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园《枣子》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枣子》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枣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练习手膝着地爬,发展动作的协调能力。
2、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体验友爱的情感。
活动重点:
能手膝着的地下向前爬。
活动准备:
红色“枣子”;若干、小篮子若干、钻筒两个、幼儿身穿毛衣。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1)教师拌刺猬妈妈,带领小刺猬入场。
(2)听音乐做动物模仿操:
一“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锻炼身体把!”;练习手膝着地爬。
2、练习爬:
一“宝宝们,我们锻炼完身体,肚子都饿了,那我们去摘枣子吃吧!”;
(1)幼儿自由的'爬过“山洞”;、“土坡”;,来到枣园。
(2)根据有节奏的音乐,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爬的方法,指导纠正。
3、游戏过程:
“大树底下枣子这么多,我们把枣子带回家吧!”;
鼓励幼儿想出各种方法,让枣子粘在毛衣上。
如:侧滚背枣,同伴相互帮助等。
4、活动结束:
“我们有这么多枣子,高兴吗?一起来数一数背多少枣子?”;
教师帮助幼儿去取下枣子,边数边放进箩筐。
自由表演:我们真快乐(体验情感)。
幼儿园《枣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练习手和膝盖着地爬,锻炼动作的协调性。
2、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有爱之情。
3、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重点】
掌握手和膝盖着地爬的动作。
【活动难点】
爬的过程中膝盖不离地。
【活动准备】
1、红色枣子若干、小篮子、轮胎等。
2、音乐一段、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小刺猬模仿操。
二、幼儿自由爬爬走走。
师:“刺猬宝宝们,我们到草地上去做游戏吧。”
师:“刺猬宝宝肚子饿了吧,我们快去摘枣子吃吧。”
幼儿自由的爬过“小上坡”、“山洞”、来到“枣园”。
教师提醒幼儿爬的过程中做到手和膝盖着地爬行。
三、开展游戏情景,体验快乐。
1、探索玩法。
“树上枣子这么多,我们怎样才能吃到枣子呢?”(幼儿讨论)
2、“吃饱肚子让我们休息一会吧。”(幼儿做一做放松的.动作)
3、游戏:小刺猬运枣子
“现在有这么多的枣子,可刺猬的爷爷奶奶还没吃,我们怎样才能将这些枣子运回家呢?”(将枣子放在衣服口袋里,爬着运回家)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枣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翻滚的兴趣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2、引导幼儿学习侧身滚的动作。
活动准备:
软垫、枣子。
活动过程:
一、小刺猬练身体。
幼儿做刺猬,和老师一起锻炼身体。
附儿歌:
小刺猬,身体好,
摇摇头,扭扭腰,伸伸手,踢踢腿,
跳一跳,长得高。
二、小刺猬本领大。
1、教师提问:"小刺猬有什么本领?它是怎么滚的?"
2、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观察指导。
三、小刺猬打滚。
幼儿练习侧身滚,看看哪只小刺猬最灵活?
四、小刺猬背枣子
1、老师在地上撒上许多枣子,"小刺猬肚子饿了,我们去找枣子,把它背回来。"
2、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五、谁背的.枣子多。
1、教师提问:"为什么有的小刺猬背的枣子多?"
2、请动作好的幼儿表演。
六、小刺猬回家。
小刺猬把枣子带回家。
幼儿园《枣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练习手膝着地爬,发展动作的协调能力。
2、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体验友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红色尼龙搭扣剪成“枣子”若干、小篮子若干、席筒二个、轮胎若干。
2、录音机和音带、幼儿身穿毛衣
活动流程:
模仿小动物入场--练习手膝爬--游戏“小刺猬背枣子”--我们真快乐
活动过程:
一、动物模仿操
1、教师扮刺猬妈妈,带领小刺猬入场。
2、教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锻炼身体吧!”听音乐做动物模仿操。(为爬的动作作一些准备)
二、练习手膝着地爬
1、启发引导幼儿探索爬。教师:“宝宝们我们锻炼完身体,一起到草地上做游戏吧!”(音乐节奏稍快,幼儿自由玩,探索爬的方法,教师仔细观察)
2、教师请个别幼儿演示,解决爬法。
3、教师:“妈妈看见小宝宝的肚子都饿了,那我们去摘枣子吃吧!”
