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精选16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时间:2024-07-20 11:09:55 海洁 幼儿园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精选1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精选16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1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 复习几何图形,并练习按特征分类。

  3、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 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不清字、大小标记。

  2、 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活动过程

  一、 准备部分

  复习几何图形。

  1、 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 练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 出尝试问题

  1、 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

  2、 展开正方体盒子平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师: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上来?

  3、 提示记录方法。

  三、 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 幼儿表达活动情况

  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 教师讲解

  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 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 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 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 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 幼儿讲述以上特征。

  (2) 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 幼儿操作活动

  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

  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成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七、 集体游戏“拼图”,辨认正方体

  要求幼儿从一堆各种形体的拼图积木中选一块正方体积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图。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2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区别两者的不同。

  2、能熟练地运算7以内的加减法。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7以内加减式题若干、正方体、长方体的积木各若干、每人一张作业图、一张制作正方体的`纸。

  三、活动过程:

  1、出示7以内的加、减法式题,集体、分组、个别的进行运算练习。

  2、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

  (1)、观察:每人三块积木(一块正方体、两块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进行观察,找出每块积木在形体上的特点。如:三块积木各有几面?教师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告诉幼儿:六面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体;长方体也有六个面,但不是每一面都是正方形,有的六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四面是长方形,两面是正方形。取出两种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观察。

  (2)、找找正方体与长方体。幼儿在桌上的一堆积木中,根据教师的指令,拿出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积木。

  幼儿运用积木建构简单物体。请幼儿数数自己用了几块正方体的积木,几块长方体的积木。

  (3)、想一想。教室里、幼儿园里有那些东西像正方体,那些东西像长方体?

  3、幼儿操作活动:

  (1)、每人一张作业图。数数每一个图形是由几块积木组成的,并在旁边的圈中写上相应的数字。

  (2)、每个幼儿用准备好的纸制作一个正方体。

  4、教师点评幼儿操作结果,并对整个活动进行小结。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3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长方体。

  2、感受形与体的不同,发展空间知觉。

  3、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请幼儿预先收集各种各样的盒子。

  2、幼儿操作材料:正方体、长方体;胶水、棉签。

  活动过程:

  1、看一看

  T:看,这些东西,你们都见过吗?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玩一玩

  T: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请你们每人选择一样玩一玩,看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

  3、说一说

  T:谁来介绍一下,你的盒子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T:有的说有正方形,有的说有长方形,那你的一个盒子上合起来有几个图形组成呢?

  4、认识正方体

  T:看,这是一个魔方,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我们把每一个正方形都称作为面。那看一看它一共有几个面?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

  T: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就叫做正方体。

  5、认识长方体

  T:看,这是什么?它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

  6、分类

  T:这儿有两个架子,看,这是什么标记?这呢?请你们帮你手里的盒子找家,边找边说你送的是什么?

  7、检查

  T:盒子、玩具都找到家了,他们有没有都找对家呢?

  8、迁移

  T:今天你们都和正方体、长方体交上了朋友,那想一想,除了这些架子上的东西,还有什么东西也像正方体或方体?

  9、延伸

  T:今天,我为你们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两张纸,请你将纸沿虚线向五角星方向折出折痕,然后打开,将小半圆形图案沿直线向五角星方向折,在小半圆形图案上涂上少量的饿胶水与上面的图形粘牢。看看变成了什么形体?做完一张再做另一张。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4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正方体、长方体,感知它们的特征。

  2、能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形体。

  3、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正方体、长方体积木及玩具。(积木四散放在幼儿座位后面。请配班老师在幼儿搭好房子回座位后将玩具放在幼儿的椅子下面)

  活动过程:

  一、通过小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接到一个电话,前几天森林里刮大风,把小兔子家的房子吹倒了,小兔子非常着急,怎么办呢?(小朋友帮助小兔搭房子)

  二、引导幼儿观察搭房子的材料——积木,认识正方体、长方体。

  (一)认识搭房子的材料

  1、师:我们一起看看搭房子的材料是什么呀?这些积木都一样吗?

