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汇编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年画鲜艳的色彩和饱满的构图。
2、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年画所表达的含义。
3、启发幼儿用语言和姿态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年画欢乐祥和的气氛和人们的美好愿望。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年年有余》挂图1幅。
2、《喜洋洋》、《金蛇狂舞》、《二泉映月》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3、课前,让幼儿回家向父母了解,他们小时侯看到过的年画内容,并参观过新华书店的各种挂历、年画。
4、师生共同收集年画,将活动室布置成年画展览厅;五角星挂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年画的特点。
1、在《喜洋洋》的背景音乐伴奏下,教师和幼儿自由地欣赏活动室里的年画展览,自由地交谈、议论。
2、让幼儿在活动室中间找个位置坐下,教师再介绍:今天欣赏的这些画是专门过年时张贴的画,这种画叫年画,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画,现在,在农村还有贴年画欢度春节的习惯。
3、提问:你看了这些年画有什么感觉?(高兴、快乐,有种过年的感觉等)
(评析:开放式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通过谈看年画的感觉,使幼儿初步对年画有了整体的感受。)
二、欣赏《年年有余》年画的内容。
1、指《年年有余》这幅画,要求幼儿仔细观察。
2、提问:这幅画上有些什么?让幼儿自由议论再发言。
教师小结:画面上画了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手里抱着一条大鲤鱼,笑嘻嘻地盘腿坐在莲花座上,旁边还有大大的荷叶和结着桃子的桃树。
(评析:让幼儿自由议论,引起幼儿讲述年画内容的兴趣,教师简短的小结,帮助他们理清了年画内容的思路。)
三、欣赏《年年有余》的构图和色彩,感受其快乐祥和的气氛。
1、提问:这幅画主要画的是什么?画家把它画在画面的什么地方?
2、用白纸挡住旁边的荷叶和桃树,引导幼儿体会画面的饱满感,再分别露出左边的荷叶和右边的桃树,引导幼儿体会画面的均衡感。
3、提问:你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你看了这幅画会感到心情很愉快呢?
启发幼儿从小男孩笑嘻嘻的表情及红、黄、绿鲜艳明快的色彩上形成了喜庆热闹的气氛。
4、欣赏《金蛇狂舞》和《二泉映月》二段音乐(片段)。
提问:你觉得哪一段音乐与这幅画相配?
5、放《金蛇狂舞》的音乐,让幼儿学一学画中小男孩的姿态,或让幼儿合作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这幅画。
(评析:用左右分别遮盖比较法让幼儿感受画面的均衡、构图的饱满,方法巧妙直观。匹配音乐让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想象,给幼儿创造了多通道充分体验的机会,同时也体验了美术欣赏带来的快乐。)
四、举行“智多星”擂台赛,有奖竟猜理解年画的含义。
1、提问:为什么人们在过春节时要贴这幅有鱼的年画?贴了这幅有鱼的画,是希望家里怎样?
(教师提示幼儿欣赏鲤鱼和古钱币的组合年画,帮助幼儿理解“鱼”和“余”字是谐音,表示富裕的意思。过新年贴有鱼的年画意思是“年年有余”,反映了人们希望年年丰收,生活富裕的美好心愿。)
2、画中的莲花座,又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心愿?
(提示莲蓬里有“莲子”,谐音有子孙。)
3、画中的桃子又有什么意思?
