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生命》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命,生命》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揣摩词语
2.培养学生当众发表意见的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畅谈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内涵,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1.揣摩词语的表现力
2.能畅谈对人生的理解
教学方法:
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投影展示文字(背景音乐《命运》响):不论你处在怎样一个多变的世界,经历怎样的人生,生命中还是有一些极其可贵的珍宝,需要我们终身护守、珍惜,不容它轻易失去。——杏林子[台湾]《自己创造美丽人生》
2.同学们,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这样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在别人看来,她是个很不幸的人,她不能像常人那样生活走动,她的很多时光是坐在轮椅上度过的,她的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他自己却声称“活得十分富有”,为什么呢?因为她拥有一个丰繁博大的精神天地,而构成这个天地的,是她对自然、对生命的感悟。她并未因为身体的残疾而放弃生命,相反的,是对生命更强烈的呼唤。她曾经在一篇文中写道“不论你处在怎样一个多变的世界,经历怎样的人生,生命中还是有一些极其可贵的珍宝,需要我们终身护守、珍惜,不容它轻易失去。”她就是杏林子。她的文章《生命,生命》就表现了她对生命的态度。
3.出示文题、学习目标:
文题:生命,生命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揣摩词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当众发表意见的能力
3)德育目标:联系生活实际,畅谈对生命的感悟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听录音(或泛读、指读)
2.指读书下注释。
三.研读、赏析
1.导读:下面我们就对文章的一些精彩内容进行研读,对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加以更深的理解。
2.自读、讨论:
1)本文共写了几个事例?作者从中分别感悟出什么?
2)作者对生命有着怎样的理解?
3)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事例,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4)划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3.归纳总结:
1)三个事例(见表格)
表达方式序号记叙(事例)议论(感悟)
事例一飞蛾求生那翅膀在我手中挣扎的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事例二瓜子抗争那一股足以惊天憾地的生命力,却令我有种肃然起敬的感动
事例三聆听心跳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随文评点“对自己负责”的含义。)
2)三点
思考一: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思考二: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思考三: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
3)略
4)略(可讨论自己所熟知的名人名言)
四.总结全文:
一节课结束了,但我们的生命依然漫长,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冰心老人的一句话,她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总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冰心老人的话揭示了生命的意义和真谛,愿每一位同学都珍爱生命,珍惜时间,让人生更有意义。
五.拓展训练:
1.写一则读后感,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2.自找有关研读生命的文章,更深层次上理解生命的意义。并写出体会文章。
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
杏林子
飞蛾求生 应当珍爱生命
瓜子抗争 让人生更有意义
聆听心跳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含义深刻的字句,并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4、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让有限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重点字词的剖析,引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能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举例说一说什么是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表现;
3、理解三个事例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频导入,复习回顾:
1、师:课前,先请同学们一起来静静地欣赏一段音乐。
(播放音乐)
师:说说看,你听到了什么?
预设:生:我听到了婴儿啼哭的声音。
生:我听到了婴儿嬉笑的声音。
2、师:同学生听得真仔细,听了刚刚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生:婴儿刚刚出生时在大声啼哭;婴儿开心的笑了。
哭声和笑声昭示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3、评价语:是啊!随着一声“哇、哇”的啼哭声,一个小小的生命便降临到了这个世界。都说生命极其宝贵,因为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都说生命及其短暂,因为人生在世,不过百年。
4、师:让我们带着对生命的敬意和深情,走进今天将要学习的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命生命》。
(生齐读课题)
师:你发现了吗?这个课题和我们之前读到的课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生自由回答)
师:也就是说,这个课题中出现了两个词语,而且这两个词语是?
生:相同的。
师:是同一个词语的重复,对吗?
生:对!
师:说得真好!那像这样的题目,你会读吗?谁来试试?
(生举手来读)
师:他会读!从他的朗读中我听到了强者对生命的热情的呼唤!像他这样高声的读(全班齐读)谁还想试试?
