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

时间:2021-11-26 14:38:3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 篇1

  一、专题整体教学设计

  ㈠内涵概述:

  人要想从蒙昧而走向智慧,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成为有教养的人,只有读书学习,充分利用前人的知识积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应当具有终身学习的追求。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有赖于人开掘潜能,运用智慧,产生先进的思想,这就需要公民尊重知识,尊重科学,有学习的需求和读书学习的欲望。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经典的力量”,“求学之道”和“从质疑到创新”。第一部分探讨的重点是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第二部分探讨重点是读书学习的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基本原则。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第三部分探讨重点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和思考的方法,研讨质疑和创新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探讨,让学生从基本的“读书求知”意识逐步上升为自我完善,服务人类的精神追求。

  ㈡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学生探讨阅读经典和求知问道的作用,探讨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关系,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

  3、学生学会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习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4、学生在学习议论文不同的论证方法后,能够在作文中正确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事实论证、引言论证等手法。

  二、教学活动安排

  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方式是问题探讨。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探讨问题,首先要注意专题在模块中的位置,注意专题的内涵,注意专题中每个板块的侧重点。探讨是一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但必须以个人对学习材料的基本理解为前提。学习材料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应当在预习中解决,因此教师在专题教学前,要有整体的预习计划,让学生作一定的准备,以保证课堂探讨能有序有效地进行。要抓住专题的核心问题,尽可能使探讨能循着有价值的思路展开,以达到专题设计目的。学生在深入探讨时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教师应当有一定的准备。探讨可以在同桌之间展开,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重大的或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可以考虑安排一次班级范围的探讨交流。探讨问题要注意过程,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做一些记录,教师对学生的探讨结果,要作出评价。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教学时按要求对每一部分作整体探讨。探讨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能否得到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否保持和发展探讨的兴趣。专题的核心思想是“获得教养的途径”,探讨须在这一主题的总领之下。黑塞文章的中心意思是阅读经典,《劝学》和《师说》的基本意思也不难理解,《贵在一个“新”字》中心明确,三篇文章的关系,简而言之也可以概括为“读”——“学”——“思”。

  1、第一部分学习材料重点谈经典的力量,出发点是一个“读”字。可以分几个层次讨论展开探讨。

  为什么作者强调阅读经典作品?对经典作品为什么要反复阅读?

  读书学习,“读什么?”是个基本问题。作者认为阅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主要的途径。为获得教养,先要了解学习的作用,明白学习的要求。文章开宗明义,建议人们多读书,读经典著作,强调从“世界文学”中汲取营养。

  这个问题可以引发学生探讨的兴趣:经典作品的作用为什么不同一般?为什么前辈学人总是提醒我们读经典作品?每个时代都有不计其数的文学作品,为什么很多东西被淘汰,无法流传?有些文学作品轰动一时,为什么才过了十来年就没有人再提及?为什么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学史?为什么每个民族尊奉的作家往往也是世界的?中国的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和鲁迅,俄罗斯的普希金、托尔斯泰,法国的司汤达、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西班牙的塞万提斯等,他们的作品,不但在本国流传,也产生了世界的影响,滋养了无数的人。为什么经典作品能陶冶人的情操?

  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代所读的书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对他的人文素养构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能决定他一生的审美追求。所以,人应当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注意打好精神的“底子”,确立一生阅读的方向。作者在这里特别谈到阅读的效率问题。他指出,有的人一生只读过十来本书,却成为真正的读书人,这是因为他们有追求,会选择,是“用心在读”;而有的人“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深入理解思想家和作家的杰作,能激发学习者产生鲜活的有价值的思想。本专题的第二部分学习材料也能印证黑塞的这个论断。

  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原因是什么呢?学会读书,懂得运用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能发现经典作品的独特魅力。而人的经验不断增长,阅读不断地深入,就能不断地能从名著中有所发现,这就是所谓的“常读常新”。

  探讨这个问题,可以请同学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来谈。许多同学在高小到初中阶段读过中国古代名著,可是到了高中以后,他对这些名著会有新的认识和评价。教学时可举中国古典名著的阅读为例。如《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少年读此书,可能仅仅为其中的情节人物所打动,而有了一定的`修养和阅历后,重读此书,可能就会从历史变迁、政治谋略、外交智慧等方面去解读了。其他如《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等,高中时代重读,体会和少年时代已经大不一样,而人生每个时期都能从中汲取营养,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黑塞认为“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价值”,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阅读杰作,特别是读那些有久远影响、有世界声誉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如果没有一种敬重之心,是难以体会到杰作的伟大的。

