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设计
【课文背景知识】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后又举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正字,后调蓝田(今陕西省蓝田县)县尉,不久召回朝廷为监察御史里行(见习御史)。“永贞革新”时,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司马,十年后,改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刺史,病死贬所。
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创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类。这些作品大都作于作者被贬永州的十年期间。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贬为永州司马。内心抑郁愁苦。永州僻远而多山水之胜,作者寄情山水,形诸笔墨,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山水游记。这些作品,往往在景物描写之中,抒写了他的不幸遭际和他对于现实的不满。他描写山水之乐,一方面借以得到精神安慰,同时也曲折地表现了他对丑恶的现实的抗议。《永州八记》最为著称。
【字词综合运用】
生词
居是州 这
是岁元和四年 这年
意念乎与浙气 闲适的样子
悠悠乎与灏物者形容众多丰盛
苍然暮色 灰白色
缘染溪 沿
斫榛莽 用刀斧砍
【重点难点讲解】
重点
《始得西山宴游记》从“始得”二字着意,写西山的怪特和始游时的心情,在叙事描写中,流露出作者孤傲高洁的性格和不满于远贬僻处的思想感情。
文章从自己被贬永州,常怀恐惧,乘闲暇寻山访水写起。作者介绍了他与同伴游山玩水的尽情随意和无拘无束。这醉而卧,卧而梦,不知消解了作者多少抑郁与忧愤,换来了多少欣喜与忘情。因为只有这醉,才能充分体现这娱情山水之乐。以上这些泛泛之叙,写出了作者数年来在永州游山玩水的相同经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永州,遍游山水,无远不到的人,却还不知西山的怪异和奇特,这惊人的笔锋陡转,不仅为下文正面描写西山的怪特作了巧妙的铺垫和有力的渲染,也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兴趣,真是引人入胜。
难点
文章的第二层具体记述宴游西山的经过和感受。作者按照初望、细望、远望的顺序,层次井然地展开了描写。虽无一句是直接描写西山,却又句句可见西山之奇特。面对如此怪特的西山胜景,作者兴奋异常,全然没有了往日带罪之人的恐惧,忘掉自我,完全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他从这壮美的景色中,尽情的畅饮中得到了真正的解脱。透过这尽情与物神游的宴游之情的抒写,我们不难看出,平日的作者是何等的抑郁寡欢,惆怅悲愤。无怪乎作者在开篇便道出“恒惴栗”之苦。正因为如此,作者是一再强调此次出游才是真正的游览——始得西山宴游。因为,登山临水不单是为了游赏胜景,更重要的是可以寄寓情怀。
【知识延伸检索】
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势一蹶不振,藩镇割据日益严重,加上宦官专权,朝政昏乱,土地兼并加剧,社会危机重重。以王叔文、王俖为首的革新集团,在顺宗的支持下,进行某些社会改革,推行“内抑宦官,外制方镇”(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免除苛税繁赋等具有进步意义的政策。柳宗元积极参与了改革活动,成为革新的中坚人物。宪宗即位后,在宦官和一些藩镇的'反对下,革新派被杀或被贬,革新活动彻底失败。
柳宗元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某些进步的历史观。在文学上反对六朝以来重形式轻内容的骈俪文风,与韩愈一道倡导古文运动,他主张“文以明道”(《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认为“文之用,辞令褒贬,导扬讽谕而已”(《杨评事文集后序》),同时要“辅时及物”(《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柳宗元既重视文学“明道”的社会作用,也重视文学的“文采”。他说:“阙其文采,固不足以竦动时听,夸示后学”(《杨评事文集后序》)。他写了不少优秀的散文和寓言、山水游记,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在艺术上也表现出独创精神,对古文运动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从这篇散文中我们看得出来,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较之魏晋以来吴均、郦道元等人的同类作品,在描写细腻和情景交融两大方面大大前进了一步,他以生动逼真的描写,清秀流畅的文笔抒写了自己的丰富情感,拓展了散文的表现范围,使山水游记散文更臻于成熟,为我国游记散文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课文阅读指导】
课文翻译:
我自认为是获罪之人,住在这个州中,总是恐惧不安。空闲时,就会慢慢的散步,任意的游玩,每天同情趣相投的人攀登高山,进人深林,或沿着迂回曲折的溪水一直走到尽头,幽僻的泉水,怪异的石头,没有觉得遥远而不去的。每到一处,就用手分开草,席地而坐,喝尽壶中的酒而大醉。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过去,睡着了就做梦。心中想到的,梦里也有相同的情境。睡之后就起来,起来就回家了。原以为凡是这个州中有奇异形态的山水,都被游览过了,却未曾了解西山的怪异奇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们因为坐在法华寺西亭上眺望西山,才指点到它,并认为它很怪异。于是让随从跟着,渡过潇水,沿着染溪,砍掉杂乱丛生的草木,烧掉长得茂盛的茅草,直到山的最高处才停下来。攀引着登上山顶,岔开两腿(坐着躲着)尽情游戏,就(好像见到的)各州的土地都在我们的席子下(似的)。那高低的情势,或像山谷一样空旷,或像溪谷一般低深,像小土堆,像小蚁穴,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聚集收拢,重叠到一起,没有哪一个能够躲避隐藏的。萦回的青山,缭绕的白云,向外与天边接近,四下里眺望浑然一体。然后才知道这座山独自屹立,和小土丘不是一类的。(我)飘飘忽忽的与天地之间的大气一起飘荡而不能到达边际,淋漓畅快的与创造万物的上天游览而不知道停止。拿起酒杯斟满酒,东倒西歪的要醉了,而不知道太阳落山了。苍茫的暮色从远处袭来,直到什么也看不见了仍不想回家。精神凝聚安定,身体得到解脱,与大自然合而为一。这之后才意识到我从前还未曾游览过,游览(只是)从这时才开始。所以作这篇文章来记述(这次游览)。这年是元和四年。
【课文结构分析】
为僇人→恒惴栗
概写 游→上、入、穷→醉→卧→梦→归
望西山→异之
特写 过、缘、斫、焚→穷山之高而止
四望:岈然洼然→尺寸千里→外与天际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课文主要内容】
