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秋浦歌》教案(精选11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五年级语文下册《秋浦歌》教案

时间:2024-08-07 20:20:03 赛赛 五年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五年级语文下册《秋浦歌》教案(精选11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下册《秋浦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年级语文下册《秋浦歌》教案(精选11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秋浦歌》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描绘的火热劳动场景及对劳动者不辞辛苦的赞美。

  二、教学过程:

  (一)读诗题,师作简要提示,理解诗题,简介作者。

  秋浦歌:地名,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产地之一。

  (二)自由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思考: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什么人物?

  2、哪些诗句写景?哪些诗句写人?( 指名读)

  3、诗人是在什么时候看到这一景象?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深入理解诗句。

  1、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引导学生理解“照”、“乱”在诗句中的意思,鼓励学生看图读诗句理解诗意:熊熊的炉火映红了天和地,红星在升腾的紫烟中飞溅。

  2、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这是个怎样的夜晚?在这样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脸膛红彤彤的.冶炼工人在做什么?(一边劳动,一边唱歌。)

  劳动者的歌声听来怎样?(理解“动寒川”)

  3、齐读古诗,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四)用自己的话说古诗的大意。

  (五)指导朗读。

  (六)练习背诵。

  (七)布置学生整理曾经学过的诗人李白的作品。

  五年级语文下册《秋浦歌》教案 2

  教学目标:

  1、读懂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热火朝天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生活的辛酸和他们那种积极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及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

  2、认识“赧”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诗描写的劳动场景,从中感受劳动者生活的辛酸和他们那种积极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2、通过诗歌读懂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之心。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初识李白。

  【课件1】

  大家一定知道不少李白的诗句吧,背来听听。

  二、初读诗歌,读通读顺。

  1、师:同学们,从刚才这几首诗中,我们感受到一个非常丰富的李白。李白一生写了大量诗歌,但有一首却是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极为罕见、极为珍贵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秋浦歌》第14首。(板题:强调怎么记住“浦”字)

  2.读题,释题

  (1)师:谁来读读诗题。(指名读)

  追问:知道“秋浦”在哪儿吗?秋浦歌是什么意思吗?

  【课件2指名读】

  补充:李白晚年曾五游秋浦,所作《秋浦歌》共17首。今天学的这首是其中的第14首。

  (3).师: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秋浦歌》这首诗,注意,认认真真读上2遍。读时,注意诗中的一个生字,结合注解把它读准了,争取把诗念得字正腔圆。

  (1)自由练读(生自由读课文)

  【课件3《秋浦歌》原文】

  (2)检查读 (指名朗读) (同桌互读)

  三、读悟诗句

  预设一:炉火照天地

  【课件4】

  (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回答)

  (2)师追问:这景象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壮观、美丽、气势浩大)

  (3)师:请读出场面的壮观——炉火照天地。

  【板书:壮观】

  预设二:红星乱紫烟

  【课件

  6:现代炼铁中钢花四溅的画面】

  (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回答)

  (2)师追问:那“乱”是什么意思?

  (3)师问: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热火朝天、壮观、壮美、危险的、你的心真细啊。不愧是农民的子女。)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起。(生读)

  (4)师:面对如此壮观的景象李白的心情如何?

  (兴奋、欣喜、新奇、赞叹……带上这份情感读这两句诗)

  预设三:赧郎明月夜

  【课件7】

  (1)问:谁眼前还出现了什么画面?(在这月夜里,一群光着膀子的冶炼工人,他们的脸被熊熊的炉火烤得通红通红。)

  (2)师:你看到的是一幅赧郎月夜冶炼图。

  (板书:月夜冶炼图)

  (3)师:诗中的“郎”指的是—— (生:冶炼工人)

  老师查过字典,“赧”字的本意是因为羞愧而脸红。那请大家想想,冶炼工人脸红是因为羞愧吗?(生:不是)那是为什么而红的呢?(学生自由回答)

  (4)师:工人们的脸,不管是因为什么而红,在诗人看来,那一张张红彤彤的脸,连天空中那轮圆月也映衬得更加明亮了。再读这句诗。

  预设四:歌曲动寒川

  【课件8】

  (1)师:就在这月夜冶炼的场面中,你还听到了什么?

  (2)师:川,就是河水、河流。

  (3)师:唱着歌儿劳动,是呀,“歌曲动寒川”,这应是怎样的歌声呀?

  【播放音乐课件:听《劳动号子》】

  (4)师:读着这样的诗歌,听着这样的劳动号子,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形容。

  (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热火朝天、扣人心弦、鼓舞人心……)

  (5)师:这歌曲难道仅仅就是一首高亢激昂、热情奔放、鼓舞人心的曲子吗?这分明就是李白心中对劳动人民的一首——?生:赞歌(板书:赞歌)

  (6)师:你认为,诗人要赞美冶炼工人的什么精神?(学生回答)

  是啊,这样高亢的号子,这样催人奋进的赞歌,把冰冷的河水给震动了。但,这真的能震动吗?这又是什么写法?(生:夸张)

  过渡:这真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这首诗让我们再次感受到李白诗歌大胆想象、极度夸张的特点。

  小结:看啊,月夜的冶炼场面,是何等热烈,何等夺目,何等壮观。请读全诗——

  四、走进工人,感受辛酸

  过渡:好一幅壮观、瑰丽的月夜冶炼图啊。怎能不令诗仙李白“情动而辞发”,写下这劳动人民的赞歌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到冶炼现场,走进这群冶炼工人。请再读全诗——