  黑塞阐明了一个认识,即问题不仅在于多读,更在于“爱的阅读”、“敬重知识”和“心的教养”,——因为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教养,只有“用心”,阅读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在具体的阅读方法上,作者主张“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2)第二部分内容的核心是论求学之道,议论的出发点可以用一个“学”字概括。

  两篇文章都是中国传统的典范文章,历久不衰,正可以说明“经典的力量”所阐述的内容。《劝学》讲的是学习的基本道理,从修身立德的角度出发,更多的谈的是个人的学习;而《师说》讲的是从师而学,涉及到个人与外部的联系。对青少年而言,这是获得教养的主要的两种途径。指导阅读可以逐段阅读,理清基本意思,不必要求学生对文本作过细的研习,重要的是弄清几个问题的关系,围绕“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个中心,对学习内容作整体探讨。

  比较可行的方法是让学生发现两篇文章的内在关系,引导他们注意文本中的语句,从中找出古人对学习规律性的认识。

  《劝学》讲学习的基本道理,荀子认为“学不可以已”,要“积善成德”,这是中国古代关于获取教养的重要思想。

  荀子认为学习要注重“积累”,《师说》也强调积累,被韩愈称赞的李蟠,正是在“六艺经传皆习之”的基础上求师而问的。

  韩愈认为人非生而知之,必须学习,荀子的论述中有没有类似的思想?

  荀子注意到学习者的“善假于物”,韩愈则强调一定要从师而学,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

  ……

  两文都谈到学习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

  《劝学》认为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永远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师说》中认为学习是为了闻道解惑。——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作为现代人,黑塞论述得更全面,他认为读书学习是获取教养的途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并非是为了提高某种能力或本领(因为那样的学习过于功利),而在于寻找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学习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没有追求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只能满足一般的生存需求。

  这两篇文章都是古代作品,为什么至今还能有生命力?

  《劝学》是两千多年前的著述,至今读起来,仍然觉得很有道理。虽然时代变了,学习的条件和环境都大大地变了,可是我们可以看出,荀子论述的基本规律,对今天的学习仍然有指导意义。而正因为它已经为两千多年的实践所验证,所以更具有权威性。《师说》是一千多年前的“时文”,作者是针对社会上不肯从师而学的坏风气展开论述的,可是文章也流传千年,因为作者揭示的是读书人的通病(或者说是人性的弱点),所以至今仍然能从中感受强烈的针对性。韩愈的文章是写给李蟠的,他写作本文时并没有想到文章会流传后世;而我们在阅读时不得不联想到当今的社会风气,从中能发现颠扑不破的基本真理,这也说明了经典的力量。《师说》在结尾处称赞李蟠,一是嘉许李蟠“好读书”,其实称赞的是他“六艺经传皆习之”,从中也可以看出韩愈也是主张读经典的;二是嘉许李蟠的“不拘于时”,“时”指的是不肯从师而学的坏风气,李蟠从师而学,所以学业精进,有所成就。从今天人们发表意见和评论的动因看,两文的作者也有可能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而发议论的。

  在这一部分,探讨时还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如何认识学习的阶段性?“童子之师”与“读经之师”真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 篇2

  【目标确立】

  1、理解“阅读经典”对于“获得教养”的重要意义;重新确立阅读乃至生命价值的坐标。

  2、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了解获得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教学流程】

  一、教学导入

  在“向青春举杯”专题中,我们体验青春的活力和责任,感受时代青年的精神风貌,进而去思考自己的未来,规划自己的人生。自然,我们就会追问如何成就自我,如何发展自我。毫无疑问,“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一专题正尝试去作出回答。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专题中的另一个板块—“经典的力量”,看看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有什么好的建议。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初读思考:“获得教养的途径”中的“教养”,在文中作何解释?它与真正的修养”有何区别?“真正的修养”具有什么特性?作者认为“获得教养的途径”主要指什么?

  明确:教养指“精神与心灵的完善”;教养是静态的,修养偏指动态;修养具有无功利性和无终极性;作者认为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

  三、精读质疑,可以跳读课文

  找出对作者的表述持有疑义的语句,或对作者的某些观点质疑。共同探讨学生找到的有疑义的语句或提出的问题。

  预设:

  1、对作者把经典提升的高度质疑。

  2、对作者否定时髦读物的质疑。

  3、对作者鄙弃知识态度的质疑。

  四、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点评

  1、真正的教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

  点评提示:这里的“具体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某种本领或获得某种利益。

  如不少同学来到学校读书,为的是提高考试能力,为将来谋得一个好的前程等。而真正的教养则与这些具体的东西无关。如我们来到学校学习,最终是为获得“自我的发现”和“自我的证明”,如直接借用作者的词语,就是实现“自我完善”。它与前面的那些具体目的相比,不带有功利色彩。这种表达特抽象,这种抽象性恰恰是教养的特征。对这种表述,我们可能以前从未听过,也可能我们一直都在追求着一种具体的目的,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因此会变得毫无教养。教养也常常蕴藏在具体的目的中。只是我们很少有机会去自觉体认罢了。今天我们看到这样的表述,也许从此会增加我们对教养的有意识体认。(推荐书目:易中天《人的确证》,课后印发易中天的《罪案之谜—<上帝的预谋>》供学生参读。)

