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水韵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周庄水韵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1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游记教学,意在让学生了解祖国山川壮丽可爱,更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本篇课文属于写景抒情式游记类散文,旨在让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学习课文中写景时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及生动形象的语言,并能在写作中运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渗透在游记中的感情,并品味散文的语言风格。
周庄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周庄的意义就不仅在欣赏、旅游的价值,更应该是我们汲取民族历史文化营养的脐带。课文包含一种韵致,两相联系,三次游历,四个画面,四种方法。
二、学生学情分析
在学习《巴东三峡》的基础上,理解了山河的壮丽可爱。现阶段的中学生感情丰富,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不可低估的想象力。课文文字清丽,似一幅幅充满流动感的画面,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和个人内心的情感。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初二学生已经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预习领会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大意。但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方法,摄入的信息量比较狭窄,不能主动地、积极地合作探究学习。个别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依赖性较强,学习较为被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品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
(4)学会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障碍。
(2)通过多种阅读方式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三次游周庄的感受。
(3)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要求学生根据画面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
(4)增强语言的感悟和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整体感知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了解祖国如诗如画的水乡风貌,感受祖国河山的美好。
(2)引导学生增强对外开放意识,理解改革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品味清新优美的语言,欣赏出周庄水韵的古典意境。
2、难点:走出文本,联系历史与现实,对周庄历史人文的当代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价
五、教学策略设计
采用多媒体教学,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游记散文的基本知识。采用通读、讨论、交流见解、归纳总结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好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按照感知——理解——欣赏——评价的阅读心理规律教学。先整体感知,再局部揣摩,最后整体评价。新课标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应该始终注意阅读探究的方向——文本,在平等的对话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亲近周庄,走出文本,评价周庄。指导学生将课堂学习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阅读中能知人论世,对课文做出评价,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本设计的特色或亮点:如歌曲导入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问题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出发,注意目的性、把握难易性、力求新颖性、强调开放性、体现层次性,采用整体分解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局部作品的思想情感,再在此基础上归纳主旨。
六、教学媒体设计
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为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建构清晰的知识体系,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周庄图片,突破想象难关,以期利用网络资源,制做多媒体课件,发挥网络信息量大创设情景生动的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的整合。通过多媒体课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缩短了语言与联想的距离,拓展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七、教学过程设计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2
教学课程:
本文选自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通过的、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语文》。文章通过三次亲身游览周庄,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周庄的水韵,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无比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细致观察景物,抓住主要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巧妙运用对描绘景物、表达感情、突出中心所起的作用。
3.学习本文自然过渡的特点。
4.品味欣赏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感受本文如诗如画的优美意境。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障碍。
2、通过讨论交流方式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三次游周庄的感受。
3.引导学生品味文中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
4.与诗《巴东三峡》进行比较阅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整体感知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了解祖国如诗如画的水乡风貌,感受祖国河山的美好。
重点难点:
重点:理清思路,了解课文怎样抓住水乡特征来体现周庄的优美和韵致。揣摩语言,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难点: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方法:PPS课件
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由于文章内容距离学生比较遥远,学生缺乏亲身体验,理解作者情感可能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启发学生,重视学生的讨论与探究。
文本教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点分析:
语文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有所体验。”运用多媒体课件不但增大知识容量,而且描绘出一幅幅江南美景,情景交融。
教学策略分析:
1.问题法:几个问题紧扣教学重点,由情感到结构,虚实相间,层层深入。同时,问题的设置也使学生在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情感基调和文章的结构。也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活泼有序、扎实多变的思维空间,又利于学生思考,积极进入讨论。
2.讨论法:讲授法是单向的信息流动,而讨论法是师生相互提问、共同参与,信息流动是多向的。在教学方式上提出了“要提倡灵活多样”,“尤其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3.朗读法:文章是以作者三次游周庄为线索。因此采用朗读法学习课文,有助于理清文章的线索。本文语言生动优美,采用朗读法有助于学生品味文章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预习.扫除字词障碍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最美是周庄。周庄水镇一体,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今天我们就要随赵丽宏去领略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千年古镇周庄的风韵。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走近周庄
周庄位于江苏苏州城东南38千米,昆山市西南33千米。始建于北宋。旧名贞丰里,原是一个偏僻的小村落。宋代迪功郎周君在此设庄,
舍宅为寺,百姓感念其恩德,故称此庄为“周庄”。由于它“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需周揖”,故历代免遭战乱,900多年仍保留独特的古朴的江南水乡风貌。桥是构成周庄“小桥、流水、人家”的组成部分,走向世界的双桥和桥、楼合璧的富安桥,当推众桥之首,双桥最能体现古镇的神韵,旅美画家陈逸飞先生的大幅油画《双桥》最能体现古镇神韵。
2.听课文朗诵,体会作者是如何表现周庄的风情韵味。
3.周庄给作者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
学生讨论并交流
明确:这里的水,还有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事物,河水、波光、倒影、石桥、小舟、行人———“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看到。”
4.阅读思考:
(1)文中记述了作者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及感受,有的写得比较详细,有的写得比较简略,哪一部分详写,哪一部分略写?
