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的“三通”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历史文献的“三通”

时间:2023-12-20 11:45:22 春莲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历史文献的“三通”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历史文献的“三通”,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历史文献的“三通”

  通典,通志,文献通考。根据查询国学网得知,文献中的三通是指唐朝杜佑的《通典》、宋朝郑樵的《通志》、元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与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合称为十通。

  一般将《通典》、《通志》、《文献通考》三部政书合称“三通”、“前三通”。

  《通典》

  《通典》,唐杜佑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十通”之一。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编成,历时三十馀年。本书记录上起黄虞时代,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典章制度之沿革,其中于唐代叙述尤详。全书200卷,附考证1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等8门。

  杜佑着《通典》确立了典制体政书的体例,成就最高的一部典章制度专史,对後代政书的编撰影响极大,接下来的“三通”、“续三通”、“清三通”,乃至于“十通”完全仿照了《通典》的体例,而且制度史的另一个写法——“会要”,也是受了通典的影响。

  《通典》的体例仿效正史纪传体中的志、书,将断代体改为通史体,专门记载历代政经等制度沿革变迁的典志体史书。杜佑在篇首加上序言,篇中遇有需要进一步解释或申明的地方,特标出“说曰”、“议曰”、“评曰”。马端临对《通典》评价极高,他认为《通典》“纲领宏大,考订该洽,固无以议为也”,“肇自上古,以至唐之天宝,凡历代因革之故,粲然可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通典》:“每事以类相从,凡历代沿革,悉为记载,详而不烦,简而有要,元元本本,皆为有用之实学,非徒资记问者之可比。”

  内容简介

  《通典》是第一部记载古代财经典章制度和财经思想的通史。《通典》成书于唐宪宗贞元十七年(801年),全书共200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法、州郡、边防九典,子目1500余条,约190万字,记述了上至远古黄帝时期下迄唐朝天宝末年的制度沿革,其中对唐代制度的叙述尤为详细。

  作品评价

  《通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典志体史书,是典章制度专史的开创之作,它的问世使典制史成为传统史学的一个重要门类。《四库全书总目》评论此书“详而不烦,简而有要,原原本本,皆为有用之实学,非徒资记问者可比”。

  《通志》

  《通志》,宋郑樵撰,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成书。体例仿史记,记录上起三皇,下迄隋唐各代典章制度的政书,十通之一。全书200卷,附考证3卷,包括本纪、年谱、世家、列传、载记和二十略,其中以二十略价值最大。

  作品介绍

  《通志》是记述其上起三皇,下迄隋代的综合史料通史。郑樵在《通志》中提出会通思想,主张修通史,强调史事、典章制度相依因的联系;主张史书应极古今之变。他反对割断史事联系写断代史。他认为史家应重视实际和学习一些自然方面的知识,并用实际的观察来核实史书的记载。他主张用治军那样严整的“类例”方法来治学,认为史家修史要有独到的见识。《通志》虽在校雠学、音韵学、文字学等方面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但未能在各方面都达到这样的水平 。

  历来评价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与文明》:《通志》有“大量的科学内容,应该加以认识”。

  章学诚:“郑氏《通志》,卓见明理,独见别哉!古人不能任其声,后代不能出其规范,虽事实无殊旧录,而辩名飞物,诸子之意寓于史载,终为不朽之业矣!”

  《文献通考》

  《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撰,以杜佑通典为蓝本,记载上古至宋宁宗嘉定末年历代典章制度的政书,十通之一。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成书。全书348卷,附考证3卷,分为24考,以经籍考最有成就。

  此书材料较通典翔实,体例较通志严谨,于宋代制度尤为详备,因而是政书中最有价值之作。

  作品评价

  此书得以流传。自刊刻以来一直得到好评。元人评价他:“行履端纯,词章雅丽,家传鼎鼐之谱,幼馆阁之储,知前代之典章,识当世之体要。” “凡于治道有关者,无不彪分汇列,井井有条,治国安民,特举而措之耳,此可谓济世之儒,有用之学。”

  当代史学家张舜徽先生曾经说:“马端临既就杜氏《通典》补充其内容之所未备,分析其门类之所未详,并且把它向前发展了,可以说,《通典》一书的精华已包含在《文献通考》中。”

  《四库全书总目》文献通考条下也说:“其条分缕析,使稽古者可以案类而考。又其所载宋制最详,多宋史各志所未备。案语亦多能贯穿古今,折衷至当。虽稍逊《通典》之简严,而详赡实为过之,非郑樵《通志》所及也。”

  创作过程

  马廷鸾对马端临的影响是巨大的。马廷鸾20岁时就在家乡当“童子师”,考取进士后,先后做过池州教授、史馆校勘枢密院编修官、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等一系列文教和编史职位。辞职还乡后,过了17年隐居生活,始终勤于读书和著述。先后著有《六经集传》、《语孟会编》、《楚辞补记》、《洙泗裔编》、《读庄笔记》等书。这对马端临有深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也为他展示了一条精神充实而富足的生活方式。使马端临立志做一个唾弃功名利禄,专心治学的学者。马廷鸾的座右铭是: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富以还子孙。”

  马廷鸾还亲自指导马端临读书。在父亲的指导下,马端临对各种体例的史书,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且广泛涉猎,以“通儒”自许。由于马廷鸾自身就非常好学,而且博学多才,所以家中藏书十分丰富,使马端临能够方便地接触到很多的书籍和资料,也为他著《文献通考》提供了有利条件。马端临在《通考·自序》里说:“自念业绍箕裘,家藏坟索,插架之收储,趋庭之问答,其于文献盖庶几焉。”

  在《文献通考》的编撰过程中,马端临也得到了马廷鸾的悉心指导。从全书的指导思想到编写体例,以及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都贯穿着马廷鸾的辛勤劳动与深思熟虑。可以说《文献通考》凝结了父子两代的心血。在历史方面,马廷鸾也著有《读史旬编》,这是一本普及性历史读物,主要供给孩子教授历史用。马廷鸾的许多历史见解被马端临以“先公曰”的形式收录在《文献通考》里。

  另一位对马端临著书产生影响的是他的老师曹泾。曹泾是朱熹的血脉传人,宗奉朱熹。这使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里很多见解都接近朱熹。但马端临对“心学”也有所涉及,《通考》里不少地方就夹杂着“心学”的痕迹。这正是南宋后期理学变化中朱陆门人相互出入的反映。

  马端临在咸淳九年(1273年)漕试第一,但他决心不做官。随父亲归隐。在父亲死后,他做过慈湖书院、柯山书院的山长,台州路儒学教授。在《文献通考》外,马端临还有《多识录》153卷、《义根墨守》3卷、《大学集注》等,可惜都已失传。《文献通考》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

  马端临编撰《通考》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成书于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历时22年。元仁宗延祐六年(1319年),道官王寿衍访得此书进呈。

  全书记载上古至南宋嘉定间各代典章制度,对《通典》有所补充,发展,尤详于宋代史事。各类皆有按语,表达作者的独立见解。自序称所引古经史为“文”,所参学士名儒议论为“献”,因以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