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观后感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追风筝的人》观后感

时间:2021-03-10 18:15:5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追风筝的人》观后感

  在图书馆里,我经过了一个书架,架上放着与其他书显然不一样的一本书,那书书面是淡土黄色,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它吸引了我的眼球,当我仔细一看----《追风筝的人》….在我脑海中隐隐约约出现一幅一群孩子快乐地追着风筝跑的画面…我曾经在电视节目里看过《追风筝的人》电影的介绍,当时的我是不清楚《追风筝的人》是说什么的,也不懂的,只记得孩子追着风筝跑的画面里充满了笑声,《追风筝的人》观后感。就这样我产生了看《追风筝的人》的想法。

《追风筝的人》观后感

  一看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它的语言风格朴素,亲切,让人读起来有种舒服的感觉。文中有多处是用了伏笔,如故事一开始阿米尔的父亲说过“世上只有一种罪行---盗窃”“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一条生命,你偷走他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夺走他子女的父亲。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咋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故事的高潮时讲述了阿米尔的父亲曾经睡过好朋友兼佣人阿里的老婆,并且生了哈桑,阿米尔的父亲偷走了阿里的老婆,偷走哈桑作为自己儿子的权利,欺骗了所有人...他为此觉得内疚,他感触地说出这番话。当阿米尔说要哈桑离开时,阿米尔的父亲生气的说“我们是一家人,谁也不能离开谁”暗含了哈桑是他的儿子。还有故事一开头写到哈桑对阿米尔说的话“为你,千千万万遍。”随着故事的发展这句话变成了事实。这让给我惊讶,令我怀着兴奋地心情继续看下去,到底接下去故事会怎样,故事前部分的一些情节的含义是什么。

  《追风筝的.人》从发生在主人公的故事开展一系列的描写,讲述了当时阿富汗的社会变化、阿富汗人们的生活的变化,讲述了友谊与阶级观念、欲望的斗争,战争对人、生活的摧毁…

  从小生活在富裕家庭的阿米尔在佣人的儿子哈桑的陪伴下无忧无虑地生活,快乐地放风筝追风筝,生活总会有期望的,阿米尔期望得到父亲的爱父亲却对他很冷淡,他努力地成为父亲理想的儿子。在一年一度的风筝比赛中他成功地击败所有放风筝对手,只要哈桑帮他追到最后在空中被击落的风筝,他就会得到父亲的爱。

  可事不愿为,哈桑追到风筝时,遇到阿塞夫的刁难。阿米尔不知道如何选择,面对阿塞夫对哈桑做出伤害时,阿米尔可以阻止,但可能会被阿塞夫打成重伤,他自己得不到蓝色的风筝,可能因为得不到蓝色风筝他会可能得不到渴望已久的父爱,出于对阿塞夫的畏惧和从小渴望得到父亲的爱的欲望,年幼的他作出了自私的决定---牺牲哈桑。。。

  从此以后他就觉得对不起哈桑而本能地躲开哈桑,他内心很矛盾,想认错,可是他又觉得哈桑只是个佣人的儿子,为自己而受伤是应该的。阿米尔内心深处是善良的,面对自己对哈桑的所作所为而感到痛苦,即使他得到了父亲的宠爱,可他不快乐,因为对哈桑内疚,因为他的心是善良的。阿米尔为减少自己的伤痛,以为哈桑离开这个家,他就会从那悲伤的记忆中走出来,而设法让哈斯离开。结果他成功了,是因为哈桑知道阿米尔要他离开,忠于阿米尔的哈桑继续履行他对阿米尔的诺言“为你,千千万万遍。”离开了这个家,这让阿米尔更无法原谅自己的错,可他还有选择吗?沉重的记忆依然埋在他心底。直到离开阿富汗后在美国的他再次回到阿富汗时,他才从沉重的记忆解放出来。

  欲望使阿米尔间接伤害了哈桑,阶级观念使阿米尔失去哈桑、失去了亲兄弟般的感情,这一直使阿米尔痛苦,后悔。人性的弱点使悲剧一次一次地发生。为了悲剧不再发生,我愿意选择克服人性的弱点,珍惜我身边的人,与他们快快乐乐地生活,明白最重要的是他们,怎能让自己伤害他们呢?

  重返祖国,阿米尔发现眼前的故土已不再是孩提时的乐土,只是一个废区,满是战争后的痕迹,到处都是乞丐,萧条荒凉,毫无法律制度,暴力决定一切,仿佛是暗无天日地狱 。是战争带来的摧毁,导致民不聊生。昔日的美好已成历史,孩子追着风筝快乐地跑的景象已经不会出现了...这都是战争带来的,为什么会有战争?是人类无止境的欲望带来了不必要的战争,战争是人类自己伤害自己的运动。竟然战争只会让我们受到伤害,我们要选择和平,和平不是一个人追求就会有的,是所有人一起追求,一起努力才能得到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说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我们要尽自己整个生命和精力去追求和平,追求和谐的社会。

【《追风筝的人》观后感】相关文章:

《放风筝的人 》观后感03-31

追梦的人09-24

追梦的人03-02

名著《追风筝的人》个人观后感06-13

追风筝的人电影观后感范文11-12

追梦的人作文04-08

追影子的人散文05-23

追风筝的人经典语句03-31

追风筝的人好句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