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通用6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
周一,直到看完电影,我才得知,香港知名导演尔冬升的外婆竟然是蒙古族,我忍不住在想,他是带着怎样复杂的感情在外婆的故乡把《海的尽头是草原》拍的如此细腻感人。
时间回到1959年,全球各地发生着种种大事,苏联发射了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而在东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犹如春日里的倒春寒,席卷了刚刚成立十周年的新中国。三个春秋,像黎明前的黑暗,朦胧中的中国人民在饥荒里匍匐前行。
南方各地洪水肆虐,冲散了无数家庭,饥寒交迫中的人们被迫抛子舍女,留下了成千上万个孤儿。无依无靠、流离失所的几万个孩子稚嫩的恸哭声,喧嚣了全国上下。各省的民政局奔走求助,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当时已是饿殍满地,根本无力喂饱这几万个嗷嗷待哺的小生命。
在一次中央会议上,负责妇幼工作的同志遇见了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请求他帮忙支援些奶粉。乌兰夫回到内蒙古发现当地因自然灾害连奶粉都难以生产,思忖再三,他提议把孩子们接到内蒙来,送给当地牧民收养。就这样,1960年,来自南方各地保育院,前前后后几千名孤儿坐上一列列北上的火车,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了北疆草原。而同样在饥饿边缘游走的草原人民一见到孩子,就亲切的收为己有视如己出,奉行了这片土地上最朴素且纯粹的生命哲学——“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等待迎接新的黎明。
以上是“三千孤儿入蒙”的历史,也是内蒙古在共和国的特殊时期饱含家国情怀的故事。而电影,则是以此为背景,述说了一个上海哥哥寻找当年被家人遗弃的妹妹的故事。男主人公杜思瀚幼年时,母亲因无法养育两个孩子把妹妹杜思珩遗弃在了保育院。60年后,在母亲弥留之际,杜思瀚带着母亲一生的执念踏上了寻亲之路。
妹妹杜思珩在1960年来到内蒙古后被善良的蒙古族牧民萨仁娜、伊德尔夫妇收养,在这里,远离家乡的孩子们试着融入新的环境和家庭,所有的不安与伤痛,都被感天动地的草原民族的大爱逐一化解。最终他们用几十年的时间学会了敬畏生命,并坚韧成长,在蒙古高原落叶生根,这一刻的他们,也有了新的名字---“国家的孩子”。
海的尽头是草原,而生命的尽头是广阔的时间,在讴歌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主题下,不同于其他主旋律电影略显单薄的喊口号,故事更多的是在细节处捕捉温情,以粗犷但富有哲理的情节阐释了大爱与私心的平衡:领养家庭的哥哥那木汗为救妹妹杜思珩而牺牲后,她一夜长大,最终成为这个牧民家庭的“哥哥”---她是那木汗生命的延续,她终于不再因年幼时“被遗弃被领养”而纠结于身份认同,她开始真正接受自己并知晓了生命的意义;而当年为了不被妈妈抛弃,把自己弄成重感冒留在了上海的哥哥杜思瀚,在懦弱中逃避了一辈子,最后在找到妹妹后,坦诚并释怀,重新成为了“哥哥”。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有了最优解。
电影的最后,两位阴阳相隔的母亲以对话的方式完成了影片主题的升华。站在广袤的草原上,已经百岁的萨仁娜额吉对着天空诉说:“姐妹啊,虽然我们未能见面,感谢你把这么可爱的女儿生下来,这样我们才共同把她抚养成人!”牧民母亲那双粗糙的手掌,在天地间,用守望相助书写了人间真情。个体生命有着数不尽的阴差阳错,中间夹杂着奉献、妥协和包容,所有的人与事,虽有缺憾但也圆满了。镜头表达了蒙古族人民永远坚信“腾格里”的意愿及命运的安排,是全片中主创团队对蒙古族图腾精神最深刻的诠释。
草原啊,永远不会消失,民族精神啊,也永远不会荒芜,在不同的时代里,她都会化成甘霖,流经之处,肥沃土壤,滋养大地,最后奔流入海。彼此搭着肩膀的手足们,就像波涛里的浪花,千千万万的同胞们,紧密连结着海与草原,在苍茫的草原深处,永无尽头,永垂不朽!
