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范例(9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大班教案

时间:2023-10-01 11:27:01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范例(9篇)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教案范例(9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跑、走交替。

  2、锻炼身体耐久力素质。

  3、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能根据地形的变化控制跑走的快慢,有变化的跑走,并且能做到跑走交替。

  【活动准备】

  给每个小朋友一个铃鼓。

  【活动过程】

  一、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玩个小游戏,这个游戏的名称叫做“行驶公交车”。小朋友和老师今天都是小小公交车,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方向盘,你们可以一组选出一个小朋友当车头。

  师:在游戏之前呀,小小公交车要先加加油,大家跟着老师来活动一下。(教师带领幼儿做一些简单的准备运动)

  二、交代规则带领练习。

  1、教师向幼儿交代游戏规则。

  师:公交车要根据一定的路线前进,要经过平坦的公路,汽车就可以开的快点。有些路比较不平,就要慢慢的开,不然就会翻车了。还有上坡路,小汽车开的就比较慢了。下坡就比较快了。而且到了拐弯处我们要鸣喇叭。等会我们一起前进,要注意根据经过的路线调整速度,不然公交车就会翻车了。而且车头的人要提醒后面的小朋友,后天的小朋友要跟着汽车头,不能断开了。老师还要请四个小朋友当红绿灯,你们可以变化红绿灯,车子开过来时就要听他们的指挥了。

  2、教师带领练习。

  师:“现在跟老师们先做一次小小车头,我们要出发了。小小车箱跟着我。”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在场上绕几圈,在拐弯处要鸣喇叭,然后走跑交替通过各种地段,等待、经过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老师用语言提示幼儿。

  三、重点指导自由练习。

  1、吹一下哨子,将小朋友集合起来。教师提问小朋友。让幼儿示范表演,应用语言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小汽车在不同的地面,你们是用怎样的速度前进的?有走还是用跑?

  2、让幼儿自由练习,快慢走跑由他们自己掌握。

  【活动结束】

  教师将幼儿集中起来做放松运动,然后组织回班级。

  【活动反思】

  《公交车》是一节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常见交通工具,能用夸张有趣的方式画一辆公交车的课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公交车的内部结构作为一个了解的部分,要求学生画出公交车的细节,画出乘客的不同动态表情,用夸张有趣的方法画出生活气氛。

  通常一年级学生画的公交车就是最简单的长方形加上轮子和车门。为了让学生了解公交车的内部结构,首先欣赏了艺术家李孝宣的.国画作品《公交车》,作品对公交车的构造描绘细致入微,车头、驾驶室、车厢、车窗、车轮。包括公交车各个零件,螺丝、轮胎花纹、方向盘、牌照。作品用了透明的方式表现了拥挤的车厢,同学们分析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服饰和动态,猜猜他们在做什么?想什么?了解完汽车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我们欣赏了小朋友的作品,有的公交车是多层的,每一层站满乘客,有的是长长的公交车,有的乘客在看报纸,有的在聊天,有点在看风景,有些作品描绘的公交车在行驶中的街景,附近有高耸的大楼和走斑马线的行人。

  有了这些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开拓了学生思维,请学生来讲讲,你想画什么样子的公交车呢?同学们提出自己的想法,老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然后请学生完成作业,从学生作业来看,学生能够画出公交车的基本形态,也能画上乘客,但是人物的动态表情过于类似,不够生动。虽然在讲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了不同表情动作的人物,但是学生还不能在一节课这么短的时间内马上掌握。还学要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理解一幅画的好坏需要构图,造型,色彩和灵活的排版。

  小百科:行驶意为车船行进。传动系统的存在解决了发动机特性与汽车使用对发动机要求之间的矛盾。为使汽车运动,还需要行驶系统。?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实验,萌发探索纸绳承受力的兴趣。

  2. 大胆尝试,学习制作有力量的纸绳。

  3. 积极合作,体验团结起来力量大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餐巾纸若干,卷纸若干,箩筐若干,油桶若干(有重有轻)

  三、活动过程:

  1. 出示餐巾纸师: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师:这是我们生活中的餐巾纸,人们喜欢用软软的餐巾纸擦脸、擦汗、擦手···师:你们玩过餐巾纸吗?

