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幼儿园大班教案汇编十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摇动装入不同物品的瓶子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效果。
2.自制各种瓶子乐器,并演奏简单的乐曲。
活动准备:
1.各种饮料瓶、色纸、胶水、豆子、米、沙、石子等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幼儿注意,导入课题。
1.教师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一个瓶子,一边摇动一边说:“这是一个会唱歌的瓶子,听,我的瓶子发生什么声音了?”
2.为什么我瓶子会“唱歌?”
3.猜一猜瓶子里面有什么?
4.教师出示另一个瓶子,问:“怎样才能使这个瓶子也唱歌?”
二、幼儿自制瓶子乐器
教师说:“待会儿,小朋友每人拿一个瓶子,选一种你喜欢的东西,装一勺子放入你的瓶子里,然后拧好盖子,就做好了一个瓶子乐器。”
三、幼儿感知瓶子发出的不同声音。
1.你的乐器是用什么做的?他会发出什么声音?
2.小朋友做的乐器发出的声音都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不同的东西放入瓶子里会有不同的声音效果。
四、用自制的乐器演奏乐曲
教师问:“我们可以用这些瓶子乐器做什么?”(表演/演奏)
“我们的瓶子乐器除了会唱歌、还会跳舞。”幼儿演奏乐器《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五、幼儿装扮自制的乐器
“我们的瓶子棒棒?”(棒)“那我们好好为它打扮打扮。请小朋友利用这些色纸打你的瓶子乐器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教师为幼儿准备各种色纸,幼儿根据自己意愿装饰乐器,发挥想象。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春天是孩子记忆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里来》这首歌曲直观地描述了春天的情景。幼儿对这些描述既新奇又熟悉,所以很容易理解并掌握。而且这首歌旋律轻松、活泼,歌曲形象、生动,词曲结合得比较好,唱起来上口,使幼儿在唱歌时感到十分愉快,有利于形成他们乐观、开朗的性格。《春天里来》的重点在于享受唱歌的乐趣,难点是唱清楚歌词,这就要求幼儿能借助图片进行记忆,进行演唱。
这首歌歌曲使我们仿佛置身于芳香缤纷的春景之中,给幼儿提供了欣赏美、享受美的机会。图片的使用、多形式的练唱吸引幼儿演唱的兴趣,能比较完整地唱会歌曲,又使幼儿体会到成就感、自豪感,这使幼儿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2.学习借助图谱来理解、记忆歌词,体验合作演唱带来的快乐。
准备:
1.歌曲图片一份。
2.幼儿已有关于春天的认知经验。
过程:
一.欣赏教师范唱。
师:孩子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关于春天的歌,(出示字卡:春天里来)请大家仔细听,歌里面唱了什么?等下老师要问你们的哟。
二.了解歌曲内容。
1.教师清唱一遍,问:你听到歌里唱了什么?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边放图片边唱相应的歌词,以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师:还有图卡没找出来,那我就再唱一遍,把它全都找出来)
3.清唱第二遍。
(幼儿再次倾听教师的范唱,并把前面未说出的歌词补充完整。教师出示所有小图片放在总图谱下方。)
三.学习副歌部分。
师:(出示“拨浪鼓”的图片)刚才有小朋友听到啷里个啷的声音,啷里个啷是拨浪鼓发出的声音。
师:那我们再欣赏一遍歌曲,听一听这种拨浪鼓的声音一共出现了几次,哪一次最长。
(教师边说边把三幅拨浪鼓的图分别摆在总图谱的相应位置上.)
师:(手指第一幅拨浪鼓图卡。)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这几个拨浪鼓一样吗?
师介绍:它们长得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就不一样。一种发出“啷里个”的声音,一种发出“啷”的声音。
师:那现在我们把小鼓的声音连起来念一遍。
(幼儿在教师带领下看图谱练习。)
师:下面跟着钢琴声,我们在“拨浪鼓”的地方一起唱,其他地方听老师唱。
四.初步看图谱完整学唱歌曲。
1.师:刚才我们在唱歌时发现歌里的歌词与图谱的顺序不一致,你能让他们变得一致吗?谁愿意试一试?