(生举手来读)
师:他也会读!从他的朗读中我听到了强者对生命的不屈的挑战!像他这样大声、有力的读。(全班齐读)
5、评价语:是啊同学们,读书就是要这样,读的有味道,读出自己的理解。
6、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18课,有感情的、大声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词,把句子读通顺。在读的过程中,请你仔细的想一想:课文用了哪几个具体的事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请你尝试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PPT出示提示):
体会句子的方法: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
抓住标点符号体会
通过联想或想象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生自读课文并思考)
师:刚刚看到很多同学读的声情并茂,老师都被感动了!现在请同学们告诉老师:课文用了哪几个具体的事例引发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呢?(学生举手回答)
师板书:飞蛾求生
瓜苗生长
心脏跳动
二、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一)学习飞蛾求生部分:
1、师:同学们,飞蛾求生、瓜苗生长、心脏跳动,其实是三件极为细小、极其普通的事情,可是它们却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一次又一次的震撼。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这三个故事想一想:这三件事情中的那些句子最能额、让你感受到生命的存在?请你用直线在文中画出来;如果你对这个句子有很深的体会,可以再旁边写一写,也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自读课文后,小组间带着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2、评价语:刚刚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在认真的做批注,真好!读书就应该有这样良好的习惯。
3、师:文中那哪些句子最能让你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呢?接下来,让我让我们一起走进“飞蛾求生”的故事。
(学生自读有所感悟的句子)
PPT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忍不住放了它!”
4、师:“极力”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预设:生:用尽全力
5、师:说得真好!飞蛾那种极力求生的欲望让作者没有想到,让我们也没有想到。请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原因让作者放了这只原本讨厌的飞蛾呢?
预设:生: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使杏林子忍不住放了它,因为作者感受到了飞蛾求生的欲望所以放了它。
6、师:同学们,飞蛾为了求生,它竭尽全力,可是若要结束它的生命只需杏林子的手指稍一用力,就在这天差地别的力量悬殊面前,飞蛾却极力鼓动着翅膀、奋力挣扎,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此刻,我想问问你们:知道飞蛾的生命有多久吗?
(生自由回答)
师:九天!飞蛾的平均生命只有九天。为了这短短九天的生命,这只小小的飞蛾在杏林子的手中挣扎,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为什么这只小小的飞蛾会做如此挣扎?
生:它想活下去。
师:说得真好!现在。请同学们假设一下,如果此刻你就是那只飞蛾,会在心里怎样鼓励自己活下去?
(预设3名学生说)
7、评价语:飞蛾想尽一切办法求生,那种强烈的求生欲望让杏林子震撼,此刻杏林子清楚地感受到:握在手里的不仅仅是一只飞蛾,而是一个不屈的生命生命!
8、师:此刻,杏林子也完全明白了,生命就是(出示PPT):
飞蛾极力挣扎的身影
飞蛾极力鼓动的翅膀
飞蛾强烈的求生的欲望
(二)学习瓜苗生长、静听心跳部分:
1、师:默读第3第4自然段,你能用前面的方法找出重点词句并加以体会吗?(预设1名学生找句子)
2、出示重点句:“那小小的种子里……仅仅只活了几天。”
3、师:读着读着,有没有一个词跳入你的眼中,让你特别有感受呢?
预设:竟然——感受是?可以用什么词代替它?
竟使——感受是?
师:此处连用两个相似的词,说明了什么?
预设:作者没有想到,出乎意料。
4、这粒香瓜子的生长环境会是怎样的?(没有阳光,没有泥土)
由此你体会到了什么呢?(不屈向上,茁壮生长)(板书“不屈”)
从哪里感受到的?(冲破,坚硬)
揣摩“不屈”“顽强”的意思。
5、师:此刻,面对墙角的这株香瓜子,杏林子的内心情感是什么样子的?
预设:不可思议
震撼/震惊
感动
师:所以,杏林子站在墙角看到了这样几句话:(PPT出示,生齐读)
生命是傲然挺立的小瓜苗。
生命是冲破坚硬外壳的勇气。
生命是不屈向上的决心。
6、师:一株小小的瓜苗尚且如此,那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呢?
静听心跳这一段你还找到哪些句子?你的理解是?
师板书:对自己负责。
(预设1人找)
7、出示重点句子:“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8、师:我们用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方法学习,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这句话中有哪两个关键词?
