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卷八百二十五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唐诗》卷八百二十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卷825_1 【山居】可止
雪消春力展,花漫洞门垂。果长纤枝曲,岩崩直道移。
重猿围浅井,斗鼠下疏篱。寒食微灯在,高风势彻陂。
卷825_2 【赠樊川长老(一作清尚诗)】可止
瘦颜颧骨见,满面雪毫垂。坐石鸟疑死,出门人谓痴。
照身潭入楚,浸影桧生隋。太白曾经夏,清风凉四肢。
卷825_3 【寄积麦山会如长老】可止
默然如大道,尘世不相关。青桧行时静,白云禅处闲。
贫高一生行,病长十年颜。夏满期游寺,寻山又下山。
卷825_4 【送僧】可止
四海无拘系,行心兴自浓。百年三事衲,万里一枝筇。
夜减当晴影,春消过雪踪。白云深处去,知宿在何峰。
卷825_5 【哭贾岛】可止
燕生松雪地,蜀死葬山根。诗僻降今古,官卑误子孙。
冢栏寒月色,人哭苦吟魂。墓雨滴碑字,年年添藓痕。
卷825_6 【雪十二韵】可止
落处咸过尺,翛然物象凄。瑞凝金殿上,寒甚玉关西。
润比江河普,明将日月齐。凌云花顶腻,锁径竹梢低。
出谷樵童怯,归林野鸟迷。煮茶融破练,磨墨染成黳。
陷兔埋平泽,和鱼冻合溪。入楼消酒力,当槛写诗题。
道路依凭马,朝昏委托鸡。洞深猿作族,松亚鹤移栖。
及夏清岩穴,经春溜石梯。丰年兼泰国,天道育黔黎。
卷825_7 【精舍遇雨】可止
空门寂寂淡吾身,溪雨微微洗客尘。
卧向白云情未尽,任他黄鸟醉芳春。
卷825_8 【小雪】可止
落雪临风不厌看,更多还恐蔽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卷825_9 【送婆罗门僧】可止
雪岭金河独向东,吴山楚泽意无穷。
如今白首乡心尽,万里归程在梦中。
卷825_10 【句】可止
不知谁会喃喃语,必向王前报太平。(中山节度王处直座
咏白鹊,时诸侯兼并,王欲继好息民,故云。《高僧传》)
卷825_11 【寒食日】云表
寒食悲看郭外春,野田无处不伤神。
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
卷825_12 【自遣】归仁
日日为诗苦,谁论春与秋。一联如得意,万事总忘忧。
雨堕花临砌,风吹竹近楼。不吟头也白,任白此生头。
卷825_13 【酬沈先辈卷】归仁
一百八十首,清泠韵可敲。任从人不爱,终是我难抛。
桂魄吟来满,蒲团坐得凹。先生声价在,寰宇几人抄。
卷825_14 【题贾岛吟诗台】归仁
此台如可废,此恨有谁平。纵使迷青草,终难没旧名。
天悲朝雨色,岳哭夜猿声。不是心偏苦,应关自古情。
卷825_15 【悼罗隐】归仁
一著谗书未快心,几抽胸臆纵狂吟。管中窥豹我犹在,
海上钓鳌君也沈。岁月尽能消愤懑,寰区那更有知音。
长安冠盖皆涂地,仍喜先生葬碧岑。
卷825_16 【题楚庙】归仁
羞容难更返江东,谁问从来百战功。天地有心归道德,
山河无力为英雄。芦花尚认霜戈白,海日犹思火阵红。
也是男儿成败事,不须惆怅对西风。
卷825_17 【牡丹】归仁
三春堪惜牡丹奇,半倚朱栏欲绽时。天下更无花胜此,
人间偏得贵相宜。偷香黑蚁斜穿叶,觑蕊黄蜂倒挂枝。
除却解禅心不动,算应狂杀五陵儿。
卷825_18 【旧国里】卿云
旧居梨岭下,风景近炎方。地暖生春早,家贫觉岁长。
石房云过湿,杉径雨馀香。日夕竟无事,诗书聊自强。
卷825_19 【秋日江居闲咏】卿云
寄居江岛边,闲咏见秋残。草白牛羊瘦,风高猿鸟寒。
检方医故疾,挑荠备中餐。时复停书卷,鉏莎种木兰。
卷825_20 【长安言怀寄沈彬侍郎】卿云
故园梨岭下,归路接天涯。生作长安草,胜为边地花。
雁南飞不到,书北寄来赊。堪羡神仙客,青云早致家。
卷825_21 【送人游塞】卿云
去去玉关路,省君曾未行。塞深多伏寇,时静亦屯兵。
雪每先秋降,花尝近夏生。闲陪射雕将,应到受降城。
卷825_22 【逢老人】隐峦
