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爷决定端午节习俗:南龙舟、北赛马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老天爷决定端午节习俗:南龙舟、北赛马

时间:2023-06-15 13:31:01 丽华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老天爷决定端午节习俗:南龙舟、北赛马

  这大过节的,不来点儿游戏啊竞技啊,还真说不过去。跟食物一样,游戏和竞技,也有南北之分。就拿端午来说,能赛龙舟的,只有南方地区。为嘛北方就不能赛龙舟呢?看看你所在那地方的地形和气候,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还是算了吧。嗯,老天爷决定了南龙舟、北赛马。

老天爷决定端午节习俗:南龙舟、北赛马

  为什么只有南方赛龙舟?

  端午节快到啦,想到能放假,就美啊,要不要去西溪看个赛龙舟呢?

  我们南方人,只需要考虑愿不愿意出门这个问题,北方人则是:我倒是想看呢,可上哪儿看呢?

  和食物一样,游戏和竞技活动,也受到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制约,有非常鲜明的地方特色。

  龙舟就很傲娇,不是你想赛就能赛的。

  撇掉文化传统等等不说,一个“舟”字,就命中了北方的死穴:水。

  南方雨季长,雨量多,江河湖港也多,譬如杭州,每年5-6月往往是一年中降雨量最多的时期。

  既然雨多,江河多,那么古代南方的交通工具,自然是船,南方人也习惯了坐船。

  北方呢?

  一马平川,景色很是大气,古代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马,北方人比的就是马技。

  因此,南船北马的格局,自古就形成了。

  既然交通工具主要是船,南方很多地区的竞技活动,也就围绕着船展开。

  赛龙舟不过是其中最出名的,也是对客观条件要求最多的。

  譬如要求水流平稳、水面较为开阔、水量较为丰富,且有一定水深的河流。

  缺少水面或水体不够要求的西北内陆,直接出局。

  虽说有那么几年的夏天,降水有北涝南旱的趋势,整体而言,端午节前后北方还处在枯水期,也是先天不足。

  东北呢?

  那可是大江啊,小小龙舟HOLD不住,所以只能松花江冬泳啥的比比算了。

  这龙舟啊,还真是非南方不可。

  北方的竞技项目有哪些?

  东北大兴安岭—阴山—祁连山—青藏高原东缘一线以西地区,要么常年雨量少、雨季短,要么地高天寒,树木、庄稼不易生长,成为主要牧区,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马,主要畜牧就是马、牛、羊、骆驼,那传统竞技民俗,自然是赛马呗。

  以蒙古为例,蒙古妹子们挑选小伙子,也要看人家马上技术好不好。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除了摔跤、骑射,重头戏还有赛马,比起来那叫一个阳刚美。

  另外,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会竞技“叼羊”和“姑娘追”等,实际比的也是马技。

  叼羊,是以夺得羊并先到终点为胜的多人竞技,必须各个马技好啊。

  姑娘追呢?是两个年轻人之间的赛马,女追上男为胜,这是培养女汉子的节奏么?

  柯尔克孜族的“马上拉力”和哈萨克族的“马上摔跤”,都是双方马上徒手相搏,把对方拉下马为胜,都和马有关。

  当然也有其它竞技项目,例如赛骆驼、赛牦牛。

  但不管赛哪种动物,在牧业生产地区,民间传统体育竞技大都与当地主要畜牧品种有关。

  只是动物终究不如物品方便,所以龙舟赛事好办,也能办得热闹,只要天公配合即可,不用操心现代人还能不能掌控住动物。

  冰嬉,南方人直接放弃

  除了降水量,气候这位大爷还能在温度上,给南北竞技做点儿文章。

  像《甄嬛传》里的冰嬉,这玩意儿,南方人表示,直接放弃,真心不是那块料。

  嗯,冰嬉绝对是北方人所好。

  毕竟,北方冬季很长,平均气温零下也是再正常不过的。

  那个时候,北方的水都呈结冰状态,结得还挺厚,一天到晚窝室内又不好,得了,那就冰上活动活动去。

  最早有冰嬉的记录,是宋代,《宋史》就曾记载皇帝“观冰嬉”的情况。

  到了清朝,满族的发祥地在东北,冰上活动就成了国俗。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载:“冰上滑擦者所着之履,皆有铁齿。流行冰上,星驰电掣。”

