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一语文教案

时间:2022-11-12 10:25:55 高一 我要投稿

高一语文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语文教案

高一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①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理解作品,体会诗人“痛苦的吟哦只为追问光明”之情怀

  ②进一步通过诵读,领会诗歌的形象

  ③领会诗歌意蕴深刻的意象,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情感的基础上来朗读。

  【教学步骤】

  一、作者与本诗背景

  但凡喜欢或读过中国当代诗歌的人,无一不知道诗人食指。有人说,食指是中国当代新诗第一人;有人说,食指是中国朦胧体诗歌的创始人;更有人不乏景仰地把诗人食指称为一代诗魂,他的诗歌曾经那么深地影响、鼓励、陶冶过整整一代人。

  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出生于山东朝城,生长在一个正统的革命干部家庭里,母亲在行军途中分娩了他,起名路生。小学时就热爱诗歌,20岁时写的名作《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阿城插队内蒙古时托人抄录了食指的全部诗作;陈凯歌考电影学院时曾朗诵食指的《写在朋友结婚的时候》。1973年食指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入北医三院就医。出院后继续写作,1978年再次焕发创造力,并首次使用食指笔名(意为别人背后的指点损伤不了诗人的健全人格)。1990年至今在北京第三福利院接受治疗。20xx年4月28日与已故诗人海子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著有诗集《相信未来》、《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诗探索金库·食指卷》、《食指的诗》。

  诗人在人生之途中受到过一个又一个打击,他比常人更先看到了整个社会都在被一种政治所扭曲,因而他在诗中强烈抒发着不满,但他对国家仍不改初衷,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他的诗歌:痛苦的吟哦只为追问光明。食指的作品基本上遵从了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传统方式,以语言的时间艺术,与中国画式的空间艺术相结合,实现了他的艺术追求。通览他的诗作,虽然我们感受更多的不是轻松而是压抑,不是快乐而是痛苦,但在那压抑和痛苦中,我们也看到他无时不在渴望和憧憬着光明以及他为理想和光明而奋斗、而挣扎的身影。

  K《相信未来》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诗风在中国大地不胫而走,迅速传颂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但是在那特定的年代也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殉道者的命运。江青读到了《相信未来》,为诗歌独立不羁的个性所震惊、恼怒。她一定要找到“相信未来,相信生命”的“反动”诗人。诗人自己回忆:“1969年,我下乡第二年回来,‘四三派’的人回来聚会,要我去。我给他们背了几首诗。那些诗他们要走了一些,作为一个动态写进报告里,给了上边。江青说,这是一个灰色的诗人。江青又说‘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于是,一顶反动诗人的帽子重重地扣在了年仅十九岁的郭路生头上。厄运降临了。诗人曾被严格审查、批判。但在阴云密布的时代,这首诗给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食指曾经说:“‘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代人的命运了。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亡。相信我们会战胜死亡,这已经进了一步了。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正是有了这种信念,诗人才能在20岁的时候就写下了至今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用朴实平易的文字,将冷静的思考与炽热的感情融人字里行间。

  二、整体感知

  ⑴在把握作者的思路基础上一读诗歌。

  ①1、2节结构类似,作者用几乎相同的句式对现实进行了象征式描绘,同时表达了自己的信念。仔细阅读,找一找所用的意象,体会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蜘蛛网查封炉台”——陈旧贫穷;

  “余烟叹息悲哀”——生活贫困;生活上贫困,

  “铺平失望的灰烬”——抛弃失望;但保持乐观

  “美丽的雪花”——纯洁美好

  “葡萄化为露水”——青春逝去;

  “鲜花依偎在别人情怀”——情感失落;内心的失落,

  “凝露的枯藤”——直面绝望;但一往情深

  “凄凉的大地”——执着自信

  恶势力横行,希望破灭,果实被窍——痛斥现实

  ②分析第3节前三句比喻的精妙所在

  手指——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指拨动笔杆,

  手掌——托起太阳的大海用孩子的笔体写下:

  笔杆——海上现出的曙光“相信未来”

  面对困难,信念更强,豪情更浓——表明信念

  ③第4节起诗人的视角有什么变化?“腐烂的皮肉”、“脊骨”两个意象表达什么意思?

  作品由“我”转向了“她”——未来,从未来看现在,现在就变成了历史,诗人期待的是后人的“睫毛”与“瞳孔”能拨去历史的尘埃,不在乎“腐烂的皮肉”而要挺直“我们的脊骨”,等待历史“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这三节阐述了“相信未来”的理由,同时想告诉人们,尽管有“迷途的惆怅”,有“失败的苦痛”,但历史不可抹去,未来一定光明。

  未来的人一定能看清历史,辨明是非

  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相信未来

  脊梁不断,历史自有公正评价

  ④最后一节,诗人放弃了意象的转换,直抒胸臆,以异乎寻常的坚毅和刚强、执着和热烈告诉人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无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应该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这一节句式短促有力,节奏也明显加快了,它是作品内在情绪的必然发展,也是其理想与信念的升华。

  发出呼唤,为未来战斗——决心奋发

  三、讨论:诗中反复手法的运用,有何艺术作用?

  四、诵读、背诵

  五、课外拓展

  比较阅读:《热爱生命》(食指)

  这首诗写于动乱结束后不久的1979年,堪称是《相信未来》的姊妹篇。

它们影响了整个一代人,当年的许多知青,在生活极其艰难和理想接近破灭时,正是《相信未来》和《热爱生命》鼓励他们顽强地活下去。诗人以异乎寻常的坚毅和刚强、执着和热烈,以一种近于悲壮的口吻告诉我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不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必须愈挫愈奋,坚忍不拔,百折不回,忍辱负重,向命运挑战,实现生命的价值。这一切都昭示了诗人那崇高而严正的命题:“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诗人在另一首《书简》中就曾这样写道:“我们应当永远牢记一条真理/无论在欢乐还是辛酸的日子里/我们的心啊,要永远向前憧憬/这样,才不会丧失生活的勇气……”这首诗在意象的撷取上,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多选取那些带有痛苦和悲哀色彩的客观物象,如“攀附的葛藤”“凄风苦雨”“荒草野径”“顽石棱角的坚硬”“拦路的荆棘”“冬天风雪”“夏天毒日”等等,这些意象,看似信手拈来,实际上是诗人的真力弥满,万象归怀;这些意象,借物载情,寓理于形,极具内质和张力,充分构筑了全诗的沉郁悲慨、深沉丰沛的思想和感情的内蕴和独特的诗美空间。本诗一袭食指诗的一贯的艺术风格,悲壮而不悲戚,凝重而不沉重,感慨而不感伤,迷惘而不迷惑,是痛苦中的呐喊,是滴血的呼唤,是含泪的微笑,是一曲顽强奋进的生命之歌!

高一语文教案2

  一、导语引入

  《红楼梦》是明清四大长篇小说之一(其他三部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古代小说发展到《红楼梦》,标志着中国古代现实主义小说达到了辉煌的顶点。《红楼梦》的这一光辉成就吸引了一大批学者去研究它,后来形成了一门学问,叫“红学”。有人戏言“一部《红楼梦》养活了一大批人”。其实“红学”并不神秘,如果立志研究它,我们也可能成为“红学家”。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表明我们班的“红学研究”正式起步了。

  学习这一课,单元学习的重点是“鉴赏古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我认为这里的语言,既包括人物对话语言,也包括描写语言。要把握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不要忘了宁国府上房的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从“世事”“人情”上找到解读的途径。

  二、整体感知

  (一).检查预习情况。

  1.这个片断中主要写了哪些人?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回答:

  ①详写的人物──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等;

  ②略写的人物──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贾氏三姊妹等;

  ③实写人物──贾母、王熙凤等;

  ④虚写人物──贾政、贾赦等;

  ⑤单独写的人物──贾宝玉、王熙凤等;

  ⑥群体写的人物──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等;

  引导学生总结这样写的好处:突出重点,变化多姿。

  2.了解这些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出示贾府人物关系表)

  (二)这么多人物,如果一一介绍出来,一定会很散乱,也很罗嗦。曹雪芹用的是一个什么办法呢?

  提示:把全部人物介绍放在林黛玉的视角中去写,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和内心感受呈现出来。

  (三)读了这个片断后,印象最深或者说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些内容?

  王熙凤出场 贾宝玉出场

  三、合作探究

  1.老师作鉴赏示范

  ①正房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

  连续用几个“半旧”看似平常,实际大有深意,为何不是“全新”?为何不是“全旧”?

  赏析:“全新”给人的感觉贾府是一个暴发户,“全旧”给人的感觉贾府是一个破落户,半新不旧正是贾府的现状。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佐证。

  ②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林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宝玉问黛玉:“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赏析:回答贾母以后,林黛玉感觉有点失口,所以回答宝玉时迅速改了口,紧扣开头“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寄人篱下,为人谨慎。

  体会:在文学作品中有矛盾、反复出现、突然变化、没有说完等等语言细节处往往是欣赏研究的突破口,我们应该抓住不放。

  方法:①抓住特征定好点,②去掉原文看一看,③前后换位作比较,④瞻前顾后寻根源。⑤.利用积累找佐证,⑥借鉴他人学经验。

  2.集中鉴赏王熙凤出场片断。重点仍然是人物形象和语言。

  要求:

  ①朗读“一话未了……王夫人一笑”。

  ②自己选择一个专题(或者叫一个鉴赏点)。

  ③交流时先介绍鉴赏点。

  四、交流成果

  要求:

  根据鉴赏点在课文中的位置先后排列出交流的顺序,选点在前的先发言,请同学们倾听他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在鉴赏中引导学生注重体验。

  提示:

  ①王熙凤出场(人未到,笑先闻):在贾府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②王熙凤的肖像(珠光宝气,极力铺陈):穿着俗气,内心空虚;外表美丽,实际刁钻狡黠。

  ③贾母对王熙凤的态度(破落户,凤辣子):宠爱有加。

  ④王熙凤对林黛玉的评价(标致人物,嫡亲孙女,拭泪而笑):阿谀贾母,讨好三春,吹捧黛玉,狡猾虚伪。

  ⑤王熙凤吩咐佣人(只管告诉我):暗示黛玉,地位特殊。

  ⑥王熙凤找缎子(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表面关心黛玉,暗地讨好姑母。.

