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的价钱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黄瓜的价钱

时间:2022-08-15 13:23:47 童话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黄瓜的价钱

  从前有一个脾气非常好的国王,无论发生什么问题,他总是乐呵呵地去解决。不只如此,他对平民百姓乐于施舍恩典,对穷人的要求从来都是予以满足。
  一天,国王身着便服,带领几个臣子外出打猎。刚走进森林,就发现远处有一只鹿,于是他单身匹马急忙追了过去。国王追了好远,眼看快追上了,连射三箭,可三箭都射在树干上,而鹿却飞也似地钻进灌木丛里,消失了。
  这时,国王也累得精疲力竭,索性坐在一棵树下休息。忽然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他扭头看去,只见一个农夫牵着一头驴子向他走来,驴身上驮了许多黄瓜。
  国王很喜欢吃黄瓜,可他也很清楚,这个季节是不产黄瓜的,使他惊奇的是,这个农民怎么弄来的黄瓜。
  当农夫经过身边时,国王向他招呼道:“你好,朋友!这个季节本来不产黄瓜,而你这些黄瓜是从哪里弄来的?”
  农夫回答说:“我们的田地已经旱了两年,我们村里的头人建议大家挖一条灌溉渠,接通远处的大河。村里的年轻人联合起来,费了几个月的功夫,把水渠挖成了,干旱的田地引来了河水,而且种什么长什么。所有的庄稼和蔬菜都在收获季节之前就成熟了,这是大家的辛勤劳动和那远处的神水换来的啊!”
  农夫的话使国王很高兴。国王说:“这么多的黄瓜你要运往什么地方?”
  农夫手指都城方向说:“送往国王的宫殿。”
  国王问:“那为什么?热闹的集市你不去,为什么偏要送进王宫?”
  农夫说:“国王非常喜欢吃黄瓜,这是一个原因。只有他才能付出季节前产的黄瓜的价钱,这是第二个原因。第三个原因是他肯慷慨恩典百姓。”
  “那你这黄瓜要卖多少钱?”国王问。
  “总共一千个卢比。”农夫回答。
  “这价钱要的是够高的了。”
  “那我向国王要五百卢比?”农夫试探着问。
  国王说:“我也说不清要多少价钱合适,不过五百卢比,我感到还是多了些。”
  “那我要三百?”
  国王又摇了摇头。
  “二百?”农夫问道,“好吧,那就降到一百?五十?干脆,三十。”
  价钱降到三十个卢比,国王还是摇头。农夫有些生气了:“难道这么大的一个国王吃两袋季节前的鲜黄瓜连三十卢比都不肯拿?”
  “先生,不瞒你说,如果国王对我这些上等黄瓜连三十卢比的价钱都不给的话,我就要牵着驴子走到他的宝座前,把全部黄瓜倒在他的天鹅绒地毯上。让国王知道,对我来说,国王连三十个卢比都不值。”

黄瓜的价钱

[-(@_@)-]


  国王对农夫的直言感到有趣,他安慰农夫说:“不必担心,我的朋友!
  大概国王会按照你的要求付钱的。”
  “你说的有道理,先生。”农夫平静下来说,“人们都说,咱们的国王贤明高尚,而且慷慨大方。”
  说完这些话,农夫吆喝着驴子继续赶路。国王跃马扬鞭向自己的王宫奔去。
  返回王宫,国王脱掉便服换上皇装,然后坐上宝座向大臣发布命令:“我的爱臣,如果有一位农夫赶着驮着黄瓜的驴子来见我,就请他赶紧进来。”
  没过多久,农夫被让进王宫。他弯腰向国王深鞠一躬,很有礼貌他说:
  “国王陛下,从邻村的村民那里,我得知陛下很喜欢吃黄瓜,所以小人特意为您送来两袋。这些黄瓜都是季节前生长的,鲜嫩水灵,想必您会满意。”
  国王身着皇装,端正而严肃地坐在宝座上,农夫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就是两个时辰之前在森林里遇见的那位先生。
  国王看了看黄瓜,而后瞅着农夫问:“这黄瓜的价钱,你要多少?”
  “一千卢比,国王陛下。”农夫回答。
  “一千卢比?”一个大臣吃惊他说,“喂,说话要有分寸,黄瓜有过这样的价钱吗?”
   “那您就给五百吧,国王陛下。”农夫说。
  “这也太多了。”国王说。
  “那就给三百怎么样?”
  每说一次,国王就摇一下头,而农夫就降一次价。这样,当农夫把价钱降到五十卢布比时,国王大声说:“五十不行,三十也不行!”
  农夫心想,这三十卢比的价钱,国王怎么知道?三十卢比是我在森林里对一位过路人说的,国王怎么会知道呢?想到这儿,农夫不由自主抬起头,细细端详着国王,立刻明白了,高坐在宝座上的国王正是在森林里遇到的那个人,他很不安他说:“原来是这样。国王陛下,我的驴拴在王宫外的柱子上。”
  望着农夫尴尬的神态,国王忍不住笑出声来,说:“我亲爱的农夫,我把你的黄瓜全买下,并把你每次提出的价钱全部给你。为挖水渠,你们村里的青年人尽了很大的力量,感动了上帝,才使黄瓜提前收获。”
  然后国王对一个大臣说:“大臣先生,从国库里取出一个一千卢比,一个五百卢比,一个一百卢比,一个五十卢比和一个三十卢比,作为奖赏,送给农夫。”
  农夫一下子得到一千六百八十卢比。他高兴地谢过国王,牵着驴兴冲冲往回走,在太阳落山之前,他回到离村子不远的地方,又看到了他们亲手挖的水渠。他想:“这条渠是全村人劳动的成果,国王给我的赏金应该为村里人办点好事。”于是,他用这笔钱为村里建了一座小学校。现在,这里的孩子们不仅能劳动,而且能够高兴地读书了。

[-(@_@)-]

[-(@_@)-]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