  师:那今天再跟老师一起玩一次。

  2. 鼓励幼儿做纸绳,尝试提水桶。

  师:首先谁能把餐巾纸做成一个纸绳?

  师:它有力量吗?能拎起东西吗?

  师:有人说可以,有人说不可以,到底怎样,我们来试试吧!

  师:听清楚要求,小朋友在"1"号筐里拿一张餐巾纸,把它做成纸绳,然后来到这里拎起水桶,要这样拎,做好了就可以上来试一试了!

  3、谈论纸绳的秘密师:请拎起水桶的小朋友站这边,暂时没有拎起水桶的小朋友站另一边。

  师:我给你们同样地餐巾纸做成的`纸绳,为什么你们可以拎起来,你们暂时拎不起来呢?

  师:我们一起讨论下。

  师:那到底是为什么呢?你们像不像知道其中的秘密?

  (两边各拿一个纸绳)师:你们发现了它们有什么不同?告诉你们哦这里藏着一个秘密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啊?仔细看好啊!

  (教师示范做一个有力量的纸绳,延纸绳的不同边来做纸绳)师:现在你会做一个有力量的纸绳了没有?

  师:知道了这个秘密,我们再来试一试。

  师:纸绳一定要拧紧,越紧就力量越大。

  3. 尝试拎水桶师:现在纸绳可神气啦!它想拎更重的水桶,谁来试试?

  师:想不想挑战更重的水桶?

  师:如果要提起更重的水桶你有什么办法?

  师:现在难度增加要提起两个水桶,我们可以用几根绳子来帮忙?谁想来试试的?

  师:团结起来的纸绳力量大!

  4. 经验拓展师:你们想不想做一根有力量又长的纸绳?

  师:我们两个小朋友合作完成一个又紧又长得纸绳,然后用你的这个纸绳去拎起更重的东西去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了解蜗牛的外形特点及简单的生活习性。

  2.能大胆提问和表达,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3.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感受探究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观察记录本

  活动过程:

  一、引发问题,激发孩子仔细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老师:我发现孩子们对蜗牛特别感兴趣,你觉得你最想知道的是哪方面的问题?

  幼儿:我想知道蜗牛的背壳有什么作用?

  幼儿:我想知道蜗牛的眼睛在哪里?耳朵在哪里?鼻子在哪里?蜗牛有牙齿吗?它怎么吃饭的?

  幼儿:蜗牛有脚吗?如果没有脚,那么它是怎么走路的呢?

  (老师的思考:孩子们提出来这么多有趣的问题,其实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把蜗牛拟人化,把它和小朋友自己的身体功能进行比较,想进一步了解蜗牛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性。而且这些问题还真的难到我了,我也需要去查阅资料才能得到答案。纲要也指出:在科学活动中要让孩子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我何不把问题又抛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去寻求答案呢)

  老师:老师对小朋友提出的这些问题也很感兴趣,那我们以后天天早上都去观察蜗牛,看看蜗牛五官到底在哪儿?再仔细观察蜗牛的没有脚是怎么走路的?我们要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观察记录本上,观察完后我们要一起分享,看哪个小朋友的发现最多。

  二、幼儿观察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带着问题进行有意观察和简单记录。

  老师:孩子,你看到蜗牛的头了吗?看到它的眼睛和鼻子了吗?

  幼儿:老师,我只看到一个背壳,没有看到蜗牛的头。

  老师:那再等等看,可能蜗牛一会儿就会伸出头来的'。

  幼儿:老师,我发现蜗牛把头伸出来的时候头上还有两个小黑点。

  老师:真的有,看仔细了,长在头部的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的,赶快把它记录下来吧。

  幼儿:老师,我发现蜗牛爬过的地方有一条白色的印子。

  老师:真的,观察得真仔细,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其它的蜗牛爬过的地方是不是都有一条白色的印子呢?

