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精选10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时间:2024-05-10 16:57:54 诗琳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精选10篇)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个场景和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场景和事态中自己的表现。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精选10篇)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1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一首关于自然知识的诗歌。本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秘密”,本课运用拟人手法亲切的体现了大自然妈妈的奇妙。本篇诗歌很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也易于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观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部编版教科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在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之外,感受大自然的奇妙积累一些科学常识也是本课我要关注的重点。无时无刻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只有在书中才能看到更过阔的世界。我在这节课教学后有以下几点收获与感悟:

  一、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

  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入手,初读课文孩子可能不太明白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通过谈话的方式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梳理课文主线。上课初我以:“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吗?”从而吸引学生,让学生进入情境。这样学生有了疑问,就有了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演示、朗读感悟诗歌内容

  现在的孩子很少去地里干活,刚开始备课的时候觉得大多数孩子对蒲公英、苍耳、豌豆比较陌生,但现在正好是秋季,这几种植物比较容易采集到,因此在教学诗歌的第二、三、四小节的内容时,我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通过演示、朗读的方法来感悟诗歌的内容,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才能有深刻的体会和感悟。同时更加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第五小节中“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点名了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

  学习第一小节之前,我让学生抓住课文里的关键词“四海为家、旅行”让学生理解植物播种繁殖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结合自身经历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同学们,你们都去哪旅游,能跟我说说吗?四海为家就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当自己的家。老师就有个美丽的梦想,想要去世界各地旅行,四海为家。低年级孩子有自己想要明确表达自己情感的冲动,但往往语言组织不是很顺利。这时候教师就要组织引导学生积累,在学生说不出来的'时候基于示范,让学生模仿,慢慢就能产生迁移从而举一反三。

  诗歌第二小节用拟人的方法介绍了蒲公英,使学生知道蒲公英的种子会随风飘去。学生自读了这一小节以后,我把课前采集来的蒲公英展示给学生看,并请几个学生上讲台演示:用口对着蒲公英吹气,这时学生便见到有些种子被纷纷吹飘走了,同时也理解了“纷纷出发”的意思。此时,我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回答课后习题,蒲公英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诗歌第三、四小节写了苍耳和豌豆传播的过程,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仗整齐,在学习过第二小姐的基础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放手给孩子。让学生大胆自主的想象苍耳是如何挂住动物的皮毛?豌豆荚在太阳底下晒裂了,豆子怎样就蹦蹦跳跳到了其他地方?通过图片和动画的演示,学生进行了很多的猜想,小苍耳跑到小松鼠的身上,小松鼠带着她到森林里给他找了一个家。这样的设计锻炼了孩子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更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向往。

  三、拓展延伸,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编写诗歌的能力

  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自己搜集,也可以向家长请教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在教学即将结束时,我先请学生各自介绍搜集的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且我还引导学生模仿诗歌为自己喜欢的植物编小诗,对于大部分孩子还是有难度的,我就给了他们一些提示,让他们根据提示进行补充。编好后自己朗读,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成就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而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针对教材特点、低年级学生特点,因地制宜采用了演示、结合生活经历和朗读感悟诗歌内容的方法,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当然在本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足,在识字教学方面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停留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结合生活实践积累和形声字”这几种识字方法,对于“字理识字”这方面比较欠缺,课下我会通过阅读更多相关的书籍来丰富识字方法,更加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内驱力。

  教育是幸福的,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我与孩子们一起遨游在奇妙的世界里。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不断反思总结,通过阅读更多的更广的书籍带领孩子去认识体会美妙的世界。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2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是一首以自然知识为内容的诗歌,全诗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以蒲公英、苍耳、豌豆为例介绍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全文共5节:

  1、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是:

  ⑴ 学会“旅”、“乘”等生字,理解“四海为家”、“纷纷”等词。

  ⑵ 了解蒲公英、苍耳和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⑶ 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是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不同方法。

  2、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课教学目标,我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设计了课堂教学:

  ⑴ 为做到吸引学生注意,增强学习兴趣: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强他们的兴趣,我制作了风光片、课件,准备了苍耳实物、头饰,还做了游戏准备。

  在上课之前,让学生欣赏一个风光片,这个风光片是由一组惹人喜爱的植物组成的,并配上了优美的音乐。这些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他们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并喜欢上了植物,这时就是导入课题的最佳时机。孩子们都没有见过苍耳,先让他们看、摸,然后说说有什么感觉?再把苍耳轻轻地粘在戴着小动物头饰的同学身上进行表演。学生通过看,摸,表演,不仅很快就弄懂了苍耳是靠动物传播种子的,而且觉得非常有趣,趣中学习了知识。