2.个别幼儿操作
师:他排的顺序到底对吗?你能用什么方式知道他排的正确与否?
3.教师再唱一遍歌曲,在图片摆放有争议的地方有意放慢速度,以引起幼儿的注意。唱完后.引导幼儿再次讨论,并调整图片
五.演唱歌曲
1、看图谱学唱歌曲(二遍)。
2、幼儿合作演唱歌曲。
师:下面,我们换~种方法来演唱,一半唱图片字词,一半唱“啷里个啷”。注意唱出我们在春天里快乐高兴的心情。怎么分?请孩子决定
师:你们配合的真好,你们再来想一想想怎么来合作唱?
1、尝试脱离图谱唱歌曲。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课题生成: 幼儿数学活动要求教师们在活动中,首先做到的就是要使幼儿真正理解一个数学概念,并掌握这一概念的的属性。“星期”这一时间概念的属性之一是其顺序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之二是其周期性(七天一循环,周而复始)。因此,此数学活动宗旨就是让幼儿理解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即“周”这一概念。其次、还要注意到紧密联系幼儿已有的序数、邻数的知识,联系幼儿生活中天天伴随“星期×”的经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次活动。
课题名称:认识时间“星期”(大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2、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学习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方面:录音机、多媒体计算机各一台,录有童话电《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的磁带一盒。星期转盘游戏的课件,星其盘操作材料若干套(与幼儿小组数相同)。
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习了7以内的序数和邻数,通过挂台历对“星期”时间概念有初步了解。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1~7序数,2~6邻数(3分钟左右)。 (1)复习序数:出示1~7数字娃娃(排列无序),请幼儿帮助数字娃娃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谁呀;数字娃娃,老师出示大写数字表示。
(2)巩固邻数:以“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形式进行。 例如: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邻居是几和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邻居。幼儿可回答二、二、二、你自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邻居。
2、新授: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18,20分钟) (1)听文学作品《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的童话故事,第一遍口头讲述故事后提问,童话的名称及故事里讲到谁?(老师出面期妈妈图片)她想干什么?幼儿回答后,老师交代本节课新授
是认识“星期”,并提出以下问题,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请幼儿边听录音,边思考。
(2)听录音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放录音同时随故事情节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星期一期日的顺序),然后请幼儿回答以上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亏谁……最后一个孩子是谁?让幼儿帮星期妹妹排队,明确星其顺序性。
(3)转盘游戏:找邻居(老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町请个别幼儿操作)。
规则: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到星期×,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的两个邻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两个邻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戏反复进行4、5次。
突出强调:星期日的邻居是谁呢(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一个星期开始)。
3、幼儿操作活动:转盘游戏“找邻居”(8~10分钟)。 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流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述指针所指星期×的两个邻居是星期×和星期×。(意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感觉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形成星期这一时间概念。)
4、活动评价(2分钟)。 引导幼儿与老师一起淡谈这节课认识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玩星期转盘游戏的感受。
5、分组进往角色游戏:“找邻居”。 七名幼儿一组,分别戴上星期娃娃头饰,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个角色形象,手拉手围成圈,顺时针转动,边转边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邻居”。
接着星期一先发问,我是星期一,我有两个好邻居,我的邻居是几和几?其余六个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两个子邻居,你的邻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顺次提问,方法同上,游戈延续进行。
星期妈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都非常可爱,漂亮,于是她高兴地说:“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她边说边伸个食指,轻轻地点着那排圆溜溜的脑袋:“梅花、桃花、兰花…~是她只报了三个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这不是同花的名字一样吗?”
