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了凡四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4-06-29 00:32:20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了凡四训心得体会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了凡四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了凡四训心得体会

了凡四训心得体会1

  了凡四训是了凡先生的家训,教戒他的儿子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积德谦虚种种的效验。通过学习使我心目豁开,信心勇气倍增,亟欲效法了凡先生,来创造自己的命运,以及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光明的前途。

  了凡四训包括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所谓“立命”,就是要创造命运,而不是让命运来束缚人。要想改造命运,不被命运束缚住,就应当遵循“断恶修善”、“灾消福来”的原理,竭力行善,“勿以善小而不为”;同时必须努力断恶,“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样一定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人,既然不是一出生就是圣人,哪能没有过失呢?孔子说:“过则勿惮改”,如果有了过失,就不要害怕改过。从小的过失起改过,那自然便不会犯下大的过错。一个人必须要每天知道自己有过失,才能天天改过,若是一天不知道自己的过失,就一天安安逸逸的算自己没过失。如果每天都无过可改,就是每天都没有进步。天底下聪明俊秀的人实在不少,然而他们道德上不肯用功去修,事业不能用功去做,就只为了因循两个字,得过且过,不想前进,所以才耽搁了他们的一生。

  改过能够把今生的过失改掉,自然好命就不会变成坏命了,但这却不能把坏命变成好命。那么怎么样做才能使坏命转成好命呢?这就要不但改过,还要积善、积德,多做善事帮助别人,善事积多了,命运自然也有所改变。

  积善的方法,能够积善,自然最好,但人在社会上,不能不和人来往,做人的方法必须加以讲究,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谦虚了。一个人能谦虚,在社会上一定会得到大众广泛的支持与信任,而懂得谦虚,便更知道“日新又新”的重要,不但学问要求进步,做人做事交朋友等等,样样都要求进步。与人相处,待人谦虚了,从中学习,自然便有了进步。

  一般人,对命运多是感到很迷茫,论语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所以要知命,也不简单。如果对命运真正的了解,自然就理得心安,不可能怨天尤人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了凡四训在教我们做好人、说好话、做好事和存好心。现如今社会上乱象丛生,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所以,对于人心来讲,了凡四训有相当大的稳定作用和净化效果。同时,对国家社会的安定,也会会产生很大的力量。

了凡四训心得体会2

  《了凡四训》是袁了凡先生写给后代的一本家书。

  了凡先生一生原被算命先生不差分毫的算定,认为今生前世既然已经成为定数,无需迷茫,但同时也没有了追求,而人生总是有那么一点不可知的意味才能过得兴致盎然、回味悠长,直到遇到了云谷禅师改变了他的一生。了凡先生以自己的实践说明了命运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也印证了古圣贤孟老夫子所谓的:"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的名句。

  至于改过的方法,我觉得我能够从事理上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原因,却很难从心中抹去做错事、做恶事的想法,明白了错误的根源,就会在做事之前用这些标准来评判这件事是否应该去做,但是只有从心上改正,不起心动念,才能够避免种下恶因。当人的想法专心于善时,就不会有恶的念头涌入,正如我们专心于学习,就不会有怠惰享乐的想法一样,从心上去改过,应该是我勇猛精进的方向。

  积善之方用十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积善能够改变命运的道理,了凡先生很强调的两点就是积善要出于至诚之心、出于利他之心,否则就是假善、小善。是非、端曲、半满皆源于存心的不同。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我觉得这十点纲要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爱敬存心",心中不存爱敬,其他的行为则非出于真诚,自然将是一文不值的。"万品不齐,皆吾同胞,皆吾一体",我们都应该心存爱敬,了凡先生说"爱敬众人,即是爱敬圣贤,能通众人之志,才能通圣人之志",不可能通过圣人先贤本身去爱敬当今世人,但是我们应该代圣人立言,践行圣人之志,来帮助、爱敬万物,通过自己的行动把圣人的爱传播给世人,这样既是我们爱敬了世人,同样也是圣人爱敬了世人,这样才是"为圣人而安之矣"的真谛。