(“使用”“糟蹋”)
9、师: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同学们说说,哪些行为是在“糟蹋”自己的生命?
(生自由说)
10、师:看来大家的确理解了“糟蹋”这个词,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糟蹋”。作者怎么写出了这样的句子?作者是怎样“糟蹋”自己的?
(师简述:当时杏林子忍受着剧痛,生不如死,于是她自杀,但是被医生救活了。)
11、师:现在你们知道课文中的“糟蹋”是指什么了吧?那么该如何好好使用我们的生命呢?
(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12、师: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告诉大家?
(生个读)
预设:自豪——自豪地读
激动——激动地读
兴奋——兴奋地读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自豪、激动、兴奋的心情一起告诉大家,告诉全世界。
(生齐读)
师:所以,作者对自己说:我要对自己负责,我必须对自己负责。让我们读出作者的态度!(生齐读)
13、师:在“好好使用”和“白白糟蹋”之间,杏林子坚定地选择了前者,从十二岁患病到六十一岁去世,整整五十年的时间里,她一共写下了四十多部作品,有小说、有散文、还有剧本,这四十多本作品的出版,使她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作家,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她还将一生所得的稿费全部损出来,成立残障基金会,帮助了100多万无助的残疾人。杏林子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对自己负责”的庄严承诺,让我们再读一读这句话。(出示课件)
三、回读课文、升华情感:
1、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了这篇课文,你们认为生命是什么?
(生自由说)
2、师:还有很多同学想说,同学们课后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下来!
四、总结全文,教师小结:
1、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由衷的感受到:生命因为自强不息而兴荣,因为顽强拼搏而茁壮,因为负责、珍惜而充满魅力,这就是生命。
2、师:让我们时刻告诫自己:(出示PPT)
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会写扰、欲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沉稳、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课前准备】
1、搜集自己喜欢的人生格言。
2、预习课文,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生字生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畅谈生命,激发情感
1、谈话导入:
小时候,在小院的墙角丢下几颗葵花子,不料过了一些日子,竟然长出了两棵葵花秧苗。我不禁惊叹起向日葵那顽强的生命力。相信同学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能列举一些吗?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从这些生命现象中感悟到了什么?
2、简介作者:
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在12岁时,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到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始,头不能转。但是残而不废的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自学,成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作家。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杏林子对于生命的感悟。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
1、自主学习:
轻声读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读几遍就读几遍,达到目标为止。
2、小组合作学习:
抢读生字生词卡片,比一比谁认的生字又快又多,请优胜者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轮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全班交流:
请一个小组向全班同学介绍识字成果,再请一个小组朗读课文,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学习:
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共写了几个事例,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合作交流:
指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将三个事例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四、精读课文,突出重点
1、自读自悟:
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
2、小组交流:
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畅谈自己的体会,可以互相交流、质疑、辩论、研讨,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学习,掌握情况,并予以个别指导。
3、全班交流:
请学生先读一读自己选择的段落,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教师抓住每一部分中含义较深的语句提问,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语句的含义。之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飞蛾强烈的求生欲,读出瓜苗顽强的生命力,读出作者积极的人生观。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感悟语言
1、自主品读:
轻声吟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或语段,反复诵读。
2、小组交流:
小组同学每人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3、集体赏评:
学生自由交流汇报,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二、通读课文,畅谈收获
1、回读全文,自我总结学习收获。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还要引导学生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和语言等方面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读背说写,积累运用
1、举行朗读比赛:
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比一比谁读得好。教师引导学生对朗读的同学进行评议,并请读得好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成功秘诀。
2、练习背诵:
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意蕴深厚,称得上是一篇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想不想永远把它装在记忆的宝库中?下面请同学们练习背诵课文。
3、积累名言:
⑴ 投影出示: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这段话是著名作家冰心对生命的感悟。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关于人生的格言、名言告诉给大家?
⑵ 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摘录的名言,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4、布置作业:
把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一下来,也可以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对于生命的感悟。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主旨。
2、积累词语。
3、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引发出的侧重点不同的三点思考,以及三点思考分别提出的三个要求。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杏林子的材料,以了解香港女作家杏林子。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悟
1、导人新课:
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年,共计35万字。
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就担忧──以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后来,她了解到,张海迪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继续艰难地创作。张海迪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
去年岁末,胡玉萍拿到书稿后,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着,仿佛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确乎是沉甸甸的……
无独有偶,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2、配乐范读:
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思考题:
⑴ 题目中“生命”一词,为什么连续用两次?去掉一个行不行?为什么?
