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必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4-07-02 18:25:53 四年级 我要投稿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必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必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魅力。

  2.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从而使孩子们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3.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从而使孩子们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学

  问题导入:我们上节课大致了解了课文中所讲的五粒豌豆的故事,老师想看看大家是否还记得我们上节课讲的内容。

  课件出示问题,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

  1.五粒豌豆各自的志向是什么?它们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2.你最喜欢哪粒豌豆?为什么?

  二、学生试学

  1.默读第13~17自然段,小组合作思考:小女孩从第五粒豌豆上发现了什么?这个发现对小女孩来说有什么作用?

  生读文章,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并在全班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

  第五粒豌豆生根发芽,并开出小花,对病重的小女孩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小女孩在这粒豌豆上看到了生命的希望,看到了生命的曙光。当豌豆开出小花时,小女孩的生命之花也随之绽放开来。

  2.再读第13自然段至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

  第五粒豌豆是怎样长大的`?它对小女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生读相关段落,小组讨论表格中的内容,完成表格填空。师巡回指导。

  (2)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豌豆的变化和小女孩的变化的相关语句,规范订正表格中填写的内容。

  3.读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请大家结合前面四粒豆的结局说一说。

  (1)教师引导学生读相关段落,并思考问题。

  (2)师点名学生回答,相机点拨引导。

  课件出示:

  总结:其余四粒豌豆虽然也各有各的归属,但是它们的结局并没有意义,第五粒豌豆绽放了生命的光彩,给人带来了希望和快乐。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价值,第五粒豌豆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值得人们敬佩。

  4.作者描写其余四粒豌豆的结局有什么作用?

  生各抒己见。

  师总结:交代其余四粒豌豆的结局,尤其是两次写水沟里的豆,是幽默的讽刺,减轻了全文的凝重感,使文章更富有趣味性。(板书: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设计意图:

  在精读的基础上,剖析人物的价值,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合作共学

  课件出示:

  1.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看法?

  2.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两方面体会人物的特点。

  四、拓展延伸

  想象一下,小女孩会对第五粒豌豆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像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激情: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现在,让我们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

  2、课件播放:古代战争场景。学生在观看录像后自由谈感受。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之后,谈谈对题目的理解。

  [这样学习开始有电教媒体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惊心动魄的古战争场面,并且利用音乐创设情景,从而为学生学习与创造提供一个良好的感知环境。]

  二、创设情景,初步感知诗意

  1、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学生自由读诗)

  2、检查读书情况。根据学生朗读情况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

  三、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1、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

  2、教师进行学法指导:大家借助工具书、课文的'注释、课前收集的资料,尝试着理解一下诗句的意思。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请你和小组等同学交流一下。

  3、汇报交流: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成果,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的创新发展,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展示的形式可以有朗读汇报,诉说诗意,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4、指导感情朗读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自己练读、指名朗读、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面对一轮明月,他们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2、学生展开想象,发表看法。

  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

  五、适当拓展,引申探究

  1、师:一首《出塞》把我们带到了古代凄凉悲怆的战争生活。其实,有许多诗人从不同的角度接触到这个题材。课外,你收集到了哪些边塞诗词,能不能运用我们刚才学习古诗的方法,自读你最喜欢的一首诗呢?

  2、学生自学古诗,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4、全班交流汇报,注意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可以读诗谈体会、合作背诗、轮流背诗、诗配画……不同的形式汇报。

  5、小结:读了这么多首边塞诗歌,大家有什么感受?能不能选用自己最擅长的形式来谈谈呢?

  六、教学小结,结束授课

  1、师:网上有一位朋友读了现代诗人席慕蓉的《出塞曲》,感受很深,用歌声唱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番。

  2、演示课件,结束授课。

  【板书】 出塞

  明 月

  边 关 家

  对英雄的渴望

  征人 父母 妻子

  孩子 对和平的向往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习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读书方法。

  2.认识几种蔬菜名称,知道碰钉子等词语的意思,学会用动作来描写心情。

  3.积累八个字的成语。

  教学重点

  1.学习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读书方法。

  2.认识几种蔬菜名称,知道“碰钉子”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1. 用动作来描写心情。

  2. 积累八个字的成语。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导入( )分钟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完了,现在,我们来到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六,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板书:语文园地)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新课教学( )分钟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

  同学们,学习了这一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吧?(板书:完成填空)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________的文章,课文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就像《牛和鹅》文章故事性强,尤其是描写“我”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作者将鹅的____________,以及“我” ____________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通过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最后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告诉我们____________,《陀螺》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能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课文内容,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

  2.理解运用

  (1)学习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读书方法。

  ①画出相应的词语,②写出自己的批语;

  ③读完再批注,再读再批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认识几种蔬菜,抄写词语,注意不要写错字。(板书:认识蔬菜)

  (3)说说词语的意思,并说说什么情况下用到这些词语,造句。

  (板书:说说词义)

  师总结:通过练习,认识几种蔬菜,理解词语的意思。

  3. 写写动作。(板书:写写动作)

  有一次,我们放学回家,走到池塘边,看见有四只大白鹤在靠近岸边的水里游。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画出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了解词语含义,积累运用到写作中。】

  4.日积月累。(板书:日积月累)

  学生读读背背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病从口入, 祸从口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习通过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怎样边读书边做批注,认识了一些蔬菜,知道了“碰钉子”等词语什么意思,怎样用,学会了用动作来描写心情,还积累了一些八字的成语。收获不少呀!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六

  完成填空

  认识蔬菜

  说说词意

  写写动作

  日积月累

  教学反思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行了拓展,并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词句段”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不同语境造句的环节,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

  2.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我通过朗读、讲解,让他们理解词语的意思,背诵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美中不足的是,在讲授词语时,讲得不够详细练习不到位,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应该让学生试着造句,因此,有的同学没能真正理解。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教学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体验、感受生活,学会通过写作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2.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感受家中的亲情,让学生们能够健康成长。

  3.学会从日常生活中,搜集整理写作素材,挖掘有价值的典型材料。

  【过程与方法】

  创设交流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家中的亲情,让学生们能够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真观察家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写出真情实感。

  难点

  发现并理解生活中亲人的爱,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自己的习作。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写自己的家人。

  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想想自己的家人和哪种动物比较像?什么地方像?

  难点

  真实感受该怎样去表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动物,每个小动物也都有不同的个性,它们能反映出你的生活态度、处事原则和人生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你的家人最像哪种小动物吧。

  二、明确要求,选择内容

  1.明确习作要求。

  (1)学生自读教材中的内容,了解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2)小组交流,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明确要求。

  (4)总结与板书。

  内容:我的一家人

  要求: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写上一段。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一改。

  2.交流素材,确定内容。

  (1)交流家人和哪种动物比较像?有什么地方像?每天生活在这个“动物园”里,你感觉怎么样?和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2)全班交流。交流过程中,学生互相启发,确定写的内容。(如果多数学生说的`内容相似,教师要加以引导)

  三、整理思路,点拨写法

  1.整理思路,拟写提纲。

  (1)你想怎样写,在脑海中列出一个框架,打算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和同桌说一说。

  (2)然后全班交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

  (3)学生自己试着拟写提纲。教师巡视指导。(强调:不要统一学生的思路,教师要鼓励有新意的想法)

  2.重点指导,点拨写法。

  (1)怎样才能写出家人的特点?