(结合欣赏寿星手上托着桃子的年画,得出年画上的“桃子”是希望家里的人健康长寿。)
(评析:运用游戏竞赛的方法,提高了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奖品五角星挂件的运用,提示教师要让每个幼儿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五、让幼儿给这幅画起个名字。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年画,知道了年画色彩鲜艳,画面饱满,有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评析:给年画起名字,进一步突出了年画的主题,教师的总结,帮助幼儿梳理了年画的特征。)
六、活动延伸:幼儿自己创作一幅年画。
(总评:欣赏过程清楚,层层深入,活泼有序。注意调动幼儿的审美积极性,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活动环境。)
活动反思:
怎样上美术欣赏课,这对于我市大多数幼儿教师来说还是个难题,为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美术欣赏课的研究,我作为一名教研员,率先上了这节美术欣赏课,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上完这节课我的体会还是挺深刻的。
幼儿学习知识一定要建立在感性经验之上。这节课虽然不是幼儿生成的,但上这节课时我借鉴了方案教学的经验。提出主题后,我和孩子们一起收集年画,家长们也参与了此活动,他们和孩子一起到图书馆、新华书店找年画,或上网搜集资料,他们还把自己小时候看到的年画内容和自己的孩子作了交流。正因为孩子们有了大量的感性经验,所以他们在上课时有话可说,情绪高涨,反应热烈。
小百科: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用夸张的手法画出小朋友穿着爸爸衣服的。
2、用夸张的手法体现出爸爸高大的形象。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爸爸的衣服一件,范画一张、蜡笔、勾线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课题。(请一名幼儿穿着爸爸的大毛衣进活动室)
XX小朋友今天跟平时有什么不一样?(衣服不是他的,很大)
你穿的是谁的衣服?(爸爸)
你们看,爸爸的衣服穿在小朋友身上是怎么样?(很大、肥肥的)
为什么?(爸爸的个子很高,爸爸身体胖胖的)
二、讲解示范。
你们想不想穿一穿爸爸的衣服,(想)教室里没有爸爸的衣服,我们来画一件爸爸的大衣服。(示范画爸爸的大衣服)
我们来穿一穿爸爸的大衣服。(添画上幼儿的头、脚)
三、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要把爸爸的衣服画的大大的,显示出爸爸高大的形象。
四、结束。
让我们穿上爸爸的衣服到外面去。
教学反思:
幼儿的学习是非常情绪化的,与兴趣有极大的关系。要使幼儿对学习保持稳定的兴趣,所选教材必须新颖,毫无新奇的学习内容会使他们感到厌烦。怎样使幼儿对美术活动—《好大的爸爸》感兴趣,我反复地思考决定用“我穿爸爸的衣服真滑稽”这一形式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在活动一开始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谢沐杨小朋友穿上一件大毛衣到活动室,让幼儿观察谢沐阳小朋友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看到谢沐阳这一滑稽的样子,小朋友都很开心地笑了,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孩子们很好奇,很想知道谢沐阳为什么要穿上这件大毛衣到活动室。在这样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里,我对幼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谢沐阳小朋友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能接着我的话题马上回答:“衣服太大了。”“手看不见了。”“肚子也看不见了。”……“对,那沐阳你告诉小朋友你穿的是谁的衣服?”沐阳大声地说:“是我爸爸的。”哦,原来是爸爸的毛衣,孩子们恍然大悟。在这一环节里,幼儿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同爸爸相比,“爸爸个子很高,自己个子很矮”。在第二个环节里,我是这样设计地,请小朋友画一件爸爸的大毛衣,让自己穿一穿,感受一下自己穿上爸爸的毛衣的样子。孩子们的兴趣很浓,一个个都很快地描绘出这样一副画:爸爸的毛衣大大的,自己的头会变得很小,手会藏起来看不见,衣服下面只能看见自己的一双小脚。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穿上爸爸的毛衣真滑稽。
在整个活动中,我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舒适地学习环境,使他们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会运用夸张的手法来描绘出小朋友穿着爸爸衣服的滑稽形象,体现出爸爸高大的形象。,体现出爸爸高大的形象。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以用石头来做绘画材料为主,将自然资源引入幼儿园课程当中,体现了课程的生活化。对于生活在石林的孩子来讲,石头虽然不是什么陌生的事物,但对于在石头上绘画,孩子们还是感到新奇。这些石头甚至成为了孩子们的亲密玩伴,通过他们,孩子们了解了自然,发现了自然。并从自然中去发现美、创造美。做为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他们正处于创造思维形成的黄金时期,因此,通过孩子感兴趣的石头画,不失时机的培养孩子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思维以及创造能力,为孩子们成为创造性人才奠定基础。因此设计本次活动,借助石头这一特殊的物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为石头进行绘画装饰,让幼儿体验接触自然,独立创造的快乐,活动内容:石头画——奇妙的石头
活动目标:
1、尝试在石头上设计自己喜欢的小鱼图案,并能大胆用色。
2.体验在石头上作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石林图片、石头房图片、石头作品、涂好底色的鹅卵石、水彩笔(与幼儿人数相同)湿纸巾
活动过程:
一、由猜谜的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1、敲一敲
师:“今天,我带了一个好玩的游戏叫做猜一猜,你们想不想玩呀?”
“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老师轻轻敲一敲石头)
2、猜一猜
师:“原来呀,刚才的声音是石头发出来的。”
二、图片导入:初步了解石头的作用。
师:老师请小朋友看看有关石头的图片。
我们的家乡有许多石头,许多大的石头聚在一起,就形成了石林风景名胜,吸引许多游客来观赏,小一点的石头,可以盖牢固又漂亮的石头房,而小小的鹅卵石除了铺成小路,还可以做什么呢?