⑵ 作者列举了哪三个事例,试用一句话概括每个事例的内容。
⑶ 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分别侧重哪一方面?对人生的三点思考分别侧重哪一方面?
3、听读之后,学生自由朗读,讨论明确三个问题:
⑴ 是一种修辞方法──反复。去掉一个不可以。因为连用表示强调,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的呼唤,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去掉就没有这种表达作用了。
⑵ 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下,极力挣扎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
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从生命诞生这个角度说明,生命力之强大。
“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
⑶ 三点思考:
第一点思考: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第二点思考:回答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
第三点思考: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教师小结: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虽然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
二、研读与赏析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看看三个事例分别抓住哪一个关键词,侧重哪一个方面,三点思考分别提出了哪三个要求。
学生讨论明确:
飞蛾: 生之欲望 生命意义
香瓜子: 生命力 生命的价值
心跳: 生命 珍视、奋斗
讨论:
1、“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
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2、“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为什么不能去掉?
明确:竟然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出一种惊喜,若去掉就没有了这种表达效果。
3、“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明确:“擎天撼地”本来形容力量巨大,这里指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现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肃然起敬”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一种崇敬,在这里是不可随便调换的。
4、“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小瓜苗在没有生长的条件下,靠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能茁壮生长、昂然挺立,而瓜子的养分仅仅能供养它活几天。
5、“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作者为什么要加“勇敢地”来修饰“活下去”?
明确:作者那种难以忍受的病痛,活着会比死了还要难受。张海迪也是如此,同样是生不如死。像她们这种情况,活着比死亡还更需要勇气,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修饰成分。
三、体验与反思
朗读课文最后三段,说说你学习了此文的思考。结合你的生活,从你的周围举出一两个例子,谈谈你的认识。
启发学生将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感受。
四、作业
1、将自己的认识记下来,作为小作文练笔。
2、比较阅读:试比较《生命生命》与课文后的选文的异同。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5
一、交流格言,揭示课题
1、师生交流:
同学们,课前我们搜集了有关生命的格言,现在让我们先来交流交流吧。(自由交流)听了刚才的交流,你对“生命”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老师也搜集了一段有关生命的格言,想同大家一起分享,你们愿意听听吗?
(屏幕出示)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师生齐读)能读懂吗?这段话究竟怎样理解,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到19课中去寻找答案。
2、板书课题,齐读、质疑。
二、初读感知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2、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课文写了几个事例?
4、交流,理清脉络:
(板书)
飞蛾:挣扎求生
香瓜子:砖缝冒苗
我:静听自己的心跳
三、重点理解
1、自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着重选择其中一段反复朗读,体会作者从每个事例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2、小组合作学习:
在自己的前后左右寻找一个与自己选择同一段的同学,交流各自的体会。
3、全班交流:
⑴ 作者分别从每个事例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感受?
(板书)
飞蛾:挣扎求生──求生欲望令我震惊
香瓜子:砖缝冒功──不屈向上令我(敬佩)
我:静听自己的心跳──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给我震撼
⑵ 在刚才的学习中,你体会最深的句子有哪些?
① 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
② 一切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6
一、展示背诵
选择二、三、四自然段中你体会最深、背得最流利、最有感情的部分,背诵给同桌听。
二、深入感悟
1、作者由这三个事例引出的对生命的思考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2、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让我们来交流交流。
3、教师引导:
⑴ 第一句话中有一对反义词,你能找出来吗?在前边的事例中,“有限的生命”指什么?“无限的价值”指什么?从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中体现的“无限的价值”指什么?
⑵ 怎样才算活得“光彩有力”?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说说你觉得哪些人活得光彩有力?哪些人的生命是白白流失的?
