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阿甘正传》的观后感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电影《阿甘正传》的观后感

时间:2021-05-13 15:15:06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电影《阿甘正传》的观后感

  导语:《阿甘正传》电影改编自美国作家温斯顿·格卢姆于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描绘了先天智障的小镇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强不息,最终“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顾,在多个领域创造奇迹的励志故事。下面是《阿甘正传》观后感。欢迎阅读及参考!

电影《阿甘正传》的观后感

  篇一、电影《阿甘正传》的观后感

  人生就像各种各样的朱古力,你永远不会知道那一块属于你。”阿甘母亲的这一理解,向我们阐明了:每一个人的生命轨迹都是存在,而且是独一无二的。阿甘,正是听着这样的教诲,一步一个脚印地踩出属于自己的生活的奇迹。从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进入特殊学校,到橄榄球健将,到越战英雄,到虾船船长,到跑遍美国,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躯,达到了许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许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

  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你都会看到:在广阔的蓝天下,一根轻盈而洁白的羽毛从天而降,缓缓地降落在阿甘的脚下。这其实是影片在暗示: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人把生命看得像羽毛般纯洁,平淡而美丽,那么,这个人一定是阿甘。

  阿甘天生就注定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但上天又是如此公平,往往,它会令起点不高的人比天生优越感十足的人更早,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活的真实。幼年的阿甘腿有残疾,阿甘的母亲不得不为儿子套上一个笨重的铁架子,以辅助行走。放学后,同伴们在路上讥笑他,玩弄他,追赶着扔石头。女同学喊道:“阿甘,快跑。”阿甘惊慌,拔腿就想跑,跌倒了挣扎着爬起。渐渐地,铁架子不在束缚着他,他奔跑如飞。同伴们追不上他,眼睁睁的束手无策。这是阿甘人生中的第一个奇迹。

  跑得快真是好世界。凭着惊人的奔跑速度,阿甘进了橄榄球队,以后又进了大学并最终顺利毕业。不久,他参加了越战。在越南战场上,阿甘的部队中了埋伏,一声撤退令下,阿甘记起的嘱咐:“打不过,就跑。”阿甘于是转头就跑。他成了唯一幸免的人。看到这里,观众大概都会发笑。阿甘如果不是跑得快,就不可能后来返回去救出负伤的战友;阿甘如果不回去拯救战友,那么阿甘也就不是阿甘了。

  阿甘因战功显赫而受到总统接见。这是导演为我们准备的一幕喜剧,但我们却不会为此而觉得夸张,可笑。有的人常感觉生活负担过重,面前困难重重,因此整天垂头丧气,郁郁不欢。阿甘的信念这样的单纯,目标这样的清晰,即便先天不足,前有穷山恶水,他也以平常心视之,并最终一一跨过,这并不是说愚人之福,保持这种态度和意志的人,信念能减轻他许多关于生命的重负,而使他达到生命之巅。

  阿甘一生中只有一种爱支撑人生,那就是母爱;阿甘一生只爱一个女孩,除此他永远心如止水;他可以为了纪念死去的战友布巴,而干起自己并不熟悉的捕虾业(仅仅是由于布巴的一句话)。。。。。。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阿甘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在指引着他,他也只为此而踏实地,不懈地,坚定地奋斗,直到目标的完成,新的目标的出现。没有单纯的抉择就不会没有心灵的杂念;而没有心灵杂念的人,大概才能够在人生中举重苦轻。

  阿甘的一生中出现了许多奇迹,但这些奇迹没有、也绝不会引导你去羡慕他,你只会欣赏和阿甘一起的那些岁月、生命和历史,体味个中的苦甜,以期“跨越缺陷,完美人生”。

  篇二、电影《阿甘正传》的观后感

  阿甘哲学

  本片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其隐藏在主人公行为下的哲学,让我们暂且称其为“Gumpism(阿甘哲学)”吧。仔细思考一下阿甘哲学的本质,你会惊奇地发现阿甘哲学和中国古代历史上两个著名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是道教老子提倡的“无为”思想。任凭周围的世界如何变化,阿甘总是我行我素。他从来不是事件的发起者,只是像风中的羽毛一样响应着那些事件,始终保持着自己思想的纯净和无忧无虑。而那些尝试去改变,与历史进程作斗争的人都最终受到了相应的惩罚。阿甘的处世态度,就是一种被动的、自愿的、随波逐流的态度。

  无为思想之所以在本片中得到推崇,是因为理性--这种做任何事都必须有理由的原则的集合--被证明是容易犯错误的。拿布巴为例,在临死的时候,布巴问阿甘“为什么”,阿甘只是简单地回了句“你要死了”,英文原文更简单,就是“u died”。这种回答拒绝了给布巴的死提供任何解释,而事实上阿甘完全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给予布巴越战起因的深层次的解释,他不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在布巴只有几秒钟的存活时间的状况下,一切解释都是多余和毫无意义的。或者也可以理解为,越战本身就是一场错误的战争,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合适的理由来解释它为什么发生。片中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遇刺事件,本片同样没有给出任何解释,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安排是十分合理的,因为数十年来美国人一直未能弄清肯尼迪遇刺的真相,所以影片里如果给出任何解释都将会是很愚蠢的。阿甘在理性(rational)和合理性(reasonable)之间,选择了后者作为自己的人生哲学。