  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行为和每一点看法;教师不下结论,重在引导,及时点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感。消除学生学习任务中的负担感,让他们获得的只是成功的喜悦。

  五、总结对话

  1.从下面选择一个开头, 给王熙凤作一句话评价。

  ①贾母眼中的王熙风是一个…

  ②王夫人眼中的王熙凤是一个……

  ③林黛王眼中的王熙风是-个……

  ④我眼中的王熙凤是一个……

  2.给《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说一句话。

  3.和同学们交流文学欣赏经验。依据这个经验在下一节课欣赏“贾宝玉出场”片段

高一语文教案3

  教学目的:

  一、了解俄国沙皇警犬的丑恶灵魂,认识沙皇统治的腐败和黑暗。

  二、学习运用精彩的对话刻画人物,进一步理解和学习运用对比进行讽刺的写作方法。

  三、理解细节描写时人物刻画的作用。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用对话刻画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的深刻的社会意义。

  教学关键:

  目的三。

  教学方法:

  加深理解朗读加深理解。

  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作者;

  二、时代背景;

  三、自读指导;

  (1)泛读课文;

  (2)提示阅读课文:

  1.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谁?

  2.文章可分几部分?那几段最能表现奥楚蔑洛夫“”的本质?

  3.文章采用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性格的?

  4.试从文中找出有关细节描写的部分,理解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3)讨论后明确:

  1.本文描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指案件的经过。主要人物是奥楚蔑洛夫。

  2.根据短篇小说的情节特点,本文可分四个部分:

  一、(1—5)写警官奥遇到了一场乱子——狗咬伤人这一案子。

  二、(6—27)是全文的重要部分,作者以极其辛辣的手法对奥处理案子时的声色变化做了鲜明对比,揭露了他的媚上欺下,看见使舵的丑态。

  可分为六个层次:

  (一)(6—8)不知是谁家的狗;

  (二)(9—13)有人说:“是将军家的狗”;

  (三)(14—17)有人说:“不是将军家的狗”;

  (四)(18—20)有人说:“是将军家的狗”;

  (五)(21—23)将军家的厨师说:“我们那儿从来没有这样的狗”;

  (六)(24—27)将军家的厨师说:“这是将军哥哥的狗”。

  第三部分(28—29)

  写奥楚蔑洛夫审理案子结束,小狗被带走,赫留金受到讪笑和恐吓。(结局)

  3.文章运用对话刻画奥媚上欺下,看见使舵的性格特点。

  4.文章的细节描写有警官的军大衣和赫留金的手指头。

  小结:

  本文通过军大衣这一细节描写,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主人公变色过程当中的丑态以及卑劣的心理活动。

  四、布置作业

  1.口述本文故事情节;

  2.完成课后练习二。

  第二节

  教学目的:目的第二点;

  教学重点:目的三;

  教学难点:同上节;

  教学关键:同重点;

  教学方法:同上节;

  内容和步骤: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准人物说话的语气和语调。

  二、归纳人物对话所表现的性格特征。

  1.对老百姓的话,表现了奥楚蔑洛夫耍威风、欺下凌弱的性格特点;

  2.对上司的话,表现他奴颜媚骨、趋炎附势的性格特点。

  三、综合时代背景及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理解典型人物的社会意义。

  ——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媚上欺下看见使舵的走狗奴才,可以说是当时沙皇腐败统治的产物。

  四、讨论“军大衣”这一细节的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

  五、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题。

高一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熟读,教师的讲解以及学生自己的理解,把握全诗的情感基调。

  2、了解作家作品。

  3、理解全诗的意象,初步学会鉴赏诗歌。

  【教学重点 难点】

  对诗歌情感基调的把握,理解全诗的意象。

  【教学设想】

  以朗读为主,在熟读基础上背诵全诗,在讨论与交流中,结合教师的分析解说,学生能够把握诗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意象。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投影几首现代诗《天上的街市》、《偶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迹。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些诗有的是大家以前学过的,有的是我们没听说过的,还有我们听说过但还没真正接触的。提起中国的新诗,我们不能不提起这些诗作的作者,郭沫若徐志摩、海子当然还有很多诗人,这些诗人就像明星一样的璀璨夺目,他们的诗作到今天读来都让我们觉得意韵悠长。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戴望舒的《雨巷》,说起戴望舒,就会把他和雨巷联系在一起,的确,因为写了《雨巷》,当时年仅22岁的戴望舒就被冠以雨巷诗人的美誉。

  戴望舒,原名戴梦鸥,浙江金华人。中国著名的现代诗人,他的代表作还有《我用残损的手掌》,诗集《望舒诗稿》《望舒草》《我底记忆》。

  戴望舒的诗深得中国古典诗词婉约诗风的遗韵,又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因而诗作呈现出孤独抑郁、消沉的特点。

  (讲述戴望舒的《雨巷》发表的故事,简单介绍诗歌鉴赏的几个方面)

  二、课文分析

  1、这篇课文大家应该很充分地预习了,那么请大家来说说看,这首诗说了个怎样的故事?

  (思考并回答)

  (总结回答)同学们都回答得很好,但是大家也发现了这么一个问题,一首诗我们要说出它的内容总是显得比较困难,但是如果我们要想说出诗的感情就比较容易了。的确,我们学诗,读诗,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住诗的情感基调。

  2、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什么感情?

  (思考回答)

  朦胧 愁怨 凄清的等等。(答案不限)

  (引导学生具体地说出这些情感,比如本诗写了怎样的人和事)

  3、听歌:《雨巷》(江涛)

  注意结合自己的理解,体会诗的感情特征。

  4、学生自读划分节奏,可以选择一个小节划分节奏。

  5、准备下节课表演背诵。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作者、作品、鉴赏的方法、诗歌的音乐美、结构美。

  二、检查朗读以及背诵

  (每一小组推荐一个人上台表演,教师给予点评,富有情感,声情并茂。)

  三、理解诗歌的意象

  1、所谓的三分文章七分读,在诵读中我们能够不断地与作者进行对话,体会作品的情感意味,常读常新,不断获得新的,全面的体验。

  (学习方法:本单元的诗歌学习也是以诵读为主。)

  (补充诗歌的音节美,结构美)

  2、诗歌除了情感以外,它带给我们的还有许多融入了作者感情的意象。而这些意象就构成了我们诗歌的意境,构成了诗歌的情感之美。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情感的东西。就是指那些客观的具体的事物带上了人的痕迹,烙上了人感情印记。一句话,意象就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鉴赏时,必须先明确作者是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的。

  3、本诗中有哪些主要的意象?

  (学生回答,点评)

  雨巷、丁香:

  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形象有很强的视觉冲突,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虚化为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的追求在哪里?

  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投影图片)丁香花白色或紫色,一直以来就是纯洁、高贵的象征,丁香花颜色淡雅但不轻佻,姣好可惜花期比较短,容易凋谢。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丁香花倾注了许多情感,但是丁香总是和愁联系在一起。(看课后的练习四,齐读课后诗与词,明确丁香与愁的关系。在诗歌当中,固定的景物或者事物都有其比较固定的含义,比如梅花象征高洁真情像梅花开遍,冷冷冰雪不能掩没;松柏竹菊象征坚强;云象征游子;)

  4、丁香与姑娘联系,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要将姑娘与丁香联系起来呢?丁香般的姑娘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呢?

  (思考,讨论)

  联系姑娘和丁香,是因为我心目中的姑娘具有丁香般的气质,有丁香般的忧郁、高贵和超凡脱俗的感觉。

  姑娘的象征意义可以有很多理解,可以指现实中的姑娘,她是我邂逅的女子;也可以是我的理想,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里(1927年张作霖的北洋军阀的统治),我的追求。甚至也可以是我自己。

  四、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仔细阅读课后练习四,思考并回答问题,这几首关于丁香的诗词有哪些共同及不同之处。预习《再别康桥》

  【板书设计】

  雨巷:悠长、寂寥、雨的哀曲

  丁香:愁怨、(颜色、芬芳、忧愁)、惆怅

  姑娘:(颜色、芬芳、忧愁)、哀怨 彷徨、默默、

  彳亍、冷漠、凄清、惆怅、静默、凄婉、迷茫

  我:独自、彷徨

高一语文教案5

  [教材分析]

  本课选入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个专题(专题即以篇名命名)的第三个板块--湖山沉思。这个专题意在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感受她的深长意味,而板块“湖山沉思”意味着学习本文,不能仅仅停留在欣赏大自然的层面,还要通过自主阅读,钻研文本,进行多角度的交流对话,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进入理性思辨的境界。梁丰中学的学生有较高的起点,引导他们实现教材编者的初衷是完全可能。本文内容似浅而实深,需要涵咏品味,文本研习应该是主要学习方式。本课涉及生态保护问题,但毕竟我们上的是语文课,故只能从语言文字入手去感悟相关的道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用诗性语言表达理性思考的写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来领悟情感、解读文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作者有关生态伦理的思考,确立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味关键词句中的细腻深沉的情感。

  [教学难点]

  本文以感性的形式表达理性的内涵,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披文入情,通过语言感悟作者的生态伦理观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像山那样思考》。预习课文之后大家已经知道,作者的思考是由一种动物--狼--引起的。在你一贯的印象中,“狼”是怎样的一种动物?大家再一起想想,有哪些与“狼”有关的成语俗语?你还读过什么以狼为主角的寓言、童话?这些词语和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在同学自由交流之后小结:人们一贯敌视憎恶着狼,把狼视为竞争者和猎物,随着近现代枪械的产生,狼遭到了灭顶之灾。人们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没有狼的世界是否会比有狼的世界更加美好。今天就让我们“像山那样思考”一下,换一个角度去认识大自然中的狼,或许我们会有一种全新的感悟。

  设计这样的导入,主要意图是凸显人类的习惯思维中对狼的认识与文本作者的认识之间巨大反差,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索。

  二、质疑问难

  要求学生提出预习过程中产生而自己没能解决的各种疑问。

  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是这堂课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对文本有更深、更到位的领悟,另一方面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读懂一篇文章则是这堂课的主要目的。

  三、文本研习

  这个环节不作固定不变的预设,拟根据上一环节学生提出的问题,临场梳理出一个合理的步骤。预计要重点探讨如下内容(按文本先后顺序,不一定是课堂教学的实际顺序):

  1、题目

  标题可以引发三个具体问题:谁像山一样思考?山是怎样思考的?思考什么问题?