⑶ 连起来说说,这段话怎样理解。
4、有感情地朗读交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三、回题解疑
细细品味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你会带着怎样的语气读?(赞叹、回味、留念……)作者在课题中重复两遍生命,你体会到什么?(强调感情)
四、拓展阅读
(屏幕出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
读一读,说说你的理解。
五、作业设计
1、练笔:
把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下来。
2、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了解奥斯特洛夫斯基,做一做笔记。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作必要的语言积累,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句;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本文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思想情感的写作手法。
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语言积累和语感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故确立第一个教学目标。
“生命”这个话题相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还很抽象,故作者删繁就简,从具体、细小的生命入手,便于学生认识。故确立了第二个教学目标。
生命的长河是没有止境的,人应该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珍爱生命。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对作品中的情境作出自己的评价,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故确立目标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由具体现象表达思想情感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体验作者的生命意识,我们应如何善待自己的生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
没有条件的地区可准备录音机、磁带(轻音乐)、放像机、录像带(森林大火的场面)、投影仪、投影片。
[设计思路]
1. 新课标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的素质、能力,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根据情意原理,只有真正参与才能有审美活动,因此,本文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
2.“生命”是个深奥的话题,要让初一学生真正理解它会有一定难度,可让学生通过朗读,对课文中具体生命现象有一定的印象,再通过“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最能引起他们共鸣的语言,深入课文内涵,感受作者的生命情怀,或许可领悟生命的可贵。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森林大火的画面,教师讲述:
在一次森林大火中,一个蚁穴被大火团团围住,里面成千上万的蚂蚁为了活命,紧紧抱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蚁球,滚向火海,随着劈哩啪啦的声音,外层的蚂蚁纷纷死去,蚁球也越来越小,但它们仍然不屈地、昂然向前滚动,直到变成一个小球,但终于逃出了火海。如果你就在旁边亲眼目睹,你会想些什么?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蚂蚁,你会选择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为了生命的延续,蚂蚁不惜代价,世间万物为了不辜负上苍赋予的生命,都在顽强的生存下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触摸着自己的心跳,走进杏林子的《生命生命》,感受生命的可贵。
(有声有色的画面,导语的设计,渲染了氛围,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激起学生的热情,触动了他们对生命开始思索的情怀,进而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进入本课的学习,为实施以下的'教学环节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指名学生朗读课本,读时以适合本课的轻音乐相配。同时要求大家思考:
1、请用一个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对生命的初步理解。
2、文中哪些语句对你最有启迪或感触?
(音乐是最好的催化剂,在它的熏陶下,通过朗读,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直接、真切的感知,这也是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情感的一条有效的途径。用简洁的比喻句概括,可培养学生提炼、概括语言的能力。)
三赏读课文,感悟生命:
1、师:同学们,刚才在朗读后,大家谈了自己对生命的一些感悟、理解,那么作者有没有在文章中告诉我们她对生命的一些思考、理解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他们用怎样的感情、语调来朗读文章的最后两节,并指名学生示范朗读,然后齐读。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因此,朗读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重要手段,让他们读中感悟。学生有了心得,朗读的感情也更充沛、真挚。)
2、作者的这些对生命的感悟是由什么引发的?具体在哪些语段?
由生活中的事例,引发思考。在文章的1、2、3节。学生体会朗读时的感情、语调,然后分角色男女生朗读1-3节。
(初一的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分角色朗读能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此外,让学生体会作者由小事引发深刻思考的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
3、小组讨论:三个事例为什么这样排列?它们蕴含的意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从作者对生命的呼喊中,你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
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巡回指导:三个事例内涵的辨析,意思的深浅;学生谈感悟时应鼓励他们畅所欲言。
(学生合作研讨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在这师生的互动中,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产生了更多火花,相互的交流,也训练了口语的表达能力,本文的教学难点也得到突破。另外,新课标明确了语文具有人文性,教师应适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成他们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可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
4、如果时间允许,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自己还有不理解的地方。
四 拓展练习,加深感悟:
学完文章,我们感觉到,只要我们细心的观察生活中的种种生命现象,用心灵去体验它们对生命的珍视、渴望,我们就会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你在生活中还见到哪些类似的现象,你的想法是什么?
