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查无字词典的语文教学反思
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由题目入手,让学生读题,提出问题。以下小编为大家搜集了学会查无字词典的语文教学反思,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学会查无字词典的语文教学反思1
在学习爸爸意味深长说的话中,需要理解“有字词典”和“无字词典”的意思,明白它们分别指什么?教学到这,我提醒学生联系上文仔细想想,它们是什么意思?不一会儿,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有字词典是指《现代汉语词典》”,无字词典是指看到和听到的一切。又有学生说:““有字词典是指用来查找的工具书,无字词典是指现实生活”。最后,我告诉学生,我们理解词意,目的就是要弄清楚这个词语表达的现实生活的某一种状况,查无字词典可以直接感受到,因此,比查有字词典显得更为重要。
在教学最后一段爸爸的话时,让学生联系上文,回忆“我”理解‘骄阳似火’和‘惊涛拍岸’的方法,让学生先进一步区别“有字词典和无字词典”,理解查“无字词典”的重要作用,然后总结归纳查‘无字词典’的两种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培养了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并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为学生将来对词语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会查无字词典的语文教学反思2
《学会查“无字词典”》这篇课文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生活,联系生活现象理解词语。教学中,我引导孩子初步认识运用生活所见学习词语意思的方法后,就乘热打铁请学生联系生活,从人、动物、植物等方面仿照爸爸说的句式,说一说还能怎样解释“骄阳似火”?通过看插图、联系生活经验,有的学生说:“烈日当空,你看,连路上的行人都满头大汗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还有学生说:“烈日当空,连知了都在叫个不停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这样一来,让学生在运用联系中进一步感受到“无字词典”的魅力所在。最后,补充一些根据情景想词语的练习。课件出示四组词语图片:
第一组: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意盎然
第二组:欢声雷动、欣喜若狂、载歌载舞、灯火辉煌
第三组:摩拳擦掌、生龙活虎、身强力壮、钢筋铁骨
第四组:舐犊之爱、乌鸟私情、天伦之乐、其乐无穷
让孩子用今天学过的查无字词典的方法来解释这些词语,选一个试试看。
这样,从词语展开教学,设计了展开想象,联系生活、观察插图等训练,让学生在语言训练中运用查“无字词典。
学会查无字词典的语文教学反思3
上完《学会查无字词典》这课,我自己都为学生的精彩回答而喝彩!惊喜之余,我也该有所思有所悟:
一、给学生多一点的说话时间。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不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每一个学生具体的阅读,有着各自的焦点,每一位学生的理解,都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等有关。在读书中出现学生独立自主的不同的感悟,是正常的、健康的、可喜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创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气氛。教师对学生应该多一点微笑、多一点信任、多一点宽容,要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在这节课中,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如“挥汗如雨”一词,原本不是计划中的,但是我舍得放时间进去,让学生自己去说,自己去理解。从而真正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二、给学生多一点的个性时间。
在我国,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割断了语文教学同生活的联系,使内蕴丰富的语文教学只剩下孤立零碎的语文知识,教师让学生一字不漏地记着各种“标准”答案,往往造成学生千人一面、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扼杀着本该纯洁美丽、充满好奇、富有想象的童心。我们斥责着“课堂不是茶馆”,总是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混乱”、“顶牛”的担心……殊不知,这里是个性的张扬!在教学中,我不放过一丁点“小声音”,喜得收获!做到重视学生个体的有效参与,重视学生的独立个性,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使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展现出来。
三、给学生多一点的表现时间
在我的课堂上,允许学生“实话实说”;鼓励争议,允许“自我表现”;倡导创新,允许“挑战权威”;激发想象,允许“异想天开”。像本节课中竟然有学生要换掉课文中的词语,我也允许他“挑战权威”了,让他尝到了被尊重和挑战成功的喜悦。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任鸟飞”的蓝天,“凭鱼跃”的大海。
【学会查无字词典的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学会查无字词典》语文教学反思07-17
三年级语文上册《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反思07-16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设计08-25
苏教版《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反思07-27
《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片段及反思06-17
《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反思汇编4篇05-28
《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学实录03-04
学会倾听语文教学反思07-15
《学会查“无字词典”》课后反思?3篇06-27
《学会查“无字词典”》教后反思三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