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思而后行的故事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成语吧,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从其起源,经过演变,直至在汉语中沉积下来,还记得都学过哪些成语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思而后行的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出处
先秦《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后世据“三思而后行”引申出成语“三思而行”。
成语故事
春秋时,鲁国大夫季孙行父,即季文子,为人谨慎,凡事都要多次考虑以后才决定做不做和怎样做,即主张“三思而行”
季文子执掌着鲁国朝政和财富,大权在握,一心安社稷。季文子身居位高权重的鲁国上卿大夫,掌握国政和统兵之权,有自己的田邑,但是他的妻子儿女却没有一个人穿绸缎衣裳;他家里的马匹,只喂青草不喂粟米。孟献子的儿子仲孙很瞧不起季文子这种做法,就问季文子:“你身为鲁国的正卿大夫,辅佐过两朝国君,可是你的妻子不穿丝绸衣服,你的马匹不用粟米饲养。难道你不怕百官耻笑你吝啬吗?难道你不顾及与诸侯交往时会影响鲁国的声誉吗?”季文子回答:“我当然也希望我的妻子穿漂亮的衣服,马也用粮食喂养。可是,我看到国内老百姓吃粗粮穿破衣的还很多,而我家里的妻子儿女却过分讲究衣着饮食。我只听说人们具有高尚品德才是国家最大的荣誉,没听说过炫耀自己的美妾良马会给国家争光。”孟献子听到这件事,非常生气,将儿子仲孙关了7天。受到管教的仲孙,痛改前非,也让他的女人都穿粗布衣服,喂马的饲料只用杂草。消息不胫而走,在季文子的倡导下,鲁国朝野出现了俭朴的风气,并为后世所传颂。
然而,孔子并不十分赞同季文子的这种态度。孔子和季文子生不同时,孔子出生的时候,季文子已经逝世十多年了。后来孔子听人说到关于季文子的谨慎态度时,便评价道:“再,斯可矣”。意思是说,没有必要“三思”,只要能“再思”也就行了。
成语寓意
凡事多加考虑,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论语正义》中说:“三思者,言思之多,能审慎也。”成语告诉人们,说话做事不应该太鲁莽,而应该事先权衡考虑,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去做,以免出错。
季羡林先生曾说:“遇事必须深思熟虑。先考虑可行性,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然后再考虑不可行性,也是考虑的方面越广越好。正反两面仔细考虑完以后,就必须加以比较,然后做出决定并立即行动。如果考虑正面,又考虑反面之后,再回头来考虑正面,又再考虑反面,那么如此循环往复,终无宁日,最终成为考虑的巨人,行动的侏儒。”这也是孔子所说的“再,斯可矣”的含义,物极必反,如果凡事考虑的过多,反而会患得患失,疑惑不定。
【三思而后行的故事】相关文章:
聂耳的故事的名人故事01-17
亚麻的故事睡前故事05-11
太阳山的故事睡前故事06-19
故事睡前故事(精选62个)07-09
刺猬的故事童话故事02-28
爱国故事:华罗庚的故事04-14
精选童话故事:停电的故事08-16
经典寓言故事睡前故事12-17
儿童故事睡前故事15篇01-13
儿童故事睡前故事(15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