  第一和第三个问题,可以通过指导同学寻找点题句--第九节的“他(按:指猎杀狼以保护牛群的牧牛人)不知道像山那样去思考”和全文末句“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解决,明确题意是作者希望人类用山那样的思考方式思考狼嗥中隐藏的内涵。第二个问题则可以和对文本开头三节的研读结合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放在开始解决,不必求深,某些含义可以在后面涉及相关内容时加深理解)

  2、嗥叫

  第一至三节重点写了狼的一声嗥叫。这几节在全文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这里写到的那一声“嗥叫”是本文的文眼,是题目中“思考”的对象,同时,山的“思考”方式也隐含其中。吃透这几节,也就掌握了理解文本的钥匙。而作者采用了诗性的语言来表达深广的内涵,其中微妙之处学生往往难以领悟,因此值得在课堂上重点加以突破。文本的语言富有情感和美感,有感情的朗读有助于体会作者内心的忧愤,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学生的理解不能到位,可考虑分解为若干小问题来各个突破:

  A.这一声嗥叫有什么特征?“骄傲”“不驯服”“对抗性”“蔑视”如何理解?

  B.嗥叫引起了怎样的反应?山的反应与其他的反应有什么根本的不同?(这是关键问题,题目“山那样”中“那样”的内涵可以通过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如果学生理解有障碍,可以让他们放眼全文,从人原来如何思考这个反面角度了认识山如何思考)

  C.“山对狼怀有一种秘密”,“秘密”具体指什么?

  小结:在作者笔下,狼和荒原、山崖、松林、鹿……组成了一个共同体,每一个成员在这个共同体中都是平等的一员,它们之间有竞争,更有合作,巧妙地维持着一种平衡。但是,人类以万物的主人自居,从短暂的眼前利益出发把万物区分为好的和坏的、有用的和无用的,破坏了原有的平衡。一声嗥叫,是对自己的生存权利的宣示,也是对人类愚蠢行为的抗议。

  3、作者对狼的态度的变化

  理解这一点,也就理解了文本的四至六节。这部分内容,写了作者怎样从一个资源保护运动(把大自然作为人类的资源库,确信资源分为“有用”“无用”,“有利”“无利”)的追随者转变为生态保护者的心路历程。施教时应在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寻找能表明作者对狼的态度认识前后变化的关键语句,重点揣摩以下句子:

  ①在那个年代,没有人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在一秒钟之内,我们就把枪弹上了膛(“没有人”“一秒钟之内”说明了什么?)

  ②当时我很年轻,正是不动扳机就感到手痒的时候。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不动扳机就感到手痒”说明了什么?“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是这样?后一问题带起对第七节的理解)

  ③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新的东西”指什么?)

  4.结尾

  结尾几段文字饱含激情,只是这种激情是以一种有节制的文辞表达的,表面看起来相当地平静。这里作者含蓄地表明了他的“土地伦理学”的重要观念,即便是形象化的句子也蕴含着哲理性的思考,需要细心的咀嚼品读方能会意。领会隐性内涵是学生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个难点,故有必要在方法指导上下功夫。

  重点研读以下文句:

  ①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了。

  ②所有这一切带来的都是同一样东西:我们这一时代的和平。(“和平”前的定语必要吗?)

  ③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

  ④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指导学生从什么是与“荒野”相对的概念入手,再思考“荒野”的特征,进而理解“启示”内涵,最后理解与文题的联系)

  四、简要总结

  1.作者写本文,意在弘扬一种新的伦理观念,一种对土地、对万物的应有态度。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把你对这种观念、态度的理解说出来。

  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中国传统思想中蕴含着积极的生态观的句子,如: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再如: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2.保护生态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有关的专著、文章汗牛充栋,你觉得本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色?

  要点:大多数同类文章用的是一种科学语体,而利奥波德身为一位生态伦理学家,却有很高的文学素养。他所使用的语言文学性强,是一种诗化的语言,读来诗意盎然。这就使他的自然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与优美的形式溶为一体,使他的著作熔诗意美与思辨色彩于一炉。

  五、课外拓展

  介绍作者利奥波德,并推荐阅读他的《沙乡年鉴》。

  利奥波德介绍:奥尔多·利奥波德是一名大地的观察者与思考者,他的《沙乡年鉴》被美国人视作是与《瓦尔登湖》同样具有伟大影响力的经典。1887年,梭罗去世二十年后,利奥波德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小镇。由于受喜欢打猎的父亲的影响,童年的利奥波德就培养起了对大自然的兴趣。1935年4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被人类榨取殆尽而遗弃的沙乡农场,从此开始了在沙乡十三年的恢复生态平衡的探索--“我的妻子、三个几子,还有两个女儿都各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在我们自己的土地土通过野生生物的耕耘管理而发现了某一种或另一种深刻的满足感。”正如梭罗把他在瓦尔登湖畔的躬耕与沉思写进了《瓦尔登湖》一样,利奥波德在沙乡的观察与思考结晶为《沙乡年鉴》一书。1948年4月,利奥波往因心脏病突发猝死于扑救邻居农场大火的途中,他没有能够看见《沙乡年鉴》的问世。

  设计这一步是因为,利奥波德是一位可敬的生态保护先行者,诞生于60年前的《沙乡年鉴》早已成为生态保护运动的“圣经”。身处当今世界,生态意识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的。阅读这本文质兼美的著作可以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益处。

  [板书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

  [美]奥尔多·利奥波德

  人的思考狭隘主观主宰

  山的思考全面客观共同体

  [教学反思]

  借班上课是很容易上成一节遗憾的课的。因为教育要求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你所面对的“材”的学习情况。在备课的时候,我只笼统地、想当然地知道梁丰中学的学生相当优秀,但优秀到什么程度,特别是刚进高一的同学语文学科优秀到什么程度,是完全不了解的。因此,我把这节课定位为一节家常的课,尽量摒弃公开课中比较容易见到的有作秀之嫌的某些做法。从结果来看,基本上符合自己的预期。

  梁丰的同学确实是比较优秀的。这样一篇看起来并不艰深的文章理应、事实上也的确能大体读懂。但同时必须看到,我们手头的文本又是有深刻内涵的、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的文章,“土地伦理学”这样的思想对同学们来说可能是全新的概念。因此我相信,正如我自己的学生一样,他们中至少相当一部分人会停留在比较肤浅的表层,“没有疑问”未必是真正的没有疑问。由此我设定本节课以同学们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以及上课过程中生成的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果然,课前和几个同学个别交流时,他们纷纷表示这篇文章容易看懂。经过鼓励之后,“新的东西”指什么东西,“像山那样思考”究竟是怎样的思考,诸如此类有不同程度的思维含量的问题便纷纷提出来了。

  学习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发现了问题之后,我们的同学还未必都能调动各种手段予以解决。我并不奢望一节课教会学生所有的方法,考虑到文本有许多富有意蕴的关键词句的特性,我选择了从关键词句入手解决问题,深入理解的路子。试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给具体的方法,比如,通过点题句和与结尾处的联系来准确把握题目的含义,思考与“荒野”对应的概念来理解“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样含蓄的语句。从施教结果看,有一定效果。

  当然,这节课也留下诸多遗憾。在评课的时候,黄厚江老师等指出张力不够等问题都是非常客观的,这些问题便是今后教学实践中应该解决的目标。

高一语文教案6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孙犁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里,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教学目的:

  1、了解孙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成就。

  2、体会文章景物描写、人物对话的特色及其对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作用。

  3、领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第一教时

  教学重点:

  解题;讲析景物描写和情节结构特色。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板书课题《荷花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白洋淀又名西淀,属河北省安新、伍丘、高阳、雄县、容光焕发城5县(市)所辖。这是一片面积为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域,淀周堤埝环绕,淀内地形复杂,纵横交织着3700条沟壕,把淀面分割成43个大大小小的淀泊,形成淀内有淀、淀间大小沟壕相通的水网泽国景观。

  《荷花淀》可以说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但在本文里又是怎样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呢?

  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反响很大。孙犁自己还说“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是献身于抗日的战士们,看到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决心日益坚决,而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之心。”

  二、作家作品: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三、分析景物描写特色:

  1、提问:这篇文章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美感印象是那一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的荷花荷叶组成的美丽坦荡的荷花淀。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

  2、提问:作者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呢?

  让学生找出描写段落:

  明确:首先,描写月色下的水乡景色。第1段和第3段。

  第1段开头3句点明了时间、空间和劳动对象,语言简练、动听、优美,不仅写了环境,还反衬出环境的主人的勤快利落。

  第3段通过水生嫂眼光的引示,展示了院内院外的基本色调:洁白、银白、透明。水生嫂身子下面编成了一大片席,在皎洁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两个充满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劳动场面诗化了。

  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①描写了芦苇、荷花,这与后文的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有密切关系。②正因为白洋淀如此美丽可爱,所以人民热爱她,决不容许日寇来侵犯。这都为以后小说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其次,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第61段。

  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严阵以待,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里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

  到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纵深而高远。概括起来说,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四、分析情节结构:

  提问:作者淡化了传统的小说模式,以抒情见长,不以情节取胜,他精选三个生活片断来抒写对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妇女的赞美之情。请快速概括这三个生活片段的内容。

  夫妻话别探夫遇险助夫杀敌

  五、布置作业:

  文中对话描写的特点。

高一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掌握生字词,能够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体味诗歌的内涵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同时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境。

  2、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陶渊明的田园诗平淡自然,通过学习,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

  体味诗歌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陶渊明田园诗的能力 。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同时有利于学生把握诗歌的内容和理解作者情感,从而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

  2、讲授法。抓住关键的诗句进行分析、讲解,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知识迁移法。通过两首诗的学习和比较,扩大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陶渊明和《归园田居》组诗情感的理解。

  教具准备:黑板、粉笔、图片

  课时字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一些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片,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诗意的田园风光,进入一个世外桃园,引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他的思想。

  提问:看到这些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图有什么感觉?你们喜欢吗?这有没有让你们想到世外桃园?我们上个单元也学过一篇有关世外桃园的文章,记得是哪篇课文啊,谁写的?(《桃花源记》陶渊明)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内容谈谈对陶渊明的理解。

  找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桃花源记》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批判了现实社会的黑暗。从《爱莲说》里知道他是一个隐士。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陶渊明隐居田园的生活过得怎样。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

  二、朗读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而且要注意下面的注释,对诗歌有一个总体感知。

  2、全班有感情的齐读课文,教师正音。

  三、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介绍作者:(同上)

  写作背景:诗人曾几度出仕做官、归隐,在官僚与隐士中徘徊。直到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 。此后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三首。

  四、重点分析诗歌

  1、解题: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人的眼睛,它往往能传达出或暗示许多信息。提出题眼——归(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田园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师生共同归纳:从何而归?归去何处?归去如何?为何而归?

