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选)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15 10:03:53 四年级 我要投稿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选)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选)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作者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不同感受,提示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尤其是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赞赏。因为作者在人们十分熟悉、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巧妙地说出了一个“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特别是这个道理一经作者用诗的形象语言说出,就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是训练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以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好教材。《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3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题西林壁》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由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大量的赞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佳作,你们都积累了那些有关这方面的古诗呢?

  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二、初学感知

  1、请同学们自读古诗,把不认识的.自勾出来。

  2、指名读。正音

  3、再读,注意停顿。

  三、理解感悟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读熟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师生共同概括:

  (一)、解诗题,知作者

  说一说这首诗题目的意思。

  说说关于苏轼的了解

  (二)、抓字眼,明诗意

  指名读古诗。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师:庐山只有一座,怎么在苏轼的眼中会呈现出这么多种形态呢?

  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

  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_________;从上往下看,庐山是____________;从远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从近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____________;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___________。

  师: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还用心去思考,你从哪看出来的

  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

  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三)、多诵读,悟诗情

  师: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

  师: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表达了他对庐山的赞美之情。你能不能用优美的语调把你对庐山的情感朗读出来?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有一个地方却很难让人理解:苏轼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

  师: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多个角度,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也就是俗语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四、背诵

  五、课外拓展:《登飞来峰》

  六、总结。

  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民间故事情节曲折的特点,学会从人物语言、心理描写抓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2.从分角色朗读和课本剧表演中领会文中人物性格,增强民间故事语言的赏析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和关于《东郭先生和狼》的阅读材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相传古时候,在古阿拉伯的海岛上,有一个萨桑王国,国王名叫山努亚。有一天,山努亚和他的弟弟萨曼来到一片紧邻大海的草原,当他们正在一棵树下休息时,突然海中间冒起一个黑色的`水柱,一个女郎来到了他们身边,并告诉他们天下所有的妇女都是不可信赖、不可信任的。

  国王山努亚和弟弟萨曼回到萨桑王国后,他们杀死王后和宫女、奴仆。从此,山努亚深深地厌恶妇女,存心报复,他开始每天娶一个女子来过一夜,次日便杀掉再娶,完全变成了一个暴君。这样年复一年,持续了三个年头,整整杀掉了一千多个女子。

  宰相的大女儿桑鲁卓,对父亲说她要嫁给国王,她要试图拯救千千万万的女子。”进宫后桑鲁卓每天晚上都给国王讲一个故事。这样,桑鲁卓每天讲一个故事,她的故事无穷无尽,一个比一个精彩,一直讲到第一千零一夜,终于感动了国王。山努亚说:“凭安拉的名义起誓,我决心不杀你了,你的故事让我感动。我将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永远保存。”于是,便有了《一千零一夜》这本书,也叫《天方夜谭》。你们有没有读过这本书呢?《一千零一夜》是古代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渔夫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

  二、学生充分自学,读准,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效果:

  ⑴利用生字卡片,多种形式地读生字。

  ⑵通读全文。

  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合作学习,理清脉络

  1.小组交流:

  故事较长,但过程很清晰,主要分三个部分:

  无意中救魔鬼、魔鬼要杀渔夫、渔夫战胜魔鬼

  2.快速浏览全文,找出相应段落。

  四、投影提示阅读提纲,小组合作学习

  1.默读课文,说说魔鬼和渔夫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找出有关语句划下来。

  2.小组交流:

  魔鬼:凶恶,狡猾,愚蠢

  渔夫:从容,镇定,聪明

  3.练习读一读划出来的句子。

  五、全班交流

  1.渔夫救了魔鬼,魔鬼为什么以要杀了他呢?

  你们相信魔鬼的话吗联系前后文,找出有关内容说一说。

  2.读一读魔鬼的话,感受魔鬼的凶残本性。(投影字幕)

  3.渔夫又是怎样战胜魔鬼的呢?

  指名说说渔夫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再读一读,从中感悟渔无偿援助机智,聪明。(投影字幕)

  六、读一读

  出示挂图投影,学生多种形式练习读书,培养语感。

  1.分角色读。

  2.表演读。

  七、讲一讲

  指导学生讲故事,重点讲好魔鬼为什么要杀渔夫和渔夫战胜魔鬼部分。可以展开想象,有所创造。

  八、总结全文

  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九、课外拓展

  课后阅读《一千零一夜》中的其它故事。和《东郭先生和狼》。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习对热点问题的看法、意见的议论方法。

  2、进一步掌握议论的`积极谦逊态度,做到有理有礼。

  3、培养大胆发言的习惯。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采访表演,评议引入

  2、议论(解)就是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求得共同的统一的认识。

  3、明确目标

  二、学习讨论,明确方法

  1、出示问题:优秀生应具备什么条件?

  2、讨论焦点:偶尔犯错误能评优秀生吗?

