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古代文人的诗酒情调与个性
古代学者沉迷于喝酒是不争的事实。尽管一生中有许多悲伤,幸福和悲伤的味道,但可以通过喝酒来体会生活的快乐,并追求文化的味道。尤其是文人的酒文化现象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状况,人文环境和个人经验。 用通俗易懂的话说,发挥情感,展现自己的个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浅谈古代文人的诗酒情调与个性,欢迎大家分享。
陈遵投辖及刘伶随行随饮
中国有个成语叫“陈遵投辖”。西汉嘉威侯陈遵,性嗜酒,善书。史载,汉平帝时,陈遵“以列侯居长安,宾客满门,酒肉相属”。热情好客,酒肉管够。他立有“规矩”:宾客满堂,立即紧闭大门,命人把客人来车的车辖投入井中,让客人无法离去。
辖,一种小物件,用来插车的軎孔,固定车轴,阻止车轮外脱。去其辖,车不能行。后人用“陈遵投辖”褒誉盛情留客。
还有一位孔融,少好学,博览群书。汉魏时,曾举为北海相。明代曹臣《舌华录》载,当孔融失势在家,居然宾客日满其门,他不禁感叹:“座上客常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一个位高列侯,一个失势居家,境遇迥异,他们的诉愿相同:客常满,尊不空。
倘若说,聚众群酗,追求的是氛围热闹,酣兴意畅;那么,三几知己酣饮,追求的是襟怀相契,放任忘形。魏晋时期“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相与友善,经常一起在竹林下宴饮。
阮籍嗜酒能啸,善弹琴,能著文。史载,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争,遂酣饮为常”。世家子弟王恭曾问王忱,阮籍嗜酒比汉代司马相如怎么样?王忱答道:“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直指阮籍胸中郁结不平。而且,嗜酒成为其安身保命的方式。当时,司马氏的心腹钟会,权倾一时,数次以时事试探阮籍,欲治其罪,阮籍幸而以酣醉避祸。
刘伶亦嗜酒,著有《酒德颂》,称饮酒“无思无虑,其乐陶陶。兀然而醉,豁然而醒”,而且,“不觉寒暑之切肤,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以饮酒为德,也就是宣示饮酒的一种情调。于是,刘伶干脆携一壶酒,坐上鹿车,随行随饮。还叫人扛上铁锹跟着,说“死便掘地以埋”。
酒与诗文,二者密不可分
唐代“竹溪六逸”,指开元末年,李白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六人,结隐在泰安府(今山东泰安)徂徕山下的竹溪,天天聚而纵酒酣歌,以酒会友,以文会友。
唐代诗人杜甫有《饮中八仙歌》诗,描写贺知章、李琎、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八人嗜酒,以及各自的醉态,勾划他们豪放不拘的性情。诗句“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正是展示李白从徂徕山下走出来的本色。不过,贺知章等八人并无一起聚集宴饮,只是先后在长安呆过而已。
看来,吟诗觅句,成为饮酒玩情调的一种文字游戏,或直抒胸臆,或寄托诉求。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录有一段逸事:明代苏州有位老儒朱存理,博学工文,颇攻诗。其在吴中旧族王氏家中教书时,一天,朱老夫子与主人晚酌之后,独在庭中,适见月上,灵感一动,吟得诗句:“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吟毕,喜极而狂,拍门大叫,连呼主人起来。
主人听罢诗句,亦击节赞赏,当即令人取酒,两人重又对酌,直至兴尽而罢。次日,又遍请吴中善诗者来欣赏佳句,一连数日摆酒戏乐,成为一时盛事。
在文人饮酒过程中,连酒具也成为玩情调的一种方式。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载,魏正始年间,每遇三伏之际,郑懿常带着宾客、幕僚在历城(今山东济南)使君林避暑。他们连茎摘取大莲叶,以簪刺叶,令与茎柄相通。在莲叶上盛酒三升,“屈茎上轮菌如象鼻,传吸之,名为碧筩杯”。据称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水。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统等四十一人,在山阴兰亭(今浙江绍兴县西南兰渚山上),按民俗,修祓禊之礼。他们宴集于环曲的水渠旁,置酒杯于流水之上,酒杯停留在某人面前,当即取饮,名为“流觞曲水”。席间每人赋诗一首,合为一集,请王羲之为诗集作序。序中王羲之写道:“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流觞曲水,一觞一咏,难道不是在玩情调吗?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
曹植与好友在宴会上一边欣赏着悠扬的乐曲,一边品尝着丰盛的美食。人们一起举杯痛饮,互相敬酒,觥筹交错,气氛好不热烈。听着筝瑟和鸣。欣赏着优美的舞蹈,动听的歌声。在这种欢快的氛围中,曹植怎么反倒有一阵阵忧伤?人生苦短,无论苦也罢,乐也罢,只一瞬间就灰飞烟灭。纵使广厦千万间,最终只留下一抔黄土。人生百年如同弹指一瞬,这样快乐的景象能有几时?好在曹植最后自我安慰“人谁能不死,明白了这一点,又有什么可忧烦的?”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与好友分别,两个人在酒店里对坐畅饮,推杯换盏,说尽了彼此的牵挂。这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相见,所以朋友,请满饮我这杯酒,出了阳关,你就再也没有知心人了。这个春天,早晨的一场雨,洗清了尘滓。柳树显得更加嫩绿。这样浪漫的日子里,却不得不说出离别之言。实在是令人感慨。珍惜我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离开了我,你跟谁畅谈人生?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到好友家做客。好友家是非常古朴的农家小院,没有华丽的装饰。可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简单中透着一种朴拙的韵味。饭菜也没有珍馐美味,只有自家准备的饭菜,自家酿制的浊酒。却都是朋友为了宴请自己,一手操办的。表达了朋友的深情厚谊。两个人对坐,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绿树,远方的青山。一边品尝着美味的食物,饮着香醇的美酒。环境不在华丽,而在优美。食物不在丰盛,而在可口。朋友之间也不在排场,而在真情。如此质朴的情谊,可是用多少珍馐美味也换不来的。
古人把情怀寄托于酒杯。不论何种感情,都能融入酒里。无论是豪放还是婉约,美酒总能让环境和心情相得益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你看到的是将士的豪情万丈。“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你看到的是乡人的质朴纯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你看到的是及时行乐的旷达高远。“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你看到的是对故人的恋恋不舍。
以酒写民俗风情,展现欢乐闲适
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充分展示了农村日常生活的乐趣,表现出农家的淳朴和好客。辛弃疾《汉宫曲立春》“浑未辨,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叙述了立春时节农家酿酒献客、向亲友赠送韭菜堆盘的民风民俗。这种民风民俗更是为了表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真挚之情与淳朴交往之和谐。
唐代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叙述了当年与友人每次相逢都是尽醉而归的惬意情景。宋朝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一“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归”,通过醉汉形象地写出了生活的欢乐。“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表达了对美好春光的热爱之情。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反映了作者早年闲适的闺阁生活。诗人通过酒的描写,更能显出一种祥和留恋美好时光之感。美酒也便成了人们快乐的助推剂。美酒在诗歌中的出现对欢乐祥和的背景气氛具有独到的烘托作用。
【浅谈古代文人的诗酒情调与个性】相关文章:
古代文人座右铭08-11
我国古代文人别号10-21
我国部分古代文人别号01-15
古代文人励志故事大全10-28
古代文人多官场失意08-16
古代励志诗11-23
古代文人有关美食的经典语录08-21
揭秘古代文人养生七法08-19
闲谈那些不善考试的古代文人08-20
陶渊明的诗与酒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