  乾隆在位时,每年冬季都要以冰嬉为形式阅兵,慈禧每年冬天最爱观赏的,是把中国武术和滑冰技术相结合的高难度滑冰特技表演。

  20xx年春节初一至初七,北京圆明园公园还首次推出了清代皇家的冰嬉表演。

  这下,知道《甄嬛传》里头,安小主为啥能靠冰嬉重新获得皇上宠爱了吧?

  插一句,各位妹子若还有穿越回清朝的梦,记得要练好冰嬉或者溜冰技术,这样才有可能迎娶高富帅,收好不谢。

  插播一条和杭州相关的“软广告”,所有和水相关的竞技游戏,最危险的,就是我们钱塘江的弄潮。

  周密《武林旧事·观潮》云:“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顷之中,浮潮戏弄,上下翻滚,腾身百变,而旗尾仍不沾湿,方为高手。而豪民贵宦,争赏银彩。”

  好看是好看,但一不小心就有生命危险,所以,古代的弄潮者,多为贫苦渔民或船工。

  这一民俗,由于太过危险,到民国初期已经停止,现在留下来的,只有观潮,不过观潮依旧有风险,这是另话,在此不表。

  南拳北腿的武术之分

  看过黄飞鸿系列电影的,是不是都很想学学南拳?

  我就这么一说,只是,有没有想过,为嘛武术里头,南北两大派系,主要是南拳和北腿之分?

  也就是说南方武术一般以拳法和手法为主,腿法为辅,北方反一反,更注重腿法。

  按行家说法,南拳的特点是“拳式刚烈,步法稳固,动作紧凑,腿法较少,身居中央,八面进退……”

  北腿的特点是“在套路、技击上常常是一步一腿,手领脚发,上下配套,一条腿左钩右挂,前踢后打,明圈暗点,与手紧密配合。”

  形成这种区别,是有原因的。

  南方地区纬度低、气候热,人的生长发育期相对较短,个子一般比较矮小,下肢较短,用腿踢人非其所长,因而重拳击,靠近身优势取胜。

  北方由于气候较冷,人的生长发育期较长,加上杂粮肉食,相对人高马大,腿长是其优势,腿的转动半径大,力量足,速度快,威力大,所以逐渐形成“北腿”的武打特色。

  除了南拳北腿,练气功的,也是南方人居多。

  南方炎热,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出汗的运动,可不爱出汗,不等于不想锻炼啊,那么,气功就流行开了。

  北方人可不太喜欢气功,寒冷时节,必须靠剧烈运动来驱寒,练什么气功啊。

  想要动静结合呢?太极拳。

  不过太极拳主要在中原地区流行,四季分明着呢,冷和热都不像南方或北方那么极致。

  热中之热的西双版纳,练气功都没法“心静自然凉”,干脆泼水吧。

  泼了一盆冷水,不会着凉么?

  放心,傣族人的泼水节,往往在阳历4月中旬,持续好几天,当地4月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午后最高气温平均在33℃~34℃左右,即便被泼成落汤鸡,三下两下就干了,不会受凉致病。

  端午节去娘家送什么礼好

  1、送吉祥,除了以上实用性很强的礼物外,还可以送开运的吉祥物,以开光的吉祥物当做端午节礼物送给别人,不仅能送去一份礼物,还能送去一份祝福与吉祥。

  2、端午端午,粽子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东西:超市卖的粽子打都很贵,其实真的没必要,尤其是父母可能还会唠叨半天,我们可以在家自己做啊,买点材料,和家人一起开开心心的包粽子,吃的开心,还省钱呢,也增进感情,其实父母根本不在乎礼物,主要是希望能有时间多陪陪他们。

  3、如果不喜欢玉,也可以选择银饰,银饰是对身体有好处的东西,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都适合,当你身体健康的时候它会越戴越亮,身体不好的时候会发黑,所以这样的东西谁不爱呢,主要是还不贵。