  (2)指学生回答。在交流中明确: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进行描写。

  (3)要通过描述发生在人物身上的具体、生动的事情,来突出他们的个性与特点。

  四、个性表达,下笔成文

  1.学生动笔写作,教师巡视,提醒学生给自己的习作起个新颖的名字。

  2.教师巡视中做个别指导或疑难解答。

  板书设计:

  小小“动物园”

  明确要求→交流素材→下笔成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习作要求进行互评互改、自评自改,使文章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2.引导学生掌握修改文章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根据习作要求进行互评互改、自评自改,使文章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难点

  能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写出家人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回顾要求,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进行了习作指导,同学们也已经完成了习作。下面我们来回忆一下习作要求,根据习作要求,进一步完善习作。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习作要求。

  二、互评互改,完善习作

  1.集体评改,回顾方法。

  (1)回顾修改习作的方法,全班交流。

  (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作,放到投影仪上,全班同学针对习作提出修改意见。(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方式去修改。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2.自读自改,完成习作。

  (1)自读习作,没完成的接着写完整。

  (2)读自己的习作,按照习作要求和修改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

  (3)教师巡视指导修改情况。

  3.互评互改,完善习作。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更好的修改建议。

  (2)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作重点,评价事例是否具体,表达情感是否真挚。

  三、再次交流,布置作业

  1.指名读修改后的习作,引导学生交流改后的感受。

  2.布置作业。

  回家后,将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再认真改一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课题

  我的心儿怦怦跳

  课型

  习作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自己心跳的事去写习作。

  2.要写清事情的经过,有条理地叙述。

  3.引导学生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之间互相分享交流。

  4.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

  5.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教学

  重点

  1.围绕自己心跳的事去写习作。

  2.学会审题、选材、明确习作要求。

  教学

  

  1.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

  2.叙事要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3.能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去写习作。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创设情境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让自己心跳的事,你的心心跳的事是什么事?参加运动会,登上领奖台,心儿怦怦跳;进行社会实践,第一次采访他人,心儿怦怦跳;进入考场,遇到难题时,心儿怦怦跳;犯了错误,害怕被人发现时,心儿怦怦跳……

  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我的心儿怦怦跳”来写的。现在就让我们写一写“我的心儿怦怦跳”吧。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们尽快搜集写作的对象及材料。】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审题指导(出示课件2)

  1.读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板书:我的心儿怦怦跳)

  《运动会上领奖的那一刻》,心儿怦怦跳;《第一次采访》,心儿怦怦跳;《紧张的考试》,心儿怦怦跳;《野外遇险》,心儿怦怦跳……

  认真读一读,打开写作的思路,从中得到启发,确定选材的范围,必须多读几遍,做到心中有数。

  2.你认为这次作文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

  请你以“心儿怦怦跳”为题,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注意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完整,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板书:心跳的过程(详写))

  三、组织材料。(出示课件3)

  1.想想自己心跳的是什么事,是什么原因让你这样,是激动,还是害怕。按要求准备。(出示课件4)(板书:心跳的事)

  要求:

  (1)说一说是什么事。

  (2)说一说你的心跳的原因。

  2.汇报自己的选材。

  (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2)再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进行汇报。同学和老师之间进行及时评价,友善地提出不足之处。

  3.互相借鉴习作素材,积累运用。

  四、突破难点(出示课件5)

  1.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要写好这篇文章重点是心跳、心跳过程。把这些写下来,形成一篇文章呢?

  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

  小组进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描写心跳的时候,我们要抓住心跳的过程;详细介绍过程中,你的心理活动,你的想法,动作表现,什么后果,获得什么样的感受。(板书:获得的感受)

  五、动笔练习(出示课件6)

  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

  【设计意图:审题指导这个环节能让学生很快了解题目,把握写作重点。】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指导,让学生明白写作对象及具体要求,同时,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

  【设计意图:设计“突破难点”这一环节,除了有利于学生写作之外,还能锻炼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让学生写的文章更加生动具体。】

  【设计意图:设计“动笔练习”这个环节,能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范文指导,让学生对比自己的写作,从而进行修改,提高自己的能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六、小结

  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写“我的心儿怦怦跳”这样的文章,我们在介绍自己的心跳的事的时候,要抓住心跳来写,详略得当,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挚。

  板书设计

  心跳的事

  我的心儿怦怦跳 心跳的过程(详写)

  获得的感受

  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好一篇文章,这是值得我深思的问题。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总结了自己的优缺点:

  1.在这节课中,我抓住写作题目,让学生深入了解题目,明确写作目的,在写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2.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情况,通过设置“组织材料”“汇报”“练笔”这些环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物可写,有据可依,从而达到预期目的。

  3.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没能及时把握不同学生的写作情况,没能对学生的作品做出及时评价,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会认“憧、憬、歇”等4个生字,会写“筝、拔、蝴”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知道课文围绕“风筝”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能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把一件事写具体完整。

  4.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中感悟“我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明白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具体的。尝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导入( )分钟

  一、谈话激趣,导入学习

  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板书:风筝)

  【设计意图:用问句来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新课教学( )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聪明的小朋友读书的时候会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根据学生的自由述说,相机反馈,并总结概括出下列内容:

  (1)童年时候放风筝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2)课文分写了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事情。

  【设计意图:朗读课文,总结概括,对课文内容有初步了解。】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憧、憬、歇、埂”

  “憧、憬、歇、埂”是左右结构的字;“憧”和“撞”是形近字。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筝、拔、蝴、蝶、福、托、梢、歇、踪、丧、圈、坊”

  指导书写:“拔、蝴、蝶、福、托、梢、歇、踪、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拔”不要写成“拨”;“筝”是上下结构的字,中间的一横要长一些;“丧”最后一笔捺要舒展。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设计意图:要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识字,重视对学生自主识字的引导和交流,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四、朗读课文,体会心情

  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五、课堂练习,抄写句子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蝴蝶(dié diě) 踪影(zhōnɡ zōnɡ) 憧憬(chōnɡ zhōnɡ)

  翩翩(piān biān) 磨坊(fɑnɡ fǎnɡ) 丧气(sànɡ shànɡ)

  二、组词。

  1.多音字组词。

  磨 mó( ) 坊fánɡ( )

  mò( ) fānɡ( )

  2.比一比,组词语。

  圈( ) 拔( ) 筝( ) 歇( )

  园( ) 拨( ) 争( ) 喝( )

  三、补全下列成语。

  ( )( )飞起 越( )越( ) ( )( )起舞

  大( )( )色 千( )万( ) ( )头( )气

  四、仿写句子。

  1.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dié zōnɡ chōnɡ piān fɑnɡ sànɡ

  二、

  1.磨砂 磨盘 油坊 教坊

  2.圆圈 花园 拔刀 拨动 风筝 争取 歇一歇 喝水

  三、凌空 飞 高 翩翩 惊 失 辛 苦 垂 丧

  四、

  1.春天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

  2.夏天的傍晚,小青蛙们在池塘边歌唱,它们越唱越高兴,似乎把天唱塌了。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认识“囊、级、露”等13个生字,会写“念、级、段”等13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4.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5.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教学重点 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仿照写一写。

  教学难点 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仿写一段心理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3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导入( )分钟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老虎的图片)

  师:同学们都认识着这张图画吗?