  2、请每个幼儿拿一块积木,看一看、摸一摸自己拿的积木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先让幼儿自由讲讲,再请个别幼儿回答)

  (二)引导幼儿数一数手里的积木一共有几个图形组成。

  1、师: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长方形组成的,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正方形组成的,也有的'小朋友的积木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的,你能告诉我,你的积木上一共有几个图形吗?(幼儿数,老师观察)

  2、请用不同方法数的幼儿倒前面来示范数。

  3、全体幼儿用与刚才不同的方法再次数数。

  (三)引导幼儿观察每个面的形状。

  1、师:小朋友都很能干,都数出了积木上由六个图形,谁来告诉我,你的积木上是六个什么图形?

  2、小结:由六个长方形或四个长方形、两个正方形组成的形体是长方体,由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的形体是正方体。

  三、帮小兔子搭房子。

  1、师:现在,就请小朋友用这些材料来搭房子吧,要搭得既坚固又漂亮。(幼儿建构房子)

  2、参观房子,说一说搭房子的积木是什么形体的?

  四、迁移经验,运用自己感知的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判断自己的礼物是什么形体。

  1、师:小朋友帮助了小兔子,小兔子非常感谢你们,所以给你们每人送了一份礼物,从你们的椅子下面拿出来看一看,说一说,你的礼物是什么形体的?

  2、分别请拿正方体礼物的幼儿和拿长方体礼物的幼儿到前面来,其它幼儿检查是否正确。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课后在幼儿园、在家里找一找,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然后告诉小朋友和老师。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5

  活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活动反思:

  在上两个星期我上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在上第一次课时,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课堂上动手操作的时间有些过长,应该让4人小组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通过改进,在第二次课上,有了好的成效,让每3个小组动手做一种长方体,这样便于多样化和节省时间。

  1.教学时我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等实际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不断积累空间观念。如让学生小组合作,发现并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选用合适的小棒做成一个长方体框架,使学生清楚地看到12条棱的关系,从而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得出总棱长的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如长方体棱的认识,在学生已掌握长方体有3组相对的棱并制作了长方体框架后,我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如果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知道只需量出三条棱的长度就可以了,这样12条棱又在学生脑中分成了4组,对总棱长的计算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6

  教学目标:

  1.知道正方体有6个一样大正方形的面,有12条棱,有8个角。

  2.会折叠一个正方体。

  3.能专注的听课,乐于参与折叠活动。

  教学重点:

  学习知道正方体由6个一样大的面组成,有12条棱,8个角。

  教学难点:

  正方体有12条棱。

  教学准备:

  一个正方体的魔方、16张设计好的折叠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出示魔方,让幼儿知道这是一个正方体,让幼儿观察:正方体有几个正方形的面?面之间有什么关系?(强调这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有几条棱?(让幼儿数)几个角?

  二、让幼儿讨论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不同。

  三、让幼儿折叠正方体.任务:找出6个相同的正方形的面画上相同的符号。沿线折叠并粘贴。做好后数一数12条棱。

  四、简单总结评价。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7

  活动目标

  1.在探索中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2.在操作中增强观察比较与合作的能力。

  3.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大正方体一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纸片若干张。

  2. 正方形纸与正方体积木各面大小相同(每人一份)、笔。

  3. 各种正方体玩具、积木等。

  4. 课件。

  活动重点

  知道正方体的名称以及正方体有六个大小形同的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活动难点

  能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活动过程

  (一)出示正方形的纸,复习导入

  1.小客人是谁?它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一样长的四条边,一样大的四个角)

  2.有什么办法证明它的四条边是一样长的、四个角是一样大的?

  3.幼儿操作、交流。

  小结:上下折、左右折、斜折边和角都能重合,说明边一样长、角也是一样大的。这是一种办法,也可以用一条线来测量一下。

  (二)出示正方体,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1. 你认识它吗?它有什么特征?