明确:前两次略写,第三次详写
(2)作者三次游周庄分别是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第一次:仲春,烟雨笼罩(迷蒙)——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冬天,冰雪融化(动感)——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第三次:春夜,张灯结彩,星火辉映——五彩缤纷、水天一色的七彩梦幻图。
(3)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记述、描绘周庄优美景色的?
明确:本文是从不同季节、时间,选择不同的景物,从多角度记述。
描写了周庄水乡的多姿多彩。
(4)从全文的整体叙述结构上看,课文采用什么结构?
明确:总分结构
5.疏通结构脉络
第一部分:周庄整体水韵图(1-3)
第二部分:三次游周庄时的不同水韵图(4-6)
第一次:烟雨迷蒙的水墨画
第二次:冰雪消融的动感版画
第三次:五彩缤纷的梦幻图
四、阅读品味讨论分析
跟随作者三次走进周庄,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周庄水乡的韵味和情趣,再读读,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周庄的水韵?
1.“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明确:对周庄在烟雨笼罩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朦胧美。
2.“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
明确:对周庄水乡整体的高度评价
3.“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感知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自然景物。
3、品位优美清新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重点难点:
1、分析景物特色。
2、重点语句赏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自主预习
自读课文一到二遍,完成下列内容。
1、 了解本文作者、出处及相关常识。
2、字词正音
斑lán( ) 漾动( ) xuàn目( )
晶yíng( ) 谛听( ) xián熟( )
shùn息( ) 参差( ) 璀càn( )
黑yǒu yǒu( ) 剔透( ) 隐nì( )
勾lè( ) 摇曳( ) 丝xián( )
3、解释重点词语
相看两不厌:
如诉如泣:
难以捉摸:
张灯结彩:
瞬息万变:
稍纵即逝:
4、查阅资料,简要介绍周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
地理位置:
历史背景:
小镇特点:
主要景点:
地位荣誉:
再读课文,思考:
1、 本文和《巴东三峡》在构思上有什么不同?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的?记叙了哪些内容?
二、感知研读:
(一)整体感知: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分别概各部分的内容。
整理:
(二)研读1—3段。
1、找出作者表述对周庄水乡整体印象的句子和作者对这样的印象高度评价的句子。
印象:
评价:
2、作者把周庄和威尼斯比较的用意何在?
3、三段描写对象分别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4、1段中“悠然”、“不慌不忙”表现了周庄什么特点?
5、2段第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 有什么作用?
6、3段中“据说”、“大概”等词有什么作用?
7、这部分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三、 课堂练习
1、多音字注音组词
( ) ( )
勒 参
( ) ( )
2、形近字注音组词
谛 ( ) 篙( )
啻 ( ) 蒿( )
四、 小结
五、 布置作业:
背诵第二段“第二次到周庄……永远也无法模仿”一段文字,可以先背给家长听听。
你背好了吗?(是)
(否)
自我评价: 家长签字: 教师批阅:
第二课时
一、 预习导学
1、仔细朗读文章第二部分,三次游周庄作者去的时令不同,描写的景物不同,感悟也不同,请你说说有哪些不同。
2、文中提到了“水墨画”和“版画”,请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二、研读赏析
(一) 分析三次游周庄的情况。
1、朗读课文4—6段,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2、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游览次数 游览时间 描写景物 印象感受 详略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二) 赏析文章第4段。
1、这段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2、作者叙述第二次游周庄较第一次着墨多了许多,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述周庄特有的神韵的?
3、从全文来看,作者写前两次到周庄所见所感的用意是什么?