教师《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2
“要把工作组织好,把孩子安排好。”一个重大决策在内蒙古自治区化成一场场爱心接力行动。
“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一声郑重承诺在新中国史册书写出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佳话。
连日的暴雨,倒塌的房子,无家可归的灾民,被抛弃的孩子,这是真实发生的故事,是新中国史册中凝重的一笔。
上世纪六十年代,受灾害的影响,上海、江苏等地保育院涌入大量孤儿,他们严重营养不良,受到疾病和生命的威胁。面对面黄肌瘦、哭闹不止的孩子们,奶粉短缺、保育员人手不够的现实困难,受当时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康克清同志所托,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的乌兰夫提出将孩子们接到内蒙古,让有条件、有能力的牧民们抚养孩子,周总理欣然答应并再三叮咛要照顾好这些“国家的孩子”。
一趟趟北上的列车,跨越大半个中国,运送三千孤儿进入内蒙,带去希望和未来。广袤无垠的蓝天,浩瀚无际的草原,奔驰的骏马,追逐的羊群,茁壮成长的孩童,都是草原最靓丽的风景。原本相隔千里,毫无血缘关系,如今却骨肉相连,生死相依。三千孤儿入草原,演绎了一段跨越血缘、民族、地域的历史佳话。
视觉总要比文字更给人震撼的冲击力,言语的记载也不能完全书写出现实的困难。我从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中窥得一些历史往事,现实的无奈、亲情的羁绊,还有那些被隐藏的情感。
教师《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3
前天下午,由重庆山城志愿服务中心组织,去沙坪坝区凤天大道金阳时代汇博纳国际影城观看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
怕堵车迟到,去的早了些,便仔细观看大厅里的海报: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脑子里开始想象,三千个孤儿千里迢迢去内蒙,三千个家庭来接纳,该是多么宏大的场面?如此浩大的“工程”会怎样叙述?能打动观众吗?很是期待。
三点正式开演,产生错觉,怎么是这样?原来是其它几部电影的宣传片。
因为看了海报,知道主演是陈宝国,看到陈宝国突然被惊醒坐起,知道电影正式开始了。没想到开头这么平实、质朴,并没有我想象的宏大场面,而是从个体的小家庭视角切入,展开整个故事。
陈宝国扮演的知识分子杜思瀚,被患阿尔兹海默症母亲的声音惊醒,走近母亲身边,医护人员也来到母亲病房,母亲把护士认做唯一记得的女儿,杜思瀚的双胞胎妹妹——杜思珩。
“念了你一辈子,想了你一辈子,欠了你一辈子。”杜思瀚带着母亲的遗憾,带着自己的悔恨,也带着病重的身体,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开始了一段寻亲之旅。
时间回到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短缺困扰着全国各地,大批孤儿的温饱问题更是迫在眉睫。为此,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请缨,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乌兰夫的承诺掷地有声:“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将三千名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交给了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
