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武生》个人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影《大武生》个人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影《大武生》个人观后感 篇1
平心而论,《大武生》是一个绝好的故事,透过这部影片可以想象当初剧本大纲所呈现出来的惊艳风貌,影片除了因为题材好,更重要的是它的角度也恰到好处,它可以自然而然地让每部分角色的感情冲突都表现出一股和时代相契合的精气神来,无论是师徒情、兄弟情还是爱情都是水到渠成地成了一种定式。这是高晓松第一次执导的大片,他依然保持了自己不拘一格的个性,他选择了用最稳妥的方式处理影片中人与人之间的微妙感情,用娴熟而又另类的手法来表现情感,尽管依旧是稀里糊涂。
《大武生》开头气场极强,尤其是孩子临刑前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举动颇有《霸王别姬》的风范,这样的气场从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影片所呈现出的基调。接着,孩子就进梨园做了学徒,他到底是怎样逃离刑场的?我们在片中并没有看到任何交代。然后,有同行来比武,抢了上级官老爷赠师父的匾,而借口竟是“匾上也没写你的名字”,换一句话说就是“谁抢算谁的。”最后,按规矩退出江湖的师父带领师兄两人去深山进修,苦练出徒后师父告诉两人以后下山了要切记教诲:“不能去找仇人复仇,不能和同行女人苟且兄弟,两人要永远在一起。”随后点火自尽,兄弟俩泪流满面,在地上磕了一个头,转身进城就找仇家去了。
《大武生》的故事可能和我们喜闻乐见的感情发生了一定的冲突,而片中真正的感情戏,其实更有看头。这部影片的感情戏是紧紧围绕着韩庚、吴尊和大S这三位明星所展开的,大S是仇家的女徒弟,从另一个层面来讲也算是遗孀,两个臭小子接下仇家的产业后女人也就自然而然地跟着留下了;由韩庚饰演的二奎阴差阳错地爱上大S扮演的木兰,木兰对二奎一直以来也是那种说也说不清楚的感情;而吴尊饰演的大师兄刚开始仿佛和木兰还有感情,起码是那种“来电”的感觉,但是半道上竟然出现了由伊能静扮演的首长夫人,这两个人的结局更是叫人心生疑虑,有时候死亡竟也是糊涂的事情。后来,二奎决然进京去报家仇,然后遭遇危机,此时木兰舍命相救,二奎竟然因为一起偷窥事件和她大打出手,这场先搏杀后亲热的桥段似乎完全道出了影片的真正内涵,“大武生”与“大腐生”的感念更具戏剧化。
在《大武生》里,我们难能可贵地看到了一场场真真切切又糊里糊涂的感情,穿插在影片中的另类诙谐给了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这些到底是不是高晓松本意?《大武生》并没有做出定论。不过,如果我们想象一下这部电影的编剧邹静之先生的创作初衷,从邹静之的作品风范和民国的了解,我们看到的《大武生》绝对不是他所希望呈现出来的风貌。倘若非要给这种“背道而驰”找一个说服的理由,那就是“难得糊涂”。
电影《大武生》个人观后感 篇2
晚上,观看了电影“大武生”。这部电影拍的不错,演的很好。特别是它的剧情,它用了一个所有人都失败的结局给人以思考。
它的剧情是北京余派在给摄政王演出时得到了一块“武生泰斗”的金匾,余师傅在挂匾当天还收了两个徒弟。谁知当天却出了意外,上海的岳老板硬要和余老板比武。余老板失败,金匾让岳老板摘走。余老板苦心培养两个徒弟,15年后徒弟下山。在上海两徒弟打败岳老板夺回金匾。为了金匾,岳老板的徒弟席木兰设计让余老板的两个徒弟一龙和二奎相残,结果一龙腿残了。二奎被岳老板的弟子们下药坏了嗓子,席木兰最后拿着匾自杀。
我想,舞台放大了就是社会,我们每天都在上边竞技。就像红楼梦中说的,你方唱罢我登场。竞争无处不在,我们为了什么竞争,我们用什么竞争?我想这部电影都说得很明白了。
一块匾代表的是名誉和地位,在社会中就是职务和权威,我们每天的竞争不是为名就是为利。为了竞争,他们苦苦修炼,因为没有实力我们就夺不了那块匾。而竞争是你死我活的,很可能在竞争中兄弟、朋友这些东西不堪一击,电影中仇人可以变成朋友,兄弟可以在别人的挑唆下变成仇人。什么规矩、制度在仇恨和诱惑面前毫无用处,到头来当一切大白时他们发现,原来他们都是失败者。
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都要苦练自己的谋生技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样我们才能在竞争中不断提高,推动这个行业和社会的.进步。但是在修艺的同时还要修德,不能恃己之能老要和别人一比高下,难道各有所长不好吗?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不好吗?大家都要生存,为什么非要你死我活呢?