  3、讨论交际礼节:①起始:“我认为”②表明态度:“我不是这样看的”“因为……”“我不同意这样的看法”“我也觉得是这样的”“我同意×××的意见”

  ③结尾:“请指正”“请补充”“请支持”“……”

  4、班级讨论,评议

  提出要求:积极、谦逊,做到有理,有礼

  三、小组议论

  1、标题①成绩好就是好②学习不好就不能参加活动

  2、小组讨论③全班议论竞赛

  四、实践作业:班级内组织一次辩论会。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四年级学生应该达到的水平:

  1.能够独立完成是自学词的任务。

  2.学习独立完成识字学词的任务。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利用背景资料帮助学习。

  5.学习修改习作,培养修改习作的习惯。

  6.(认字183;写字214)×80%

  7.背诵≧15(;段)×2

  8.习作≥12次/学期

  9.综合性活动≥4次/学期

  复习要点:

  一、积累与运用:

  1.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正楷字。(运用钢笔)

  2.充分利用摘录笔记,从生字的音、形、义进行辨析,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为五六年级的生字学习打下基础。

  3.积累语言材料,正确地运用于表达中。

  ①分类积累。

  ②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目及课文中的精彩、重要句段。

  ③结合单元主题词,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4.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遵循“知——懂——会——熟”的过程)

  体会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能运用。

  (如比喻句、反问句、祈使句)

  ②认识连绵词,理解语气词表达的情感。

  ③成语中的对应。

  ④在原有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⑤理解同一字或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

  二、阅读与理解:

  方向:阅读即思维

  1.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一定的阅

  读速度。

  2.感受不同的文体样式。

  ①读文学作品,能通过分段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概括或复

  述,要素完整。

  ②读信息类文章,能抓住关键词语、题目等获取重要信息。

  3.根据不同的文体提出问题,并自行解答。

  4.理解课文题目,能抓住重点词语、动词理解课文。

  5.能设身处地地阅读,展开想象,体会作者的.心情。

  6.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7.对照阅读古文和译文,了解古今词义的演变。

  三、习作:

  1.引导学生本期习作及课堂练笔,根据学生习作实际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叙事及想象的评改,做到文从字顺、内容具体、层次清楚,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2.习作修改标准:

  ①有根有据——真实;

  ②有情有意——有真情、有中心;

  ③有血有肉——内容充实具体;

  ④有声有色——语言生动(尽量做到)

  错别字控制在2%以内

  复习建议要点:

  1.引导学生自主复习,学习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复习。

  2.在复习中,重方法的领悟,获得知识与学习能力的提升。

  3.重视金钥匙,课后思考题的教学要落到实处。

  4.以儿童的视野,设计复习活动。

  5.为学生创造阅读环境,阅读资料,通过语文小报、自制的阅读卡、习作集等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课文原文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本文作者巴金,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通过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句子,从中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难点: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策略: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句子,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海上日出的美。

  四、学生学习方法: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海上日出的美景。

  (二)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谈一谈你自己的感受?

  2 、那你们想不想去那里看看?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的船,一同出发,去欣赏海上日出的奇观!

  (三)讲读课文

  1 、谁愿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从这段中都读懂了什么?(引导: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请你读一读)

  2 、那作者是看了一次日出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是,第一句话,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说明作者经常看日出)

  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 、让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说说你看到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出示图片)

  2 、图上画的是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从海面上升起的的景象。实际上,日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那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海上日出的过程的?我请两个同学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谁来说一说?)

  3 、那么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

  (出示图片配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读中感受)

  4 、看到这样的一幕,作者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因为作者不只是一次看日出了。为什么作者要目不转睛的看呢?因为怕错过,反衬日出的美)5 、太阳还没有露面,就已经很美了,那海上日出会是怎样的壮观哪?想不想去看看?请同学们自己小声的读一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然后谈谈你自己的感受。(重点读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与太阳向上升比较哪句好?为什么?好在哪里?)

  6 、太阳上升的同时,也在发生着变化谁发现了太阳是怎么变化的?

  7 、这真是美的感受,让我们欣赏动画,请同学们跟着朗读。

  8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

  自学第四、五自然段

  1 、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东升景象如此壮观,那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描写的?(出示课件)

  2 、看了动画之后,你是怎样的感受?

  (你想把这种感受读给大家听吗?谁来试试?)

  3 、听了大家的朗读,我仿佛身临其境似的,作者的语言真是太美了,你最喜欢哪句,请你读一读?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镶透染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1感悟第六自然段、所以作者最后感叹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换成这是伟大的奇观。好不好?为什么?

  2 、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

  3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20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代表作品:《家》《春》《秋》《雾》《雨》《电》《憩园》《第四病室》

  《随想录》等。

  荣誉奖项

  1982年意大利“但丁国际奖”

  1983年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1984年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984 5年月,作为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应邀参加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四十七届国际笔会大会。

  1985年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名誉院士称号

  1990年前苏联“人民友谊勋章”、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

  1993年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资深作家敬慰奖”

  1998年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

  20xx 11年月,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称号。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2.诗歌朗诵。

  二、学习诗歌,读中悟绿。

  自由朗读每小节诗歌,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反复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三节。

  出示句子: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1.带着想象的翅膀朗读这一节诗歌。

  2.思考:这一节诗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这一小节诗歌告诉了我们什么?(绿的所在:整个自然空间充满了绿色。)

  3.为什么整个空间都是绿色?(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所以充满了绿色)

  4.这么多、这么广的绿色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绿色是希望,是生命的颜色,整个大自然一片春意盎然。)

  (二)学习第四节。

  出示诗歌: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1.集体朗读诗歌。思考:这一小节讲了什么?(绿色聚集重叠的形态)

  2.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绿的形态?(拟人)

  (三)学习第五节。

  出示诗歌: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指名读,小组读。

  2.这一节写了什么?(绿在风中飘动)

  3.作者为什么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绿飘动的样子?(这样形象、生动的样子,给读者带来了对绿飘动样子更大的想象空间)

  三、情感升华。

  艾青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

  那么绿到底是什么呢?