  幼儿:好的。

  幼儿:老师,我发现蜗牛真的把我们的菜叶吃掉了,但是我看不见它们是怎么吃的。做操前我只看见它在那儿趴着,喝完牛奶后我再看的时候就看见菜叶上有一个洞了。

  幼儿:老师,每次我一伸手要去摸蜗牛的时候,它就把头缩进去了,我都看不到它了。

  老师:那赶快把这些现象记录下来,以后和小朋友交流,看他们是否有一样的发现。

  (由于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孩子们的观察非常仔细和耐心,除了晨间活动我组织去观察以外,个别孩子自由时间也去观察,下午放学的时候也会去观察,而且观察一次都要持续很长的时间,还一边观察一边和同伴说着自己的发现。)

  三、梳理交流,了解蜗牛的外形特点,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渠道解决其它问题。

  老师:你们观察到蜗牛是什么样子的?它的五官到底长在哪儿?

  请幼儿拿着自己的观察记录本上来和小朋友进行交流。

  (幼儿有的画出来一个圆形的贝壳,有的画出来露出头的蜗牛,还有观察得更仔细的孩子还画出了蜗牛贝壳上的一些花纹。幼儿普遍在露出的头上画了眼睛和嘴巴。观察得细致的幼儿孩子头上画了两个触角。有的幼儿还和小朋友分享了蜗牛走路的动态,爬着一动一动的就往前了)

  老师:小朋友还有什么问题和疑惑也可以提出了来,看其它小朋友有没有答案。

  (孩子们提出了没看到蜗牛怎么吃东西,怎么听声音,背壳有什么用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但是通过观察也没有得到答案。)

  老师引导:孩子们,你们提出的蜗牛怎么看、怎么听、怎么吃东西的这个问题我也不太清楚,你们觉得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得到这些答案呢?

  幼儿:上网查询、问爸爸妈妈、看书。

  老师:那我们就分头去查资料,明天我们再来交流好吗?

  四、分享交流,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老师:你们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答案是什么?你是怎么找到答案的呢?

  幼儿:我爸爸给我做网上查了的,我爸爸说蜗牛的视力很差,只能看一点点地距离。

  幼儿:蜗牛走路的时候是爬着走的,它会分泌粘液,让路湿一点,这样爬着走就不伤身体了。那个白色的印子就是蜗牛分泌的粘液。

  幼儿:蜗牛的背壳是保护的作用,它怕光和坏人,看到强光或者危险的东西就把头缩进去。

  幼儿:我妈妈说蜗牛有它们自己的语言,碰碰触角就表示它们在说话了。

  老师:小朋友都说出来自己的答案,真能干。接下来我们给蜗牛朋友画个像,把我们知道的都告诉别班的小朋友好吗?

  老师和幼儿一起制作展板:我们的蜗牛朋友。

  活动反思:

  教育内容的生成应基于孩子的问题需要。孩子们的在观察蜗牛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说明孩子们在思考,在分析,需要得到一定的支持与帮助,这时如果老师视而不见,那么就会错失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机,通过对孩子问题的分析和思考,确定生成蜗牛这个主题的教育活动,我觉得能够发展孩子的细致观察能力,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而且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大胆分享交流的能力。

  教师采取的行为策略应有利于孩子目前问题的解决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在孩子们提出了有关蜗牛的若干问题之后,我采取了三个策略来解决问题。首先我选择了采取了激发孩子仔细观察这样一个策略。这一策略主要是发展细致观察、带着问题去观察的能力,这样的有意识的观察是优良的学习品质,对孩子解决目前问题和今后的成长非常有帮助。第二,我采取了让孩子主动寻求答案的策略。这一策略主要是发展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的信息社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孩子们除了观察以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家庭教育资源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一策略可以发展孩子用多种方法大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采取的策略是幼儿大胆分享和交流的策略。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对蜗牛有了自己的认识,产生了表达和分享的需要。于是我就采取了这一策略。这一策略的产生是为了让孩子在分享活动中充分表达和聆听别人的答案,发挥同伴互助学习的作用,对发展幼儿语言倾听与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有促进作用。这3个策略的解决既有利于目前问题的解决,又有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需要。

  教师隐性地指导是为了突出孩子主动地学习。在本次活动中,幼儿获得的有关蜗牛的知识不是老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通过观察和询问得到答案的,这样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孩子的主体性,使他们成为问题的提出者和解答者,促进了幼儿的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在本次活动中,老师的作用是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观察和交流的平台,发挥的是隐性指导作用,重在激发和调动幼儿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孩子体验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感受其中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比较房间的整齐与杂乱,知道要保持房间的整洁。