  ⑵ 何突破重点、难点: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城里的孩子很难见到,农村孩子也不一定注意过,因此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些困难,这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为了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课件(蒲公英纷纷飞行图,小免身上粘满苍耳图,豆夹被太阳炸开图)。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课件,让学生对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一个形象、直观的认识,学生不仅觉得新奇而且很快地了解到这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在学完课文第二、三、四节后,我安排了一个变换角色,训练说话的游戏(假如你是已经长大的植物孩子,请你告诉大家,你怎样按照妈妈的好办法去“旅行”,去“四海为家”。可用书上的话复述,也可用自己的话说)。学生先在下面分小组说,然后点同学到前面戴上头饰一边说一边做动作。学生的兴致很高,抢着说:“我愿做蒲公英妈妈的孩子”,“我要做苍耳妈妈的孩子”……让枯燥的说话训练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进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⑶ 如何对学生加强训练,培养能力:

  本课生字要求学生当堂掌握,为了让他们记得牢固,我针对本课生字,对每个字的教学都采取不同的办法。如“旅”重点是右边下面的笔顺,在教学这个生字时,我指导学生与“放”字比较记忆。教“乘”字时,为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我问“看谁的眼睛亮,能够发现这个字是由我们学过的2个熟字组成的?”很多同学举起了手,说是由“禾”和“北”组成的。那我接着问“你能写这个字的笔顺吗?”运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牢牢地记住每个生字。

  为了让学生学懂学透本课新词,结合课文我也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四海为家”这一词在课文的第一节出现时,学生初步理解为“把到处作为家”。在学第二节时,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背诵课文的第二节,边听边想,蒲公英的种子可能飞到哪儿去了呢?学生展开他们丰富的想象,并说出“可能飞到高山上,可能飞到森林,可能飞到田野,可能……”在学生说出这些地方的基础上,我肯定他们说得好,说这些地方也都有可能,总之,蒲公英的种子它将“四海为家”。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了解了植物妈妈是怎么让它的孩子们“四海为家”的。在三、四节的教学中,并始终抓住“四海为家”。如何让学生更好理解“纷纷”一词,首先让同学们看课件蒲公英纷纷飞行图,然后用自己的话说“纷纷”的意思,再想一想,平时看到的哪些现象也可用“纷纷”一词来形容。学生很快说出“落叶纷纷”、“雪花纷纷”、“纷纷举手发言”等。既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又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3、这篇课文要求背诵,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背下来呢?在学习过程中,我先背诵,让学生有一个背诵的准备,然后让学生照老师的样子试着背诵第二节、第三节,和老师一起边做动作边背诵第四节。这样积少成多,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当堂背诵课文的二、三、四节,而且兴趣盎然,兴奋不已。

  4、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灵活地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好。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3

  这是一篇写植物传播种子的诗歌。分别写了蒲公英妈妈、苍耳妈妈,豌豆妈妈用不同的方式传播种子。我第一课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学习生字,学习了会认的14个生字,了解诗歌大意。第二课时学习诗歌了解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式,积累词语和语言表达,学完三个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式后,我让学生思考还有那些植物妈妈用了其他的方法来传播种子,仿照课文的表达方式来说一说。有少部分学生知道一两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但是还不能够像课文一样用上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语把句子叙述清楚。可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加强练习。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后,我认识到了语文课上语言表达的重要性。语文课本来就是一门学习语文和文字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因此,一堂课上老师一定要规范学生语言表达。低年级学生思维敏捷,但是他们主要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缺乏抽象的思维能力,所以语言表达不连贯,具有跳跃性。教师在教学时,要足够了解每一个孩子各方面的思维能力,有针对性的训练。要使学生养成说话有条理的习惯,老师的语言要有示范作用,一节课上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规范,起到示范作用。语文教师一定要锤炼自己的语言,不光是在课堂上,应该随时随地注意练习,改正不规范的表达。

  陶行知先生说过“老师要教学生什么东西,自己首先要学什么东西”。语文老师要教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形成语文能力,首先自己要熟练掌握语文知识和养成语文能力。所以,我想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自我提高,靠平时积累。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坚持在长期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反复读语文专业书籍,研究别人的表达技巧,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叶圣陶先生说过学习就是养成各种各样的习惯,语文学习有语文学习的习惯需要养成,而习惯的养成是要有一个坚持过程的,所以我们提高自我语文学习能力或者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时,都要经过反复训练,长期坚持才能习惯成自然!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4

  今天,我带领学生学习了《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诗歌。它以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上课时,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逐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我先用谈话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情境,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那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引入新课。学生产生疑问,有了疑问,才有解决问题的兴趣,使学生直观主动地去理解内容,促进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我设计了以知道朗读为主线。读中感受,读中理解,读中欣赏,并且把多元评价贯穿于读的全过程,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5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教科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内容,课文以简短的篇幅、形象的语言,叙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富有儿童情趣。