星期妈妈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觉得它们都非常聪明,伶俐,于是她叉快乐地喊了起来:“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她边说边伸出一个食指,轻轻地点着那圆溜溜的脑袋:“聪聪、明明、伶伶、俐俐......”可是念到这儿;她叉停住了,“哎呀,不行,这不是跟小腮友们的名字一样了吗?”星期妈妈又想,突然,她拍着自己的大脑袋自言自语地说:“啊哈!我真糊涂,七个孩子不正好是一天接一天生的吗?就按他们出生的次序排名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七。”星期妈妈说到最后一个孩子的名“星期七”时,感到这个太别扭了,她想了一下说一天生一个孩子,一天就是一日,星期七就叫星期日吧。星期妈妈取好七个名字,嘘了一口气,高兴;“好啦好啦,七个好听的名字、算取好啦!”
过了一会,星期妈妈拿来两件红色的衣服说:“星期六、星期日是我七个孩子中最小的两个孩子,就让他们穿上最漂亮的红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这五个孩子长得大。星期妈妈说:“给他们穿上黑衣服最漂亮”,于是她又拿来黑衣服,一边给他们穿一边笑嘻嘻地说:“黑衣服,黑衣服,黑出白皮肤,衣服黑,皮肤白,人人见了都喜爱。”
星期妈妈的孩子们渐渐地长大了,他们不但学会了走路,而且,还经常手拉手围在妈妈身边,跳起快乐的“圆圈舞”呢!
效果评析: 此教学活动以游戏贯串始终。开始部分以“数字娃娃排队”“数字娃娃找邻居”游戏形式复习巩固7以内的序数和邻数,激励了幼儿学习热情,为新授作了知识铺垫。新授部分以幼儿喜爱童话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向幼儿介绍“星期”知识,幼儿在全神贯注地欣赏中,了解了星期的有关知识,并对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有了粗浅的理解。紧接着通过星期转盘游戏,幼儿在实际活动中,真正体验到了星期概念的内涵,透彻地理解了星期的顺序性,突破了星期周期性这一难点。然后通过活动评价,使幼儿主动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在老师的帮助下得到了整理、概括,在理解的前提下学习运用数学语言。最后幼儿在有趣的角色游戏中,形象地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情况,轻松愉快地结束教学活动。整个活动寓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幼儿在动静交替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获得成功的喜悦,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好。
专家点评: 看到本课题的生成,教师对活动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以及教学方法和步骤的思考,可以看出教师已能对所组织的数学活动进行理性的思考了,幼儿园数学活动是一种充满理性的活动,而我们白教师常常还只是停留在追求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变化上,能从理解的高度去思考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的人还较少。希望幼儿教师学会从经验到理论的提升。
反思与讨论: 淡谈你对有关幼儿数学教学方面理论的了解和认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散文,感受散文的内容和意境。
2.丰富词语:失望、谈天、赞美;能用"有的……有的……"的句式说句,培养幼儿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严谨性。
3、通过学习散文、欣赏散文的优美词句,了解下雪对人类的好处,使幼儿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培养幼儿勇于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看过冬季北方下雪的录像,个别幼儿去旅游时看过雪景,并在雪地里照相,对下雪情景有初步的'了解。
2、物质准备 实物投影机、录音机及磁带、电视机;幼儿在雪地里的照片; "失望"、 "谈天"、 "赞美"的字卡和"有的……有的……"的字条。
3、环境准备 将幼儿带回的照片,布置在活动室的墙壁上。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拿出自己带回的照片,说说滚雪球、打雪仗、堆雪人的快乐,引入课题。
2、结合图片,配乐欣赏散文《冬姑娘的礼物》,初步感受散文内容。
3、分段欣赏散文,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学习词语:失望、谈天、赞美;能用"有的……有的……"句式说话。
(1)欣赏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
谁到世界上来了?她带来了什么礼物?她认为人们一定会喜欢她的礼物,是真的吗?
(2)欣赏第二部分(第三、四、五、六自然段)。
①谁不喜欢她?为什么?