仿照作者这篇文章的结构形式,由生活中的事例引发思考,请你就生活中见到的其他类似的生命现象,写一段文字。要求:先描写现象,再写感悟,字数100字左右。
(“学以致用”,这道写作训练题,就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从中得到新的体会与认识,达到一堂课的目的:学生学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五 课堂小结,归结板书:
今天,我们一起乘坐作者的生命旅车,经历了一次探究生命的情感之旅,旅程已接近尾声了,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次旅途中你最大的收获吗?
学生回答,归结板书
同学们说得很好,只要我们能珍惜生命中的点点滴滴,顽强地翻越生命中的一座座山峰,我们一定能见到自己生命的大海。
[资料链接]
杏林子,本名刘侠,女作家,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但她忍着病痛,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
[作业设计意图]
课外阅读田彩虹的《生命的问句》,这是一篇与课文的思想主题相近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训练,拓展延伸课堂的内容,有利于新课教学目标的巩固。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8
【教材分析】
课文开头首先提出问题:生命是什么?下面的问题去没有从正面回答,而是从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心跳等几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作者还表达了自己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阐述主旨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生命的短暂与可贵,懂得珍惜生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生命的短暂与宝贵。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
【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培养了较好的语文学习兴趣,能够运用合作、讨论等形式展开阅读活动,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本课将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采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展开学习。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以多媒体播放小草破土而出、小花渐渐开放、小鸡破壳而出、小鹿出生后顽强站立的画面。
师:从这组画面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
⑴ 小草从地里钻出来需要有巨大的力量。
⑵ 小鸡在蛋壳里长大后要想从壳里出来也要用很大的力气啄碎蛋壳才行。
⑶ 我从看过的资料上知道小鹿要想活必须在出生后40分钟内站起来才行,而且只能自己站起来,要不就不能活命。
2、师:在我们这个有着众多鲜活生命的星球上,许多生灵以他们独特的方式展示着一个崭新的生命的开始,它们透着一股子顽强不屈的巨大力量。今天,我们一起来结识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作家──杏林子所写的有关生命的文章。
师: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作家?
生:杏林子的本名叫刘侠,12岁的时候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病痛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
师:那你知道她的病情恶化到什么程度?她的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的吗?
生:她瘫痪在轮椅上。
师:是的,在长达50年的病痛煎熬中,她曾因病变而呼吸困难,一度有生命危险,全身的关节也已经损坏。轮椅上的杏林子在膝盖上架上小木板,用两个手指夹着笔写作。在这种几乎无法执笔的情况下,她硬是凭着坚强的毅力在病中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她的作品中充满了求生的意志。这节课让我们走近杏林子,感受她的作品带给我们的生命的震撼!板书题目,指生读题。
3、师:既然生命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我们应该怎么读才能读出这种力量?(生体会到这两个词在读时要一声高于一声,语气渐强)
再指读,齐读课题。
点评:首先,教师让学生从课文中感受生命,再在师生自然的交流谈话中,从介绍作者杏林子导入新课,为学生理解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理解课文
1、初读课文:
师:请大家出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从那些事例中引出了对生命的思考?
生:作者从三个事例中讲出了对生命的感悟: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自己的心跳。
师:这三个事例你最喜欢哪一个?找出来默读,在读后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它?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生默读。
2、感悟课文:
师:谁来说说你读后有什么收获?
生:我喜欢第一个事例,因为一个小小的飞蛾在被人抓住后能拼命地挣扎,希望逃脱,可以看出它很想活命。
我也喜欢这一段,因为小飞娥被抓住后并不甘心等死,而是积极求生,可见它对自己的生命多么爱惜。
生:我喜欢第三个小事例,因为作者从自己的心跳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还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伟大。生命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它,不能随便地糟蹋它。
生:我喜欢第二个事例,因为一个弱小的瓜苗却能顽强的生长在砖缝里,随只活了几天,但那顽强的生命力让我难忘。
师:你们说得真好,一个小小的生命同浩瀚的宇宙想必是渺小的,但我们并不能因为生命的弱小而去忽视它、糟践它,而是应该……
生:爱惜它。
点评:引导学生寻找发现,学生从课文中寻找事例,自读自悟,理解生命的价值,体会生命的意义。
3、指导朗读:
师:在课文里作者写出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话语,请大家再读课文,找一句你最喜欢的语句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体会它的意思的同时练习读出你的感受。
生读书勾画并练习朗读。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我喜欢文中这一句话“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这句话告诉我们生命虽短暂,但只要我们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就不是白白度过的。(生读)
生:我喜欢文中这一句话“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生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这句话我把“于是、一定、白白流失、光彩有力”慢读、重读。(生读)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发现,请在小组里把你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小组交流……
师:大家不但说得好,读得也棒,我真为你们高兴。
点评:在品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对小学生来说,生命的话题有点深奥,老师没有拽住生命往深处讲,而是让学生品读课文,在一次次的读书中自己体会: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这样处理很到位,也很巧妙。
三、扩展交流
师:“一例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到来;一条丑陋的毛毛虫,可能蜕变成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是香港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人生格言也告诉大家?