  2、感知诗意:让学生自读诗歌,想象诗中景物构成的画面。让学生带着“归去如何”这个问题在诗中找答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想象中的画面。提问:“为什么会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从中体会到什么?教师抓住学生答案中的关键字句进行分原,将学生带入诗句的理解中。

  3、理解情感:提问:陶渊明的田园生活很艰苦,他对此有什么感觉呢?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为”)教师指导学生着力挖掘“愿”的深层内涵,点出作者的主旨。

  三、课外延伸

  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归园田居》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自主学习《归园田居》其一,解决四个问题:从何而归?归去何处?为何而归?归去如何?教师简单讲解。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我们主要是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主要是训练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堂课的重点是理解诗人的情感,体会情景交融,赏析意境美。请同学们回去之后好好体会体会。

  五、布置作业

  1、《归园田居》其三中,“但使愿无为”的“愿”具体是指什么?根据学过的内容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写100字的小短文。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六、板书

  归园田居

  陶渊明

  1、从何而归(官场)

  2、归去何处(田园)

  3、为何而归(官场黑暗 )<

  4、归去如何(愿无为)

  [ 内 容 结 束 ]

高一语文教案8

  学习目标:

  1、学习文言知识

  2、体会作者感情,领悟作者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看一组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沧海一粟 遗世独立 不绝如缕 正襟危坐 取之无尽 用之不竭 水光接天 成语是我们民族语言的瑰宝,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如此多的成语竟然出自同一篇文章《赤壁赋》,由此可见这篇文章的生命力之旺盛。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这篇文章。

  二、诵读。

  1、让我们在朗朗书声中走进文本。要求标画出体现作者感情变化的字眼,同时标画出和你产生共鸣或者电到你的句子。

  2、学生交流自己标的句子,读给同位听,之后站起来读给大家听。老师作出点评。同时告诉大家诵读的几个层次:读准字音——学会断句(语法结构、句首句末语气词)——控制语速——融入感情。

  3、老师可以给学生示范背诵第二段。

  前三个层次只是技术层面的,最后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需要心灵的参与。让我们更加的接近苏轼,走进心灵。

  三、感情概况

  刚才大家已经把有关情感的字眼标画了。是哪几个词语呢? 乐——悲——喜(考验大家的筛选能力)。

  这里有赋的写法:往往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作者内心的一种斗争,或者为了便于表达自己复杂在情感。那么作者为何而乐,为何而悲,又为何而喜呢?

  四、赏析“乐”

  1、作者为何而乐?赏到了美景。如何表达自己的乐?喝酒、吟诵、唱歌。

  2、大家选取一句表现“乐”的句子。先解释,之后赏析给同位听。沟通交流。达到悟读。

  3、文言知识:纵……凌……:替代法翻译。

  4、指导赏析的角度:翻译、内容、字词的表现力(语言)、情感、联想(诗词、东坡其人、自己经历体会)。

  老师示范赏析: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写出了喝酒唱歌的场面,一个甚字写出了自己快乐的程度,而扣舷的动作则表现了作者沉醉其中的心情。这让我忽然就想到了笑傲江湖里面的一个场景,一群人围坐篝火旁齐唱“沧海一声笑”,当时看了非常感动,沧海?为何还笑?那种经历江湖一切险恶之后笑看苍生的心态体现了出来。

  5、快乐到一定程度,人们都会唱起来。那么苏轼唱了什么呢?体会唱词,前后四人一起研讨,一个同学按照自己体会的感情读出来,其他三人一起分析。读析融为一体。

  1兮:来自屈原,屈原经常叹息,所以此字要拉长读,属于长叹。

  2美人:来自屈原,往往以香草美人入诗,香草自比,美人则是自己在理想或者圣主贤臣的代表。对美人什么态度?从悲伤中我们体会出苏轼那种不放弃人生追求的精神?什么追求?还是有儒家思想的入世精神。所以我们要从悲伤的歌声中体会出这种昂扬向上。

  写作此文,作者被贬偏远的黄洲做团练副使,相当于被流放,远离都城。这时他已年迈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流水,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知人论世)

  五、赏析“悲”

  1、想起自己的遭遇,本来还喝酒唱歌的作者忽然悲从心来。那么,作者悲伤哪些内容呢?在朗读中体会并且赏析,有体会你先别告诉别人,一会儿考考别人。提问要具体。

  2、文言知识:渺:渺小。哀:哀伤。羡:羡慕(补字翻译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结构分析(对文: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到底算什么?这个问题引发古今中外无数人的感慨。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比如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比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比如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4、方其……而今安在哉!:

  1读出前后情感的变化。最后一个句子重读以表达感慨之情。

  2体现了苏轼的什么情感?有钦佩,有羡慕,有悲哀。为何钦佩?因为自己也希望有象曹操一样的功业,强烈的入世思想的体现。

  到这里如果文章结束,那就不是苏轼了。他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够在这种无路可走的时候,找到一个突破口,从而超越自己,从而也就超越了别人。正如莫泊桑所言:人的一生,不像你想的那么好,也不像你想的那么坏。关键看你如何突围。

  六、感悟“喜”

  苏轼如何超越了自己呢?他的超越体现在哪些方面?讨论给你带来什么感悟。

  (1)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回扣了首段,一开始作者本来就沉浸在美景之中的。回归自然,回归纯净,回归自我。

  (2)“物与我皆无尽也”如何理解?物是永恒的,但人为何也说永恒呢?

  从儒家思想来说,人可以不朽,但需要通过一些途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达到三者任何一个,都算作永恒。

  从道家思想来说,讲究“一死生”,注意道家思想和道教的区别。道家尊崇崇尚自然,顺应事物发展规律。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方式。

  佛家思想的禅宗:讲究生死轮回,生命完成一次生死如同月亮完成一次圆缺,生生死死循环不止,生命的轮回让人不再感觉生命的短暂。

  (3)苟非吾之所有……:轻视物质的东西,轻视有限的时空。《观棋》:胜固欣然,败亦可喜。《渡海》:兹游奇绝冠平生。当别人都在关心你到底能飞多高的时候,有个人还在关心你飞的累不累,这就是友情。

  (4)这里的“喜”和开头的“乐”内涵一样吗?区别是什么?

  乐:面对突来的美景的欣然反应,未经思考的接受,侧重感官的体验。如同当今很多人登山后的“啊……啊……”。但我们已经看到“乐极生悲”。

  喜:是理性思考之后达到的一种精神的解脱,是感情淬火后发自内心的欣喜,这里的喜是“喜从悲来”。

  七、自我救赎

  作者在入世与出世,在积极与消极的斗争中,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儒释道多种文化的浸润,三种思想完整的融入了苏东坡的内心并达到了和谐与统一。为何会达到这种和谐?作者的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理解。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情商比较高。当然情商的来源还是一个人不断的积累。

  当年苏轼从海南回内陆,运河夹道千万人观看,他们看的哪里是苏轼,他们的表现只能解释为对文化的敬仰,对一种豁达人生态度的执着,这观摩的人群在空间上的延伸我们不可考,在时间的延伸上我们也是观摩者之一。这充分的说明了苏轼的不朽,中国文化的不朽。当年苏轼看到这种情况,他怎么反应?既没有挥手“同志们好”,也没有受宠若惊。他的一句“莫非看杀轼否”,以苏东坡式的豁达与幽默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精神。

  八:背诵你最喜欢的句子

高一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一、正确认识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及其时代意义。

  二、学习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理清小说结构,分析别里科夫生活和思想上的套子的具体内容。

  二、初步体会小说的讽刺意味。

  整体感知

  《装在套子里的人》写于1898年。小说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套中人形象。

  他不光用一切陈规陋习套自己,而且还去约束别人。他是沙皇专制统治的产物,又是沙皇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既是令人畏惧的人物,又是弱不禁风的可怜虫。作品问世以来,别里科夫已经成为那些害怕新事物、保护旧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者的代名词。作者用夸张变形的漫画手法和强烈的对比手法,造成的幽默讽刺的效果,有力地鞭挞了反动势力的可厌可憎,无情地嘲笑了他们的极端虚弱。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老师出示讽刺诗《老掌柜难舍芭蕉扇》

  老掌柜难舍芭蕉扇

  陈显荣

  要我换电扇,且慢复且慢!

  不怕花钱多,就怕担风险:

  雨天怕打雷,晴天怕触电;

  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

  重者削脑袋,轻则上医院。

  还是稳妥点,仍用芭蕉扇,

  只要拼命摇,照旧能解汗!

  这位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仅是一位老实本分的小市民,他文化低,眼界窄,接受新事物迟钝。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与他相似。诗人幽他一默,希望这些人思想解放一点,别老捧着那本老皇历不放。诗人对老掌柜的典型心态的形象揭示,尤其是倘若螺丝松,飞来大刀片一句,令人叫绝。从这位难舍芭蕉扇、惧怕电风扇的老掌柜害怕新事物这一点上,我们想起嘴边总是挂着一代不如一代名言的九斤老太,想起只要镇上不点什么动静就总是忧心忡忡地担心可别出什么事啊的奥楚蔑洛夫。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契诃夫的另一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领略一下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2.快速理清课文结构

  思考:本文主要写了别里科夫哪些事?根据情节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

  明确:故事的主要情节是别里科夫的恋爱以及最后失败,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15段)

  第二部分: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637段)

  第三部分: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3840段)

  3.与我国小说不同的是,有很多外国小说在故事开始之前,先对故事主人公作个全景式的描写。本小说也是如此,在具体叙写别里科夫的婚事之前,花了很多笔墨去介绍别里科夫的特征,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初看起来,好像这样入题慢,前后联系又不紧密。然而,作者在写婚事之前,先对别里科夫加以描绘和议论,突出别里科夫与众不同的、甚至是怪异的生活习性和思想,先声夺人,给读者以强烈的印象。既有利于直接揭示别里科夫的丑恶腐朽本质,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一一这种人,竟然还差点结了婚,一箭双雕,安排巧妙周到。

  4.请学生反复诵读文章第一部分,认真体会其讽刺意味,并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去表现别里科夫的套子特点?

