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橘灯》优秀教案及资料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橘灯》优秀教案及资料

时间:2024-06-09 01:14:43 丽华 六年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橘灯》优秀教案及资料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橘灯》优秀教案及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橘灯》优秀教案及资料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橘灯》优秀教案及资料 1

  [课文解读]

  《小橘灯》是我国著名的现代女作家冰心在1957年所写,它是一篇玲珑剔透、诗意盎然的散文精品,全文不过千把字,写的是发生在抗战年代,重庆效外极为平常的一件生活小事:“我”去访友偶遇一个贫穷的八、九岁姑娘;这女孩的父亲因参加地下党工作而“失踪”,母亲遭特务殴打而卧病在床。“我”帮助小女孩打电话请大夫,并到她家探望。小女孩亲手制作了一个小橘灯给“我”。作者通过这一看似平凡的人和事,独具匠心地表现了一个严肃、深刻的主题,那就是:揭露旧中国的黑暗现实,歌颂新社会的美好生活。

  [教学设想及依据]

  1、用分析法、讨论法、朗读法结合,分析小姑娘的语言、动作、外貌,感受并理解其性格特点。

  2、用比较法揣摩词语的用法,换一个词或去掉一个词与原文比较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从而体会其表达作用。

  3、用讲析法与朗读法相结合分析重点段落。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疏通字词。

  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了解作者思路。

  3、揣摩修饰词语对增强语言表现力的作用。

  4、学习复述课文。

  5、学习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

  情感目标:学习小姑娘在艰难处境中表现出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发展目标:在全面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复述全文,以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资源]

  《中学语文》

  [教学方略]

  一、教学内容:

  1、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

  2、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分析人物的形象。

  3、通过讨论分析、引导学生揣摩词语的用法。

  4、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口述全文。

  二、教学重难点:

  1、分析小姑娘的语言、动作、外貌,感受并理解其性格特点。

  2、修饰词语的表达作用。

  3、小橘灯的象征意义及其对表现小姑娘性格的作用。

  [教学用具]

  录音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家背景

  1、我们的童年生活是美好的,八、九岁时,可以在父母的怀中撒娇,感受家庭的温馨;可以在老师的教育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感受社会的温暖;可以在儿童乐园里尽情地玩耍,享受现代文明带给的幸福。那么,解放前,儿童的生活情形是怎样的呢?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冰心曾在1959年1月19日《中国少年报》上发表了一篇散文,给我们讲述了发生在1945年春节前夕重庆郊外的一个小姑娘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在“黎明的黑暗”时期儿童的生活情况和精神面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散文。(板书:《小橘灯》)

  2、作者作品简介及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人,现代女作家。1913年到北京,次年进北京贝满女子中学学习。后人燕京大学,1923年毕业。“五四”运动时,在大学任学生会文书。在革命浪潮激荡下,开始创作散文、小说、诗歌,影响很大。代表作有:散文:《寄小读者》、《小橘灯》,小说:《两个家庭》、《分》,诗集有:《繁星》、《春水》等。她的主要作品收在《冰心选集》里。

  (2)背景介绍:抗战即将结束,社会处在国民党反对派的黑暗统治下,他们逮捕、迫害、暗杀革命群众,重庆在白色笼罩之下。

  3、出示投影仪,掌握字词注音释义。

  仄仄(zè)无聊(liáo)血痕(hén)瓤(ráng)打量(liàng)板铺(pū)挪动(nuó)

  挪动:移动位置。挪:挪动。

  阴沉:天阴的样子。另外也比喻脸色不好看。

  无聊:由于清闲而烦闷。另外还指(言谈、著作、行动等)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安慰:用作动词,使人心情安静舒适。用作形容词,心情安静舒适。

  赞赏:赞美、赏识。

  镇静:形容词。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乱。镇:安定。用作动词,使镇静。

  乐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观:对事物的认识。

  失踪:动词。下落不明(多指人)。踪:踪迹。

  二、听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要求学生这看课文边听录音。以“我”的行动为线索,理清文章的思路。

  思考:除了开头和结尾外课文中间可分几个层次?主要写了小姑娘哪几件事?

  讨论归纳:(第1–4自然段)我初遇小姑娘的情景。

  (第5–10自然段)我探望小姑娘的经过。

  (第11–13自然段)我深深地怀念小姑娘。

  [解决这个问题,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清记叙文的要素,使他们懂得,记叙文必须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

  三、跳读全文,感知人物形象。

  要求学生用跳读的方法,边圈点边解决如下问题:

  1、提问: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小姑娘?

  讨论并归纳:外貌描写: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

  外貌描写:(1)打电话:挪动、登、摘、缩、爬下、点头……

  (2)做小橘灯:拿、削、揉捏、掏、挑、放、点……

  语言描写:写小姑娘小小年纪,见生人不惊慌,不拘谨,对答如流。

  2、提问:“我”为什么要去探望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

  讨论并归纳:因为“我”喜爱、怜悯小姑娘,小姑娘这么小小年纪,在妈妈生病的情况下,却能表现了如此勇敢、镇静、懂事,使“我”钦佩,又挂念她生病的妈妈。所以想去探望。

  3、提问:到了小姑娘家,“我”了解到小姑娘的家境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家境贫寒,又遭不幸。

  ①住的:屋子很小很黑。

  ②用的:小炭炉、小沙锅、小凳子、小矮桌。

  ③吃的: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

  4、生活重担压在八、九岁女孩子身上,小姑娘表现出怎样的性格?