  2. 幼儿操作探究正方体。请幼儿在正方体每个面都贴上正方形的纸并编号。

  3. 交流、验证“你发现了什么?你用了几张纸?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的大小怎样?”

  小结:正方形的`面是平面的,正方体是有棱角的,有空间的,是由六个正方形组成的。

  (三)观察完整的“正方体展开面”,进一步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1.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呀?(六个)

  2.看一看:每个图形都是什么形状呀?(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吗?(一样大)

  4.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组合起来就变成了“正方体”。

  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四)寻找正方体

  1.在提供的材料中,寻找正方体

  2.检查验证

  3.出示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

  提问:它是正方体吗?为什么?

  4.找一找,图片里面有哪些东西是正方体?

  5.小朋友,你们家里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体的?

  (五)活动延伸

  拼搭正方体,在生活中正确辨别正方体盒长方体。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8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

  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

  2、情景导入"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幼儿观看课件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

  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请幼儿观察正方体

  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

  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

  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名称"掷骰子"游戏

  2、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骰子上标注问题)

  数字1:正方体有几个面?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2、活动小结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9

  一、活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二、活动准备:

  1、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

  2、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三、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2、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3、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4、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5、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6、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四、教学反思:

  本活动的知识点多,都是概念性的.,巩固学习时,幼儿易产生厌倦情绪,为此,教者改变了传统方式,根据教学目标另行设计了以幼儿熟识的实物为载体,使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动一动及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发展。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幼儿更好地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了解周围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从而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培养幼儿愿意探索的习惯。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10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感知各自的特点和区别。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3、学习按形体的明显特征分类,提高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和幼儿收集各种纸盒(正方体、长方体)。

  2、正方体、长方体的积木若干;正方形、长方形、正方体、长方体的图片若干。

  3、胶水、剪刀。

  活动过程:

  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宝宝带来好朋友引入课题。

  引导语:今天长方形和正方形宝宝带它们的好朋友来和我们一起玩。瞧,它们来了。长方形宝宝带来的好朋友叫长方体。正方形宝宝带来的好朋友叫正方体。

  二、通过拆装盒子,区别比较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1、教师出示两个纸盒(正方体和长方体),引导幼儿从外观上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不同。

  2、幼儿动手拆装盒子,探索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3、提问:每个盒子有几个面组成,每个面试什么形状?(区别方形和立体的不同)

  4、小结:正方形和长方形是平面的,而正方体和长方体是立体的。它们是由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组成。

  三、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数学用书,看看正方体和长方体分别由几个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2、教师示范制作过程。

  3、幼儿制作长方体和立方体。

  4、请幼儿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5、教师小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面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而长方形有两个面与另外四个面试不一样的。

  四、搭一搭,找一找,说一说。

  请幼儿用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积木搭建各种建筑,搭好后数一数,说一说用来几块正方体和长方体搭建。

  五、游戏:对对碰。

  幼儿每人手上拿一张长方形或长方体、正方形或正方体的图片,让幼儿进行图片对对碰。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11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能区分长方体与正方体。

  2、感受行与体的不同,发展空间知觉。

  3、培养动手动脑及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长方体纸盒若干个、画有花的长方形若干;

  2、正方体、长方体物品若干;

  3、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长方体1、观察桌面上的操作材料小朋友们,你们看看桌子上有什么呀?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用这些东西来玩个"找朋友"的。

  2、教师讲解操作要求这个纸盒老师给它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等会儿请小朋友们先将纸盒的衣服"脱"下来,数一数它总共有几件衣服,再帮衣服找出和它自己同样大小的.衣服做好朋友,然后请你把这对好朋友身上的花涂上相同的颜色,涂好后再将这些衣服穿回到纸盒的身上。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分析幼儿操作结果

  (1)将每组幼儿的长方体展示在上面,教师与幼儿一起来观察。

  (2)刚才我们小朋友都将纸盒的衣服"脱"下来过了,你们说它有几件衣服呀?(6件)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不是6件。教师逐一将衣服"脱"下展示在黑板上。那你们说这个纸盒有几个面啊?