  绿是生命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绿”色的赞美,对春天的讴歌。

  四、拓展延伸。

  关于绿的诗句

  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

  2.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板书设计

  绿

  绿的颜色

  绿的所在绿是生命

  绿的形态赞美春天

  绿的飘动

  教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能推敲、把握重要词语、关键语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有些词语或句子在文本中看起来很普通、平实,但如果仔细思考揣摩就会发现其深刻的内涵。文章的主旨也往往在我们理解了关键的一词一句后,才会步入柳暗花明的新天地。这样的设计,促使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究,激起对学习过程的兴趣及向往,组内合作、分工,每个人都有展示的机会,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或心安或兴奋或自信或胜任的愉悦,每个人的情感都可以自由流淌。

  但是这节课,在学生有节奏地朗读诗歌上安排不够充分,对于现代诗歌的体会上还需再下功夫。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为什么作者对母鸡的态度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懂得母爱的伟大。

  3.对比老舍的《猫》,体会两篇课文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重难点]

  为什么作者对母鸡的态度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母鸡。(出示母鸡图片)母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说说它给你留下过什么样的印象。

  在老舍笔下这又是一只怎样的母鸡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吧。(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学习课文前,老师先来检查下你们预习的情况,我们先来读读这些词语。(课件出示词语)全班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听课文朗读录音,找出作者对母鸡两种不同的情感态度。

  3.学生汇报。(我一向很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4.生齐读这两句话,请你们根据这两句话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指生答)

  5.会学习的学生会思考,会思考的学生会提问。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

  三、学习感悟“讨厌母鸡”的段落

  1.请大家默读第1—2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一向讨厌母鸡?

  (1)学生汇报,随机出示句子,边汇报边指导朗读。

  (2)理解词语:没完没了、如怨如诉。

  2.师问:它真的是一只令所有人都感到()的母鸡?生(讨厌)

  (1)指生读。(指导朗读出讨厌的语气)

  (2)齐读。

  3.母鸡一开始“令人讨厌”,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画出“我”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为什么一向讨厌母鸡,作者后来为什么又不敢再讨厌它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二、研读“不敢再讨厌母鸡了”的段落

  1.作者为什么后来又不敢再讨厌它了呢?

  2.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在课文的第4—10自然段列举了很多具体事例,请以同桌为单位,小组合作学习。

  3.汇报交流一:哪些句子体现母鸡的负责?

  (1)课件提示“挺着”。

  引导理解:“它总是挺着脖儿”,这个样子看上去好像是在告诉所有的人什么。

  (2)课件提示“警戒”。

  ①母鸡如何警戒,找出表示母鸡动作的词语。(做动作)

  ②想象母鸡咕咕地警告什么?(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4.汇报交流二:哪些句子体现母鸡的慈爱?

  (1)想象母鸡“咕咕地紧叫”,那你觉得它在叫什么呢?

  (2)引导理解:它为什么要先啄一啄?为什么又放下了呢?

  5.汇报交流三:哪些句子体现母鸡的勇敢?

  (1)根据“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指导理解:为什么大公鸡会怕它?

  (2)“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理解:“顶”是什么意思?它发出那么大的声音难道不怕黄鼠狼发现,首先就把它吃掉吗?

  6.汇报交流四:哪些句子体现了母鸡的辛苦?

  (1)“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理解:“多少次”到底是多少次?母鸡一天要教鸡雏这么多次,它累不累?但是它怕累吗?

  (2)课件出示:比较“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和“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哪句更好?为什么?(前一句更好,可以看出作者不仅仅喜爱它,还带着对它的崇敬。)

  7.“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是有了一群小鸡雏的母鸡所有品质的`最好浓缩。你认为作者仅仅只是在赞美母鸡吗?他还在赞美谁?(赞美母亲)

  8.总结:对呀,所有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都能无怨无悔、默默付出,你能说说你的妈妈为你做了哪些令你感动的事吗?

  9.让我们带着对母鸡的喜爱,和对妈妈点点滴滴爱的感受,再次齐读第7自然段。

  三、比较《猫》与《母鸡》的异同

  1.《猫》和《母鸡》这两篇课文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它们在情感表达方面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在情感表达上都是对小动物的喜爱,《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写《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

  2.除了情感表达方面,两篇文章在写法上还各有哪些特点?

