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吧啦吧啦,消失吧》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吧啦吧啦,消失吧》

时间:2024-01-09 15:40:05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吧啦吧啦,消失吧》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吧啦吧啦,消失吧》,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吧啦吧啦,消失吧》

  幼儿分析:

  幼儿在父母和长辈的呵护中长大,却经常因为没有遵守规则,没有养成良好习惯而被教育。幼儿都向往自由自在,不受管束,因此难免会在爸爸妈妈每天的唠叨和责备中生出厌烦情绪,甚至像书中的夏洛特一样,想把爸爸妈妈变消失。可幼儿天生需要安全感,他们又十分期待家的温暖,因此,当爸爸妈妈真的消失时,又无比想念盼望他们回来,是面对爱与需要的矛盾的儿童心理。

  设计思考:

  1.通过观察封面,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在了解封面揭示魔法主题的基础上进入故事内容,更能引发幼儿大胆想象,迁移夏洛特的经历表达自己对父母唠叨的真实感受。

  2.第3-9页采用集体阅读的方式,通过教师的提问来帮助幼儿了解夏洛特和父母的日常,以及她的生日愿望从何而来。

  3. 第10-32页,分两次自主阅读,主要让幼儿在前期推测中,通过观察理解画面,联系自己生活来感受和理解夏洛特把父母变消失后的无拘无束的快乐心情,以及夜晚来临担心害怕渴望父母陪伴的迫切需求。

  4.过程中多次提问幼儿的感受以及模仿夏洛特的语气和动作,是为了帮助幼儿进行同感和移情,以便更好理解故事内容。

  课程目标

  1.理解图画书中的夏洛特拥有魔法后把爸爸妈妈变消失,又变回来的故事情节。

  2.通过观察画面、提问猜测、模仿表达,感知理解夏洛特在爸爸妈妈消失后心情的变化。

  3.体验夏洛特向往自由自在又需要父母爱的不同情绪。

  课程准备

  幼儿经验准备:幼儿有被爸爸妈妈或长辈唠叨、教育、责备的生活经历。

  教具:《吧啦吧啦,消失吧》课件,魔法棒,快乐及害怕的纯音乐,播放器。

  学具:《吧啦吧啦,消失吧》人手一本(用夹子将第25-32页夹住),小盛器(第二次自由阅读时提供给幼儿放夹子)。

  课程过程

  一、观察封面,激趣导入。

  1.提问:图上有谁?她在干什么?

  2.教师:这个小女孩叫夏洛特,她手上拿的是一根魔法棒,她用魔法棒要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

  二、集体阅读图画书第3-7页,了解夏洛特的想法并推测其生日愿望。

  1.(展示图画书第3页)提问:沙发中间的就是夏洛特,她旁边会是谁呢?感觉这一家人怎么样?

  2.教师直接讲述第3页内容:像所有的孩子一样,夏洛特很爱她的爸爸妈妈。

  3.提问:你们也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吗?

  4.教师播放课件,展示第4-5页并直接讲述内容。

  5.提问:你能看出夏洛特想做哪些事情吗?

  这些事情是夏洛特平时不能做的事,你有什么平时不能做却很想做的事情吗?

  6.教师:夏洛特心里想做这么多的事,可实际上呢?(教师接着播放课件,展示第6-7页并直接讲述内容。)

  7.提问:夏洛特爸爸妈妈说的这些话你的爸爸妈妈也说过吗?你觉得夏洛特听了有什么感受?

  8.教师讲述图画书第8-9页内容后,提问:夏洛特的生日愿望是什么?你觉得夏洛特有了什么主意?之后会发生什么事?

  三、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第1-25页,了解夏洛特在爸爸妈妈消失后做的事情。

  1.教师:请小朋友自己来看一看这本书,书的名字就叫《吧啦吧啦,消失吧!》从小朋友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看到夹子夹好的地方停下来。

  2.教师巡回观察、倾听幼儿对画面的理解。

  3.幼儿阅读后,提问:夏洛特有了什么主意,她是怎么变的?(带领幼儿边做动作边念咒语)

  4.教师:爸爸妈妈消失后,夏洛特都做了些什么呢?请你翻到最想和大家分享的一页上。

  (根据幼儿回答呈现16-22页画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并表述画面内容:怎么大吃大喝?怎么狂欢的?怎么泡澡的?看了多久的电视?,并根据幼儿回答帮助理解“尽情”“狂欢”等词语的意思)

  5.教师配乐讲述图画书第23-25页(此处播放害怕的音乐),提问:夏洛特不是很高兴很自由自在吗?她怎么了?