  2.学习按种类摆放物品,愿意自己整理房间。

  3.基本能按计划做事,学习抓紧时间。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齐齐和乱乱》。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幼儿比较“齐齐”和“乱乱”房间的不同。

  (1)出示《齐齐和乱乱》图片,幼儿观看

  (2)教师:齐齐的房间和乱乱的房间各是什么样子的?幼儿描述。

  (3)教师:你喜欢谁的房间,为什么?引发幼儿在情感上对整齐房间的喜爱。

  2.教师讲故事引导幼儿体验整齐和杂乱的感觉,知道要保持房间整洁。

  (1)教师讲故事,让幼儿体验生活在不同房间的心情。

  (2)教师小结:人们都喜欢生活在整齐、干净的.地方,这样的房间让我们心情愉快,而乱乱的房间空气不好,让人心情不好等。

  3.学习整理物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启发幼儿说:为什么“乱乱”和一些小朋友的房间很乱呢?让小朋友说原因,小朋友是不是像乱乱一样不会收拾?(因为xx没有折好,xx地方不干净,xx没有分类摆放等)

  (2)讨论如何让房间变整齐。

  教师:这么乱的房间好不好?我们如何把它变整齐呢?(如物品分类摆放,经常打扫卫生,学习折衣服和被子等)

  (3)教师指导幼儿收拾“乱乱”房间,练习擦桌子,将袜子、手帕分类摆放,学习折叠被子和衣服等。

  (4)引导幼儿谈谈置身于整齐干净的房间的感受,体验劳动后的喜悦。

  教师:我们把房间收拾干净了,你们有什么感觉啊?觉得快乐吗?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索等活动,引导幼儿除不感知我们的世界有多种颜色,颜色是有趣、奇妙、会变化的。

  2、培养幼儿对颜色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能力。

  3、培养幼儿初步使用颜色的能力。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问题板块:

  1、利用本班的墙壁,在墙上贴上与颜色有关的相片。

  2、引导幼儿利用水粉的绘画工具,自己调制出的各种颜色。

  区域游戏:

  1、科学区:准备红黄蓝三种颜色,引导幼儿了解这是三原色,以便幼儿做实验。

  2、辅助材料:调色盘,笔,水等。投放《颜色旅行》的玩具,引大幼儿了解颜色“旅行”的方式等。

  3、图书区:投放有关颜色的图书。

  4、动手操作区:三原颜色的布偶球,引导幼儿利用布偶球进行有规则的排序。

  家园合作:

  1、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与颜色有关的图片、资料或物品,带到幼儿园后与其他幼儿工向有关的知识经验。

  2、请家长与幼儿利用家中的材料(纸张、布均可),共同纸做一件彩色服装,参加班中组织的《颜色旅行》和《模特大赛活动》

  资源利用:

  1、带领幼儿到户外进行活动,比一比谁找出的颜色多。引导幼儿感受五彩缤纷的颜色。

  2、请家长和幼儿收集各种颜色的纸或布等。

  活动网络图主要活动:

  1、漂亮的颜色

  2、树妈妈找孩子

  3、我的颜色朋友

  4、春天的童话

  5、五颜六色的泡

  活动准备:

  1、三原色的颜料、调色盘、毛笔、吸管、抹布。

  2、制作的《小熊穿衣》三原色教具。

  设计意图:由于幼儿对颜色非常的感兴趣,在区域中总是区操作有关颜色的游戏材料。为了使幼儿对三原色有更深的认识,为此设计了此次教育活动。

  活动过程:

  1、教师边讲故事便操作教具引起幼儿的兴趣:

  一大早,小熊和朋友们约好要去春游早上起床后,他挑了一件红色的外衣穿上了,可是觉得不满意,又换了一件黄色的,又觉得有些小,最后它穿上了一件蓝色的外套,这下他满意的准备出发了,刚出门,他发现外面正刮着大风呢,于是又把红色的外衣套在了外面……

  2、讨论:小熊都穿了那些颜色的衣服,这些衣服有哪些奇妙的地方?都还能变出哪些漂亮的颜色来?你们愿不愿意来试一试?