路逢一老翁,两鬓白如雪。一里二里行,四回五回歇。
卷825_23 【牧童】隐峦
牧童见人俱不识,尽着芒鞋戴箬笠。朝阳未出众山晴,
露滴蓑衣犹半湿。二月三月时,平原草初绿。
三个五个骑羸牛,前村后村来放牧。笛声才一举,
众稚齐歌舞。看看白日向西斜,各自骑牛又归去。
卷825_24 【蜀中送人游庐山】隐峦
居游正值芳春月,蜀道千山皆秀发。溪边十里五里花,
云外三峰两峰雪。君上匡山我旧居,松萝抛掷十年馀。
君行试到山前问,山鸟只今相忆无。
卷825_25 【琴】隐峦
七条丝上寄深意,涧水松风生十指。
自乃知音犹尚稀,欲教更入何人耳。
卷825_26 【浮桥】隐峦
横压惊波防没溺,当初元创是军机。
行人到此全无滞,一片江云踏欲飞。
卷825_27 【宿九华化成寺庄】泠然
佛寺孤庄千嶂间,我来诗境强相关。岩边树动猿下涧,
云里锡鸣僧上山。松月影寒生碧落,石泉声乱喷潺湲。
明朝更蹑层霄去,誓共烟霞到老闲。
卷825_28 【乞荆浩画】大愚
六幅故牢健,知君恣笔踪。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
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近岩幽湿处,惟藉墨烟浓。
卷825_29 【上归州刺史代通状二首】怀濬
家在闽山西复西,其中岁岁有莺啼。
如今不在莺啼处,莺在旧时啼处啼。
家在闽山东复东,其中岁岁有花红。
而今不在花红处,花在旧时红处红。
卷825_30 【辞郡守李公恩命】恒超
虚著褐衣老,浮杯道不成。誓传经论死,不染利名生。
厌树遮山色,怜窗向月明。他时随范蠡,一棹五湖清。
卷825_31 【题广爱寺楞伽山】净显
灵异不能栖鸟雀,幽奇终不着猿猱。为经巢贼应无损,
纵使秦驱也谩劳。珍重昔贤留像迹,陵迁谷变自坚牢。
(失二句)。
扩展:
1.《全唐诗》编于哪个时期
《全唐诗》是清朝初年编修的汇集唐一代诗歌的总集,全书共九百卷。
《全唐诗》的编修过程是这样的:康熙四十二年(1703),清圣祖玄烨即 考虑编纂此书,至四十四年(1705)三月,他第五次南巡至苏州时,将主持修 书的任务交给江宁织造曹寅,并将内府所藏季振宜《唐诗》一部发下,作为 校刊底本。同年五月,由曹寅主持,在扬州开局修书,参加校刊编修的.有赋 闲江南的在籍翰林官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潘从律、汪士?,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俞梅等十人。
至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 这部卷帙浩繁的大书,能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编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 季振宜编《唐诗》和胡震亨编《唐音统签》的成果。
2.《全唐诗》有哪些内容
《全唐诗》由清朝康熙年间的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潘从律、徐树本、车鼎 晋、汪绎、查嗣瑰、俞梅10人奉敕编纂,最 后由曹寅具体负责刊刻事宜。
全书共900余 卷,收录2200多人的诗歌作品48900余首。 它是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初的季 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 杂书所载,拾遗补阙,汇聚而成的诗歌总 集,既包括已结集者,又含有散逸者。
书中 把帝王后妃作品罗列于前;其次为乐章、乐 府;接着是历朝作者,按时代先后编排,附 以作者小传;最后是联句、逸句、名媛、僧、道士、仙、神、鬼、怪、梦、谐墟、判、歌、谶记、语、古谚、民谣、酒令、占 辞、蒙求,而以补遗、词缀于末。它不仅收 集了唐代著名诗人的集子,而且包含一般作 家及各类人物的作品,全面反映了唐诗的繁 荣景象,不失为一部资料丰富和比较完整的唐代诗歌总集。
