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精选10篇)
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国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国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1
《死亡诗社》让我内心情感汹涌,让我不知所措,人,激情的活着。我在这里无法全面的剖析它,只想借其中的激情这一重要旋律进行一定的发挥。
人类是应当要有一点激情的。因为有了激情,人生才不一般;因为存在激情,人类的生存比动物的生存更丰富;因为有了激情,人才之为人。
人类不应当只忙于工作以及日常的琐事,不应当仅为地位和财产耗尽精力,人不是一架在社会这个大工厂里运行的机器,一架机器的生存比动物的生存还低廉,因为动物还懂得享受阳光、草地和空气,人要实现的是诗意的栖居,人是应当要有一点狂醉的酒神精神的。梭罗说:"大多数人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怀着一份激情去生活,你才无愧于仅有的一个人生。事实上,人生本是一堆没有价值的废柴,需要激情之火的点燃。许多的人寿终正寝,回望自己的人生之柴,发现它完好地腐烂了;而有些人的人生之柴,尽管只剩下灰烬,他却能骄傲地说:"我曾经热烈地燃烧过。"
人生只有一次。人生是可贵的,这首先表现在人本身是高贵的。
人是高贵的。荷尔德林诗曰:"我真想证明,就连璀璨的星空也不比人纯洁。"人类为什么这般崇高,因为人类能感受万物,能体会美;万物美丽地存在着,但它们自身不知其美丽,而人知道,人能够欣赏一切。
美让人产生激情,产生活着的幸福感。人类的灵魂被乌云中的雷霆振奋地扫荡过,被飞流直下的瀑布湍急地冲刷过,被灼热的骄阳热烈地炙烤过;在海洋里,波涛曾撞击过我们的肉体,在火山里,热浪曾洗涤过我们的筋骨,在高空中,狂风曾战栗过我们的魂魄。人因此而变得丰盈。
这般的心怎能没一点激情呢?拥有诗意的无穷可能性的人生怎能不幸福地毫无遗憾地过一场呢?我们怎会不憧憬像惠特曼一样大吼:"站在世界的屋脊上,我喊出我野性的狂叫!"梭罗说:"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我们应该激情地活着。但现实是现实的,我们不可能一生永远跌宕沉浮,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有机会成为时代的弄潮儿的。现实的冷酷时常将我们的理想摧毁的支离破碎。霜冻太冷,火焰也会熄灭。
不过,激情地活着不等于传奇地活着。完全的浪漫主义的人生实现不了,我们也大可以尽自己的能力把能做的做好。《约翰克利斯朵夫》里有一句话:"英雄就是做他能做的事。"
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今天有意义,就是在有机会激情时去激情,抓紧每一刻去做最好的自己。身处青春期的我们,更应该把握现在,尽情地去释放青春的激情,度一个没有遗憾的高中。而不是全部的生活仅沦为做题、功课、考试。不要把一切的激情都留到大学去释放,大学自有另一份激情等着去释放;就算这么做了,这些过期的激情到时候还能完好无损地释放么?这就像刻舟求剑,尽管做了标记,但那柄属于高中的情感的剑已再难找回。而且,很多人到了那时也是不会释放激情的,因为大学还要忙于考研、找工作等种种琐事。对于忙人来说,永远都忙;说释放激情处处没空,用周国平的话说是"时时都有空"。的确,高考是我们学生必须要面对的,但同样我们也得知道,青春不只是高考。不要在我们白发苍苍,处于人生弥留之际,细数自己的一生,回望那个最桀骜不驯的年龄时,却只发现一片空白,或者满纸的习题,末了是北大或清华。哦,不,绝不能如此,到了那个时候,北大清华早已成了无足轻重的事,美丽的回忆和激情的岁月才是一生的财富,只有这些才会使你有活了一生的实在感。否则才是"老大徒伤悲"!人生太短了,因而显得珍贵,我们应抓紧现在,只争朝夕,及时行乐,莫待无花空折枝!在死亡的彼岸遥望,我能大声地骄傲地说:"我的一生硕果累累!"
