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观后感范文4篇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国机长观后感

时间:2021-03-17 19:18:36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中国机长观后感范文4篇

  相信大家观看完电影《中国机长》后,对中国民航,对“英雄机长”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部影片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机长观后感范文4篇

  篇一:《中国机长》观后感

  《中国机长》是献礼祖国七十华诞的一部航空作品,根据2018年5月14日真实发生的事件改编,在飞机破损、机舱释压、遭遇强气流、偏离航线等各种情况交织在一起时,机长、副机长以及全体机组人员的脸上从头至尾没有出现一丝的慌张,即使眼睛里含着泪水,却依然用镇定的声音对惊慌的乘客说:请相信我们,因为我们受过专业的训练!

  “请相信我们,请配合我们,请大家支持我们,我们的机长一定会带我们回家!”

  每一个生命都弥足珍贵,当死亡近在咫尺之时,人类最初的本性便显露无疑,乘客们哭喊、咒骂,歇斯底里的情绪充斥着整个机舱,甚至有人解开安全带,吵闹着要下去……但更多的人是在倾诉对亲人的爱意,那个一个人去拉萨溜达的小姑娘后来勇敢的为人们鼓劲,那个不敢表白聋哑女孩的小伙子在飞机冲进云团最后一瞬喊出真心,那个欺骗老婆自己是大厨师的大汉跟妻子道歉,那个自己都呼吸困难的乘务员紧紧的拥抱小孩,温柔的告诉他:别怕!

  别怕,这是一群日复一日接受专业训练的人儿,他们有能力带你们回家;别怕,就近的机场、军方的训练场都已清空、静默,只待你们降落;别怕,救援队、医护队、武警紧急出动,已在跑道边严阵以待,随时准备第一时间冲向前;别怕,我们的亲人虔诚的朝拜,默默的祈祷,认真的等待,积极聚拢各方资源,只为知道你们好不好;别怕,我们的国家——中国,世界上唯一的最厉害的最值得骄傲的,就是不管你在哪里,我们都会带你回家!

  带你安全回家,是对生命的最高的敬畏,是对职责最深刻的阐释,是对规章最严格的遵守,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业的每一份工作,都有自己的职责和规章界限,以往只是模糊的有个大致概念,如今,才真正明白,将职责和规章刻在心里,才能身心一致做到敬畏生命!

  篇二:《中国机长》观后感

  《中国机长》这部影片真正让全国观众了解了民航从业者的职业,大家眼中年薪百万的机长、光鲜亮丽的“空姐”,其实也都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只不过他们肩负的责任更为重大。

  电影里所呈现的.诸多细节,是一个航班机组的日常工作,更是整个民航系统日常运作的真实再现。每个分镜头都在真实还原机组的日常工作——酒精检测、机组准备会、乘务员客舱安全检查、飞行员绕机检查等。这些工作繁复又单调,但却是他们每日必须执行的。当然,机组多少还是能被旅客关注到的民航从业者,更多的人则是在幕后保障航班顺畅运行。机场地勤、塔台管制、进近管制、区域管制等协同部门,在影片中均悉数出现。虽然只在影片中一闪而过,但这些幕后工作人员对于民航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样厥功至伟。

  对于地勤,很多人可以想见其辛苦。民航客机的检修工作都是在深夜,日夜颠倒的重体力工作并非是人人能够承受的。而一线管制员,更是承担了常人难以理解的巨大压力。虽然有电脑辅助,但管制的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指令都是根据机型、速度、间隔、天气等多种因素做出的复杂判断,需要极高的精神专注和心算能力。作为艺术作品的《中国机长》,也只能做到就一个惊心动魄的时刻展开叙事,而不可能把更深层次的内容,诸如人性和制度的复杂性等展现给观众。

  而在电影背后,实际展开的事故调查程序会带来更多的积极思考。显然,刘传健机长对突发事故的处置结果是成功的,但对事故处置结果的成功与事故原因的调查却并不矛盾。实际上,事故调查得越彻底,就越是能在最大范围内杜绝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通过全流程的复盘质证,来丰富和完善最终事故调查报告,以期待有新一轮的技术改进,来确保民航更加安全。

  民航的安全进步是建立在每次空难或事故的调查结果上。在《中国机长》之后,我们期待从川航3U8633事件中期调查报告中,让社会和银幕前的观众明白所有民航从业者为民航安全运营所作的努力。