  4、端午节送礼送父母:要让父母穿的喜庆,可以送父母内衣、衬衣,炎热的夏天,老人穿上儿女送的衣物,心里会倍加清凉。要让父母身体健康,可以送父母保健品、操作简单的健身器材,多多运动,活络筋骨,让老人家身体更健朗。要让父母精神充实,可以送爸妈手机。考虑父母年岁大了,儿女出门在外,手机成了连接亲情的纽带。要让父母感觉到团圆,你回家就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了。

  5、端午节送礼送,送一些端午需要的礼品即可,传统食品,如年糕、点心、烟酒、各种烤鸡烤鸭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是不是很不错的选择呢,如果觉得不错就赶快行动吧,主要是这些东西送出去都挺大气。

  端午回娘家有什么讲究

  端午回娘家的习俗,不仅是沈榜所处的明朝才有,而是从唐朝开始就有了,并一直延续到清末,嫁出去的女儿在端午那天都要“归宁”,也就是回娘家,而且妻子回娘家后,做丈夫的在五月初六那天还得去迎接,迎接时不可能空手,得带上礼品赠送给岳父岳母。另外,我国各地端午回娘家的讲究各有不同,一起来看看。

  广州人对端午节很重视,旧俗在农历五月初二至初四便有送节之举。年轻“新抱”(媳妇)们,用“全盒”六个或四个,盛以粽子、猪肉、生鸡、鸡蛋、水果、酒等回娘家向长辈贺节;姑娘和儿童们挂香包,挂包以五色丝线编织,一般均为新媳妇所送,一方面体现新媳妇的贤良,一方面体现新媳妇的手艺,俗称“新抱手艺”。

  在湖北秭归民间有“端午比年大,姑娘回娘家”之说,端午节甚至比春节还隆重,已婚女子要带着丈夫和小孩回到娘家,拜见父母。他们或步行,或坐轿,或骑马,或坐船回娘家,与娘家人团聚过端午。女儿娘家的父母要准备好酒菜,并邀请来亲朋好友,一起度过一天的快乐时光。

  在以前的老北京,出嫁的女人要在端午节的时候回娘家探亲,探亲时,手臂上系着彩色丝线、胸前戴着红绒花。巧手媳妇还会编织五彩粽子(内壳用硬纸叠成,大小一般在2厘米左右,外面缠上五彩丝线,连成一串)佩戴身上祈福增寿。

  当然,如今各地庆祝端午节已经没有以前那么讲究,出嫁的女儿在端午这天回娘家也不必遵循旧俗准备太多东西,现代人简便的做法,多数是提个粽子礼包,带点时令水果回去看看家人,封份大红包给父母,主要还是追求那一份团聚的温馨。

  古代端午节有归宁的风俗

  “归宁”的习俗古代女儿出嫁,长住丈夫家,难得见到自己父母。而从唐朝开始到清末,就有端午回娘家的习俗,俗称“归宁”。明朝沈绑的《宛署杂记》记载:“五月的女儿节,要系上端午节的荷包,佩戴艾草还有五毒灵符。宛地的名俗是从五月初一到初五(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打扮小女儿,极尽全力的展现她的美态。出嫁的女儿也都回到娘家来。”因此,端午节亦称“女儿节”。

  “躲午”的习俗在中国民间农历五月有“毒月”之称,而重五更是个不吉利的日子。因此在端午节期间男女不宜房事,不然容易导致人们元气大伤。而聪明的古人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就有了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的习俗。另外还有端午节在周岁以内的婴儿,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逃脱灾祸的习俗。

【老天爷决定端午节习俗:南龙舟、北赛马】相关文章:

南陈北李成语05-09

为什么地图上规定上北下南03-30

岳南《南渡北归》读书报告01-20

端午节的习俗04-11

端午节赛龙舟的句子03-10

端午节有关赛龙舟的01-18

端午节赛龙舟日记11-26

端午节赛龙舟作文01-13

端午节习俗:屈原粽子龙舟六年级作文500字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