本文写了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只好寄情山水,聊以忘忧,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气象的阔大,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了作者的傲世情怀。
【课文写作特色】
先抑后扬。作者先写心情“恒惴栗”,虽四处出游,“幽泉怪石,无所不到”,但最终都是“倾壶而醉”,醉而卧、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心头的愁苦、忧伤挥之不去,只好借酒浇愁。接着写偶识西山,“始指异之”,便急切地“穷山之高而止”’极目四望“岈然洼然”“尺寸千里”“外与天际”顿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前抑后扬,使人耳目一新。
【词句品味鉴赏】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一篇游记,全文只有两个自然段。第一段概写作者跤贬永州之后,心情郁闷,“恒惴栗”,只好寄情山水,聊以忘忧,“施施而行,漫漫而游”便写出了作者寄情山水以解忧的心态,至于“上高山、人深林、穷回澳”,“披草而坐”,均以“倾壶而醉”作结,看来山水也难以排遣心中的郁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作者贬官后情绪低落,忧伤可见一斑。
第二段特写游西山。作者偶“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于是急忙“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穷山之高”,其急切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登高一望,豁然开朗”岈然洼然”、“尺寸千里”、“萦青缭白,外与天际”。于是心胸一下子变得旷达开朗,所有的烦闷,忧伤一扫而光。此刻“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身心完全解脱,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同步达纲练习】
一、翻译
1.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2.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穷。
3.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二.《始得西山宴游记》作者 是 (朝代)著名 家,本文是他被贬永州后写的第一篇山水游记。我们还学过他的另一篇是 ,其系列游记合称为
【创新能力训练】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围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菜青燎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1.对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命仆过江(于是) C.斫榛莽(砍)
B.始指异之(手指) D.外与天际(接)
2.对下面加点词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岈然洼然:(像深山,名词作状语)
B.攒蹙累积(积累到一起)
C.山之特立(独立出众)
D.萦青缭白(青:青山,白:白云)
3.下列各句中的“之”与“故为之文以志”中“之”相同的一项是()
A.穷山之高 B.山之特立
C.始指异之 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4.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5.用原文语句填空
(1)写作者赴西山览胜过程的句子是 、 、 、 。
(2)写西山辽阔壮美的语句是 、 、 。
(3)写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语句是 、 。
6.列举任意一组骈句。
、 。
7.本段文字适用最多的两种表达方式是 、 。
【学科渗透训练】
西山十记
①香山跨山居岩,以山胜者也;碧云以泉胜者也。②折而北为卧佛,峰转凹,不闻泉声,然门有老柏百许森立,寒威逼人。③至殿前,有老树二株,大可百围,铁杆谬枝,虬碧叶结,迂羲回月,顿风宿雾。④霜皮突兀,千瘿万螺。⑤怒根出土,磊块洁曲,叩之丁丁作石声。⑥殿墀②周遭数百丈,数百年来不见日月。⑦石墀整洁不客睡。⑧寺较古,游者不至,长日寂静,若盛夏晏坐其下,凛然想衣裘矣。⑨询其名,或云婆罗树,其叶若疏。⑩予乃折一枝袖之,俟入城以问黄平倩,必可识也。⑾卧佛盖以树胜者也。⑿夫山刹当以老树怪石为胜得其一者皆可居,不在整丽。⒀三刹之中,野人⒁宁居卧佛焉。
[提示]
本文是袁中道《西山十记》中的记五。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北京香山附近三大名寺的秀丽风光,并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
1.从事理看,文中第③句中的“百围”的“围”指的是 。
2.第③句中“屯风宿雾”的意思是:()
A.风当屯,雾当宿,形容枝多。
B.使风屯聚,使雾停宿,形容枝叶繁密。
C.风要停,雾要散,形容叶密。
D.使风停息,使雾消散,形容枝叶繁密。
3.对第⑧句中“凛然想衣裘矣”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这是夸张的说法,用来说明古寺树木参天,人迹罕至,“环境幽静清。
B.这是夸张的写法,用来衬托婆罗树枝叶繁密,遮天蔽日。
C.这是对比的写法,夏日炎炎都穿皮衣,借以说明古寺环境凄凉。
D.这是比喻的写法,通过盛夏和严寒的鲜明对比说明婆罗树的枝叶繁密。
4.划分停顿:
卧佛盖以树胜者也。
5.作者在文中提出了怎样的见解?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1.以为大凡这个州中有奇异形态的山水,都被我游览过了。2.(我)飘飘忽忽的与天地之间的大气一起飘荡而不能达到边际,淋漓畅快的与创造万物的上天游览而不知道停止.3.精神凝聚安定,形体得到解脱。
二.柳宗元 唐 文学家,《小石潭记》“永州八记”
【创新能力训练】
1.B 2.B 3.D
4.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5.(1)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伐。(2)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3)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6.施施而行,漫漫而游7、描写,抒情
【学科渗透训练】
l.两手拇指食指相合圆周长2.B 3.A 4.卧佛,盖以树胜者也,5.天下树当以老树怪石为胜,而不在其整齐秀丽。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