一段历史佳话就此开启。
60多年前,小男孩杜思瀚怕妈妈送他去“孤儿院”,故意跑到外面淋雨生病,无奈之举,妹妹被送去了“孤儿院”。就这样小女孩杜思珩与“三千孤儿”一起乘坐火车,跨越半个中国前往内蒙古,来到完全陌生的草原环境,这些“国家的孩子”获得了当地牧民们毫无保留的热情与呵护。从小思珩不习惯“原生态”解手方式、吃不惯奶豆腐、睡不惯蒙古包,到完全融入草原家庭,银幕上花了近一个小时来呈现。当然现实生活里或许要花上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哪怕经历了十年的磨合,杜思珩已经学会了说蒙古语,也吃惯了奶豆腐,还能够骑上骏马在草原上飞驰,甚至拥有了一个对她宠爱备至的哥哥那木汗,但她心里面始终小心地藏着地图上“南方”的那个城市,藏着抛下她的妈妈和哥哥杜思瀚,她执拗地想要回上海,想要问问妈妈为什么舍弃的是她。
终于有一天,她以为自己做足了准备,带足了干粮,奔向“南方”。不料被流沙淹没,以为就此失去了年轻的生命,观众无不为之惋惜。
镜头切换到知情人的难以言说,杜思珩不但没能回到上海,还一辈子留在了草原。为报答也为救赎。因为救她,哥哥那木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悠扬的旋律戛然而止,从此阳光下少年单纯的笑脸再难重现,在前面大段的平稳铺垫之后,电影最后却充满了意外。一位蒙古族老奶奶出现,说自己是那木汗,这一刻,简直惊呆了,杜思珩把自己活成了那木汗。编剧和导演认真做了各种伏笔,让这些反转和冲击,来得扎实而充满力量,叫人为角色的命运心疼、心痛。
当杜思瀚站在亲生妹妹、一个非常蒙古族的老年妇女面前,他们的对话并不激昂,却汹涌澎湃地藏下浩荡的历史和个体经历过命运后的通透与释然。哥哥终于问出了那一句,“恨过我们吗?”妹妹想了想,认真地答道:“小时候曾经有过……”
那一刻,泪如泉涌,因为我真实地听到过这种来自内心的声音……
曾经有过,但大草原上,质朴无私的蒙古族同胞,用爱维系着一个又一个超越血缘的家庭,弥合了这一道道伤痕。
曾经有过,但未曾谋面的两位母亲,跨越“海”和“草原”,用爱共同养育了一个孩子。生活可能有时很残酷,但爱、善良和同理心最终叫人释怀,也叫人勇敢。
曾经有过,正如演员陈宝国所说的,走进影院的我是幸福的。
我想说的是,走进影院的我也是幸福的。
一部将历史与现实,国家与个人,紧密结合,遥相呼应,真实动人而不说教的,值得观看的充满爱和真情的好电影。
最后要感谢小演员的表演,真挚、机灵、可爱;感谢陈宝国精准的演绎,质朴、内敛、节制;感谢重庆山城志愿服务中心走心的小礼物!
愿人间真情与大爱就像这卡片里包裹的种子,生生不息,永远繁衍。
教师《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4
中秋节的时候,总是刷到《海的尽头是草原》的相关物料,大概是从小生活在内蒙古的缘故,因此这段和内蒙古有关的历史,便多了一些好奇。
第一时间去搜索有没有排片,很可惜我家所在的小镇暂时还没有,便想着等收假回单位上班后就去万达看。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收到公司群里发的文化团建活动链接,刚好便是组织看《海的尽头是草原》这部影片,我毫不犹豫报了名。
前有《隐入尘烟》“逆袭”成功留下的后劲儿还没过去,《海的尽头是草原》就选择在9月9日上映,恰逢中秋时节,光听影片名字就不难猜出走的是慢节奏的温情路线,看样子又要给2022年的岁末季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上映时间上来看,作品是具备戳中观众心理防线的天时条件的,特别是疫情下的团圆,亲情与守望或许会变得更加清晰而刻骨,这让人在观看影片之时,会对作品传递出来的世界观,有更深刻的理解。
其实在没进入到电影院之前,我和很多没看过影片的人有相似的顾虑,关于导演是尔冬升这件事,不免会生出一些感慨:
一个长期以悬疑刑侦等题材而闻名的香港导演,在以偏远地区历史为背景的作品中,能恰如其分地阐述出那段厚重记忆背后的人间百态吗?会不会高开低走?