4、幼儿自由的'爬过“山洞”“土坡”,来到枣园。(有节奏的音乐,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爬的方法,即使指导纠正)
三、游戏“小刺猬背枣子”
1、教师:“树上枣子这么多,我们把枣子摇下来吧!”幼儿动手摇树,枣子落下。教师和幼儿作吃枣状。
2、“吃饱了,小宝宝休息一下。”教师和幼儿席地而坐,做一些放松动作,并讲解一些爬的动作要领。(放柔和音乐)
3、教师:“小宝宝们都吃饱了爷爷奶奶还没吃,我们背些枣子回去给爷爷奶奶吃。”
4、鼓励幼儿想出各种方法:侧滚背枣,同伴相互帮助等
四、我们真快乐
教师:“我们有这么多枣子,高兴吗?”
活动结束:
表演:我们真快乐(体验情感)
幼儿园《枣子》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理解枣核在文中的线索作用。
2、学习本文选材具体,小中见大的写作手法;
3、学习本文围绕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起伏跌宕的结构方法;
4、体会海外华人的思乡心态,培养热爱自己民族和故乡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本文朴实的叙述、精巧的结构;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难点:理解作者通过选用细小的生活材料,曲折地表达一个有深刻意义的中心思想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幻灯片1)
上学期我们都学习了《歌词三首》,其中有一首《我的中国心》,大家还记得吗?这首歌很多同学应该都会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播放多媒体课件:歌曲《我的中国心》,全班齐唱。)
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思想爱国)
那么,如果一个人离开家乡很久,又很远,时间的流逝,高山大海的阻隔,会磨灭他的这种思乡之情吗?
这,就是萧乾先生在《枣核》里所要告诉我们的。(幻灯片2、3)
二、初读枣核,认字识词
1、指名朗读课文(生齐读同窗的话,其余师读,配乐)。
要求:
(1)划出文中你认为应该积累的词语;
(2)思考:文章写了什么故事?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你对这篇文章如何理解?
2、词语积累:(幻灯片4、5)
三、读懂枣核(师设计四项问题,引导学生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理解主题,同时指导阅读方法。)
(1)请用一句话来概括:
友人托我带几颗生枣核,用以在花园试种一下的事。(幻灯片6)
(2)找中心句。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3)课文中多处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可见“枣核”是这篇文章的-------------。(线索)(幻灯片7、8、9)(板书)
请生围绕枣核这一线索来概括全文的结构:()枣核-()枣核—()枣核—()枣核。思考线索的作用。
(师点明线索的作用;引导学生明白:读书时把握住文章的线索,用助于阅读理解。)
(4)这不仅是几颗深情的枣核,也是构思别致的枣核。想一想,将文章结构改为“话枣核、索枣核、得枣核、议枣核”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全篇用枣核设置悬念,使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写得有张有弛、摇曳多姿,始终紧紧吸引着读者,使结构更精巧。
四、体悟情感
(1)这位华裔老人为什么要种枣树呢?而且不是就地取材,却是让老同学千里迢迢从中国带来枣核试种?她到底为什么要种枣树呢?(幻灯片10)
明确:因为她想用几颗来自故乡的枣核种出枣树来寄托思乡之情。
(2)从哪些描写中可看出他思乡呢?齐读第七段后找关键句。(幻灯片11)
“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语言)
“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心理)
栽杨柳、养睡莲、堆假山,还想种枣树。(动作)
(3)老人的花园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还即将种下枣树,老人何以不辞辛劳,不嫌麻烦呢?再者已到了风烛残年,到哪年才能看到枣树长大?有种枣树的必要吗?(幻灯片12)
有必要,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真是满园景色,满园乡情——这就是老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独特的方式。
(4)作者想借枣核表达怎样的意思呢?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学生勾画、批注)通过这位友人,作者看到的是整个华夏民族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而且,这种思乡之情也正是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
教师:这就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通过这位友人,作者看到的是整个华夏民族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而且,这种思乡之情也正是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
五、学习写法
1、思考:这篇文章,表现的是一位远离祖国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民族深情,为什么以“枣核”命题,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1) 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
(2) 从结构上看,枣核是本文叙事线索。
(3) 从写法上看,是以小见大。
师小结:感受生活,要由表及里,做深入思考;反映生活,要独具慧眼,从小处着笔、从大处着眼,寓情于物,以小见大、从一件小事中,发掘出了一个有深意的重大主题。俗话说,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我们要学习这种小中见大的写法。(幻灯片13、14)
2、“思乡之情”是一种情感,一种情绪,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可在作者的笔下,美籍华人的这种感情是那么可触可感,生动感人,你认为主要妙在何处?(幻灯片15)
中国化的景物(幻灯片16)
简洁质朴的语言(幻灯片17)
七、拓展延伸
思乡爱国一直是人类众多美好情感之一。在这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优美的诗篇,我们在课外还读到哪些思乡爱国的作品?(《乡愁》、《月之故乡》、《绿叶对根的情意》等)(幻灯片18、19、20、21)
八、布置作业
风烛残年的美籍华人要了几颗枣核,想把它们种在自己的花园里,以解思乡之情。我们相信它们一定会茁壮地成长。试想一下,在这些枣树下将发生怎样的故事?