生交流自己搜集的人生名言。
师:我们从一句句震撼人心的警句中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与伟大,那么你还知道那些有关感动生命的故事。
生读自己搜集到的感悟生命的故事。
师:生命决不是短暂的蜡烛,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我们应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天,让生命活出光彩,活出价值。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掌握初读课文,纠正字音,帮助理解部分词语。大概感知文章内容,并渗透朗读方法和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析,感悟悄然和“生命”相遇,让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融合,浑然一体,进而让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让有限是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析、感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善待生命。
教学过程:
一、在交流中入课 ——引发生命的思索
1、写“生命”让学生读。
2、谈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3、介绍作者
4、读课题
二、在阅读中品悟:触摸生命的脉搏
(一)、初读感知文章内容
1、检查预习情况,读文
2、纠正字音,理解词语
3、感知课文内容
(二)、深读感受生命的含义
自由读,读边感受那些地方是你没有想到的?
1、走进飞蛾
2、走进香瓜子
3、走进杏林子
三、在思考中提炼:聆听生命的拔节
师:是啊,生命是什么呢?这个一开始我们回答不了的问题,现在能回答出来了么?
1、学生自由说
2、师出示
3、学生读
四、在标点中抒怀:舒展生命的张力
师:不同的人对生命有不同的感悟,我相信大家对生命的感悟也是不一样的,请你把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化作标点,加在课题上。
总结:谢谢同学们给我的标点赋予了这么多层含义。我觉得你们加的每一种标点都是有道理的,它也提醒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生命存在,或者是一只小狗,或者是一朵鲜花,或者是一株小草……虽然生命存在的形式不一样,但是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我要向大家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什么都要记住,对待自己的生命要格外地珍惜,对待别的生命要心存敬畏。
五、在生活中追问:走进生命的林子
师:生命是什么呢?不同的人,不同的物,不同的事会告诉我们不同的答案。窗外杨柳依依,生命就是杨柳那嫩绿的枝条;课堂上看到你们的张张笑脸,生命就是同学们如花的笑靥;听到黄鹂在柳枝间鸣叫,生命就是黄鹂那清脆的歌声。在你的眼睛中,生命又是什么呢?打开你的记忆,把五彩的生活放进来吧,拿起笔,可以以生命是什么为题写一首诗,也可以写一段生命的感言,还可以像作者一样写一件事,让大家感受到生命的存在。 (学生写作、交流,教师相机点评。)
六、板书
生命 生命
珍惜 !敬畏!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积累并运用。
3、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流利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2、概括三个事例,并理解从中引发出的对生命的三点思考。
【教学准备】
1、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有关“做生活的强者”、“不向命运低头“的事例。
2、查资料,摘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关于“生命意义”的一段话,并背诵。
3、教师准备音乐: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创设氛围,学生讲述贝多芬的经历,引出本文。
(设计意图:以音乐开始,不仅强烈地吸引着学生,更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有助于学生快速理解作品。)
二、了解背景,整体感知
1、默看注释,了解作者身世。
2、速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思考: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几件事?试用简明语言概括出来。
明确:事例一:飞蛾的挣扎
事例二:瓜子的萌芽生长
事例三:心脏的跳动
3、齐声朗读最后三段:
思考:从中可看出作者由三个事例中引发出了对生命的哪些思考?