三、石头变魔法
1、师:“今天石头宝宝要变魔法,你们想看一看吗?”
2、出示小鱼图片
师:“老师先问问你们见过小鱼吗?”“在哪里见过呢?”“你见过的小鱼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出示小鱼图片)“那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呀?”“他是用什么制作的?”“原来这就是石头宝宝变得魔术呀,你们喜欢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变一变吧!”
3、老师示范画
(首先拿起一块石头,想一想你要把她变成什么样子小鱼。然后用黑色的彩笔给小鱼穿上新衣服,尝试运用不同的线条装饰小鱼的身体。
最后用彩色的笔涂上漂亮的颜色。)
师:“你们看,老师的小鱼变好啦,好看吗?”
“你们想不想自己试一试呢?”
四、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1、每个小朋友面前有一块石头,看一看、想一想它的形状像什么,可以变成什么形状的小鱼?
2、和同伴说说你的石头可以变成什么?怎么变呢?
五、幼儿创作石头画,提出绘画要求
1、用黑色笔在石头上画出小鱼身上的线条、图案,彩色笔涂色;
2、保持石头画面干净;
3、小手脏了用湿纸巾擦。
六、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个别辅导。帮助个别幼儿进行石头创作,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创作,体验独立创造的快乐。提示幼儿注意色彩的搭配,保持画面干净。)
七、石头小鱼大展览
展示孩子创作的作品,让小画家和大家说一说,这是怎么做出来的,他画的是什么?引导孩子互相欣赏。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2、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3、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变形的人
西班牙著名艺术家毕加索创作了许多风格迥异的艺术作品。幼儿园的孩子该怎么去欣赏、思考、体会作品的内涵从而发掘自身艺术天赋呢?幼儿教师在丰富自己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年龄和欣赏层次的特点创设以下活动,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以及艺术美感,尊重每个孩子对艺术的感受,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并捕捉艺术作品中的光点,对于作品中的一些艺术表现手法,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并掌握,并提供实践的机会。本活动在孩子对色彩、线条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欣赏《三个音乐家》这幅作品,让幼儿了解并学习夸张、变形的艺术方法,体会其产生的艺术效果,大胆想象,创造变形人,用艺术的形式反映孩子对自己,对社会的认识。
活动准备(材料的场地安排)
1、材料准备:
第一组:作品《三个音乐家》一幅,电视机一台,视频展示台一台,儿童刊物一份;
第二组:25cm 25cm钉板及彩色皮筋4套,磁性可变脸谱4套,各形状彩色积木4筐,不同形状的百色纸板(三角形、方形、梯形、不规则形)6张,大小、色彩不同的纸片6小筐,胶棒6支,地毯2块;
第三组:纤化纸18张,油画棒6盒,水粉颜料(红、黄、蓝、绿、黑)6个调色盘,大小号不同的水粉笔6套(每套3支),水盆6个,抹布6块,各色日本彩纸若干,剪刀6把,胶棒6支,小筐6个。
2、场地安排:
材料及代号:钉板①;彩色皮筋②;可变脸谱③;彩色积木④;不同形状的白纸板⑤;大小不同的彩纸片⑥(筐内加胶棒)以下代号代表材料。
欣赏:
1、操作活动《有趣的变形人》:
请幼儿进入地毯①,每人选择一种游戏形式,创作《变形人》。幼儿可趴,可坐,可跪于地毯上,寻找自己最舒适的姿态予以创作,教师陪伴幼儿创作,不予评价,创作好的幼儿便集中坐在地毯①上(时间约五分钟)。
2、欣赏作品《三个音乐家》:
教师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西班牙一位著名画家的作品,这位画家的名字叫毕加索。(教师打开视频展示台,作品便放大于电视屏幕上,师生共同欣赏)
(1)“你看到了什么?”
“毕加索画的人和我们平时见到的人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引出夸张,变形的艺术方法,请幼儿在画面上自由寻找哪些地方用到了变形。
(2)了解变形的方法,感受变形后的视觉效果;
“这幅作品中用到了哪些线条?”
“作品中用得最多是什么形状?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大量的方形,让人感觉硬、重、素、痛苦……)
(3)体会变形产生的艺术效果。
“毕加索用了大量的方形来表现人物,你感觉这三个人的生活会是怎样的?”(穷苦,悲惨……)
“你觉得他们会在哪儿演奏乐曲呢?”