这部电影的结尾是大家都是失败者,我反思了他们失败的原因就在余师傅和岳师傅身上,如果余师傅真的好好教育了两个徒弟,他们就不会已到上海就报仇,师傅告诫的那三句话他们全都违反了,他的教育是多么失败!岳师傅去争金匾,砸人饭碗,招惹很多人和自己为敌,这样的人哪有不失败的?
我想,看过“大武生”,但愿电影中的悲剧不要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上演。
电影《大武生》个人观后感 篇3
由“醉驾”导演高晓生,著名动作指导洪金宝,偶像派人气演员吴尊、韩庚、徐熙媛、刘谦等倾力打造的梨园情感纠葛大戏——《大武生》,近日隆重上映。
说不期待,那是假的。先前看过几十秒的片花,在京剧中融入酣畅淋漓的武打戏,《大武生》虽不是开先河者,但还是吊足了不少影迷的胃口。《大武生》把国粹京剧当作一大卖点,启用众多实力派偶像演员,是确保票房率的过人之处。然而,恐编剧都难以自圆其说的支离破碎的故事,看后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影片试图融入世事纷争、梨园情仇、兄弟义气、江湖恩仇等所有吸人眼球的元素。试想,一部只有短短九十多分钟的电影,植入如此众多明线暗线,织成一张莫名其妙的“网”,必然让人应接不暇,如同堕入五里烟雾,分不清南北,摸不着要表达的意思,观之,如处处碰壁;观后,睚眦必报。让先前满怀的期待,变成看后的更多失望。
近期,国内几部大制作先后上映。《画壁》、《白蛇》皆遭诟病,叫好者寥若晨星。连同之前的《战国》、《关云长》等,每部电影未上映之前都是鼓足风帆,造足气势,在宣传方面不输功夫,最终结果却都败走了“麦城”,这其中,几乎都输在故事本身上,并非选材不当,而是粗糙不堪,经不起推敲,经不起咂摸。说的难听点,味同嚼蜡。当然,我们不可否认商业电影带给人们华丽的感觉,的确是一种高端的享受,这一点毋庸置疑的需要向外国学习借鉴。但,中国故事也从来不缺乏特色,只是缺乏表达的技巧和途径罢了。且看《功夫熊猫》的一胜再胜,谁还敢说中国电影缺乏故事素材?仔细思量,导致中国电影目前“营养不良”现象的根本,还是在于中国电影的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是从古传下来,至今仍做训诫的箴言。只是当下的人们,嘴上一直是那么传诵,实际行动中却从不顾忌。只要短平快,只要见效益,不管符合不符合实际,不管人们愿不愿意,不管影迷接不接受,我自拍自娱,醉乐其中。如若不是,较好电影为何一部也难求。再大胆说一句,急功近利,也恐不止是单单一个电影业的弊病,而是普遍常态,让人汗颜不止。
之所以,没有过多的讨论《大武生》的故事情节,也没有详细展开分析,还是希望影迷们见仁见智,通过观影,好与不好,皆在自心。
【电影《大武生》个人观后感】相关文章:
诗人晁公武生平简介08-17
电影观后感10-23
励志电影大合集01-15
电影风声观后感10-08
电影《热血教师》观后感01-22
电影《归来》观后感范文01-19
《骆驼祥子》电影观后感01-16
南极之恋电影观后感12-28
《心理罪》电影观后感12-28
电影圆梦巨人观后感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