  (3)你们看看这6个面谁和谁是好朋友?也就是它俩的大小是一样的?(教师将6个面是一对的两两放在一起)

  (4)现在我将它们都穿回去,这个面在这里,这个面……

  (5)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左右两个是一样大的,前后两个是一样大的。

  5、教师小结:像纸巾盒、牛奶盒这样的盒子,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大小一样的形体我们叫长方体(出示字体:长方体)

  二、认识正方体

  1、(教师出示正方体)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个是长方体吗?是的请举手。

  2、那它倒底是不是呢?我们来看看,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它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这6个正方形它们的大小都一样,像这样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而且这6个正方形的大小都一样,这样的形体我们叫正方体(出示正方体字体),正方体也是长方体。

  三、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1、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在后面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的物体,请你到后面去挑选一个长方体或是正方体,看哪个小朋友能又快又好的挑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来。

  2、提问个别小朋友他挑了什么,是什么体?

  3、请幼儿将手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放入两筐子。

  四、寻找生活中长方体和正方体1、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长方体或者是正方体?

  2、观看放映幻灯片。

  五、延伸活动(教师出示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它这两个面是正方形,请小朋友回去后可以为它也去穿穿衣服,你也会发现一个秘密。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12

  活动目标

  1.了解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学习观察、比较与合作,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毛线、纸、水彩笔、正方体若干、立方体若干、大小不同的泡沫板。

  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

  用礼物的形式引出认识的对象——正方体,初步认识正方体。

  2.基本部分

  (1)玩一玩:幼儿进行第一次探索。

  幼儿观察正方体的特征,自由拼搭。

  教师总结:正方体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正方体有6个面。请幼儿进行验证。

  (2)搭一搭:幼儿进行二次拼搭。

  在第一次拼搭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拼搭,要求6人一组合作搭出正方体。

  总结:幼儿在拼搭的时候要找大小相同的六个正方形泡沫板才能拼搭出一个正方体。少一个正方形和六个大小不一的正方形都不能拼成一个正方体。

  (3)量一量:找出正方体

  利用提供的工具量一量找出正方体。

  总结:突出个别的,把不正确的进行讲解。

  3.结束:找一找

  小朋友真棒,在我们幼儿园中也有好多的正方体,我们出去找找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13

  活动目标:

  1、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能找到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并能用语言描述。

  2、比较并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3、尝试利用不同的形体组合正方体。

  活动准备:

  1、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利用平面制作图制作正方体;

  2、记号笔、积木、PPT、相机。

  活动预设:

  一、出示幼儿之前区域活动中做好的正方体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这是我们在区域活动中做的什么?(正方体)

  2、你们在做的时候发现了什么?结合幼儿的照片讲解,帮助幼儿认识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3、师小结:小朋友通过制作正方体发现了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二、请幼儿制作骰子,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引导语:正方体能变成什么呢?(请几名幼儿说说)我觉得这个提议很好,我们就来变正方体的骰子。

  1、要求:做骰子的时候先想想可以用什么标记来做骰子,一边做标记一边数正方体的骰子有几面。

  2、幼儿动手做骰子,师提醒幼儿边画边数,一定要数清楚骰子有几个面。

  3、师幼交流分享:你用什么来做标记?你的正方体骰子有几个面?请全体幼儿一起数一遍。

  4、师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三、玩“掷骰子”的游戏。进一步巩固对正方体的`认识。

  引导语:小朋友们真棒,都做好了正方体的骰子,我们来玩“掷骰子”游戏吧。

  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全体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若扔出的骰子数字相同,就换一人重新掷一次。