  篇三:《中国机长》观后感

  《中国机长》是根据川航3U8633航班高空飞行中飞掉风挡玻璃的事件改编,这次事件中,刘传健机长被称为是中国版的萨利机长。《萨利机长》是一部美国影片,原型是2009年美利坚航空公司1549号航班机长切斯利舒伦伯格,他也是战斗机飞行员,当转业到民航后成为客机机长。他驾驶两台发动机都失效的飞机迫降在了哈德逊河河面上。

  网友普遍认为,在川航这次事件中,刘传健机长临危不惧、淡定处置,最终挽救了整架飞机上几百号乘客的性命,其影响壮举和“萨利机长”不相上下。其实,刘传健机长曾经是我人民空军的飞行尖子,后来作为空军第二飞行学院的飞行教员带出了一批又一批学员。在带教过程中,处置座舱玻璃爆裂就是飞行员的必须科目。

  正是有了这些训练,为他积累了大量处理此类突发事件的经验,这为他处置民航飞机突发事件打下了基础。如果说开教练机或者战斗机,一旦座舱盖破裂,实在不行还能够跳伞,但是民航客机就没有这个机会。此次飞行的飞行速度至少有600到700公里/每小时,还有强大气压和零下几十度的超低温,作为机长只能靠着坚强的意志飞下去。

  刘传健机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老空军战士在畏难之中表现出的担当,不放弃、不抛弃,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现出了中国空军战士的高超飞行技巧,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篇四:《中国机长》观后感

  没想到这么快,川航5·14事件过去了一年了,有些话也想说很久了。

  对于这样一个“起死回生”的事件,除了偶尔有表彰英雄的新闻和翻拍电影《中国机长》的消息,其真实面貌似乎渐渐被淡忘了。

  同时,英雄机组已经“重返蓝天”,执飞了多次航班,机长刘传健接受采访时,也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希望大家淡忘自己,中国民航不需要英雄。但是,淡忘不等于遗忘,对于我这个一年坐四五次川航的乘客来说,就完全忘不了。2018年5月14号当天,右风挡玻璃破裂脱落、万米高空、零下40度、副驾驶徐瑞辰被吸出驾驶室外,每个细节都惊心动魄,死神似乎都已经亮出了镰刀。

  危急关头,机长刘传健展现了极强的心理和身体素质,驾驶飞机安全备降成都,全机128名机上人员全部幸存。

  后来又陆续了解到一些事件相关的信息,机长刘传健平时在家就有练习憋气,所以才能在那么低压低氧的情况下保持清醒,而且当时高空的风速达到了八九百公里(超级台风的时速不过250公里),噪音极大,震动也很剧烈,能镇定地操纵飞机安全降落,刘机长真的太牛掰了。

  此外,许多报道中还提到了事件背后的紧急处置,比如塔台控制室的协调、地面保障人员的准备等等,“世界级民航史奇迹”的达成绝不是偶然。不过奇迹之所以是奇迹,就因为它不常发生,大多数的航空险情都导致了无法挽回的后果(聚焦全球重大航空事故的《空中浩劫》已经拍了十九季了)。

  我看到有些论坛把《萨利机长》里的“哈德逊奇迹”和这些特情作比较,列了不同的难度等级,细节很详尽,引发了很多讨论。且不论专业度如何,这类复盘似乎忽略了一件事: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是无法客观地比较难度高低的,处于那些英雄机长的特殊情况下,任何的模拟都无法还原他们的真实心理和情绪,他们直面的是生死。

  生死面前,没有难度高低。

  很多豆友把《中国机长》对标《萨利机长》,当然片名容易让人联想,但是我觉得刘传健和川航3U8633航班英雄机组,他们并不是中国版的谁,他们就是他们自己。

  作为一个在飞机遇险时拯救了全机119名乘客(和他们自己)的机组,他们以自身高度的专业素养创造了这次奇迹,他们值得、也必须拥有姓名,他们将与“世界级民航史奇迹”一起,被永远记录在世界民航的史书里。

【中国机长观后感范文4篇】相关文章:

中国机长台词03-22

电影《中国机长》台词03-23

中国机长经典台词03-22

中国谜语大会观后感范文11-25

2022《花开中国》观后感03-12

感动中国影片观后感01-13

中国励志电影观后感04-16

2022央视《花开中国》观后感03-12

地理中国观后感800字03-09

中国诗词大会学生观后感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