  3、教师出示三原色的颜料,请幼儿利用三原色来调配出新的.颜色。

  4、幼儿开始操作,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5、讲评:引导幼儿了解,这三种颜色是其他颜色的基础色,有了这三种颜色,其它的颜色都可以调制出,所以人们称这三种颜色为三原色。

  教育反思:

  通过此次活动,幼儿对颜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到了自己调制颜色的时候,积极性更高,一边调制,还结合经验说调制出的颜色与生活中所见到的哪些事物的颜色是相同的。

  小百科:

  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对光的视觉感受,我们肉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波长范围很窄的电磁波产生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表现为不同的颜色,对色彩的辨认是肉眼受到电磁波辐射能刺激后所引起的视觉神经感觉。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对生活中影子的回顾,丰富对影子的认识。

  2、引导幼儿把见过的有趣的影子现象用语言描述出来,并能用绘画、标志符号的方式进行表征。

  3、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和影子的变化。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几天提示幼儿观察物体的影子。

  2、每个幼儿绘画用的纸、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主题组织幼儿谈话:

  (1)你见过影子吗?

  (2)你都见到过什么样的影子?

  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2、幼儿分组交流

  (1)先将幼儿分成六组。

  (2)引导幼儿交流自己所见过的影子。

  (3)尽量调动幼儿讲述的积极性。

  3、绘画影子引导幼儿将有趣的影子用绘画或标志符号的形式表征出来。

  4、展示幼儿作品。

  将幼儿的绘画作品展示在墙饰专栏中,并向大家介绍自己发现的有趣的影子现象。

  5、教师讲评。

  活动效果幼儿能积极参与讨论,互相交流讲述自己在不同时间所见过的各种各样的影子,知道影子的变化,并能准确的画出不同影子的效果。本节活动目标达到,效果不错。

  活动反思:

  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在生活中有说不完的话,但在课堂上往往表达不清自己的意见,因此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敢于说话,善于说话,乐于说话。真正使学生学有所成,达到教学改革的要求。《影子》这一课,我把课堂从教室挪到了给学生带来快乐的操场上,让他们自己亲自去体会,让孩子们的语言在体验的同时,得到发展和提升。让孩子们在操场上来认识今天学习的课文的主角――影子。同学们在操场上很容易就感受到了影子会一直在自己的`前后左右,这样老师就不用在课堂上照搬课文,让学生没有体验的前提下,古板的记住课文内容。在让学生体验了课文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来表达自己对影子的理解,有的同学写道:“影子就像我的小尾巴”,还有的同学写道:“影子一会在我的左边,一会在我的右边”,孩子们经过体验之后的语言跃然呈现在脑海里。

  孩子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那么语文教学中老师就应该打开同学们的生活之窗,让学生在快乐的生活中去体验,从而激发孩子们的表达欲望,让课堂因孩子们的语言而美丽!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倾听和理解故事《大狮子的许多许多辫子》,感受狮子惊讶、害羞、快乐的情绪变化。

  2.尝试讲出故事中感兴趣的部分。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配具有音效的对话),大、小图书各一本,狮子表情图片(大、小若干),可操作的背景卡若干。

  2.经验准备:日常生活中有更换发型的经历;欣赏过动物角色的故事。

  活动过程:

  1.采访小朋友换发型的感受,调动对发型的已有经验。

  (1)指导语:今天的发型有什么改变?换了新发型有什么感觉?

  重点:引导幼儿在观察伙伴发型变化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经历讲出换发型时的心情,为故事中的线索做铺垫。

  (2)指导语:有一只狮子也梳了新发型,你猜“他”的心情怎样呢?重点: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对故事情节的猜想。

  (由于调动了孩子们对发型的`经验,在引起共鸣的同时,孩子们用较为丰富的语言表达出对改变发型的看法。)

  2.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边播放PPT边带领幼儿欣赏完整的故事。

  (2)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指导语:你最喜欢故事里的哪一段?