事实证明,这些顾虑都是多余的。温情而不刻意煽情,追忆而不热衷诉苦。
当真实的历史通过影视化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即便时间已过一甲子之久,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内蒙人,还是能穿越时间的更迭get到那些主人公们内心的悲喜哀愁。
电影的背景取材于新中国历史上真实事件“三千孤儿入内蒙”: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致使江浙等地孤儿院不堪重负,大批孤儿面临饥寒交迫的危机,不得不向全国其他受灾稍轻的地方求援,内蒙古便是其中之一。
因路途太远,从内蒙运送一次物资到江浙耗费的时间、人力、物力成本出奇的高,终究也是远水难解近渴,此时在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牵头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向中央请缨,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将近3000名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给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
对于那些远离家乡的南方孤儿们而言,虽然背井离乡一辈子都难以见到亲人必将是童年里一段灰暗的记忆,但相比于饿死在亲人的怀里,能在异地他乡长出新的生命却也显得格外幸运。
虽然学着融入新环境,适应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于他们来说很难。但接纳新的家人,是爱跨越山海,连接草原和沿海的双向奔赴。
结合历史,这其中传递出的精神内涵,是一段值得反复咀嚼的故事,而影视化的呈现,带着我们更近距离去抚摸那幅历史画卷褶皱之处留给人的思考与震撼。
人物虽小,但有大爱,留在孩童记忆中的那些伤痛与不安,或许在另一个环境里依旧会衍生出新的情绪和矛盾,但终将被人间温情一一治愈。
没看影片之前我就在想,这个片名虽然诗意,但总觉得逻辑上讲不通,海的尽头怎么可能是草原呢?可能是从雪山流下来的一条河,可能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却绝不可能是一片草原。
看完以后懂了,因为爱的尽头是辽阔的自由,包容世间的一切......
总有人为“爱”这个字,义无反顾地做着什么,赋予它更深层的意义。
草原是那三千孤儿最终的归宿,也是他们生命的托底,像荒野里开出的小花,被在意,才能焕发生机。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具有浓重现实色彩的电影,影片从一对分离几十年的孪生兄妹杜思瀚与杜思珩的命运出发,凝视那个动荡年代下,掩藏在物质匮乏背后的精神困境。
特别是有关血缘亲情的艰难抉择,将一个时代的丑陋与悲哀,无助与辛酸刻画得淋漓尽致。
托娅第一次去到孤儿院实地考察时,看到那些孤苦伶仃的孩子说了一句:“怎么大多都是女孩”?
有些评论说,从悬疑片到现实片,尔导的批判精神不见了。其实批判不一定是尖锐的、愤怒的、冲突的,借着托娅的台词,言简意赅的一句话就是对那个时代重男轻女观念最温柔的暴击。
以及影片最后当杜思瀚泪眼婆娑看着杜思珩,问她有没有恨过时,其实无论是杜思珩还是观众都明白那些没有说出口的真相是多么残酷。
“留下身体比较弱的那个”是台词里的答案,可即便没有杜思瀚冲进雨里把自己淋到生病才幸免流落到孤儿院这一茬,我们也能窥探到那些不言自明的时代印记。
归根结底,那不是灾荒之年为了生存母亲选择留下了谁,而是时代背景逼着她必须要送走谁。
所以,杜思珩这个名字是母亲的心病,也是哥哥杜思瀚的愧疚;
所以,即便得了阿尔兹海默症,母亲临终之际依旧心心念念着被自己亲手送走的女儿;
所以,即便因为绝症只剩几个月生命的杜思瀚跋涉千里只为找到妹妹。或许,时隔多年他们心中所求早已不是能否重聚,而是圆最后一面的心安。
可能在观众眼里,这一家三口都挺自私的,其实这种理解也无可厚非,人人心中都有爱,也都有自私的一面。我们敬畏生命的伟大,也要接纳平凡的渺小。
从人性的角度看,如果母亲和哥哥身体都很好,没有老年痴呆,也没有绝症,家庭美满,儿孙满堂,或许他们就不会那般迫切地要寻亲,毕竟亲手送走的人,又要如何心安理得求一个原谅。
从取舍的角度看,如果妈妈没有亲手把杜思珩送到孤儿院门口,最后和她承诺了一句“妈妈一定会接你走”的谎言,还被小伙伴无情戳穿,或许杜思珩的心里就不会种下偏执和仇恨的种子。
她的聪慧正如她的名字,之所以选择萨仁娜并非是因为像其他孩子一样“想跟她玩”,而是一种认识到自己已经无法回到上海的妥协。与其被别人抱走,她宁愿跟着一直待她很好的萨仁娜。
心若不在草原,再多的祥和都是假象。所以,最后杜思珩和马正元携粮出逃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她像一只养不熟的白眼狼,回想杜思珩第一次在他们面前哭,第一次在漫天风沙中骑马追阿爸的情节,都是因为她在寻求安全感和归宿,一路走来被抛弃的记忆太过深刻,她再也不想去经历。可她有为草原家人做过什么?似乎并没有!