明确:
① 必须对生命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② 生命短暂,生老病死无法捉摸,但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
③ 要珍惜生命、珍惜时光,不论命运如何,都要勇敢地活下去。
(学生可以联系上下文,从阅读材料中捕捉到重要的信息,理解文章主旨。)
三、朗读全文,深入研读
1、朗读训练:
⑴ 各自练读;
⑵ 齐声朗读。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探究问题:(分四人小组讨论分析)
⑴ “我”为什么忍不住放了那骚扰着“我”的小飞蛾?
⑵ 小瓜苗仅活了几天,说得上“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吗?
⑶ 三个事例为什么这样排列?为什么前面列举的都是小虫子、小瓜苗之类的小生命?
⑷ 三个事例蕴含的意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明确:
① 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那强烈的生之欲望令作者震惊、敬佩。
②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其长短,只要它能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它就拥有了巨大生命力。
③ 由物到人,逐步揭示主旨。小小的生命尚且能够顽强生活,人就更应该珍惜生命,勇敢坚强。
④ 参见前文中的三种思考。
(设计意图:这几个问题的设计,很好地引发了学生深入钻研的兴趣,使学生在欣赏中,真正领悟作品的内涵。 )
3、教师小结:
记得有这么一段话:“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宽度。”是的,活着就要活得精彩有意义。本文作者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深深地引发出对生命的思考,她由衷地呼唤生命,表达出自己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适宜地介绍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句,扩大了学生阅读范围,拓展了视野。)
四、品味语言,欣赏积累
1、动人的情节,深刻的思想,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传达的。让我们一起来揣摩词语,品析鉴赏。
同位交流研读:
⑴ “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中“跃动”能否换成“跳动”?为什么?
明确:不能,跃动表达心情急切,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⑵ 第2段中的“竟然”,“竟”表达了一种什么意思?
明确:指出乎意料之外,表现出作者惊喜之情。
⑶ “那一股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作者为什么“肃然起敬”?
明确:因为小瓜子能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石缝中,不屈的向上,茁壮成长,作者对此十分尊敬。
⑷ “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中“应许”和“辜负”如何理解?
明确:“应许”指答应;“辜负”指对不住(期望)。
⑸ 课文题目中“生命”为什么重复?
明确:重复是为了强调,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感受着生命的可贵并发自内心的呼喊。
(设计意图:让学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有意识地去积累运用。 )
2、积累运用:
选择下列词语,不少于3个,连成一段话。
庸碌 辜负 肃然起敬 价值 光彩有力 昂然挺立 茁壮 挣扎 擎天撼地。
五、拓展迁移,体验反思
1、围绕文章三种思考,联系生活,再举一两个事例。
如:张海迪,高位截瘫,却矢志不移,自学成才;音乐家贝多芬,双耳失聪,却凭着顽强意志和对音乐的挚爱,创作出《命运交响曲》;史蒂芬·霍金,身残志坚,勇敢无畏地开发数学新领域。
2、自然界中,还有哪些事物令你为其生命力赞叹不已?
3、学生自由发言。学了本文,你想对杏林子说些什么?又想对自说些什么?
可围绕课文主旨来说,教师应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不拘一格。
4、齐声朗读保尔的那段话。
(设计意图:延伸部分,体现出“新课标”中语文教育的特点,即语文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使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最后三段。
2、比较阅读:将课文与美国克伦·沃森的同题文章《生命生命》作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再次播放《命运交响曲》,结束。
【评析】
本教案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它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语文素养的培养,突出了教师的引导性,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流程为三大板块:整体感知,研读赏析,
拓展体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设在开头结尾,使这节课浑然一体,同时也创设出良好的意境,吸引了学生。“拓展迁移,体验反思”这一环节,丰富了课堂容量,激励着学生去主动积极地求知读书,起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精选10篇)】相关文章: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12-16
生命生命获奖语文教学设计07-29
《谈生命》优秀教学设计03-07
《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11-20
《热爱生命》 教学设计10-25
《生命桥》教学设计+说课稿?04-23
四年级语文《生命生命》教学设计05-10
四下《生命生命》练习设计05-10
《生命,生命》语文教学反思08-16
《生命生命》教学反思5则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