  1.“乱”中感受艰辛

  师:读着诗的前两行,哪两个字引起了你的注意?(生答后追问)一“照”一“乱”,令你产生了怎样的遐思?(学生自由谈:烈焰升腾、火光冲天、红星乱溅、紫烟缭绕的环境)

  师引导:红艳艳的火星、炽热滚烫的火星、四处乱溅的火星,可能会溅到哪儿,产生哪些后果?(学生回答)

  师:如果说今天的冶炼工人被烫伤了,还能得到及时救治的话,那么在1300多年前,这群冶炼工人被烫伤了呢?(生自由谈)

  师:因此,这个“乱”字,让你感受到什么?(生自由谈)

  师:让我们一起读“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生读)

  师:劳动是这样艰辛,这样危险,可在这明月之夜,他们一面挥汗如雨地工作,一面情绪激昂地放歌,高亢的劳动号子,此起彼伏,响彻夜空。

  再读最后两行——

  【课件9点击】

  2.月夜中感受辛酸

  师:同学们,诗学到这儿,我们不仅有许多问题想要问问这群冶炼工人了。你想问什么?

  五、走进李白,感受同情。

  1.谈感受: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啊?(生谈)

  2.叩问李白:同学们,问了这群工人,你有问题想问问李白吗?(学生自由问后)师:所有的问题只需这一问:李白呀李白,为什么别人都能入睡,而你却不能入睡,偏偏要来到这冶炼现场呢?(生自由猜测)

  追问:那李白究竟有什么心事呢?

  【介绍背景】

  3.介绍背景,阅读第十五首诗

  大约在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左右,年过半百的李白来到贵池,在秋浦等地漫游。本来傲岸不屈、浪漫的李白,在秋浦时,生活的窘迫、仕途的无望,使他越来越愁肠百结,在这组《秋浦歌》中多有反映。其中流传千古的是第十五首《秋浦歌》

  五年级语文下册《秋浦歌》教案 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用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从中感受诗人描写的火热的劳动场景,对劳动者的赞美核对为他人酿造幸福的劳动者的同情。

  3、激发学生尊重劳动者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重难点:

  体会两首古诗的思想感情和异同之处

  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直接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我们第六单元的第一课《古诗二首》,从前面我与同学们的简短交流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非常会预习,那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一首《秋浦歌》,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二)查(查资料)

  看看大家在上课之前都了解到了哪些关于这首诗的知识。

  学生汇报

  1、字

  2、词

  3、作者

  4、背景

  5、诗题

  教师出示学习古诗第一步:查(字音、字义、作者及背景、诗题)

  (三)读(多诵读)

  听完你们的汇报,老师真是太高兴了,你们做得非常棒,大家预习做得好,不知道诗读的怎么样呢?

  1、用自己的方式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2、指名读,学生正音。

  3、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尝试划出节奏。

  4、运用正确的节奏,再读古诗。注意读出诗歌的音乐美。

  教师出示学习古诗第二步:读(字音、节奏、感情)

  (四)明(明诗意)

  师: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的花朵,是会飞的思维。

  1、默读古诗一二句,发挥自己的'想象,作者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遭遇流放而内心惆怅的李白,晚上独自一人来到郊外散步,他远远的看到————————,于是,他加快了脚步,来到冶炼厂外,他又看到————————。

  2、就这样,你们再来读读诗歌的三四句,把你想象到的表达出来:

  在这个月朗风清的夜晚,赧郎们一个个————,那激昂的劳动号子——————————。

  3、学生整体在感知诗歌的大概意思。

  教师出示学习古诗第三步:明(整体感知诗歌的大概意思)

  (五)悟(悟诗情)

  同学们,看到你们能这麽快乐的学习,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刚才从同学们的预习中得知,“赧”,是因羞愧而脸红,那你们想想这里的赧郎的赧是因羞愧而脸红吗?

  1、学生自由回答

  同样地方法,体悟“明”、“郎”、“动”

  这几个字体现的正是李白对冶炼工人的敬佩与赞美之情。

  教师出示学习古诗第四步:悟(抓住重点字词体悟诗情)

  2、根据诗的节奏和诗人渗透在诗中的情感,饱含激情的背诵这首诗。

  (六)回顾学习经过,再熟悉古诗方法步骤。

  (1)查——查资料

  (2)读——多诵读

  (3)明——明诗意

  (4)悟——悟诗情

  老师知道同学们不仅爱学习,还非常喜欢挑战自我,刚才我们学习了《秋浦歌》,聪明的你,运用我们刚才学习的古诗方法来学习第二首古诗《悯农》,今天想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1、自学古诗《悯农》,提出自学要求

  (1)各小组选派自学小组组长

  (2)通过故事学习“四字诀”,自学古诗,小组合作

  (3)十分钟后汇报自学结果

  2、小组汇报自学古诗情况

  (1)教师对诗歌节奏给予相应点拨,对学生的朗读给予指导。

  (2)教师提出国家对今日农民的各项惠民政策。

  (3)体会“犹”字的含义,让学生充分认识劳动者的艰辛,伟大,于今天农民的生活作对比,认识社会制度的弊端对劳动人民的危害,理解古诗。

  3、比较两首古诗的异同

  4、今天你都学到了什么?觉得自己的表现怎没样?