  讨论并归纳:通过外貌、动作、语言描写表现出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四、总结归纳

  本文以小姑娘为中心人物,按“初遇、探望、怀念小姑娘的思路展开叙事,通过对小姑娘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赞美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题。

  2、作业优化设计(供选用)。

  (1)给下边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赞赏(),A、欣赏,B、奖赏,C、常识,D、鉴赏

  ②镇定(),A、安定,B、坚定,C、安静,D、平静

  ③失踪(),A、足迹,B、踪影,C、踪迹队脚印

  (2)简答题。

  ①文章是怎样描写小姑娘的外貌?其作用是什么?

  ②作者是怎样描写小姑娘家境的?这对表现小姑娘的性格有什么意义?

  ③小姑娘是怎样一个人?你从她身上感受到什么?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作家,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初步感知了小女孩的形象。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8–10段,并复述全文。

  1、精读第8、9、10三个自然段,质疑。

  (1)找出第8自然段中小姑娘做小橘灯的动词,想想这些动作表现了小姑娘什么?

  讨论并归纳:动词有拿、穿、挑、拿、放、点、透。这些动作表现小姑娘心灵手巧、动作麻利,关心体贴他人。

  (2)第9自然段,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的妈妈就会好了……我们大家了都好了!’加点的“一定”表现了什么?两个“好”字各有什么含义?

  (3)第10自然段写“黑暗潮湿的山路”指什么?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表面上写自然环境,实际上也暗指国统区的黑暗统治。文章用黑暗反衬朦胧的橘红的光,使朦胧的橘红的光更显得鲜艳突出,使“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作者用象征手法揭示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必将灭亡,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必将诞生。

  2、提问:文章以“小橘灯”为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课文用“小橘红”作标题,着重描写小橘灯,在“黎明前的黑暗”时期给人一线光明,使人联想到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精神的可贵,从而给人以鼓舞的力量。文章运用象征手法。用“小橘灯”作标题,文中对“小橘灯”的描写起到突出,深化中心意思的作用。把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性格刻画得更加可爱、可敬。

  3、提问:文章第11自然段写“我”与朋友的对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通过“我”与朋友的对话,交代了当时重庆疯狂镇压革命者,白色恐怖的政治气候,也交代了小姑娘的父亲的情况,这些交代反衬了小姑娘镇定、敢敢、东观的精神的可贵、可敬,也说明了作为革命后代所受到她父亲的教育和影响。

  4、提问:请归纳文章的中心意思?

  讨论并归纳:文章经小橘灯为线索,赞美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反映了国统区人民生活的痛苦和对光明的渴望,表达了作者对新社会的热爱。

  5、复述课文。

  指导学生在复述前先拟出提纲,并在课文中划出关键词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并运用联想和想象复述全文。

  二、总结

  作者满怀深情塑造了一个小姑娘的形象,用小橘灯象征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用朦胧的橘红的光,象征在国民党黑暗统治下的一线光明。揭示国民党反劝派的黑暗统治必将灭亡,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必然诞生。文章抒情与叙事交融,叙事展开的过程,也正是作者感情深化的过程。

  三、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题。

  [教学后记]

  本课的教学设计着力将学生置于学习主人的地位,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在读写说中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让学生乐意参于到共同的学习活动中来,供他们感到获得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从而树立了学生乐为学习主人的意识。由其是复述课文,给予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板书设计]

  背景:十几年前前后照应

  八、九岁、瘦弱幼小

  破旧、光脚瘦弱

  苍白、发紫贫苦

  动作:挪、登、爬、缩——懂事

  揉捏、掏、拿、穿、挑→(制)渴望光明

  点、照、画、按→(赠)充满信心

  给我的感受:朦胧→光明[镇定、勇敢、乐观]

  引起的怀念:十二年过去了,好了首尾一致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橘灯》优秀教案及资料 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小橘灯》一文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掌握文章的主旨。

  学会恰当地使用修饰词语来描述人物和场景。

  进行复述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本中提取信息并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品格,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体会小橘灯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希望和光明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情节和人物形象,掌握文章主旨。

  难点:体会小橘灯的象征意义,理解文章深层含义。

  三、教学准备

  《小橘灯》课文、教学PPT、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简要介绍作者冰心及其创作背景。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小橘灯吗?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二)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感情表达。

  引导学生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三)深入理解

  分析人物形象

  提问:小姑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她有哪些性格特点?

  分析文中描写小姑娘外貌、语言和行为的句子,体会她的“镇定、勇敢、乐观”的品格。

  探究文章主旨

  提问:文章通过小姑娘的`故事想要传达什么信息?

  分析小橘灯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深层含义。

  学习修饰词语

  找出文中使用修饰词语的句子,体会修饰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练习使用修饰词语描述人物和场景。

  (四)拓展延伸

  提问: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你会像小姑娘一样勇敢乐观地面对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对“勇敢乐观”的理解。

  (五)复述训练

  分组进行复述训练,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教师点评并给出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复述能力。

  (六)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文章的主旨和象征意义。

  布置课后作业:背诵课文并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资料

  冰心简介及创作背景资料。

  《小橘灯》课文及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修饰词语练习题目及参考答案。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