  重点: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故事中喜欢的部分。

  (这是个开放的提问,孩子根据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内容进行表达,有的“喜欢小兔子帮狮子梳头”,有的“喜欢狮子跑”,有的“喜欢动物之间对话”,有的“喜欢最后大家都梳辫子”。由于在备课时考虑得细致,所以这个环节中孩子们关注的地方基本与预设的关注点一致,在帮助幼儿分享的同时梳理和提炼需要掌握的要点。)

  3.分析故事中狮子情绪的变化,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并尝试讲述。

  (1)集体讨论狮子表情的变化。

  指导语:狮子喜欢这个发型吗?你从哪里知道的?狮子一共出现了几次不同的表情,我们来学一学。为什么狮子会有这样的表情,狮子心里是怎么想的?

  重点:充分感受狮子表情的变化以及内心的变化。

  (2)幼儿操作材料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或故事中的语言再现故事。

  指导语:在什么情况下狮子出现这样的表情变化?

  重点:摆表情图的重点——情节;讲的重点——使用故事中的语言。

  活动延伸:

  教师展示故事的原版图书,拓展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故事梗概(略有改编)大狮子来到小兔子的家,发现小兔子头上梳着一条大辫子,可爱极了!小兔子说:“大狮子呀,你的头发真乱啊!”大狮子说:“是呀,真不好意思!”小兔子站在高高的梯子上说:“那我来给你梳梳头吧。”大狮子坐在矮矮的凳子上说:“好啊,谢谢你!”小兔子给大狮子梳头,梳梳着,给他梳了许多许多辫子。大狮子一照镜子,吓了一跳:“哇,你给我梳了这么多辫子啊,可我不是女孩呀!”头上有许多许多辫子,大狮子一点也不喜欢。“太难看啦,太难看啦!”大狮子用手捂住脑袋,逃出门去。大狮子跑过小马(陆续跑过水牛、山羊、骆驼)的身边,小马(水牛、山羊、骆驼)说:“大狮子,你的头发好特别啊!”“特别,特别难看吧?”大狮子反问。“好看,你的头发就像麻花一样,多可爱啊!”最后大狮子躲进山洞里,藏起来了。第二天,大狮子从山洞里出来了。他看见了小马、水牛、山羊、骆驼。小马把辫子梳在鬃毛上,水牛把辫子梳在尾巴上,山羊把辫子梳在胡子上,骆驼把辫子梳在驼峰上。大狮子看到大家,笑着说:“哈哈,原来你们也梳辫子啦,真好玩啊!”

  活动反思:

  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即让孩子动脑动手,又锻炼了手眼协调的能力,感受游戏的乐趣。不足处没有跟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的系鞋带、系衣服扣相连。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一、活动设计背景。

  1、在阳光灿烂的户外场地进行。

  2、教师事先用粉笔在场地上画好一个大圆圈,开始踩影子。

  二、活动与指导:

  1、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户外,指着圆圈告诉幼儿今天我们就来玩踩影子的游戏。

  2、教师宣布游戏规则:选出两名幼儿当捉影子人,其他幼儿在圆圈内奔跑,注意躲闪他们,捉影人踩住谁的影子谁就算输就被罚出圆圈外。

  3、幼儿进行游戏,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游戏中,启发幼儿动脑筋怎样才能不被捉影入捉到。(跑到阴凉处,没有影子也就捉不到了)

  4、交换角色,尽量多地给幼儿当捉影人的机会。

  三、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四散跑的能力。

  2、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能灵活躲闪和有目标的奔跑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锻炼幼儿四散跑的能力。

  五、活动准备。

  安全的场地。

  六、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到户外晒太阳,做各种模仿动作,充分活动身体。

  幼儿根据教师的语言提示,做各种模仿动作。如;太阳晒到肩膀上,肩膀耸一耸;太阳晒腿上,双腿跳一跳;太阳晒到腰上,把腰扭一扭等。

  2、玩“踩影子”游戏,练习躲闪跑和追逐跑。

  (1) 请幼儿看看;太阳下我们是什么样子的?