美国诗人丁尼生在吟唱:"及时采撷你的花蕾/旧时光一去不回/今天尚在微笑的花朵/明天变得风中枯萎。"
中国诗人李白也在高喊:"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最后,真的推荐大家看这部电影。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曾说:"你们读一百本杂志,不如读拜伦的一行诗。"我要说:你们看一百部偶像剧,不如看《死亡诗社》一句台词。
美国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2
我一直对中国大陆以外的教育很好奇:别样的文化下、别样的社会形态下,人是怎样成长的?于是,看电影,得到一些了解。即便是看其他题材的电影我也不由自主地会留意于学校教育的内容。
《死亡诗社》,果然名不虚传,很吸引我,一遍又一遍地看。那些动人的场面深深留在脑海里。影响最深的是基廷老师领着男孩子边踢足球边诵读诗歌。
“无论战斗胜利与否,都要迎着敌人英勇向前“,男孩在他的大声敦促下喊出诗句,把球大力开了出去。
“要做一个世界水手,驶向所有港口”;
“要做生活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爬上绞架,迎着枪口,要面不改色“;
“从今以后的生活,增添了诗的乐趣“;
男孩们一个接一个喊着基廷给他们的纸条上的诗句,并把球开了出去。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放不开手脚的男孩,基廷敦促着:”大点声,盖住音乐,我听着不够英勇!“”来吧,先生,感情充沛点。“同时脱掉了外套,参与到了踢球。男孩们一开始是拘束的,到后来领悟到老师的用意,藏在身体里的活力迸发出来。
此情此景,令我暗暗叫绝,这老师怎么想出这样契合学生们成长的绝招。孩子们在老师的启发下显现出了无穷的活力。喊出诗句的同时,男孩们理解了老师的用意,诗歌的意义在踢球中自然显现,诵读的本真在少年挥洒激情中体现。诗歌的意义——灵魂迸发出的欢歌。诵读——身心的奔放,绝不是纸张上文字的那份单薄。那一刻,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如神一样的澄澈英勇。
基廷还鼓励他的男孩们站在桌子上并告诉他们换个角度看这个世界会很不一样,男孩们一开始迟疑着,从来没有成年人这样引领过他们,到后来尝试着站在桌子上俯视,他们站在上面的时候自然表现出一种自信、神气;基廷在中庭场中以走路的形式让大家明白一致性,同时也要大家保持个性,还鼓励学生不要害怕恐惧,要树立信心。
一幕幕,基廷以他最真诚的的心灵引导男孩们更接近内心,引领学生感受真正的精神的成长。
基廷何以能做到这样动人?是他的真诚。诚之者,天之道也。诚之者,教之道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不精不诚,不能育人。不诚,不会体察到学生需要什么,不会辨析要教给孩子什么。不诚,只能是传声筒,没有教育力量;不诚,老师仅仅是所从事一种职业,并不能履行其真正的职责。
韩兴娥是真诚的,她认为学语文要有丰厚的积累就领着孩子这样学语文,她所做的绝不为成名。雷夫是真诚的,否则无法参透真相。他的奇迹是真诚面对教育面对孩子的成长创造的奇迹。我们第一线的老师应该真诚的面对学生,想想自己能给孩子们什么,而不是疲于应付各种理念,投机取巧迎合某种趋向。这个过程中,要忘了自己,才能全力以赴。
我要做的是什么?每一节课面对二十五名学生,我要做什么?做什么,可以称得上是一名老师?我开始真诚地思考这些问题。
美国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3
《死亡诗社》这部反应上世纪中叶发生在美国佛蒙特州的“威尔顿预备学院”的一件“传统教育和反传统教育流血碰撞”的事件。这部上半场充斥着喜剧元素、下半场弥漫着悲剧色彩的教育片,电影剧本根据作者托马斯·舒曼在蒙哥马利·贝尔学院(一所位于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的男子预备学校)的真实经历改编而成。这部电影自上映以来,历久弥新,一次次对僵化死板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愤怒的质问。特别在正处于课程改革的社会主义中国,一切服务于考试的教育理念已成功激起了无数学子的愤怒与无奈感,这部影片中基廷先生的教育理念无疑对这些水深火热中的学生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同时对广大课程工作者也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这部影片在一片喜庆的开学典礼中拉开了帷幕,作为一所有着光荣传统的预科学校,威尔顿预备学院迎来了又一批“大学生的原材料”,不知是不行还是幸运的是,它也获得了拥有新式教育理念的基廷先生的青睐。这所拥有着不错升学率的学校一开始就定下了它“保守传统”的教育理念,更可怕的是,深受这种填鸭式教育蛊毒多年的学生已经心甘情愿地成为了它的奴隶!无数学生屈服于现行的教育模式,抛弃了思考的主观能动性,最终把一切质问的权利统统丢到了垃圾桶中!为了所谓的分数,甘愿将自己的视野局限在教科书这“一亩三分田”上,尽管走出教室就可以看到美丽的苍穹,他们却宁愿在插图中观察别人吃剩下吐出来的“精品思想”。
我们不能否认在标准的教科书上,有一些内容确实经得住时间的考察,但是知识是一种抽象的思维,它不仅仅只有那可怜的唯一一种表达方式!在基廷老师的第一次课上,他完美诠释了这一理念,为了从物质上祛除学生对于“权威教材内容”的惧怕迷信,他要求学生把前言撕去。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这种行为首先强制性地将这群可怜的“机器人”从对教材的浅井中解救了出来。纵然这与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大环境相悖,但是正确的东西为什么一直要躲躲藏藏呢?
