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精选1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唱衬词的方法,简单地进行二声部的合唱。
2、注意倾听同伴的歌声,调整、控制自己演唱的音量。
二、活动重点:
简单地进行二声部的合唱。
三、活动难点:
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四、活动准备:
钢琴。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挤奶》、《织布》。
2、练声:《小鸟醒来了》、《山谷回声真好听》。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弹奏乐曲旋律,引导幼儿回忆歌曲的名称和旋律。提问:刚刚老师弹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2、教师和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小朋友记不记得这首歌怎么唱的,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提醒幼儿注意唱准字音。
3、歌曲里面都唱了些什么?。
4、幼儿集体演唱歌曲:刚刚小朋友唱的真好听,请你们再唱一遍给老师听。提示幼儿注意唱歌的姿势和用自然的声音。第二遍提示幼儿注意情绪的表达。
(三)教师引导幼儿尝试进行加入衬词的合唱。
1、教师演唱歌曲的衬词。(衬词为:分别在歌曲的第2、4、6、8小节,加上“啦啦啦”的衬词,一拍一个音)。请部分幼儿演唱歌曲,感受合唱的效果。
2、全体幼儿尝试演唱歌曲的第二声部。
3、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用衬词的方式合作进行歌曲的演唱。
4、幼儿交换声部,进一步学习用衬词的方式合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倾听别人的歌声,注意与同伴声音保持协调。
(四)复习《礼貌歌》要求幼儿合作有表情地表演。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水果是孩子们所熟悉的丰收果实。“香香的水果”是我园园本课程中的经典主题活动,它能很好地整合幼儿对于水果的零散经验,提升幼儿对于水果的认识。
《橘子船》这首儿歌只有四句歌词,很适合小班幼儿学习,于是我尝试着对儿歌进行了改编和谱曲,并据此设计、组织了音乐教学活动,自然地融入了社会、情感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效果良好。
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演唱歌曲。
2.体验开着“橘子船”与大家分享水果的快乐。
准备:
1.教师用的苹果、梨子、菠萝、橘子各一,配套图标一套(如图)。
2.幼儿人手一个橘子。
3.幼儿已熟悉《橘子船》旋律,会唱《水果歌》。
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着《橘子船》的旋律做律动“摘水果”。
师:果园的水果成熟了!我们一起来摘果子吧!
2.演唱《水果歌》。
幼儿根据教师逐一出示的水果,演唱《水果歌》进行练声。如,教师出示苹果,幼儿演唱:“来来,我是一个苹果,果果果果果果……”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想象。
师:橘子瓣儿像什么?(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句大胆讲述,并根据幼儿的讲述引出橘子船,出示图标一、二)。
2.理解歌词内容。
(1)橘子船要开了!它要开到哪里呢?请你们听老师唱一首歌。
(2)教师范唱后提问:小船开到谁的嘴巴里了?(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图标三、四。)
(3)教师再次范唱,一边唱一边逐一指图,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词。
3.学唱歌曲,体验与大家分享水果的快乐。
(1)幼儿在“开小船”的游戏情景中,学唱歌曲。(教师在幼儿面前巡回“开”着“橘子船”,带领幼儿学唱3~4遍,后面两遍教师可适时地将“船儿”开进幼儿的嘴巴里。)
(2)幼儿大胆想象并替换歌词演唱。
师:小船除了可开到妈妈的嘴里边儿,还可以开到谁的嘴里边儿呢?(幼儿如说“开到爸爸嘴里边儿”,就替换原有歌词引导幼儿集体演唱。)
(3)讨论和交流。
师:为什么小船要开到妈妈和其他人的嘴里边儿呢?
三、结束部分
幼儿自己剥橘子,师幼一起唱歌,幼儿将橘子船开到教师或同伴的嘴巴里。
附:橘子船(原文) 张强
剥个橘子瓣儿,像只小黄船儿。
小船开到哪儿?妈妈嘴里边儿。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感受音乐的诙谐有趣,发现音乐儿歌递增歌词的韵律。
2、能积极愉快地参与仿编活动,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音乐 小丑图片 红和绿的贴纸(每人一份) 大鼓和小鼓
活动重点:
快乐的感受音乐中诙谐、有趣的儿歌韵律。
活动过程:
一、鼓声敲敲
S:大鼓小鼓来唱歌,考考我们的小耳朵。
(教师敲大鼓和小鼓,让孩子边听边用小手舞动起来)
S:我们小朋友也会唱大鼓和小鼓的歌对吗?