  四、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第26-32页,了解夏洛特后来做了什么。

  1.提问:此时的夏洛特心情怎样?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2.教师:夏洛特会怎么做呢?请小朋友把夹子拿下来放到书袋里,继续把故事看完!

  3.教师巡回观察、倾听幼儿对画面的理解。

  4.幼儿阅读后,教师:后来发生了什么事?爸爸妈妈回来了吗?

  5.(呈现第26-27页)教师:夏洛特是怎么喊的?谁来学一学!

  6.(同时呈现28-31页的4幅图)教师:爸爸妈妈回来后夏洛特高兴吗?爸爸妈妈高兴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谁来学一学爸爸妈妈的语气?谁来学一学夏洛特的样子?

  五、师幼完整阅读图画书,再次感知故事主要情节。

  1.(呈现第26-27页)提问:夏洛特砰地关上了门!她又在念什么?这次又会让什么消失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并说明理由)

  2.师幼集体阅读。

  3.教师:如果你有这样一根魔法棒,你会许什么愿?

  课程反思

  1.有效提问能调动幼儿生活经验,有助于对图画书内容的理解。

  如对于第4-5页的画面,问题为“你能看懂夏洛特在做些什么?”发现幼儿对夏洛特想做的事情能表述出,但此处并没有充分调动起孩子的兴趣点,因此该部分将提问调整为“这些事情是夏洛特平时不能做的事,你有什么平时不能做却很想做的事情吗?”果然在问题提出后激发了幼儿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愿望,很多孩子说出了自己平时想做却不能做的事情,与后面现实中面对爸爸妈妈的各种要求进行了对比。

  2.对图画书结构的科学划分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理解图画书内容和想传递给孩子的教育价值。

  通过多次的活动开展,我们发现该图画书的集体阅读和自由阅读的画面可以采用分段的方式,将“有了什么主意”“爸爸妈妈消失后,夏洛特做的事”和“害怕的部分”进行内容的结构划分。一来,幼儿对于五幅画面表达的积极性很高,教师也能在过程中也能够及时回应幼儿所用的好词语,比如“一片狼藉”“调皮捣蛋”等,若加上追问“你为什么用这个词?”可以引发幼儿进行具体描述,帮助集体理解和模仿。二来,这样的方式能有效解决幼儿因画面阅读内容比较多,导致主要问题聚焦不够的问题。当五页同时呈现时,重点表述夏洛特自由自在的行为,感受此种乐趣与后面的害怕形成鲜明对比。此处可再追问:夏洛特这下开心了,她就这样一直开心下去吗?没有爸爸妈妈的日子好过吗?如果你是夏洛特你会怎么想?如果晚上天黑了,你会想谁呢?

  3.多形式教学策略的运用,烘托图画书爱的主旨。

  整个故事前半部分是夏洛特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的自由,后半部分是害怕渴望爸爸妈妈回来的愿望,因此要帮助幼儿感受故事的主旨,即便爸爸妈妈会提很多要求,有很多限制,还是爱孩子的。因此,后面可以增加“为什么要让爸爸妈妈消失”的讨论,可将后半部分进行整体调整:通过教师领读的方式,把故事的后半部分看完,并且提问“吧啦吧啦消失吧,让谁消失?现在夏洛特还会让爸爸妈妈消失吗?”留出最后的悬念,让幼儿自己去体会,以此来聚焦整篇活动的主旨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对父母依赖和爱的双重表现。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吧啦吧啦,消失吧》】相关文章:

飞吧,飞吧作文04-25

舞吧,舞吧,我的玩偶09-16

笑笑吧07-17

飞吧06-30

转吧07-08

舞吧舞吧我的玩偶童话故事03-30

麻雀,飞吧06-19

多读书吧!04-14

醒悟吧!人类!09-28

人类,醒醒吧!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