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最新《西柏坡》的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在写观后感时,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立场。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西柏坡》的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部影片主要描写了三个孩子带着宠物准备去前线“打仗”,在路中偶然得知三个国民党计划要炸毁西柏坡,和他们斗智斗勇。最后终于活着回到西柏坡,给首长伯伯报了信。
在一次钻山洞小径时,叫核桃的男孩腿部中了敌人的子弹,枣花用布为他简单包扎了一下。后来,他为了引开敌人好让枣花和大金瓜回去报信,需要爬山,伤口又被撕裂,核桃咬紧牙关,坚持爬上了山顶。
我看得提心吊胆,生怕他滑下山坡,同时我也陷入更深的思考:核桃完全可以跟枣花他们一起回乡,至于国民党什么的交给大人们来对付。可是,如果这样,敌人就会跟踪他们来到西柏坡共产党的老窝,整个村子可就毁了。他之所以坚持到底,是因为他们是西柏坡的孩子:最忠诚,不怕苦难。当他们决定出走去前线,就注定要保护整个西柏坡的人们。那是一种常人没有的决心和坚毅,他果断地拒绝要留下来帮他的小猴、小兔和小松鼠们,说:“要好好活下去!好好的活下去!”不也是在表达他自己的心情,在鼓励自己要好好活下去吗?
烟火点起,国民党的愚蠢让核桃也难逃轰炸,他们瞬时没了音讯。而后来,他大踏步笑着回来了,说:“可别忘了,我还有聪明的鼹鼠呢!”但仔细想想,如果在现实中,谁又会只是夸奖身边的宠物聪明呢?对,他对朋友们对大人们掩饰了当炸弹声响起那一刻,他的惊恐无助,当然还有绝处逢生的惊喜。
就是在此刻,核桃、枣花、大金瓜,才从要去“打仗"的小孩,成长起来的。
西柏坡的孩子坚定、勇敢、果断、无私、机智的性格特点打动了我,让我佩服。正因为祖国和家乡摆在他们心中的第一位,所以在遇到种种突发情况时,才能够不顾自己的生命和焦急的家人。
正如电影的结尾:西柏坡和那里的孩子们,将会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永远,永远。
长途跋涉阻挡不了我们前进脚步。 4月15日,一八班的同学和家长们怀着无限崇敬和向往,奔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去寻觅革命先辈足迹,了解共和国建立历史背景,接受革命传统再教育。走进西柏坡,就走进54年前那个激情燃烧岁月,也就是走进一部辉煌、厚重历史!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小山村。这个不起眼村落,在那叱咤风云、瞬息变迁战争岁月,一下成为全国和世界瞩目地方。在那之前,经历了千年风霜雪雨,太行山下这个小村庄始终在默默无闻中沿袭着农耕纯朴生活。是一场暴风骤雨式中国革命,使这片沉寂土地卷起了滚滚热浪,掀起了巨大时代波澜,演出了威武雄壮历史“大剧”:上世纪40年代末,党中央、毛主席转移于此并在这里召开了历时两个月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宣告彻底废除封建半封建性土地剥削制度,实现中国人民梦寐以求耕者有其田;还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此决定了中国命运;并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设计了建立新中国蓝图和构架。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处在历史转折关头,谨慎领袖们敏锐意识到健康党内生活,将是永远保持党组织战斗力和革命事业兴旺“孵化器”。就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经毛泽东倡议,全会作出了称之为“六曰”规定:“一曰不做寿;二曰不送礼;三曰少敬酒;四曰少拍掌;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这在送礼泛滥、敬酒成风今天,这些看似平易却饱含深情历史叮咛,再次显示出了它深邃和凝重!
当我们离开了西柏坡,坐在飞驰于现代化高速公路大客车上,我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稚嫩充满快乐的笑脸时内心不由的感叹祖国的繁荣与富强。今天的西柏坡之行不知在孩子们的心里会留以怎样的感受,是否会让他们懂得珍惜现在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呢?我相信一定会的!
西柏坡是一部爱国电影,这部电影主要写了核桃和枣花的故事。核桃哥哥是儿童团的团长;枣花是儿童团中年龄最小的,也是唯一的女孩;还有三个男孩和三只小动物,他们各有各的本领。
西柏坡原来只是一个小农村,但因为后来有很多解放军叔叔住在里面。故事的起因枣花要带些吃的给前线的叔叔阿姨带些吃的,在路上他们碰到三的大坏蛋。他们是坏蛋的卧底,还好核桃哥哥聪明提前发现了。他用烟花来当信号单提醒解放军叔叔,而核桃哥哥发射的信号弹被坏蛋误以为是坏蛋卧底发射的信号弹,所以向地面发射导弹。坏蛋被炸死了,核桃哥哥却受伤了。
我觉得核桃哥哥是一个不怕牺牲的男子汉;枣花是一个聪明善良、乐于助人的小姑娘;而小动物们是勇敢而且永不放弃的西柏坡儿童团是个互帮互助、互相关爱、团结友爱的儿童团。
【最新《西柏坡》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西柏坡观后感03-31
《西柏坡》观后感03-23
西柏坡观后感范文05-29
走出西柏坡观后感10-25
(精品)西柏坡观后感范文10-03
西柏坡观后感7篇05-10
西柏坡观后感5篇【优选】10-12
学会勇敢和坚强——电影《西柏坡》观后感10-02
最新《姜子牙》观后感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