(4)总体体会作品的内涵:
“这幅作品运用了哪些颜色?”
“你觉得用得最多的是什么颜色?”(黄色)
“黄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安静、象金子,………)
“毕加索用变形的方法,用大量的方形来画人,又用了很多的黄颜色,你觉得这幅作品要告诉人们什么呢?
(5)教师小结:其实毕加索的每幅作品都需要我们细心地,耐心地去欣赏,去思考,而且每一次欣赏的时候都会有新的,不同的感觉。
(6)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给作品取名字。
创作:
1、介绍夸张变形的艺术方法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师请幼儿欣赏幼儿刊物上的一幅作品(以弧线为主,用圆形表现人物,让幼儿知道在我们的周围也有变形的方法,并感受此种风格的变形。
2、大胆想象,创作变形人
幼儿用不同的材料予以创作
(1)用油画棒在纤化纸上画变形人;
(2)用水粉颜料在纤化纸上画变形人;
(3)用彩纸在纤化纸上剪贴变形人。
孩子们对线条、形状、色彩的感受,加深了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让幼儿体会到画面人物生活的痛苦、悲惨以及假装的幽默;强烈的色彩让幼儿体会到作者心中对光明、幸福地渴望。孩子在给作品取名字时说出了《毕加索的.乐队》、《三个悲惨的音乐家》等较有水准的名字,对作品中变形的艺术手法,兴趣强烈,并体会到了变形所带来的不同艺术效果,创作欲望强,作品有特色,反映个性,体现了较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对艺术的感悟能力。
1、孩子给自己的作品添加背景色彩,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冷色或暖色,运用谐调或对比的方法使自己的作品完整。
2、孩子讲述自己的作品,描述作品中人物的生存环境,心理状态等,体现幼儿对自己,对社会的认识。
活动反思:
一般幼儿在绘画人物时,大多数幼儿只会画正面的人物,不同姿势的人基本上都不会画,这方面很薄弱,针对幼儿的特务,我们设计了这节让幼儿摆人物不同姿势的造型。让他们在认识了解了人物的不同部位,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粘贴、拼装、组合的技能。
这节活动形式比较多,先让幼儿观察不同姿势,后模仿,再让幼儿摆放的同时,共同找出存在的问题,在整个活动中我们时时体现以幼儿为中心,引导他们去充分发挥想象,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幼儿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
活动环节设计紧凑、巧妙,动静交替,形式多,幼儿比较感兴趣,重点、难点突出,幼儿基本上都掌握,并且操作性强,每个幼儿都积极参与活动,认真地进行摆放,幼儿摆放的姿势比较多,对于交代的要求基本上都能做到,每个幼儿都很快完成了一幅作品,最后添画时,有些幼儿想象很丰富,还给画面装饰、美化。
小百科:变形,是指改变原来的形态。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沙子不同的绘画方式,了解两种色彩混合的变化;
2.能大胆尝试用沙子进行绘画,并用滴管给沙子上色;
3.能专注地制作彩沙画,并乐意分享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胶水、沙子、颜料、纸、塑料滴管、毛巾、布。
活动过程:
一、感知体验:沙子怎么不掉
1.师:我们来比赛,看谁能让画里的沙子不乱跑,把它固定在纸上。
2.幼儿尝试操作,探索固定沙子的办法。
3.教师示范:秘密在这里,看!先用胶水在纸上画出想要的图案,再在有胶水的地方撤上沙子。
二、幼儿尝试用沙子在纸上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构图——用胶水作笔,在纸上把想画的图形画出来。
2.撤沙——在有胶水的地方撒上一层沙子。
三、感受彩沙画的色彩机理美
1.揭开桌子中间被布遮着的彩色颜料水,教师:看,老师还准备了什么?对,老师准备了很多漂亮的颜色水,还有滴管。
2.师:你们可以用滴管把彩色的颜料水滴到沙子上,就能给沙子涂颜色啦!我还有个秘密要告诉大家,颜色和颜色挨在一起会变魔术。待会你们一定要仔细观察,看看他们到底变了吗?
幼儿边操作,边观察颜色滴上去后沙子的变化,感受侵染的效果。
3.将幼儿喜欢的不同颜色陆续地往沙子上空白的地方滴,观察不同的颜色在沙子上相混合的色彩变化。
4.师:刚才你们看到颜色宝宝们有变化吗?