  师:老虎有什么本领?

  (学生自由说。)

  (师补全板书题目: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看到这个词语,你一定觉得很奇怪,“窝囊”的老虎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设计意图:用真实的大老虎的样子对比文中窝囊的大老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教学( )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可以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

  (生读书,时间要充裕,使每个学生都能读完)

  师:(检查读书,了解读书情况)谁来读自己喜欢的内容?

  师:刚才读了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谁来告诉大家呢?

  出示提示语:我(谁)扮演一只大老虎(干什么) 结果演砸锅了 。

  师小结:概括一件事要抓住主要人物、事情、结果。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关键词。

  2.老师从课文中找了一些词语,考考你们都读得准确吗?(分组出示课文中的'词语)

  演技 撤换 砸锅 笨拙 逗乐 殷切 半晌 豁虎跳 撇嘴 头罩 羡慕 (易读错)

  角色 四脚着地 直冲脑门 露脸 哄堂大笑 (多音字)

  窝囊 糨糊 亏得 窟窿 比划 将就 打瞌睡 (这组加粗字)(轻声词)

  接连不断 唉声叹气 垂头丧气 踱来踱去 通情达理 (成语)

  3.哪些词你觉得很有趣? 因为这些词充满生活气息,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

  4.哪些词你不明白意思?先从课文中找出含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猜猜是什么意思?换个别的意思相同的词试试。

  (生说,互相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用填空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人物和事情经过结果概括课文。把字词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或是换一个意思相似的词,或是请同学帮助等方法去理解难懂的字词,时刻归纳总结学习方法。】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囊、级、露、角、羡、殷、豁、撇、霉、亏、哄、拙、砸”

  “囊”应读一声,不要读成二声;“角”是多音字,在“三角”中读“jiǎo”,在“角色”中读“jué”;“豁”应读一声,不要读成四声。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念、级、段、俩、练、裤、改、逃、亏、挖、堂、砸、锅”

  指导书写:“念、堂”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要中间宽一些;“级、段、俩、练、裤、改、挖、砸、锅”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都是左窄右宽;段“的第一笔是撇,不要写成横。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设计意图:本课的生字很多,易错的笔顺和易读错写错的字都很多,而且每个字特点各不相同,有的字笔顺和重要笔画都要强调,需要多花点时间来学习。】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四、布置作业,巩固所得

  1.熟读课文。

  2. 把每个字认真写三遍,同桌互相检查纠错。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露

  露水(lòu lù)

  露面(lòu lù)

  角

  三角(jiǎo jué)

  角色(jiǎo jué)

  二、看拼音写词语。

  bān jí yí duàn pái liàn zá ɡuō

  ( ) ( ) ( ) ( )

  三、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忽然 突然

  1.他的( )到来,打乱了我的学习计划。

  2.我( )想起来了,大哥往常就是这样呼唤羊群的。

  【答案】

  一、lù lòu jiǎo jué

  二、班级 一段 排练 砸锅

  三、

  1.突然

  2.忽然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设计说明

  本课由三首古诗组成,《暮江吟》重在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感受美景;《题西林壁》重在感悟其中蕴含的哲理——从不同的角度,多元化思考问题;《雪梅》借助雪梅有一句:“日出江花红胜火。”在这儿,夕阳下的江水,不也是“日落江水红胜火吗”?

  “一道”:夕阳西下,阳光斜射到江面上,全句应该是“一道残阳光铺水中”,只是古诗有严格的字数要求,所以省写了“光”,这在古诗中经常见到。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对愁而眠的应该是人,全句应该是“江枫渔火对愁眠人”,同样是因为字数的原因,省去了“人”。

  (3)指导朗读:诗人的遣词造句非常精彩,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美景,以至历经一千多年,我们还是能感受到它的美妙,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7.拓展延伸:“夕阳无限好”,古诗中有很多吟咏夕阳的名句。谁查了相关的资料?

  预设:

  李商隐的《乐游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8.齐声诵读:看到这样的情景,诗人的内心是怎样的感受?那么,带着这样的愉快心情,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诗的前两句。

  9.过渡:漫步江边,面对着醉人的美景,诗人心情十分愉快,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天暗下来了,夕阳也带着它的美丽隐去。这时新月当空,诗人又看到了什么呢?

  10.课件出示后两句,读一读,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感受。

  11.学生汇报交流:夜晚的景物有哪些?

  新月:如弓——古诗中常有这样的描写,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露珠:在新月的映照下,好像珍珠一样晶莹、透明。

  12.小结:如果说傍晚江边夕阳如火,那么夜晚江边新月当空,一片银白。这静谧的夜景令作者产生了美丽的遐思。

  13.齐声诵读全诗。

  可以配上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人笔下的景物及其特点,继而进入全诗的意境,体悟文章表达的情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入古诗描绘的意境,在品词析句中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的同时领悟诗情。

  四、观察交流,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暮、吟、题、侧、峰、庐、缘、降、阁、费、须、逊、输。

  2.学生自主观察每一个生字,遇到识记有困难的生字,提出来,然后和小组同学一同议一议。

  3.集中交流,学生将小组识记过程中没有解决的生字提出来,师生一同交流。

  预设:“吟”是形声字,“今”是声旁,因此,不要写成“令”。

  “庐”是形声字,“广”是形旁,与房子相关,因此不要写成“疒”。

  “缘”右上部分是撇折、横折。

  4.课件出示这几个难写字的动态书写过程,学生一边观察,一边跟随动画进行书空。

  5.学生观察田字格中这几个难写字的书写,然后在练习本中练写。

  6.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动态书写过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和交流。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的书写练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布置作业

  1.诵读三首古诗,背诵《暮江吟》。

  2.查找描写江水的古诗,抄写在积累本上。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积累古诗的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直接入课

  1.教师利用字卡,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并口头组词。

  2.学生背诵《暮江吟》。

  3.直接入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后两首古诗:《题西林壁》《雪梅》。

  设计意图:巩固基础知识,开门见山,直接入课,提高课堂实效。

  二、学习《题西林壁》

  1.导入:(课件出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各山峰图片)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在江西省九江市就有一座享誉世界的名山,它就是——庐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庐山风光吧!

  2.引出课题:西林寺有块墙壁,看,墙壁上还写着一首诗呢!这是宋朝大诗人苏轼游览庐山后题写在上面的。诗题是《题西林壁》。(板书课题) 3.释题。“题”是什么意思?“题西林壁”又该怎么解释呢?