请发挥想象,以《枣树下的故事》为题,写一篇300字的作文。(幻灯片22)
教学反思:
导入中的歌曲《我的中国心》,很好地将学生带入思乡爱国的情感之中。课堂容量过大,故显得仓促,亦缺少恰当的衔接,过渡不够自然。
幼儿园《枣子》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在我国北方,过年前总是蒸枣饽饽祈祥求福,祝愿来年的日子蒸蒸日上。而如今,東饽悖已成为一种富有民俗特色的面食,进入了我们日常的管桌。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和劳动能力逐渐增强,和富有经验的老奶奶一起做事像,不仅能在欣赏,制作、品尝过程中体验动手做面食的乐,还能使特色手工面食这种民俗文化代代相传。本活动充分利用有效的社会资源,通过引导幼儿与有经验的老奶奶一起运用揉、援、团等技能共同制作事,使幼儿认识并了解这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手工面食,在制作和品尝的过程中充分体验手工劳动的乐。
活动目标
1、知道枣是我国富有民俗特色的一种手工面食。
2、尝试运用、、团等技能制作停,重点掌握挑面鼻儿、插红枣的制作方法。
3、在制作、品尝車悼的过程中体验手工劳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邀请班中或当地有经验的一位奶奶来园介绍枣饽饽的做法并提前做几个枣饽,已经发醇并切成一块块的小面团,洗净的红若干,做好桌面、器具等消毒工作,“幼儿学习材料拥抱冬天)。
活动建议
1、请幼儿欣赏并品尝老奶奶做的枣饽,了解枣饽饽这种面食的`特点。
(1)出示枣饽,引导幼儿说一说它和我们平常吃的慢头有什么不一样,猜猜这些漂亮的枣饽饽是谁做的。
(2)请出做枣饽的奶奶,让幼儿一边品尝東饽饽,一边听奶奶讲关于做枣饽的风俗习惯。
2、请幼儿自主阅读《拥抱冬天》第24页,了解枣饽饽的制作步骤,和奶奶起做枣饽饽。
(1)幼儿自主阅读《拥抱冬天》第24页,讨论、总结制作方法。
小结:先将小块的面团揉光滑,再团圆,然后用两个指头依次在顶部和它的上、下、左、右对顶挑出5个面鼻儿,插人红枣即成。
(2)请奶奶现场演示难点部分:挑面鼻儿、插红枣,加深幼儿的印象。
(3)提出制作要求:幼儿看步骤图,跟奶奶一起用揉、团、挑等方法做枣饽。鼓励幼儿挑面鼻儿时大胆尝试自己喜欢的方法。例如: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对顶挑,挑时有耐心,失败了可以重新做。
3、组织幼儿欣赏、品尝劳动成果,分享劳动体会。
(1)请幼儿给自己做的枣饽饽做上小标志,如在底部嵌入大小、颜色不同的豆子。请幼儿自主阅读《拥抱冬天》第25页,欣赏各种胶东花饽饽的图片进一步感受传统手工面食的魅力。
(2)请幼儿欣赏、品尝蒸熟的東悼,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幼儿园《枣子》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抓住人物对话,读懂故事内容。
谈话交流,领悟故事背后的深刻道理。
学习默读课文,做到默读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
教学流程:
一、回顾旧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成语故事,它的名字叫做……
教师板书课题:囫囵吞枣,提醒大家注意“枣”字。
谁能为我们讲讲故事的主要内容?
