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有反思)
设计理念:
以朗读为主,使学生尽量发挥自己的想像,去读感悟、读体会。培养学生的语感,感觉是从对象中来的,是由对象认识的一种产物。
教学目标:
1、感情的朗读课文,将课文形象化。
2、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教学重难点:
课文中对哈默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对镇长杰克逊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导入
1.出示词语“尊严”。齐读。写“尊”字需要注意什么?伸出我们的右手食指书空一次。
2.说说你理解的“尊严”是什么意思?
3.字典上是怎样解释这个词语的?(1)尊贵庄严 (2)可尊敬的身份和地位
4、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清楚了一个问题:文章中说谁有尊严?这话是谁说的?
出示:杰克逊大叔说: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5、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杰克逊大叔为什么这么说?)答案就在文本当中,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第七课《尊严》,体会尊严的含义。
二、读课文生疑,研读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文中那一个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时间、地点、起因?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多音字“难”。
画出描写逃难人外貌、神情、动作的句子。从“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狼吞虎咽”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导朗读。
(二)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
1、在狼吞虎咽的逃难人中有一位年轻人没有吃,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找出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
2、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对话)
(1)从杰克逊大叔与年轻人的三次谈话中,你是怎样体会的?
(2)指导朗读,学生互相评价。
(3)再读再悟,从朗读中体会。
3、师总结:这是一个饥寒交迫但不失尊严的人,面对沃尔逊人的款待仍不失尊严的人。他时刻牢记不能不劳而获,要用劳动去换取食物,这就是尊严。
4、理解两个“狼吞虎咽”。
1)、教师引导:他的言行博得杰克逊大叔的赞赏和尊重。
2)、指名读课文4、5自然段。
3)、师:年轻人在为杰克逊大叔捶背后,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可是,这和其他逃难者的那种“狼吞虎咽”地吃含意一样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出示有关句子:
(1)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2)年轻人在为杰克逊大叔捶背后,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4)、组内交流。
交流、小结:(前者连一句感谢的话都顾不得说,说明他们实在是饥饿至极;后者同样饥寒交迫,即使在再困难也不忘要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这样才吃得心安理得,吃得有尊严,吃得坦然。)
(三)学习课文第6、7自然段。
1、在这里,尊严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尊心,一种价值观,一种责任感,是一种不依附于他人自立于人世的奋斗精神。它是人生至高无上的精神瑰宝,难怪杰克逊大叔说他……。“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2、深入理解这个句子。“一无所有”和“百分之百是个富翁”的对比。
3、.这位年轻人的发展真的如杰克逊大叔的预测么?杰克逊大叔的预言在二十多年后成为了现实,这个年轻人后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名字叫哈默。(板书:成功)
(课件出示: 哈默的事迹介绍。)
此时的又你想说什么? (尊严让哈默取得了成功)
4、师总结:尊严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崇高。尊严能改变人一生的命运,让人获得成功。大家一起来思考一下,除了有尊严,他身上还有什么品质使他获得如此大的成功呢?一起来看这句话。(出示:“年轻人留了下来,很快成了杰克逊大叔庄园里的一把好手。”)
哈默的成功不仅表现在坚持以劳动换食物上,同时是靠做事勤奋、好学、认真、有毅力赢得的。哈默的尊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因为尊严会使人不断发奋和努力,获得成功。
三、小结与拓展
1、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不乏一些和尊严有关的名言、捍卫自己尊严而让我们同样感动和钦佩的人物、故事。(课件出示)
2、在我们身边有有关尊严的小故事吗?学生交流。
3、同学们的说得很精彩,其实老师只想告诉你们:尊严,它不分高低贵贱,它不分场合地点,越是在危机时刻,它越是会考验你,只要你坚持住了,它会寸步不离,你就是一个值得所有人去崇敬,去仰视的一个人。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处处维护自己的尊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教学反思
《尊严》是一篇教育性很强的文章,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放在如何通过描写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他这种尊严,以及从杰克逊大叔和他女儿的谈话中体现自尊的可贵。在备这节课时,我的设想是这样的,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尊严的含义。
一、围绕“尊严”,突破重点
教学中,活动紧紧围绕“尊严”来展开,让学生明白年轻人在什么情况下讲尊严,人物言行是怎样体现尊严,他的勤奋,努力又如何获得尊严及杰克逊大叔尊重和常识尊严。在设计上力求围绕主线,设计了一个能统领全文的大问题。如:抓住杰克逊大叔对哈默评价的那句话,让学生找一找,从这个切入点入手,突出了重点,自然而贴切。当学生读完这句话时,并不理解,随之问到为什么大叔说哈默有尊严呢?这个问题既指向文章内容,又能引导学生来理解感悟内容,又指向文章中心的一个体会感悟,覆盖的阅读面比较大,给学生思维空间比较大,这样有利于学生整体感悟,实现有效阅读。
二、重点细读,感悟“尊严”