  明确:

  (1)两篇文章的结构都非常清晰。(2)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善于用总分段式。如写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写母鸡时,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

  (3)表现小动物特点时,用事实说话,通过点滴小事的具体生动的描写,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

  (4)在语言的运用上,是老舍先生一贯的朴实的生活化的语言风格。在《母鸡》中,运用的几乎都是群众口语,有着浓郁的“京味儿”,读这些文字时,使人感觉不是在读,而是在听街坊邻居说,是那样的生动鲜明而又通俗易懂。

  [教学板书]

  14.母鸡

  讨厌—母鸡—不敢讨厌

  无病呻吟勇敢、负责

  欺软怕硬慈爱、辛苦

  拼命炫耀伟大

  [教学反思]

  《母鸡》这篇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很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弄清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然后再交流读书体会,对比《猫》的写作手法。

  教学中,我还抓住重点句来理解作者对母鸡的感情:从“讨厌”到“不敢讨厌”,再切入课文抓住重点学习,理解作者为什么讨厌母鸡。然后,重点理解作者为什么不再讨厌母鸡,让学生从文中找句子理解。最后明白为什么用“不敢”,让学生理解因为母鸡的辛苦、勇敢、慈爱、负责,所以作者敬佩母鸡。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教材分析

  《阿廖莎和他的伙伴》这篇课文以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为背景。课文讲述了德军进攻列宁格勒时期,机智勇敢的苏联少年儿童阿廖沙和他的伙伴们,用雪和木头做成“炮台”和“大炮”,引开敌人的视线,配合苏军打击德国法西斯的故事。赞扬了苏联儿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思想品质。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自学课文生字新词,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读好句子,理解个别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阿廖沙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机智勇敢的品质;

  2、激发学生的思想共鸣。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阿廖沙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难点】

  能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学习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词语卡片

  3.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课文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指导学生将课题读好。

  2、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视死如归的董存瑞,认识了为国捐躯的邓世昌,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他们用生命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今天,我们要认识一群孩子,他们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呢?我们赶紧来学课文吧!

  二、自读课文,检查预习

  1、借助拼音,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把课文读通,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思考问题:阿廖沙和他的伙伴接受的'是什么任务?他们为什么要接受任务?他们怎样完成任务?

  三、再读课文,掌握生字

  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教师再强调。

  字音:“殊”“施”“授”“彰”是卷舌音,“瞒”是前鼻音,“聋”“腔”“彰”是后鼻音。

  字形:注意“蔽”的笔顺,“予”不要多写一撇。

  2、教师再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让学生在读中巩固。

  3、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通课文的情况。

  4、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整体感知,复述故事

  1、教师出示故事梗概,让学生在小组里说故事。

  (1)阿廖沙和他的伙伴发现隐蔽在池塘对岸树林里的高炮连,并经常关注他们。

  (2)冬天,阿廖沙和他的伙伴垒“炮台”,结果被德军侦察机轰炸了。

  (3)高炮连上校把垒假炮台吸引敌军注意力的任务交给了阿廖沙。

  (4)阿廖沙带领伙伴们在远离军事的地方垒起无数“炮台”,多次让德军扑空。

  (5)阿廖沙因此被授予一枚勋章。

  2、指名说一说,互相评议。

  3、教师鼓励学生把这个故事说给其他人听。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了阿廖沙和他的伙伴的故事,他们通过垒假炮台,为保卫祖国出了一份力,真是了不起。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听写下列词语:

  侦察、震耳欲聋、召集、设施、特殊、全神贯注、以假乱真

  二、引导反馈,深入探究

  1、教师指名反馈:阿廖沙和他的伙伴接受的是什么任务。

  2、要求学生找出上校安排任务时说的那番话。

  指名说说这里的“掩体”,或是“炮台”具体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

  师导:现在,你们知道阿廖沙和他的伙伴为什么要被连长厉声呵斥了吗?(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理解)

  3、教师:军事要地需要掩护,所以上校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阿廖沙和他的伙伴。可他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来掩护军事要地的呢?请大家读课文,然后想一想。

  4、指名反馈。

  5、教师导读:阿廖沙和他的伙伴是怎样完成任务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6、教师引导学生想像:阿廖沙和他的伙伴会到什么地方,垒怎样的“军事设施”?

  7、教师质疑:这段话中的“军事设施”和“总工程师”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8、教师导读:

  阿廖沙和他的伙伴把这项任务完成的很出色。你们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重点知道学生理解“阵地”“鱼儿”“诱饵”等词,并知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9、教师小结:多聪明的孩子呀,他们居然用自己垒的军事建筑把德军的侦察机骗得团团转,真是太有意思了!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师导: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许多和阿廖沙一样热爱中国,聪明勇敢的小英雄,你们都搜集了哪些资料,赶紧讲讲他们的故事吧!

  2、学生讲故事。

  3、总结:

  同学们,你们虽然还小,但是也可以为祖国尽一份力。你捡起一张扔在地上的废纸,是爱祖国的表现;你不随地吐痰,是爱祖国的表现;你努力学习,是爱祖国的表现。让我们行动起来,一齐热爱我们美丽的祖国吧!

  板书设计

  24、阿廖沙和他的伙伴

  接受任务

  垒“军事建筑”,引开德军侦察机

  (以假乱真)出色完成任务

  ◆教学反思

  (略)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一碗水”给人和动物带来的方便和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一碗水”给人和动物带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

  了解“一碗水”的形成,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实验用品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水”,思考讨论;括号里可以填上哪些词?