  谦德之效的内涵则显得更为明了了,"满招损,谦受益",生活中我们的行为太满,我们的`欲望太满,我们的态度太满,我们的心太满,这恰恰是西方文化入侵的结果。资本的本性便是去创造新的资本,便是去实现利益的最大,所以说建立在资本上的文化必定是一种满的文化,而这也是现代社会浮躁不安的根源所在。追名逐利,无非是为了满足自己,我们要时刻的提醒自己在学问上虚怀若谷,认识到自己的鄙薄;处世上礼让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精神上也保持一种永不满足的精进之心,不断完善自己,做到更好。谦,是亏,但也是得,关键看自己的态度与努力。

  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做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福祸无门总在心,作恶之可怕,不在被人发现,而在于自己知道;行善之可嘉,不在别人夸赞,而在于自己安详。

了凡四训心得体会3

  《了凡四训》,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这本书是他用来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积德谦虚种种的效验。书中他以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读了使人心目豁开,信心勇气倍增,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转移社会风气不可多得的好书。

  全书共分为四章,开篇的第一章【立命之学】中袁先生就讲述了自己从“被命数所困”到“努力改变命运”的真实经历,读了之后我深有感触。

  从他的故事,让我们切实的了解到,【立命】之意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命运,改变命运,而不是被命运所束缚、禁锢。

  因果之中,每个人的命运都有定数,但是也并非不可改变。关于命数已定,云谷禅师这样描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我的理解是:人的命数虽定,但要看我们对待它的态度。行极善的人们,命运是固然拘束不住他的.,因为他不断的累积善果和福报,这极大的福报可以消抵原本命里的不吉变为吉祥;而行恶的人,命数同样不能确定的,因为如果做了极大的恶事,这极大的恶果也可以使原本的福报变成祸事。

  我们的命运终究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可以通过我们的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而改变,我们才是它的主人。

  正如书中袁了凡追问命数是否可改时云谷禅师说的第一句:“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这句的意思是说:个人的命数是由自己造就,而福泽也是需要由自己去求得;个人造恶,就自然折福,个人修善,就自然得福。紧接着禅师又列举出佛经里的句子——“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来证明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改变命运的事实。但要注意,这句并不是鼓励大家为求功名富贵、子嗣美色而去做善事,这样单纯只为一己贪念而为善,没有真心诚意,反而是造了更大的业障。

  我觉得,在现代的社会当中,知识改变命运,机会改变命运的例子有很多,他们都是经过不断的自我提升、努力才能达到的。要想有所改变,我们就应该从现在起在平日里有所积累。有这样一句古语——“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多读书、多学习,多做有意义的事、多做善事,不要学习不良嗜好,不做恶人。要心存善念、积德行善,无贪念、无恶念。只要这样每时每刻的累积,就可以真的效法了凡先生那样,来改造自己的命运。

  正如《了》文后面章节中所说的:“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了凡四训心得体会4

  我于20xx年x月x日网购了一本《了凡四训》,9月15日看完。 《了凡四训》是一本劝善书。该书主要阐述“命由我作,福自已求”的思想;讲述“趋吉避凶”的方法;强调命运掌握在自已手中,只要积善累德,谦恭卑下,感格上天,就能够求得福报。

  书中分四部分组成:“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立命之说”。首先,了凡先生在15岁时,偶遇慈云寺孔道长。孔为余起数:“县考童生,当十四名―――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惜无子”。从此坚信“命由天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但自从拜访了云谷禅师后,领悟了“命由我作,福自已求。”的立命之说。从此开始积功累德,自求福报,而且颇有灵验。例如:“孔公算予五十三岁有厄,余未尝祈寿,是岁竟无恙,今六十矣。”“―――亦许行三千善事,辛已,生男天启。”等等。并于六十九岁之时,他给儿子写下家训:《了凡四训》。

  “改过之法”。通过三个方面“发耻心”,“发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难欺),“发勇心”来改过。在没有行善累德之前,先须改过,将自已的心地真正做一番“洗刷刷”。若不能彻底改过,纵然修善了,也会使得善中夹杂着恶,其功难显。因此,改过是积善的先决条件。人只有知道自已是谁,应该做什么,并自觉主动地去践行,使之成为“有心人。”

  “积善之方”。通过十个真实的故事,说明:“凡此十条,所行不同,同归于善而已。”并从善的“真假”,“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等方面进行展开。且对“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等方面进行细述。其经典语句有“求丝煮茧,锄地杀虫,念衣食之由来,皆杀彼以自活。故暴殄之孽,当与杀生等”,“爱鼠常留饭,怜娥不点灯。”等。强调人要以慈悲为怀,与地球上的各种物种和谐相处,不可以自我为中心,肆意攫取自然资源。

  “谦德之效。”《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自身就是一个小宇宙,与天地的运行规律一致。人只要了解天地运行的.规律,效法自然,修身养性,就能够“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以上四人方面能做到吗?