  (2) 请幼儿变换姿势,看看自己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3) 将幼儿分成两人一组,玩“踩影子”的游戏。

  游戏玩法;一人跑,一人追逐其影子,踩上影子,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3、集体玩“踩影子”的游戏。

  游戏规则及玩法;在指定的范围内,教师做踩影子的人追幼儿,幼儿注意躲闪,被踩到影子的幼儿到场外稍微休息。

  4、再次组织集体游戏,变换踩影子的人。一个人踩影子,其他幼儿在规定范围内躲闪。

  七、教学反思。

  影子是幼儿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但却又是最易让幼儿忽视的,因为幼儿的观察是无意识的,我们应该将幼儿无意识的观察与教师有意识的'引导结合起来,走出教室,融入自然,关注幼儿生活,才能引起幼儿的极大学习兴趣。我是这样做的: 我让幼儿集中在操场上,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我有一个好朋友,我到哪他到哪,紧紧跟在我身边。”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影子,通过“找影子”游戏让幼儿了解物体是有影子的。

  通过玩“影子变变变”游戏,让幼儿观察、了解影子的特点。通过“踩影子”游戏让幼儿思考“为什么躲在树阴下就踩不到影子?”即影子产生的条件——必须有光源。虽然影子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但我们的孩子对于这一现象却并不了解,因此,当我在进行前面那些步骤的时候,孩子们特别的认真,也特别的兴奋,对影子充满了好奇感,整个活动的过程幼儿的注意力非常集中。 本次活动以游戏贯穿,即让幼儿在活动中游戏玩耍,在游戏中体验学习,在游戏中感悟道理。自然界是一个神奇的课堂,在其中,有着最生动的课程资源,而关键就在于我们做教师的去怎么样发掘和利用了。就拿本次活动来说,我觉得对于影子的探索还是表面的、肤浅的,主要的作用是引起幼儿的关注,引发幼儿的持久兴趣。我们老师应该继续在一日生活中,不断的渗透、适时的引导。我觉得,只要我们做教师的做一个有心人,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地去创新、去挖掘、去发现,那么我们的活动必将更加有效,我们的孩子必将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要有爱心

  活动准备

  课件、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

  请幼儿说一说平时爸爸妈妈是怎样爱小朋友的?

  二、出示图片,讲故事。

  师:在城外的一座动物园里有一只小狮子,他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爸爸妈妈,冷的时候没地方住,饿的时候没东西吃,生病的时候也没人照顾他,他整天浑身发抖,哆哆嗦嗦,人们都叫他“哆哆”。动物园里的人看他可怜,就给他找了一个狗妈妈

  师:让幼儿观察狗妈妈的样子?

  幼儿:耳朵又大又长,鼻子,眼睛,舌头大大的尾巴长长的,身体胖胖的,像个胖墩,大家都叫他“胖墩”

  1.狗妈妈看到可怜的哆哆,就决定照顾他,请幼儿说一说狗妈妈怎样照顾哆哆呢?

  幼儿:给他买东西——给他买衣服——带他出去玩——生病的时候照顾他

  2.出示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狗妈妈是怎样照顾小哆哆的?

  3.幼儿:再喂哆哆吃饭——在和哆哆做游戏——再亲哆哆——在握手,狗妈妈给了哆哆好多好多的爱,睡觉时狗妈妈会唱摇篮曲。

  4.听音乐,讲故事,让幼儿欣赏。(请幼儿哆哆睡觉的样子)

  5.师:哆哆一天天长大了,长高了,现在得哆哆长成了什么样子?

  幼儿:很威猛 长出了长长的鬃毛锋利的爪子凶猛的眼睛

  师:让幼儿观察狗妈妈的变化?——狗妈妈变老了(耳朵上有皱纹 身体变得瘦瘦的`)

  三、分别情境,在情景音乐中听老师讲故事。

  师:哆哆会想念狗妈妈什么呢?

  幼儿:会想念狗妈妈的摇篮曲、会想念狗妈妈的爱、会想念和狗妈妈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四、幼儿欣赏,在音乐的情境中老师继续讲故事。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事奄奄一息吗?

  幼儿:眼睛睁不开了——快要死了

  师:孩子们,如果你们是哆哆,你们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幼儿:我喜欢你 我爱你......

  让幼儿听一听哆哆是怎样对妈妈说的?(妈妈我们永远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

  师:老师现在是狗妈妈,孩子们,你们会对我说什你呢?

  幼儿:妈妈我爱你......

  五、欣赏故事。

  师:听完故事,孩子们,你们心里有什么感触吗?

  幼儿:感动

  师:故事的名字就叫《温情的狮子》

  六、结束。

  在音乐情境中完整的欣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