  生自由说,出示课题,填入“碗”字。

  2.生齐读课题,思考: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生自由说,可能说到环保、节约用水,可能说到课文内容……

  3.师述:在生活中,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而在文人笔下,水不仅是生命之源,更是欢乐之泉,是歌颂和赞美的对象。作家吴然就以水为主题写下了许多优美的作品,如《歌溪》《珍珠泉》《一碗水》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碗水”的神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朗读,检查纠正读错的字音。

  3.认读生字词。

  重点指导识记“粑、吱、芋”。

  出示词语,指名读。

  苔藓浸出石墩粑粑芋头吱吱地叫

  盛满透过蝴蝶蜜蜂擦嘴不紧不慢

  4.填空。

  ()的树林()的苔藓()的泉水

  ()的沙地()的乳汁()的娃娃

  5.比一比,说说每组两个字的异同,再组词。(在说的过程中进行写字指导)

  透()锈()

  蝴()湖()

  蝶()碟()

  蜂()峰()

  擦()察()

  6.指导写字。“碗、透、蝴”分别是“宛、秀、胡”加偏旁组成的,“浸、歇”可与“侵、竭”比较识记,“蝴、蝶”都与昆虫有关。引导学生找到这些规律,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三、读课文,理思路。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围绕这一眼泉水,你有什么问题?

  2.读后交流。能解决的问题互相解决,不能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在小黑板上简单板书。(以下问题为理解的重点。)

  (1)这眼泉为什么被称为“一碗水”?

  (2)这眼泉水给山里的人和动物带来了哪些欢乐?

  (3)老人们为什么说它是一眼灵泉?

  四、了解“一碗水”的形成。

  1.出示课件:大自然多美呀!阳光透过密密的树林,照亮了爬满石壁的过山藤,照亮了石壁上潮湿的苔藓。在密林深处、岩石缝中,有一股清澈的泉水潺潺地流着。

  指导看图,从图中找出这眼泉。

  2.分明是一眼泉水,为什么叫它“一碗水”呢?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句段。

  3.出示第二自然段,读一读,讨论:你读出了“一碗水”的什么特点?

  (1)小,只有一碗。

  (2)一年到头总不干。

  (3)总是满满的一碗,不浅下去,也不漫出来。

  “漫”是什么意思?“既……也……”说明什么?用关联词说一句话。

  “不紧不慢”说明什么?把“浸”换成“流”行吗?为什么?

  再读体会。

  4.太神奇了,真的有这样的泉水吗?

  启发讨论,动手实验,分析原理。

  5.小结: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我们光有观察还不够,必须深入思考,大胆探究,才能发现大自然的奥妙,领略大自然的神奇。

  五、作业。

  熟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一碗透过浸歇息蝴蝶

  2.说说“一碗水”的特点。

  3.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二、朗读感悟,解决问题。

  (一)“一碗水”给人和动物带来了哪些欢乐?

  1.生自由读,找画相关段落。

  2.学生汇报。

  给人带来的欢乐:读第3节。

  理解“歇息”的意思,认识“粑粑”“团饭”“芋头”。

  从哪里看出我们对“一碗水”的喜欢?

  读出我们对“一碗水”的喜欢、“一碗水”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3.学生汇报。

  给动物带来的欢乐:读4—7节。

  (1)有哪些动物来喝这甘甜的泉水?他们怎么喝的?(指导朗读5、6自然段) (2)还有动物来喝水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A钡4自然段,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B钡7自然段,“竹叶”“梅花”分别是谁的爪印?照样子把省略号的内容说一说。

  (3)这些动物怎样喝水的呢?

  A毙∽楹献鳎思考讨论:还有哪些动物来喝水?他们是怎样来到“一碗水”边,又是怎样喝水的?

  B敝该说,其他学生评议补充。

  C蹦馨涯阆不兜亩物来“一碗水”边喝水的动作、样子表演出来吗?

  D弊杂缮咸ū硌荩大家评价,谈感受。

  E敝傅冀这部分内容写成作文片段。

  (4)你在旁边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怎么想怎么做?(不惊动,一起玩儿……)

  (二)为什么老人们说它是一眼灵泉?

  1.自由读课文,找到相关段落。

  2.出示第8、9段。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评价,再读。

  3.你喜欢的动物喝了一碗水后会怎样呢?

  小猴子更聪明了。

  小兔子跑得更快了。

  小蜜蜂变得更勤劳了。

  大象喝了会帮人们做更多的事情了。

  …………

  4.除了森林里的动物,还有谁会喝到这一碗水,又会变得怎样呢?

  旁边的植物喝了它的水,长得更茂密了。

  村里的老人喝了它的水,身体更健康了。

  …………

  5.最后,作者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它是大山的乳汁吧?它真甜!

  齐读。为什么说它是“大山的乳汁”?