  我用“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这句话来与大家共勉。

  以上是我15天来,对《了凡四训》的感悟,不敬不妥不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了凡四训心得体会5

  因为诸多起因,工程进展非常不顺,个别单体邻近停工。于是,我登上了回兰州催要图纸的飞机,回到了机关。因为设计职员出差,只有等候,难得安闲多少日。于是,筹备去书店挑本好书,细细研读。无意中,看到了自己以前找了良久的一本书《了凡四训》,如获珍宝,买回闭门品读三日,终实现。体会及感触如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中国文人寻求的最高的人生幻想。无数先贤孜孜追求这种境界,终其毕生留下了训诫子孙的不朽圣典,《了凡四训》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作品之一。该书是一部动人心魄,污染人心的书,处处蕴含着“命自我破,福自我求”的道理,储藏着求善求真的智慧;处处告诫后人要有喧扰心、善良心、同等心、真诚恳;处处能够感想到佛法的真理,一切都是起于心。了凡四训有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等四篇,有哲理,有故事,活泼出色,艰深易懂。书中立命篇,就是说要发明运气,而不是让命运来约束自己;第二篇就是讲改过的办法,有三种,一种是从事实上改,一种是从道理上改,一种是从心念;第三篇所说的都是积善的方式,发慈悲心,广积阴德。有了慈善心,你能力有博爱的襟怀,去接收大家,去感召大家;第四篇专讲谦虚的利益,谦逊的效验。

  此书所深藏的人生情理十分深邃,须居心领会,才干有得于心,若水不敢说自己有多深的`觉醒,只敢说自己还有一颗仁慈的心。平时生涯中也碰到过一些决定,假如你能不违反本人的良心那你的心是安的,如果的行动跟真心有涓滴的不契,那么睡觉也不会睡平稳的。所以一切都是自己的本心,所有都要看开些,真正的看开———不计较一时的得失、甚至声誉与好处…

  回想自己走过的三十多年,真是感到糊里糊涂,糊里糊涂,在人不知鬼不觉中做了很多错事。所幸父母给了我一颗善良的心,不致在这滚滚红尘中全体迷失了天性。当前为人处事必定不要违背善良的本心。

了凡四训心得体会6

  《了凡四训》,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这本书是他用来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的方法,以及行善积德谦虚种。种的效验。书中他以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读了使人心目豁开,信心勇气倍增,是一本有益世道人心,转移社会风气不可多得的好书。

  全书共分为四章,开篇的第一章【立命之学】中袁先生就讲述了自己从“被命数所困”到“努力改变命运”的真实经历,读了之后我深有感触。

  从他的故事,让我们切实的了解到,【立命】之意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命运,改变命运,而不是被命运所束缚、禁锢。

  因果之中,每个人的命运都有定数,但是也并非不可改变。关于命数已定,云谷禅师这样描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我的理解是:人的命数虽定,但要看我们对待它的态度。行极善的人们,命运是固然拘束不住他的,因为他不断的累积善果和福报,这极大的福报可以消抵原本命里的不吉变为吉祥;而行恶的人,命数同样不能确定的,因为如果做了极大的恶事,这极大的恶果也可以使原本的福报变成祸事。

  我们的命运终究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可以通过我们的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而改变,我们才是它的主人。

  正如书中袁了凡追问命数是否可改时云谷禅师说的第一句:“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这句的意思是说:个人的'命数是由自己造就,而福泽也是需要由自己去求得;个人造恶,就自然折福,个人修善,就自然得福。紧接着禅师又列举出佛经里的句子——“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来证明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改变命运的事实。但要注意,这句并不是鼓励大家为求功名富贵、子嗣美色而去做善事,这样单纯只为一己贪念而为善,没有真心诚意,反而是造了更大的业障。

  我觉得,在现代的社会当中,知识改变命运,机会改变命运的例子有很多,他们都是经过不断的自我提升、努力才能达到的。要想有所改变,我们就应该从现在起在平日里有所积累。有这样一句古语——“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多读书、多学习,多做有意义的事、多做善事,不要学习不良嗜好,不做恶人。要心存善念、积德行善,无贪念、无恶念。只要这样每时每刻的累积,就可以真的效法了凡先生那样,来改造自己的命运。