  阿甘哲学中另外一个比较“东方”的思想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事情的好与坏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下,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人的特质之间可以存在好与坏的转化,阿甘天生智商低,但这点在他进入軍队里就转化成了优势。珍妮天生丽质,后来却只能沦为脱衣俱乐部的唱歌小姐。类似的,事件之间的好与坏也能进行转化,阿甘被人欺负,却因此发现自己能跑的潜质,从而进大学后加入了校橄榄球队,也不幸地在毕业后参军去越南打仗,在那他遇到了一生最好的朋友布巴,也决心以后事业的方向--在自己的家乡买一艘捕虾船捕虾,之后遇到了暴风雨,然后他们的船只是仅存的一只,最终致富了。。。

  阿甘哲学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不可表征性。当阿甘准备在华盛顿纪念堂前进行反战演说时,话筒的电源正好被周围的人群不小心给切断了,当话筒恢复有声状态时,阿甘刚好已经说完了。在场的观众和银幕前的观众都没能知道阿甘究竟说了些什么。阿甘跑遍全国的壮举吸引了许多忠实的追随者,当被问及是何种宗教信仰让阿甘坚持下来的时候,阿甘什么也没有说。阿甘式的真相,是由它的不可表征性来定义的。

  阿甘与美国

  电影评论界在阿甘作为一个电影角色其代表整个美国这个国家的可能性的分析上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个争论产生了三种不同的说法:一是阿甘是美国传统的那种简单的、纯净的哈克贝利费恩理想主义的化身;二是他代表了走过过去200年的历史轨迹的美国;三是他反射了美国对其周围遭难的一种忽视甚至是无视。

  第一种评论说的是阿甘是一种美国理想主义的化身:一种纯净的美德,一种高尚而诚实的简单,不受旧世界偏见和复杂性的限制。阿甘的简单使他能跨过种族和阶级的障碍,不受它们存在的干扰。如果有两个美国,一个是在外侵略在内分离,还有一种“可能的”具有人道精神、知性、团结的美国,那么阿甘无疑代表了后者。正如这样,阿甘提供给了美国观众一种对其国家宽容和人道的自我定义的一种可能性。

  还有评论者认为阿甘就是近现代美国,其作为一个国家在历史进程中走来的一个代表。美国--和片中的阿甘一样--就像是一个愚笨的巨人笨拙地在历史中前进着,但是尝试着给身边的人或事物带来好处。美国作为被上帝选中的给全人类造福这一观点在影片中也能找到影子,那就是命中注定给周围人带去希望的阿甘。

  然而,评论界还有一种不太积极的说法。说阿甘是一个没有能力理解周围世界的傻子。他不了解自己好运之外的外界的不幸,也不知道自己的成功是建立在别人不幸的基础上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阿甘反映了美国的一种道义的失败。就像阿甘一样,很多美国人也有过不理解自己的幸运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经历。作为个人,阿甘的道德标准是无可争议的,但是他也同样自愿参军去越南打仗,却从来没有考虑过会给越南当地人民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为了挣钱,他也获取了商业上的优势由于风暴打翻了他的竞争对手的船。阿甘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角色,同样,他所代表的美国也是。

  阿甘和历史

  意识形态可以定义为“个人与他的实际生存状况的理想关系的一种表达”,从这个意义上,阿甘正传是一部意识形态的电影。他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好莱坞作品,对历史采取了完全乐观的态度,粉饰了历史上南部的种族问题和60年代的社会问题。这使得本片变成了美国修复记忆的一部分,而修复记忆这个词是用来表示媒体让大众“经历”他们生前从未经历过的历史事件,感觉那些就像是他们记忆的一部分一样。

  编剧在剧本的改编上动了手脚。原剧本的开头第一句话是“成为白痴并不像巧克力盒的巧克力的味道那样凑巧”,而在电影中阿甘说的却是“生活就像是一颗巧克力,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步你会尝到什么”。书中描写阿甘性行为的场景也被编剧给省略了。原因是原著小说的这些描写都是“不可接受的”。

  然而,是对美国历史意识形态的表现--尤其是对60年代文化的负面描写--吸引了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阿甘是以他的先辈,美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三K党的创始者命名的。然而阿甘好像并不知道这个团伙的种族主义暴行,反而把这个人记成了“一个伟大的美国内战英雄”,把三K党记成了一群罩着白床单装神弄鬼的人。阿甘的母亲选择这个名字是因为他想提醒阿甘“我们有时候会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这暗示着美国内部的种族问题并不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历史问题,反而是一个人由于自己的愚蠢越轨而导致的,三K党被形容成了“仅仅是愚蠢”。在随后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阿甘无意地化解了阿拉巴马大学的种族隔离,这样在观众看来,好像是白人为民权斗争做出了贡献,却从历史中抹去了美国黑人为其做出的真正斗争。