②她见人家不喜欢她,她觉得怎么样? (出示"失望"的字卡)请幼儿做出"失望"的表情,引导他们用这个词造句。
有谁喜欢她?为什么?她看见几位农民在做什么?(出示"谈天"的字卡)引导幼儿用"谈天"这个词造句。
(3)欣赏第三部分(最后部分)。
冬姑娘来到哪里?看到了什么?
出示字条:"有的……有的……"引导幼儿用这个句式说话。
4、学习散文中优美的词句。(出示字条)诗中用了哪些优美的词语、句子来赞美冬姑娘?请你大胆地说出来。
5、请幼儿谈谈下雪对人类有什么好处。
小朋友,雪对人类还有什么好处呢?
6、再次欣赏散文,幼儿边听边点读或边表演。
活动延伸:
了解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冬天南方不下雪,北方才下雪。鼓励幼儿冬天不怕冷,积极勇敢地参加体育锻炼。在活动室中布置一幅雪景墙,由幼儿自己用各地照片来布置;在小画廊展出"冬天到"幼儿作品。节假日让家长带幼儿外出旅行,欣赏雪景,为幼儿拍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幼儿能够学习10的分成幼儿能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幼儿能够相互交流自己的答案
准备材料: 幼儿分组(如:四组,准备40颗糖果,每组10颗)糖果可是手工制作的假糖果。
小白兔卡片9张(每张分别有1,2,3,4,5,6,7,8,9只小白兔),胡萝卜卡片9张(每张分别有1,2,3,4,5,6,7,8,9根胡萝卜)故事导入:小熊妈妈给小熊10颗糖果,叫小熊把它们分成两份。
师:有几种分法?怎么分?(分法糖果)我们大家分组跟小伙伴们说一说好不好?
幼儿讨论完后,请每组幼儿的一位小朋友说他的分法。
活动过程: 师:我们大家都有自己的分法,那让我们看下小熊是怎么分的?
PPT演示,并在演示过程中提问幼儿?
师:大家说小熊分的对不对?
幼:对!
师:那我们奖励小熊吃糖果好不好?
幼:好。
师用PPT演示图片糖果。
巩固过程:师:小朋友,小熊有糖果吃,你们想不想吃啊?
幼:想。
师:那老师待会给你们题目,答对的小朋友就奖励糖果。
PPT出示题目,请个别幼儿回答,糖果统一下课发。
结束:游戏:小白兔找萝卜请18名幼儿上来,9个拿不同数量的小白兔的卡片,9个拿不同数量的胡萝卜卡片。
说明游戏规则: 小白兔要去找能和自己合成10的胡萝卜。
小白兔排一行,胡萝卜排一行。面对面站着,两行之间相距3米左右。让小白兔一个一个跳过去找和自己可以合成10的胡萝卜。一个找完之后问没有参与游戏的小朋友有没找对。
总结:游戏结束,问幼儿今天学了什么?
