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The Other Pair观后感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微电影The Other Pair观后感

时间:2022-01-26 18:04:36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微电影The Other Pair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微电影The Other Pair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电影The Other Pair观后感

  20岁的埃及青年,以四分钟的微电影《The Other Pair》感动了世界上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阶层的人们,并荣获了埃及卢克索电影奖。笔者观后,为其所诠释的人性中最美的部分而感慨不已,并为影片无意中显露出来的败笔而深表遗憾。

  影片讲述的是两个同一年龄,不同身份的孩子,在火车站,因为鞋子而产生交集的故事。

  夏季的一天,11:56,人潮涌动的一个火车站,镜头聚焦在一双裤腿绾得高低不同的细腿上,脏兮兮的两只脚穿着人字拖,右脚的那只,破烂不堪,无法再穿。镜头上移,是一个衣着破烂,满脸污垢的小男孩(下文简称:穷孩子),在匆忙的人潮中,格外显眼。穷孩子捡起破鞋,赤着右脚,迅速地穿过人群,来到墙角的一块不大的石头边,坐了上去。穷孩子自己凭着经验,对坏掉的那只人字拖尝试修理,经过几番努力,毫无效果。

  失落中的穷孩子满脸无奈与辛酸,突然,在络绎不绝的人潮中,他发现了一双精致的黑色皮鞋。特写镜头中,一只小手拿着洁白的纸巾,对皮鞋进行细心地擦拭。皮鞋的主人是一个与穷孩子同龄的男孩子(下文简称:富孩子),衣着整齐,背着时尚的小包,看样子是和家人一起出行的。穷孩子的目光眼巴巴地随着这双皮鞋移动,流露出对其喜爱与渴慕的神情。

  富孩子随了家人,坐在距离穷孩子不远处的长椅上休息,期间还不忘拿出洁白的纸巾对皮鞋小心擦拭。12:00的钟声响起,火车准时进站,富孩子随了家人一起挤火车,行进中,他还不忘整理自己的鞋子。一阵拥挤,汹涌的人潮中,富孩子的一只皮鞋被挤掉了;然而火车已经启动,并开始加速前行。

  由于穷孩子对这双皮鞋念念不忘,一直在盯着看,所以他很快就发现了被挤掉的那只皮鞋。他一阵小跑过去,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捧了起来,神情专注,眼睛中充满了因极度喜爱而发出的亮光。短暂的犹豫后,他迅速地追起火车,冒着生命的危险,想将鞋子送还它的主人。镜头一转,最后一节车厢,富孩子正站在没有来得及关上的车门前,手把门把,焦急地回望。他看到:奔跑着追赶火车的穷孩子,手里拿着那只皮鞋,并试图递过来。

  车速太快,光着一只脚奔跑的穷孩子,始终不能顺利地将鞋递给对方;最后,他只好使出全身力气朝着车门扔了过去,然而鞋子掉了下来,穷孩子最后的努力也于事无补。影片最感动人心的一幕出现了:站在家人身边的富孩子,将自己另外一只皮鞋脱下来,扔给了穷孩子。捧着刚刚捡起皮鞋的穷孩子与站在车门里的富孩子,互相挥手告别,双方都是迷人的微笑,满脸幸福。影片至此,戛然而止,但观众心底最柔软最细腻的部分被深深触动!正所谓:“当真诚遇到真诚,一定会融化最坚硬的冰;当善良遇到善良,一定会开出最美丽的花。”

  穷孩子对那双皮鞋的喜爱与渴慕是毋庸置疑的',当面临唾手可得的诱惑时,他战胜了物欲,坚守了人性的善良。捡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使是自己最需要的,最渴望得到的,也一定要还回去。穷孩子的“拾鞋追送”,正是孔子所倡导的“君子固穷”思想的现实体现。

  富孩子钟爱自己的鞋子,并对其珍爱有加,但当确定无法得到失去的那一只时,他果断地成全了对方。富孩子的“脱鞋相赠”,正是孔子所倡导的“君子成人之美”思想的现实体现。

  当我们观看《The Other Pair》,并被其深深感动的时候,可曾想过,两个孩子身上闪烁的人性中最珍贵的品质,其实都是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所倡导的;然而,时至今日,作为孔子后代的我们,却身陷“互害模式”中,并苦苦挣扎,不能自拔。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微电影《The Other Pair》是感人肺腑的,但笔者也发现了另外的值得思考的部分,写出来与读者商榷!首先,火车启动后,穷孩子的追赶和富孩子手抓车门把手,半边身子腾空来接,都是一种无知者无畏的表现;其次,无论是穷孩子奔跑中经过的人群,还是站在富孩子身边的家人,都没有对两个孩子的危险行为分别予以劝阻,都是安全意识不足的表现。所以,对生命危险的集体无意识,是该部微电影最大的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