  作者以严肃的态度,用夸张、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极力地刻画别里科夫与常人迥异的套子式的生活习性和思想,在发笑中达到否定的目的。

  在生活习性方面,主要从穿、住、行等方面表现其套子特点,其中穿着修饰方面写得最详尽;居住方面着笔不很多,但写得逼真;至于行,则突出其与人隔绝、与世隔绝的特点。在思想方面,则主要写其评判是非的标准及语言。他的标准,就是要服从政府的禁令。凡是政府明文禁止的事情,他都拥护;甚至于连政府已批准或默许的新鲜事物他也要遏止。他的口头禅是,千万别出什么乱子,表明了他的恐惧心理,对于现行秩序、既成传统以及代表着这种传统秩序的官方、政府的恐惧。

  5.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他怕的是什么呢?而他只不过是中学里的一位普通的希腊文教师,为什么能辖制全城整整十五年呢?

  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是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全城人战战兢生活了10年到15年,是因为他的言行与思想都是与沙皇专制制度一致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别里科夫的可恨在于,他不但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还想把周围的一切也装进套子里。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但只要我们结合当时的情况想一想,就会发现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革命的风暴还未到来,革命力量还很弱小,大多数人还感到迷茫,不敢起来斗争,所以别里科夫还能辖制全城。

  6.总结、扩展

  别里科夫是他生活的那个反动时代的产物。

  别里科夫自己怀着无尽的忧虑和恐怖,缩进套子里,然而,被套子精神浸透了的别里科夫却又要用这个套子去套周围的人,去套那个中学,那个城市,而那个学校和城市也居然被他辖制了整整十五年。

  这里的套子实际上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别里科夫维护旧制度、旧秩序,害怕和反对一切新事物的保守与腐朽;象征着沙皇政府的一切法令和专制统治。

  7.布置作业

  课后认真阅读课文第二、三两个部分,分析别里科夫为什么会落得个如此下场,意义何在?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别里科夫这一形象的讽刺意义。

  2.拓展延伸,探讨套子的现实意义。

  3.领会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整体感知

  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最后一个杰出的作家。当时,沙皇政府为防范革命活动而公开施行高压政策,进步杂志被迫停刊,能合法出版的都是为买而笑的刊物。为了生计,契诃夫不得不迎合刊物的胃口,写了许多逗人发笑的作品。其中有些作品不免流于粗俗,但有相当一部分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表面上写俄国社会日常生活中的笑话,实际上却无情地嘲笑和揭露专制警察制度和小市民的奴性心理,如《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从库页岛考察回来后,契诃夫果断地和反动报刊断绝联系,其作品题材更广泛,思想更深刻,技巧也更为成熟。《装在套子里的人》就是契诃夫在这一创作的繁荣和成熟时期而诞生的优秀作品。

  教学步骤

  1.导人新课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热烈地赞美过纯真的爱情,那么,躲在厚厚的套子里的别里科夫在爱情的面前将会怎样呢?请仔细研读小说第二部分。

  2.围绕别里科夫的婚事讨论:

  从始至终,作者只讲别里科夫的婚事,而不提他有什么爱情,为什么?

  先看别里科夫准备结婚的原因:别人的撮合游说;华连卡表示出的好感;华连卡长得不坏,招人喜欢;华连卡出身较高,有田产;华连卡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女人。以上种种,都是外人施加的因素,或是一种外在的诱惑,而别里科夫内心并未萌发一种真正的爱意,他准备结婚,是因为昏了头,不是因为爱。

  再比较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的性格:一个孤僻、古怪、保守,惧怕任何新事物;而另一个则美丽、活泼、爱热闹,爱新事物,爱新生活。两个人性格截然不同,甚至于完全对立,能发展成真正的爱情吗?

  最后请看婚事的结局:通常结婚是件使人高兴的事,但在别里科夫却成了一场大灾难,一次仅仅是可能的喜事,结果却成了真正的丧事。他的套子使他感受不到爱的温馨和幸福,他的套子使他对恋爱充满气愤,以至于看到那漫画便气得脸色发青、嘴唇发抖。作家只讲其婚事,而不提他有什么爱情是意味深长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是多么深入细致,对人物的刻画是多么准确真实。

高一语文教案10

  设计理念

   《采薇》出自《诗经》,向来以其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难以言说的诗情画意、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让人拍案叫绝。尤其是诗中那真实复杂的矛盾情感———对强敌贼寇的愤恨与对故园亲人的思念,保家卫国的豪迈与历尽艰辛的苦涩,明媚乐景中的哀伤与阴晦哀景中的喜悦,都给人以无穷的想像与回味,具有永恒的魅力。本设计将情感、价值之类丰富的人文目标具体融化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通过反复的吟诵、品味、领悟,通过丰富的联想、比较、探究,在准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诗的人文内核,深刻感受诗的丰富意蕴,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人生境界,真正实现文本的教育教学价值。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1.让学生从网络或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

  2.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句,初步感知原诗。

  二、文本解读过程

  1.导语

  翻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你会发现,历史的年轮,并不总是从温馨宁静的田园中穿过,而常常碾压着累累尸骨前行。不管你对它怀有什么样的情感,战争这个巨大的幽灵,一直伴随人类成长的历史。于是,战争,一直是人类文学的一个永恒话题。现在,就让我们去感受几千年前的古人对战争含辛茹苦的咀嚼,去感受积淀在其中的真切复杂的人生百味。

  2.师生交流课前准备的情况(使用多媒体),明确以下几点。

  (1)《诗经》和“《诗经》六义”。

  (2)《采薇》是西周宣王时期的作品,是《诗经》里最富有诗意的一首“战争诗”。宣王时北方玁狁侵周,宣王命令出征,打退玁狁。《采薇》是出征玁狁的士兵所赋。诗篇洋溢着战胜侵略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时又对久戍不归、久战不休充满厌倦,对自身遭遇无限哀伤。

  3.文本解读

  在各种形式的反复诵读中,师生着重交流或探讨以下一些问题:

  (1)该诗的思路结构有什么特点?

  讨论后明确:重章叠句,回环往复,舒卷自如,《诗经》里很多诗都有这个特点。本诗共有六章,前三章迭出,后三章也基本上是这样的结构;但前后三章有明显的变化,使整首诗较其他作品有更多的起伏变化,以便于表现更为复杂的情感。

  (2)诗从“采薇”写起,这跟“曰归曰归”的思乡情有何关系?

  明确:这里采用的是《诗经》惯用的起兴手法,“薇”是故乡田野里常见的植物,自然由物及人,引起了浓浓乡愁。于是,深切的乡情融入熟悉的“薇”中。思乡怀亲的情感是抽象的,但是,当把它化作故乡的一株野花、一棵大树、一条小河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山水草木时,就具体形象了。

  (3)前三章所写的“薇”有无变化?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明确:“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这里首先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变化、时光的流逝;写薇由“作”而“柔”而“刚”,薇都生长得这么旺盛了,可是戍边军士还远离家乡,历久不归;既暗示了士卒滞留边关的时间之长,又很自然地带出了“心亦忧止”“忧心烈烈”“忧心孔疚”这种有家难归的情感。这种生长变化不仅避免了单调重复,更暗示了乡愁的渐浓、渐深、渐切。所以,这极其精练的写景,同样证明着“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艺术真谛。再加上,在表现时间方面,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往”一“来”,同样表明了时序的变迁,就更进一步抒写出人世沧桑之感。

  (4)四、五两章表现了什么内容?与浓浓的乡愁矛盾吗?

  明确:“戎车既驾,四牡业业”“驾彼四牡,四牡骙骙”两章直接描写了战事之频繁、壮烈,既表现了战士们的威武雄壮,也展现出他们保家卫国的豪情,同时,也似乎暗示了思乡的深层原因:频繁惨烈的战事,更让人渴望和平,渴望故乡,渴望亲人。

  (5)这首诗最经典的景物描写在哪里?你是如何理解的?

  明确: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几句,晋人谢玄认为是《诗经》里最有诗意的句子。清代学者王夫之也大加赞赏,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然而从字面上却不见“乐”与“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偏偏在春光明媚“杨柳依依”的大好时刻,战士们离别家乡亲人走上残酷的战场,心中有多少割舍不断的悲情愁肠呀!千辛万苦的战争终于结束,所有的艰难险阻,所有的痛楚辛酸都已经远去,家园亲人就在眼前,该是多么温馨喜悦呀,可偏偏“雨雪霏霏”!昔日离家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今日归来的悲戚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哀情寄乐景,乐情托哀景,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抒写出极其丰富的物是人非之叹。

  (6)你怎么理解这首诗交织着士兵思家恋土与保家卫国的复杂心理?

  明确:《采薇》不像一般的战争诗那样简单地表现人物情感,而是力求表现出人的深层的内心矛盾和痛苦,细微真实地写出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残酷的战争毕竟与人类文明正常价值趋向相悖,自古以来,人们都对它怀有复杂矛盾的感情。《采薇》正是为保家卫国而出征玁狁的士兵所唱出的心声。作者疾呼“靡室靡家,玁狁之故”,充分说明其所怨恨的是玁狁而非周天子,诗人对侵略者充满了仇恨,诗篇中洋

  溢着战胜侵略者的激越情感;但同时,“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又对久战不休充满厌倦。总之,战士们的情感深处,交织着重重矛盾:对敌人的痛恨与对家乡的思念,保家卫国的豪迈与历尽艰辛的苦涩……

  其实,人类有一种很普遍的矛盾心理:大丈夫有仗剑远行志在四方的雄心壮志,又有低头思乡胸怀亲人的回归意识。这里的戍边战士心中的矛盾,也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人类共有的,也是无法回避的真实矛盾心理。所以,诗中表现的这种情感矛盾,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

  三、延伸探究

  阅读《诗经》中的《大雅常武》《大雅小明》《秦风小戎》,与《采薇》对比一下,看有什么异同。

  [ 内 容 结 束 ]

高一语文教案11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

  1、创作背景

  2、关于萧红

  3、关于鲁迅

  我们曾经学过鲁迅的文章xxx和xxx,请说说自己对鲁迅本人及他的作品的了解。

  (二)自读课文,做好预习批注。

  1、标明本文的18个小节。(每小节以自然段之间所空一行为标志)

  2、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默写在下面)

  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四、巩固提升(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必做题:xxx

  选做题:xxx

  五、课堂反思(有反省才能有发展,有思考才会有提高)

高一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理解“灯”“灯光”的象征意义。

  2.学习本文作者展开联想,逐层深入地剖析事物内涵的写法。

  3.学习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怀、表达感情的写法及文章“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灯”“灯光”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怀、表达感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景知识介绍:

  1.请学生于课文结束处看到本文写作时间:1942·3

  2.你知道此时的.中国是怎样的状况吗?学生分析这段时期的国内形势。

  3.教师补充。

  4.学生回忆学过的巴金的作品,简介巴金。

  巴金的经历需简介,着重点在于他背叛家庭,走向革命的勇气与热情,引导学生品读文字蕴含的力量。

  二、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形式:学生依次逐段朗读课文。听读者注意读者的情况,并思考如下问题:

  要求:

  (1)读罢全文,你能发现作者的感情变化吗?请用具体词语例证,是什么力量令其感情变化。

  (2)全文哪些段落写灯光?