师:10可以分成……幼:1和9师:10可以分成……幼:2和8……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游戏目标
1、幼儿对线条图能展开丰富的想象,促进幼儿发散性、求异性思维的发展。
2、幼儿能清楚地将想象出的词语运用到语言活动中。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游戏准备
组合图两人一幅,木珠两人一筐。
游戏方法
1、两人一组,轮流看线条组合图,说出像××,并利用××词汇说一句完整的话。说对者可得一枚木珠,得木珠多者为胜。如:我看这幅图有点像“骆驼”,骆驼喜欢在沙漠中生活。
2、猜拳决定看图说的先后次序,轮流进行。一次只能说一个词,一句话,说对者才可获得木珠。每次所说的词与句子都不能重复或雷同,每次所说的词要有一定的根据和道理。
活动反思
这节课从一开始设计的个人操作到课程的游戏化再到层层的为目标设计环节我一共上了五次中间修改了四次,当然确实受到了一些启发。
首先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
1、目标设计过于简单。一节好的课程设计需要老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基础,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潜移默化的引入课程并升华幼儿的经验,我在设计中忽略了幼儿的以实际经验为基础而再提高的能力。
2、环节设计中幼儿操作目标单一。在教师评论中大家一致认为老师说的不清楚幼儿也能完成操作,可想而知环节设计过于简单,那么操作对于幼儿来说根本没有挑战性也就没有发展。
3、教学中教师自身的表现:语言过于重复、罗嗦、对于孩子的回答没有及时的给于评价鼓励、教室的提问语言不精确、环节过度突然、教师指导语不明确、环节设计没有游戏贯穿、小学化倾向严重。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初步学习拍皮球。
2、提高幼儿的运动技能,培养幼儿对球类活动的兴趣。
3、在拍球过程中让幼儿初步感受到手掌拍的力量和球的关系使幼儿手眼协调。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个球。
活动过程:
1.新学队列:成体操队形散开。
教师指导下,全体学生反复练习,逐步熟悉队形散开、集合方法。
不同形象走。
徒手操:
手腕和脚腕活动、膝关节运动、正压腿。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拍球动作。要求:用手向下拍一次球后,用双手接住球。幼儿分散练习,教师巡视。
3、教师教幼儿连续拍球:用手将球拍下,当球弹起后,再接着一下一下地拍。幼儿练习。
4、单手拍球,边走边拍,要注意节奏。
5、双手交替拍球。
6、手拍小皮球,我们绕圈走。
7、游戏"看谁拍得多"。
8、结束。表扬学拍球认真的幼儿,带领幼儿将球送入筐中。
附:儿歌
大皮球圆又圆,拍一拍,跳一跳,
拍得重跳得高,拍得轻跳得低。
结束部分:做放松动作。
多元价值分析:
1、拍皮球是民间游戏的一种,孩子们对拍皮球非常感兴趣,皮球除了"拍"以外还有很多玩法,这就为幼儿提供了想象力、创造力。
2、拍皮球锻炼了幼儿控制手掌用力程度,能培养孩子手、眼的协调能力以及动作的敏捷性,促进节奏感的发展,提高运动能力,增强幼儿的体能,发展了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比赢”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自我的来源之一,而孩子往往在“比”的过程中只看到比较的某一向度,因此争强好胜,产生争执。本活动借助绘本《阿比,比一比》的情节发展,让孩子在看看、说说、比比的过程中体验同一件物品如果比的内容不同其结果也不同,从而了解每件物品、每个人都有自己长处的道理。
活动目标:
1、了解从不同的角度比较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2、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比较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绘本PPT、实物李和梨、毛线球、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绘本导入,兴趣激发
1、结合PPT1、2讲述绘本:梨和李比多少,可以怎么比?梨和李除可以比多少还可以怎么比?
2、教师:原来,相同的东西,比的内容不一样结果也会不相同。
二、比比游戏,拓展体验
1、出示PP3讲述绘本提问:小猫和小兔还可以比什么?
2、游戏比一比。
你和朋友比什么可以赢?
介绍记录要求:比什么?结果怎样?
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分享:赢了吗?你和朋友比了什么?
教师: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希望我们不仅能找到自己的长处,也要学会发现朋友的长处。
三、回归绘本,感受情趣
1、阅读绘本结局。
3、出示阿吉尾巴,好长好长……,感受绘本情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探究活动,体验顶纸板的快乐。
2、感知不同形状的纸板都有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
3、探索用不同材料顶纸板的难易程度,积累使物体平衡的有益经验。
4、使幼儿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形成积极探究的态度,养成积极探究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1、碗一个
2、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正方形、正三角形、圆形纸板,正方形纸板、长方形纸板、粗吸管,彩笔筒皮,铅笔,粗纸棒。
重点难点:找准纸板中心点,探索用不同材料顶纸板的难易程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分别用头、手臂、手顶碗,激发幼儿顶纸板的兴趣
师生讨论交流:大家看到了什么,教师除了用头顶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顶?