邀请学生踏上讲台、用高远的视角来理解问题,“诱惑”他们成立古诗人社、用那种最清丽无华的语句来净化自己迷茫的心灵,鼓励事事听从于父亲的内尔为了自己的演员梦做一回真正的自己、一个专注于梦想的男人才最可爱。终于,基廷先生的努力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他班上的学生那暗淡而无神的双眸中有了一丝为了自己、为了内心的那个梦而奋斗的闪电!教育不应该死板,否则与进行流水线作业的汽车公司有什么区别?如果教育仅仅是为了教导学生考试,那么我有理由相信这又是一个“八股封心,科举取士”的迷茫年代;如果我们的学生仅仅在课堂中学到了考试读书,忘记了思考讨论的重要性,那么这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与逆境不屈抗争,以无畏的气势面对敌人;
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别陷入这种境地,冲出来。别像老鼠逃跑似的,看看你的周围,要敢于开拓自己的天地;
你们必须努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因为你越迟开始寻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
一旦觉得自己懂得,就必须换一种角度来看。这可能显得有些荒唐,或者愚蠢,但必须试一下。同样读书的时候,不要只想作者怎么看,想想你自己怎么看;
真理就像一床总让你双脚冰凉的毯子/你怎么扯,怎么拽,总也不够/踢也好,打也好,它总也盖不住我们/从我们哭着降生/到我们奄奄一息/它只会盖住你的脸/不管你如何痛苦/不管你如何痛苦/如何叫喊。
这些原生态的而又富有哲理的话,我相信你在教科书上是难以找到它们的。因为应试教育的考试内容不包括这些。但是基廷先生做到了,他看重的不是考试而是教育、真正的教育,他在课堂中将这些道理、思想灌输给他的学生,不带有一丝功利化的念头。我觉得,在我们以后的教育中,也应该主动引导学生掌握这种最质朴又可贵的道理,让教育真正既有智育又有德育。
就像一场革命,最先站出来的那批人总会挨枪子。基廷先生的教育理念为学校的领导所不容,他们就借着内尔的死将他逼离了教育岗位。严格来说,内尔的死是新旧两种教育理念碰撞的牺牲品。内尔的父母接受的就是这种古板的填鸭式教育,他们就想当然地决定了内尔以后要走的路,这是多么残忍的事啊!当你奋斗一路,最后的时刻却发现,你一直努力的方向却偏离了理想的航线,那样你一定会抱着后悔与无奈于最后的日子里。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有义务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让我们放开思维、用开放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探索出自己的“缪斯”吧,就让教育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门工作吧!
最后,让我们为基廷先生这位“虚拟的教育者”致敬,向广大为了有效教育付出心血的那些人致敬吧!
美国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4
看完电影《死亡诗社》觉得非常真实,前一秒孩子们喊这学校的口号“传统,荣誉,纪律,优秀”,后一分钟孩子们高喊自己的原创口号。孩子原始的天性细腻的在影片中表现,青春期蠢蠢的萌动真实的展现。影片中孩子的活泼,家长的专制,校长的古板,新教师的个性都强烈冲击我们的心灵。我相信大部分的孩子都会喜欢这个非传统的老师,吹着口哨进课堂,将课堂搬到教室外的连廊,鼓励学生撕掉课本的前言……我们能看见他真诚善良,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帮助孩子超越自己。所以孩子都喜欢上他的课,因为自由,活跃,快乐,可以乘着想象的翅膀高飞。这是他们也是整所学校从未发生过的事,以学院为首的传统教育思想和以英文老师为首的现代教育的冲突和碰撞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这两种教育有点像我们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如何做好素质教育,认真执行二期课改,教师还需要勇气、智慧和实干精神。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让孩子活出生命的活力和意义。
基丁老师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鉴于国情和孩子的不同特点,我觉得尼尔的死在我们的身边可以避免。基丁老师教了怎样选择活着意义,但未教授如何热爱我们的生命,对生命负责。尼尔为反抗父母的意愿以自杀为代价,让我看后很震撼。我在想如果是我班级的孩子有像尼尔这么强烈的兴趣欲望,我们教师应该做好沟通工作,和孩子的心理辅导。不可能愿望现实不了就放弃自己的生命,这是对自己生命的极其不负责任。当然现在也有个别孩子心灵脆弱,为不弹琴绞断手筋,成绩不好跳楼等等,所以现行“两纲”教育中特别强调的生命教育。这也是我们教师不可忽略的方面,急需加强教育,希望悲剧不要在我们身边发生。