  (七)教师总结,出示作业

  1、《秋浦歌》共十七首,我们只学了其中的两首。同学们课下搜集其他的十五首,我们来个《秋浦歌》朗诵会。

  2、请结合今天学习的《古诗二首》,写写你亲身经历或亲眼看到的劳动场面。

  五年级语文下册《秋浦歌》教案 4

  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这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体悟同类诗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李白与杜甫写作风格的区别。

  4、能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并能默写。

  教学重、难点:

  感悟诗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在校本课程“名人名诗”中学了近二十首李白的诗。李白成了我们跨时空的朋友。出示李白图片,对这朋友了解多少呢,谁来说一说。

  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秋浦歌》。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李白被权贵排挤出长安后十年,漫游到此,写了一组诗,共十七首,这是其中的第十五首。这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

  「知人论诗、整体观照,实为古诗学习之重要门径。本案设计,巧在开课伊始,即利用学生以前的积累,穿越时空,一千多年前的李白仿佛就是近在身边的朋友。」

  二、初读,了解诗意

  1、谁先来跟李白打了招呼,字正腔圆地念一念这首《秋浦歌》。指名读——齐读丈、长、霜是押韵的韵脚,后鼻音读准才有味道。

  2、诗读准了,读通了,接下来要了解诗意,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多读,借助教材中的注释、图片,结合课内外的资料,争取自己读懂这首诗。

  3、课本中有哪几个字的注释?缘,由于,因为。现在我们使用的.缘故、缘由都有这个意思。谁先来交流一下自己的理解?

  你能读一读这首诗吗?

  4、我的白发有三千丈,因为我的愁怨也是这样长。我竟不知道明镜里映出的白发,是从哪里来的?

  是啊,我们仿佛看见李白对镜自怜、自悲、自叹,最后竟背转身不忍再看了。你看。

  5、播放动画。

  「立足于学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学、交流。之后,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播放此首诗的动画,起到理解与感悟的升华。」

  三、探究,体悟诗情

  1、这首诗表达了李白怎样的情感,诗中用了哪个字?

  2、朋友之间贵在知心。你们知道李白愁什么,以至白发三千丈吗?以你对李白的了解,静下心想想,假如你就是镜子前的李白,见到自己满头的白发,你会想到些什么?

  交流、朗读

  3、师激情:往事的种种都涌上心头,自己空怀远大的抱负,但屡遭挫折。如今,满头白发,日趋衰老。难道我的一生就要这样过去吗?我的理想难道永远不能实现了吗?他不禁高声吟出:齐读。

  4、自从天宝三年,李白被“赐金放还”,这份愁思常常追随着他,他的许多诗都表达了这份浓浓的愁,你能背一首吗?

  (1)《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当时李白刚被皇帝“赐金放还”,只觉前路茫茫,自己究竟要往哪里去呀!苦闷忧愁尽于言表。

  齐读: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2)《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首,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千古愁。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如今真的是——齐读《秋浦歌》。

  (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国家朝政日趋腐败,个人遭遇愈趋困窘,功业未成,人日渐衰老,常常感觉心烦意乱,忧愤郁结。齐读“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这呀,这愁是那么深重,如影如随,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乃至“白发三千丈”。齐读《秋浦歌》。

  「该诗的解读,紧扣一个“愁”字。李白空怀满腹经纶,却抱国无门,如今,壮志未酬,人已衰老,怎能不倍加痛苦!其实自从天宝三年,李白被“赐金放还”,这份愁思常常追随着他,他的许多诗都表达了这份浓浓的愁,这些长诗,描述更具体形象。教学中整合校本课中所学,使诗的意境不断扩充、丰满,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也。又因诗文可意会但难于表达,教师充分运用精练并富有情感的导语激活并引领学生的情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一步一步走进李白的心里。」

  四、比较,感受写作风格

  1、这几首都表达了李白的愁绪浓重,但我们读来却不衰伤,反觉激情奔放,是不是?这也正是李白其人和他的很多诗篇的风格特点。就像《秋浦歌》一开头,“白发三千丈”,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丰富的想像和它极度的夸张,令人为之振奋。你能说说这与李白的哪些诗句写法一样?李白的诗想像丰富,极度夸张,因而形成了它雄奇飘逸的风格。

  2、同是写愁情,同是写白发,杜甫又是另一番滋味。出示杜甫的《春望》,指名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杜甫写白发是哪两句?

  4、我们比较一下李白与杜甫的诗句,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比较难,如果谁能回答,那他是非常了不起的诗歌鉴赏家了。

  5、李白的夸张飘逸和杜甫的真实刻画风格迥异。但他们都达到了诗歌的最高境界,所以后人分别尊称他们为“诗仙”和“诗圣”,又把他们合称为“李杜”。

  6、分“诗仙”组和“诗圣”组,对比朗读。

  「整合之精髓,在于两首古诗蕴含的情感一致,但表达方式迥异。在对比中感悟诗人不同的个性特点,写作风格,即所谓“文如其人”是也。]

  五、书法

  唐诗,用简洁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世间万象,是汉字应用的光辉典范。中国书法是汉字最美的表现形式,以书法壮唐诗,美仑美奂。

  首先当然是不能写错别字,你觉得哪些字要提醒大家注意。

  好,现在开始写。

  「唐诗,用简洁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世间万象,是汉字应用的光辉典范。中国书法是汉字最美的表现形式,以书法壮唐诗,美仑美奂。」

  六、作业

  有感情背诵《秋浦歌》,并能默写。

  五年级语文下册《秋浦歌》教案 5

  教学目标

  1、结合资料,自主学习,正确理解诗意,入情入境地背诵诗歌;

