教引学,以读促悟,从而揭示本文主旨意图做到“文”与“道”的结合。通过对本文第二课时内容的教学,凸现出了以下几方面的不足:1、在“备”学生方面不够。2、新知识的引入不够流畅、自如。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言和热情的朗读教学,重点得以突出,通过小组团队学习使预期的教学难点得以突破,从而使我看到了自己应该坚持的几个方面:1.凸显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我设计本课时,注重从学生学习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把课堂教学思想定位在“以生为本,顺学而导,以学定教”。2.重视朗读形式多样化,强调在朗读中感悟课堂上,“读”占鳌头,学生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朗读:个别读,齐读,自由读,引读,表演读,充分顾及学生朗读的主动性,多样性,独特性。
3、强调多种方式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训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小组团队讨论、分组表演读等多种方式在浓烈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让重点在愉悦中突现;让难点在合作中得以突破,使学生习得丰富的语文素养。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3
一、导入
1.这节课老师请来了两位动物朋友,看看他们是谁?
(PPT出示青蛙图片)你在哪篇课文中认识了它?(PPT出示《坐井观天》),这是一只(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青蛙?
(PPT出示寒号鸟图片)你在哪篇课文中认识了它?(PPT出示《寒号鸟》),这是一只(懒惰、不听劝告)的寒号鸟?
2.这两篇课文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寓言。寓言有两大特点,一是:篇幅短小,二是:故事中都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3.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习“葫芦”二字
葫芦这两个字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芦单个字时读第二声,和葫在一起变成词语时就读轻声了,跟我一起读,芦—葫芦。(开火车读葫芦)
请你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对了,他们都是草字头的字)说明这两个字都和(植物)有关。
2.区分一棵葫芦和一个葫芦
你们见过葫芦吗?看,这是葫芦,这也是葫芦。我们可以用量词来区分他们。左边这幅图我们可以说:一(个)葫芦,右边这幅图我们可以说:一(棵)葫芦,注意,这个“棵”是什么偏旁啊?对了,他是木字旁,因为葫芦就是一种植物。
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一棵葫芦上不仅有一个一个的葫芦,还有开放的白色小花,我们叫:葫芦花,绿色的叶子我们叫:葫芦叶,这长长的一条我们叫做:葫芦藤。这个“藤”字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注意他是后鼻音。我们要把它读好,teng,男生读,女生读,一起读。藤是草字头,说明这个字也和(植物)有关。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有藤的植物吗?(丝瓜藤、葡萄藤、南瓜藤、西瓜藤,看这些就是他们的藤。)
3.那么课文是怎么描写这棵葫芦的呢?这棵葫芦上长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叶子,什么样的小花,什么样的葫芦藤呢?请你赶快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一找,读一读并圈一圈。
都找到了吗?什么样的葫芦藤—细长的葫芦藤,我们除了可以说细长的葫芦藤,还可以说细长的什么呢?什么样的葫芦花?—雪白的葫芦花,还可以说雪白的什么?什么样的小葫芦?—可爱的小葫芦,还可以说可爱的什么?
请全班一起读词组,注意读好“的”的轻声。
我们来合作读一读,老师来问,请你来答,注意要读出它们的'特点哦:什么样的葫芦藤—细长的葫芦藤;什么样的葫芦花—雪白的葫芦花;什么样的小葫芦—可爱的小葫芦。(如果没有读好形容词就再读一读)
现在,老师把这些短语放进句子中了,你还能读好吗?请男女生合作读一读,男生读一句,女生读一句。
现在,我们来一起读一读这一段话。
这段话里的形容词真是用的太好了!小葫芦真是太可爱了,所以啊难怪——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了。
4.这段话除了形容词用的特别好之外,你发现没有,作者在介绍葫芦的生长过程中,还运用了很多的(动词,PPT动词变红色)指名读动词,这些动词大部分都带有一个“了”字,注意要读好它的轻声。
5.教学“谢”(出示字典中的选项,选择)
你注意到了吗?“谢”在这里也是个动词,平时它表示什么意思啊?那在这里,它又表示什么意思呢?当我们不知道生字的意思的时候,我们可以请教一个好朋友—字典,老师已经帮你们先查了一下这个字,在字典里呢,它一共有以下几种意思。(PPT出示谢的字典页面)那么在这里,他表示什么意思呢?对了,在这里,谢就是凋落,衰退的意思。以后,我们如果遇到不知道意思的字,我们就可以请字典朋友来帮忙。
我们除了要了解“谢”字的意思,我们还要会写这个字,这是一个左中右结构的字,注意三个部分要紧凑一些,每个部分要写的相对窄一些,身的起笔在竖中线,略高于两边。注意身的横和撇不能出头。
6.接下去我们来一起读一读第1自然段,注意读好彩色部分。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难怪了,那个人几天去看一次啊?——每天,每天都要去看一次吗?——要看几次。
7.现在,老师要把第一自然段的部分内容藏掉一部分,你们能够根据动词复述出葫芦生长的过程吗?请你看着填空先自己准备一下。
谁准备好了?
