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读后感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十日谈》读后感

时间:2023-03-01 09:51:50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十日谈》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十日谈》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十日谈》读后感

  《十日谈》读后感 篇1

  我看十日谈,是源自一位老先生的推荐。那是一位教哲学的老师,他说,你们应当去看看,非常有意思。于是我看了。

  可是却丝毫没有觉得哪里有意思,手中拿的分明是一部半黄色的小说。好在有些故事情节还算有趣,我这才顺利的读完了它。

  合上书卷,我想,这本书为什么能被叫做经典呢,为什么如此盛名之下的著作我却只看到了些几近无聊的故事?

  仔细想想,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毕竟与我们不同了。在他的当时,能够想到这些内容,看到本质,并且冒着危险写出来一定是非常不容易的。就如同,牛顿对重力的思考,如此伟大对现代人看来却稀松平常。

  所以,我想到,我们看书,不仅要思考,更要从作者生活的那个年代出发去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清晰的看到书的价值。

  如此,十日谈的确可称上经典。因为从里面,我们看到了对权威的批判和揭露,还有在污秽的.风气中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歌颂。至于作者对道德和爱情冲突的理解,只能说,见仁见智罢了。

  另,建议读者找一本好的译本来看。据说作者的语言十分有特色,可惜我读的版本译文糟糕透了,充满了翻译腔,实在可惜。

  《十日谈》读后感 篇2

  人家毕竟是写在文艺复兴之前,为的就是披露教会教条的虚伪,歌颂生活的美好,所以包括了大量青年男女爱恨情仇的故事(“爱”和“情”比较多,“恨”和“仇”比较少)。基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尽管被当时人说成是比较荒淫,可和现在一些小说比起来算还好的了,而且还充满中世纪遗留下来的少许欧洲特的美德风范,如果是初入世事的年轻人读,估计会被本书挑逗得心潮澎湃,跃跃欲试啊。“待人喂养的母鹅,为人歌唱的夜莺,欲入地狱的魔鬼,滋润万物的甘露”,哈哈,真是奇妙的比喻啊。

  发现人类是很有才的,每个时代都有各自时代特的隐语,替害羞的人类遮上不便明言的.事物。故事里面出现了大量“出轨”的教士,估计当时的教宗气得半死,人还是人啊,无法克服自身原动力的驱使。虽然内容让一些保守人士所不齿,可总体风格是光明开朗活泼的,比起现代那些内心阴暗的恐怖小说,要“健康”多了。

  《十日谈》读后感 篇3

  1348年因躲避瘟疫横行的十名青年男女,在佛罗伦萨的一所别墅内避难。他们终日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十天讲了一百个故事。

  第一天:讽刺当时封建贵族的堕落,天主教会的荒淫无耻。

  第二天:赞美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过上让人羡慕的生活。

  第三天:颂扬爱情的.美好,有情人终得相守。

  第四天:讲述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妒忌加以迫害而造成的悲惨故事。

  第五天:赞扬青年男女勇于追求爱情,最后幸福生活的童话故事。

  第六天:聪明人靠高明的说话技巧化险为夷。

  第七天:娶一个聪明的女人不仅会给你带上绿帽,还会为你插上愚蠢的翅膀。

  第八天:聪明人对于愚钝人的戏弄,恶人自有恶报。

  第九天:神话色彩浓厚的一天,短暂的得势不会是永久的好运,无论哪国的神最后总会是公平的。

  第十天:上天是公平的,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能获得长久的富贵。

  以上是本人对于《十日谈》每天所讲故事的简短归纳,希望能对于喜欢这本书的人有选择的阅读有所帮助,也希望更多人喜欢这本人间“神曲”。当然,里面的精彩故事还需自己去慢慢阅读!

  《十日谈》读后感 篇4

  或许是因为被列在世界名著之中,在少年时代就在书店翻看过,但被里面的过于暴露的性描写给震撼住了。怎么都很怀疑这本书的价值。现在又翻开了这本书,觉得它写的挺好的,最起码他很会说故事,虽然不能引起人的崇高思想,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作者的匠心独到。

  初中的时候看的,和简爱那一批书一起看的。这一本和名利场,看的`我颇为气闷。

  为什么呢?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

  现在回想起来,这本书大概就是那些文艺复兴初期的时髦少男少女的床头读物吧(个人感觉),尖酸刻薄,但胜在有趣儿。

  小学读的,我很强悍吧,读的时候只看男欢女爱了,其他的我也读不懂~又没接触过文学史,年龄又小。

  故事很精彩,世间百态,嬉笑怒骂,跟我能接触到的小说或者生活面貌很不一样,冲突转折很多,很有时代风貌,而且开始的楔子给我很美丽的意象,那种n个青年男女带着桂树之冠不理外务的每天聚在一起轮流说故事(我果然是partyanimal),有种伊甸园一样原初朴素的美。

  后来我爸看到我在看这书大惊,你怎么能看这个呢?

  传统的未接受过正统文青教育的老爹完全视这为色情读物呀~还好我当时不明白~

  《十日谈》读后感 篇5

  人家毕竟是写在文艺复兴之前,为的就是披露教会教条的虚伪,歌颂生活的美好,所以包括了大量青年男女爱恨情仇的故事(爱和情比较多,恨和仇比较少)。基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尽管被当时人说成是比较荒淫,可和现在一些小说比起来算还好的了,而且还充满中世纪遗留下来的少许欧洲特色的美德风范。如果是初入世事的年轻人读,估计会被本书挑逗得心潮澎湃,跃跃欲试啊。待人喂养的母鹅,为人歌唱的夜莺,欲入地狱的魔鬼,滋润万物的甘露,哈哈,真是奇妙的比喻啊。

  发现人类是很有才的,每个时代都有各自时代特色的隐语,替害羞的人类遮上不便明言的事物。故事里面出现了大量出轨的教士,估计当时的教宗气得半死,人还是人啊,无法克服自身原动力的驱使。虽然内容让一些保守人士所不齿,可总体风格是光明开朗活泼的,比起现代那些内心阴暗的恐怖小说,要健康多了。

  《十日谈》读后感 篇6

  我看十日谈,是源自一位老先生的推荐,《十日谈》读后感300字。那是一位教哲学的老师,他说,你们应当去看看,非常有意思。于是我看了。

  可是却丝毫没有觉得哪里有意思,手中拿的分明是一部半黄小说。好在有些故事情节还算有趣,我这才顺利的读完了它。

  合上书卷,我想,这本书为什么能被叫做经典呢,为什么如此盛名之下的著作我却只看到了些几近无聊的故事?

  仔细想想,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毕竟与我们不同了。在他的当时,能够想到这些内容,看到本质,并且冒着危险写出来一定是非常不容易的。就如同,牛顿对重力的思考,如此伟大对现代人看来却稀松平常。

  所以,我想到,我们看书,不仅要思考,更要从作者生活的那个年代出发去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清晰的看到书的价值。

  如此,十日谈的确可称上经典。因为从里面,我们看到了对权威的.批判和揭露,还有在污秽的风气中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歌颂。至于作者对道德和爱情冲突的理解,只能说,见仁见智罢了。

  另,建议读者找一本好的译本来看。据说作者的语言十分有特,可惜我读的版本译文糟糕透了,充满了翻译腔,实在可惜。

【《十日谈》读后感】相关文章:

《十日谈》读书感想09-27

我和十日谈散文01-03

关于十日谈的读后感04-14

十日谈读后感作文04-20

十日谈读后感600字08-09

读十日谈有感04-17

读男人十日谈有感04-10

读后感:感动中国读后感04-04

《父与子》读后感_读后感03-04