师:对!你们都发现了,颜色宝宝们遇到一起,就会有很多的变化。
四、照片展示,作品分享
1.在指导巡视时,把幼儿画好的作品拍下来。
2.师生共同分享交流作品的含义。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并通过语言、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能关注周围的生命,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蜗牛的外貌特征,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2.背景图:大树和草,毛毛虫和菜地,花园和蝴蝶。
3.环境布置:蜗牛图片、蜗牛生活背景、幼儿观察记录。
4.材料:各色粘纸、橡塑纸、白纸、油画棒等。
5.电教器材:视频仪、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听一听
(1)交待故事名称——小蜗牛不见了。
(2)放录音——自编童话故事《小蜗牛不见了》,边讲边通过视频仪出示背景图。
2.说一说
(1)引出主题:故事里的小蜗牛去旅行,可高兴了。咱班自然角的小蜗牛丢了,小朋友都很着急。其实它也去旅行了,旅行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你们想一想,咱班的小蜗牛可能到哪里去旅行呢?它会碰见谁,看到什么,遇到什么事呢?
(2)幼儿围绕这几个问题,找好朋友一起讨论。老师走到幼儿中间,倾听他们的想法。
(3)全班幼儿一起交流。
3.画一画
(1)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用两人合作画的方式画出来(介绍提供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幼儿自由合作并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需要的材料。
(2)幼儿绘画、粘贴。老师细心观察,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帮助和指导。
4.讲一讲
(1)引导画完的幼儿讲画。
你们的小蜗牛去哪儿了?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把小蜗牛去旅行的经历讲给老师、小朋友听。
(2)展示评价作品,表扬用多种形式表现画面的幼儿。
活动反思:
首先,把握教学目标,三年级学生的科学课堂,知识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应该以学生自己动手观察为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课堂常规,为高年级段科学课打好基础。
其次,在课堂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发言。不能只要学生说出教师所希望听到的内容之后就立刻打断。有时课堂纪律差,学生会在座位上说话有两种可能:一是,教师的课堂气氛没调动好,学生不感兴趣,转而讨论课堂外的问题;二是,学生对教师所讲的有思考,但是没有机会发言,学生找不到抒发的机会只能和周围的同学说话。
最后,要把课堂常规的培养融入每一堂课,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不能一味批评,要在班中树立榜样作用。使用一些积极的方法提醒表现不好的学生,而不是消极地批评。对于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采用提问等方法,而不是直接点名批评。同时注意学生在其他人回答时是否认真倾听。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造性的艺术表现,感受彩绘、拼画的特殊效果。
2.体验合作创作的乐趣,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范例:彩绘积木、积木拼图。
2.材料:三角形木块、丙烯颜料、棉签、毛笔、白色底板。
活动过程:
活动一:积木彩绘
1.感知欣赏。
(1)教师出示材料——三角形木块,提问: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些是什么?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2)教师再出示彩绘的木块,引导孩子观察:这些木块跟刚才那些相比有什么不同?上面有哪些颜色和图案?如果让你们来画彩色的积木,你想在上面画上什么样的图案和花纹呢?
2.创作表现。
(1)教师介绍彩绘的材料:丙烯颜料、棉签、毛笔。
(2)提出创作要求:在木块上画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案,制作漂亮的彩色积木。
(3)孩子动手彩绘,教师重点指导孩子在木块上先涂上底色,再大胆设计图案和花纹,注意运用对比色进行装饰。
活动二:积木拼图
1.欣赏讨论。
(1)教师:上次大家都制作了很多五颜六色的积木,想一想,这些彩色的积木可以怎么玩呢?
(2)教师出示积木拼图范例,引导孩子欣赏,激发兴趣:你们看,老师用彩色积木拼了一个什么图案?你们想用彩色的积木拼出什么东西呢?