影片《死亡诗社》中基丁老师要离开学校时,班里最内向的学生,第一个站到了课桌上,陆续有其他同学也站了上去。他们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向基丁老师表达自已他的敬意和感激。看到这儿,我落泪了……老师的成功是什么?是孩子考出好成绩吗?这是一个太浅显的回答,我认为老师的成功应该是,作为老师你的思想、人品影响了孩子,指引孩子,而孩子正向着你期望的方向逐渐迈近,那种收获和满足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才是为人师者最大的成功。“亲其师,信其道”,让我们先从关心、爱护身边的孩子做起,相信定会有不俗的收获。
美国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5
我们被教条、被传统压迫成一种习惯,我们死心塌地变成现实主义者。失去了自由、失去了自己的追求与梦想。这不单单是《死亡诗社》里存在的,它依然能够反映我们当下的社会。我听过看过很多西方文化,我也相信美国梦,因为美国的强大世界公认,而我们所处的教育就是封闭的、守旧的的事实。从198x年就能拍出这种片子,我想现在的西方社会肯定是充满开放和梦想的。因为她们很早就找到了作为个人存在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而我们国人是什么?教育、婚姻、工作,等级观念无所不在,人们盲目追求利益和物质,而且正渐渐地成为社会基本规律,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做着。
幸好,有日渐开放的书籍和电影,在新青年中传播,我们才发现自己活着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祖宗为面子而在按部就班。
可惜,现在的我缺乏像古诗社那般热情,也过了爱做梦的年纪,所以我在沉溺在为接下来大家都在做的事而努力,浑浑噩噩过一辈子。我也清楚地知道部分先进者的反抗是无用的,他们的贡献只是给我们年轻一代埋下了一颗种子。我不敢做激进者,所以我会在当下这个时代心中保留这份希望,继承给下一代。
及时行乐,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是我的船长,我虽然已经老去,但一辈子还很长,我还在未知的海洋探索自己的命运。
美国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6
电影《死亡诗社》是北美高中的电影教材,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极高的评价。电影中,威尔顿预科学院是一所闻名遐迩的贵族学校,一向都是以传统、守旧的方法来教育学生。可是新来的基廷老师却一改学校的常规,让学生们解放思想、展示天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力。虽然这些“离经叛道”的教育方法,激活了孩子们的聪明才智,春风化雨般让学生对学习着了迷,却因为不符合学校与家长传统、保守的教育理念而糟到学校和家长的反对。在尼尔家长扼杀他的兴趣导致尼尔自杀之后,基廷老师被当作替罪羊而开除掉。在基廷恋恋不舍地离开时,孩子们深情而绝望的呼唤声永远回响在教室里……
我想看了这部电影,大家可能有两方面的认识。这部电影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在西方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一方面,电影所反映的家长、学校和社会大环境,与我们的现在情况是有点相似的,都是比较注重传统守旧的教育方法。另一方面,现实中我们老师及学生对教育的渴望,与电影中师生的渴望也是比较相似的。关于这两个方面的评价,网络上有大量的影评,不再赘述。这里,我想通过几个人的例子来阐述我的一些观点。
第一个人是欧阳代娜。在她的经验中有三句经典“在社会大课堂中学步”,“在继承与扬弃中探路”,“在开创中阔步”。她原本不是教师,经历过多种职业之后,在鞍山十五中搞了8轮20年的教育实验,自编教材、自创教法,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就,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她曾经让自己初三的学生参加考高语文考试,高出高考平均分10分多。这一切源于她曾经在“延安抗小”的学习经历:“学生们可以自编教材,要了解什么知识,就走到社会上,向各部门去‘采访’。比如要了解社会治安,学生们就去局采访有关人士。自然课讲到大豆,孩子们就亲手种植大豆,观察它的叶子和根系……”
第二个人是孙维刚。他是一名普通数学老师,在学校最困难的时候,他和学校领导商定了方案,实施了从初一到高三大循环教育实验,搞了三个轮回,将教学与生活融入到学生中去,让那些“只拥有一只翅膀的天使们”(原本是没有学校愿意接收的“双差生”)“拥抱着飞向天堂”,将原本招生困难的北京22中学变成一所“名校”。他的3轮实验班一步一个脚印,方法措施日益完善,教育效果明显,素质教育和文化课成绩都突出。特别是他的第3轮实验班,班级40人,有22人考入清华北大,轰动全国。他经过20年的长期探索、反复实验和比较研究,取得了大面积、全方位、高质量的育人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