复习歌曲:大鼓小鼓
二:欣赏感知
故事引导:今天老师请来了小丑先生来我们这里演出,他带来的节目是:小丑先生吹泡泡糖,小丑先生最喜欢吹泡泡糖了,每当他要演出的时候都要吹泡泡糖,可是这泡泡糖很调皮的,我们听听小丑先生的泡泡糖吹到哪儿去了好吗?
1、教师用鼓点伴奏,把儿歌第一段唱出来。
提问:小丑先生的泡泡糖贴到哪儿去了?变得颜色了?
2、教师引导幼儿打着节奏,学念儿歌。X XX X
S:我们现在听小丑先生给我们唱歌吧。
(让我们听听小丑先生的泡泡糖还粘到哪儿去了?)
3、教师和幼儿一起来完整欣赏音乐。
S:幼儿听听音乐中的泡泡糖还贴到我们身体的什么地方?
4、引导幼儿再次完整的倾听音乐。
S:我们小朋友听到泡泡糖第一次粘到哪里?第二次又多了哪里?第三次又多了哪里?
5、老师用鼓点把孩子说出来的歌词进行梳理、总结。
第一段,贴到小脸旁;第二段,贴到小脸旁和小屁股;第三段,贴到小脸旁、小屁股和小肚子。
6、以分段欣赏的形式,引导幼儿感知逐段递增歌词的规律。
三、节奏舞动
故事引导:小丑先生吹泡泡糖演出时,还要一些鼓手来帮忙呢,让我们一起为小丑先生敲起鼓、唱起歌好吗?
1、 师生共同讨论:在什么地方敲起鼓?教师引导幼儿把自己想象成大鼓,在身体的每个地方都可以敲起鼓。
2、 我们现在自己来做小丑先生参加演出。教师用红和绿的贴纸戴手上进行第一段的示范演出。
3、 幼儿随音乐进行演出。
四、续编歌词
S:小丑先生,我们的演出怎么快就没有词了,还想演出,我们自己想想歌词好吗?
1、老师把孩子们的歌词放进节奏中唱出来。
2、邀请大家一起按节奏表现创编的歌词。
带着小丑先生出去演出。
泡泡糖,真荒唐,一不小心粘到小脸旁,涂一块红,涂一块绿,扮成小丑最美丽!
泡泡糖,真荒唐,一不小心粘到小脸旁,一不小心粘到小屁股,涂一块红,涂一块绿,扮成小丑最美丽!
泡泡糖,真荒唐,一不小心粘到小脸旁,一不小心粘到小屁股,一不小心粘到小肚子,涂一块红,涂一块绿,扮成小丑最美丽!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小星星》这个音乐活动简单又富有趣味,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对小星星这首歌曲已经耳熟能唱,通过猜想、讨论,倾听,使幼儿更好地熟悉歌曲节奏。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巧妙提问,运用幼儿熟悉的奥尔夫音乐教具,让幼儿在游戏中从听觉感知节奏型,乐于用好听的声音和节奏去进行伴奏,感受声音的奇特。并通过与同伴的合作表演尝试制造简单的声音效果在增加幼儿乐趣的同时,使其对节奏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活动目标:
1、学习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奥尔夫乐器敲击出乐曲的节奏。
2、体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3、了解儿歌的含义。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难点分析
活动重点:体验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难点:学习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奥尔夫乐器敲击出乐曲的节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熟悉歌曲《小星星》
物质准备:
1、串铃若干,三角铁若干
2、黑色夜空,星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 星星舞会
1、 教师出示黑色的夜空,讲述夜空孤单的故事
2、 出示一颗星星在黑色的夜空和夜空对话,决定请出星星家族举办星星舞会,让夜空不再孤单
二、 星星舞会筹备可是缺少音乐伴奏,介绍今天使用的奥尔夫乐器:三角铁和串铃,请他们来为我们的音乐进行伴奏
三、 练习舞会节奏
1、 那么怎么练?看老师想了一个办法,把舞会的节奏画下来了,小朋友请看
2、 集体拍手一起练习节奏;
3、 师敲三角铁,幼儿拍手,结束部分加上串铃动作;
4、 出示图谱,师敲三角铁,请个别幼儿摇铃配合;
三、合作表演
小星星说小朋友敲出的节奏真好听,让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吧
1、教师和幼儿集体合作用音乐加伴奏(师用三角铁,幼儿用串铃)
2、老师觉得串铃的声音很好听,也想试一试,和小朋友交换下伴奏
3、舞会正式开始,请所有幼儿随音乐合作伴奏表演
4、舞会真热闹,星星们可开心了,还想在跳一会,你们还可以再给它们伴奏吗?幼儿交换乐器随音乐伴奏。