杜思珩可以说是整部影片中最不讨喜的角色,可是吐槽归吐槽,回头细看她的命运,似乎也能理解了。
一个背井离乡充满仇怨和执拗的孩子,又怎么可能去爱别人呢?一个从小丢了伞被迫流落到草原的孩子,要如何去给他人撑伞呢?
可是再渺小的人,都有值得被在意的时候。就如那木汗这个说不了清晰话的哥哥,却毫无保留地对她好,因为她曾送过他一朵花,让他觉得自己值得。
也因此,那木汗偷偷告诉阿爸,额吉对这个妹妹比对他还好,看似在告状,其实他心里很开心。在他眼里,这么好的妹妹,值得他们一家人来爱护。
说到底,每个人都生而平凡,内心都有自己的私欲,只是有些人的私心在人间大爱的渲染里,显得渺小而隐晦。
不同于杜思珩张扬而毫不掩饰的自私,额吉萨仁娜的私心是儿子到了适婚年纪却因为嗓子坏掉找不到媳妇而产生。
因此,她收养杜思珩后也有“童养媳”的想法,这样的念头在她和伊德尔躺在蒙古包希望他留下来一起照顾孩子时有所表露,在她将有特殊意义的首饰交给杜思珩时第一次被放大。
而那木汗一直以来对杜思珩的照顾也并非完全是哥哥对妹妹单纯的喜爱,面对长大后马正元和杜思珩第一次相见时眼神中的意味,他吃醋了。可即便如此他也从未因为私心做过任何伤害杜思珩的事情。
这一对草原母子埋在心里的念头,和他们对杜思珩发自内心的爱护相比起来,微不足道。所以才能说出,如果妹妹执意要回上海,那便由她去吧。
爱和宽容,才是化解世间一切仇怨的解药。
这个作品告诉人的哲思,是学会与世界和解,与他人和解,与自己和解。
如果用尖锐的批判为底色,杜思珩确实不值得被草原父母原谅,但联系到一整个时代的叹息与亏欠,唯有失去才会让留存在手里的东西变得珍贵。
或许亲情之于所有人都是如此,平时都是润物无声的家常琐碎,唯有当着面消失那一刻,才能感觉到它的弥足珍贵。
这大概就是相认那一刻,亲生哥哥杜思瀚泪眼婆,内心千帆过尽,而杜思珩却已经毫无波澜。
因为他们当时是处于不同的情绪维度上,杜思瀚沉浸在团圆的感动之中,但于杜思珩来说,从不愿相见到最终得见,杜思瀚于她而言最多就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一个和她有着差不多名字的远房亲戚。
如她所言,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这种要回归原生家庭的执念就没有了。当她决定成为那木汗的那一刻起,原生家庭对她的羁绊就已经消失了。
她也终于和上海的家庭告别,与至亲和解,不见,不念。
当百岁的萨仁娜和儿孙满堂的杜思珩面对夕阳,当她隔着时空和杜思珩已逝的亲生母亲对话:
虽然未能见面,但养育了同一个女儿,非常感激你,生下如此美丽可爱的孩子,给我机会当她额吉。
这样的结局看上去似乎是大团圆,却也不是强行的he,因为每个人最终都因为爱而和解,与自己和解,与时代和解。
内蒙古有一句谚语: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如果一个草原母亲收养一个孤儿,或许能够体现她的善良,但如果是一个草原养育了3000多名孤儿,那就是刻在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精神烙印了。
时光远去,或许很多人和事都在被逐渐淡忘,但那段被赋予使命的记忆将永远镌刻于历史丰碑之上,熠熠生辉。
教师《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5
《海的尽头是草原》讲述的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南方受自然灾害,出现大饥荒。(之前,这一段饥荒的历史也听过父辈讲过,但第一次通过电影了解到这段历史)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主人公——杜思翰的妹妹(杜思珩)从上海福利院被送到内蒙古。六十年后,杜思翰去内蒙古寻找妹妹杜思珩的故事。该影片采用寻亲作为主要叙事时间轴,也在寻亲过程中,穿插很多老人的回忆。
影片中,除了有爱情,亲情和友情外,还有各民族同心协力抗大灾,渡难关的家国情怀,可以说是一部反映“民族团结”主题,最好的影片。可以说通过一个寻亲故事,带出了一个大主题,而且不乏精彩、又有趣的片段。比如说,那木汗和他几个兄弟帮小杜思珩找到毛巾那一段,去逗小杜思珩开口叫哥哥那一段;还有杜思珩长大以后,在参加婚礼时,遇到小伙伴,那木汗吃醋,和哥哥用身体挡着妹妹杜思珩,不让其看自己的小伙伴那一段。总之,还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片段。
影片故事的情节不算复杂,改编一个真实的故事,但影片中超越山海的亲情,友情和爱情,让人记忆犹新。比如说,那木汗与杜思珩的爱情,不那么浪漫,却很动人。也有一些让意想不到的点。比如说,讲述杜思珩成长故事的几个老人,讲完杜思珩被陷入沼泽地之后,我当时以为影片就这样讲完了,谁知道讲述故事的老人虽然把故事讲完了,但因为对杜思珩有承诺,所以他们故事只说了一半,没有彻底讲完,而是在帮着杜思珩彻彻底底的忘掉自己的身世。