第三个人是蒋自立。我们的恩师,他在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把自我教育提升到历史的新高度,使之与他我教育形成互补。他的教育工作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他用行动构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开启自己的教育实验,仅仅班会材料、班级活动记录本就写下几十万字,十多年的教育实践与反思总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被推广到全国。
与以上类似,李镇西老师从年轻时候就有点“叛逆”,开始了自己“一个人”的教育改革与创新,长期坚持下来,取得很大成就。其实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像魏书生、钱梦龙、于漪……无不是在一线的教育教学中进行改革与创新,他们提升了自己,影响了很多人,也推动我国教育的发展。
其实,我们有很多一线老师也在做一些改革与创新的尝试。但是,时代不同了,由于现代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制度更加日趋完善,实际我们一线老师拥有改革与创新的机会不是多了,而是更少了,也更加困难了。我们现在经常呼唤“大师”,呼唤教育实践家,但是他们都要从教育的一线中走出来。或许,我前面列举的前辈们是时代的产物,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实践在历史中留下庄重的一笔。我们也有很多一线老师正在向前辈们学习,如果我们现在不从实际出发、结合现状努力实践,我想我们的困难比他们还要大,因为来自社会和学校的种种约束可能会导致教育创新的中断,甚至根本没有机会去尝试。那些通过几个月到一两年就完成的各种“课题研究”,与前辈们动辄十几年的实验、反思、比较、总结、再实践、反复论证等研究相比,显得多么浅薄而寒酸,甚至有的人自己都不会使用自己“课题研究”的研究成果。
我们很多老师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初,都曾经拥有很多憧憬和向往,都曾经有过很多“叛逆”想法或行动。我们也曾经充满激情地去做,然而我们都曾受到过挫折,也曾经迷茫过。正如黎辕老师刚才在群中所问“到底基廷老师做的对还是错?”其实,对与不对,都是基于我们的价值观念。如果基廷老师做错了,那么《死亡诗社》这部电影就不可能放到北美高中的教材中。无疑,在西方发展的某一阶段中,教育的问题也曾经很突出,甚至在今天,电影也具有现实的启发与教育意义。电影中反映的社会背景与我们现在的情况是非常相似的,毕竟我们国家还处于转型期,客观上必然存在着一些教育问题与矛盾。我认为,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或许,这样的电影也能走进我们的教材中,间接反映我们的思想观念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升华。
有人说,古今中外,教育的创新从来都来自民间。尽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总是伴随着伤痛,即使在有限的条件下,我们还是要多一些信心,从自身做起,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改变与创新,努力实现个人的成长。“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我们或许应该重新拾起最初的梦想,经过努力,我们也能走进学生的心里,激活他们的天性,做一些对孩子们非常有益的“其他事”。
或许,我们需要未来家的眼光、改革家的气派、实干家的精神,在互联网技术的背景下,站到时代的前列,陪着孩子们一起奔向未来。
美国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7
在我对这部电影一无所知的时候,“死亡”“诗社”这些具有魅影般的字眼深深的触动着我的内心。当然导演并未辜负我的期望。当下媒体以及大众在关于一部电影的讨论涉及到最多的字眼多为票房,明星演员等等,对此,我颇为不屑。大众审美的庸俗和低级使得当下电影的精神含量日趋直下,沦落为贩卖眼泪和满足大众视觉猎奇心理的娱乐消遣。但总有一些电影,它们没有刻意营造的华丽,没有故弄玄虚的剧情,但是他们朴实无华。用最坦率的镜头讲述不平凡的“世界”。影片中的英语老师就是这么一个人,他貌不惊人、风趣幽默、平易近人。他叫“基廷”学生们亲切地喊他“船长”——“哦,船长,我的船长”,这是华特惠特曼(一个诗人)为亚伯拉罕林肯先生所写的。基延自比为船长,一个为学生们导航的人。相比之下“威尔顿学院”是一个可怕的地方,学生们称之为“地狱学院”这里管理森严,刻板,学生们被抹杀了个性,成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容器。
成为失去了生命真谛的可悲的存在物。影片伊始的开学典礼上,学生们一色着装,迈着整齐的步伐,共同喊着学院的四大信念:传统、荣誉、纪律、卓越的口号。这是个性的毁灭,对生命真谛的亵渎,即使如此它们也无法抑制生命本能,这种强大的力量潜藏在学生们的内心中。他们叛逆,抵抗,宿舍是他们的另一凡天地,他们自有他们的四大信念——模仿、恐怖、颓废、污秽!但他们又不得不面对着强大的来自学校和父母压力,尼尔便是一个有着很高艺术潜力的孩子,他内心激情澎湃,生命的原始力量击打着脆弱而忧郁的他。他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但他的父亲想要他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他试图和父亲反抗但都被无情地压制了,最后他不得不如步兵对司令般言听计从。到这里的每个孩子都一样,他们的父母都对他们寄予厚望,工程师、科学家、银行家或者其他。他们要为此牺牲生存的真正意义。牺牲来自于诗的原始动力。他们失去了航向,直到基延来到这里。