8.现在让我们回到课文中,看看这么可爱的小葫芦,最后怎么样了?(PPT播放图片)看,一株好好的葫芦最后变成了这样,多可惜呀!课文哪一个自然段描写了这幅图?(PPT出示第四自然段)
我们来看一看这两句话,请两个同学分别来读一读,读完请你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句啊?对了,因为第二句告诉了我们葫芦是怎么变黄的呀,对了,是慢慢的,为什么是慢慢的呢?因为蚜虫也是慢慢变多的。葫芦也不是一下子一起落下来的,而是一个一个落下来的,因为蚜虫需要一点一点的吸食葫芦的养分,葫芦就一个一个的死掉,落下来了。
三、巩固生字,引出下文
1.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也没有得到?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想一想、找一找并划一划相应的句子。
2.第1句和第2句: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体现了什么?他的眼里只有葫芦,没有叶子,也没有叶子上的蚜虫,所以,最后葫芦才会被蚜虫吃,都落了。)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你能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换一种说法吗?——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相同之处:两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不同之处:第1句所表达的语气比第2句更强烈一些,反映出他对蚜虫不屑一顾的态度。
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体现了什么呢?种葫芦的人要的是葫芦,所以他根本不管葫芦叶子和叶子上的虫子。所以,葫芦最后才都落了。)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同样的,这句话如果不改变句子意思,换一种说法可以这么说?——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相同之处: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不同之处:第1句是反问句,它所表达的语气比第2句更强烈些。
3.课文里还有一句话体现了种葫芦的人眼里只有小葫芦,他要的只有葫芦,请你再仔细找一找。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教学“盯”和“自言自语”。(哪个字可以看出这个人的眼里只有小葫芦呢?——盯。谁能来做一做这个动作?盯,就是长时间地,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盯着小葫芦,在干什么?——自言自语,那自言自语又是什么意思?——自言自语:就是自己和自己说话。这个人在自言自语些什么呢?——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3.看,这个种葫芦的人从头到尾要的只有——葫芦,他认为要不要管和葫芦有关的其他部分呢?——不要。那他认为的对不对呢?我们来看一个小视频。
4.小结:看来,叶子和葫芦之间是有关系的,叶子给小葫芦提供营养,没有了叶子,小葫芦就不能生长了。种葫芦的人只想要葫芦,却没想到叶子对葫芦有重要作用。没有蚜虫,叶子绿,葫芦就长得好;蚜虫多了,叶子黄了,葫芦就会落下来了。
5.学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1)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2)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劝告。
四、写字教学
指导其他生字教学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4
一、教材分析:
首先说说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的一篇看图学文。这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简短精悍,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
葫芦是一种非常可爱的植物。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一般要经历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学生懂得在这一过程中,前一环节直接影响着后一环节,要想得到好果实,就得细心呵护植物各部分的生长,不能只注意结果。该寓言故事就是想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之所以选择这篇课文,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喜欢读寓言故事,另一方面则是故事富含哲理,可以引发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情分析:我所教授的班级是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聪明活泼,领悟能力强,善于表现自己,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很好的理解课文。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确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确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是:
1、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2、教学难点是让孩子们自己领悟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二.教法与学法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故事性较强,考虑到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设计了情境创设法、采用变序阅读法等教学方法,既使学生的语感得到训练,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也得到培养。又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通过读读、找找、画画、想想、说说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阅读,自主探究。另外,由于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学生很喜欢读,因此,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读,再加上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去领会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以及中心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物的神态、语言都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
三、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知者呢?我觉得首先应该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我根据低年级孩子喜欢的动画的特点,因此,在上课伊始,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跳动的葫芦,让学生欣赏,学生的兴趣一定会激发起来。同时让学生说说在社区的植物园里或自家的花园里所见到过的葫芦有哪些了解。同时,老师引出课题并引导学生学习“葫芦”二字。这样,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了解更多的有关葫芦的知识。然后老师再进行简单介绍,补充有关葫芦知识。告诉学生:葫芦的茎又细又长,会绕着竹竿或木杆向上爬,这根茎也叫藤。藤的两侧长着许多心形的叶子,开的花是白色的。结的果实叫葫芦。它的形状像两个球连在一起,中间细,表面光滑。它可以用来盛东西,也可以放在柜子里供人们观赏,多可爱啊!特别是当介绍到许多人还把葫芦制成工艺品时,学生对葫芦一定会充满兴趣,从而转入对课文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根据课标中指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优良的阅读情境,同时让学生在读中解决一些简单的基础问题。因此,这一环节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请教同桌多读几遍,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看课件听读课文后并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感知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首尾对比,照成悬念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怎样让如今的课堂成为充满爱意的课堂,体现创意的课堂,就要在“教与学”上下功夫。这里教师主要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打破了按课文顺序分析的常规教学法,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课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阅读中间两段感悟理解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这样就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