  4.初读,读通读顺。 读古诗先要读得字正腔圆,接下来要有板有眼,最后要读出自己的

  独特感受。

  (1)学生自读诗句两遍,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第二遍力求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2)指名朗读,学生评价。相机正音,练读诗句。

  (3)读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谁能试一试?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4)教师相机范读,学生评议。重点指导读“横看成岭侧成峰”,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读出“峰”和“岭”的区别。

  (5)师生合作读。

  5.再读,感受“不同”。

  (1)学生借助注释学习古诗,说一说每一句话讲的是什么内容。

  (2)苏轼具体在山中的哪些位置观察庐山呢?

  (3)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想象身处不同位置看到的景象。

  (4)出示课件,借助画面真切感受“不同”,引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5)引发想象:苏轼看到了哪些景象呢?让我们沿着苏轼的踪迹到庐山去看看吧!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你仿佛来到了何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6)小结:苏轼身在山前,身在山侧,身在远方,身在近处,身在高山,身在低谷,但无论在哪儿,他都身在一个范围之内,那就是——庐山之中。

  6.品读,感悟“不识”。

  (1)看到庐山的千般面貌,苏轼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引导质疑:苏轼为什么会“不识庐山真面目”?

  (3)引读: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他是多才多艺的苏东坡,他还是学识渊博的“苏学士”,他不愿停留在“不识”,他还想知道为什么“不识”。于是,他问自己,他问山中游客,他还问你们:孩子们,我为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揭示哲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5)吟诵全诗:于是,苏轼文思泉涌,挥毫在西林壁上写下了这千古流传的诗篇。(学生读全诗)

  7.拓展链接:同是庐山,我们却能看到千姿百态的.景象,是因为我们“移步”,让庐山“换形”。我们以前也学过一篇有“移步换形”效果的文章,是——《画杨桃》。背诵“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这首《题西林壁》,也是要告诉大家——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也就不同。但是,我们只看得片面的时候,不要忙着下结论,而是要客观、全面地去观察、去发现,才能真正地认识到事物的全面和根本。这也是诗人在游庐山后的心得,也是他想告诉世人的道理。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成了世人传诵的千古名句。我们平时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正是此理。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朗读,多种角度的思考,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世界,感悟作者的所见和所感。

  三、学习《雪梅》

  1.自由读诗:读古诗,讲究的是抑扬顿挫,谁能有节奏地读一读?

  2.作者在诗里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请大家结合注释,和同桌交流,说说诗意。 3.集体交流,相机指导。

  注意引导学生先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再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

  预设:

  (1)“降”:服输。“阁”:同“搁”,放下。“逊”:不及,比不上。

  (2)前两句的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服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

  (3)后两句的意思: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芳香了。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不服输的语气;诗人为难的语气;各有长短的语气) 5.讨论交流: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怎样才能更完美呢?

  6.播放视频:让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看看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吧!

  7.总结:引出主题。只有取长补短,既有晶莹洁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动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报春使者。

  8.背诵全诗。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交流的基础上感知文本主题,突出文本主题,并通过朗读深化文本主题。

  四、课后拓展,延伸巩固

  1.苏轼赴汝州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他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另外还有四首。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继续了解学习,相信大家在不同的诗里,还可以看到庐山更多的美和诗人丰富的感情。

  2.卢梅坡在写完《雪梅》后大发感慨,又写了一首《雪梅》,算是对前一首的补充与解释。大家也可以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强化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教者在古诗教学中总是把朗读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始终。起始阶段齐声读,个别读;深入学习阶段边理解边朗读;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宋代方岳说:“书不厌频读,诗须放淡吟”。只有让学生反复吟诵,仔细品味,而不以背诵为满足,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

  二、披文入情,体会古诗的情感美

  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因此,在教学中,我借景引情。如《雪梅》一诗,句句写景,字字含情,我引导学生从梅雪视频入手,从字词的理解及再现诗的画面入手,体会诗人是如何描写“梅”“雪”相互映衬的,从而把握体会“既有晶莹洁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动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的道理。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暑假、石级、铁链、发颤、犹豫、奋力、终于、居然、勇气、决心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运用多读多想的方法边读边想,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4、使学生入情入境深入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了困难,使学生懂得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指导学生读好“我”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以及爸爸最后说的话,充分体会“我”与老爷爷是怎样相互鼓励,勇攀高峰的。

  教学过程:

  一、看黄山的风景录象,交流对黄山的印象。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爬过什么山?去过黄山的请举手。黄山有“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说,可见黄山极难攀登,然而,文中一老一少竟登上了天都峰。(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他们怎么能爬上天都峰?从文中给我们些什么启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三、新授

  (一)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二)指名分部分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回答:课文讲了件什么事?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学生想: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画出描写天都峰“高”、“陡”的句子。

  (2)电脑出示天都峰图片,指名说天都峰什么样?

  (3)对照文中彩图自读第一自然段,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天都峰的高和陡的?从“啊”“云彩上面”“笔陡”“从天上挂下来”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么高陡的山我有信心爬吗?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4)指名说第一、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语气和图中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

  2、讲读课文三五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我遇上了谁?从哪些词句看出老爷爷年纪大?

  (2)我不再犹豫,为什么?

  (3)指名分角色读我和老爷爷的对话。

  (4)这部分告诉我们什么?

  3、讲读课文六、七自然段。

  (1)自读,用横线画出爬山动作的词语,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2)出示句子:“我(奋力)向峰顶爬去”“爬呀爬,我和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请学生说说用上括号的词语好在哪里?

  (3)再读课文,告诉老师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4、讲读课文八十自然段。

  (1)指名读我和老爷爷的对话,想: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2)齐读最后一段,想:“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从哪儿能看出来?理解“汲取”“爸爸的话”告诉我们什么?

  四、巩固练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了这一课,你受到什么启发?

  五、自我评价

  分别从语文知识做人及学习的习惯等方面展开自我评价。考虑成熟后在班内交流这节课的收获。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你有过和小作者类似的经历吗?讲给同桌听听。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教材说明:

  这首诗是作者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春末夏初畅游庐山时,书写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的。作者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不同感受,提示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尤其是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赞赏。因为作者在人们十分熟悉、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巧妙地说出了一个“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特别是这个道理一经作者用诗的形象语言说出,就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是训练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以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好教材。

  课前准备:

  (1)师生收集有关这首诗的资料。

  (2)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和一个地方有关。江西,我们班有哪些同学是来自江西的?江西有一座很有名的山叫庐山。多媒体欣赏庐山风光。

  二、读题、解题。

  庐山的出名不光是因为它秀美的风光,还因为一首诗。大家知道是哪首诗吗?引出试题,齐读课题。结合书下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题”“西林”的意思。

  三、简介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

  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3、教师讲述苏轼少年时代“发奋识尽天下字,立志读遍人间书”的轶闻趣事。

  四、初读课文,感知美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自由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

  五、朗读展示,感悟美

  (一)请学生朗读这首诗。示范朗读。

  (二)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读出庐山的不同姿态。

  4、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中三组反义词(横----侧,远----近,高----低)的运用,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二)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结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帮助学生体味诗所蕴含的道理。

  4、引发创造。引导学生像诗人那样用诗句说明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5、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呢?