  2、咀嚼和体味重点词语的蕴味,反复诵读,想象诗歌中描绘的火热劳动场面,体会劳动的快乐,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对比参读,感悟诗中瑰丽的想象,神奇的语言,以及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

  教学重点

  背诵诗歌,在对比中领悟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习他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

  想象诗中的意境,感悟诗歌的语言特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简介作者。

  诗是语言的精华,唐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唐代的诗歌浩如烟海,诗人更像天上的群星一样璀璨。他们为后世留下了五万多首诗歌,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李白。

  师(课件出示2,作者简介)

  二、赛诗,激发学生的兴趣。

  李白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诗人,你记得他的哪些诗?来背一背(指名学生背背)

  过渡语:李白一生写了大量诗歌,但有一首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显得极为罕见,极为珍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秋浦歌》。(课件出示3)

  介绍地名,介绍所学诗歌写作背景。

  三、初读诗歌,读通读顺。

  同学们轻声只读诗歌,注意读通读顺。生自由练读诗歌,然后指名读,把诗读通读顺;抽读,纠正字音。全班齐读。了解内容,说说诗句的意思。

  师:我们学古诗仅仅知道诗的读音还是不够的(板书:知音),还要理解古诗的意思。(板书:明意)如何来理解古诗的意思?你们以前用过什么好办法?(生汇报,师简单指导,抓住了解诗人,借助注解,结合课外资料等方法。)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全班交流。

  四、精读古诗,具象画面

  古诗一、二句,作者从视觉的角度,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1)读一、二行,作者给我们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课件出示现代炼铁中钢花四溅的画面

  (2)通过“乱”这个字,你体会到什么?品味作者的用词之妙。

  (3)作者的心情如何?

  感受诗人在亲临这种火热的劳动场面后,所引起的兴奋、欣喜而又夹杂着新奇、赞叹的多重感情体验,然后通过品读来回味。古诗三、四句,作者从视觉、听觉的角度,通过正面描写,体现了工人们那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

  (1)“郝”什么意思?郝的本意是因为羞愧而脸红。冶炼工人为什么脸红?

  (2)在这样的劳动状况下,工人们的心情如何?怎么体会到的`?

  (3)想象一下,工人们是怎样劳动的?

  (4)诗中“动”你认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们的劳动号子应该是怎样的调子,该怎么读三四行诗。

  (5)还有什么震撼着此时的李白?“寒川”难道就是冰冷的河面吗?

  小结:

  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给了本来就十分敏感的诗人以强烈的内心震撼,如果说诗歌的前三句是通过主要是通过画面来表达诗人内心所受到的视觉冲击的话,那么在诗歌的结尾,则是通过音响效果来重现诗人当时所感受的听觉震憾,连寒川都不能自已,那么就更不用说天生浪漫,感情丰富的李白了。他在这一瞬间,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满头的白发,而又一次感到生命的可贵,体验到劳动的崇高,于是他的内心再也无法消沉,他的灵感又一次焕然喷发,于是大笔一挥,创造出了一幅有声有色,无比壮观的秋夜冶炼全景效果图,言简意赅又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创造性的劳动和质朴的劳动者的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再读古诗,读出你的理解和感悟。

  五、对比古诗,体会诗的独到之处。

  师:作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但古往今来描写他们的诗歌并不多。老师选了一些诗句,我们来对比一下,体会李白《秋浦歌》的可贵之处。他是绝无仅有的(课件出示读一读比一比一)

  师:这些诗句给你怎样的感觉?(学生自由谈)

  六、再读古诗,试着背诵

  五年级语文下册《秋浦歌》教案 6

  钻研教材:

  《秋浦歌》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劳动》这个主题单元的第一首古诗。诗中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秋夜冶炼图,抒发了对壮观的劳动场面的赞美。

  学情分析:

  本诗是李白少有的一首劳动题材的诗。五年级学生已经学过李白不少诗,也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因此,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自读古诗,分组探究,边读边理解诗句,以体会诗中的感情。

  学习目标: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准古诗的.节奏;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能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会背诵本诗,积累与劳动相关的诗句。

  学习准备:

  1、课前查找李白的相关资料,收集李白的诗句;

  2、收集与劳动有关的诗句。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

  1、导入语:在广阔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孕育了不朽的华夏文明,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大诗人,也留下了无数的名诗佳句。……关于李白的诗句,你还想补充什么?(汇报交流李白的诗句)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少有的一首以劳动为题材的古诗——秋浦歌(板书)

  3、简介写作背景。

  二、同桌合作读诗,初步感知古诗。

  1、自由地读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同桌互相读诗,互相正音。

  3、抽生读一读诗。

  4、师范读,指导节奏及读古诗的方法。

  5、齐读。

  三、自主合作细读,品味诗句,体会诗人情感。

  1、同学们怎样来进一步学习这首诗歌呢,让我们来读读学习提示吧。(出示学习提示二,生读。)

  2、小组合作学习,师巡视。

  3、汇报,师相机点拨。(相机板书)

  4、小结:看,炉中熊熊的火光照亮了天地,火星在紫烟中四处飞溅。一轮圆月下,一个个冶炼工人满头大汗,他们的脸被炉火烤得通红,使者夜晚显得更加明亮。听,在寒冷的月夜里,冶炼工人唱的劳动号子震天撼地,使冰冷的河水都微微荡漾起来。看到这样的劳动场面,诗人那颗冰冷的心也被感染了。

  5、带着对诗句的理解一起读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6、让我们一起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试着背一背古诗吧。

  四、拓展延伸。

  1、以劳动为主题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生汇报)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与劳动有关的诗句(出示相关诗句),一起来读读,积累积累。(生齐读)

  2、同学们,《秋浦歌》是一组组诗,一共17首,我们今天学习的只是其中第14首,现在让我们来读读另外两首,欣赏欣赏吧!