  问题1、说说图中哪些物品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是正方体的。

  问题2、 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问题3、 从图中找出是正方体的物体。

  问题4、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猜猜看。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几个小的正方体拼成的?请每桌用小正方体的积木拼出一个和照片中一样的大的正方体,并数一数用了几块小正方体。比比哪桌最快。

  问题5、请每人在规定时间内,用各种样子的积木拼一个大正方体。(师将幼儿拼成功的正方体拍照,集体分享)

  四、延伸活动:

  师: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游戏就先玩到这里,请小朋友到区域活动探索剩下的最后一个问题:这是什么?它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14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生的自主发现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会辨认长方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精心组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充满着探索与创新,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二、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

  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

  四、教具准备

  教具: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等;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

  五、教学过程

  1.分类、操作、引出新知

  (1)教师出示一幅图:你能将它们根据一定标准分类吗?

  (2)师生共同概括:像粉笔盒等长方体和正方体,和排球、土豆等都占据一定空间把它们称为立体图形。

  请同学们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认识呢?

  (3)拿出一块橡皮,横切一刀,露出一个面,让学生触摸,并说说感觉,教师明确这部分叫面。再切一刀,再让学生触摸两面相交的线,说出感觉,明确这在立体图形中叫做棱。什么叫棱?

  将橡皮的一个面扣放在桌面上,与两个面垂直再切一刀,触摸三条棱相交的点,说出感受,明确它叫顶点。什么叫顶点?

  (4)找实物指出它的长、宽、高。

  今天,我们就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来学习长方体的认识。

  2.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那么长方体的特征是什么?请同学们自己数一数、量一量、比——比后,完成表格。

  (提示:放手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和学习用具独立探究、自主发现面、棱、顶点的知识。)

  (2)教师巡回指导,指导要点如下:

  ①数面、棱、顶点时,如何数比较科学。

  ②采用多种学习方法。

  (提示:如测量、计算、比较及用身体某个部分去接触面、棱、顶点等。)

  ③独立填写“我的发现”一表。

  面

  棱长

  顶点

  (学生在学习时,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多种学习方法,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汇报:师生共同归纳。

  (除了各部分的数量外,还要引导学生认识。)

  a.按棱的长度可分为3组,每组内4条棱平等且长度相等;

  b.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棱有3条,长度不一定相等;

  c.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长、宽、高;

  d.长方体的形状、大小是由长方体的长、宽、高决定的;

  e.面的特殊情况。

  完成做一做,反馈订正。

  小结。

  五、课堂练习

  拿一个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计算棱长总和。

  综合练习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

  (2)长方体的三条棱长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 )

  (3)有六个面、十二条棱、八个顶点的形体一定是长方形。 ( )

  (4)长方形纸是长方形不是长方体。 ( )

  (5)有6个面,且6个面都是长方形,它一定是长方体。 ( )

  实践与应用

  (1)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厘米,已知长是8厘米,高是7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2)用一根168厘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长方体教具,长20厘米,宽12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3)用一根长100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长·9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后,还剩多少厘米?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15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初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辩认这两种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3.通过操作、观察、想象等活动,激发兴趣,渗透数形结合和事物相互联系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长、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模型;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促进迁移

  屏幕显示:点––––线––––面––––体(动态)

  (1)由点到线

  (2)由线到面

  (3)由面到体

  当显示到面慢慢地向后“移动”变成一个长方体时,老师激疑:“这还是一个平面图形吗?”像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

  二.初步感知,导入新课

  1.引导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保健箱,牙膏盒,砖块等,它们的形状都是长方体。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的长方体实物。

  2.让学生举出长方体的实例。

  3.出示反例,揭示课题

  教师拿出一个不是长方体的实物(四棱台),问学生是不是一个长方体?学生说不出来,老师说明:要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长方体,要用长方体的特征来进行分析、判断。长方体有哪些特征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三.启发引导,探索新知

  (一)认识长方体

  1.观察实物:面、棱、顶点

  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特征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主动发现长方体的`特征。

  (2)根据学生回答,逐步完成板书(略)

  (3)指名归纳长方体的特征。并说明:以后要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长方体,要用长方体的特征来分析、判断。

  3.出示实物(四棱台)让学生说明这个物体的形状为什么不是长方体。

  (二)培养识图能力

  (1)教师出示长方体实物,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长方体,让几个学生分别说:能看到哪几个面?