幼儿讨论
师:老师带来了许多纸板,想请你们也来学学,试着用身体部位来顶纸板。
引导幼儿尝试用身体部位顶纸板。
师:你们的纸板都顶起来了吗?除了用身体来顶纸板,我们也可以用工具来顶一顶纸板,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工具来顶纸板呢?
幼儿发散讨论。
小结:我们可以用笔、尺子、杯子等许多东西来把纸板顶起来。
二、尝试:用粗细不同的物体顶纸板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粗纸棒 彩笔筒皮、粗吸管请大家试一试,你能用这些东西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吗?
幼儿第一次实验,自由尝试顶纸板。
师:你们顶起来了吗?什么东西比较容易顶起来?什么东西难度比较大?
幼儿观察自由讨论
小结:顶的面是平平地,而且面越大就越能方便、平稳地顶起纸板。
幼儿第二次实验,找找纸板的中心点
师:不管什么形状的纸板,我们都能找到它的中心点,请小朋友两两合作在纸板上寻找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并在纸板上画出记号。
小结:原来这些不同形状的纸板,我们都能找到一个能顶起来的中心点,把纸板平平稳稳地顶起来。
三、分享顶纸板的快乐
师:小朋友们都学会了顶纸板的本领,杂技团邀请你们一同去参加他们的表演,孩子们,上场吧!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交通法规,知道违反交通规则是不能在马路上行驶的。
2、在游戏和操作活动中,学习顺数、倒数、接着往下数的数序规律。
3、体验愉快的数学活动。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汽车图片、数字卡片(1—9)人手一份。
2、数辆汽车玩具,糨糊。
【重点难点】
1、在游戏和操作活动中,练习顺数、倒数、接着往下数的数序规律。
2、能按老师给的数字,接着往下编,或自己创编号码。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1、师以警察身份引出话题,引导幼儿对违反交通法规车辆展开讨论。
2、师小结车辆违规的种种可能性。
二、讨论解决
1、出示一辆没有牌照的车:为什么它不能上路?有什么办法让他继续在马路上行驶。
2、出示三个不同的车牌:
(1)看看这几个车牌是用几个数字组成的?
(2)寻找规律(发现这些数字都是连在一起的)
(3)比较其中的两个车牌。1234、4321
(4)小结:这些车牌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编排的,而有的是采用了从大到小倒数的方式,有的是采用了从小到大顺数的方式编排的。
3、老师出示一个数的车牌,引导幼儿按接着往下数和接着往前数的方法编一个有规律的车牌。
幼儿用两种方法编车牌:56789、54321
三、实践操作
1、引发幼儿自己设计车牌的兴趣,并要求幼儿设计一个有规律的车牌号码。
2、介绍材料层次:
已有两个数字,编成一个五位数的车牌。
已有一个数字,编成一个五位数的车牌。
没有数字提示,自己编一个五位数的车牌。
3、幼儿编车牌,老师巡回指导。
四、内化迁移
游戏:我是小司机
规则:
1、出示指示牌:说明——一条路是顺数的车牌的汽车开的。
一条是倒数的车牌的汽车开的。
2、幼儿游戏:听音乐,分别按规则开汽车,听从老师的指挥。
3、开车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数学活动中引导小朋友探索数字排列组合规律,并尝试对给定的3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同时引导幼儿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活动中,首先引导孩子们思考:除了分辨汽车的牌子、外形和颜色,还能用什么方法很快找到自己的车?小朋友纷纷发言,能干的小朋友想到了可以看车牌号。
【幼儿园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教案05-28
幼儿园大班的教案12-21
幼儿园大班教案12-16
大班幼儿园大班综合教案模板12-14
实验幼儿园大班教案03-15
幼儿园大班双语教案03-27
幼儿园大班军训教案03-01
幼儿园大班旅游教案03-27
幼儿园大班《春雨》教案03-28
幼儿园大班《风车》教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