  6、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六、个性诵读,表达美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教师示范读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

  七、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联系盲人摸象、《画杨桃》,加深对诗句所揭示哲理的理解。

  2、出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哪些是破坏环境的做法,同时学会在与他人意见分歧时,正确与人沟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能充分意识到环保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人都应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做环保卫士。

  3、谈环保小建议。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克服劝说时的焦躁心理,以文明的举止、诚恳的态度打动对方。

  【教学难点】让他们在自设情境中自我检点、规劝别人,从而迁移到生活中。

  【教学课时】1课时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人类的一些破坏环境的做法,同时学会在与他人意见分歧时,正确与人沟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重点)

  2、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能充分意识到环保不是一句空话,每一个人都应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做环保卫士。(重点)

  3、学生克服劝说时的焦躁心理,以文明的举止、诚恳的态度打动对方。(重点)

  4、让他们在自设情境中自我检点、规劝别人,从而迁移到生活中。(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图片导入。

  教师口述:同学们,我们观山,看海,听雨,赏花……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让我们心旷神怡。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环境里。可是,只要大家稍稍留心,就不难发现人类的许多行为正破坏着我们的生活环境。

  我们从电视上或网上了解到,我们的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联系我们周围生活的环境,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许多感触。前两天,老师在网上收集到许多资料,并在我们居住的地方拍摄了一些图片。下面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些图片资料。看完以后,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图片展示:同学们,能否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想法?

  (我们与环境密不可分;太可怕了,没想到我们的环境居然这样糟糕)(板书: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设计意图:通过影片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环保话题,并为下面的环节蓄势。】

  二、明确要求(板书:环境的重要性)

  1、读一读:理解口语交际内容及要求,学生自读教材,明确今天的口语交际内容。

  2、自读完成后小组内组长检查任务完成情况;明确具体话题,小组长要做好记录。

  3、小组内进行交流,谈谈你的理解。

  4、交流内容:在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

  三、初设情境,共同探讨

  1、说一说。

  a情境一:你和同学吃饭时,他随手拿了几双一次性木筷,多的就扔在旁边,请你劝劝他。

  b情境二:学校门口的餐馆老板一直未停止使用一次性木筷,你打算怎样去劝阻他?

  (有些木筷并不卫生,因为每一双一次性筷子的制作加工都要经过树木的砍伐、切断、冲坯等十几道工序,而且为了让筷子看起来洁白干净,成型的筷子还要经过硫磺熏,熏不白的就用双氧水和硫酸钠再次浸泡漂白,然后用滑石粉抛光。)让我们少用一次性筷子,出外就餐时尽量自备筷子,或者重复使用自己用过的一次性筷子。

  2、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a小组内交流。

  b每组请代表在全班交流。

  (教师出示图片:工厂里生产过程排出的废水直接排到河里;人们乱砍乱伐破坏生态环境;工厂里排出的废气污染大气;人们的生活垃圾。)

  3、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板书:怎样保护环境)

  (如果堵车时间长,我们可以提醒爸爸妈妈将汽车熄灭。这样可以减少尾气排放,也可以节省燃料。最后离开教室的同学要注意关灯,大家一起努力,做到不开“无人灯”。)

  四、出示公约,激发情感

  1、出示《全球青少年环境公约》。

  教师口述:我们看得到众多生态保护区被破坏,野生动物日益灭绝;感受得到全球气候变暖,沙尘暴肆虐,却忘记了这一切可能就源于我们为满足生活需求对大自然的无度利用。大自然早已警钟长鸣。1998年《全球青少年环境公约》问世,它希望有志环保的青少年加盟其中。你们愿意加入吗?(板书:参与环保活动)

  (一)必须做到

  ①不要到处乱丢垃圾,要把它们丢进果皮箱里,如果附近没有果皮箱,也不要乱扔,你可以在身边带一个小垃圾袋,用它来盛放垃圾,再一起丢进果皮箱。

  ②如果你所在的地区或学校已进行了垃圾分类,你要积极参与对垃圾进行分类。

  ③不要浪费,你应拒绝过度包装的'商品,双面使用纸张,并且买你必需的东西,因为在你买不必要的商品时,不仅浪费了钱,还浪费了资源。最重要的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米、一分钱。

  ④积极使用可再利用物品。如:你应把你读过的课本或健康的书籍送给穷苦的孩子们;把自己完好的衣服送给弟弟或妹妹穿。

  ⑤如果你发现身边有破坏环境的行为发生,你应提醒他(她),说服他(她)不要再这样做。

  ⑥爱护野生动植物。不要吃野生的动物或植物,并提醒他人也不要这样做。

  (二)尽力做到

  ①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你可以自带无毒害金属制造的餐具,来代替一次性餐具。

  ②你应让每滴水都变得有价值,也就是说,你应尽量多次地使用每一滴水。如:你可以用洗过手的水拖地板等。

  ③综合使用旧商品,变废为宝。

  ④阻止别人做破坏环境的事情。

  ⑤减少私车使用,尽量乘公交车。

  五、全班汇报,点评鼓励

  保护环境小建议

  1、根据生活中常见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写出保护环境的小建议;

  2、讨论:选出十项保护环境简单易行的做法;

  3、分小组汇报十条小建议,师生共同评议;

  4、以小组为单位印成“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课下张贴在学校或社区的布告栏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指导思想就是全员参与。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开口的机会,同时又增加挑战意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六、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小事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可以结束地球的生命。地球是你的,也是我的,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拉起我们的手,张开我们的口,检点自己,劝诫他人,共同捍卫我们的家园。(教师板书:做环保小卫士献计献策)

  板书设计、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环境的重要性?怎样保护环境、参与环保活动、做环保小卫士。

  献计献策、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本堂课上,学生学会细心观察身边以及周围好行为和坏行为,首先我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使学生在心中确立目标;第二个环节中师生共同的评点归纳,在小组活动时,在学生展示后,包括最后我与学生间的对话,我一直力求保持清醒的头脑,随时肯定,随时总结。

  不足之处:本堂课上,对于劝说者应持有的态度、劝说的方法技巧,以及说话时的举止等知识点的讲授的不到位。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认识“避、撼、喧”等5个生字,读音多音字“雀”,理解“轻盈、震撼”等词语。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3.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4.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再把问题分分类。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2.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再把问题分分类。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避、撼、喧”等8个生字,理解“轻盈、震撼”等词语。(重点)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难点)

  3.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重点)

  4.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再把问题分分类。(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图片导入。

  课件出示蝴蝶图片。

  师:同学们看,看到这些蝴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你们知道蝴蝶的家在哪里吗?看到大家急切的样子,老师也特别希望和大家一起去寻找蝴蝶的家,咱们一起去吧。