指名参照给出的提示,完成主要内容的概括。
二、提出质疑
在你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你一定有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大家现在小组内交流,组内能解决的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由组长归纳整理在问题纸上,我们班上解决。
1、小组内提出质疑,组长归纳整理。
2、全班交流问题。教师进行归纳整理,制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问题预设:
A什么是囫囵吞枣?
B年轻人为什么要“囫囵吞枣”呢?(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出这个办法的?)
C年轻人为什么会闹出这样的笑话?
三、围绕质疑,深入理解。
A、什么是囫囵吞枣?
今天我们要学一种新的读书方法:默读(说一说什么是默读)
请大家用默读的方法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什么是“囫囵吞枣”?
B、年轻人为什么要“囫囵吞枣”呢?(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出这个办法的?)
引导学生从主人与年轻人的对话中体会文章内容。
找到主人的话语,读一读,从主人的话中,你读懂了主人要表达什么意思嘛?
主人为何要这样劝告年轻人呢?(引导学生抓住年轻人吃东西的.动作描写来体会)
为了年轻人的健康,主任客气地说:(生接读主人的话)
年轻人听到主人这样说,他是什么反应?(愣住了)。
假如你是那个年轻人,你为什么愣住,此时,你会想些什么呢?
从年轻人的想法来看,你认为他听懂主人的话了吗?
面对怎么吃梨和枣,年轻人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呢?
出示语段:“哈哈,我有办法了,……这岂不是两全齐美吗?”(指名朗读)
练习将“这岂不是两全齐美吗?”换一个说法。说说对“两全齐美”的理解。
年轻人所说的“两全齐美”的办法,具体指怎么做呢?有哪两个方面的好处呢?(出示课件)
讨论:这个办法真的就两全齐美吗?
在场的人听了他的想法后,有什么反应呢?理解“前仰后合”的意思。
师过渡语:刚才我们通过对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清楚了年轻人为什么要“囫囵吞枣”呢?(学生简单回答)在这一段中作者主要采用了主人和年轻人的(对话)向我们讲述了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同学们想不想扮演一下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表演一下呢?
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组长安排好角色,一会儿,我们要进行小组展演。
小组内分角色表演。
小组展演,其他小组给出评价。
讨论:
1、在年轻人说完后,在场的人都笑得“前仰后合”,他们在笑什么?
2、年轻人为什么会闹出“囫囵吞枣”这样的笑话呢?
如果你在场,你想对年轻人说些什么呢?
四、课堂小结。
年轻人不进行分析理解,只顾着主人的劝告想出“囫囵吞枣”的办法,真是可笑。大家要记住,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想办法解决问题时,一定要(多动脑筋,对知识,对情况多加分析与理解。)
五、布置作业
1、向父母讲述文中的故事
2、阅读其他的成语故事。
二年级语文《囫囵吞枣》教学反思范例
《囫囵吞枣》是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这篇课文较长,生字也较多。读起来可以说是有难度的。为了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前一天留了预习的作业,要求学生晚上把课文读5遍以上,读通顺。把不懂的字词画下来,查字典弄明白。 我想,如果学生按着预习要求认真的去做,第二天的课讲得也会顺利多了。
今天的语文课上,我先板书了课题,因为已经布置了预习的任务,所以,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囫囵是什么意思?课题为什么叫“囫囵吞枣”?我认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孩子们却给了我一个啼笑皆非的答案,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孩子们踊跃的举手,叫起来一个后,大声的回答说:“因为课文里有一个年轻人叫囫囵,他吃的枣,所以叫‘囫囵吞枣’!我问:“他这样回答对吗?”孩子们齐声说:“对!”
真是让我哭笑不得,这就是回家预习的结果?是没把作业当回事儿?
