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之恋》观后感3篇
《布拉格之恋》该片改编自米兰·昆德拉编著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讲述了风流成性的脑外科医生托马斯和女招待特丽莎、画家萨宾娜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情纠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部影片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布拉格之恋》观后感范文1
想想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还是在4年前,当时的感觉是故事情节变得不重要,情节只是为了将作者的哲学思考编串起来,现在看完电影才发现原著没有看懂。电影的改编剧本是成功的,略去了哲学思考,将情节放在第一位,让人看懂了这本书的内涵。
托马斯以前的生活中他逃避责任,不愿被束缚,周璇与众多女人之间而不愿陷入任何一段关系,对他来说,生命是如此之轻,没有包袱,不用认真对待,在得到感官享受后潇洒的离开。在短暂的对抗专制后他选择了离开,去日内瓦过着以往的生活。泰瑞莎的出现让他不自觉的陷入一段他自己都无法抽离的感情中,在泰瑞莎回国后他不得不回到祖国,面对专制时他的高傲让他宁愿放弃原来体面的生活,在与泰瑞莎归居田园后,他成了一个农夫,生命此时对他来说已不再是轻的,在直面苦难后,面对着沉重的生命,在死前,他说,我很快乐。胳膊脱臼被接回原位,象征着他已完成了转变,从前的他追求感官上的刺激,现在的他不再逃避,最终他获得了更大的快乐。这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泰瑞莎原本是个小镇出身的普通女孩,她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却与小镇格格不入,在遇见托马斯之后仿佛找到了解救她的梯子。她去布拉格找托马斯,在托马斯的帮助下她展现了自己的不凡,一步步证明了自己,作为附庸,她时时刻刻担心自己被托马斯抛弃,终日活在这样的恐惧之中,终于有一天独立的意识觉醒了,她离托马斯而去,回到祖国。当她向警察交出自己的照相机时,她没有迟疑。托马斯回去以后,她欣喜万分,因为此时他们终于可以平等相处了。为了追求平等,她甚至会以同样不忠的行为报复托马斯。
萨宾娜的帽子象征着男权,喜欢那顶帽子象征着她对男性角色的渴望,这种渴望决定了萨宾娜是不可能被征服的,她只能被欣赏,而不能被拥有。托马斯喜欢她戴帽子,托马斯平等的.对待她,欣赏她,从未想过独占她。弗兰兹不喜欢她戴帽子,他把她当做普通的女人,希望与她厮守终身,但只能导致萨宾娜离开他。
《布拉格之恋》观后感范文2
影片《布拉格之恋》里的托马斯医生职业是艰辛的。正在他有点不大讲究规范守则之期,紧之后电影银幕上出现了第二条字迹:“但是最明白托马斯的女生是萨宾娜……”。然后接下来,这些字幕一个跳切,直接进入另一组画面,是托马斯医生和他的女友萨宾娜同床共枕的情节。接在这些共爱的视听画页之后,第三条字幕跟着到来:“托马斯被派往往一个温泉疗养地做一个手术。”上方这三组字幕及其配合画面,有机并且浑然地构成了这一部电影开章以来的独有视听。这样一种跳立于电影画页之外叙述方法,在上一个世纪末叶的西方艺术影片中,也属于是比较别致的。
更加别致的还有,这个恍然物外的叙事者,除了讲完这三段话之后,就消声匿迹了,再也没有出现过这一位叙事者的身影。拍摄这部《布拉格之恋》之际,小说原作者米兰昆德拉正值身为布拉格国立电影学院教授,想必这样的电影创作安排,一如米兰昆德拉特出的文字写作,必须是情有独衷的。透过浏览六七十年代东欧电影的基本范式,我们大约知道了,原来《布拉格之恋》的创作起点大致是这样的:六十年代捷克纪录电影和捷克新浪潮电影的模式,影响和制约到了艺术影片的发展。其间也包括艺术电影的原创音乐等等专业化格式。
欢悦的小提琴曲伴送着托马斯医生从城里至乡间,八方纵情的个人生活,突示着一位专职人士在特定情局下方的生命之轻。我们观众知道,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摸式,一但进入故事情节,便不会多有另类的肢节异变。然而这一部《布拉格之恋》,属于典型的欧洲化的影视作品不一样于美国,《布拉格之恋》的电影叙事开头之余,便不再沿续巳有的叙述技巧,而是另起户头,从打锣鼓。
这种有些间离叙事的作法,或者能够说采用不一样视点讲故事的叙述,一般是不太好挥发的。除非才气过盛的大手笔。记得好莱坞只有一位导演胆敢试法,这位名导他是伍迪艾伦。至于欧洲的此类样式的电影编导俯瞰皆是,比如罗曼波兰斯基,比如法斯宾德,再比如伯格曼,又比如大名鼎鼎的罗西里尼等等数不胜数。然而问题在于,为什么非要打破即定的电影的程式化规范,进行多重角度的叙事格局呢?影片《布拉格之恋》开端的优点在于,一个开局一但预热了全片发展的走势,然后一泻千里。想收也收不住。
是不是这个样貌呢?恐怕一部电影走向终局的成败,这便是电影故事本身好看与否的要求所在了。说得更加妥协一点,那就是电影创作人依朝着电影情节本身所规定的脉络,固执地走了下去。那里的每一桢画面是否倒底好看不好看,是不是也有一个轻与重上的审视问题呢?我们当然能够从这样一部长达约三个小时的电影故事深层获取更多枝节上的眉目。由此看来,我们也并不好按照一般的电影常思路规来看待这一部影片《布拉格之恋》,正因它的电影主题,恐怕也是应当拥有多重意境的。
倘若单用一个所谓平常的猎艳之类的润词,怕是根本涵盖不了托马斯医生在他个人生活里面的那些生生死死以及悲欢离合。同时也无法承受得了托马斯大夫年轻多情的短促春华中的彷徨与无奈。其实认真观看了《布拉格之恋》之后,我们也必须能够蓦地发现,那位盛情广大的托马斯大夫在他自己的生命终结之前,必须还是审慎地选取了个人的爱与情的。从而也该在一番选取当中,随手抛扔掉了那个所谓的性自由?
