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想
教学这篇课文,想寻找一个独特的切入点,也想讲得详细一些:
在研讨之前,可以简介作者和湘西风情。对端午节的习俗也可以让学生简单交流,目的是为下面的更好的研读课文做准备。
提供资料:北大老校长季羡林如此评价沈从文我认识沈先生已经五十多年了。当我还是一个大学生的时候,我就喜欢读他的作品。我觉得,在所有的并世的作家中,文章有独立风格的人并不多见。除了鲁迅先生之外,就是从文先生。他的作品,只要读上几行,立刻就能辨认出来,决不含糊。他出身湘西的一个破落小官僚家庭,年轻时当过兵,没有受过多少正规的教育。他完全是自学成家。湘西那一片有点神秘的土地,其怪异的风土人情,通过沈先生的笔而大白于天下。湘西如果没有像沈先生这样的大作家和像黄永玉先生这样的大画家,恐怕一直到今天还是一片充满了神秘的没有人了解的土地。
请同学们阅读《端午日》,看看这篇文字在表达上有哪些独特的地方。把你觉得使用上非常独特的词语和句子找出来,想想它们的意思,试着在不影响意义的情况下用其他词语来替换……老师可以事先找好典型的例子,做好分析。
采用这个步骤的目的是想通过这个较为独特的方式,引导学生领悟语言的湘西地方特色。进而感悟语言的地方性在表现和传达地方风土人情特征时的特有魅力。
经过研讨和交流,学生一定会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入的印象,对湘西端午日的风俗习惯有更真切的了解。我们就是在重点把握词语的过程中将文章附带的风俗更生动的传达给学生。
正如不同的地方有各自的风土人情、每一位作家都有他习惯的表达方式,惯常的句式和使用频率高于一般文章甚至普通文章很少使用的词语。这些词语和句子、句式(词语排列组合以构成句子的方式)就是构成作家风格的物质基础。
全文教学应当始终抓住“语文”来教,而不能在风俗习惯的泛泛而谈中让课堂远离了文本,远离了词汇、句子,其实也就远离了语文。在研究中可以对场面描写的词句做重点的揣摩、领会,分析场面描写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学习文章精彩的场面描写,体会用词的精妙,语言的简明,详略的安排,为想象而留下的空白,材料的排序等。
2、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获得对端午民俗的真切感受,让文化内涵从语言中品出来。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意境,真实感受和深切理解作者所营造的热闹、激烈、欢悦的节日气氛,从中体验湘西淳朴民风和合作、争先的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方法和手段
通过对话交流的形式紧扣文本进行有重点研读;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借助PPT简介端午日的由来,介绍苏州地区流传一首无名氏的诗(见教参),观看划龙舟的照片,让学生简单说说他们所了解的有关民俗,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情境。
《端午日》选自《边城》,写的是湘西一个叫茶峒的地方的端午日风俗。端午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同一个节日,各地的过法却颇有地方特色,让我们通过沈从文先生的文字,一起来感受湘西端午的活动气氛。(导入务必要快)
二、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
三、请同学交流
1、文中写了湘西端午日的哪些民俗?(穿新衣、画王字、吃鱼吃肉、看划船、赶鸭子)
2、这些活动的参与度如何?从哪些文字可以感受到?(3个“莫不”、“任何”、2个“全”)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为下文写龙舟比赛营造热闹气氛并设置悬念)
3、其中详写的是哪两件事?(龙舟竞渡、追赶鸭子)
四、研读“龙舟竞渡”
1、朗读(目标定位并初步感受)
2、研究几个问题:龙舟竞渡的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充分)文中哪些文字告诉了读者,比赛的准备是充分的?(“数天以前”、“早”、“进退”……所谓充分,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早”,一个是“实”。“进退”一词,语言直达心灵,不必分析,直接感悟,能让人有身历其境的感受,眼前似乎呈现出选手认真训练的情景来。用词很逼真,有现场感。然而这种情景也许是模糊的,让人对龙舟到底是怎样的船,竞渡究竟是怎样的场面隐隐的产生期待。)
说明:像“进退”这样的词语,我们应避免强加分析,而是采用感悟的方法,让文字直抵心灵,表达也是直接说出心中的感受。
2、船只的“形式”是怎样的?平时搁置的方式是怎样的?为何介绍这些内容?