  3、小结:劳动是美丽的,因为劳动不仅可以为我们创造财富,劳动还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劳动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境,正如——(全班吟诵古诗。)

  五年级语文下册《秋浦歌》教案 7

  教材分析:

  《秋浦歌》第十四首诗的题材非常特殊,写的是正在从事紧张劳动的冶炼工人,这类形象不但在李白的诗中是绝无仅有,而且就是在中国整个诗歌艺术宝库中,也是十分罕见的,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不畏艰辛的精神面貌,作者由衷地发出赞美和钦佩之情。

  教学目标:

  1、读懂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热火朝天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积极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2、认识“赧”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诗描写的劳动场景,从中感受劳动者积极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2、通过诗歌读懂李白的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交流

  师:出示改编现代小诗《相逢是首歌》

  相逢是首歌

  同行是你和我

  心儿是年轻的太阳

  真诚也活泼

  相逢是首歌

  歌手是你和我

  心儿是永远的琴弦

  坚定也执着

  生:诵读(个别)

  师:相逢是首歌,同学们,你为我们的相逢有什么话想说的?

  生:自由说

  师:愿我们的相逢是一首友谊的歌,是一首豪迈的歌,是一首催人奋进的歌……为我们的相逢而热烈地鼓掌吧!

  (以诗会诗,带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同时对学情进行模底,了解借班学生的朗诵水平及感悟能力)

  二、诗海遨游,诵诗入题。

  师:刚才同学们读诗的感觉,就知道大家心里肯定装了不少的诗歌。随便背一背诗歌,哪个先来?

  生:自由背诵

  师:(以同学背诵李白诗为契机)这是一首李白的诗,谁还能背他的诗歌?

  生:自由背诵

  师:真不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歌。(课件出示诗歌)

  三、初读诗歌,读通读顺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

  生:点名反复读,读出问题(字音)

  师:“赧”读什么?指导书写。

  师: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生:“秋浦”是一个地名,“歌”是歌颂的意思。

  师:秋浦,在今天安徽贵池一带,是唐朝铜、铁的重要产地。李白在天宝年间,大概是李白52岁左右,也是他辞去翰林职位,离开长安,漫游生活的第十年,流寓于此,写下了17首秋浦歌,本首是第十四首。这时期的李白生活是窘迫的,心情也很悲愤,但却始终没有丧失他的乐观和自信。

  生:齐读

  四、读悟结合,感受画面

  师:俗话说:诗中有画,画里有诗。这首秋浦歌就是一幅壮观的图画,同学们自由的诵读,把你头脑中首先呈现出来的印象最深刻的景物强调出来。

  (学生自由诵读,个性得到张扬。环节灵动,教师依据学生思路安排教学,目的构建起那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感受李白热情讴歌劳动工人质朴,乐观向上的精神品格。)

  1、预设环节一:“炉火”

  师:为什么炉火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板书“炉火”)

  生:炉火红艳艳,照亮了整个天地。

  师:炉火还是怎样的?你想到什么句子或词语来形容这里的炉火?

  师:从哪里体会到的?

  生:照天地

  师:是呀!天地之间一片红彤彤,你觉得炉火照红了哪?

  生:工人们的脸庞、铁锹、河水、树木、云彩、月亮……

  师:(随便指教室里的任何物件或人)这儿是红的,这也是红的,那儿也是红的。惟宇茫茫,都笼罩在红的天地里!面对此情此景,你最想做些什么?

  生1:拿画笔记录此时的壮观美丽!

  生2:在这红艳艳的世界里,我陶醉了,我只想一饱眼福,让这美丽时刻永远留在脑海里。

  生3:激情燃烧的红色浸润着我,我诗兴大发,用诗歌记录下此时的豪言壮语。(读诗)

  生4:我只想兴奋的尖叫起来……

  2、预设环节二:“红星”、“紫烟”

  师:从他的朗诵中,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板书:红星)

  生:飞溅的火花到处都是。

  师:“红星”是什么?“紫烟”又是怎么来的?

  生:红星是钢花飞溅,紫烟是炉火太热,燃烧了许多东西,而冒起来的轻烟。

  师:红星怎么样?“乱”是什么意思?

  生:红星乱,乱飞乱溅的意思。

  师:飞溅着的红星可能会溅到哪儿?

  生:工人的衣服上、脸上、手上、炉火中……

  师:从这个“乱”字,你感受到什么?

  生1:体会到了冶炼工人们非常辛苦,工作艰辛危险。

  生2:我体会到了工作虽然艰苦,但是这些工人工作热情很高。

  生3:我体会到了火星飞舞,像夏夜的萤火虫。

  (以上预设环节画面组合)

  师:(课件出示现代炼铁中钢花四溅的画面)

  师:看到这种热烈而壮观的画面,你最想吟诵诗中的哪两句?

  生: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师: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1:只见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天地,在夜幕中远远望去,景色非常壮观;从炉中喷出一股股紫色的浓烟,时而有腥红的火星从炉烟中欢快地跳出来。

  生2:远远望去,炉中的火烧得正旺,紫色的烟雾不断地向空中升腾。半空中烟雾袅袅。如划过长空的流星跳的非常欢快。

  师:面对如此壮观的景象李白的心情如何?