教学中,重点部分细读,让学生自己去体验交流心得,感语课文,引导学生重点读哈默的三次语言,边读边感语,深入体会哈默以劳动换取食物这个问题上的情感和态度,感受他由真诚的请求到恳切,再到坚决,这样的情感和态度。如:“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对这句话做了重点指导,通过齐读、指名读等形式,让学生走近哈默,体会心理活动,学生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把声音读得坚定,而是努力把自己当作哈默,读出了自己的体会,语气反而显得更自然,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在学生自读自悟中,学生抓住了哈默的外貌,动作,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并对两个“狼吞虎咽”进行了对比读,进一步理解尊严之可贵,体会到了他是一个自尊、自强、自爱的人,也感受到了杰克逊大叔是个善良、尊重他人的人。
本课的不足之处:
1、个人教学风格。自我感觉冷静有余,激情不足。应该精神状态更加饱满、语言更富有感染力一点。
2.教学环节。在课后的拓展延伸上,除了介绍一些有关尊严的名言和小故事,更重要的是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学了本课的体会谈谈自己的感想,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身边有关尊严的事例。而且课堂上还可读写结合,适当设计小练笔。
3.教学细节。虽然说在课堂上尽量给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给予学生朗读的指导。但是当个别学生朗读不够到位,没有感情时,当学生说话语言贫乏,语调平淡时,我因为赶进度而没有充分引导,给学生练习和表现的机会。事后发现自己其实是错过了一个教学契机。这种不用预设的生成,事实上是最好的教育教学机会,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摈弃这些功利的想法,实实在在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教学,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上作重要的因素来考虑。
刘爱民评价:
《尊严》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在一次逃难中,虽然极度疲惫和饥饿但他仍然坚持以劳动换取报酬,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给人以启迪,那就是自尊才能自强,自尊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文中哈默的形象是通过对哈默的外貌、动作和语言的细致描写来体现的。
罗老师根据本文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了“品读式”阅读策略。整节课的教学凸显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努力确立发展的主旨,遵循教学目标整合的原则,力求避免一段一段地分析理解,在如何促进阅读的有效性方面作出了大胆的尝试。具体说,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线索清晰,重点突出。
在这节课中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紧紧围绕“尊严”展开,首先解题“什么是尊严?”然后用“谁说谁有尊严?”一问题引出了文章的中心句,让学生对人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明白年轻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讲尊严的,人物的言行是怎样体现尊严的,杰克逊大叔又是怎样尊重他人尊严的。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是课文的中心所在,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教学时紧紧抓住这一线索,围绕杰克逊大叔为什么说哈默有尊严这个问题,让学生在书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反复品读,突破重难点。可以说这个问题的设计,既指向文章内容,又指向对文章中心的感悟,覆盖的阅读面比较大,给学生的思维空间也比较大。
( 建议:能否将“文章的哪一节交待了事情的时间地点和起因呢?”这一问题改为“年轻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很有尊严呢?”是否会让教学活动更加连贯。)
2、情境的创设,拉近了师生与文本的距离。
老师在课堂上创设了多个对话引读的情境,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读书体验。例:从年轻人的语言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读:在这种心情下他依然……)“尽管折磨着这个年轻人,可他说 ,因为他有尊严。”“年轻人维护了自己的尊严,是我们人生最为宝贵的财富,难怪杰克逊大叔会说 ”等等。学生在感受的同时,思维的火花被点燃,纷纷进入了角色,并毫无保留地坦露心声,师生、文本与作者的情感便融为一体了。
(反思:精读课文,如何“精”?“精”在何处?这是阅读教学中非常现实的问题。几百字的课文,如果每一次都要面面俱到地读,有限的教学时间肯定不允许,因此罗老师在同读课文后直扑感兴趣的地方读,抓住了课文的要害,这是内容的“精”。能抓住具体的词句感悟内涵,体验情致,读出感情,这也体现了教学设计中的方法的“精”。)
个人拙见:
1、课堂上,教师很重视文章内容理性的分析,而忽视了情感的深度体验,让我们感觉课上得比较“飘逸”,没有“读”到孩子的心灵深处。
2、这节课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了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的形象,人物的心理活动就成为了一个空白,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留给我们的空间,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更能有助于体会人物形象。
3、高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课上要有一定的技巧的引导和技法的指导。而突破这一难点最好的办法就是仿写习题的设计,可以帮助孩子积累与运用。而这一堂课在这一方面还可以进行再设计。
每一个语文老师都要做到:以训练为支点,以运用为归宿。
【《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有反思】相关文章:
尊严教学反思11-05
《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说课稿06-28
《翠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03-19
《石榴》第二课时教学反思03-19
人教版语文《尊严》教学反思01-07
人教版四下《尊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06-16
语文第二课时《掌声》教学反思02-05
《丑小鸭》第二课时教学反思03-20
《心愿》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二课时)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