四、课堂延伸:
星星舞会已经有了乐队的伴奏,还需要什么?下次我们准备好了再一起来参加。
课后反思:
小星星这个活动一开始以故事的形式导入孩子们很喜欢,接下来节奏练习,以及加上奥尔夫乐器合作表演孩子们都表现的很好,唯一觉得整堂课缺乏的是孩子们自主的东西比较少,好像都是老师想了很多方法让孩子学,孩子也很认真的学会,但是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表现就少了,所以,觉得以后音乐课中要更加注重孩子自主性。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民间歌节热闹、欢畅的场景,进一步了解民间对歌的歌唱形式。
2.积极调动幼儿的多种已有经验,让他们尝试在原有歌曲的内容上进行创编。
3.引导幼儿小组合作参与歌会,体验对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对歌片段(VCD),各种花朵图片,每组一幅图谱,胶水、绣球若干。
经验准备:幼儿具有多种相关经验。
活动过程
1.欣赏《对歌》片段,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非常好看的影片,是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壮族进行对歌比赛的场面的,请你们认真看,然后来回答我的问题。”
幼儿欣赏对歌片段,了解对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特色,并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演唱方法。
师:“电影里都有谁在唱歌?”
幼:“哥哥、姐姐。”
师:“他们是怎么唱歌的?”
幼:“哥哥先唱,姐姐后唱的。”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他们唱歌的时候,一开始都唱了一个什么字?”
幼:“哎——”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时候我们才会用到‘哎’这个字?”
幼:“喊人的时候。”
师:“大哥哥在喊谁?为什么要喊?”(幼儿自由讨论)
师:(小结)“这种有问有答的唱歌方法叫对歌,你们看到电影里的大姐姐叫刘三姐,她是壮族最有名的对歌能手,不管什么样的问题,她都能用歌声来回答。”
分析:幼儿的思维被教师有层次的提问所激活,尤其是教师最后的一个疑问,使幼儿对接下来的活动充满期待,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从幼儿投入的表情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幼儿对活动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尝试将童谣《圆圆歌》和旋律进行匹配并演唱
(1)教师出示图谱,让幼儿观察图谱上的内容。
师:“图上有什么?”
幼:“云彩,太阳、小脚丫、皮球。”
师:“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幼:“想到了拍球和跳舞,它有点像我们以前学过的《圆圆歌》。”
(2)教师讲解图谱含义,让幼儿看着图谱拍手朗诵《圆圆歌》。
师;“这种有问有答的儿歌特别适合用对歌的方法来唱,现在老师来唱一遍,你们听听老师唱的和图谱上的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幼儿听得很认真,教师刚一唱完,许多幼儿就说出了老师多唱了一句“了了啰”)
(3)教师肯定幼儿的观察和聆听能力,将代表“了了啰”的图片贴在图谱上,带领幼儿尝试用对歌的曲调将《圆圆歌》唱出来。
(4)师生以两种形式演唱歌曲《圆圆歌》。
首先是师生对唱:教师挑战幼儿,激发幼儿的兴趣。
其次是男女对唱:比一比看谁唱得好。
分析:在本环节中,让幼儿通过猜想、观察并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融入儿歌之中。猜想的形式激发了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孩子们个个踊跃发言,将自己的猜想告诉老师和同伴。孩子们在教师创设的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
3.幼儿集体创编歌曲内容
(1)教师于引导幼儿集体创编歌曲
师:“除了《圆圆歌》可以用来编对歌以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东西来编对歌呢?”