  填空:()的乳汁

  (甘美、甜美、甘甜……)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热爱、赞美)

  指导朗读体会。

  三、总结全文。

  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四、阅读拓展。

  阅读欣赏吴然的《歌溪》与《珍珠泉》。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写作文片段:小动物来“一碗水”边喝水。

  板书设计:

  一碗水小、不干、不浅不漫

  灵泉小松鼠、山喜鹊……

  动听、机灵、聪明……神奇

  美妙

  备课参考

  《一碗水》作者简介

  吴然,原名吴兴然。1946年生,云南省宣威县人。出版有散文、散文诗集《歌溪》《凉山的风》《风雨花集》《珍珠泉》《小鸟在歌唱》《一碗水》《我的小马》和评论集《儿童文学札记》等。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准确写出词语;能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近义词填空。

  2、能写出不同语序的句子的不同意思;能改正缺少成分、主谓部分的不搭配、重复多余的病句;能填写表示转折、条件、目的关系的后半句。

  3、能正确地给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教学过程

  1、指导完成第1题。

  先由学生拼读填词,发现共同性问题再作指点。如(1)“run”韵母“un”是“un”的省写式。而与“ru”的韵母“u”不一样。(2)“bianzi”中的“zi”是轻声。让学生直接作业本上完成作业。

  2、指导并完成第2题。

  先理解两组近义词的意思(见“知识背景”第1点),再读句子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最后在作业本上选词填空。

  3、指导完成第3题。

  先让学生朗读每组两个句子,理解表达的意思,再比较两个句子中某一个词语不同位置,最后在作业本上写出每组两个句子的`不同意思。提示学生:第(1)组两句,可用“谁”“喜欢的不同写出不同意思;第(2)组用“谁”“高兴”的不同写出不同意思。最后归纳小结:词语排列的顺序不同,所表达的意思就不同。

  4、指导完成第4题。

  先读句子,让学生从读中发觉句子的错误,并在课本上作修改。再讨论病因所在:(1)句子不完整;(2)“内容”与“通顺”不搭配;(3)“惊奇的目光”与“奇怪地”重复。最后让学生修正后在作业本上抄出。

  5、指导完成第5题。

  先学生默读理解前半句的意思,再通过“虽然”“无论”“为了”思考推测后半句的内容,并写下来,最后反馈矫正并抄到作业本上。在指导过程中,学生如有困难,可提示下列词语:(1)但是、可是、却、还、还是;(2)都是、总是;(3)要、总、从等。

  6、指导完成第6题。

  先让学生自行加标点符号,再反馈矫正。对几个较难或有不同加法的地方要加以指点:(1)“呜啊“的后面如理解成声音延长,可用横线,如理解成声音反复,则可加省略号;(2)“好像……”“又像……”“还像……”之间关系并列,以用逗号为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短文不收礼物的内容。

  2、归纳短文的复述要点及重点词句,复述短文。

  3、做单元检测题。

  教学过程

  1、理解短文内容。读读、想想、议议:(1)工人们怎样送贝雕画给朱德委员长?(2)朱德委员长为什么要把那幅贝雕画送回工厂里?(3)从哪里看出工人们对朱德委员长非常敬爱?并做作业本上两个问题的答案。

  2、归纳复述短文的要点及重点词句。边讨论边板书:

  (1)时、地、人、事。视察

  (2)工人们把贝雕画送为了……爱戴精心包装

  给委员长

  (3)康克清把画送回工心意转告第一条中央规定不能收第二条支援建设可拿去换外汇……

  (4)工人们崇敬朱德委捧激动惊异多么

  员长的崇高品德。齐声称赞崇高品德

  (5)用上述要点及词句复述短文。先自言自语,后同桌互说,最后抽说全文,并反馈矫正。

  3、做单元检测题。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学习摘录笔记,针对景物思路严整地提问方法。

  2、能力目标: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学会查资料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指导学生在具体环境中使用语言;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有声有色”是较高的标准。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2、学习摘录笔记,针对景物思路严整地提问方法。

  教具准备:投影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语文天地》第一题、第二题、畅所欲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语文天地》。

  二、讲授新课:

  学习摘录笔记,进行组词练习

  1、出示投影片:

  2、学生自己读生词。想一想:体会动词的作用是什么?

  3、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老师进行巡视了解情况。

  4、指学生回答。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5、这些生字形状差不多,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他们呢?

  6、引导学生理解生词的意思。

  7、进行生字的组词练习。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鼓励进行说话练习。

  三、学习古诗

  1、你对这首古诗句有哪些了解?(指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资料)

  (有关诗人、年代、古诗词的意思)

  2、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3、老师可以简单的讲解古诗的意思。

  4、学生再进行语句的朗读,一边读一边结合自己理解谈话。

  5、练习说话

  四、课堂小结:

  课堂中我们进行了生字、词语和句子的练习,课下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把阅读熟练读熟练。

  作业设计:

  1、诵古诗词,说说古诗词的意思。

  2、搜集礼貌用语、以小组为单位,贴到教师的留言板上,学习运用。设计,语文,教学反思,北师大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三、六自然段。(重点)

  2、指导看图,描述迪拜风光。

  3、理解新词,能用课文中的词句描述沙漠环境,说出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在沙漠中建设出绿洲的。(重点)

  4、知道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在沙漠中建设出绿洲的,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懂得要爱护绿色植物。

  二、教学过程:

  (一)了解绿洲、沙漠,引发疑问: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引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沙漠中的绿洲指的是哪个国家?

  3、阿联酋到处——(引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音乐

  (二)出示多幅图(配乐):这里的环境如何?(板书:良好、绿树成阴、鲜花遍地)

  1、出示课文的题头图。

  2、站在迪拜接头,你看到了什么?用一两句话说说。

  (1)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说:街道、草坪、高楼、公园

  (2)指名连起来按方位顺序说。

  3、如此良好的环境,如此美丽的绿洲,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建设出来的?(板书:恶劣)

  (1)理解词意。

  (2)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一些词语或句子来说明?