  (教师板书:蝴蝶的家)

  【设计意图:利用谈话,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发散学生的思维。】

  二、作者介绍

  燕志俊(1907-1982)又名燕遇明,今邱家店办事处颜张村人。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著名作家。著有《苦女翻身记》、《 枯树开花》、《山乡女儿》和《碧叶集》等。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注意自己的感受,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旁边注上问号。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躲避 震撼 喧嚷 素洁 玷污 家雀 炊烟 屋檐

  (重点指导生字:

  避:“避”是“辟”加走之旁,不要读成“pì”;

  憾:不要读成“gǎn”;

  喧:“喧”和“渲”是形近字,读一声“xuān;

  污:不要读成“kuī”;

  素:是平舌音,不要读成卷舌音“shù”;

  檐:应读“yán”,不要只读半边“zhān”。)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学习多音字:雀(què qiǎo)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它们的家一定美丽而香甜,不像家雀似的,一下雨就飞到人们冒着炊烟的屋檐下避雨。

  ②读一读:麻雀(què)俗称家雀(qiǎo),因其常在百姓家中筑巢,且不避人而得名。

  (3)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躲避 喧哗,大声喊叫。

  喧嚷 素雅而洁净。

  素洁 隐匿避开,以免遇到某些情况。

  玷污 指心里受到强烈冲击。

  炊烟 烹制饭菜形成的烟气。

  震撼 弄脏;污损。比喻名誉受污损。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打开课本,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1)想想说说:

  课文主要讲什么?

  从哪几个方面讲的?

  (2)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志。

  2.全班交流反馈:

  (1)《蝴蝶的家》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课文中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作者构思独特,以问题和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

  (2)指名轮读课文,同学评议。

  (3)小组代表提出疑难问题,全班讨论。

  五、品读课文 ,理解感知

  (一)细读课文,提炼问题。

  1.教师范读。

  2.感知课文所描写的情景,提炼主要问题。

  作者为蝴蝶着急的?读的过程中,你又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呢?

  3.结组讨论,发表个人见解。

  4.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寻找答案。读的时候勾勾、画画、写写,然后与你小组的同学分享学习的收获。

  (二)深化理解,体悟感情。

  1.第一自然段恶劣自然环境的中作者为蝴蝶担心。

  “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

  (1) “常想”说明了什么?

  (作者总这样想,一直为蝴蝶担心。)

  (2)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蝴蝶怎样的态度?

  (作者直接表达他对蝴蝶的担心,仿佛一下子就走进了作者的心。)

  2. “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难为蝴蝶吗?”

  1.理解“喧嚷”、“震撼”的意思,体会感情。

  你有没有到过喧嚷的环境?这里是谁在喧嚷呢?这里用“喧嚷“又说明了什么呢?

  (拟人的写法形象地说明了风雨交加的热闹场面,让人听着心惊、看着害怕!

  震撼:当轰隆隆的雷声在耳边响彻,当闪电咔嚓咔嚓地照亮漆黑的夜空,黑云在低沉的天空中翻着跟头,风又在疯狂地吹着哨子……哎呀!这样糟糕的天气,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过渡:你觉得蝴蝶能受得了吗?哪些句子说明了蝴蝶经受不住猛烈的风雨呢?

  3.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的着急。

  (1)理解素洁、玷污。

  素洁:文中指蝴蝶素雅而洁净。

  玷污:弄脏。

  (2)假如蝴蝶没有及时躲过猛烈的风雨,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预设:

  翅膀会被雨点打湿。

  会被风吹得不知去向。

  彩粉会被雨水冲刷,失去原有的美丽。

  沾上泥污,摔在地上,再也无法飞起来。

  (3)是啊!这轻盈的、素洁的蝴蝶,它们是多么的弱不禁风啊!同学们,说到这里,老师都无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的……(着急)(板书:着急)

  (4)指导朗读:读出心急如焚的语气。

  4.下雨时,蝴蝶藏在哪里?

  (1)屋宇、麦田、松林、园中之花、老树干、桥

  下、树叶下面……(板书:猜想)

  (2)作者做了这么多种假设,下雨的时候,蝴蝶是躲在这里吗?你是怎样认为的呢?

  作者谈到了这么多地方,又说都没有见到蝴蝶,说明作者平时怎么样?

  (3)我们都应该睁大你明亮的眼睛去发现,运用你聪灵的耳朵去聆听,像作者一样,置身于、置心于大自然,做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孩子!

  5.蝴蝶到底有没有家呢?课文中是怎样描述的呢?

  一位小朋友非常确认地说:“它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下雨的时候,它们就会急忙飞到家里去哩!”

  一个女孩对我说:“雨后,蝴蝶就会重新出来,在阳光里飞,…………一定是这样的。”

  (1)小女孩连用了三个“一定”,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孩子们对蝴蝶的家的想象是确信不疑的。)

  (2)齐读“它们的家一定美丽而香甜,……一定是这样的。”表达对蝴蝶的祝愿。

  【设计意图:品读的过程也是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的时候,此时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在此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张扬个性。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在愉快的讨论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受到应有的教育,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六、总结主旨

  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引导学生说出善于观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爱怜。)

  (板书:关爱生命心系自然)

  七、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认为蝴蝶有家吗?这个美丽而香甜的家会在哪里呢?张开你想象的翅膀,说一说。

  老师对此也有很深的感触,找来一首小诗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请看。

  蝴蝶的家

  麻雀的家在屋檐下,

  青鸟的家在大树上,

  蝴蝶呀蝴蝶,

  下雨的时候,

  你去了哪儿?

  麦田、松林、老树干寻不见你的踪迹,

  花朵、石桥、屋宇下都不是你的家。

  你轻盈的身体怎么禁得住狂风的肆虐,

  你素洁的双翅怎么受得了雨水的冲刷!

  蝴蝶呀蝴蝶,柔弱的蝴蝶,

  你是那么让人担心,叫人牵挂……

  亲爱的蝴蝶,其实,我的家就是你的家!

  爱心为你编织成温馨的家,

  不管电闪雷鸣,任凭风吹雨打,

  要害怕,快快回家!