  生:兴奋、欣喜、新奇、赞叹……(带上这份情感读这两句诗)

  3、预设环节三:“赧郎”

  师:你还想强调你脑海中的哪一幅画面?(课件出示诗歌)

  师:你强调的是一幅赧郎冶炼的画面,“赧郎”什么意思?(板书:赧郎)

  师:“赧”什么意思?赧的本意是因为羞愧而脸红。冶炼工人为什么脸红?

  生1:因为熊熊燃烧的炉火烤红了他们的脸。

  生2:因为繁重的体力劳动,需要不停地出力,工人们各个使足气力,脸挣的发红。

  生3:可能是在寒夜里冻得发红,火光又映照更显通红。

  生4:因为劳动的紧张,在月色的笼罩下和炉火的辉映中,一个个显得精神焕发,红光满面。

  师:赧郎们个个脸红通通的,工人们的心情如何?他们是怎么劳动的?

  生1:繁重的体力劳动,并没有压垮他们,相反,他们在这种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中,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豪迈与振奋。

  生2:激动,他们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一边情绪昂扬地放歌,那高亢的劳动号子,此起彼伏,响彻夜空,编织成一曲粗犷的.劳动创造一切的赞歌,甚至使得寒冷的河水都为之激情荡漾起来!

  师:唱着歌儿劳动,是呀,“歌曲动寒川”,同学们想像一下,他们会唱什么歌呢?

  生:(唱——)

  师:想听一听吗?(播放课件:冶炼图配乐劳动号子)

  师:这样的劳动号子怎么样?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形容。

  生:高亢激昂、热情奔放、扣人心弦、鼓舞人心……

  师:这们的号子难道仅仅就是一首鼓舞人心的曲子吗?这分明就是李白心中的一首?

  生:赞歌

  师:赞美了冶炼工人什么?

  生:乐观向上、热爱劳动、积极进取……(板书)

  师:这样高亢的号子,这样催人奋进的赞歌是该把冰冷的河水给震动了!但这能真地震动吗?这是什么写法?

  生:夸张

  师:你还知道以前学过的哪些诗句有夸张的修辞手法?

  生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生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生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你觉得“动”仅仅就是震动的意思吗?结合情景说一说它还可能是什么意思?

  生1:我认为“动”的意思是惊动,因为诗中说是“寒月夜”,夜晚非常安静,工人们的劳作,响亮的劳动号子惊动了寂静的夜。(读)

  生2:我认为“动”的意思是“震动”,因为照亮天地的炉火就可以看出很多人在合作努力。他们一起发出的号子必定是震动河川的。(读)

  生3:我认为“动”的意思是“感动”,工人们劳动中的铮铮号子深深震撼了李白那颗失落的心,使他为之一振。

  生4:我认为“动”的意思是“震撼”,寒冷的黑夜,工人们还这样挥汗如雨,那么他们的白天也一样辛苦,劳动人民的艰辛震撼着李白的心。

  师:是呀,铮铮号子,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深深地打动了李白的心;冶炼工人那十足的干劲、乐观的精神折服了李白那颗冰冷的心。

  五、拓展升华,感悟李白

  师:这里的寒川就不仅仅是冰冷的河水了,其实它还是什么?

  生:“寒川”还是李白那颗冰冷惆怅的心。郝郎们那激人奋进的劳动场面感动了李白,消融了李白心底的那丝如寒川般的哀愁。

  师: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斗酒百篇”。才华横溢、浪漫不羁的他本应享有仙人一般的天伦之乐,可他却为什么满怀惆怅,心里冰凉?

  师:出示李白资料,朗诵。

  师:同学们,知道李白为什么愁了吗?

  生1:他愁自己不能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

  生2、他愁自己再也不能实现当年功成身退的宿愿了。

  生3、他愁自己一身才学,却没有一个发挥的大舞台。

  师:是呀,李白无比忧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那个愁呀让他那满头青丝不知何时变成了秋霜?(课件出示)

  秋浦歌(其十五)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师:(课件播放朗诵带)

  师:这就是《秋浦歌》组诗第十五首。你知道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吗?

  生:“愁”

  师:李白有多愁?

  生1:愁得头发不知道什么时候全白了。

  生2、他的愁足足有三千丈。

  师:“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李白满腹经纶,却得不到权贵重用;空有一腔报效祖国的男儿豪情,却始终不能实现。这就是李白心中一生都无法抹除的隐痛。他觉得自己的处境好比那失意东归的苏秦,再也不会像宁戚那样得到君王的赏识了。他那个愁呀……

  生:齐读《秋浦歌其十五》

  师:(课件回到《秋浦歌其十四》)李白的愁好比寒川,却胜过寒川。李白在秋浦时,感觉自己的人生道路,已经山穷水尽,没有了出路,没有了光明。也就是在这时,一副感人至深的劳动场面,让他震撼了。在这一瞬间,他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满头的白发,而又一次感到生命的可贵,体验到劳动的崇高,于是他的内心再也无法消沉,他的灵感又一次焕然喷发。 “举杯泼墨诗一首,热情讴歌众郝郎。”终于一首不朽的诗歌《秋浦歌》诞生了,一首诗坛上为数极少的热诚讴歌劳动工人的《秋浦歌》诞生了。

  生:配乐有感情的朗诵。

  六、质疑延伸,浅酌收获

  师:学完这首古诗,你读懂了什么,能与大家一起分享吗?当然,你还有什么未能弄明白的问题借此机会也可以与大家做进一步交流?