  (3)交流:引导学生用文中词语说话:这里的.水______,这里的土_____,这里几乎是块______。(可出示图片,理解咸而板结和不毛之地)(板书:咸而板结、不毛之地)

  (4)出示句子,(原来……不毛之地)指导朗读。

  4、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水和空气。这里的土、水不适宜种植。那么。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在沙漠中建设出星罗棋布的绿洲呢?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辛勤培植。

  1、还是请同学们读第三自然段,用“——”划出写阿联酋人民行动的句子。

  2、交流:生读句子,出示文字。

  (1)找找,这段文字中表示人们动作的词语。

  (2)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3、理解并说话:这里的水________,他们__________。这里的土________,他们___________。这里几乎是块____________,他们_________。

  4、你有什么感受? (克服艰苦困难的决心很大)

  5、练习朗读,齐读。

  阿联酋人们花费了人力、物力来培植花草,(板书:辛勤培植)所以,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引读开头一句。(可适当添加花费代价的资料)

  (四)学习四—六自然段,体会精心侍弄。

  1、过渡:花草在辛勤培植之后,还需要精心侍弄。(板书精心侍弄)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四—六自然段,想想:阿联酋人民在干什么?

  2、交流:浇水

  (1)“地下不是有自来水管,还需要浇水?”

  (2)情景:你们是花草树木,一天下来,身上落上了许多的灰尘,加上风沙,现在你最想干什么?我就是园林工人,“扑——扑”(教师作浇水的动作)。雨雾从空中洒下来,你们的身上淋的干干净净。

  (3)采访这朵小花,你感到怎样?所以你开得——?(小树,小草)

  3、出示“霎时……”指导读出高兴的心情。

  4、园林工人为什么也笑了呀?(体会他的自豪)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珍惜、爱护。

  1、绿洲的形成,离不开阿联酋人民的辛勤培植,离不开园林工人的精心侍弄,更与每一个人分不开。

  2、读读第二自然段,概括:珍惜、爱护

  3、齐读有关句子。

  (六)总结。

  1、阿联酋人民为什么会如此珍惜爱护花草树木?(来之不易,环境的重要)

  2、出示: 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1)说话: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用“有了……才……”说话。(提示:看到、闻到、听到、呼吸到、心情……)

  (2)齐读: 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3、(音乐)阿联酋人们正是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们才能辛勤培育、精心侍弄、珍惜爱护每一棵花草树木,才能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绿色奇迹。

  4、每次学完课文,我们总有许多感受,学完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呢?(可以是对阿联酋人们,可以是对自己)

  5、让我们永远记住阿拉伯朋友说的这句话,(再读)。让我们与绿树、鲜花和小草为伴,生活更美好。

  (七)板书:

  19、沙漠中的绿洲

  (恶劣) (良好)

  咸而板结 绿树成阴

  不毛之地阳 鲜花遍地

  辛勤培植

  精心侍弄

  珍惜爱护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之处。

  3.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法:朗读感悟

  教具: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19课《生命生命》导入新课,作者通过三件事得出感悟。

  2.这节课来学习20课《花的勇气》,它又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齐读课题)

  3.这是一片略读课文,首先自由朗读阅读提示,看看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1、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2、他为什么从“失望”、“遗憾”到“惊奇”、“心头砰然一震”?)

  二、初读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划出生字词,遇到不懂的也划出来,并找出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

  2.PPT出示生字词。

  3.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

  4.从这件事中作者得出的感悟是什么?

  5.多种方式背诵作者的感悟。

  三、文本解析

  1.默读课文,找出作者在寻花的过程中为什么心情会从“失望”、“遗憾”、“惊奇”再到“怦然一震”?划出感情变化的语句。

  2.为什么作者最开始会有点失望?

  3.“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4.我对同行的小吕说:“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绿色到处泛滥,见不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

  5.小吕熟悉维也纳吗?他看见“我”这么失望,就把“我”领到路边,让“我”蹲下来扒开草好好看看。快看看,不要那么失望啦。

  6.我拨开草一看,看到了什么?(生朗读感悟)

  如果那个是你,你看见了眼前有这么多小花铺满了绿地,你会怎么想?(很惊喜)

  把这种感情读出来。生读

  7.“白的`、黄的、紫的”体现出小花的什么特征?(颜色美)

  “纯洁、娇小、鲜亮”又体现出小花?(形状美)

  “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这体现出小花的?(气势美)

  8.这些小花虽然很美,但是比青草还矮几厘米,作者在想:什么时候才能冒出来呀?“我”很着急,小吕却笑道:?(生:“四月的维也纳可说不准,一天一个样儿。)

  9.哪里体现出作者很遗憾呢?(路上我对小吕说:“这次看不见草地上的那些花儿,真有点儿遗憾,我想它们刚冒出来时肯定很壮观。”)

  10.他看见了这壮观的花儿,小吕跟我说:“去看吧—你的花!”他看到的是一个怎样壮观的画面?