(3)请个别孩子上来示范拼图,大家一起评价讨论,提出改进方案。
2.合作设计。
提出活动要求:请每组的小朋友一起讨论设计,合作拼出作品,看看哪组的设计最有创意。
孩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创作,教师鼓励孩子大胆想象,边想边拼,边拼边调整。
3.展示作品。
每组派一个代表来介绍自己组的作品,孩子互相欣赏评价。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8
活动意图:
湖州是太湖边上有名的“鱼米之乡”,让幼儿能够了解家乡人们是怎样生活的?渔民伯伯是如何捕鱼的?新鲜的鱼儿是从何而来的?而且,平时在学校期间,我发现幼儿也很喜欢饲养一些小鱼等水生动物,我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横线、竖线交叉形成的效果,能大胆编制自己喜欢的
网,注意线与线之间的疏密;
2、 能绘画出几种基本的网状图形;
活动准备:
自制图片 宣纸 毛笔 颜料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做小鱼游动作,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配乐)
二、 出示图画
1、 师:(1)从前有个捕鱼人,他非常厉害,他捕了好多好多的鱼。看!(出示图片)他为什么他能抓到这么多的鱼呢?(捕鱼人用网抓鱼)这些鱼能不能从网里跑出来?为什么?他的网怎么织的?怎么样的?(观察网的特点,认识横竖线交叉的编织方法)为什么能牢牢网住鱼不会跑掉呢?(注意观察网眼的疏密)
2、 师:小朋友你们仔细看看这张图上,有没有发现鱼是不是都被抓到了?(一条鱼跑得出来,说明编织时注意控制网眼大小)
3、 教师补画
三、 颜色匹配
1、 师:这个捕鱼人很聪明,你们看看他是用什么颜色的线织网的?那他捕到的鱼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呢?(理解“好朋友颜色”,这样鱼不容易辨别)
2、 教师出示蓝色鱼示范
四、 创编鱼网
1、 师:除了这样的编织方法编网,还可以怎么编?你还见过其他的网吗?是怎么样的?
2、 尝试让若干幼儿讲述、表现创编的鱼网
3、 幼儿操作练习编网
师:现在请你们也做一个小小捕鱼能手,去编织一张和别人不同的鱼网,看谁捕的最多最能干!出发!
五、 评价活动
1、 展示幼儿作品
师:捕鱼人都很累了,我们现在来休息一下!看看今天是不是大丰收?有没有都网住鱼呢?(观察幼儿编织的网有没有注意疏密和颜色,最主要肯定不同编织方法的网)你觉得谁的网编织的最好?
2、 戏结束活动
师:今天我们也大丰收了,抓了这么多的鱼,我们拿回去吃鱼大餐吧~!好吗?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会运用泥工的多种技能,表现海洋中的动物与植物,并学会用小棒雕刻的方法来表现细小的部分。
2、发展观察力,初步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透明的金鱼缸或造型各异的瓶子,泥块,小棒,海底世界的录像。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观看海底世界的录像,导入主题。
教师:小朋友,我们在电视中看到海底世界有哪些动物和植物?
教师再放录像一次,观察海底的动物是什么样子的:重点观察各种画类、乌龟、虾的外形特征。
2、教师讲解制作要求,重点讲解雕刻方法。
教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塑造出海底世界的景象,请小朋友将你想做的动物及植物用泥雕在鱼缸表面,做完后为了让小动物做的更加形象。小朋友还可以利用这些小棒在动物或植物的表面雕刻出相应的花纹。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指导能力较差的幼儿首先确定主要内容。制作出简单的动物形象,利用小棒,简单雕刻。
指导能力强的幼儿表现出有情节的性的画面。通过制作,水纹波及草等画面更加完整。
4、评价。
活动反思:
《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文,以生动、活泼、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因此我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入手,前后照应让学生抓住文章是围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来写的,接着让学生去找哪些段落写了景色奇异,哪些段落又写的是物产丰富,先理清课文的主要脉络,发现课文描写了海底动物、植物、矿产,既是物产丰富又构成了海底奇异的景色。
海底世界非常奇异美丽,但学生真正见过的不多,因此我运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从互联网上找到、截取并制成了具有生动、直观的视频录象,播放海底里奇形怪状、色彩鲜艳、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见也没见过甚至是听也没听说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学生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利用视频的播放创设情境,再通过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容易被调动起来。
课文二、三自然段描写课海底的动物,海底的“各种声音”是一个谜团,学生难以想象、猜解和区分。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列举出来,每句又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声音进行了描摹。这样,海底各种动物发出的不同声音就介绍得一清二楚。我在教学时,抓住这四个句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模拟一下蜜蜂“嗡嗡”、小鸟“啾啾”、小狗“汪汪”和打鼾的声音,比较他们的不同,从而想象出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奇异的声音。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学生深刻地了解了文章所描写的内容。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动物的活动,课上我通过分析语句的说明方面,让学生通过列数字的方面了解海参速度的慢和梭子鱼速度的快,了解作者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进一步体会梭子鱼的快等。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12-21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06-13
大班美术活动《我们的幼儿园》教案01-04
桥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01-04
《织网》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12-20
《母与子》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12-10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及反思09-26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太阳》09-19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优质教案08-27
实用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