幼:“水果、蔬菜、动物、交通工具……”
(2)指导幼儿自由创编,并用对歌的形式演唱出来
幼:“谁的耳朵长又长?了了啰”
幼(集体对):“兔子的耳朵长又长,了了啰。”
幼:“什么结果黄灿灿?了了啰。”
幼(集体对):“香蕉(梨子)结果黄灿灿,了了啰。”
(教师先编第一句,后面三句由小朋友来编)
(3)教师与幼儿一起编完整的对歌
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要编的主题后,教师编第一句,后三句由幼儿创编,教师将内容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师:“哎一,什么结果一串串?了了啰。”
“什么结果像小船?了了啰。”
“什么结果满身毛?了了啰。”
“什么结果技鱼鳞?了了啰。”
“哎——,葡萄结果一串串,了了啰。”
“香蕉结果像小船,了了啰。”
“桃子结果满身毛,了了啰。”
“菠萝结果披鱼鳞,了了啰。”
(4)幼儿一起唱自己仿编的对歌,感受成功的喜悦
分析:运用猜谜对唱的方法,既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又调动了幼儿的好胜心,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活动能让幼儿紧张的情绪得以宣泄,还培养了幼儿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能力。
4.做游戏“抛绣球”,提高幼儿演唱的兴趣
师:(出示绣球)“抛绣球是壮族的一项民间活动。在对歌的时候,分男女两队,女队将绣球抛给男队。男队谁接住了绣球,谁就站出来与女队对歌。
现在我们一起来玩‘抛绣球’的游戏,老师先来抛绣球,谁接住了,谁就来与我对歌。”(教师与幼儿对唱)
男女幼儿分队抛绣球演唱。活动在欢快的对歌中结束。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豆子从豆荚中蹦出来的样子。
2、能在同伴面前大胆地表现自己,感受音乐表演活动的快乐。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豆子从豆荚中蹦出来的动态,丰富经验。
2、课件和电教设备。
3、故事《豆宝宝》。
4、在活动室的场地上粘贴四个豆荚的形象(黄色的轮廓,里面有若干个豆豆,分别是7粒黄豆、8粒红豆、9粒黑豆、10粒绿豆,豆豆上分别标有数字)。
5、音乐《豆荚曲》(《幽默曲》和《弹簧协奏曲》)。
【活动过程】
1、提问激发幼儿兴趣:小朋友,你知道豆豆是怎么从豆荚里出来的?
2、观看课件《豆荚裂开的过程》。
3、讲故事《豆宝宝》。引导幼儿想象自己变成豆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蹦出来……滚到地上……一系列动作。播放音乐。
4、尝试表现豆子从豆荚中蹦出来的动态。
(1)提问:豆子是怎样从豆荚里出来的?
学习词:蹦。
请幼儿发挥想象,用动作表现豆子从豆荚中蹦出来的动态。
(2)看课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创编的动作。
(3)介绍四个大豆荚,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豆宝宝的家?数数这个家里可以住几个豆宝宝?请幼儿自选喜欢的豆荚住进去。
(4)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创编的动作。
(5)启发幼儿合作表现豆子们蹦出来的连续动作。
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豆荚裂开时,豆子们连续蹦出来的动态。
听指挥,教师随乐说数字,“豆子”依次从豆荚中连续蹦出来。
(6)交换,再次游戏。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精神。
2、通过道具、肢体、律动、演奏等,熟悉儿谣节拍和节奏。
二、活动准备
音乐碟一张、木条人手一份、木鱼、碰铃、铃鼓、蛙鸣筒
三、活动过程
1、节奏问好
(幼儿进入活动室找个位置坐好)打招呼
师:我是甘老师幼:我是XXx
师:坐姿好的声音一定好听,试试
2、故事引入
出示挂图,边讲边问:小蚂蚁能搭成舞台吗?经讨论得出道理:团结合作力量大。
3、理解音乐
听音乐,小蚂蚁是怎样团结合作的?老师跟随音乐边做搬、抬等动作
问:小蚂蚁用几种方法搬木材?
幼儿A做推的动作,请大家学一遍。
幼儿B做堆的动作,请大家学一遍。边做边念语词,结束前老师问木材堆完成什么?一下搭成一个大舞台。
4、游戏理解音乐
好朋友游戏再次感受音乐,鼓励幼儿找朋友抱一抱。
两位老师分别扮演木材和蚂蚁做游戏
问:拉、推、堆的动作怎么做?幼儿纷纷尝试
问:小蚂蚁在哪里?大木材在哪里?