  一、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在本节课中我通过课件、读文等多种教学形式,不但让学生掌握了语文知识,还让学生了解了植物传播种子的自然常识,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降低了学习难度,让学习内容形象、具体。例如:带刺的苍耳、降落伞等词语,通过精心准备的课件,一一向大家“解释”了这些词语,使学生印象深刻。并且让学生用完整的话自己来形容,我只是适时引导,学生很容易将知识内化。

  三、研读教材,深度挖掘。在分节学习过程中,通过“抠字眼”,将整节课推向了高潮。风的“轻”、豆荚炸开时的那声“啪”……这些字眼的深度挖掘,正是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点环节,通过重点词句,品读全文,在品味中感悟文章,在感悟中升华思想。

  四、肢体语言丰富,恰到好处。在课堂上,教师的'肢体语言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它是你的“教辅工具”,用不好那就是画蛇添足。我想孩子们也一定记住了豆荚成熟时的那一声“啪”,在今后的写作中,拟声词的应用一定精准到位。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6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诗歌,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讲述了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传播种子的办法。本课训练学生读懂句子,把句子连起来了解每节的内容。本课主要培养学生理解、概括、默读、朗读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教材中的不少课文,或叙述了生动的故事,或描写了美妙的景色,或融知识性于趣味性中。此类课文,可选其中精彩的画面或精彩的情节,通过具体形象的描述,声情并茂的表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开课时,我采用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趣味猜猜猜:伴着音乐出示一张张美丽的植物图片,让学生猜猜这些植物的名称,不认识的可根据其颜色、形态起个有趣的名字,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

  在学生兴趣盎然时,我自然而然地引入: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那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我们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师相机板书课题并读课题。

  这样导入,学生会被奇妙的植物所吸引,同时也对植物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探究意识进入课文的学习中,学习时轻松愉快。

  本节课的导入我努力做到了调动学生的趣味性和探究性,但导入新课的时间过长,以致于第一课时的任务没能完成。导入只是课堂的一个开头,它的作用是为教学打开思路,不能喧宾夺主。同时我还发现有少数学生面对课件图片,只是看热闹,没有很好地去思考。因此还要注意启发引导,使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导入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但无论用何种形式和方法导入新课,都为了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我们要在瞄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使导入——这个教学的“第一锤”,就敲在学生心灵上,迸发出迷人的火花。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7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诗歌,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讲述了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传播种子的办法。本课训练学生读懂句子,把句子连起来了解节的内容。本课主要培养学生理解、概括、默读、朗读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采取以读为主进行阅读教学。读是悟的基础,没有很好地读懂、读透,悟出的往往有失偏颇,或是一知半解,因此,课堂上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读书时间,以读为主进行阅读教学,但要力争做到让每位学生明确每次读书的目的,而不是机械、重复、盲目地读,体现一定的层次性。用轻声地自主欣赏性读和全班自主朗读后集体交流的形式读,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特别是对学生不熟悉的课文内容,教师尽量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读通、读懂,最后读有所悟。如:蒲公英是如何传播种子的,而蒲公英大多数孩子都没见过,让他们看一看,体会一下,会更好的.帮助他们体验课文场景,也会学的更愉快。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耳靠动物传播种子,但又有所不同。苍耳是挂住动物皮毛;豌豆靠弹力来传播种子。对于这些学生缺少生活经验,在学习中通过读课文,让学生知道这些植物靠什么传播种子,再理解感悟怎样传播种子,从而了解节的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为今后理解段篇打基础。为了帮助理解重难点,首先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引导,借助一些媒体加深理解。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初读课文采取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学生,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自己喜欢的方式中学习。

  2、鼓励课外收集信息,调动学生主动收集的积极性,开阔视野。

  3、用谈话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情境,引入新课。学生产生疑问,有了疑问,才有解决问题的兴趣。

  4、利用各种媒体激发兴趣,使学生直观主动地去理解内容,促进学习。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8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科普作品,读起来琅琅上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蒲公英、苍耳、豆荚等植物的认识各抒已见。

  我在讲苍耳妈妈是怎样把孩子送走这一段时。突然一个叫小男声打断了我小讲课。“老师,苍耳是不是像耳朵一样的东西,它怎样挂住动物的皮毛呀?”一个小男孩怯怯地问。

  “苍耳不像耳朵,它是小小的……”我不禁惊诧于孩子天真的提问了。小时候我也见过苍耳,苍耳挂住我的衣服,多有趣。可现在,仅仅让我用语言来描述,显得多么苍白。

  我正思考着怎样回答。忽然,一个声音传来:“老师,我知道”。刚从农村转学的贺佳铭举起了手,“苍耳是绿色的,椭圆形的,外边有许多小刺,可挂在衣服上,可好玩了!昨天老师让咱们预习,我知道今天咱们要讲这一课,我拿了一些”说着,他像变魔术一样从抽屉里拿出了一株苍耳,上面密密麻麻地结了许多苍耳,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在一起,纷纷说:“给我看看,给我看看!”王刚很开心:“每人一颗,不准用手拿,可扎手呢!”说完,他一颗颗地扔向同学。哦,聪明的学生,苍耳已挂在同学们的袖子上,衣服上了……