第一堂课,他是吹着口哨晃悠着进来的。习惯了板着黑脸“至高无上”的学院老师的学生们突然间无所适从了,他们惊讶,窃喜以及不安。他把他们带到一间房间内,他指着墙壁上的老照片对学生说,这些照片上的年轻人和你们一样,青春,不可一世,认为整个世界都掌控在自己手中,但他们现在全化为灰烬,这是很早年前的照片。他让学生们读书本中的章节——“及时行乐”“花开堪折直需直”。这在理性主义者看来是荒唐的,另人发指的。但是基延看来,我们都是凡人,我们必须面对死亡,僵硬与衰老——CARPEDIEM,基延反复地重复着这个词。“及时行乐”这个词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理解上的误区,这也可能是翻译带来的意义曲解。“及时行乐”不是纵欲,不是欲望的泛滥。
看完这部片子后你可能才会理解,此“乐”非彼“乐”,此“乐”的真正解读应该是“生命的意义”“生命的精髓”“爱”“一花一草一木”“丛林”“大自然”“诗歌”——(为什么我总找不到省略号)就像“红楼梦”中“宝玉”的“淫”而非“荡”。基延要让学生们去独立思考,让他们自己去思考生命,让他们在心中自问生命的意义,自问“在戴运无信者的绵延车厢中,在充满愚人的城市之中,身处其中的意义为何?”他跳上桌子,让学生们体验换一种视角看待问题的不同感受,他让学生读课本序言21页“普查利”“了解诗”的愚蠢序言,然后歇斯底里地叫他们把这一页撕掉,愚蠢的论断,诗歌不是数学公式,不是可以靠计算得到的一种结果。我们读诗写诗非为它的技巧,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充满了热情。诗——美丽、浪漫还有爱,他告诉学生们,这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啊,我,这个问题不断重演的生命”去品尝文字,文字与思想能改变世界!他告诉学生们一个叫“古诗社”的地方,一个致力于“吸取生命精髓”的社团,它在丛林,在山洞里,他们在篝火下轮流朗读梭罗、惠特曼、雪莱的诗歌。“我到森林里,因为我要过真正的生活,我要活得充实,汲取生命中的精髓,扬弃一切与生命无关的事物,当我死时,才不至于发现我白活一场”。
尼尔和同学们在夜幕下,从学校森严机械的精神地狱中逃了出来,他们像鬼魅一般奔向丛林,本向生命,他们或许不可能成为诗人,但他们找到了生命的真谛。一个人在内心缺乏诗意是多么可怕的事啊,他拥有一切,但是精神枯槁,行同走肉,直到最后他发现自己白活一场。纳克斯勇敢地去追求他的女孩克利斯,虽然遭到拒绝,但他做到了。尼尔争取到“仲夏夜之梦”的角色,他兴奋异常,安德森超越了自己的恐惧,他学会了表达自己而不是逃避。就在一切都按照美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接踵而来的愚蠢的压力把一切都冲垮了。尼尔没有从父亲那里争取到自己打算从事演员的愿望,虽然每个人都看出来他有这方面的天赋。他绝望了,他自杀了。学校就此事展开对“古诗社”的调查,其实他们真正针对的是基延,他们的四大信念与基延的理念格格不入,所以他们必须把他排挤出去。
诺伦接管了基延的课程,他问学生什么是诗?他要学生们打开课本序言21页普查利“了解诗”序言的时候,和前面的撕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愚人如何懂得诗?但基延面对诺伦的羞辱却无能为力,我们有热情,我们是凡人,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诗”。基延饱含泪水,他舍不得这群孩子们,他舍不得任愚人去践踏孩子们纯真的灵魂,所以他不舍离开,而面对强大的霸权压力,他无能为力,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心里非常纠结,孩子们是弱势群体,他们无力反抗。但最后孩子们还是在那个胆怯而忧郁的孩子安德森的带领下站在桌子上向老师公然致敬,我哭了,我和他们一起站起来,为了基延,为了生命的真谛。
美国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8
生命是什么?在影片《死亡诗社》中,生命是诗,生命是音符,是戏剧中最华彩的篇章;生命是理想,生命是自由,是一个人所应具有的全部自信与独立;它引导着你,鼓舞着你,激励着你以向死而生的勇气去追求真正的青春年华与高贵信仰。
《死亡诗社》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一所名叫威尔顿预备学院的中学里。这所升学率不错的重点学校,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及良好的声誉。学院的校旨是所谓的四大支柱:传统,荣誉,纪律,卓越。可当学生们关上房门,这四大支柱却变成了:虚伪,恐怖,颓废与污秽。同时,学生们还为它起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地狱。影片开场的一组镜头就以沉郁的影像表现了这一“地狱”对学生强大的威摄力与禁锢力,它就像一部毫无热度与感情色彩的机器,将每一名学生加工成面目一致的合格产品。可是这一切,却因为基廷这个异类老师的出现而改变了。