  2、真正的教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在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点评提示:“更快、更高、更强”,这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座右铭,也许道出了体育的真正内涵。每一次的运动,都是一次完成,都是一次实现,但同时又给人以纯粹的“更快、更高、更强”的激励。说它纯粹是因为这里没有任何利益的追求。正如有人问登山运动员:你为什么要登山?运动员答:因为山在那儿。虽然随时、随处都可以停下来,但“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追求,又让他们永不停歇,与“天行健”成为一脉,用中国的文化精义来说就是“天人合一”。如此,人就获得一种永恒。“永远都在半道上”成了一道伟大的哲学命题。

  3、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点评提示:生活的意义可能人言言殊(这里可让学生自由言言论)

  小结:黑塞认为“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他认为真正的修养不应当追求功利,而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提高某种能力和本领。从人的生存来讲,本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毕竟只是生存的手段,而修养或教养是生存的境界。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心的教养”,他倡导的是“爱的阅读”和有效的阅读。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他心灵的获得。作者认为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他所说的“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通俗地说,就是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个性追求。如果人没有人格,没有个性,他的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一个人如果没有个性和人格作支撑,无论做什么事都会软塌塌的,读书同样也是这样。书中的智趣、理趣、情趣,要靠个性和人格来吸纳、融合。

  探究二:为什么要重视阅读经典作品?文中提到“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这些体验说明了什么?

  小结:经典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阅读经典作品,能促进人的精神成长,增强自我修养,决定审美追求。反复阅读经典作品,能不断地有所发现,是因为经典作品是一个时期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思想内蕴丰富,语言文字精致,像取之不竭的宝库。读者运用自己的经验深人阅读,融会贯通,就能不断地有所收获。

  探究三:本专题的文章可能会引发你的某些思考。有人认为,读书能获取知识但不一定能铸炼智慧,有文凭不等同于知识分子,有文化未必有教养;常言说“开卷有益”,有人却认为“开卷未必有益”;人们通过读书求知,贤人却又告诫“尽信书不如无书”……你在校读书9年,有了不少体会和教训,你的学习经历中有没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联系你的学习,就这类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结:这个问题中涉及的概念并不相通。“知识”和“智慧”二者虽然密切相关,但又是两个概念,读书能获取知识,但是只有通过不断的思考,才能产生智慧。知识可以继承,但是智慧是不能继承的。有学习经历固然重要,但是知识分子还需要有精神的追求,有独立的人格,有修养,这些都不是文凭能代表的。“文化”和“教养”也有距离,如同人识字未必一定有礼貌。“开卷”是好事,但是如果不加选择,则未必有益;读书求知,如果没有质疑精神,读得再多,也只能是“仓库型的学生”。

  五、问题探讨 活动设计

  (一)事实呈现。

  据《扬子晚报》消息,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教师、央视《今日说法》主持人张绍刚在总结艺术考试时表示:“考题考查的不过是高中范围的文化知识和简单的新闻议论。不要求专业知识,不需要参加过什么培训,只是希望能挑选出会思考、能表达、心理阳光的孩子们。即使如此,还是在日复一日的见面过程中被惊倒。”“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同学会告诉我他们读过世界名著,这样的回答是投考官所好,一定是在头脑中已经设定好的。再追问,发现即使看过,也是看的所谓青少年简读本。”张绍刚举例说,一同学言之凿凿地强调自己看过原著,那本书的名字叫《鲁迅漂流记》。有人深情地说他最喜欢的诗句是“面朝大海,温暖花开”,“我如获至宝地希望他多背几句出来,结果他相当沉稳地告诉我:‘我就喜欢这一句,这就够了。”’考生的回答暴露出功利性的一面。

  (二)问题与活动

  1、请依据《获得教养的途径》中的论述,对艺考生阅读名著的目的作点评。可以批评,可以规劝,可以勉励。不超过60字。可以用原文,也可以对原文适当改造。

  2、请依据《获得教养的途径》中的论述,给艺考生阅读名著提一点建议,让他们知道怎样读名著并理解为什么该如此阅读。

  3、个人阅读状况自查。(略)

  六、课后作业

  结合对课文的理解,以“经典礼赞”为题,写一首赞美经典作品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