游戏一段后,音乐间奏时老师说:真是太累了、洗洗脸、喝喝水,你们想不想交换一下,小蚂蚁、大木材在哪里?
师:有三角形、圆形的房顶,还有什么形状的房顶?
5、道具练习
出示木条,这些是搭舞台的材料,强调合作,不要碰到旁边的小朋友,问:你手里是几块?谁手里多了,赶快送回来,每个人一块木材多了小蚂蚁搬不动。
(1)搬木材:一边念语词一边做动作,间奏时放松檫汗。
(2)引导幼儿多说其它的办法:幼儿说了扛、滚、拿、抬、顶,表扬幼儿:给自己拍拍手
(3)提供乐器让幼儿想象它们像什么?当幼儿说像甘蔗或羊肉串时,老师引导:你们拿去快吃,拿两个吃饱点等。
(4)任务:说一个字,小乐器就敲一声,老师一边念幼儿一遍敲,第二遍跟着音乐敲,这时老师指挥幼儿念敲
(5)评价幼儿的乐器伴奏。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愉悦的节奏型。
2.通过间奏做不同的表演动作,体验不同形式演唱歌曲。
3.教育幼儿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并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储蓄罐。
活动准备
储蓄罐一个,《储蓄歌》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储蓄罐,让幼儿说说它的作用。
(1)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可以用来做什么?
(2)你平时是否有养成储存零钱的习惯?
2.幼儿欣赏歌曲《储蓄歌》。
(1)师:你们听到歌曲说了什么?
(2)谁养成了储存零钱的好习惯?它的心情是怎样的?
(3)为什么你说它很欢快?(感受到乐曲欢快的节奏)
3.幼儿进行歌曲演唱,并可采用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1)师:我们怎样唱歌曲才能让大家感受到欢快的节奏?
(2)师:歌曲间奏时我们可以做什么动作?
(3)幼儿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4.小结:教育幼儿养成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好习惯;并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储蓄罐。
活动拓展
可进行打击乐演奏。
附歌曲:储蓄歌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9
一、设计意图
有一天在幼儿出去上厕所的时候,正好赶上开始下雨,幼儿回来之后纷纷告诉我说:“老师,外面下雨了。”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样子,我发现他们很喜欢下雨,另外下雨天幼儿不能外出活动,幼儿班中新入学的孩子根本坐不住,在教室里乱跑,于是我设计了此次音乐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雨,在教师的指导下来完成一首简单的儿歌《嘀嗒嘀嗒下雨啦!》通过唱儿歌来引导幼儿更深入的了解雨,明白下雨天不能做什么?学会咚咚、咚咚的节奏。这就是此次活动的设计意图。
二、活动目标
1、能表达下雨天是什么样子。
2、引导幼儿有秩序的跟着节奏学动作。
3、明白下雨天不能做什么。
三、重点·难点
重点:有秩序的跟着节奏学动作。
难点:明白下雨天不能做的事。
四、教法学法
探索发现法、模仿学习法、游戏学习法
五、活动准备
节奏:咚咚 咚咚 彩色球一筐
六、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今天下雨了,大家来告诉老师下雨天是什么样子的? 天阴沉沉的、湿湿的、路是泥的??
2、我们注意听听窗外小雨滴落下是会发出什么声音?
嘀嗒、沙沙、叮咚、哗哗。
3、我们来编一首儿歌来唱唱下雨吧!嘀嗒
嘀嗒
下雨啦! 沙沙
沙沙
下雨啦! 叮咚
叮咚
下雨啦! 哇!雨越下越大。 哗哗
哗哗
下雨啦!
指导幼儿分别轻轻敲打自己的头部、肩部、胯部做出模仿下雨敲打的动作。
手伸出头顶一边摇一边往下滑,做出模仿下大雨时雨水连成一条线的动作,练习3—5遍。
4、我们来说说下雨天不能做什么?
不能出去玩、淋湿了就会感冒会打针、爸爸妈妈不能去地里干活;小鸡、小猪、小猫、小狗都躲在他们家里不能出去??