  讨论明示:

  (1)作者情绪由低落悲观转为乐观高潮。第一段的“窒闷”,尾段的“微笑”,可以显示灯光令其感情变化。

  (2)3-12段写灯光。

  难点:2段到底有没有写灯光?应该说涉及了灯光,或说暗写侧写灯光,作者对于灯光已感觉到了。“漆黑一片”到“黑色逐渐谈”以至“终于分辨出来了”,这过程变化靠得是灯光,第3段的内容也恰恰是这一结论的注脚。

  三、讨论课文结构内容

  1.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形式在于其线索。本文线索是灯光。引导学生依课文内容总结出本文的内容脉络。

  明确:眼前/现实灯光?回忆灯光?联想灯光?眼前/现实灯光

  2.如果我们写这篇文章,多会从回忆灯光后,便以议论抒情性的语言来剖析挖掘灯的内涵,可是作者却联想三个故事,继续实写灯,目的何在?

  导析:

  (1)请为三个小故事添加标题,概括其内容。

  (2)两个神话故事可否去掉一个?为什么?写第三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3)联想灯光的目的何在?

  明确:

  (1)a.哈里希岛的故事:长明灯,盼归之灯,姐姐点灯照亮渔人归途,长夜孤灯。B.爱之光、希洛与利安得尔的故事c.友人投江被救

  (2)不能去掉。

  因为第一个故事中的灯是指路的灯,第二个故事中的灯是精神的灯,灯中蕴含着勇气与希望。二灯光内涵不同,第二个故事中的灯不仅指路,更是精神依托,文意更加深入了。

  写第三个故事目的在于显示灯的力量是巨大的。友人投江,心已冷尽,但就是这垂死之人的心竟被灯光照亮,灯光为他带来了人间的温暖和美好的情谊,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与信念,灯的内涵在这个故事中进一步被挖掘展示。

  (3)联想灯光,作者是借此来剖析挖掘灯的内涵,让人们在丰富的感性材料中认识灯的作用,这自然比用议论抒情的方式来讲灯的内涵更形象,更能开阔人的思维。而且这几个故事很具有代表性,现实与理想,古代与现代,中国与外国,人们对于灯的感情都是一样的,灯的意义更明了了。

  四、小结

  1.思想内容的小结:

  归纳灯包含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倾向。

  2.艺术手法的小结:

  象征手法的运用。善于运用联想来感性地揭示文章内涵的写法。

  五、作业:

  以“灯”为题,用象征手法写一篇揭示“灯”燃烧自己,造福人类的品质的文章,600字左右

  灯(练习测试)

  一、给带黑的字注汉语拼音。

  ①袭击()②泥泞()③陷入()

  ④捕鱼()⑤回溯()⑥泅过()

  ⑦溺死()⑧绝望()⑨归路()

  二、依拼音写汉字。

  (1)è()梦(2)zhì()闷(3)分biàn()

  (4)孤jì()(5)模hú()(6)piāo()浮

  (7)xùn()情(8)海xiá()(9)bì()竟

  (10)诚kěn()(11)摇huàng()(12)mò()生

  三、判断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

  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语意的转换

  C、表示语意的总括D、表示声音的延长

  E、表示声音的中断

  1、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2、这些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

  3、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4、你是──丁连长!()

  5、人家在聊天,他却在读书;人家去跳舞,他却去图书馆了;人家看电视,他却写文章──他学习抓得很紧。()

  6、她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

  四、选择对标点符号(问号)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现在我站在廊上望山脚的灯光,那灯光跟好些年前的灯光不是同样的吗?①我看不出一点分别!为什么?②我现在不是安安静静地站在自己楼房前面的廊上么?③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④是的,那边不是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吗?⑤谁从城里走回乡下来了?⑥

  A、②与⑥用法相同①与⑤用法相同

  B、②与⑥用法不相同①与③用法相同

  C、②与⑥用法相同④与⑤用法相同

  D、②与⑥用法不相同③与④用法不相同

  答()

  五、下面标点的打法,哪种是正确的?

  A、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

  B、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

  C、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

  D、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

  答()

  六、选择恰当的量词填入括号。

  ①一()急促的脚步声②一()豆大的灯光

  ③一()长长的路④一()叫喊

  ⑤一()油灯⑥一()确定的回答

  ⑦一()不眠的人⑧一()友人的故事

  段盏个阵点些声位

  七、为每个句子选择一个恰当的词填入括号。

  1、生疏陌生

  醒过来时他发觉自己躺在一个()人的家中。

  2、飘浮飘流

  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3、照彻照亮

  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4、赶走驱散

  光()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

  八、注明下列各句中红色文字所充当的句子成份。

  1、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2、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3、前面那些灯光会显得是更明亮、更温暖罢。()

  4、我对自己的这个疑问不能够给一个确定的回答。()

  九、找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灯》的第二段写放眼望去的视觉变化,由近及远,由高到低,写出在黑暗中视觉逐渐清楚的过程。

  B、《灯》运用象征手法,细腻描述各色灯光,赞扬它给人光和热,给人指路,给人以希望、温暖、力量和胜利,表达了作者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对中国人民的胜利仍然充满希望的思想感情。

  C、《灯》的第六自然段有一句“我看不出一点分别”,这句话是对前面一句话内容的重复强调。

  D、《灯》的结尾有一句“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文中的“山”是一种象征,“山那边”指光明的抗日根据地延安。

  答()

  十、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入春以来,接连下了(1)大雪。每次看到这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心头总涌出无限的欣喜,是的,这是八十年代第一个春天的雪啊!

  我生在北国,从小爱雪。少年熟诵“为嫌诗少幽燕气,故向冰天跃马行”的诗句,至今记忆犹新。鲁迅对北方和江南的雪,作了精细入微的描写:“江南的雪,可以滋润美艳之至了”,而“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它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不过我觉得这里写的北方的雪是冬雪。至于北方的春雪,我倒觉得颇有江南雪意呢!旧历正月初三那头(2)春雪不就是这样吗?我住在高楼上,从窗上望出去,阳台栏栅上堆积着厚绒绒一层雪,是那样湿润滋融,带来清新的春的消息。天晴气朗,从我这窗口,可一眼望到苍翠的西山。而这一天,北京城一片洁白,一望无际,鳞次栉比的积雪的屋脊,黑白相间,构成一幅十分bié()zhì()的画,好看极了。

  这春雪,引起我喜悦,引起我深思。我静静伫立窗前久久凝望,我想起我一生中难忘的(3)春雪。

  在延安搞大生产的那个早春,那是如何艰苦而雄伟的时代呀!我们为了战胜饥饿,为了把火与血的战斗进行下去,但等天暖,我们就要放火烧山、开荒下种。恰恰在这时候,(4)大雪忽然从空中飘飘扬扬洒落下来,喜得我奔出窑洞,用zhì()热的两jiá(),迎接冰冷的雪花,我写了一篇小文章。题目记不清了,好像是落雪的晚上,其中有这样的意思:雪,一点一滴深深渗入土地,滋润着种籽,让它早日发芽。我现在还记得那年的春雪,曙光微放,延安山岭上这里,那里,一行行wān()yán()蠕动的人影。然后,飞扬的锄头,挥洒的汗水,令人真正体会到“劳动人民创造新世界”的快感。

  1、依拼音在文中的括号处填写汉字。

  2、给下列带黑字注拼音。

  ①屋脊()②渗入()③蠕动()

  ④凝望()⑤伫立()⑥窑洞()

  ⑦幽燕()⑧朔方()⑨鳞次栉比()

  3、空格(1)(2)(3)(4)中恰当的词语是()。

  A、几场一场几场一场

  B、几场一场一场几场

  C、一场几场几场一场

  D、一场几场一场几场

  答()

  4、给这篇散文选一个恰当的名字。

  A、雪中的回忆B、春雪

  C、我爱雪D、雪中情

  答()

  5、作者把眼前的这八十年代的春雪“想象”成,又“联想”起。把两者联系起来描写,就使眼前的雪景的描写不停留在表面上,而是有了历史的层次和深度,有了更加深刻的思想意义。

  作者为什么要运用象征的手法,借写灯光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寄托自己的情感?