在把课文读通读顺后,教师用简捷的语言即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葫芦园吧!引入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再请学生找找,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小葫芦长得可爱?在此基础上教师顺势引出更喜欢葫芦的人是种葫芦的人。通过他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葫芦突出葫芦的可爱。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如果你也有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希望它秋后长成什么样啊?这一问题看似简单,但能点燃学生说的欲望之火,同时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人们的愿望都是美好的,在学生们美好憧憬中教师又要不失时机地追问课文中这棵可爱的小葫芦到底怎么样了?过渡到学习第四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地体会到惋惜、难过。
新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低年级段课本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定的插图。这些插图使教科书图文并茂,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这些插图可以作为课堂教学最为直观的教学辅助用具。而后课件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直观形象,在对两幅插图对比中感悟种葫芦的人伤心之情,达到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同时也起到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的目的。而在惋惜难过之时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小葫芦为什么会慢慢变黄而且一个一个都落了呢?产生了新的疑问“是呀,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一个一个都落了呢?”,发现问题使他们对下面的学习充满了期盼,再一次激发他们继续学习课文的兴趣,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四)、理解过程,深究原因。
对新提出的问题请小朋友在第二、三自然段中寻找答案。在这里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画出种葫芦人与他的邻居的对话;汇报所画的句子;同桌分角色练读;分角色汇报读等环节理解感悟葫芦变黄而且落了的原因。此环节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读、画、说是循序渐进、环环紧扣的。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去探究课文。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让学生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说的过程中思考领悟,最终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在此出示输送养分的课件。出示直观形象的课件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葫芦的叶子与葫芦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且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还可以缓解学习造成的疲劳。
(五)、回归主题,悟出道理。
我们知道学的目的是为了会用。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也要教会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见过或听说过不听劝告、不懂科学的人,因为看问题不全面而造成了不好的结果的事例。这个问题既加深了学生对本课所学道理的理解,而且也能让学生活学活用,把学习从课堂延伸到了日常生活中。
总之,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基础,充分放飞学生的思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努力使朗读教学和识字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稳妥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拓展交流,续编故事
学了课文之后,教师让学生说说如果第二年种葫芦的人又种了一棵葫芦,他一定会注意什么呢?通过拓展延伸,使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
(七)、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这里主要设计了三项作业题:
1、画一画你心目中的葫芦。
2、收集有关葫芦的资料。
3、把这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其他小朋友听。
作业的设计,形式多样,不但为了巩固课文内容,而且还能把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外,为的是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我要的是葫芦》一文的板书属于图文并茂式,在设计上力求体现抓重点词课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文中蕴函的道理突显课文的中心。能用较为清晰的思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5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2、认识“葫、芦”等生字。会写“言、每”等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化。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及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几个可爱的小葫芦,问:老师画的`是什么呀?你们见过吗?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位种葫芦的人,他一心想得到葫芦,看他的愿望有没有实现?
2、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3、齐读课题,指导“芦”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图: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仔细看这棵葫芦的各部分,有什么变化?(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
2、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指4名学生分别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4、讨论:每幅图画指的是哪个自然段的内容?
5、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事?(讲一个人种了棵葫芦,结了个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他也不管,结果小葫芦全落了。)
(三)学习本课生字
1、读读下面的词语。
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言每治棵挂哇怪慢
3、说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4、分类识字。
(1)相同结构的字有哪些,请你找一找?
治、棵、挂、哇、怪、慢
(2)相同偏旁的字有哪些?
怪、慢
(3)相同部件的字有哪些?
挂、哇
5、指导书写
(1)观察老师范写,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2)描红,仿写。看谁写得好。
(四)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自言(yán)一棵(kē)自语每(měi)天治(zhì)一治
挂(guà)哇(wā)奇怪(guài)慢(màn)慢地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04-05
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模板05-03
《我要的是葫芦》语文教学设计03-12
我要的是葫芦语文教学设计03-12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03-25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02-24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1-25
新人教版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03-07
小学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11-22
小学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