5、外出活动
指导幼儿有秩序的来到活动区,分发每人两个彩色小皮球,指导幼儿拿着球一边唱一边做动作,增加活动的难度。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比较喜欢玩,令我感到惊喜的是郝晨曦小朋友竟然说出了“下雨天路是泥的”,学校河对面确实有一天泥路。今年刚入园的郝思炜用方言跟我说“不去地里了” 很可爱。但在活动区活动时有个别幼儿喜欢将小彩球乱扔,有的甚至扔到空中,应该注意,在出教室前要叮咛好幼儿外出活动的秩序,保证自由活动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会唱弱拍起唱的歌曲,初步掌握在歌曲的第一强拍及时“带”人,遵守“猫”叫后才能追捉的游戏规则。
2、继续建立按顺时针、逆时针走的方向感,在行进时,注意与同伴保持合适的距离。
3、体验与更多家庭成员同“逛公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会唱弱拍起唱的歌曲,能按规则进行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在活动中,有呈双圈队形,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走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感受和表现弱起音乐的强拍。
1、在《幸福拍手歌》歌曲音乐的伴奏下合拍地拍手,拍准每句音乐的第一个强拍。
2、探索用其他身体动作,表现每句音乐的第一强拍。
二、学唱歌曲《逛公园》。
1、倾听教师范唱,理解歌词内容。
2、学唱歌曲,唱好句首重音(强拍)。
三、玩音乐游戏。
1、全体幼儿在外圈,向顺时针方向站立。教师扮“爸爸”,在内圈向逆时针方向站立。大家同时边唱第一段歌词,边在第一强拍起步响起行进。第二段歌词起,内圈的人在歌曲的第一强拍用右手按角色的性别要求,就近拉外圈一幼儿的左手进入内圈,并拉着手边唱歌边继续向逆时针方向行走。
2、 当唱到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时,“小弟”立即指外圈一幼儿当“小猫”,内外圈的所有人都停止行进,并对着“小猫”边唱边表演。
3、 重点练习第四段歌词中的最后一句。歌曲唱完后,“小猫”大声说:我现在就去捉老鼠!并大叫一声后,立即去捕捉周围的人。已经跑上位的不可 再捉,被捉到者,就是“老鼠”。
四、游戏的发展。
幼儿熟悉游戏后,讨论增加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同去“逛公园”,以增加内圈的人数,并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11
活动领域:
艺术
活动内容:
歌曲:
小树叶
活动班次:
小班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
3、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初步有表情地演唱,尝试领唱、伴唱的形式。活动准备:秋季树林背景图、小树叶头饰每人一个、录音机、钢琴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谈话"我看到小朋友都带上了头饰,你现在扮演的是谁啊?(小树叶)小树叶你们的妈妈是谁啊?原来是大树妈妈的宝宝,我们来做一个小树叶和大树妈妈的游戏好吗?"
2、音乐表演游戏"小树叶",发声练习
(1)听音乐根据春夏秋冬小树叶的变化在教师的带领和提示下进行表演。
(2)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秋风起来了,秋风起来了,小树叶被风吹得发出了什么声音?沙沙沙沙的响呢,你听。(发声练习"小树叶沙沙")引导孩子感受强弱和音高的不同。
二、展开
1、教师范唱教师:"小树叶沙沙的在响好象在说话,它遇到了什么事情了,说了些什么?你想不想知道?答案在老师唱的一首歌里呢,快坐下一起听一听。
2、学习第一段歌词
(1)范唱完提问:"小树叶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引导幼儿完整的说一说,学习歌词。教师引导:"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它会害怕吗?我们一起问问它。"
(引导幼儿感受小树叶是在给妈妈说再见呢,用轻的亲切的声音来表现沙沙沙。)
(2)语言节奏学说歌词教师:"我们一起说说小树叶发生了什么事情。
3、学习第二段歌词
(1)教师范唱第二段。教师:“小树叶离开了妈妈,你说它会回来吗?那什么时候会回来?我们听一听小树叶是怎样说的。”
(2)语言节奏学歌词教师:"听完了,你觉得它是一个怎样的小树叶?勇敢的小树叶是怎样说的?"(引导幼儿一起说一说)
4、教师完整范唱教师:"这首歌曲有两段表现了小树叶不同的心情,我先来给大家唱一唱。"提问:"刚才我唱的时候,第一段的沙沙沙和第二段的沙沙沙有什么不一样啊?"(第一段小树叶好像在对妈妈说再见,声音比较轻,而第二段小树叶在勇敢对妈妈说它会回来声音很洪亮,让所有得人都能听到)教师:"我们给这首歌曲取个名字吧,你说叫什么呢?"