  师:老师前些天备课读完这首诗后,再想想李白的生平,颇有感慨。李白的几份诗兴竟感染了我,提笔记之,今天带来与大家分享。

  生:读

  五年级语文下册《秋浦歌》教案 8

  教学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① 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描绘的火热劳动场景。

  ②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方式的读,来促进对诗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体会诗人赞美了不辞辛苦为他人酿造幸福的劳动者的真挚感情。

  ② 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关键: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描绘的火热的劳动场景,体会诗人赞美劳动者的真挚感情。

  教学准备:

  1. 课文及插图投影。

  2. 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劳动场面图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师出示图片。请大家观看。

  2. 指名说,看到什么,用一、二句话介绍。

  如:熊熊的炉火,映红了工人们的脸庞,火星四溅。工人们一边干活一边唱着歌。

  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秋浦歌》,看看这位伟大的诗人是怎样介绍这一场面的。

  二. 揭题,释题

  1.板书:秋浦歌

  2.读题,释题

  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

  秋浦歌:赞美秋浦冶炼工人的诗。

  三.简介诗人

  四.初读古诗,激发情感

  1.投影课文。

  2.自由读。

  (1)读准字音,读流利。

  (2)用铅笔画出朗读节奏,试着读出节奏、韵味。

  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

  歌曲∕动∕寒川。

  3. 汇报读。

  (1) 正音:赧(nǎn)

  (2) 指名读文。

  4. 教师激情范读。

  五.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齐读。

  2.分小组讨论,理解诗意。

  3.汇报补充。

  4.师生共小结。

  (1)诗意:熊熊的炉火映红了天和地,火星在升腾的紫烟中飞溅。脸膛红彤彤的工人冶炼在月光如水的夜晚,一边劳动一边歌唱,嘹亮的歌声使冰冷的河水都荡漾起来了。

  (2)理解下列词语。

  ①紫烟:冶炼淬火时升腾起的烟,颜色较红,在夜色中带紫。

  ②赧郎:指被炉火映红了脸庞的冶炼工人。

  ③寒川:冰冷的`河水。

  5. 指名说说诗意。

  6. 想象工人劳动的情景。

  六.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1.指导有感情朗读。

  2.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3.汇报、小结。

  诗人描绘了一幅瑰丽壮观的秋色冶炼图,赞美了不辞辛苦为他人酿造幸福的劳动者,抒发了作者对创造性的劳动和质朴的劳动者的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七.感悟写法,品味诗蕴

  1.学生默读诗歌。

  2.师生共同交流写法、品味诗韵。

  ①诗歌前两句侧面展现一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第一句是全景,景色非常壮观;第二句是近景,瑰丽多彩。

  后两句正面描写紧张劳作的冶炼工人。从“赧郎”二字,可以联想到他们健美强壮的体魄和勤劳、朴实、热情、豪爽、乐观的性格。“歌曲动寒川”,是夸张之笔,却极为传神。 “赧郎”句描绘了明月、炉火交映下冶炼工人的面部肖像,后一句则揭示出他们的内心世界。

  ②工人们这种乐观向上,团结互助的精神面貌,给了诗人以强烈的内心震撼。诗歌的前三句主要是通过画面来表达诗人内心所受到的视觉冲击,在诗歌的结尾,则是通过歌声来重现诗人所感受的听觉震憾。

  ③诗人的笔下,火、热、声、色交相辉映,明暗、冷热、动静烘托映衬,生动地表现了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冶炼工人的形象。

  3. 欣赏诗,美读诗。

  4. 指导背诵。

  八.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背一背李白其他的诗。

  2.读一读赞美劳动者的诗或名言。

  九.布置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并背诵。

  五年级语文下册《秋浦歌》教案 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秋浦歌·第十五》;理解诗中关键词汇和诗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解析及创设情境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学习比喻等修辞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感悟诗人借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的艺术手法,激发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通过夸张与比喻表达的愁绪。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白发三千丈”背后的深层含义,以及“秋霜”在诗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

  《秋浦歌·第十五》的多媒体课件

  古典音乐作为背景音乐

  与愁绪、自然景象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故事导入:简短介绍李白的生平及其创作《秋浦歌》的背景,可以讲述李白游历秋浦时的所见所感,引发学生兴趣。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约10分钟)

  播放音频:让学生聆听专业朗诵,感受诗歌韵律。

  自由朗读:鼓励学生尝试自己朗读,注意节奏与停顿。

  集体朗读:全班一起朗读,教师适时纠正发音,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准确读出每个字。

  三、精读解析(约15分钟)

  关键词解析:“白发”、“愁”、“明镜”、“秋霜”,结合诗句解释这些词在诗中的具体含义。

  修辞手法:讲解“白发三千丈”这一夸张手法,探讨为何诗人要用如此夸张的语言来表达愁绪;“秋霜”作为比喻,让学生理解其象征老去、凄凉的意味。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思考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想要传达怎样的情感,可以分小组讨论后分享。

  四、拓展延伸(约10分钟)

  角色扮演:选取几名学生分别扮演李白和其他角色(如镜子、秋霜),通过对话的形式,进一步解读诗歌意境。

  创作小诗:鼓励学生仿照《秋浦歌》的风格,用简短的几行诗表达自己的某种情绪或对某个自然景象的.感受。

  五、总结回顾(约5分钟)