  (2)用电脑“画”出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到长方体的直观图。

  (3)屏幕显示:根据下面各图,摆放长方体学具(图略)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用电脑操作,把上题中不是长方体的图形去掉。

  2.教师说明: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电脑显示:指出下面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略)

  (四)认识正方体

  1.承上启下,引入正方体

  根据学生回答的上面的最后一道题的结果,教师说明:像这种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把课题补充完整。

  2.揭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师指着上题的5个图形说明:这些都是长方体(屏幕显示集合图)其中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屏幕继续显示集合图)

  3.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1)既然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具备长方体所有的特征吗?

  (2)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特殊在什么地方?

  4. 总结(略)

  四.巩固深化,培养能力

  1.填空

  (1)长方体有()个面,6个面都是(),也可能有2个相对的面是(),相对的面的面积(),长方体有()条棱,每组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长方体有()个顶点。

  (2)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是()的长方体,6个面都是(),6个面和面积都(),12条棱的长度都()。

  2.判断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2)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不是长方体就是正方体。()

  (3)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

  (4)正方体是指特殊的长方体。()

  (5)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16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掌握各自特征和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我们学过哪些基本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2.出示一张纸。师: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把这样大小的许多纸重叠在一起,你们看,是什么形状?(长方体)

  3.师:在日常生活中,长方体形的物体我们常见到,如保健箱、粉笔盒等等,你们能说出一些来吗?(砖、墨水瓶盒子、教科书……)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联系很多,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很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示范操作,认识面、棱、顶点

  1.拿出一根萝卜,用刀切一刀,要求学生观察并且动手摸一摸切出的面。在学生感受的基础上,告诉学生这叫做“面”。

  2.将切出的萝卜平面朝下,再垂直切一刀,取出其中的一块,出示给学生看。

  师:这块萝卜有几个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什么呢?(棱)

  3.继续切,把萝卜一面平摆在桌面上,再垂直切一刀,出现了一个新情况,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有几个面,有几条棱。

  师: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师:刚才我们通过切萝卜的活动认识了物体的面、棱、顶点。

  4.教师出示长方体模型,学生取出长方体实物,进行观察,并且摸一摸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然后回答:一个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

  【评析:教者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时,教学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通过出示一张纸复习长方形特征,再由许多张同样大的纸重叠起来,使原来的长方形出现了“厚度”,使它起了质的变化,成为长方体。使学生认识到两者有内在的联系,又有原则的区别,学生重新构建的知识自然得体。2.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等知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者通过实物演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看一看、议一议、数一数、想一想,使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教学过程。在学生亲自感受的基础上获取的基础知识印象深刻,记得牢,用得上,不易忘。】

  三、认识长方体

  1.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手中的长方体实物,并自学课本,同时在黑板上出示下列自学题:

  (1)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哪些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

  (2)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2.讨论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简要板书。

  (1)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把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称为相对的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2)长方体有12条棱,同方向的棱长度相等。

  (3)长方体8个顶点。

  3.接着教师出示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告诉学生这也是长方体,在它的6个面中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板书:在长方体中,也可能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4.指导学生进行想象。

  (1)师:

  ①以上我们学习了有关长方体的知识,回忆一下看,长方体有哪些特征?根据这些特征,联系生活实际中你们见到的一些实物,说说它们的面、棱、顶点(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各抒己见,进行讨论)。

  ②谁能说说教室这个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2)出示长方体模型。

  ①师:你能看到长方体的哪几个面?