  (解题思路: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去思考。从主观上说,运用象征手法,可以使感情的抒发更强烈,也显得更加含蓄,同时又可增加作品的内涵。从客观来说,作者当时在国统区,因而采用曲笔的手法,是一种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的策略,也显示了作者精巧的构思艺术。)

  (鲍志伸)

  这篇课文用细腻的文笔,含蓄深沉地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试结合课文说一说下边几个句子的深刻含义:

  1、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2、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

  3、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我自然也是如此。

  4、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5、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参考答案:

  一、①xí②nìng③xiàn④bǔ⑤sù⑥qiú⑦nì⑧jué⑨guī

  二、(1)噩(2)窒(3)辨(4)寂(5)糊(6)飘(7)殉(8)峡(9)毕(10)恳(11)晃(12)陌

  三、1、A2、A3、B4、E5、C6、D

  四、B

  五、A

  六、①阵②点③段④声⑤盏⑥个⑦些⑧位

  七、1、陌生2、飘浮3、照彻4、驱散

  八、1、主语2、定语3、补语4、状语

  九、D

  十、

  1、别致炽颊蜿蜒

  2、①jǐ②shèn③rú④níng

  ⑤zhù⑥yáo⑦yān⑧shuò⑨zhì

  3、A

  4、B

  5、一幅十分别致的画/延安时期的春雪

  1、这光明、这希望虽然还暂时不能战胜黑暗,可是只要有一线光明,有一点希望,它就可以给黑暗中的人们以鼓舞和温暖,给渴望胜利的人们以勇气和力量。

  2、光明和希望使我心中的苦闷消失了,使心灵由空虚而充实,由消沉而振奋。

  3、一个人不仅仅依赖粮食活着,还要依赖希望。正是有了希望,人们才能奋发坚强、积极向上。

  4、指的是,在黑暗日子里充满了苦闷和彷徨,如果没有光明在前头的鼓舞,我也会消沉下去的。

  5、充分表现了作者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相信灯光不会熄灭,光明终将驱散黑暗,正义必定最后胜利。“对着山那边微笑”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和对光明未来的憧憬。

高一语文教案13

  学习目标

  1.流利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手段或技巧来表达自己对故土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上的这篇课文是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当同学们初看这个题目时有什么疑惑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素读”文章的能力,《土地的誓言》一文,从课题切入,让学生在接触文本之初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生1:这是怎样的一片土地?

  生2:土地怎么会发出誓言呢?

  生3: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呢?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大家的疑惑!

  二.揭示目标:

  师: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1.流利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运用多种手段或技巧来表达自己对故土的感情。

  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认真自学并顺利达到目标。

  三.自学课文:

  独立自学一

  听读课文的同时勾画生字词,感知课文内容。

  提示:

  请用“我认为这是一块的土地,因为文中体现了这一特点”作答

  6分钟听读后期待你精彩的回答!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五分钟后让同学们畅所欲言,教师只做评价、更正、补充。

  (自学检测:触摸关东大地,体味炽热情感

  师:先听老师朗读课文,思考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并用笔划下课文中的依据。

  投影显示:这是一片________土地

  (师配乐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生认真听读课文,不时圈点勾画)

  【设计意图:通过两段不同的配乐,让教师的朗读更具有感染力,让学生能更好理解文章的内容,能更深感受到作者笔下黑土地的美丽丰饶。】

  师:听了老师的朗读后,相信同学们对这片土地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先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然后我们全班分享。

  (生同桌交流)

  师:下面我们来请同学说说这到底是一片怎样的土地。

  生1:这是一片富饶的土地。表现在“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松香气味的煤快”、“赤色的足金”说明这片土地肥沃,物产和矿藏资源丰富。

  生2:从红布似、金黄、斑斓、赤色我还觉得这是一片五颜六色的土地。

  师: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告诉大家通过这些词,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吗?

  生2:看到高粱成熟,远远望去似一快红色的布遮盖着大地,豆粒又大又圆,浑身泛着成熟的金色,感受到这片土地的活力与丰饶。

  师:你的想象让老师佩服啊。

  生3:“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这片土地的富饶。

  师:哪一个字特别能体现?

  生3:“厌”,形象说明了粮食多,不是吃饱了,而是已经吃得厌掉了。

  生4:这是一片幸福的土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他们快乐的劳动,快乐的收获。

  师:文中有具体体现么?

  生4:“空气中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碾着新谷的场子辘辘地响着”。特别是“欢喜”“香气”“辘辘”等词都能体会到人在劳时那种愉快的心情,连蛛、牛、麻雀都是那样的悠闲自在。

  师:说得真好,这真是一幅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图景啊。对于这片土地,谁还有其他的感受?

  生5: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土地,表现在山雕、鹿群、马儿在奔跑着。

  生6:是一片美丽的土壤。在文章第二段中“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地窜出来,空气中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老公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景美,人美。

  生7:我觉得无论是前面讲的物产的丰饶,马儿的生机勃勃,自然的景色还是东北人民快乐的生活,都是一种美。

  师:相信这位同学对美的内涵有很深的认识。还有同学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么?

  生8:这是一片有着作者美好回忆的土地

  师:能具体说一说么?

  生8:从“在故乡的土地,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我吃过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作者这片土地上嬉戏,捉蚱蜢,劳动,种大白菜还收获了。

  师:这菜的味道怎么样?

  生8:香的。

  师:为什么?

  生8:因为故乡的土壤是香的,而且这菜是作者亲手种的,就更香了。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太精彩了。

  (过渡语)这片土地上留有作者成长的足迹,有欢快、幸福生活的美好回忆。看来大家对这片土地已经有很深的认识了,我们说每一种语言背后都有一颗诚挚的心灵,那么回忆着美丽丰饶的家园故土,作者又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情感?请同学再读课文,找出文章里面抒发作者情感的语句,读给自己的同桌听一听,并谈谈自己的感想。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在文章里有许多饱含作者深情的语句,在感受作者笔下黑土地的美丽丰饶后,有必要让学生来体会作者对这片土地浓浓的热爱与思念之情。】

  (生热情高涨地朗读,同桌交流理解与体会,师巡视)

  独立自学二

  再读课文,思考:作者运用了多种手法(技巧)表达出对故土哪些感情。

  提示:①文章里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或句子②选择有特征性的景物③运用修辞手法(呼告、比喻、排比等) ④人称的变换。

  5分钟后期待你精彩的展示!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三分钟后让同学们畅所欲言,教师只做评价、更正、补充。

  3.“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在呼喊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热烈而深沉的思念。

  师:哪些词当中特别能体现出来?

  生10:“无时无刻不”用了双重否定,使这个情感表达地更加强烈。而且在这句话中,作者说听见故乡在呼唤,这只是作者想的,更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强烈的思念之情。

  师:你读得很好分析得更好!继续。

  生11:“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有想过离开她。这种声音是不可阻止的,是不能选择的。这种声音已经和我永远取得了沟通。”“必须”、“不可阻止”、“不能选择”等词语语气坚定,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想、热爱已经要回故乡的决心。

  师:你把你分析的情感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了。

  生:“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这个我是知道的,我常常把手放在大地上,我会感到她在跳跃,和我的心的跳跃是一样的。它们从来没有停息,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契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我似乎感受到了作者和作者故乡的土地已经完全融合了。

  师:我们说言为心声,同学们真的做到了,大家朗读得很精彩,能把自己的情感体味融入到语言中去。作者对家乡是无比思念的,这种情感特点用文中一个词来形容,是哪个词?

  生12(众):泛滥!

  师:“泛滥”是指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含有贬义的色彩,那么用在这里是否恰当呢?

  生13:是褒词贬用,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感情如同江河湖水决堤一样不可遏止,四下放纵奔流。

  师:那么作者的“泛滥”情感主要包含哪些呢?

  生14:对家乡的思念。

  生15:热爱、赞美故乡。

  生16:想要回到故乡。

  不忘屈辱历史,感悟铮铮誓言

  师:在大家印象中回家乡是件多么容易的事情,而作者既然如此热爱与思想着家乡,为何不回去呢?生1:他不能回去

  师:为什么?

  生2:东北三省沦陷了。

  师:是啊凡是经历过那段悲惨岁月的人,对那段屈辱的历史都会刻苦铭心。那么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在那片美丽丰饶的黑土地上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多媒体展示投影九一八历史背景资料,并在哀婉的背景音乐中展示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图片。学生看的很专注,从脸上的表情中可以感受到其心灵受到震撼。)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会很想知道黑土地到底发生了什么,适时用多媒体出示九一八的历史背景介绍以一及图片,并配上音乐,让他们了解那段沉痛的历史和身处于那段历史中人民的悲惨遭遇,迎合了学生一种期待心里,同时使学生能更好理解作者誓言中所包含的情感。】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感受了作者对家乡故土的热爱与思念,在作者的文字背后我们还能感受到另一种情感。大家能体会到是什么?

  生(众):对日本帝国主义恨。

  师:是的,美丽丰饶的故土,在作者的脑海里久久不能忘怀,更深深嵌在作者的心坎上。然而在1931年9月8日那一天开始,这块土地被烙上了灾难和屈辱的印记。面对着同胞被杀,家园被毁,多少人背景离乡,多少人流离失所,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满腔热血的中国作家义愤填膺,面对着家乡的土地究竟发出了怎样的誓言呢?请同学们找出作者的誓言,朗读并体味情感。

  (生找誓言,读誓言,悟誓言)

  生3:“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说明作者要为故乡的解放而战斗到底的决心。

  师:这位同学分析的很好,只是没有读出“决心”的语气。大家认为在朗读这句话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4:对于一些词要读出重音,如“必定”“必须”要读出坚定的语气,读出气势。

  师:有道理,两个感叹句表现了故乡由解放到站立的变化,朗读时语调要不断上扬。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下。

  (全体学生齐读)

  生5:“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_和耻辱。”说明作者为了解放故乡,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宝贵的是生命。

  师:读出了作者那坚定的信念,读出了誓死为家园解放的决心。所以我们在誓言中不仅要读出对故乡的热爱与思念,还要读出对帝国主一的愤恨,读出坚定的信念。让我们怀着这些情感一起来齐读誓言。

  (课件展示誓言与东三省美丽丰饶的图片,配上《松花江上》的音乐)

  【设计意图:看着东三省美丽丰饶的图片,听着音乐,让学生自然与课文中描写的词语联想起来。和着《九一八》配乐,通过多种感官激起学生的情感,将学生的情绪推向。】

  四.引导探究

  这誓言是作者发出的,那为什么不把课题改为“我的誓言”而要用“土地的誓言”呢?

高一语文教案14

  一、导入新课

  1、提起战争,同学们想到了哪些词语?

  想到了痛苦、灾难、血腥……还有血肉横飞、枪林弹雨、烈火硝烟……

  “战争”给我们的印象是总苦痛的。

  2、今天,我们学习小说《荷花淀》,(板书荷花淀)也与战争有关。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那同学们也用一个词来概括自己读后的感受,好吗?

  你感受到的是清新,有的同学说是恬静,还有的同学说是自然,还有和谐。

  本文与战争有关,但同学们却感受却是美好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荷花淀》真的被人们称为“战争小说的一曲纯美的绝唱”。(板书美)

  我们在这节课就来重点赏析文章在哪些方面带给了我们“纯美”的感受。

  3、我们来看一下本文的学习目标,你来给大家读一下吧。

  二、研读文本,品味纯美

  下面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文本,把文本中能给你“美”的感受的地方找出来细品。五分钟。

  1、披文入情赏美景

  好,哪一个同学先来说?