  正如《了》文后面章节中所说的:“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了凡四训心得体会7

  因为诸多起因,工程进展非常不顺,个别单体邻近停工。于是,我登上了回兰州催要图纸的飞机,回到了机关。因为设计职员出差,只有等候,难得安闲多少日。于是,筹备去书店挑本好书,细细研读。无意中,看到了自己以前找了良久的一本书《了凡四训》,如获珍宝,买回闭门品读三日,终实现。体会及感触如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中国文人寻求的最高的人生幻想。无数先贤孜孜追求这种境界,终其毕生留下了训诫子孙的不朽圣典,《了凡四训》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作品之一。该书是一部动人心魄,污染人心的书,处处蕴含着“命自我破,福自我求”的道理,储藏着求善求真的智慧;处处告诫后人要有喧扰心、善良心、同等心、真诚恳;处处能够感想到佛法的.真理,一切都是起于心。了凡四训有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等四篇,有哲理,有故事,活泼出色,艰深易懂。书中立命篇,就是说要发明运气,而不是让命运来约束自己;第二篇就是讲改过的办法,有三种,一种是从事实上改,一种是从道理上改,一种是从心念;第三篇所说的都是积善的方式,发慈悲心,广积阴德。有了慈善心,你能力有博爱的襟怀,去接收大家,去感召大家;第四篇专讲谦虚的利益,谦逊的效验。

  此书所深藏的人生情理十分深邃,须居心领会,才干有得于心,若水不敢说自己有多深的觉醒,只敢说自己还有一颗仁慈的心。平时生涯中也碰到过一些决定,假如你能不违反本人的良心那你的心是安的,如果的行动跟真心有涓滴的不契,那么睡觉也不会睡平稳的。所以一切都是自己的本心,所有都要看开些,真正的看开———不计较一时的得失、甚至声誉与好处…

  回想自己走过的三十多年,真是感到糊里糊涂,糊里糊涂,在人不知鬼不觉中做了很多错事。所幸父母给了我一颗善良的心,不致在这滚滚红尘中全体迷失了天性。当前为人处事必定不要违背善良的本心。

了凡四训心得体会8

  从同事手中借了一本《了凡四训》,是《净空法师讲<了凡四训>》这一版本。实在惭愧,之前并没有听说过这本大大有名的书,只是看到封面上“改造命运心想事成”这几个字,当时运道正衰,就毫不犹豫借了来。

  确实是本好书,虽然对于受到多年唯物主义教育的人而言,里面一些观点不能认同,但仍是一本读来大有裨益的书。刚刚读,想把自己一些初步的感想写出来共享。

  改命先改心。

  《了凡四训》是一本家训,简单言是一本讲改命的书,鼓励人修身积善,改变命运。我读了最大的感觉是——要改命,先改心。要使自己有一颗平静之心,能平静的面对命运中不能改变的部分;要有一颗勇敢之心,使自己有勇气去改变命运中更够改变的部分;要有一颗智慧之心,有足够的智慧能够分辨哪些是能够改变的哪些是不能改变的。

  人生来有命,这命既是外在的环境,如时空背景,你生于哪个时代,地区,家庭背景,也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也许还有一些冥冥中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命运中很多不能改变,比如你是生于奴隶社会还是现代文明;生在米国还是利比亚阿富汗;父母是大富之人还是赌徒酒鬼;或者生来就有北京户口还是长在偏僻山乡。那些冥冥之中的东西就先让它继续说不清道不明吧,我们能改变的是我们的天性,也就是我们的内心环境,我们的心。命运的大部分已被时空环境所掌控,我们无法自主,可天助自助者,命运可以改善,要改善命运,就要先改变心灵。

  很赞赏文中了凡先生与云谷禅师的一段对话:“云谷曰:汝自揣应得科第否?应生子否?余(了凡)追省良久,曰:不应也。科第中人,类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凡此皆薄福之相也,岂宜科第哉。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余好洁,宜无子者一;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爱为生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宜无子者三;多言耗气,宜无子者四;喜饮铄精,宜无子者五;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无子者六。其余过恶尚多,不能悉数。”