  ②一般我们能看到长方体的三个面。

  ③出示透视图。告诉学生:这幅图称为长方体的透视图。

  (3)尝试练习:判断下列图形中哪些是长方体,说明哪些不是长方体,为什么。

  【评析:长方体有几个面?什么样的面?有几条棱?几个顶点?通过学生观察学具,教师演示教具,学生自学课本并在课本上圈圈画画,再经过课堂讨论后,归纳总结,得到解决。这些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的结果。教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活泼,饶有兴趣。】

  5.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指导学生观察模型,指着模型的一个顶点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有几条棱?是哪三条棱?告诉学生: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我们把横的棱长称为长,纵的棱长称为宽,竖的棱长称为高。

  (2)教师取出一个长方体模型,让学生指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再把同一模型换三个位置,分别由学生指出它的长、宽、高。

  (3)要求学生拿出各自带着的录音磁带盒,要求:

  ①在教师规定的`统一摆放位置,分别量出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②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摆放位置,量出长、宽、高并报出数据,让其他学生猜出报数据学生测量时的摆放位置。

  (4)尝试练习(略)。

  四、认识正方体

  1.以练习二十二第4题,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是5厘米的立体图形为例,告诉学生:“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2.学生取出正方体学具,教师要求学生动手量一量12条棱的长度,观察6个面的形状和大小。教师提出问题:发现了什么?

  经过讨论,让学生阅读课本,根据课本的叙述,要求学生讲出:

  (1)正方体的特征。

  (2)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

  五、总结比较

  师:我们分别学习了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请取出按照练习二十二第5题要求制作的纸样,再请大家比较比较:

  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2.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3.两者的关系怎样?

  【评析:长方体长、宽、高的基础知识和正方体的有关基础知识以及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内在联系,教师都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自然引入和过渡的,既自然又得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

  六、巩固练习

  1.判断。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

  (2)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 )

  (3)正方体是由六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 )

  (4)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2.看图填空。(单位:分米)

  (1)右图是一个( )体, 它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2)右图左边的面是( )形,长是( ),宽是( ),面积是(),它和( )面的面积相等。

  (3)( )面的面积是15平方分米。

  (4)要做一个这样的长方体框架至少要( )分米铁丝。

  3.讨论。

  出示一叠纸。

  (1)先拿去一部分,剩下的纸是什么形状?

  (2)再拿走一部分,剩下的纸是什么形状?

  (3)剩下一张纸,是什么形状?

  (4)为什么上课前我们说一张纸是长方形,而现在说一张纸是长方体?(以前我们不研究纸的厚度)

  七、游戏

  出示两个同样的长方体容器,要求两名学生往里倒水,使容器里的水的形状为长方体,看谁倒得快。

  【评析:本课的知识点多,纯属概念性的,巩固练习时,学生易产生厌倦情绪,为此,教者改变了传统方式,根据教学目标另行设计了一套练习题,使学生在填填、写写、画画及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巩固了基础知识。】

  教学本课之前,先布置学生在家里预习,同时准备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带来。再让学生把准备的长方体拿出来,如有的拿烟盒、有的拿牙膏盒、有的拿菊花盒等,同桌共同探讨,看它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让学生自己板书。再拿出你的正方体观察一下,正方体的情况是怎样的?让学生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长方体和正方体是一种什么关系?还让学生探讨长、宽、高的含义。联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在我们身边有那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先说长方体,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笔盒、音响、还有肥皂、书、黑板等;正方体有魔方、积木等。最后让学生动手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

  所以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把学生推到了主动学习上来,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合作、探讨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开动脑筋。

【幼儿园中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06-24

幼儿园认识正方体教案08-19

幼儿园中班《认识梯形》数学教案08-27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梯形》09-22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钟03-06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圆形01-08

认识梯形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1-08

幼儿园幼儿中班数学教案《认识梯形》04-20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图形09-22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认识图形》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