  在粉饰美国南部历史的同时,阿甘还把还把美国60年代的社会问题归因于当时的激进运动。珍妮就是美国60年代文化的典型代表:她唱民歌,穿着嬉皮士服装,搭便车去旧金山享受激情夏日,参加反战游行,服用药和其它毒品,尝试自由性爱。这些行为在影片中都得到了消极的表现。首先,珍妮的动机就很值得质疑:她看上去是当时文化的一部分,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政治原则,而是因为幼年的虐待史留下的心理创伤。其次,电影展现了她思想上的一些矛盾的地方:她参加反战游行,却能容忍身边男友的暴力。最后,故事确认了她人生态度上的一个最基本的错误:她由于患有艾滋而毁了自己的一生,却始终不顾一个在那等待着给她准备照顾她的善良诚实的好男人阿甘。

  阿甘正传这部电影里最有名的数码技术的运用便是把阿甘的形象插入到历史真实画面资料里。这样能让制片和导演“改变”历史,从而使其能更容易地被观众理解和接受。比如片中有很多阿甘和历史上最后被暗杀的名人的见面,然而阿甘只是说他们被暗杀“没有任何的原因”。阿甘对历史的看法很有特点,但是很容易误导观众,这样会让观众忘记那段历史其实是一段“真实的人为了真实的政治目的所做的真实的斗争的历史”。

  篇三、电影《阿甘正传》的观后感

  其实我看过很多遍《阿甘正传》这部影片了,每一次看总能或多或少有点收获。但是,在3月30日晚上在教学楼1310再一次观看这部电影后,我感觉收获的东西更多了。

  电影以一片羽毛的飘落为电影的开始,以前我不太懂,但这次我感觉到了,这片羽毛的飘落不正是如同一个降落人间的生命,当这片羽毛在天空中飞行,经过高楼、树、汽车等,你不知道它要去哪里,会落在哪里,这不恰恰说明了人这一生如同羽毛的飘落一样都是未知数吗?最后这片羽毛飘落到了阿甘的脚下,开始了阿甘着传奇的一生。

  阿甘生下来智商只有75,但他的母亲为了他以后的生活,于是想办法把他送进了正常人的学校。如同小时候的我们一样,总有坏孩子欺负人,阿甘也是常常受欺负,这时一辈子他喜欢的珍妮告诉他,跑。于是,他跑了起来,甩掉了追赶他的人,越跑越快,跑进了大学,跑成了橄榄明星,民族英雄,国会勋章获得者,乒乓球明星,百万富翁。

  同样和阿甘命运(阿甘的智商缺陷)差不多的丹上尉(越战中失去了双腿)却总是抱怨生活,抱怨老天,甚至抱怨阿甘救了他,没有和他祖辈一样成为烈士,而是一个没有双腿的怪人。但是抱怨了半天,他改变了什么?没有,一点都没改变,丹上尉依旧过得天天喝酒买醉的生活,可见生活不会因为你无休止的抱怨改变。但是,后来他看见执着的阿甘为了完成好朋友巴布成为捕虾船长遗愿而忙碌的时候,他第一次被阿甘深深地感染了,决定和阿甘一起捕虾,正是这个改变,成就了丹上尉成为了百万富翁、娶了个漂亮老婆。我想,丹上尉如果仍然像以前一样抱怨生活的话,他永远不会成功。

  影片又以一片羽毛结束,这或许是一种结束吧,对阿甘传奇人生画上了一个句点,但我猜想,它未尝不是一个开始,一个小阿甘的开始。

  篇四、电影《阿甘正传》的观后感

  上帝在给你关闭着一扇门的同时,也一定给你打开了另一扇门,说不定,走过另一扇门风景会更好。

  ——题记

  《阿甘正传》讲述了主人公福雷斯·甘从幼年到少年再到青年的成长经历,他从人人口中口娘养的傻瓜成为一名真正的成功人士。听老师说,这部电影当时上映时曾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改变了我很多的想法。

  主人公阿甘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为人善良、讲义气、信守承诺,也正因为他的这些优良品质,他收获了友情、爱情和荣誉。从珍妮到布巴再到丹中尉等,阿甘与他们都成了生死之交。虽然阿甘天生腿不好,总带着一股傻气,但他凭借着自己的坚毅、努力,逐渐超越了自我,创造了奇迹。他从跑步到踢足球,到参军、打乒乓球,再到捕虾,一直都有所建树。最后,他获得了多个荣誉,成为了百万富翁,也与他从小的好朋友珍妮结为了夫妻,并有了自己可爱的孩子。

  观看这部影片,使我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做好自己该做的,并坚决不做自己不该做的;不要瞧不起任何人,更不要认为某个人傻。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将要面对什么,就像电影中阿甘说的那样:“只有做傻事的人才是傻”,看起来傻的人说不定就是运气最好、最精明的人。

  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每一个人,学会宽容,学会坚持,学会专一,学会讲诚信,学会做自己该做的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