《布拉格之恋》观后感范文3
从不写影评,只是简单记录一下自己观影的感受。因为记性很差,不写下来,就一定会忘记,或早或晚。曾经那么心动那么心醉,有一天就忘记了,多可惜。
大学毕业那年,我读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喜欢这个老版的书名,据说后来新版的名字变成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不过没关系,我的书橱里,是老版的那本,不会变。
22岁,那是个适合读昆德拉的年纪,百无禁忌,一切皆有可能。然而那也并不是个适合读昆德拉的年纪,生命之轻与重,人类之灵与肉,我什么都不懂。可以说,书读得浑浑噩噩,却莫名的神魂颠倒,似乎有什么东西,偷偷植入了我的世界。
好吧,现在来说电影。阴天,不开灯的房间,独自一个人看《布拉格之恋》,一切都刚刚好。电影的英文原名并非“布拉格之恋”,而是同书名的“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我喜欢它的原名,因为,根本就不只是“恋”而已。
看电影,我从不喜欢先做背景资料调查,所以,我甚至事先都不知道编剧就是昆德拉本人,更不知道这是一部由美国拍摄的电影——看完电影后才得知这一点,令我很惊讶,因为整部电影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都太欧洲了,一点都不美国。
比诺什是我比较喜欢的女演员之一,她的长相说不上特别美丽,喜欢是因为她恰好主演了好几部我钟爱的电影,比如《英国病人》,《蓝》,《新桥恋人》,《浓情巧克力》。男主角丹尼尔,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不过这部戏这个人物,他演得精妙。很喜欢女配角,演萨宾娜的那个,不知道她叫什么,很美,充满不可抗拒的魅力,也许书中的萨宾娜就是这样的女人吧。
画面极美丽,却又自始至终带着沉重的阴郁色调,正是我喜欢的类型。想象中,布拉格这个地方,就应该是这样的吧。这份美丽与阴郁酿造了极好的张力,让人觉得有什么东西就要走到极限从而爆发出来了,可是最终没有,这就是所谓张力的极致吧。
情色镜头亦充满张力,远非其它一般般的情欲戏可以相提并论。最喜欢的是两个镜头,一个是萨宾娜和弗兰茨坐火车,窗外正下雨,萨宾娜忽然拉开车窗把头伸出去,然后满脸都淋上了雨水,脸上还莫名地欢笑着,弗兰茨就捧住这张脸亲吻起来。另一个是汤马士与萨宾娜久别重逢,互相问候着近况,充满试探,充满感情的激荡,却都压抑着,故作轻松愉快(直到压不住)。压抑本身就体现着一种张力吧,比上来就扑要有看头得多。
很多画面都妙不可言。比如俄国人入侵,战争爆发,泰丽莎拿着相机冲到街上去拍照,汤马士如影随形地陪在她身边,混乱的人群,暴力的场面,这时已经没有对白,画面全部变成了浓郁的黑白色,男女主角此刻好看得不可思议。
萨宾娜和弗兰茨坐火车那场戏,窗外的景色也几乎处理成黑白色,烟雨蒙蒙,竟很像中国画里的水墨江南,美极。
泰丽莎迷上摄影,在广场上拿着相机到处拍照,背景音乐响起,是《Hey Jude》,整个氛围完全是六十年代风情,让人心醉神迷。
还有最后汤马士、泰丽莎和其他人开车去小酒馆跳舞,微醺的汤马士含情脉脉地凝视着泰丽莎,同样微醺的泰丽莎巧笑嫣然地向他走过来,太美了。
能写出来的,大体也都是关于演员、画面、故事,写不出来的,是更难以言表的情绪,算了,懒得费力去想。其实,生命到底是轻盈还是沉重,灵魂与肉体到底是该结合还是该分离,这种命题是永恒的痛苦。嗯,想也没用。
翻了翻别人写的观影感受,喜欢这一句: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必得以死来句读。当然这话远未表达电影的全部,她是站在泰丽莎的角度说这句话。
那,我要为萨宾娜说一句:未必我就不深情。
【《布拉格之恋》观后感3篇】相关文章:
南极之恋电影观后感12-28
猪猪之恋散文11-19
灵魂之恋散文11-11
《倾城之恋》的读书心得04-12
千年之恋散文11-13
樱桃树之恋散文11-04
青年湖之恋散文04-30
山楂树之恋的爱情台词04-27
《山楂树之恋》学生读后感02-27
日剧《弗兰肯斯坦之恋》演员表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