基廷老师的第一次出场是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他彬彬有礼地微笑着,就像一个性格温吞随和的中年男子,这副具有欺骗性的外表不仅与他后来一系列“惊世骇俗”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色调,也为他成为世俗社会牺牲品这一悲哀结局涂抹上了一层浓烈的生命质感。基廷老师的第一堂课,以轻快哼唱的小曲带领学生们远离井然有序的教室,表面上离经叛道,却直指生命。他让学生们停下浮躁的脚步,去面对那一张张年代久远的发黄照片,去聆听“卡匹迪恩”这句静默的忠告,去感悟时光的短暂和生命的消亡。
基廷的课总是充满意外和激情,他告诉学生,如果拜伦和莎士比亚被僵化的理论所遮蔽,那么就把这些理论从教科书里毫不犹豫地撕掉;他告诉学生,如果站在讲台上可以使我们换一种视角看世界,那么不妨发出自己的声音。他甚至将课堂搬到操场上,让学生在他面前排队行走,从走路的姿势分析他们的个性和心态。他让学生们踢球之前每人念一句激励自己的诗歌,告诉他们,在理性的现实之下,隐藏着一个梦幻、浪漫的世界,等待着我们去感知。他摒弃了刻板与教条,不用教鞭和体罚,却以诗歌、音乐、运动、以深厚的学识和热诚的心灵,在无拘无束的分享中去开启一颗颗懵懂的心灵。他不仅仅是学生们的导师,更是激励他们成长的精神之父。在基廷的感召下,年轻的心在呼唤中得到指引和鼓舞,在意气风发的青春岁月里,深深地感受到生命本真的喜悦和自由的照耀。而“卡匹迪恩”这个古老的诗句,也像一个神秘的咒语,将学生们引向了一个全新的领地,并且拥有了与世俗抗衡的力量与勇气。于是,他们成立了死亡诗社,查理开始施展他恶作剧的才能;诺克斯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他的爱情;尼尔第一次违背父亲的意愿,去实现自己的演员梦,就连一向胆小的托德,也在基廷的鼓舞下,跳到桌子上朗诵自己的诗歌。基廷就像一个船长,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这一群在禁锢里压抑太久的年轻人,让他们明白生命就应该如野马般在原野上肆意驰骋,如群鸟般在天空中展翅飞翔。
除了基廷,影片对孩子们的角色塑造也非常成功。虽然人物众多,但个性却处理的十分鲜明。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尼尔,古灵精怪,胆大妄为的查理,坠入爱河无力自拔的诺克斯,内向羞怯的托德,爱打小报告的卡梅隆,热衷于设计天线,制造电台的米克斯和皮茨。如果说基廷的角色给了影片一个重心和支点的话,那么这群性格各异的青年学生就为影片增添了绚烂的色彩。
尼尔无疑是这群男孩中最为优秀的一个,也是导演彼得?伟尔刻画的最为用力的角色。他英俊,善良,开朗,成绩优异又多才多艺。在父亲面前他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儿子,在同伴们中间他是公认的领袖。他第一个领会了基廷的话语,也是他精神振奋地率先重组“死亡诗社”,在激情与梦想的鼓舞下,他在《仲夏夜之梦》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坐标。面对来自父亲的强大压力,倔强的尼尔还是站上了梦寐以求的舞台,他把精灵演绎的惟妙惟肖,光芒四射。然而当帷幕落下,簇拥着欢呼与掌声的他,也为梦想付出高昂的代价。声色俱厉的父亲对儿子所思所想并不关心,在自我选择与家庭制约的尖锐矛盾中,他既不想成为父亲期望的那个人,也无力成为真正的自己。于是在那个飞雪的寒夜,尼尔戴着精灵花冠回溯了自我盛放的璀璨一刻之后,决绝地将年轻的生命终结在梦想的祭台。
一部关于诗歌的电影,自然少不了表现诗给人的精神力量和鼓舞。影片最生动的一个场景就是“死亡诗社”的社员们第一次前往山洞的那个夜晚。镜头迷幻而空灵,学生们穿着黑色风衣,穿行于迷雾森林中,像是一群游荡于夜色中的精灵,又像一群奔向自由的天使。在山洞中,他们讲故事,演奏音乐,朗诵诗歌……一张张手电光里晃动的面孔,呈现出一种诗境的纯真和无邪。
浓烈的生命质感和灵魂光华,让《死亡诗社》在上映的当年荣获了奥斯卡、金球、英国学院、法国恺撒等多项大奖。作为一部以剧情取胜的电影,《死亡诗社》对电影音乐的运用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又言简意赅。曾为《阿拉伯的劳伦斯》、《日瓦格医生》奉献过经典乐章的配乐大师莫里斯?雅尔谱写的配乐充分显示出他出色的创作才华。时而恬静忧郁、时而激越奔放、时而清澈悠扬的旋律和流动的画面情景交融地演绎出青春的飞扬与激情,理想的美好与迷茫;影片最为动人的一段旋律是贯穿剧情发展始终的主题曲,它大多出现于托德的段落,并追随着他的情绪变化。当托德终于勇敢地跳上讲台,朗读自己的诗歌时,音乐中融入了《欢乐颂》的旋律,而当托德得知尼尔的死讯,一个人在雪地上哭泣奔跑时,音乐又重新陷入低回,凄凉而无力。影片结尾,当基廷带着行李准备离开时,主旋律又最后一次响起,先是一只键盘静静地敲击,托德在迟疑,而当他终于鼓起勇气跳上桌子的那一刻,管风琴与弦乐突然鼓击出明亮有力的节奏,高亢而激越,似乎内心深入压抑已久的所有情感与希望都在这一瞬间喷薄而出。一双双汇聚了敬意与感激的目光,所有了然于心的情怀与热望,在这一刻与音乐交织在了一起,不断升腾,不断沉淀,彷佛眩目而跳跃的火焰,在每一个人的心底传承,深沉而炽烈。
美国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9
《死亡诗社》就是这样一部能引起育人者反复思虑的电影。