我说:“下面,你们认真的读一遍课文,告诉老师课文中哪里写着年轻人的名字叫囫囵。”孩子们大声的读起来,读完后,再问:“谁能告诉老师你是从哪句话看出年轻人的名字叫囫囵的?”王鑫伟站起来读到:“吃枣只咽不嚼,这不成了囫囵吞枣了嘛!”原来如此,她们不是没好好预习,而是理解上出了偏差,不明白囫囵是什么意思,就把它当成了人的名字。
我说:“先不管这个答案对不对,拿出字典来,大家查一下囫囵是什么意思。”同学们查完后大声说:“是完整的,整个的意思。”再问:“它是人的名字吗?”孩子们一起回答:“不是!”接着问:“根据它的意思想一下囫囵吞枣应该是什么意思?”孩子们答:“是整个的把枣吞下去。”我再接着说:“那好,大家再仔细读一遍课文,想想这个故事到底说了一件什么事儿?”孩子们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看来,孩子们的想法和我们的想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的思维方式有时很简单,有时很独特,在引导他们理解知识时,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思想为主导,要多想一想,孩子们会怎么想,多问一问,他们在想什么,根据他们的理解程度再去解决问题,这样,我们的劲儿才能使在刀刃上。
幼儿园《枣子》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积累“折、涨”2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
[教学重难点]
默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体会枣核的聪明勇敢。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朋友(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他只有一个枣核那么小,他的名字叫“枣核”。别看他人长得小,但是非常聪明勇敢。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新朋友的故事。(板书课题:枣核)
二、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一)明确初读要求。(课件出示)
1、默读课文,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山脚下一户人家生了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取名“枣核”,枣核不但勤快,也很聪明。有一年大旱,庄稼人纳不上粮,衙役就把牛、驴都牵走了,枣核帮人们牵回了牛、驴,还戏弄了县官。)
3、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哪些内容让你觉得最有意思。从课文中找出来,然后和同学交流。
4、小组交流,用自己的话将你认为有意思的部分复述一遍。
5、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二)全班交流,各抒己见。
1、交流一:枣核出生,爹娘发愁。
(1)枣核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生的?
(2)枣核出生后,爹娘的心情怎样?
(3)面对爹娘的发愁,枣核是怎么说的.?从他的话里,你感受到了什么?(有志向)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迫切希望——欢喜、激动的心情变化)
2、交流二:枣核干活勤快,学了很多本领。
(1)“邻居们都夸枣核,枣核的爹娘非常高兴。”邻居们会怎样夸枣核?枣核的爹娘又会怎样说?(学生各抒己见)
(2)对枣核学会的这些本领你有什么看法?(学生各抒己见)
(3)教师小结:同学们,故事发生在古时候,那时候没有高科技产物,人们用人力、牛马驴等畜力拉犁种地。枣核这样的山村孩子能学到那么多本领,真的很了不起。(指导朗读,读出对枣核的赞美和敬佩)
3、交流三:枣核帮大家牵回牛、驴。
(1)快速浏览课文第4—7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内容主要写了什么。(全班交流,教师评议)
师小结:有一年大旱,庄稼人纳不上粮,衙役就把牛、驴都牵走了,枣核靠自己的本领,折腾得衙役们筋疲力尽,困倦地睡着了。枣核趁机把乡亲们的牛、驴牵回了村子。从中可以看出枣核是个不畏权贵、善良、为乡亲们着想的孩子。
(2)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枣核的赞美、崇敬之情。
4、交流四:枣核戏弄县官。
(1)快速浏览课文第8—13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内容主要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这部分课文主要描写了枣核戏弄了县官,表现了枣核超人的胆识、超强的本领和无穷的智慧。)
(2)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枣核的赞美、崇敬。
5、举手自荐,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6、集体交流、点评。
三、拓展交流,练习续编
同学们都能完整地表达出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让老师听得津津有味,枣核戏弄县官会有怎样的结局呢?发挥想象说一说吧!
[教学板书]
枣核出生,爹娘发愁。
枣核干活勤快,学了很多本领。
枣核帮大家牵回牛、驴。
枣核戏弄县官。
聪明勇敢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首先帮助学生理清故事结构和主要情节,以便学生以此为导向,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并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故事,从而加深学生对民间故事的阅读、探究的兴趣。语文课堂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创作欲望,我想这节课就能完成教学目标了。
【幼儿园《枣子》教案】相关文章:
枣子06-11
摘枣子07-27
枣子的作文04-26
捡枣子_700字02-14
摘枣子作文(精选34篇)08-01
梦见枣子是什么意思?05-21
梦见吃枣子是什么意思07-29
由枣子引起的回忆作文(通用31篇)09-19
打枣子二年级叙事作文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