  这位同学。

  奥,前三个自然段环境描写感觉特别美,能具体说一下吗?

  你看到了一幅图画,什么画面,月下女人编席图。概括的非常好。

  这位同学,你也想说?

  你感受到了纯美的意境。

  把纯美换一个词?

  清新明丽,一般而言,意境的营造离不开意象,那你能说一下作者选取了那些意象吗?

  对,有月亮、苇眉子、云彩、薄雾,意象也是那么唯美。

  你喜欢这一部分,那你就给大家读读吧,其他同学可以试着想象画面?

  他读的怎么样?

  节奏感好,声音很美。的确,我也感觉声音与画面很相配。

  同学们,我把第一自然段在形式上做了一个小小改动,同学们看一看,读一读。

  有什么不一样?

  感觉像读散文诗。评论家也这样说,因为孙犁小说散文诗般的语言、朦胧诗般的意境,还称孙犁的小说是“诗体小说”。

  2、沿波讨源见真情

  荷花淀不仅景美,人也美,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水生嫂。

  谁来结合文本分析一下水生嫂的形象?

  好,最后排的这位同学,你来说。

  勤劳美丽,从哪里看出来的,从编席的描写中看到的,

  还有吗?从大门没有关,端饭看出体贴丈夫、温柔多情。用词十分准确。

  谁来补充?

  你从他们坐船找丈夫看到水生嫂惦念丈夫,遇见敌人看出她的勇敢,把船划进荷花淀中去,还表现出他们的智慧,很好,这不仅有水生嫂,还有其他女人,只是他们共同的品质。

  刚才我们抓住动作细节赏析人物形象之美,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还有一个突出的手法,不知你们发现了没有?对,就是对话,也就是语言描写。

  我们来看这三句。

  “你总是很积极的。”(投影)

  从这句话,同学们读出了什么?

  你读出了嘲讽,嘲讽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吧“就你积极”,再读一遍,换一个词,有点埋怨,对,水生嫂埋怨什么呢?(太危险了,不和家里商量)除掉埋怨,我们还读出了什么,是肯定和夸赞,由此看出水生嫂的深明大义。

  第二句,“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当时出版时句号被改为逗号,孙犁先生不同意,你们看有什么不同吗?

  对,句号强调的是我不拦你,更能突出水生嫂的深明大义,如果是逗号的话可能更强调家里的困难了。你对标点理解的都这么深刻,可见很会赏析文章。

  第三句呢,妻子对丈夫的忠贞。

  中国有句老话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站着死,对,不可跪着生!这就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本色。

  同学们将分析整合一下,学总括水生嫂形象

  温柔体贴、勤劳淳朴、勇敢坚贞、深明大义、爱家爱国。

  这不仅是水生嫂的品格,也是当时千千万万战地农村妇女的品性,他们像荷花淀里的荷花,有着纯真的的性情,闪耀着纯美的人性的光辉。

  3、水到渠成识结构

  环境、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构成了小说的三要素,我们来看情节,课前让同学们拟小标题,找一个同学说一下。

  好,中间这位同学,你来说。

  能够抓住主要场景,概括的很好,“送夫抗敌”“探夫遇敌”“助夫杀敌”,情节简单,没有惊心动魄,也没有曲折离奇,水到渠成,自然成文。这也应是本文被称为纯美绝唱的一个方面。

  4、疑义相析探主题

  同学们注意到没有,故事的高潮部分也就是枪战环节,三言两语便被带过,对此提出批判,还有人说,“抗日战争这么严酷,有这么恬静优美的环境吗?人们会这么恬静自得吗?作家这么写是诗化战争,是违反现实的呢?”你们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小组内讨论一下。

  一组先来说把。

  你们认为我们的祖国本就美好,人民本就纯真,所以与现实相符。是支持孙犁先生这样进行创作的。

  三组来说。

  这样更能激发人民保家卫国的决心。江山如此多娇,岂容外敌践踏。

  这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在《孙犁文集》中有这么一段话,齐读一下,“看到真善美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恶的极致,我不愿意写。这些东西,我体验很深,可以说是镂心刻骨的,可是我不愿意去写这些东西。我也不愿意回忆它。

  孙犁就是这样用他独特的笔法,构建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美妙画卷,表达了他对美丽的中华河山、中华儿女、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礼赞。

  《荷花淀》是当之无愧的“战争小说的一首纯美绝唱”。

  孙犁的创作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虽然荷花淀带给了我们美的感受,但战争无疑是残酷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定当珍惜这美好的生活。

  三、布置作业

  还有一篇小说与《荷花淀》并称现代诗化小说的双璧,那就是茹志鹃的《百合花》。课后请阅读,并完成思考题。

高一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

  了解“帅、政、取、有”等通假字;认真诵读课文;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勾践在逆境中不气馁、不沉沦,刻苦自励、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学方法】

  以诵读为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诵读课文,归纳重点字词句,以达到熟读全文、背诵部分段落的目的。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新课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二千越甲可吞吴”。这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韧不拔的意志而作的一副对联。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渡过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记述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胆,处心积虑,务求报仇雪耻,终于达到目的的故事。今天,我们结合历史事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越王勾践是如何实现心中理想的。

  二、题解

  《》节选自《国语·越语》,记述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并最终战而胜之的故事。《国语》又名《春秋外传》,全书二十一篇,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是分别叙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记言史书。

  三、分析讲解课文,在充分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教师讲解重点、难点。

  第一步:全文可分为几部分?简要概括其内容。

  提示:全文共分三部分,分别为:战败和谈(第1~3自然段)、卧薪尝胆(第4~7自然段)、胜而灭吴(第8自然段)。

  第二步:分阶段讲解。

  (一)战败和谈部分,明确以下问题:

  1 越王勾践为什么要与吴王夫差谈判?

  2 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提示:越王纳谏,吴王拒谏。3 谈判的结果怎样?提示:夫差与之成而去之。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无乃……乎 成 伐 服 去

  (二)卧薪尝胆部分,明确下列问题及词语。

  1、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

  提示:力之不足。此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2 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

  提示:葬 问 养 吊 贺 送 迎 去 补。

  3 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

  提示: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4、勾践为了增强国力,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果如何?

  提示: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招纳贤士。轻徭薄赋,整肃军纪。

  结果: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三败吴国。

  词语:雠 更 吊 卑事 广运 帅 蕃 饩 摩厉 辍 节 亿 旅进旅退 劝

  (三)灭吴部分,体会勾践与夫差前后两次谈判的心理变化,并理解以下词语:宸宇 视 次。

  第三步:总结全文。从越王勾践战败媾和,卧薪尝胆,最终灭吴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逆境中不能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思考题:

  我国古代有一部著名的军事典籍,曾被美国军校作为教科书。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期间,有消息报道美军几乎人手一册。它向人们介绍战争谋略,在各种环境下克敌制胜或避敌锋芒、保存力量的高招,是我国古代长期军事谋略的概括总结,也为后世军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资料,这就是《三十六计》。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看看远在春秋时期军事家是如何运用三十六计的。

  《三十六计》简介,包括总说、计名、分类等,可板书计名。

  依先易后难、先明显后隐蔽的顺序找出具体的策略。

  1 第3自然段:越人饰美女八人……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结论:美人计。效果:缔结和约,吴国撤军。

  美人计讲解:

  原文: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分析:美人计为败战之计,是形势不利于我方时采取的一种谋略。越王勾践在战败面临亡国之危的形势下,以美女八个贿赂吴王夫差的亲信喜否,是符合形势需要的。美女西施也在此时被送给了吴王夫差,目的是求得媾和,获得喘息之机。

  2 第4自然段:然后卑事夫差……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结论:苦肉计。效果:骗取了夫差信任。

  苦肉计讲解:

  原文: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分析:以勾践越王之尊,而行为夫差牵马之实,其目的就是要吴王夫差放松对勾践的警惕。 很显然,勾践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据史料记载,勾践在吴王夫差得病时,曾亲口品尝夫差的粪便以了解病情,骗取信任。此后不久,勾践便得以释放,回到越国。

  历史上应用苦肉计的著名战例有要离断臂刺庆忌、周瑜打黄盖等。

  3 第3~5自然段:越王勾践一方面卑事夫差,另一方面在国内体恤民情,休养生息,增强国力,终于具备了与吴国抗衡的实力。

  分析:此为暗渡陈仓之计。此计原文为: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渡陈仓。修栈道是形式,渡陈仓是目的,示敌以假象,暗行秘密之实是本计的要旨。越王勾践卑事夫差,即要表明无东山再起之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才是他的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制造了大量要在加来海峡登陆的假象,以吸引德军注意力,把德军大量兵力牵制在挪威,为诺曼底登陆创造了重要条件,一举改变了欧洲战局。

  4 第2自然段:伍子胥劝谏吴王的一段话,客观分析了吴越地理状况和军事形势,力劝吴王夫差抓住有利时机,一举灭亡越国,以绝后患。可惜吴王夫差拒不纳谏,落得个国破身亡的下场。

  伍子胥向吴王的建议是典型的“趁火打劫”之计,即利用敌方遭受危难之机,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此计原文为:“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原按为:“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则劫其国。”本文所述史实即包含趁火打劫的经典范例:越王勾践不断积蓄力量,乘吴国遭受自然灾害,螃蟹、稻谷都绝种之时计划攻取吴国,后来终于乘吴王夫差去黄池与各诸侯会盟,国内空虚之际,一举攻吴,大获全胜。

  第四步总结:

  1 从本文可以看出,三十六计之间不是孤立的、割裂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

  2 运用计谋的关键是要冷静客观地分析形势,把握有利时机,创造制胜条件。

  创造性练习:

  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将本文改编为话剧演出。要求如下:

  1 把握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

  2 人物台词要用现代汉语。

  3 允许合理想象,增删台词和情节,以使剧情发展合理化。

【高一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高一的语文教案02-28

高一语文《边城》教案02-25

高一语文教案02-28

高一语文《师说》教案03-22

高一语文优秀教案03-30

高一语文《善良》教案03-05

高一语文灯教案03-03

高一语文《咬文嚼字》教案03-01

高一语文短评教案03-23

高一语文《祝福》教案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