3.《全唐诗》是谁写的
《全唐诗》共900卷,是清康熙曹寅、彭定求等奉敕编纂。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三月,康熙在第五次南巡时,将主持修书的任务交给时任江宁织造的曹寅。同年五月,由曹寅主持,在扬州开局修书,参与其事的有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潘从律、汪士弦,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璨、俞梅等十人,以明朝胡震亨《唐音统签》、清朝初年季震宜《唐诗》两书为底本进行增订,至次年十月全书完成,是为《全唐书》。
该书卷帙浩繁,共收录唐诗48900多首,作者2200余人。诗人均按时代先后排列,后附唐五代词,搜罗宏富,对于研究我国唐代的文学和历史,都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4.《全唐诗》是什么作品
总集名。
清代曹寅、彭定求等奉敕编纂的。康熙帝作序,故又称《钦定全唐诗》。
《全唐诗》是清朝初年编修的汇集唐、五代诗歌的总集,全书共九百卷,收录诗歌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作者二千八百三十七人,大致按时代先后排序。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圣祖玄烨就考虑编纂此书,至四十四年(1705年)三月,他第五次南巡至苏州时,将主持修书的任务交给江宁织造曹寅,并将内府所收藏的季振宜的《唐诗》一部发下,作为校勘的底本。
同年五月,由曹寅主持,在扬州开局修书,参加校勘编修的有赋闲江南的在籍翰林官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徐树本、汪士缞、潘从律、车鼎晋、查嗣琛、汪绎、俞梅等十人。至第二年十月,全书即编定而成。
这部卷帙浩繁的大书,能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编成,主要是在明代胡震亨所编的《唐音统签》和清初的季振宜所编的《唐诗》的基础上,采录很多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所记载的作品,拾遗补缺,网罗了唐五代的许多诗歌,包括已经结集者及散佚者而成的,是一部资料丰富和比较完整详尽的唐诗总集。 全书把帝王后妃的作品列于首位;其次为乐章、乐府;接着是历朝作者,大致是按时代先后编排的,并附以作者的小传;最后是联句、逸句、句媛、僧、道士、神、仙、鬼、怪、梦、谐谑、判、歌、谚谜、谶记、语、谣、占辞、酒令、蒙求,末尾是补遗、词缀。
它不但收集了全部唐代著名诗人的集子,而且广泛搜罗了一般作家及各类人物的作品,全面反映 了唐诗的繁荣景象。 也可以看出唐代诗歌创作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全唐诗》将有唐一代诗歌汇为一部,为研究者提供了莫大的方便。但由于成书时间仓促,存在问题也很多。
其主要有如下数端: 一、未及广泛收集群书,所以缺漏甚多;二、考订粗疏,多有误收,今人考订其误收其他朝代的将达数百首之多,唐人张冠李戴、重收录的作品也不少;三、小传比较疏漏错乱,作者先后次第亦多混乱;四、有的诗未注明出处,征引者难以查证;五、校勘不够精准,诗题及诗句错误较多。
【《全唐诗》卷八百二十五】相关文章:
《全唐诗》卷一08-13
《全唐诗》卷三08-13
《全唐诗》卷四08-13
《全唐诗》卷五08-13
《全唐诗》卷六08-13
《全唐诗》卷七08-13
《全唐诗》卷八08-13
《全唐诗》卷九08-13
《全唐诗》卷一十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