当然,他们之所以又把故事想下去,把杜思珩及其同伴,在沼泽地被那木汗救出来,而那木汗自己牺牲的事情说出来,其实讲述的几个人老人也有一番争论,一番掂量,最后还是道出了原委。
影片结尾,道出原委的不仅是讲述回忆的几个老人,还有寻妹的杜思翰,他最后也道出了自己为什么要来找妹妹?当年,他听要妈妈把他和妹妹,其中一个送到福利院,他为了不被妈妈送到福利院,跑去淋雨生病,因此躲过了被送走的命运。说完这些之后,他问妹妹杜思珩,怪妈妈和自己吗?对此,杜思珩的回答也是很真实和感人。小的时候是恨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变迁,她已经释怀了,不再责怪谁?
最后,再说一下影片的泪点。 那就是那杜思珩和她养父母和那木汗一家四口坐在草地上的一个湖边。马苏用普通话说的那句话,“阿爸、额吉、那木汗,我们爱你,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就故事本身而言,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并没有刻意地去夸大各种情感,反而是尊重事实,将人物最真实的一面给展现出来,不仅如此,片中的诸多转折,在夹杂人物宿命的同时,也足以让观众感动,“爱”这个主题始终被紧扣。
前年,有幸去了一趟内蒙古,参加了兴安盟那达慕,发现现在的草原已经没有蒙古包,但草原上的爱,依然随处可见。希望疫情早点结束,然后有机会再去一趟草原,看看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
教师《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6
观影过程中,看到阿爸在沙尘暴中赶来把杜思珩紧紧抱入怀中永不言弃的时候,孩子们哭了;
看到那木汗为了救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而被流沙吞没,孩子们哭了;
看到阿爸对着长空明枪,放生了那木汗生前的坐骑,白马长啸一声飞奔而去,孩子们哭了;
看到杜思珩从此改名叫那木汗,为他续写生命,不是他甚是他,与亲哥哥相认、相互倾诉的时候,孩子们哭了;
看到额吉百岁生日,为思珩已经过世的母亲祝福的时候,孩子们哭了......
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影片,观看过后,同学们也各抒己见。通过观影,他们被辽阔的大草原所震撼,为可爱的小羊、骆驼而兴奋,为民族大团结而自豪。康龙兴被那木汗的真情所打动,王伟丞为蒙古族对大自然的敬畏所吸引,大家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黄诗淇深有感触地说:“我之前去过内蒙古、云南等地游学,亲身体验过内蒙古族、藏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今天通过这部电影,我更加深刻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各族人民都团结友爱!“同样受到影片强烈震撼的颜梦霏同学表示:“我深深地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富强明主、和平幸福的国家感到欣慰,作为新时代共产主义接班人,我们会更加努力,长大了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影片虽已结束,但民族大爱的种子已经种在孩子们的心里,慢慢发芽!
【教师《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相关文章: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精选11篇)09-28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精选11篇)09-28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精选10篇)09-28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精选8篇)09-27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精选5篇)09-29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通用7篇)09-28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通用6篇)09-28
观看《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精选6篇)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