4、这一段的语言运用方面有什么特点?
(三) 赏析第5、6段(重点)
1、作者第三次游周庄与前两次有何不同?
2、第三次游周庄,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描写周庄?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3、第5段是从什么角度描写周庄水韵的?举例说明。
4、如果说前两次作者是抓住雨水和雪水描写周庄的景观,那么第三次作者是借助什么来描写周庄的?
三、巩固练习
体会句子中加点字的妙处。
1、船娘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农妇,以娴熟的动作,轻松地摇着橹,……
2、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自我评价: 家长签字: 教师批阅:
第三课时
一、 预习导学
3、本文语言生动优美,请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摘抄在下面,并说说有什么作用。(至少5句)
A
B
C
D
E
好处:
二、研读赏析。
继续赏析5、6段。
1、第五段重点描写了在古镇尽头看到的节日夜景,是按怎样的时空顺序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2、第5段中写船上传来丝竹管弦之声,与第4段中哪句话相照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小船划到古镇尽头后的景色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作者写听到古镇四面八方传来京戏的欢呼声有什么用意?
5、第6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第6段中“荡漾”一词的主语和宾语各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那样的效果?
7、作者为什么要三次游览周庄水乡?为什么这给你什么详写第三次而略写前两次?这给你什么启示?
三、小结。
四、拓展延伸
阅读《走进周庄》,体味这篇文章与课文的异同。
走进周庄,是在秋季。起先无雨,只是空中浮沉着一种湿润,让你顿悟已置身在这四面环湖的着名水乡了。漫步在周庄的街头,徜徉在幽幽的小巷深处,也就不自觉地踱出一种悠悠的心境。
周庄似乎是一篇乍看极平凡,细读却极有味道的小品文。你只有慢慢地咀嚼,才能品出它那丰厚的内涵。
依旧是一条条幽幽的小河缓缓地流淌,依旧是一色的粉墙黛瓦依水而立,偶尔也能见到如鹰展翅的凌空飞檐。因为水多,周庄的桥便也多,那风格迥异的石桥,总是躬着身子憨厚地卧在小河上。收藏着游人或轻或重、或快或慢的足音。驻足在石桥之上,四周皆如素淡的水墨画,没有色彩的渲染和烘托,有的只是线条勾勒出的古朴和静默。
石桥下,窄窄的石级一直延伸到水中,石级的角落缠绕着些许的青苔。虚幻中,便有少妇捣衣的轻声萦绕手耳际。石级下,停泊着一些木船,船身也是窄窄的。如你游兴正浓,乘上木船,欺乃一声,悠悠荡去,你定会记起“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那最为亲切的童谣。河水曲曲弯弯,悄悄地潜入水乡人家,于是便有了。“水在家中流,船从家中过”的特别景观。
最有情趣的该数那小小的木楼,一排排隔河相望,相距咫尺。
如果这家有个公子,那家有个小姐,该演出怎样的故事?于是突发奇想:那些明清小说中曲曲折折悲悲喜喜的情节,该就是从这里开端的吧。难怪当年三毛那孤寂的灵魂如絮般地漂泊到此,也如痴如醉浸沉在深深的遐想中。凝神注视“三毛茶楼”里悬挂的三毛巨照,读出的却是一种迷离。
不知不觉中下起了雨。雨,缠缠绵绵的,舔着面颊,也舔出了心的宁静。走在雨巷中尽情地享受那份清凉,竟忘记了归途。蓦然回首,却见一对年轻的恋人相依着,合撑出一片五彩的天空,向那深深的小巷悠悠地走去。这样的情形,一扫戴望舒《雨巷》里的怅惘和苦涩,营造出的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浪漫情调的意境。
于是想到周庄人,夜里的梦也定是温馨的,湿漉漉的,因为他们是枕着河水入梦的,更何况还有这声声滴到天明的雨。
走进周庄,就好像走进一种别样意趣的风景里。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练习。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周庄水韵》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06-27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06-30
初二上册《周庄水韵》教学实录06-30
初二上册《周庄水韵》课文06-27
《周庄水韵》阅读练习题及答案07-04
八年级上册《周庄水韵》教学反思12-18
初二上册《周庄水韵》复习资料07-04
八年级语文《周庄水韵》教案02-20
初二上册《周庄水韵》公开课教案06-30
语文版八年级上《周庄水韵》教学预案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