  有果必有因,了凡先生反躬自身阐述了自己不得科第,没有子嗣的原因。由于自己不培养福德,不耐烦剧,不能容人,喜欢出风头,压制别人,心直口快,轻言妄谈这些毛病导致薄福,不能科第。因有洁癖,善怒,没有爱心,心地残忍,不能舍己救人,爱说话,发牢骚,喜饮酒,晚上不睡觉,伤害精神体力这些毛病,致使没有子嗣。命运表象(科第不中无子)的产生与这些原因(自身性情、习惯)息息相关,要改善命运,就要先改“心”。

  希望我能勤快一点,尽快写出《了凡四训》读后感的下一节——向善之心。

了凡四训心得体会9

  《了凡四训》原名叫《训子文》,本是袁了凡为教育子孙后代,所写的文章,不曾想,义理深刻,名流千古,文中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个篇章分别进行讲述,简言之,立命之学讲的是人的一生究竟该怎么度过,我想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听天由命、随波逐流?还是拼搏奋斗、自立自强?还是完善自我、顺其自然?我想袁先生更多表达的是一种把握现在,“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昨天已经过去,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已经成为了你人生的一部分,我们不必要对往日的遗憾而终日懊悔,也不能满足于曾经的辉煌,骄傲自满,不思进取,而是要活在当下,把握现在,顺其自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即时当顺利,当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永远保持一个善良谦卑之心。“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见贤思齐,见不贤自内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这一句可谓单头棒喝,如梦初醒,天下这么大,不缺高智商的人,不缺有才华横溢的人,但缺的是静心修德,兢兢业业做事的人,即我们现在所称道的.“工匠精神”。

  改过之法一篇所讲的是怎么样修正自己的错误,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圣贤,难道就没有犯错的时候了吗?我觉得人的一生,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面对过失,如何处理过失,如何避免过失。袁先生给了我们如何面对过失以及如何处理、避免过失的答案,“第一、要发耻心,第二、要发畏心,第三、须发勇心。”“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发耻心就是说要有悔过改正之心,知耻而后勇,发畏心是说要有敬畏之心,敬畏天地,敬畏生命,敬畏父母,敬畏老师兄长,敬畏妻子等等,发勇心是说要又勇敢之心,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敢作敢当,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反思我自己,我觉得我也有做错的地方,我也会有懊悔的时候。一个人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不知道自己在犯错,没有勇气去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是我们深入学习《了家四训》的意义所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心向善,善有善报,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又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深入人心。但袁先生在《了凡四训》“积善之方篇”中明确提出了积善的不同类型,如“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正如事物发展既有其普遍性,又存在特殊性,普遍性提示的是其基本矛盾、基本特点,同为行善即为其基本特点;特殊性反映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行善的动机不同,效果不一样,此为其特殊性。《论语》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行善也同其理,只有乐于行善、发自肺腑、不求目的、自然流露之善,才是真善美。否则“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善有大小之别,“故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反映的都是为国为民的大善。我想作为一名医生,我能做的就是救死扶伤,努力提高的专业技术,为病人解除痛苦,同时为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也是一种善的体现。

  《了家四训》同时还指出为人处世之道,“吾辈处末世,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在工作生活中,不要因为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就到处压制同事;不要用自己行善的标准去要求其他人也按自己的标准去行善;不要看见别人犯错了,就幸灾乐祸,要时刻保持谦虚学习态度,虚怀若谷,宽以待人,这样才会不得罪人,才能团结他人。这是一种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体现。所以古人常常讲“吃亏是福”,吃的是眼前亏,受的是今后福。“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这是教育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勇于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要常怀感恩之心,谦虚之心,行善之心。

  纵观《了凡四训》一书,充满了智慧、仁爱之光,谆谆教诲,发人深思,给我们未来指明的方向,这一生,我们究竟该怎么度过,我想四个篇章的标题已经点名了主题,要立生命、常思过、多积善、懂谦德。

【了凡四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袁了凡的《了凡四训》读后感范文(精选15篇)12-19

读《了凡四训》有感08-13

《了凡四训》读后感12-21

了凡四训读后感07-03

《凡卡》心得体会12-23

了凡四训的读后感(精选26篇)02-28

了凡四训读后感(精选41篇)08-30

了凡四训读后感怎么写(精选15篇)03-17

实训心得体会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