  11.重点解释:改天换地、冒、铺;朗读感悟。

  12.所以当“我”看到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的小花时,我的心头?(砰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这句话意味深长,富含哲理,学了这篇课文,你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13.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勇敢地面对一切风风雨雨,无论你多么渺小,无论你遇到什么挫折,只要有勇气就会有希望。

  14.小结:作者从只见绿地不见花时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的惊喜,到离开时仍不见花儿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

  15.拓展:这篇课文节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下课可以了解一下相关资料。

  四、作业布置

  1.积累词语

  2.《新课堂》20课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

  习作5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写好钢笔字和口语交际。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确练字的目的。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录”“举”“碌”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

  (3)示范写“录”。

  3、练习。

  4、反馈。

  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的话题作启发谈话。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回忆自己了解的节目主持人主持节目的'全过程。

  (2)了解节目内容。

  (3)分组交流,组员之间相互评议。

  (4)每组推荐代表到讲台上说,师生评议。

  3、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说话进行评点。

  三、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谈感受。

  3、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宝盖头、雨字头。

  4、指导。

  5、练习。

  6、反馈。

  作业设计:

  认真书写钢笔字。

  板书设计:

  学做节目主持人

  课后反思: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

  ◆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战国初期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第一次竞赛,是同等级的马比,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所以三场竞赛下来,田忌都输了。后来孙膑为田忌出主意,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结果赢了齐王。说明要办好事情,应对主客观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使用力量。这个故事反映了孙膑的聪明才智,语言文字生动、简洁。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词语,理解其含义。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表情朗读、扮演等形式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培养对语言的 感悟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基本方法。

  2. 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孙膑的足智多谋,学习他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正确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懂得做事要开动脑筋,寻找最佳方法。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两次赛马 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的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懂得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

  ◆ 课前准备

  学生: 预习课文,搜集有关背景资料。

  教师: 搜集相关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1. 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齐国,当时齐国的贵 族很喜欢赛马。有一名大将叫田忌(板:田忌)读准“忌”,他特别喜欢赛马。(板 :赛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

  2. 齐读课题。

  3. 了解故事背景。(课件出示)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指名读书,检查阅读情况,师生共同正音。

  3.检查生字读音,出示生字词。

  4. 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5. 相互交流分享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6. 提醒书写要点,板写“序”,请生临写。

  7. 小结评议学生书写。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轻声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讲了几次赛马?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3. 讨论交流:课文写了田忌和齐威王两次赛马,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 田忌和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都输了。

  第二部分(3-12) 孙膑看了这次赛马,认为田忌可以取胜, 田忌决定和齐威王再赛一次。

  第三部分(13-17)田忌照孙膑的话去做,第二次赛马,果然赢了齐威王。

  第四部分(18) 总结了第二次赛马田忌取胜的原因。

  四、讲读第一次赛马。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段。

  2.第一次赛马是怎样比赛的?请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 谁能上台用齐威王和田忌的三组不同等级的“马”分别演示比赛情况 ?

  4. 请生展示,相机指点。

  5.田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出示“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指导读,注意“每个等级”“都比”。

  6.联系上下文理解“扫兴”“垂头丧气”的意思。

  7. 指导朗读。

  8.小结: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所以,田忌失败了,比赛输了,田忌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就在这时,他发现了他的好朋友孙膑,孙膑给他想了个取胜的计策。我们下节课再学。

  五、课堂小结:

  1. 学会了本课生字词语。

  2. 学习了第一次赛马。

  六、布置作业:

  1. 抄写本课的生字 词。

  2. 熟读 课文,思考课后习题。

  3. 搜集有关孙膑的小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请生轮读课文。

  2. 课文写了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次?结果如何?

  3. 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一次赛马?从哪儿到哪儿写的是第二次赛马?

  二、小组合作学习“赛马”经过。

  1.生自由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思考:说说田忌赛马第一次失败,第二次胜利的原因。

  2. 请生汇报,相互补充。

  3. 小组讨论:说一说两次赛马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4.全班交流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二人的马没换;

  (2)比赛规则没变;

  (3)齐威王的马出场顺序没变-先上等,再中等,后下等。

  不同点:

  (1)田忌的马出场顺序不同,先下等,再上等,后中等;

  (2)比赛结果不同;

  (3)齐威王前后神态不一样。第一次齐威王胜得意洋洋,第二次齐威王败目瞪口呆。

  三、品读课文,领悟总结。

  1. 为什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一下出场的顺序,就转败为胜了”?

  2. 生交流汇报。

  3.你认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善于观察,足智多谋……)

  4.说说文中三个人物你更喜欢谁,说明理由,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

  5. 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田忌想不出来,齐威王也没想到,孙膑却能想出来呢?是不是只有孙膑最聪明, 作为一国之君的齐威王和齐国的大将都很愚笨?

  6. 读后交流:他们不是不聪明,而是一时的沮丧,一时的骄傲影响了正常的思维,所以无论何时都应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时沉着冷静,机智应对,反而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朗读品味,明白道理。

  1. 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 发挥你的想象,想想第二次比赛结束后, 齐威王和田忌分别会 说些什么?写一写。

  3.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 从中受到 什么启发?

  (遇事沉着冷静,多观察,善思考,能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五、布置作业:

  1. 续写《田忌赛马》。

  2. 搜集有关机智取胜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15、田忌赛马

  孙膑献技

  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调换顺序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 教学反思

  略。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2-09

语文园地一四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03-07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02-18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最新02-18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将心比心》11-14

四年级语文下册《尊严》教案03-05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7-21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8-03

四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04-22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