  八、当堂检测

  1. 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

  2. 小练笔:蝴蝶的家在哪里,你还有哪些新的想法写出来吧。

  九、课后作业

  1.推荐阅读有关蝴蝶的故事,

  2.关爱生命心系自然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课前,我要求学生充分预习课文,让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蝴蝶的生活状况,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力求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不足之处:

  1.由于时间关系,小练笔没有让学生展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激励性评价比较少,激励性评价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因为老师的赞扬,成功的喜悦,都很好地激励着学生更加努力发奋。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认“罗”、“眠”、“霸”、“占”,积累“压扁”、“霸占”、“滴溜溜”、“偷渡”、“青峰”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合作探究,品味诗歌语言的美,学习诗歌中拟人的修辞手法,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作者的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散文诗歌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2.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感受自然之美。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扩词法,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意境,感受自然之美。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流程:

  (一)读诗题,想象画面

  板书课题,引导交流: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现代诗——《花牛歌》,齐读课题。说一说:读了诗题,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用拘泥于诗歌表现的画面和意境,让学生在充分、自由的交流中,点燃对诗歌学习的兴趣。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用序号标出诗歌的小节。

  2.小组合作学习。

  (1)大声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字卡片,并用生字组词。

  (3)交流识记生字方法。

  3.学生分节朗读,在师生点评中指导学生读准“眠、巢、霸占、滴溜溜、偷渡”的字音,读好“压扁了一穗剪秋罗”“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这两个句子。

  4.教师配乐朗读全诗,学生闭眼想象:草地上的花牛在做什么?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读诗歌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依据文本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将想象的主体聚焦在自由、悠闲、可爱的小花牛身上。通过这个环节,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花牛坐、眠、走、做梦这四幅画。

  (三)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学第1节

  (1)出示课文插图,这幅插图画的是哪一小节内容?

  (2)学生自由读第1节,找一找这里写了哪些景物?

  (3)指导想象:花牛的颜色、样子、动作等;草地和剪秋罗的.颜色、样子等;花牛、剪秋罗可能会说些什么?

  学生边说,教师边写出关键词,如(黑白相间)的花牛、(软绵绵)的草地、(美丽)的剪秋罗等。

  (4)指导学生凭借想象说出第1节所描写的画面,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花牛?

  (5)带着想象和感受朗读第1节。

  (6)总结想象的方法:抓关键词,从颜色、样子、动作、语言等方面展开想象,能让画面更生动。

  2.小组合作,学习第2、3、4节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运用上面学的想象方法开展学习。

  小组学习步骤:

  (1)大声朗读诗歌,圈出这节诗写了哪些景物?

  (2)逐句想象画面内容,再连起来说一说。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花牛?

  (4)带着想象和感受朗读。

  全班分享,重点指导第2节“眠”“霸占”,第3节“滴溜溜”,第4节“偷渡”的想象。

  小结:多么自由、悠闲的小花牛啊,指导学生讲述整首诗的画面。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扩词法指导想象第1节诗,让学生懂得通过抓关键词,从颜色、样子、动作、语言等方面展开想象,能让画面更生动;放手让学生小组学习后三节,通过对扩词法的操练,让学生掌握想象画面的方法,感受花牛的自由、俏皮、悠闲。

  (四)作业布置:

  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还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发挥你的想象,仿写1-2节。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花牛在草地上还可能做什么,仿写诗歌,丰富学生想象,激发学生创作诗歌的热情。

  (五)课后延伸

  课后找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歌朗读。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认识“嗅、奈、煞”等7个生字,会写“嗅、呆、奈”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3.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导入( )分钟

  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篇文学作品的片段。屠格涅夫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今天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板书:麻雀)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新课教学( )分钟

  二、自学--引导学生了解大意

  1.先自读课文,看有几个角色?要搞清楚人物关系,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

  (板书:小麻雀 老麻雀 猎狗)

  2.你还读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通、熟读的基础上感知文本的内容。】

  三、再自学--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提示:

  (1)“我”走在林荫道上发生了什么事?

  (2)猎狗想怎么样?

  (3)老麻雀是怎么对付的?

  小麻雀掉下来

  老麻雀飞下来掩护准备搏斗

  猎狗张开露出愣住后退

  2.根据刚才讨论的,把这些重点句用波浪线画下来。

  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了。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准备着一场搏斗。

  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

  【设计意图:总结段意,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课文。】

  3.按这种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第二部分(第4、5、6自然段):写猎狗想伤害小麻雀,老麻雀飞落下来,保护小麻雀。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我”急忙唤回猎狗,走开了。

  其中第1、2、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6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局。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嗅、奈、煞、拯、嘶、哑、庞”

  “煞、奈”是上下结构; “嗅、嘶、哑”的偏旁都是口字旁。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嗅、呆、奈、巢、齿、躯、掩、护、幼、搏、庞、量、愣”

  指导书写:“嗅”别忘记大上有一点;“口”加“木”是“呆”;“掩”字“大”下面是“电”。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五、范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受鲜明的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抄词。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扎煞(shā sā)    搏斗 (bó bé)

  嗅到(xiù xòu)  拯救(zhěnɡ zěnɡ)

  二、读拼音写汉字。

  身(qū)______  (bó)________斗  牙________(chǐ)

  (pánɡ)____大  (yòu)________儿 无可(nài)_______何

  三、选词填空,组成词语。

  撕 嘶 搏 博

  (   )咬 (   )开 拼( )( )士

  四、回答问题。

  1.文章是从哪三个方面把老麻雀掩护小麻雀的`经过写具体的?

  2.“小”麻雀战胜了“大”猎狗一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

  一、shā bó xiù zhěnɡ

  二、躯 搏 齿 庞 幼 奈

  三、嘶 撕 搏 博

  四、

  1.扎煞起全身的羽毛,尖叫,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

  2.母爱,这是存在于小生灵老麻雀身上的令人钦佩的伟大情感,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它驱使老麻雀放弃自己安全的环境,铤而走险飞落在凶恶的猎狗面前,誓与猎狗进行殊死的较量,掩护和拯救自己的幼儿。母爱,是多么的无私和伟大啊!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

  《蝴蝶的家》课文原文

  我常想:下大雨的时候,青鸟、麻雀这些鸟都要躲避起来,蝴蝶怎么办呢?天是那样的低沉,云是那样的黑,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风将银色的雨幕斜挂起来,世界几乎都被冲洗遍了,就连树林内也黑压压的,水淋淋的,到处都是湿的。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天气它们都躲在那里呢?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素洁,一点儿水都不能玷污上的;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的着急。

  但是,一位小朋友非常确信地说:“它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下雨的时候,它们就会急忙飞到家里去哩!”不过它们的家在哪里呢?人家的屋宇里从没有见过有蝴蝶来避雨;麦田里呢,也不能避雨;松林里呢,到处是水珠滚坠;园里的花是它们的家吗?花儿自己已经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就连老树干的底面,也是顺下水来,湿漉漉的。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它们的家会不会是在桥下面呢?这也未可知,但是有一点儿可以确定:这里从没见过有蝴蝶落到石头上的呀!那它们会不会是藏在树叶下面?这倒有些说得过去,但我也从没见过蝴蝶在树叶下面避雨呀,而且树叶也经常被风吹得翻转转不定,被雨冲刷得透湿,它也不像是蝴蝶的家呀!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一个女孩儿对我说:“雨后,蝴蝶就会重新出来,在阳光里飞,它们是那么高兴,那么鲜艳。我想,它们一定是藏在一个秘密的家里,它们的家一定美丽而香甜。不像雀儿似的,一下雨就飞到人们冒着炊烟的屋檐下避雨。一定是这样的。”

  她的话说得倒是不错,但我却总没见到过下雨时的蝴蝶到底藏在哪里。谁要是能说给我,我就不着急了。

  《蝴蝶的家》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语。

  2.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试着把问题分类,选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并解决。