自由与规则之间似乎总是一对矛盾。就如同电影中的校长,他所象征的就是一种规则,也是传统的思想束缚。而深受学生喜爱的基廷老师则是自由精神的体现。也是现代学生所向往的生活。从电影所要表达的主旨来看,似乎更加青睐与颂扬基廷老师的自由主义精神。但其实规则与自由之间是应该能够找到一种平衡点,从而达到对立统一的状态。比如撕去教科书前言部分的那段场景,基廷所要学生们撕去的并不是文学艺术作品本身,而是要学生们撕去抑制学生想象力的封条。社会需要规则,学校也同样需要规则。遵守规则既是一个社会、集体正常运行的保证,也是人的基本品质的反映。这些规则不仅不影响人们思想自由的发挥,而且更是保证了每个人个性思想、创新精神的拓展。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区分的是,校长所谓的规则并非我之前所讲的规则,他只是在假借规则这一名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最后男孩之所以要自杀的原因,并非是他触犯了什么清规戒律,而只是因为他没有走家长、学校给他规划的那条“经济仕途”而已。为了自己喜爱而终究因为现实中重重压力之下不能得到的戏剧表演,他选择了自杀。因此校长所代表的是保守和守旧,特别是在精神层面上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抹杀。他对学生的教育只是将学生通过一个标准化的流程,输送进名牌的大学。他所要维护的已经不是学生这个受教育者本身,而是他所赖以生存的学校的名声。
另一方面,我认为片中的家庭教育方式对我们也很有启迪。值得反思的是,跟尼尔的家庭一样,现在很多家长不管三七二十一,喜欢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子女身上,使得孩子们失去自我选择的空间,他们的成长是一个可悲的“被成长”的过程。我觉得亲子之间,从人格来讲应该是平等的,相互要有更多地沟通、理解和尊重,这样的孩子才能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从而去实现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信这部影片还有很多哲理,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美国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10
看完《死亡诗社》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味道。当看完结局时眼泪已从眼框中流出来。心里有种莫名的痛,莫名的想大哭一场。为尼尔的死感到可惜,感到心酸,感到迷茫。尼龙的死到底是谁的错,是基廷老师,是他父亲还是谁呢?
当我们回头看时,我们能够看到的不仅仅是社会,学校的问题,还有家庭教育的问题所在。里面讲述了尼尔本来是一个热爱演戏的孩子,由于家里的关联,他父亲只想他成为医生和律师,因此在学校的一倾活动也不能参加,明显他的父亲是专制型的父亲,我们能够去责怪他的父亲,但他父亲只是想他的梦理在他的儿子能够实现,而且认为那才是对他最好的,进入这所学校也是花了他很大的牺牲才进去的,他只期望他的儿子在这所学校里面学习,然后上大学,对于儿子的兴趣,却一无所知,每一次尼尔想知诉父亲自己的心里的想法,当看到父亲的冷漠的眼神,他把自己想说的话又吐下去,正因他自己讲了也白不讲,他还是演绎他的孝顺儿子,正如这样,才导致后面的杯具的发生。从中我们能够看出家人和自己孩子的沟通显得尤其重要,尊重孩子的爱好,了解孩子,并且发展孩子的爱好,让其他们健康的成长。这方面我们要进行反思,不然下一个尼尔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在我们孩子的身上。重视家庭教育,呵护你的孩子健康成长,让你的孩子在自己的爱好上发展。这样他才会活得快乐,活得有好处。
另一方面,基廷老师是一位好老师,“及时行乐”是他的教学,他的教学让学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见。教学方法与众不一样,同学们在他的课堂上不仅仅简单而且学到很多的东西。让学生仿佛重生,但在那种环境下,也许很多时候都是无奈的,正因社会是这样,是无法解决的,也是一时无法改变的,这不是基廷先生的错,他是一个改革者,一个创新者,只是有时有些事也是很无奈的,他也不想这样,他只是想自己的学生能有与众不一样的想法,但却想不到他的观点对学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的黑暗,让人活在一个被安排的生活中,根本就一点自由也没有,也许尼尔的自杀让他得到了解脱,得到了自由。
这种现象在我们当今社会上也都存在着,我们为了孩子的将来,根本就没思考到孩子的爱好,从小让他们学习钢琴,画画,星期天都不放过,让他们从小就成为小大人,他们没了童年,没了乐趣,只会成为生活的奴隶。而他们并不开心,而家长往往以爱的名义来作为理由,其实他们是在以爱的名义来伤害着他们的孩子。尊重孩子才是对你孩子最好的方式,也是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这比整天学习还重要。
【美国电影死亡诗社观后感(精选10篇)】相关文章:
死亡诗社台词02-16
美国励志电影01-15
励志电影观后感(精选5篇)02-25
电影《超越》观后感04-17
电影《画皮》观后感04-08
初中电影观后感02-28
电影孔子观后感02-18
埃及王子电影观后感03-24
城南旧事电影观后感03-24
美丽心灵电影观后感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