5、幼儿整首跟唱教师:"你喜欢这片勇敢的小树叶吗?那你来唱一唱,用你的声音
来表现出勇敢。"
6、尝试领唱和伴唱
(1)教师领唱幼儿伴唱教师戴上小树叶的头饰扮演小树叶来领唱,小朋友来伴唱,就只唱最后一句沙沙沙。(提示用不同的声音和感受来演唱)
(2)个别幼儿领唱教师:"谁想扮演勇敢的小树叶上来表演表演?
三、结束教师:
"从小朋友们的歌声中我能猜出你们一定也是勇敢的孩子是吗?我们到室外和勇敢的小树叶做个游戏好吗?"
(引导幼儿学着小树叶做飘的动作出教室)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
1、唱《大树妈妈》
2、听舒伯特《摇篮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感受到摇篮曲优美、抒情、柔和的风格,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爱妈妈的情感。
2、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有感情的进行表演。 教材分析
《大树妈妈》是一首抒情性的儿童歌曲,具有“摇篮曲”风格,作品的旋律优美流畅,轻柔抒情。歌曲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歌颂了大树妈妈对小鸟的百般呵护。歌曲为单段体结构,休止符的运用生动的表现了大树妈妈对小鸟的深厚的爱。
教学重点
体会摇篮曲的风格特征,并能通过唱、演表现出对妈妈的无限深情
教学难点
1、正确演唱后八分休止,做到音断而气不断。
2、正确演唱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在舒伯特的《摇篮曲》中,生走进教室,静静地坐在座位上。
二、导入
老师指导学生轻轻的随着音乐的旋律闭上眼睛静静的听,感受乐曲的优美意境。
师:小朋友们,这段歌曲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生:好像在小船上(天空中飞翔,像妈妈在哄我睡觉??)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这首歌曲有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就叫《摇篮曲》,主要是妈妈哄宝宝睡觉时唱的歌。
三、新授歌曲
(一)引入歌曲学唱
1、说故事引出第一段
师:小时候妈妈不但会唱着摇篮曲伴我入睡,有时还会给我讲故事呢!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大树妈妈》的故事。 (背景音乐) (边说边播放背景图片)
从前,有一棵大树,个子长得好高,每天都举着茂盛的叶子为小花、小草们遮风挡雨,大家都叫她大树妈妈。有一天,一只迷路的小鸟找不到妈妈了,他疲倦的停在大树妈妈的手臂上,急得呜呜的哭。大树妈妈说:“好孩子,别哭,别哭,我就是你的妈妈!”大树妈妈用树叶做成了一个温暖的摇篮,随着风儿摇啊摇,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小鸟甜甜地进入了梦想!听,大树妈妈为小鸟唱起了歌播放歌曲《大树妈妈》第一段
2、动 + 哼唱旋律
师:我们也来为小鸟搭一个摇篮,哄他睡觉吧
找一个学生上来和老师做示范
生两两拉手,跟音乐节奏轻轻做摇摇篮的动作,第二段音乐时提醒学生轻声哼唱旋律
3、说故事引出第二段
师:小鸟儿伴着大树妈妈甜美的歌声,在小朋友们轻轻晃动的摇篮里美美地睡了一觉。醒来后睁开眼睛,正看见大树妈妈对着它呵呵笑呢,突然,一阵狂风暴雨,听!播放雷雨声风来了,雨来了,小鸟儿没有伞,急得直拍翅膀,于是,大树妈妈用她茂盛的叶子做成了一把绿色的小伞,撑开小伞让小鸟儿躲在下面,小鸟儿不再害怕风雨了,它开心的笑了。播放第二段录音
(二)学唱歌曲
1、有节奏的读歌词
师:多么温柔,多么好听的歌儿呀!“大树妈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个子高、有爱心、慈祥、温柔,是个好妈妈)
师:你的体会多么深刻呀~~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大树妈妈!(出示歌词,学生有节奏的模仿老师读)跟着我来读一读
重点解决切分节奏
大树妈妈个儿高,大树妈妈个儿高托着那摇
篮唱歌谣,对着那小鸟呵呵笑
摇呀摇,摇呀摇,风来了,雨来了,摇篮里的小鸟睡着了。
绿色的小伞撑开了
(3)听录音范唱
师:听大树妈妈唱一唱,感受大树妈妈对小鸟的那份爱吧!(播放录音)
(4)师范唱
师:多么动听的歌声,多么慈祥的大树妈妈呀,我也想像她那样唱一唱!请你们来做我的小听众吧!(师弹唱)
2、学唱第一段,固定歌曲节奏
师:你们也想唱一唱么?老师给你们伴奏,我们一起轻声把第一段唱一唱(过程中固定节奏)