  3.归纳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多种形式理解重点词语。

  2.读与品词相结合,读与想象相结合,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在读中加深对词句和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读中升华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对蝴蝶的怜惜,激发学生关爱弱小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难点

  学习中尝试着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思考的阅读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语。

  2.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试着把问题分类,选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并解决。

  3.归纳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归纳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难点

  落实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思考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幸福的家,那你能说说家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家是温馨的港湾,让我们的心暖和,家是遮风挡雨的港湾,让我们休息停靠……)

  教师引入:(出示课件)同学们看,花丛中、阳光下,小动物们在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突然,天空中电闪雷鸣下起了大雨,青鸟、麻雀都回家躲避起来了,小蝴蝶躲到哪里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探寻蝴蝶的家。

  二、自读课文,认读生词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生字词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2.刚才同学们读课文都很认真,我们先来检查一下生词。

  出示第一组词语:吼叫、震撼、喧嚷、雨幕、黑压压、水淋淋。

  指名读。齐读。

  这些词中你有不理解的吗?

  3.出示第二组词语:轻盈、素洁、沾污、柔弱。

  谁想读读这几个词?

  这几个词语都是描写谁的?(蝴蝶)

  你有不理解的词吗?

  读了这几个描写蝴蝶的词语,你有什么感受?

  4.同学们还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学生自由提出解答。(也未可知、翻转不定、家雀儿)

  5.指名读课文。

  三、再读文章,提出问题

  1.交流所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2.梳理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下节课学习。

  3.整理问题,每小组保留三个问题。

  四、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1.理解了词语,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会有所提高,下面让我们带着自己的问题,来读一读1、2自然段。

  2.请同学们谈谈你刚才提的问题解决了没有。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有强烈的对比效果,雨很大,而蝴蝶却很弱。这让作者为蝴蝶捏了一把汗,产生了着急的情绪。就让我们下节课接着去探索蝴蝶的家。

  板书设计:

  蝴蝶的家

  我的问题: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

  作者为什么特别在意这个问题?

  它们的家为什么是美丽香甜的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品读课文,依据问题,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归纳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弱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难点

  落实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思考的阅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蝴蝶的家》。紧扣上节我们提出的问题读中解决问题。

  二、品读感悟,理解课文

  1.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了吗?是什么心情?(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你们呢?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心体会,用笔画出有关的语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2.学生汇报。

  (1)天气是怎么难为蝴蝶的?谁来读一读。找学生读第二句,(出示第二句)此时作者心里在想什么呢?谁能读出作者的这种心情。

  是啊!此时,天低、云黑、电闪、雷鸣、风狂、雨骤,让人听着心惊,看着害怕。这真是难为蝴蝶呀?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然后再齐读。

  (2)还从哪儿可以看出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

  预设:

  ①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

  从“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看出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

  ②教师引导学生:为什么从这看出为蝴蝶着急、担心?作者当时在想什么?

  ③作者刚才想到了什么?(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由作者想到的你想到了什么?让我们读出蝴蝶的美丽与柔弱。

  是啊!这样轻盈、素洁、柔弱的蝴蝶怎么能不惹人喜爱?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④如果再想下去,作者会想到什么?这样美丽柔弱的蝴蝶要经受这样的打击,想到这里,这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

  此时作者是什么样的'心情?谁能通过你的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此时的心情。

  (3)“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这句话在文中两次出现,“我”因为什么为蝴蝶着急了?(作者找了多次都没有找到蝴蝶,所以更着急了。)

  ①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为蝴蝶找家时的着急心情,勾一勾、读一读。

  ②通过对读的方式来理解课文。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呢?作者真为蝴蝶着急了。

  ③一次次猜想,又一次次否定,作者一次次为蝴蝶找家,希望的是什么?

  (4)还从哪可以看出作者为蝴蝶着急、担心?

  (5)让我们来读一读小女孩的话。

  (出示第五自然段)

  ①小女孩是怎样看待蝴蝶有没有家这个问题的?(三个“一定”)

  ②小女孩连续说了三个“一定”,你们想一想,小女孩在说这些话时心里在想什么?

  ③在这篇文章里,这仅仅是小女孩的心声吗?你能从小女孩的话中体会出作者哪种美好的愿望?

  小结:让我们再读小女孩的话,通过小女孩的话把作者的美好愿望表达出来。

  三、课外拓展

  同学们,你们认为蝴蝶有家吗?这个美丽而香甜的家会在哪里呢?张开你想象的翅膀,说一说。

  《蝴蝶的家》教学反思

  《蝴蝶的家》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作者以问题与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

  一、教学效果

  本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出示美丽的蝴蝶的图片,让学生们认识蝴蝶,并说一说看到蝴蝶图片后的反应,紧接着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么漂亮的蝴蝶,它的家会在哪儿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发挥想象,说一说,引起学生阅读下去的兴趣。

  2.引导学生品读读课文,提炼重点。

  老师配乐泛读课文,让学生发挥想象,感受一下作者所描写的情景,后出示问题“你是从文中哪里体会到作者为蝴蝶着急的,读的过程中,你又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呢?”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寻找答案,读的时候勾勾、画画、写写,小组分享并完善问题的答案。

  3.引导学生深化理解课文,体悟文中蕴涵的感情。

  我在教学中,运用大屏幕出示重点的语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理解。例如第一自然段对于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更加突出蝴蝶的家的重要性,蝴蝶在这样的环境下必须要有家,不然会使蝴蝶的生存受到威胁,这样的环境描写让我们的心提起来开始为蝴蝶担忧,为下一步的描写做了铺垫。

  二、成功之处

  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成功的,现在把成功的几方面总结如下:

  1.以学生的多样的朗读为主,以老师配乐泛读为辅。

  在教授本课时,我泛读一遍之后,让学生们充分的理解词语,例如“喧嚷”“震撼”等词语,我再让学生通过集体读、个人读、男生女生分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蕴涵的情感。

  2.品读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掌握文章中各种修辞及写作手法。

  本文的写作中,作者运用了拟人、反问、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语言清新,优美,让学生们画出有关句子,并当堂进行仿写,效果和突出,学生们收获很大。

  3.我在教学中适当地指导朗读的语气,从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天气它们都躲在哪里呢?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素洁,一点儿水都不能沾污上的;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想到这里,我简直没法再想下去了,心里是那样着急。”这段话在读的时候语气要急促,读出心急如焚的语气,从中体会作者对幼小的蝴蝶的关爱之情。

  三、不足之处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课上讲解的有点儿多,对于一篇自读课文来说,自读自悟是学习方法,但我却有些越俎代庖,大包大揽,没有给学生活动的主动性。

  四、改进措施

  如果重上这节课的话,我会重新安排课堂内容,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主自悟,自己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解决,想来效果会更好。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6-14

部编版上册语文园地教学设计04-12

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教案01-16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教案05-22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推荐]06-14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教案09-23

四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复习教案06-14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部编版教案05-22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陀螺》教案01-12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集合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