  接着,王刚又像小博士一样,给大家讲了豆荚,什么毛豆荚啦、绿豆荚啦等等,讲得一脸自豪。同学们向他投来了羡慕的眼光,这节课中他也学地特别的认真。哦,不同的生活经历,带给王刚不同的审美体验。这一课,他背得特别快,特别熟练。

  课下,回味课上的情景,让我常常的体会到,学生的审美个性差异与其不同的生活经历有密切的关系,学生的审美欣赏过程不是被动的感受过程,而是对作品的再度体验、再创造的过程,它伴随着丰富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这些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展开要以生活体验和生活情感为基础,没有这一基础,想象的翅膀就飞不起来,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就会流于肤浅。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觉得这篇课文很有意思,很喜欢读,但对苍耳等植物的审美感受,由于没有切身的生活体验,仅仅停留在课本描绘的字里行间。而贺佳铭,因为生活在农村,经常于这些植物打交道,才有了比较深刻的审美感受。可见,不同的生活经历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9

  听了解老师的课,再结合自己上课的体会,得出以下反思:

  《植物妈妈有办法》以诗歌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传播种子的办法。解老师在讲授这节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低年级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课一开始,解老师提出,植物王国的奇事十分有趣,并展示了许多大自然的美丽图片,之后邀请儿童一起去探究植物王国、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引领孩子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这样的引导,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带到了文本中。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的运用也越来越广了,在这节课文中,解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重难点,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蒲公英传播种子是用录象展现过程的,让学生知道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耳传播种子是通过投影演示的;豌豆传播种子是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理解了句子,再利用录像,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豌豆蹦跳着离开妈妈,也就是靠弹力传播种子。通过生动形象的演示不但轻松的学完了课文,学生也对这几种种子传播方式记忆忧新。

  最后,在教授学生生字的过程中采用了区分形近字的形式,使学生能更加深刻地记忆要学的生字。例如,在学习文中的“已”、“娃”、“纷”时,解老师列出了与之相近的字“己”、“蛙”、“粉”进行对比记忆。在区分“已”和“己”时,解老师采用了形象举例的方法,首先将“已”和“己”以蛇这一具体形象呈现给学生,之后比较两个字:“蛇口打开”就是自己的“己”,因为自己要有啥就说啥,所有“口要大开”;而“蛇口半开”就是已经的“已”,对已经过去的事情,有的可以忘记,有的必须牢记,所以“口要半开闭”。

  而在区分“蛙”与“娃”时,解老师采用了编儿歌的形式,儿歌语言生动、结构简单、形象性强,读起来琅琅上口,深受学生的喜爱和青睐。“有虫捉青蛙,有女抱娃娃。”仅仅两句儿歌就把“蛙”与“娃”两个字的主要区别表现出来了。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编儿歌,主动识字。我相信这样的识字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也要多采用这种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进行教学。

  解老师的这种区分形近字的形式新颖、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使学生积极深刻。再想想自己在教授形近字时,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两字之间的区别在哪,这既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使学生有效记忆。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10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诗歌,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讲述了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传播种子的办法。本课训练学生读懂句子,把句子连起来了解节的内容。本课主要培养学生理解、概括、默读、朗读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效果: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于是,在教学时,我先用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如趣味猜猜猜:(伴着音乐出示一张张美丽的植物图片,让学生猜猜这些植物的名称,不认识的可根据其颜色、形态起个有趣的名字,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师: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那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我们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成功之处:如,在学习课文“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在感知内容的`意思时,作为教师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设计教学环节:如果你就是蒲公英的孩子,你会怎样出发,去寻找自己的家?学生的表达和表演是多彩的。有的学生张开双臂做飞翔状,有的孩子做降落伞样一个接着一个地和妈妈告别,等等。这样,让学生自由地去创造,可以与观察力、想象力相结合,利用知识经验进行再加工与再创造。通过多种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语言思维,丰富想象力。另外,这节课,我抓住了学生的质疑,深化了对仔细观察大自然好习惯的教育,课后还布置学生去调查别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02-11

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15篇02-11

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15篇)02-11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通用12篇)09-28

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精选7篇)09-08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05-25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06-05

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汇编15篇)02-12

小学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精选13篇)08-18

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