(形体狭长、两头翘起,绘红线——红色是能激发人兴奋情绪的颜色;搁置在干燥的洞中。介绍这些内容与前面准备工作的情况都在暗示竞争的激烈。)
3、每条船的船员是怎样分工的?文章是按怎样的次序介绍这些船员?文中用哪些词语表现他们的动作和外貌?
(桨手、带头的、鼓手锣手;次序如前;此题为课后练习)
4、潭中共有几条船在竞渡?但你读了文章以后,感觉是几条船的争渡,节日的比赛场面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再从文章中找找看,你的感觉到底来自哪儿。
(2条;感觉有无数条,千万条,反正是很多;非常的热闹、欢腾。感觉的来源:如雷鸣的鼓声,岸上人的呐喊——侧面烘托,水战擂鼓的情形——联想。调动并借助读者自身的想象力来感受端午日比赛场面的热闹、喧腾。)
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入手,写出龙舟争渡时的那种热闹、欢腾的场面的?
(如雷鸣的鼓声,岸上人的呐喊——侧面烘托,水战擂鼓的情形——联想,都是从听觉的角度入手,来写竞渡激烈而热闹非凡的场面。所以,上文将鼓手锣手放在后面介绍,正可以引出这里写声音的文字,内容上衔接比较顺畅,如果先介绍了鼓手锣手,语言就不很连贯。)
5、写优胜者领赏的文字中,作者连续使用了六个“一”字,从全文看,“一”字就更多了,有十多处。如此热闹、喧腾、万人空巷的场面,“一”字究竟有什么表达作用?我们一起来品味其中的两个。
“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句中的“一点”有何意味?还有“某一个人的头上”“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中“一人”和“一船”又有何表现效果?
(“一点”表明竞争激烈,与上文准备工作及船只介绍遥相照应,互为因果;“一船”即整船,一人的光荣即是整船的光荣。两个“一”及其奖品“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中的“一”字,很好的表现了湘西人“争先不争功、争胜不争物”的淳朴民风及“合作努力”的精神风貌。)
6、龙舟竞渡的最后为何要写军人放鞭炮?
(放鞭炮为助兴,一方面从侧面反映龙舟竞渡场面精彩激烈,用这种形式为他们喝彩,另一方面也为烘托节日热闹、欢快的气氛,同时也能表现一种人性美,让人感受到天真、淳朴的民风。)
五、略读追赶鸭子的内容及结尾
此段文字较为简略,问题设计如下:
1、是谁发起的这项竞赛活动?目的是什么?什么样的人可以参与?
(引导看书,用原句回答。)
2、追赶鸭子的场面写得虽然简略,但同样让人感觉很激烈、热闹,甚至可以说一点也不逊色于龙舟争渡,你从文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换了新花样”一句针对竞渡而言,显然没有降低热烈程度的意思,只是形式不同,趣味有变化。两个“各处”以及参与面之广可以让人想见当地百姓奋勇追赶鸭子的盛况。从中也可见军民的淳朴——所谓淳朴,或写作纯朴,我的理解是,他们思想是那种没有受到过污染的、没有杂质的状态,是那种单纯而美好的状态。比如追鸭子这种活动,换了别的人,恐不大会去干。可见当地的民风淳朴厚道。)
3、当天的活动到什么时候结束的?表明了什么?
(“直到天晚方能完事”。说明整个当地端午日活动不但热闹、愉悦,而且持续时间还相当的长,群众真正参与,不是形式上的那种,而且挥洒真汗水、吐露真性情、得到真高兴。这才像个节日,这恐怕就是当地端午日不同于别处的表现了。)
六、总结
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渡和追赶鸭子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写作特点简单归纳。
七、布置作业
略
课后反思方向
1、问题设计是否导向文本阅读;
2、研读:文章如曲谱,放在那里永远不会幻化出美妙的音乐。教师如同乐师,授课便也就是弹奏。语文教学力求精致。用思想激活文字符号,品出语文味,感受到书香。让文字背后的活的思想还原到文字,使普普通通的无生命的符号闪出思想感情的光芒,使其变成学生头脑中活的语言。如同舞狮的人披上没有生命的狮子形状的外壳而又能将狮子舞动得活灵活现一般。因此,湘西端午日节日气氛及民俗文化内涵须从语言的咀嚼和品悟中自然得来,并非外在于课本的“人文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