  回顾知识点:简要总结本节课学习的诗歌内容、修辞手法及情感表达。

  布置作业:背诵《秋浦歌·第十五》,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诗歌大意。

  课后反思

  在课后,教师应收集学生的反馈,评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特别是学生对于诗歌情感及修辞手法的理解程度,以便于调整后续的教学策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理解。

  五年级语文下册《秋浦歌》教案 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秋浦歌·其十四》,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讨论、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学习如何分析古诗词的意象和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以及对李白豪放不羁个性的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难点:体会诗人通过具体景物抒发的深层情感,以及学习如何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表达情感。

  教学准备

  《秋浦歌·其十四》原文及注释材料

  古典音乐作为背景音乐

  关于李白及其时代背景的简短介绍视频或PPT

  秋天风景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联想诗歌中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情境创设:播放秋天风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眼中的秋天,引入本节课主题——李白的《秋浦歌·其十四》。

  作者简介: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性格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为理解诗歌情感奠定基础。

  二、新课讲授(20分钟)

  朗读诗歌:教师先范读,然后指导学生集体朗读,注意节奏与情感的把握。

  《秋浦歌·其十四》原文: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解读诗意:

  解释关键词汇:“炉火”、“红星”、“赧郎”等,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描绘的场景。

  分析诗歌结构:前两句描绘冶炼场景的壮观,后两句通过“赧郎”的形象,展现劳动人民的乐观与坚韧。

  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如“炉火照天地”表现的热烈与活力,“歌曲动寒川”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那个场景中,体会劳动者在艰苦环境下的乐观精神,以及诗人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三、深入探讨(10分钟)

  修辞手法:分析诗歌中使用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如“红星乱紫烟”中的色彩对比,增强表达效果。

  比较阅读:如果时间允许,可以简要介绍李白其他描写自然或劳动场景的诗歌,比较不同作品中的情感与风格。

  四、拓展活动(10分钟)

  创意写作:让学生以“我心中的秋天”为主题,写一段小诗或短文,鼓励运用本课学到的修辞手法表达个人感受。

  角色扮演:分小组,选择诗中的某一场景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表演加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五、总结回顾(5分钟)

  回顾本课重点,强调李白诗歌的特点和《秋浦歌·其十四》的核心情感。

  鼓励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包括新学到的知识点、感受最深的部分等。

  作业布置

  背诵《秋浦歌·其十四》,准备下次课前的抽查。

  课外阅读李白的其他诗歌,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作品,准备在下节课上做简短的分享。

  五年级语文下册《秋浦歌》教案 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理解古诗《秋浦歌》的大致意思。

  认识并理解诗句中的关键字词,如“赧”、“乱”等。

  能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材注释和课外资料,自主学习古诗。

  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

  对比参读,感受李白与杜甫等诗人写作风格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劳动者的乐观向上、不畏艰辛的精神。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歌意境,背诵并默写古诗。

  难点:通过诗歌读懂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之心,体会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秋浦歌》相关背景资料

  劳动号子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诗会友:

  出示李白图片,提问学生对李白的'了解,背诵已学过的李白诗歌。

  引入新课,揭示课题《秋浦歌》。

  背景介绍:

  简述李白写《秋浦歌》的背景,说明这是他在漫游秋浦时写的一组诗中的一首。

  二、初读古诗,了解诗意

  自由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字音、节奏。

  指名朗读:

  指名几位学生朗读,教师指导正音,特别是“丈”、“长”、“霜”等押韵字的后鼻音。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学生借助教材中的注释,尝试理解诗句意思。

  教师适时点拨,解释难点字词,如“赧”、“乱”等。

  三、深入探究,体悟诗情

  画面想象:

  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讨论:这些画面给你怎样的感受?(壮观、热烈、艰辛等)

  情感体悟:

  提问:这首诗表达了李白怎样的情感?诗中哪个字最能体现这种情感?(愁)

  讨论:李白为何而愁?结合背景资料,理解李白的愁绪来源。

  朗读感悟:

  带着对诗歌情感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播放劳动号子音乐,让学生体会冶炼工人的劳动场面和李白心中的赞歌。

  四、对比阅读,感受风格

  对比李白与杜甫:

  展示杜甫描写白发的诗句,引导学生对比李白与杜甫在写作方法上的区别。

  讨论:李白诗歌的夸张飘逸与杜甫诗歌的真实刻画各有什么特点?

  分组朗读:

  分“诗仙”组和“诗圣”组,对比朗读李白和杜甫的诗句,感受不同风格。

  五、拓展升华,感悟李白

  走进工人,感受辛酸:

  讨论:冶炼工人的劳动场面虽然壮观,但他们的生活是否艰辛?李白对此有何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李白对劳动者的同情之心。

  走进李白,感受情怀:

  介绍李白在秋浦时期的生活背景和心境,理解他为何能写出如此深刻的劳动赞歌。

  提问:你认为李白是一个怎样的诗人?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总结:

  总结本课学习要点,强调对诗歌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表扬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

  作业:

  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秋浦歌》。

  阅读李白的其他诗歌,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五年级语文下册《秋浦歌》教案】相关文章:

李白《秋浦歌》教案10-17

秋浦歌唐诗06-20

《秋浦歌》古诗赏析11-01

秋浦歌古诗赏析05-05

李白《秋浦歌》赏析01-18

秋浦歌古诗翻译及赏析08-16

小学二年级语文《秋浦歌》教案10-28

《秋浦歌十七首》古诗赏析05-05

《秋浦歌其十四》古诗原文03-15

秋浦歌其十四唐诗原文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