(1)生两两对面表现
师:老师有个想法,想请小朋友们和自己的小伙伴来扮演一下大树妈妈及小鸟,扮演小鸟的小朋友闭上眼镜,静静的听大树妈妈演唱,听听他的歌声是不是让你觉得很温柔,很美
(2)跟音乐唱第一段
师:你们的表演真好!老师也快要被小朋友的歌声给哄睡着了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2、学唱第二段 (1)听歌曲第二段录音
师:小鸟美美的睡了一觉,醒来后,遇到了暴风雨,大树妈妈为它撑开了绿色的小伞,听一听
(2)生自学第二段
师:你能跟着钢琴唱一唱么(师弹奏)
(3)跟琴学唱第二段
师:小朋友们唱的真好(或只要把几条节奏唱的再准确一点,那就更棒了!跟着老师来唱唱)
(4)指出休止符,并加入动作
师:大树妈妈为小鸟儿撑起了绿色的小伞,请你从老师的歌声中来判断大树妈妈是怎样撑开绿色的小伞的!(师唱最后一句,“小伞”两字处声音轻柔)生回答轻轻的撑开伞
师:跟着我一起来做一做 “绿色的小伞撑开了”加入动作 师:在这里,你可发现了(引导学生说出八分休止符) 师:你能找出歌谱里有几个八分休止符吗?对比有休止和没有休止的演唱感觉
师:老师来唱一唱,请小朋友们感受一下之间的区别
师范唱作对比
3、完整演唱歌曲
(1)完整欣赏歌曲
师:我们也来唱唱试试 ————跟琴演唱歌曲 师:听一听大树妈妈是怎样唱的
(2)指导学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师:我们也来唱一唱!
集体演唱
师:善良、温柔的大树妈妈用甜美的歌声表达了对小鸟的爱,谁也想向小鸟表达自己爱心?(选3—4位小朋友)
师:她们唱的真不错!
师:大树妈妈真是一位好妈妈!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做“大树妈妈”
4、角色表演,完整表现歌曲
师:你们喜欢大树妈妈吗?请你跟着大树妈妈一起唱着歌儿跳起舞
学生起立,两两对面,结合之前活动内容跟着音乐表演,播放《大树妈妈》歌曲,生跟唱
(三)听听看看,课堂拓展
师:大树妈妈真伟大!世上所有的妈妈都是最伟大的。不仅妈妈可以为小朋友们唱摇篮曲,小朋友也可以给妈妈唱摇篮曲哦,我们来听听
点击:(MTV)《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四、小结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老师想请小朋友们今天回去向妈妈表达你对她的爱:你可以唱一首爱妈妈的歌,念一首爱妈妈的诗,或者亲手夹一口菜给妈妈吃,能做到吗?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让我们听着音乐,唱着歌儿,轻轻的排好队伍,跟着老师走出教室。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分辨周围环境的各种声音,使幼儿初步了解噪音对身体有害,乐音对身体有益。
幼儿能不制造噪音、避免听噪音
活动准备:
两段不同的录音带、一段录有轻松的音乐、一段录有幼儿的嘈杂的声音、绘画纸和水彩笔
活动形式:
集体
活动过程:
1、分辨,听两段不同的录音,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是乐音还是噪音,说说为什么。
2、扩展幼儿对噪音和乐音的经验和认识,讨论、表达听乐音和听噪音的不同感受。
3、幼儿园有噪音吗?怎么发出来的?
4、在幼儿园以外还听国哪些噪音?听后有什么感觉?
5、我们平时听到的乐音是从哪里发出的?乐音听后会有什么感觉?小结噪音对人体的危害,减少噪音我们能做什么?
绘画:幼儿听两段不同的录音,请幼儿将自己的感受用色彩和线条画出来。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11-25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08-19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09-14
幼儿园音乐活动《我爱音乐》教案02-01
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12-25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的教案12-21
幼儿园音乐活动《袋鼠》教案01-15
车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01-03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04-26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